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2020届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练习卷: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1.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光屏移到距凸透镜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刚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A.正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一定是倒立的实像,但放大或缩小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3.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缩小、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 像(填“虚”或实”).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5)物体在焦点之外越是远离凸透镜,像越______,像距越______;(6)当物体由a点向b点移动时,物像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是:______.5.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最方便合理的是______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C.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2)同学们测量并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______ (放大/等大/缩小)像,若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凸透镜和蜡烛不动,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前加一个______ (“凸透镜”、“凹透镜”).6.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请写出两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透镜及其作用1.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2.下列透镜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4.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有人用磨成球形的冰对着太阳光来“取火”,这个冰球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0•广西)如图是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展示水球试验。
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它成()A.正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2.(2020•广西)爱护眼睛,预防近视。
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配戴()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3.(2020•淄博)红外半球摄像头通过捕捉红外线增强夜晚监控效果。
下列关于该摄像头的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摄像头捕捉到的红外线是红色的光C.被监控的物体在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D.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4.(2020•绵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屏与蜡烛移动距离L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C.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B.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D.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5.(2020•鄂尔多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收集在线课堂热潮。
以下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能够看到老师,申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B.学生从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老师随机发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通报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当中削弱噪声6.(2020•百色)XXX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表示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7.(2020•广西)现代生活,智能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当,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降落。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8.(2020•内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研究。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_透镜及其应用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20郴州,1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A. 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 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 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 像不存在2.(2020甘孜州,8)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为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D.甲为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3.(2020乐山,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D.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4.(2020南充,1)下列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B.新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kgD.正常眼睛在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为10cm5.(2020黔南州,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6.(2020黔西南,3)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
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7.(2020泰安,11)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20广安,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変,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 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B.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 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C.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 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D. 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2.(2020呼伦贝尔,12)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 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 若蜡烛移至2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像C. 若蜡烛移至4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D. 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的3.(2020临沂,2)在线学习期间,小明使用手机收看老师的教学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听到的讲课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老师戴口罩讲课时响度变小,音调变低C.用耳机听课能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响D.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小于摄像头的焦距4.(2020临沂,18)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光屏上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C.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D.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远视眼二、填空题1.(2020东营,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兴趣小组用某凸透镜完成了一次成像,如图所示。然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该透镜替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那么此时烛焰成的像为___(选填“虚”或“实”)像,生活中的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成像的。2.(2020上海,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将烛焰与光屏置于凸透镜的______(选填“两侧”或“同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所成的______像最清晰(选填“实”或“虚”),像是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2020中考人教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及答案

2020中考人教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及答案专题:透镜及其应用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6cmB. 8cmC. 10cmD. 20cm2、香水主要成分是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发生火灾的是()A. B. C. D.3、(多选)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3cmB. 5cmC. 7cmD. 14cm4、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戴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5、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所成的像和所观察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 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 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6、如图,在虚线框内有一光学元件,请根据光路确定元件类型()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凸面镜7、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 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C.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D.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倒立的像9、人眼的折光系统整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晶状体的调节可改变整个折光系统的焦距。
某同学从看黑板到低头看课本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10、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A. 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B. 可以增大物体的视觉,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宇宙世界C. 可以增大物镜的焦距,能看清更远处的物体D. 可以更美观1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 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2、小明的爷爷有一副老花眼镜,在不能用手触摸镜片的前提下,你如何辨别两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13、物体从很远处向凸透镜的2倍焦距靠近时,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像离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020年各地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精编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6

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考点导学常考题型选择题:常考热点主要集中在透镜成像规律和透镜应用。
填空题:常考热点集中在透镜应用。
实验探究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2★模拟汇编一、选择题1.(202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如图所示,“微信支付”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整个支付过程简便流畅。
支付时需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B.手机摄像头使用的是凹透镜;C.二维码应位于手机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D.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答案】C。
【解析】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 错误;B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手机摄像头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描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之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 错误,C 正确;作图题:考查对透镜三条主要光线的理解与应用程度。
在解答作图题时,要注意三方面问题:一、光线的方向要用箭头标出;二、三条光线任选两条即可;三、光线的传播方向要标准。
3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 错误。
故选C。
2.(2020·河北涿州实验中学初三中考模拟)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 C.9cmD.20cm【答案】C。
【解析】由光具座上物像关系可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就说明物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即35cm>2f,也就是17.5cm>f。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焦距为9cm。
故选C。
3.(2020·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中学中考模拟)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2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离透镜15cm 处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额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同时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故选B。
2.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乙的焦距为20cm,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前25cm处,则通过两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透镜成像较大B.乙透镜成像较大C.甲、乙透镜成像一样大D.甲、乙透镜成像大小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25cm,放在甲凸透镜前:u=25cm>2f=2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在乙凸透镜前:2f=40cm>u=25cm>f=20c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乙透镜成像较大。
故选B。
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A.100mm以外B.恰为50mm 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是使用照相机向地面拍照,而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照相时,物距要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会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胶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所以,应该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需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v>f;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v>2f;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4.把如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戴上“老花镜”后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说明光线被会聚后成在光屏上,原来像在光屏的后面,因此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远离透镜,正确选C。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20福建,13)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
那么A.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B.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C.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D.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2.(2020天门,4)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配备了新型全自动摄像测温告警系统。
如图,晨晨同学正在通过学校测温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B. 显示屏上晨晨的头像说明,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C. 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测出的D. 当晨晨的体温为36.5℃时,告警系统会报警3.(2020镇江,11)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则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D.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4.(2020南通,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5.(2020咸宁,8)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6.(2020本溪,4)如图中我国自主研究生产的碳纤维无人机,它具有自动化、轻量化、微型化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航拍、测绘等。
下列应用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机载北斗导航系统——超声波B.用碳纤维材料制造——密度大C.无人机航拍的镜头——凹透镜D.无人机的控制芯片——半导体二、填空题1.(2020荆州,14)新冠病毒防控期间,常使用测温枪测人体的体温。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汇编考点4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4: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20浙江杭州,第5题)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答案】C2.(2020浙江义乌,第6题).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
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答案】D3.(2020安徽芜湖,第10题)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 【答案】B4.(2020山东省荷泽市,第7题)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大于100 mm B.等于50 mmC.小于50 mm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答案】D5.(2020山东济宁,第I卷第6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幻灯机 B.照相机C.放大镜 D.潜望镜【答案】A6.(2020山东滨州,第13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答案】B7.(2020山东聊城,第Ⅰ卷第5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答案】B8.(2020江苏南京,第4题)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20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C.小于10cm D.大予20cm第4题图【答案】C9.(2020江苏扬州,第5题)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C10.(2020四川内江,第Ⅰ卷1题)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答案】D11.(2020四川绵阳,第20题)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A.不能成像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答案】B12.(2020四川成都,B卷第4题)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透镜及其应用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1.若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需要用显微镜,观察蜗牛爬行需要用放大镜。
3.图5中b图中的眼镜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f<u<2f。
5.把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点燃的蜡烛放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B。
6.在拿走近视眼镜后,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可以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
7.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8.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正确的说法是:显微镜成像原理与物体在焦点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成像原理与物体在无限远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成像原理与物体在焦点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020湖北黄冈,26题:在检修电路板时,工人常使用一个较大的透镜来观察线路的连接情况。
这个透镜应该是凸透镜。
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电路板。
2.2020湖北武汉,10题:___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___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最清晰)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凸透镜的主光轴如图所示。
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焦点上)。
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焦点上)。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
2020年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 新课标 人教版

2020年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赵祯一、选择题1.(安徽)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人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视觉中枢2.(安徽课改)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江苏盐城)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4.(北京课标A卷)如图所示,小宝用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纸上,根据小宝的实验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窗户在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B.窗户在透镜的一、二倍焦距之间C.窗户在透镜的焦点上D.窗户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5.(广东广州市)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A.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6.(山东临沂市)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7.(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8.(江西省南昌市)如图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9.(河南课改)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10.(重庆市)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 之间二、填空题11.(安徽省芜湖课改区)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
专题5 透镜及其应用-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第02期)(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5 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20·四川省乐山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将蜡烛移至a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移动光屏,找不到像,故A错误;B.将蜡烛移至b处时,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至c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至d处时,物距大于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2.(2020·四川省甘孜州)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为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B. 乙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C. 甲为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D. 甲为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答案】A【解析】【详解】A.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所以图乙为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故A正确;B.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所以图乙为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故B错误;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所以图甲为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故C错误;D.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所以图甲为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
故选A。
3.(2020·山东省聊城市)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是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B. 图乙: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C. 图丙: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D. 图丁: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答案】CD【解析】【详解】A.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图中眼睛前面是凸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故A错误;B.凸透镜对所有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D.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把纸板NOF向后折,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故D正确。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汇编......专题6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专题6 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20·四川省雅安市)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C. 乙图中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D.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答案】D【解析】【分析】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这一光学器件正是应用了这点;当凹透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详解】AB.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30cm=10cm,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B错误;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靠近凸透镜时,使光线发散,像会聚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C正确。
D.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仍能成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D错误。
故选C 。
2.(2020·山东省泰安市)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cm 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cm 、②9cm 、③12cm 、④16cm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物距18cm ,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所以2f >18cm >f18cm >f >9cm③12cm 和④16cm 符合题意。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考点、考题与提升训练对本章考点提炼总结,对考题进行解析【考点提炼】本章常考热点有两个:一、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二、眼睛与眼镜。
尤其是透镜成像规律更是重点,此类型题目所占分值高,涉及考题形式变化多样,在掌握透镜成像规律基础上要加强练习。
1.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本考点常考方向有:一、透镜成像规律(重点是凸透镜);二、透镜的应用。
透镜成像规律:既是本章重点,也是知识点、难点和考点集中的内容,所以此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本考点的考题,以考查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以及动态变化(物距、相距、焦距变化)时成像特点与变化情况。
透镜成像规律考题,主要集中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上,例如成像虚实、大小和位置。
此种考题形式变化多样,尤其透镜成像动态变化对考生是个难点。
对透镜作图,考生只要能很好的使用三条主要光线,利用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般都可以很好的解答。
透镜的应用:透镜的应用主要内容是光学仪器利用透镜成像原理的问题,主要有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
解答此类考题要牢记每种仪器利用的是透镜成像的哪条规律;如: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过平面镜使倒立,放大的像再倒立一次,这样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一个正立的实像);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本考点考题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四个类型。
选择题:选择题是本章考点常见题型,选择题较填空题更多一些。
透镜成像规律和透镜的应用在选择题中都有出现,考查透镜成像规律会更多一些;有时也会有两个问题同时出现在选择题中的考题。
对于透镜成像规律常考热点有:一、成像大小、正立还是倒立和虚实;二、“物”或“透镜”移动时,“屏”移动方向;三、成像特点与生活中光学仪器的对照关系。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0•广西)如图是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展示水球试验。
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它成()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2.(2020•广西)爱护眼睛,预防近视。
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配戴()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3.(2020•淄博)红外半球摄像头通过捕捉红外线增强夜晚监控效果。
下列关于该摄像头的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摄像头捕捉到的红外线是红色的光C.被监控的物体在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D.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4.(2020•绵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屏与蜡烛移动距离L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B.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C.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D.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5.(2020•鄂尔多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
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A.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可以看到老师,说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B.学生从手机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2020•百色)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7.(2020•广西)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8.(2020•内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规律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规律一、选择题1.(2020 山东泰安)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cm、②9cm、③12cm、④16cm,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D2.(2020 湖南常德)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C3.(2020 四川成都)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
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 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 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答案】C4.(2020 天津)(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5.(2020 江苏南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5甲所示的装置。
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5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B.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C.若烛焰从光具座30.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D.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答案】C6.(2020 山东聊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是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B.图乙: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C.图丙:用故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D.图丁: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答案】CD7.(2020 山东泰安)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
2020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5透镜及其应用

5透镜及其应用10. (2018·威海)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D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13.(2018·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 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20.(2018·泰安)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在答题卡上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8.(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
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
10.(2018•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 处,则()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分析】(1)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09四川绵阳〕8.«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迹。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答案:A〔09江苏〕3.以下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答案:B〔09成都〕.图1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讲明的是答案:C〔09四川自贡〕.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看起来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右图所示。
这是由于以下什么情形引起的。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答案:A〔09湖南娄底〕.以下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答案:A〔09金华〕23.观看拍照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觉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答案:折射〔09烟台〕19.一束光线AO以与水面成30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图12中画出光线AO通过水面后的光路图.〔09义乌〕26、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能够看到本世纪最重要、连续时刻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能够〝享受〞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刻。
〔2〕专家提醒,在观看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截了当观看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
其缘故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案:凸透镜〔09南昌〕.如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答案:〔09四川绵阳〕11.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下图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那么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答案:C.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6所示,现在A.a为物距B.b为焦距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假设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C〔09山东潍坊〕(多项选择题).如下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逐步变大D.逐步变小答案:A C〔09四川自贡〕.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假设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钞票20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09河北〕.以下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从图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故像距小于物距应放置于C 点。
〔09江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第一应调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大致在.假如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能够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形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同一高度缩小 照相机〔09福州市〕28.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 〕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如此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21所示位置时,屏上出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__cm 。
答案:〔1〕光屏中心 〔2〕10〔09泰安〕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不管如何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缘故: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确实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假如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1〕会聚〔1分〕 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靠近〔09济宁〕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⑴小明发觉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因此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耀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 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7所示。
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OF··⑵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 = cm 。
⑶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 。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那个像的特点: 。
⑷现在,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先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假设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 〝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讲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缘故是 。
答案:⑴ 如图1所示。
〔1分〕⑵ 约5cm 〔1分〕⑶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1分〕 、 倒立、缩小的实像〔2分〕。
〔4〕远离〔1分〕 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2分〕评分标准:此题共7分,各小题占分见相应小括号内的分值。
其中地〔3〕小题假设学生只填出〝光屏的高度〞也可给1分; 成像的特点少答一个扣1分,扣满2分为止。
地〔4〕小题的第二个空可依照学生答的意思酌情给分或扣分。
如:学生假设仅填出〝近视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可给1分。
〔09贵州安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出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测出此凸透镜焦距约是多少?(2) 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下图,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图8 ··图1OF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 的位置处不变。
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 位置处,当光屏在光具座60~70cm 间的某位置时,光屏将会接到烛焰的像,该像与物比较有什么特点?应用这一原理能够制成什么光学仪器?(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 ,结果发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左右移动进行调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清晰。
此现象讲明近视眼镜是凸透镜依旧凹透镜? 答案:〔1〕10cm〔2〕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像头〕 〔3〕凹透镜〔09江苏〕12.如下图,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亮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答案:A〔09威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看到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
以下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潜望镜 答案:C〔09山东临沂〕.如下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 .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09江西〕如下图,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 '为物体AB 的像,那么物体AB 在A .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B .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C .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D .图中Ⅳ区域,比A 'B '小,箭头方向向下A 'B ' · F F O · · 2f2fⅠⅡ Ⅲ Ⅳ答案:C〔09河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不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4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以下讲法。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答案:A〔09山东平原县〕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一般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专门的感光层CCD,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储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依照那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讲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_ _______;要成像,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_ _______。
型号镜头焦距光圈快门CCD解析度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09重庆〕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差不多进入了一般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拍照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选填〝虚〞、〝实〞)像。
答案:凸实(09山东潍坊).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关于近视眼而言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答案:B〔09成都〕〔多项选择题〕.图18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讲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图①能够讲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②能够讲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讲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②能够讲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答案:A D〔09四川绵阳〕16.假如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确实是_ ___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