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与合理用药评价

合集下载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是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管理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和管理,可以提高医生的开方水平,减少不合理用药和药品滥用的现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医生开方水平:通过点评和管理,引导医生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药品使用。

2.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通过点评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处方中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点评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

三、点评管理流程1. 处方录入:将医生开具的处方凭证录入系统,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2. 处方审核:由专业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判断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处方点评:由专业药师对处方进行点评,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和优化空间。

4. 处方反馈: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医生,指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5. 处方改进:医生根据点评结果,对处方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开方水平。

6. 处方追踪:对改进后的处方进行追踪和评估,确保改进后的处方符合规范要求。

四、点评标准1. 药物选择:评估医生选择药物的合理性,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疗效、安全性等方面。

2. 药物剂量:评估医生对药物剂量的掌握程度,确保药物的剂量符合患者的需求和病情。

3. 药物联合应用:评估医生对药物联合应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4. 用药时长:评估医生对用药时长的把握,避免长期用药和过早停药的情况。

5. 用药禁忌:评估医生对用药禁忌的掌握程度,避免给有禁忌症患者开具不合适的药物。

6. 处方格式:评估医生开具处方的格式是否规范,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疗程等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点评结果反馈1. 点评报告:将点评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包括问题点评和改进建议。

2. 反馈方式:通过会议、邮件、电话等方式将点评报告反馈给医生。

3. 反馈内容:指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鼓励医生改进开方水平。

处方点评标准及细则

处方点评标准及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及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要求,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即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干预和改进措施并实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实施处方点评是我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点评依据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二、组织管理及点评的实施1、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由医务科、临床药学室共同组织实施。

2、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由临床药学室负责具体实施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工作。

3、点评范围:全院门、急诊电子处方、在院病历、出院病历。

三、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四、处方点评标准及细则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判定为用药不规范处方1.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注:签名或签章式样改变应重新备案。

3. 调剂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a适宜性审核内容包括: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b处方后记审核等对应项药师签名或签章有缺项。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注:体质弱、体重轻的要求写明体重。

5.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注:拉丁文不再使用,不准使用自行编制的药品中、英文缩写或者代号。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汇总分析和反馈
药师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总结 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医生反馈,提出改进 意见和建议。
02 处方点评的实施
点评标准的制定
制定统一的处方点评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制定适合本机构的处方点评标准,明确点评的 指标、方法和流程。
定期更新标准
根据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定期更新处方点评标准,以适应医疗技术的进 步和药物品种的变化。
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安全性、 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
安全性是指药物治疗要确保患 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避 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 作用。
有效性是指药物治疗要针对患 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 和个体差异,达到预期的治疗 效果。
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原则
01
经济性是指药物治疗要考虑患者 的经济负担,避免过度治疗和浪 费。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目录
• 处方点评概述 • 处方点评的实施 • 合理用药的策略与建议 •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处方点评概述
处方点评的定义
处方点评是指医疗机构药师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估其是否符 合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规定,以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过程。
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医生合理用药,减少不 必要的药品使用和浪费,提高医疗质量和 效率。
促进医药信息交流
提升药师专业水平
处方点评过程中,药师与医生之间的沟通 和交流能够促进医药信息交流,提高医生 对药品使用的理解和掌握。
处方点评是药师专业工作的一部分,通过 处方点评能够提升药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 素质。
处方点评的流程和方法
建立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 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管理是医院药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生开具处方进行点评,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误用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因此,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十分重要,下面将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一、处方点评管理流程规范1.1 确定点评标准:医院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确定处方点评的标准和指标,包括药品的合理性、用药安全性、用药经济性等。

1.2 制定点评流程:医院应明确处方点评的流程和责任人,包括处方点评的时间节点、点评的方式(人工点评、系统自动点评等)、点评结果的反馈等。

1.3 完善点评记录: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处方点评记录系统,记录每一次处方点评的内容、结果和反馈,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医生处方开具规范2.1 合理用药原则: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和滥用抗生素等情况。

2.2 遵守规范用药指南:医生应遵守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用药指南和规范,选择适宜的药品和用药方案,避免使用过时或不推荐的药物。

2.3 注重用药安全: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用药禁忌等因素,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三、药师处方审核规范3.1 审核处方合理性:药师应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判断药品的合理性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3.2 提供用药建议: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帮助医生优化处方,提高用药效果。

3.3 记录审核结果:药师应将审核的结果和建议记录在处方审核系统中,供医院管理人员查看和分析,为医院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四、处方点评结果反馈规范4.1 反馈医生:医院应将处方点评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开具处方的医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帮助医生提高用药水平。

4.2 定期汇总分析:医院应定期对处方点评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是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管理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为了规范处方点评工作,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点评流程1. 处方提交:患者将医生开具的处方提交给医院药学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

2. 处方审核:药学部门对处方进行审核,包括处方的合理性、药物选择、剂量和用法等方面的评估。

3. 点评记录:对审核通过的处方进行点评,并记录点评结果。

4. 点评反馈: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医生和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使用建议和指导。

5. 处方跟踪:对患者使用的药物进行跟踪,了解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6. 点评总结:定期对处方点评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三、点评标准1. 合理性评估:根据临床指南、药物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包括药物选择的科学性、剂量的准确性、用法的合理性等。

2. 药物相互作用评估: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的评估,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药物副作用评估:评估处方中药物的副作用风险,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建议。

4. 用药安全评估:评估处方中的药物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点,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用药。

5. 药物费用评估:评估处方中药物的费用合理性,推荐更经济有效的替代药物。

6. 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提供用药指导和注意事项。

四、点评结果反馈1. 医生反馈: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开具处方的医生,包括点评的意见、建议和改进方案。

2. 患者反馈:将点评结果简要告知患者,提供必要的用药建议和指导。

3. 管理部门反馈: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医院管理部门,用于综合评价医生的处方质量和用药安全水平。

五、点评数据管理1. 数据收集:对点评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包括处方信息、点评结果、反馈情况等。

2. 数据分析:对点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处方质量和用药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

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

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处方的开具、调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特制定《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

二、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7〕53号)4.《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三、名词定义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四、内容(一)门诊处方点评1.每月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抽查当月门诊处方100张,对中成药、抗菌药物、精麻药品进行专项点评。

2. 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要求,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

3.处方点评依据处方项目填写的完整性、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剂量的准确性以及处方限量以及临床诊断,从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疗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潜在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及经济性。

4.要求处方合格率≥95%,每月公布处方点评结果,对于处方开具不合格的医师或未按照规定审核处方的药师,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相关办法予以处理。

(二)住院病历点评1.每月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点评病历不少于30份。

2.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在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的指导下,对病历进行点评,并对重点患者撰写药历。

3.具体点评内容参照“门诊处方点评”。

4.病历点评结果以适当形式反馈给院领导、相关临床科室及医院职能部门。

5.经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干预后,药剂科再随机抽查该临床科室病历30份,评价合理用药干预效果,并上报药事会。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处方点评就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得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得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得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与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得过程。

第三条处方点评就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与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得重要手段。

各级医院应当按照本规范,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与持续改进得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其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得处方点评工作,参照本规范执行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处方质量与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与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与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六条医院应当根据本医院得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得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第七条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得具体工作。

第八条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较丰富得临床用药经验与合理用药知识;(二)具备相应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三章处方点评得实施第九条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与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得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得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得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医疗机构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医疗机构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预警处方
监管难题:
①处方点评无统一标准,不能有效地评价处方质量
---急需建立处方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规范处方点评方法 ②药师审核处方能力限制 --药学人员点评临床医生处方,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检查存在随意性、主观性因素
处方点评的实施
处方点评--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超常处方 点评方法: 门急诊处方:随机抽取处方,照《处方点评工作表》点评 病区医嘱:综合点评,点评表格自定
处 方 点 评
建立对不合理用药的监测、制约和干预机制
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控
合理用药的管理
医院职能 管理部门
促进合理用药 药师
建立临床药师制 开展处方点评和 不合理用药干预 药师审查处方, 保证用药适宜性
医生
系统 工程
护士 患者教育
临床检验 和检查
规范医疗机构药品管理
一品双规、通用名处方 基本药品供应目录 和处方集 超适应症、超说明书 用药的管理 其他---
处方点评结果
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
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超常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 相同药物
JCI(国际医疗机构认证委员会)建议: 将读音和外观相似药品进行归类,建立目录 尽量确保相似药品摆放尽可能分开 高危药品的管理和摆放
用药差错防范措施
护 士
检查患者用药(在预期疗效、重复治疗和可能 的药物相互作用方面) 核对所有用药医嘱并在用药前确认患者的身份 尽量确保患者按时给药 如果患者的单位剂量过大(如多片/粒、2瓶等) 应检查医嘱是否属实,必要时咨询医师和药师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标题: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是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价和管理的过程,其规范性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的规范性进行详细介绍。

一、处方审核流程规范
1.1 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1.2 严格按照医疗政策和规定进行审核
1.3 对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药品使用规范性评价
2.1 对处方中药品的种类和用量进行评价
2.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进行药品选择
2.3 针对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三、处方点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1 建立完善的处方点评管理系统
3.2 实现处方点评信息的及时共享和交流
3.3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处方点评管理流程
四、医生处方行为规范
4.1 强调医生的处方责任和义务
4.2 严格执行医院的处方点评管理制度
4.3 对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五、患者参与处方点评管理
5.1 加强患者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5.2 鼓励患者对处方进行反馈和意见提出
5.3 建立患者用药档案,定期进行用药效果评估
结语: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处方点评管理的规范性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处方点评制度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临床用药监测评估制度药剂药事药学制度三甲评审

处方点评制度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临床用药监测评估制度药剂药事药学制度三甲评审

市立医院药剂科药事药学制度三甲评审复评审修订版资料目录:处方点评制度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临床用药监测评估制度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二适用范围全院临床科室、护理部、药学部三主要内容1组织管理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医务科、门诊部、院感办和药学部等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2处方点评的方法2.1处方点评每月1次,被点评处方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择。

门急诊处方不少于200张,病区医嘱不少于30份,原则上涵盖所有科室的全部医师。

2.2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

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相关科室和当事人。

2.3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在处方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应当及时通知医务科和药学部。

3处方点评标准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3.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3.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3.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3.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3.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3.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3.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3.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3.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3.1.9修改未签名和/或未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3.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3.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3.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3.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3.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3.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卫医管发〔2022〕28 号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者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第三条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各级医院应当按照本规范,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

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工作,参照本规范执行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第五条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 (组) 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六条医院应当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第七条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第八条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二)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他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九条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 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 份。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 用药不适宜处方 -9项判定标准
❖ 超常处方 -4项判定标准
重点关注药物点评范围
❖ 抗菌药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收录品种(不含结核、麻风病用药;限口服与注射剂型;
❖ 中药注射剂:批准文号以“国药准字Z”开头; ❖ 血液制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收录品种;
❖ 技术水平:系统药学专业知识;较丰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 ❖ 具有获得信息能力:具有获得新药和临床正确、适宜使用
药物新知识的能力
❖ 熟悉、并掌握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有一定交流沟通技能 ❖ 实践经验:有较丰富审核处方和临床用药经验 ❖ 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以上医院主管药师以上;
其他医疗机构药师以上
处方点评应重点关注2)
❖ 容易发生问题的特殊人群 主要包括:
✓ 老年、 ✓ 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和幼儿) 、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 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 器官移植患者、 ✓ 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 高敏体质者等&
数据填报表格-工作表
数据填报表格-工作表
处方点评结果
❖ 合理处方 ❖ 不合理处方
存在带来了有利的条件(2012.3) ❖ 半数患者不能正确服药(2011.3)
我国不规范、不适宜及超常处方现象普遍存在
❖ 4910名患者中出现不合理用药行为1188人;占24.19% ❖ 21752张处方,不适宜性处方696张,占抽查处方的3.2% ❖ 190170张处方,不规范处方10708张,占5.63%
1陈珲 郭代红,杜晓曦等. 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成因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 2010,712):726-729 [2]刘红华,万雄飞. 门诊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30(2):168-169 [3]陈琦,许进福,郑匀江等. 我院开展处方规范性点评的实践和体会[J]. 中国药房. 2010,21(41):3852-3854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和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和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和管理规范
一、处方书写
1、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2、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3、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4、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5、对饮片的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6、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7、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8、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9、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慢服、顿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
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10、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三、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贵重药品管理办法》对毒性药品和贵重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四、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和证型,初步评价处方中药饮片使用的合理性。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42
酚麻美敏片+酮替芬分散片
两者的都是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松龄血脉康胶囊+强力定眩胶囊,均属于平肝熄风剂 人参健脾丸(片)+胃复春胶囊(片)是健脾和胃剂
38
生脉饮(颗粒、胶囊)不宜与酚麻美敏同 时使用
成分: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复脉,养 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 自汗。
39
所用溶媒不适宜
13
无指生素应用指征
处方的临床诊断:痛风 医嘱:NS250ml+青霉素640万U,静滴 或头孢呋辛,或口服头孢克洛缓释片等
点评: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 乱所引起的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面引起的局 部粒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属非 化脓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14
患者,男,53岁,诊断:滑囊炎 Rp: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6片 1盒 1片
32
重复用药
二氢麦角碱+倍他司汀合用 氟桂利嗪+尼麦角林合用, 点评:以上药品均是扩张脑血管的药物,
药理作用相同。
33
中成药重复用药
患者,男,9岁, 诊断:支气管炎,扁桃体炎 Rp:双黄连颗粒 5g*10袋 1包tid 口服;小儿热
速清颗粒2g*12 1盒 0.7包 tid 口服;小儿肺热 咳喘口服液10ml*6支 1盒 10ml tid 口服
–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 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 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 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11
案例: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患者,女,60岁,诊断:胸痛 Rp: 甲强龙 40mg iv st; 5%GS250ml+10%氯化钾5ml 静滴 st;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250ml 静滴 st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与合理用药评价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与合理用药评价
法律保障。
激励机制的建立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医疗机 构积极参与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工 作,提高工作积极性。
培训与宣传
加强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培训和 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 能力,推动合理用药的普及和实施。
案例分享
05
某医院处方点评实践案例
背景介绍
某医院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 理用药,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
提高医疗质量
处方点评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对处方的规范和优化 ,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处方点评能够促使医生在开具处方时 更加谨慎和科学,减少医疗差错和纠 纷,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保障患者权益
处方点评能够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 效、经济的药物治疗。
通过处方点评,患者可以更加信任医生的治疗方案,增强医 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点评工作应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对医师的处方 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处方点评的流程与标准
处方点评流程
包括处方审核、评估、干预和 反馈等环节。
处方点评标准
包括用药适宜性、药物利用指 数、用药频度等指标,用于评 估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干预措施
对于不合理处方,采取相应的 干预措施,如警告、限制处方 权、撤销处方权等。
处方点评标准的更新和完善
02
根据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处方点评标准,
提高点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处方点评结果的共享与交流
03
建立处方点评结果的共享和交流平台,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信
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合理用药评价体系的完善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在现有的评价指标基础上,增加更多 与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卫生经济学 等相关的评价指标,全面评估合理用 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药品必须有效,质量合格,安全无害。 – WHO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1987)
1)处方的药物应为适宜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
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
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9
9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 1997年,WHO与美国健康管理科学中心 -MSH将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修订 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 品,具体要求包括:
•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解读
2
2
背景资料
• 合理用药,评价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之一 • 合理用药(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药事管理法律、法规、规章
– 药品管理法 – 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处方管理办法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麻醉/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 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 ……
•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关注合理用药的措施
– 2005-2009医院管理年检查指标 – 2009-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点内容
3

2011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 要求
• 医疗机构要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国家处方集》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部门规章和规范 性文件,全面梳理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 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6
6
合理用药的涵义
• 合理用药最初起源于合理治疗学,倡导 以当代系统的医、药学知识和理论指导 实施治疗
• 合理用药的涵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 的整体进步不断演变,其发展水平呈现 一个不断完善的递进趋势
• 现代意义上的合理用药
–不仅包括从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各方7 7
临床现状
• 临床药物治疗中,不是所有医师能够应用、践行循证医学的理念,体现 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出现了多种问题
4
4
合理用药—永恒的主题
临床呼唤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复杂性 工作
• 药物品种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增加,现在 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7000种之多
–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并未随着药品品种的增多而提高 –有报道我国每年死于药源性疾病者近20万人
• 有预言,21世纪药物仍然是医疗中的重要手段
– 血液制品 – 辅助用药品种 – 激素
• 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存在,既是一个医学专业技术问题,也是社会公共问 题在医药领域的具体体现,倡导合理用药应引起广泛关注
8
8
合理用药
• 合理用药(Rational drag use)的概念(1985)
– 内罗毕国际合理用药专家会议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 对症开药,供药适时,价格低廉,配药准确,以及剂量、用药
–指药物产生预期的效果
• 经济
–指尽可能用低的医药费用支出,取得尽可 能好的治疗效果,强调临床治疗的疗效与 费用的相对关系
• 适当
11
11
相对标准
• 合理用药是指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在 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以当 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为基础,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包括药物选择正确、剂量适当、给药途 径适宜、合并用药合理
内容依据
• 《药品管理法》 • 《处方管理办法》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1
1
内容提要
•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的循证思考
– 合理用药-系统工程 –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
• 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评价方法
– 处方审核 – 处方点评
•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及问题处方分析、干预、 改进和案例分析
– 药物治疗学知识老化 – 不了解药物的发展动态,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类药物作用特点及同类药品不同
品种间的差别
• 特别是跨科用药、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
– 不了解多药合用时药物的相互作用 – 未能根据患者综合状况,恰当选择药物、给药途径、方法和剂量
• 不合理应用药物问题突出
– 抗菌药物 – 注射剂滥用
• 尤其中药注射剂
–(1)药品正确无误;
–(2)用药指征适宜;
–(3)药物的疗效、安全性、适用性、使 用方法及价格对患者适宜;
–(4)剂量、用法与疗程适当;
–(5)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
10
应小;
10
合理用药四个基本要素
• 安全
–药物治疗的效果-风险比,临床上要求药物 治疗获得最大治疗效果,而承受最小风险
• 有效
–大力推动合理用药,使临床用药做到安全、 有效、经济、适当,可减少60%的资源浪费5
5
合理用药—永恒的主题
合理用药要求
医生处方,适合患者个体的临床需求
了解掌握药品制剂的生物利用度,选择恰当的剂 量、正确的给药间隔、给药途径和方法 掌握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与临床关系密切的 药动学参数
药师审核、调剂处方,确保安全用药 护士正确执行医嘱 患者良好的依从性
–合理用药是相对标准
• 无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模式、统一计量 指标、统一检验尺度
12
12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 临床用药千变万化
–个体化用药、用药新进展、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目前尚无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 绝对合理用药也难以达到,一般所指的 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
• 合理用药的“5R”
– To the Right patient
– Give the Right drug
– At the Right time
13
13
合理用药需共同努力
• 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
• 需要医院各专业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
– 医院职能部门管理人员
– 医生 – 药师
行政领导
– 检验师
– 护士
医师
药师
检验师
• 加强处方、医嘱点评和不合理用药预警监测工作,完善日常监督机制。 •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和统一标准,组织开展本
辖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采取突击检查、现场点评 等多种形式,在全面梳理整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的基 础上,突出重点环节,针对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滥用喹诺酮类抗菌药 物等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最为严重的问题进行集中打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