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危害与防治
斜纹夜蛾在十字花科菜田的发生与防治
![斜纹夜蛾在十字花科菜田的发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ed9c3360912a216147929c0.png)
斜 纹 夜 蛾在 陕 西 1年 发 生 4 5代 , - 是否 以蛹 在 土壤 内越 冬 尚无 定 论 , 般 认 为 春季 虫 源 可 能 是 从 一 南 方 迁 飞 而 来 。全 国各 地 发 生 代数 虽 有 不 同 , 均 但
以 7 0月 为 害 最 重 。 一l 成 虫 昼伏 夜 出 , 白天 潜伏 在 叶背 或 土缝 等 阴暗
2 1. 019 0
为北国艺
病虫防治
斜 纹夜蛾在十 字花科菜 田的发 生与 防治
张海 峡 马喜 生 王 冬梅 胡 作栋
斜 纹 夜蛾 属 鳞 翅 目夜 蛾 科 昆 虫 。该 虫 分 布广 、 食 性 杂 , 主 植 物 种类 达 3 0多 种 , 寄 0 有偏 食 性 , 特别 喜 食蔬 菜 作 物 中 的 十字 花 科 蔬 菜 ,而且 食 量 大 , 为
暴 发 的可 能 。二 是 属 迁 飞性 害虫 。一旦 迁 飞 成 虫 受 到 适 宜小 气 候 因素 影 响 , 就有 可 能 在 一 些 地 方 突 然 暴发成灾。 4 防治 技 术 1 清 洁 田园 。 意及 时清 除 田问路 边 的杂 草 和 ) 注
第 7腹 节 和 第 8腹 节 的最 大 , 、 胸 的 黑 斑 外 侧 中 后
不 太 明显 的 白色斑 点 , 中胸 至 第 9腹 节 各 节 的亚 从 背线 内侧 有 近 三 角形 的 黑 斑 1 ,其 中第 l腹 节 、 对
斜纹 夜 蛾 具 有 较 强 的 隐蔽 性 和 突 然 暴 发 性 , 具 有 间歇 性 猖獗 发 生 的特 点 。 是 多 食性 、 食 性 、 一 暴 繁 殖 力 强 。在 适 宜 的 条 件 下 , 只要 有 少 量 虫 源 就存 在
1 一 8天 。 l1
蔬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蔬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d687f7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d.png)
根据部分蔬菜病虫监测点监测调查,8月中旬以来,我省(江苏省,下同)蔬菜产区夜蛾类害虫成虫盛发期长、蛾量高,部分在田蔬菜虫卵量大,结合天气情况综合分析,预计四代斜纹夜蛾将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甜菜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各地要切实做好虫情监测,加强防治技术指导,适时组织防治,控制危害,确保蔬菜正常生长和品质安全。
1发生情况1.1 斜纹夜蛾蛾量增长较快。
通州自8月16日以来性诱剂诱蛾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兴东点22日单日单芯诱蛾1,068头。
如东8月19日开始激增,8月21日出现蛾峰,峰日平均单盆蛾量244头。
海门悦来镇8月16日起蛾量持续上升,8月23日单盆最高蛾量620头,平均448头;7月28日至8月23日,单盆平均累计蛾量3,998.3头。
丰县7月27日至 8月22日累计诱蛾21.6头。
田间虫卵量高。
常熟8月22调查花菜10块田,平均百株虫量276.5头,平均百株卵量11.8块,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平均百株虫量36.7头,平均百株卵量10块)。
如东系统调查,8月19日百株卵量0,8月22日百株卵量8块,田间卵量将继续上升;8月22日普查花椰菜、绿豆24块田,平均百株虫量28.6头,平均百株卵量4.8块,田间虫卵并存。
通州甘蓝田系统调查,8月18日见卵,百株卵量2块,8月22日调查,百株新增卵4块;8月18日普查16块芋头田,平均百株卵量1.4块,平均百株虫量131.1头,有虫田率68.75%;调查8块晚播大豆田,平均百穴卵量0.63块,平均百穴虫量345.6头(1~2龄),有虫田率67.5%;8月22日调查了12块芋头田,平均百株卵量3.3块,平均百株虫量492.5头,卵和虫量均比4天前有所上升;调查5块晚播大豆田、3块豇豆田,平均百穴卵量0.8块,平均百穴虫量246.2头;调查3块花菜田,平均百株卵量1.67块,平均百株虫量110头,田间各龄期幼虫均有发生,其中2龄占50.08%。
海门8月19日调查,芋头百叶虫量达2,640头。
桑树斜纹夜蛾防治方法
![桑树斜纹夜蛾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5415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7.png)
根据斜纹夜蛾的为害程度和防治需要,选择适宜 的浓度和药量。
使用方法
将农药配制成母液,然后采用喷雾方式均匀地喷 洒在桑叶和枝条上。
安全防护措施
防护装备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 装备,以避免人体接触农药。
安全操作
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农药喷洒,以防人体吸入和接触 农药。
利用斜纹夜蛾的性信息素制作性诱剂,将其放置在桑园内,吸引雄虫前来,从而干扰其交配过程。
调整诱捕器位置
根据风向和昆虫的飞行习惯,合理设置诱捕器的位置,以提高诱捕效果。
05
桑树斜纹夜蛾的化学防治 方法
农药选择与使用
农药类型
针对桑树斜纹夜蛾的化学防治,可选用有机磷类 、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
纹夜蛾的危害。
种植抗虫品种
03
选择种植对斜纹夜蛾抗性较强的桑树品种。
生态防治策略
天敌控制
利用斜纹夜蛾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控制斜纹夜蛾的 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井冈霉素等,对斜纹夜蛾进行防治 。
灯光诱杀
利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繁殖数量。
政府与农民合作
政策支持
桑树斜纹夜蛾防治方法
2023-11-03
contents
目录
• 桑树斜纹夜蛾概述 • 桑树斜纹夜蛾的监测与识别 • 桑树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方法 • 桑树斜纹夜蛾的物理防治方法 • 桑树斜纹夜蛾的化学防治方法 • 桑树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策略
01
桑树斜纹夜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桑树斜纹夜蛾是一种以幼虫啃食桑叶为主的害虫,属于鳞翅 目夜蛾科。
01
扁豆的虫害防治:斜纹夜蛾
![扁豆的虫害防治:斜纹夜蛾](https://img.taocdn.com/s3/m/d59d9b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0.png)
防治成本评估
防治成本包括
农药采购、人工成本、设备费用等。
防治成本与防治效果的关系
在选择防治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防治成本和 防治效果的关系,选择经济可行的方案。
防治成本的优化
通过优化防治方案,可以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环境影响评估
防治措施对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防治措施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 响,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防治斜纹夜蛾,可以减少其对扁豆的危害,维护生态平衡,保 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降低农药使用量
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成本,同时也有 利于环保。
防治效果的可持续性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选择物理、生物或化学防治方法,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 保防治效果的可持续性。
合理使用农药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井冈霉素等,对斜纹夜蛾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 学药剂,如氯虫苯甲酰胺、氟
虫双酰胺等。
施药时间
在斜纹夜蛾幼虫孵化高峰期或发生 严重时进行施药,注意交替使用不 同药剂,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安全用药
严格按用药说明使用,注意安全用 药,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 响。
扁豆的虫害防治:斜纹夜蛾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斜纹夜蛾的识别 • 防治方法 • 防治效果与评估 • 结论
01
引言
扁豆种植背景
扁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在亚洲和欧洲地区广泛种植。
扁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种植扁豆对于农 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虫害对扁豆的影响
虫害会对扁豆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农民的收 益下降。
斜纹夜蛾发生特征规律是怎样的?怎样防治?
![斜纹夜蛾发生特征规律是怎样的?怎样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f0fa3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a.png)
斜纹夜蛾发生特征规律是怎样的?怎样防治?(1)发生规律。
斜纹夜蛾又称莲纹夜蛾,俗称夜盗虫、乌头虫。
中国除青海、新疆未明外,各省(自治区)都有发生。
幼虫取食甘薯、棉花、芋、莲、田菁、大豆、烟草、甜菜和十字花科、茄科蔬菜等近300种植物的叶片,间歇性猖獗危害。
在400~1800米海拔的蔬菜种植区都有危害。
斜纹夜蛾是一类杂食性和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初龄幼虫啮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4龄以后进入暴食,咬食叶片,仅留主脉。
在包心椰菜上,幼虫还可钻入叶球内危害,把内部吃空,并排泄粪便,造成污染,使之降低乃至失去商品价值。
中国从北至南一年发生4~9代。
以蛹在土中蛹室内越冬,少数以老熟幼虫在土缝、枯叶、杂草中越冬。
南方冬季无休眠现象。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性而又耐高温的间歇猖獗危害的害虫。
各虫态的发育适温度为28~3(TC,但在高温下(33~40℃),生活也基本正常。
抗寒力很弱。
在冬季0。
C左右的长时间低温下,基本上不能生存。
斜纹夜蛾在长江流域各地,危害盛发期在7—9月,也是全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有助于减少虫源。
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
②物理防治。
点灯诱蛾,利用成虫趋光性,于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糖醋诱杀,利用成虫趋化性配糖醋(糖:醋:酒:水为3:4:1:2)加少量敌百虫。
③药剂防治。
5%氟味腺乳油1500倍液或5.7%氟氯氟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甲维盐乳油4000倍液,或15%苗虫威悬浮剂3500倍液,或5%虱蜻腺乳油100o倍液喷雾,隔7~10天喷施1次,每次喷匀喷足,共喷2~3次。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https://img.taocdn.com/s3/m/e87e3381e53a580216fcfe61.png)
站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针虫、蛴螬和地老虎等。
它们主要取食西瓜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
斜纹夜蛾学名:Prodenia litura(Fabriciu)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俗称花虫、黑头虫,属鳞翅日夜蛾科,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寄生范围极广,寄主多达99个科,290多种植物,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暴食性、杂食性害虫,多次造成灾害性为害。
主要以幼虫咬食叶、蕾、花及果实。
为害状:卵产在叶背,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为害,残留透明的上表皮,使叶片成纱窗状,三龄后分散为害,开始逐渐四处爬散或吐丝下坠分散转移为害,取食叶片或饺嫩部位造成许多小孔;四龄以后随虫龄增加食量骤增。
虫口密度高时,叶片被吃光,仅留主脉,呈扫帚状。
形态特征:体长14—20毫米,翅展30—40毫米,深褐色。
前翅灰褐色,前翅环纹和肾纹之间有3条白线组成明显的较宽斜纹,故名斜纹夜蛾。
自基部向外缘有1条白纹,外缘各脉问有一条黑点。
卯馒头状、块产,表面覆盖有棕黄色的疏松绒毛。
幼虫体长35—47毫米,体色多变,从中胸到第九腹节上有近似三角形的黑斑各一对,其中第一、第七、第八腹节上的黑斑最大。
腹足4对。
蛹长约15—20毫米,腹背面第4—7节近前缘处有一小刻点,有一对强大的臀刺。
生活习性: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
主要发生期在7—9月,黄河流域则多在8—9月。
成虫夜间活动,对黑光灯有趋性,还对糖、醋、酒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卵多产于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反面,多数多层排列,卵块上覆盖棕黄色绒毛。
幼虫有假死性及自相残杀现象。
日问潜伏于残叶或土粒间或接近土面的叶下,日落前再爬出为害。
取食幼苗时,可将幼苗全株吃下。
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
以第二代(8月份)对秋证豆、叶菜秧苗、瓜、茄为害严重。
9—10月上旬的第三代幼虫对大白菜、包小菜、花菜为害最重。
莲田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莲田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0ed49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e.png)
土肥植保·
魏博士说蔬菜病虫害
常躲在作物下部或其他隐蔽处,阴天可整天为害。
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块的附近取食为害,3龄以上幼
虫有明显的假死性,4龄幼虫食量剧增。
为害莲藕
等水生植物的幼虫,老熟后便浮水至岸边,后入土
化蛹。
2.为害症状 斜纹夜蛾幼虫主要啃食莲叶、花
蕾、莲花、子房及嫩莲子等。
低龄幼虫群集啃食叶
肉(图1),高龄幼虫逐渐分散为害。
受害叶片常出
现缺刻及呈窗纱状,仅剩一层表皮和叶脉(图2);
酒液中加少许敌百虫,将混合液于傍晚置于距地
面60厘米处。
③化学防治。
在卵块孵化至3龄幼虫
期间喷洒药剂防治,此期间幼虫群集叶背面为害且
抗药性低,宜在傍晚前后喷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高
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
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茚虫威、吡虫啉等
药剂中的一种进行喷雾防治。
施药时采取针对性防
治与全田喷药相结合的办法,重点防治田间虫源中
心,并注意轮换或交替用药。
莲田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魏林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斜纹夜蛾幼虫对蔬菜的危害与防治探讨
![斜纹夜蛾幼虫对蔬菜的危害与防治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4e4455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6.png)
斜纹夜蛾幼虫对蔬菜的危害与防治探讨摘要:斜纹夜蛾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地暴食性农业害虫,该虫害在辽西地区有着逐年加重的流行趋势,斜纹夜蛾虫害的发生会给当地农业产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特别是蔬菜种植业。
本文总结了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以及斜纹夜蛾幼虫对蔬菜造成的危害,分析了防治斜纹夜蛾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斜纹夜蛾;危害;防治引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这也加大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其中就包括对农业经济有重大危害的斜纹夜蛾虫害。
如果不能做好对斜纹夜蛾的虫害防治工作,就会对辽西地区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这也不利于辽西地区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斜纹夜蛾的2、3代幼虫对蔬菜作物危害较大,斜纹夜蛾幼虫的食量较大,对植物叶片的蚕食速度较快,当蔬菜植株受到斜纹夜蛾幼虫蚕食后,蔬菜植株的生长就会受阻,严重时还会导致蔬菜植株枯萎死亡。
而当斜纹夜蛾虫群规模较大后,就会导致蔬菜大面积减产,进而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斜纹夜蛾的概述1.1 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斜纹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分部较广的农业害虫,有相关农业研究表明,斜纹夜蛾可以寄生100多个科的植物之上,可以以280多种植物作为食物。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蔬菜种植产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大面积种植的蔬菜作物更容易接触到斜纹夜蛾,进而遭受斜纹夜蛾的危害。
目前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之中,斜纹夜蛾主要会危害十字花科的蔬菜品种,当斜纹夜蛾虫群密度过高时,会导致十字花科蔬菜的大面积减产,严重时可能直接造成产区绝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斜纹夜蛾是杂食性害虫、繁殖速度较快、世代重叠,并且虫体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与抗药性,单纯依靠更换产区农作物品种难以防治,因此防治斜纹夜蛾的难度较大。
在以往的化学防治工作中,过度施用化学农药制剂不仅没有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反而给产区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也出现了农药残留问题,让蔬菜作物的食品安全受到影响,这不仅不利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也会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关于斜纹夜蛾的危害与防治
![关于斜纹夜蛾的危害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deb139dec3a87c24028c4fa.png)
谈斜纹夜蛾最近很多客户反映三叶草一夜之间就变秃了,只剩下茎秆。
再过不久啊就枯萎了!怎么回事呢,现场一看原来是巨食量的蛾子危害。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这类蛾子的习性及危害。
名称;斜纹夜蛾分布与危害斜纹夜娥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安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
它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蔬菜中对白菜、甘蓝、芥菜、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南瓜、丝瓜、冬瓜以及藜科、百合科等多种作物都能进行为害。
在分类中属于鳞翅日夜藜科。
它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
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
其食性既杂又危害各器官,老龄时形成暴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20毫米左右,翅展35-46毫米,体暗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花纹多,内横线和外横线白色、呈波浪状、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阔带纹,所以称斜纹夜蛾。
卵扁平的半球状,初产黄白色,后变为暗灰色,块状粘合在一起,上覆黄褐色绒毛。
幼虫体长33-50毫米,头部黑褐色,胸部多变,从土黄色到黑绿色都有,体表散生小白点,冬节有近似三角形的半月黑斑一对。
蛹长15-20毫米,圆筒形,红褐色,尾部有一对短刺。
发生规律1.年发生代数一年4-5代,在山东和浙江经调查都是如此。
以蛹在土下3-5厘米处越冬。
2.活动习性成虫白天潜伏在叶背或土缝等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
每只雌蛾能产卵3-5块,每块约有卵位100-200个,卵多产在叶背的叶脉分叉处,经5-6天就能孵出幼虫,初孵时聚集叶背,4龄以后和成虫一样,白天躲在叶下土表处或土缝里,傍晚后爬到植株上取食叶片。
3.趋性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和趋化性,黑光灯的效果比普通灯的诱蛾效果明显,另外对糖、醋、酒味很敏感。
4.生育与环境卵的孵化适温是24℃左右,幼虫在气温25℃时,历经14-20天,化蛹的适合土壤湿度是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蛹期为11-18天。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措施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6f7b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8.png)
棉花斜纹夜蛾的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生命周期短,容易形成大规模的虫 害。
02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01
02
03
加强预测预报
通过田间调查和监测,及 时掌握棉花斜纹夜蛾的发 生动态,为防治提供科学 依据。
农业防治为基础
通过选用抗虫品种、合理 轮作、深耕翻土等措施, 改善农田环境,减少斜纹 夜蛾的越冬基数。
使用方法
根据药剂种类和防治对象,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和用量进 行稀释,采用喷雾或灌根等方式进行施用。
施药时间与频率
施药时间
在棉花斜纹夜蛾幼虫孵化高峰期和低 龄幼虫期进行施药,一般掌握在卵孵 化后3-5天内进行。
施药频率
根据虫情和棉花生长情况,每隔5-7 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2-3次。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数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人工繁殖天敌
通过人工繁殖斜纹夜蛾的天敌,如赤眼蜂、茧蜂等,在田间释放,增加天敌的数量和种群。
生物农药应用技术
微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制剂如Bt(苏云金杆菌)防治斜纹夜蛾,对斜纹夜蛾具有特异的毒杀作用,且对其他生物安全。
昆虫生长调节剂
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蜕皮激素等,干扰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降低其繁殖力和危害程度。
人工捕捉与摘除卵块
在棉花生长季节内,定期观察棉株叶 片,发现有卵块时,及时进行人 量,减轻为害。
对于成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 进行防治。
05
棉花斜纹夜蛾生物防治方法
天敌保护利用技术
保护自然天敌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斜纹夜蛾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提高天敌的种群数量和寄生率。
01
大白菜斜纹夜蛾害防治
![大白菜斜纹夜蛾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0c20c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6.png)
大白菜斜纹夜蛾害防治斜纹夜蛾,是鳞翅目蛾类害虫,杂食性强,除大白菜、甘蓝、油菜、萝卜外,还为害茄科、豆科、葫芦科、旋花科、锦葵科等作物。
但每年为害程度不同,虫口密度小为害轻,虫口密度大,为害严重。
1.为害状况这种害虫在幼虫期为害初孵化的幼虫,只啃食叶片的一面表皮。
3龄后食量增大,造成叶缘缺刻及叶面穿孔,5龄食量最大,能将一片完整叶子,吃得仅剩叶脉,破坏了外叶,就影响心叶的结球。
2.形态特征及习性斜纹夜蛾是完全变态的昆虫,成虫是中型蛾子,前翅灰褐色,并有3条显明的白色斜纹,故名斜纹蛾。
同时,成虫白天潜伏,傍晚飞出活动,夜间10~12时最为活跃,并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成虫羽化后,一天交配,两天产卵,一头雌蛾,能产卵四五百粒以至一千七八百粒。
卵半球性,初产为白黄色,后变紫褐色,卵期3~5天。
幼虫共约6龄。
初孵化为黄绿色,老熟后变为暗褐色。
初孵化时群集一起,一二龄后能吐丝下垂,借风力转移到另一寄主。
3龄后,各个分散,惧强光,多潜伏在心叶中。
6龄,即隐蔽在土块下,到晚间外出为害。
6龄后的幼虫入土化蛹,蛹赤褐色。
北方一年发生三四代,南方可发生七八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
3.防治方法(1)灯光诱杀。
成虫有趋光性,可于晚间在田间张灯,灯下设水盆,成虫见光齐集灯下,落入水盆。
(2)糖醋液诱杀。
利用成虫的趋化性,用红糖一两,加入酒醋各一两,再加敌敌涕粉剂半两,装入盆中,夜间放置田中,也可诱杀。
(3)摘除卵块。
在成虫产卵盛期,当卵块未孵化之前,可在叶片上检查,摘除卵块,集中销毁。
(4)捕杀幼虫。
检查叶片,见有透明状的薄膜,其叶背伏有初孵化的幼虫,趁其群集时,用手捏死,或采摘下集中消灭。
(5)药剂防治。
撒2.5%敌百虫粉每亩三四斤。
或90%敌百虫1000~1500倍溶液喷洒。
大白菜斜纹夜蛾的防治
![大白菜斜纹夜蛾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3abce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1.png)
相关研究与探讨
深入研究斜纹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规律,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 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
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合作,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斜纹夜蛾的防治,提高防治效 果和可持续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绿色防控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将成为未来防治斜纹夜蛾的重要方向。例如,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推 广精准施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等。
抗药性监测
加强对斜纹夜蛾抗药性的监测和研究,及时掌握其抗药性水平和变化动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后会卷缩坠地。
越冬习性
斜纹夜蛾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次 年春季羽化成成虫。
02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01
02
03
选用抗虫品种
不同品种的大白菜对斜纹 夜蛾的抗性有差异,优先 选用对斜纹夜蛾抗性强的 品种。
合理安排茬口
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减少斜纹夜蛾的繁殖和 生存环境。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残株落叶,减少 虫源;合理施肥,提高植 株抗性。
03
防治效果评估
防治效果的检查与评价
调查设置
在农田设置若干个调查点 ,每个点选取一定数量的 植株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
在傍晚或清晨进行调查, 此时斜纹夜蛾的活动较为 频繁。
数据记录
记录每个调查点的斜纹夜 蛾数量、龄期、虫态等信 息。
防治效果的再评估与调整
防治策略调整
根据前期的防治效果评估结果,对防治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大白菜斜纹夜蛾的防治
荷花斜纹夜蛾防治和治疗措施
![荷花斜纹夜蛾防治和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89626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7.png)
防治案例二:生物农药的使用和推广
生物农药的使用和推广是荷花斜纹夜蛾防治的重要手 段之一。生物农药具有环保、低毒、无残留等优点, 可以有效替代化学农药。常见的生物农药包括Bt乳剂 、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Bt乳剂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农药,可以用于防治斜纹夜 蛾。它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通过胃毒作用杀死害虫 。使用时可以根据说明书进行配制,一般采用喷雾方 式进行防治。此外,核型多角体病毒也是一种有效的 生物农药,它是一种病毒性的杀虫剂,通过感染害虫 的幼虫而致病死亡。使用时可以将病毒悬浮液喷洒在 害虫栖息的场所,使其感染病毒并死亡。生物农药的 使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繁殖和危害,还可 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荷花斜纹夜蛾防治和 治疗措施
2023-11-10
目 录
• 斜纹夜蛾概述 • 荷花斜纹夜蛾的防治 • 荷花斜纹夜蛾的治疗措施 • 防治和治疗措施的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斜纹夜蛾概述
生物学特性
生命周期
斜纹夜蛾的生命周期包括卵、 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 中幼虫阶段对荷花造成的主要
危害。
食性
治疗案例一: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合
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使用,可以 有效治疗荷花斜纹夜蛾的危害。物理 治疗主要是通过灯光诱杀成虫,减少 繁殖源;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化学农 药进行防治。
VS
在物理治疗方面,可以在荷塘周围设 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吸引并杀 死成虫。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 化学农药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 等,进行喷雾防治。同时,为了提高 防治效果,可以结合使用生物农药进 行防治,如使用Bt乳剂等生物制剂。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等 ,对斜纹夜蛾进行防治。
以菌治虫,利用病原微生物控 制斜纹夜蛾的种群数量。
烟草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方法
![烟草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b993c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c.png)
烟草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方法斜纹夜蛾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欧洲地中海地区及非洲,中国各烟区均有分布。
该虫是一种杂食、暴食性食叶害虫,幼虫以取食叶片为主,亦取食花、果及嫩枝。
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烟草斜纹夜蛾,是提高烟叶品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是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烟草斜纹夜蛾的天敌很多,主要有侧沟茧蜂、绒茧蜂、斜纹夜蛾盾脸姬蜂、广大腿小蜂、红彩真猎蝽、烟盲蝽、灰色等腿寄蝇和蜘蛛、草蛉、步甲、瓢虫、马蜂等,这些天敌除了捕食烟草斜纹夜蛾外,也是田间其他害虫的天敌。
因此,保护与利用天敌不仅对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减少包括烟草斜纹夜蛾在内的多种农业害虫的危害也十分重要。
二是害虫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制剂的利用。
烟草斜纹夜蛾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烟草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目前,昆虫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绿僵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已用于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治苦皮素、川楝素等植源性生物农药,显示出其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在利用病原微生物及生物制剂防治烟草斜纹夜蛾方面,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芽孢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的应用较多,防治效果较好。
三是性信息素与昆虫不育性的利用。
烟草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剂不仅可以诱杀雄性成虫,还可以用于烟草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
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必须将诱捕技术、杀灭技术、交配干扰技术等相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湖南、云南、福建等烟区相继开展了利用性诱剂防治烟草斜纹夜蛾的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云南红河烟区进行了性诱剂、棉酚不育剂施用防治烟草斜纹夜蛾的研究,对第1代、第2代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
近年来,百色烟区烟草斜纹夜蛾危害较为严重。
为此,百色烟草开展了“以生防为主的烟草病虫害轻简植保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项目攻关。
在已有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以新型、高科技的绿色生物防治技术产品----性诱剂(昆虫性信息激素)作为防治该害虫的主要技术措施。
荷花斜纹夜蛾的防治和治疗
![荷花斜纹夜蛾的防治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87fd3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d.png)
荷花斜纹夜蛾的防治和治疗荷花斜纹夜蛾(Plathypena scabra)是荷花的常见害虫之一,其幼虫以荷花的叶片为食,严重影响荷花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本文将介绍荷花斜纹夜蛾的基本特征、危害程度以及一些常用的防治和治疗方法。
1. 荷花斜纹夜蛾的基本特征荷花斜纹夜蛾成虫体长约2-3厘米,翅膀呈灰褐色,翅膀前缘有斜纹状花纹,故而得名。
幼虫呈绿色或褐色,体长可达5-6厘米,体形瘦长,背面有斜纹状纹理,因此也被称为斜纹夜蛾。
这种夜蛾的卵呈半透明的椭圆形,多产在荷叶的背面。
2. 荷花斜纹夜蛾的危害程度荷花斜纹夜蛾的幼虫主要以荷花的叶片为食,其偏好食用新鲜的叶片。
它们以不规则的方式咬食荷叶,导致荷叶出现不规则的掠食状叶缘,严重时可使整片荷叶脱落,对荷花的生长和观赏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荷花斜纹夜蛾在荷花种植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害虫。
3. 荷花斜纹夜蛾的防治和治疗方法3.1 生物防治3.1.1 天敌引入引入荷花斜纹夜蛾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数量。
荷花斜纹夜蛾的主要天敌包括寄生蜂、寄生蚜小蜂和捕蝇草等。
这些天敌能够寄生或捕食荷花斜纹夜蛾的幼虫,减少其数量并控制害虫的传播。
3.1.2 利用激素陷阱激素陷阱是一种生物防治荷花斜纹夜蛾的有效方法。
激素陷阱中使用的是释放性荷花斜纹夜蛾性信息素(pheromone),能够吸引雄性夜蛾,在陷阱中捕获并杀死它们。
这种方法能够中断害虫繁殖的周期,从而控制荷花斜纹夜蛾的数量。
3.2 化学防治3.2.1 农药喷洒农药喷洒是一种常用的荷花斜纹夜蛾防治方法。
在荷叶受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洒。
喷洒应在黄昏或早晨时进行,以防止对有益昆虫的伤害。
3.2.2 防治时机的选择荷花斜纹夜蛾的危害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所以在这两个季节进行防治是最为关键的。
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幼虫数量和叶片受害程度来决定防治时机。
一般来说,在成虫孵化后的10天内,幼虫数量较多,这个时候是防治的最佳时机。
虫害小白菜斜纹夜蛾
![虫害小白菜斜纹夜蛾](https://img.taocdn.com/s3/m/6d9a55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4.png)
繁殖能力
斜纹夜蛾繁殖力强,一年 可发生多代,种群数量增 长迅速。
斜纹夜蛾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范围
斜纹夜蛾广泛分布于我国 各蔬菜产区,以南方地区 受害尤为严重。
危害特点
斜纹夜蛾以幼虫为害小白 菜等蔬菜作物,导致叶片 受损,影响光合作用,严 重时造成植株死亡。
经济损失
斜纹夜蛾的危害严重影响 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给 农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CATALOGUE
生命周期及习性
斜纹夜蛾的生命周期
卵期
斜纹夜蛾的卵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产在叶片背面或叶柄 处。卵的孵化时间一般为2-10天,具体孵化时间受温度 和环境湿度的影响。
蛹期
斜纹夜蛾的蛹呈褐色或黑褐色,通常藏在土壤或叶片中。 蛹期一般持续7-14天,羽化后即成为成虫。
幼虫期
孵化后的幼虫即开始取食叶片,随着虫龄的增长,食量也 逐渐增大。幼虫一般分为5个龄期,经过3-4周的生长发 育后,进入蛹期。
成虫期
成虫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翅膀上有明显的斜纹。成虫寿命 一般较短,仅为数天至数周,但其繁殖力极强。
斜纹夜蛾的习性及行为特征
斜纹夜蛾幼虫具有群集性,喜欢聚集在一起取食,形成明显的叶片缺刻或孔洞。
成虫具有趋光性,常在夜间活动,进行繁殖和迁徙。
斜纹夜蛾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 群数量容易迅速增长。
,评估防治效果。
02 03
调整防治策略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对防治策略进行调整。如生物防治效果不佳时,可 增加化学防治手段;若化学防治产生抗药性,则需调整农药种类和用药 方法。
持续监测
在防治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斜纹夜蛾的发生动态和农药抗性发展情况, 为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甘肃玉米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
![甘肃玉米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00f53e2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0.png)
甘肃玉米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
甘肃玉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也存在着各种虫害,严重影响着玉
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甘肃玉米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方法。
一、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甘肃玉米上最为常见的虫害之一。
它的危害表现为幼虫吃玉米叶片、穗丝
和玉米花粉等,严重时可使玉米丧失光合作用能力,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采取化学防治时,应选择效果较好、安全性高的化学农药,并注意产品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不超过标准
剂量。
二、蓟马
蓟马是一种小型昆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玉米植株汁液,严重时会使玉米植株
失去绿色,丧失光合作用能力,降低产量。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土壤翻耕、清除杂草、选择
抗性玉米品种、使用农药等。
农药防治时,应注意药剂安全,药剂使用后的清洗、处理等。
三、螟虫
螟虫是一种寄生在玉米棵花序内的害虫,它的危害表现为幼虫吃玉米球和玉米籽粒,
造成直接损失和品质降低。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螟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加
灯光陷阱等。
四、玉米象
五、黑粉虱
总之,甘肃玉米虫害防治需要针对不同的虫害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加强田间
管理、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使用低毒性农药等,从而使玉米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产量和
品质。
同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纹夜蛾危害与防治
学名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鳞翅目,夜蛾科。
异名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
别名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
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油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葫芦科、豆科蔬菜、芋、薄荷、葱、韭菜、菠菜以及农作物达99科290种以上。
为害特点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
在甘蓝、白菜上可蛀入叶球、心叶,并排泄粪便,造成污染和腐烂,使之失去商品价值。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20mm,翅展35—40mm,头、胸、腹均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腹部前数节背面中央具暗褐色丛毛。
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线,故名斜纹夜蛾。
后翅白色,无斑纹。
前后翅常有水红色至紫红色闪光。
卵扁半球形,直径0.4一0.5mm,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紫黑色。
卵粒集结成3—4层的卵块,外覆灰黄色疏松的绒毛。
老熟幼虫体长35—47mm,头部黑褐色,服部体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黄色。
从中胸至第9腹节在亚背线内侧有三角形黑斑1对,其中以第1、7、8腹节的最大。
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
蛹长约15—20mm,赭红色,腹部背面第4至第7节近前缘处各有一个小刻点。
臀棘短,有一对强大而弯曲的刺,刺的基部分开。
生活习性在我国华北地区年生4—5代,长江流域5—6代,福建6—9代,在两广、福建、台湾可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在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越冬问题尚无结论,推测春季虫源有从南方迁飞而来的可能性。
长江流域多在7—8月大发
生,黄河流域多在8—9月大发生。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一次可飞数十米远,高达10m以上,成虫有趋光性,并对糖醋酒液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
成虫需补充营养,取食糖蜜的平均产卵577.4粒,未能取食者只能产数粒。
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以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最多。
卵发育历期,22℃约7天,28℃约2.5天。
初孵幼虫群集取食,3龄前仅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白纱状后转黄,易于识别。
4龄后进入暴食期,多在傍晚出来为害。
幼虫共6龄,发育历期21℃约27天,26℃约17天,30℃约12.5天。
老熟幼虫在1—3cm表土内筑土室化蛹,土壤板结时可在枯叶下化蛹。
蛹发育历期,28—30℃约9天,23—27℃约13天。
斜纹夜蛾的发育适温较高(29—30℃),因此各地严重为害时期皆在7—10月。
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结合防治其它菜虫,可采用黑光灯或糖醋盆(参见地老虎)等诱杀成虫。
(2)药剂防治 3龄前为点片发生阶段,可结合田间管理,进行挑治,不必全田喷药。
4龄后夜出活动,因此施药应在傍晚前后进行。
药剂可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或15%菜虫净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35%顺丰2号乳油1000倍液、5.7%百树菊酪乳油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20%米满胶悬剂2000倍液、44%速凯乳油1000—1500倍液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10天1次,连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