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英语欣赏名篇教案
![高中英语欣赏名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54c0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6.png)
高中英语欣赏名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名篇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名篇,增加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3.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通过教师介绍和学生自主阅读,选择一些经典的英文名篇,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体裁,进行教学讲解和学生分析欣赏,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英语水平选择适当的名篇,使他们在阅读中学到新的单词和短语,并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化的认知。
2.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思辨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对名篇进行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过程安排:1. 教师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思考名篇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阅读: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一些经典的英文名篇,教师提供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分析欣赏:教师选取一篇名篇,进行讲解和学生分析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名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5.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
六、教学资源:教师根据选择的名篇,准备相关的课件、教材和参考资料,以便进行教学讲解和学生分析欣赏。
七、教学拓展:教师可将学习到的名篇和相关的英文文化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八、教学反思: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效果,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的质量。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e7180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4.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英语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阅读文章和相关的练习题;2. 学生的教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和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vention in human history? Why?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教师分发阅读材料给学生,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电脑的文章。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Step 3:阅读策略讲解(10分钟)教师以讲解的方式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比如预测、推理、上下文猜词等。
教师可以讲解每个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并举例说明。
Step 4:阅读练习(15分钟)教师让学生继续阅读另一篇关于互联网的文章,并做相关的练习题。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使用刚才讲解的阅读策略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Step 5: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并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小组讨论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Step 6:总结和评价(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重要的观点和策略。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来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的文章,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c157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e.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设计导语:本文旨在设计一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案设计将围绕课前导入、阅读活动和课后拓展三部分展开。
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
一、课前导入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旨在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具体步骤如下:1. 通过展示一张有关阅读的图片或者播放与阅读相关的视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2. 呈现一些形象鲜明的标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3. 开展一些小组讨论或者师生互动的活动,让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培养阅读意识。
二、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体阅读和深入理解。
具体步骤如下:1. 教师先让学生浏览整篇文章,帮助学生获取主题和大意。
2. 分配任务,让学生进行细读和标记,寻找关键信息和生词。
3. 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文章。
4.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和精读。
5.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和语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课后拓展在课后拓展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活动,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具体步骤如下:1. 布置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小短文、设计一个续写、形成自己的问题等,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推荐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拓宽阅读视野。
3. 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培养合作学习的氛围。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活动,学生应该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设计,能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参考。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5e90f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2.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增强阅读兴趣;
3. 通过阅读文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
1.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词汇量的拓展;
3.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谈论“阅读的重要性”引出文章主题,并与学生讨论“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文章 (15分钟)
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一篇关于性格特点的英语文章,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关键词,了解文章大意。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互相交流。
四、词汇拓展(10分钟)
教师让学生把不认识的生词抄在本子上,然后让学生查字典或通过其他途径找出这些词的意思,并在课堂上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成果。
五、口语表达(10分钟)
教师让几名学生上台,就文章中的某一段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学习要求。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拓展词汇量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发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多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c4f0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e.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到新的知识和信息。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选择一篇适合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文章,通常可选择一篇报刊杂志或网络上的原版文章。
2.文章内容应该引发学生思考,涉及到一些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准备一份教师用的教学课件,包括文章内容和相关的问题。
2.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生词表、词语解释、提问材料等,方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
2.阅读教师让学生开始阅读文章,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或者个人形式去阅读。
学生应该注意关键信息,重要细节和文章结构。
3.讨论阅读完文章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用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
问题应该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观点的分析、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
4.总结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和理解。
可以总结一些重点词汇、重点句子,也可以总结一些重点观点和见解。
五、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帮助。
2.问题驱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反馈及时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进行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不断进步。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阅读的深度和理解的透彻程度等。
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对文章的理解和对相关问题的回答。
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程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案例的实施,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9c3c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9.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高中英语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堂课上,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为了有效实施此类课程教学,我们选取了一篇名为《The Great Wall of China》的阅读材料,通过教学案例的展示,来分享教师如何设计并实施一堂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长城的历史及文化内涵;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3. 情感目标:学生对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问题等方式,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为学生的阅读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
2. 预习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进行单词和短语预习,帮助学生熟悉关于长城的相关术语和背景知识,为学生后续的阅读做好铺垫。
3. 阅读理解教师可以按照段落结构,逐段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内容,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同步讲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5. 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或者全班讨论,通过交流和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拓展延伸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诗词、文学作品等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或者全班讨论,通过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此次阅读课的教学实践,学生是否能够达到所设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3. 教学环节是否丰富: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教师是否合理利用了不同的教学环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故事欣赏教案模板
![高中英语故事欣赏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fb924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0.png)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故事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了解英国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4.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进行实践。
教学重点:1. 《傲慢与偏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故事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故事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2.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著。
2. 故事背景资料。
3.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4. 白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傲慢与偏见》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这部作品有什么了解?想了解哪些方面?二、故事梗概介绍1. 简要介绍《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及其作品背景。
2. 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
三、人物分析1. 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如伊丽莎白、达西、班纳特先生等。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人物。
四、主题和价值观探讨1. 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如爱情、婚姻、社会地位等。
2. 分析故事中的价值观,如傲慢与偏见、真诚与善良等。
五、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指导学生根据角色特点进行对话和表演,增强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六、讨论与分享1. 组织学生就故事中的主题和价值观进行讨论。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总结与反思1. 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
2. 引导学生反思故事中的主题和价值观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内容,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3. 课后布置阅读作业,检查学生对《傲慢与偏见》的阅读情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原著,深入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
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05216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4.png)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忧考⼩编准备了⾼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案例实施背景任何语⾔的习得和学习都离不开⼤量阅读的实践。
许多教师也意识到⾼中阅读对于学⽣综合语⾔能⼒培养的重要性,⽤尽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的阅读微技能。
当然这样做的⽬的确实也提⾼了学⽣测试性阅读的能⼒。
如阅读前讲解重点⽣词或词组,阅读中找main idea, 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帮助不同层次学⽣理解阅读,呈现表格,运⽤复述,⾓⾊扮演,采访等不同形式来开展阅读任务。
以上虽均衡了话题及功能两⽅⾯,但这些⽅法仍只停留在字,词,句及其他细节的表层理解上。
要想真正让学⽣内化阅读材料,除了表层的理解外,阅读也要关注语⾔⽂字背后的深层理解和⽂化内涵。
这点我们可以从语⽂学习上得到启⽰。
《英语新课程标准》就阅读的知识性和欣赏性上提出了指导思想:语⾔有丰富的⽂化内涵。
英语学习就是要关注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情、传统习俗、⽣活⽅式、⽂学艺术、⾏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从⽽加深对世界⽂化的理解。
因此,笔者认为⾼中英语阅读课除了训练测试性阅读之外,需要⼤量的欣赏性阅读材料来补充教学。
教师应该冲破词汇,语法的束缚,在阅读中突出技能渗透的同时,应将课⽂阅读教学提⾼到欣赏性阅读的美学⾼度,真正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为⾼⼀NSEFC Book 1 Unit 4的reading task。
作为地震内容的阅读补充材料,它是作家Jack London的笔下之作。
以⼀个⽬击者的⾝份,介绍了旧⾦⼭⼤地震的所见所闻所感。
语⾔地道优美,描述性较强。
重点是欣赏阅读中训练略读和查读两⼤阅读微技能,逐步加深对旧⾦⼭地震及细节理解,并对地震中发⽣的⼀切形成⾃⼰的观点看法和情感态度,体会⼈们地震后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
本课难点是如何引导学⽣paraphrase 课⽂中的⼏个句⼦如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三、学⽣分析教学对象为⾼⼀学⽣,他们的认知能⼒较初中学⽣有了⼀定的发展,有着更强的求知欲。
高中生英语欣赏课教案模板
![高中生英语欣赏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ef1cb8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6.png)
课程名称: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授课年级:高中年级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4.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阅读材料的主题和主旨。
2. 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3. 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复杂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2. 应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阅读材料。
教学准备:1. 阅读材料:选取一篇适合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材料,题材不限,但需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2.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阅读材料文本、背景信息、文化解读等内容的PPT。
3. 教学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教学活动材料,如讨论卡片、写作练习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英语歌曲或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2. 话题引入:介绍阅读材料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30分钟)1. 快速阅读:让学生快速浏览阅读材料,把握文章的大意。
2. 精读分析:引导学生逐段分析文章,找出文章的主题、主旨、论点等。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看法。
三、文化背景解读(20分钟)1. 背景介绍:介绍阅读材料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
3. 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讨论。
第二课时一、巩固与提高(10分钟)1. 复述文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章中的场景。
二、写作练习(30分钟)1. 写作任务:根据阅读材料,布置写作任务,如写一篇读后感、分析文章中的文化差异等。
2.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指导,包括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
3. 学生写作: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三、课堂小结(10分钟)1. 回顾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的收获。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b604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5.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英语阅读技巧;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4.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技巧和策略;2. 阅读理解练习;3. 阅读素材选取。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英语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技巧和策略,并解释为什么这些技巧和策略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3.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篇英语阅读素材,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为学生打开思路。
第二节:实践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英语阅读材料,组内同学读文章并讨论文章主旨和重点;2. 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文章阅读,并结合实际情况应用;3.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感受。
第三节: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一下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2.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解析和总结,梳理文章逻辑和结构;3. 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分享阅读心得。
四、作业布置五、教学反思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了英语阅读的技巧和策略,并通过实践加深了对这些技巧和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学生不仅能够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更能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增强英语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通过作业的布置,学生也在课下进行了阅读的延伸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心得体会通过本次教学案例的设计,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英语阅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也将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更多的阅读实践,不断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高中英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英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4358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8.png)
高中英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Title: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Design Case Study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reading skill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As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reading serves as a gateway to enhance students'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study on a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design, aiming to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effective reading instruction method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Case Study: Enhancing Engagment through Interactive ReadingBackground:This case study focuses on a 10th grade English class consisting of 30 students at a local high school. The students had already acquired basic vocabulary and grammar knowledge, and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needed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The teaching design aimed to promote reading engagement and 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English texts.Objective: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teaching design w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interactive reading. By integrating various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students were encouraged to actively engage with English texts, fostering deeper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Teaching Design:1. Pre-Reading Stage- Activate Prior Knowledge: Begin the lesson by discussing students' background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reading material. Encourag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opinions, experiences, or any relevant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to Vocabulary: Introduce new vocabulary used in the reading text. Provide explanations, synonyms, antonyms, and example sentences to aid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 word retention.2. During Reading Stage- Guided Reading: Assign a small portion of the text to each student or group, along with related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Students can discuss and analyze their specific sections, fostering engagement and personal involvement with the text.- Reading Strategies: Teach and encourage the use of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skimming, scanning, and predicting. Guide students on how to identify main ideas, supporting details,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ext.3. Post-Reading Stage- Comprehension Activities: Engage students in comprehension activities, such as answering open-ended questions, summarizing the text, or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different viewpoints presented in the reading material.- Discussion and Debate: Facilitate class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related to the text.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provide evidence from the text, and engage in constructive arguments.4. Extension Activities- Writing Response: Assign writing task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material. Students can write reflections, reviews, or critiques to demonstrat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Collaborative Projects: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to create presentations, skits, or short films based on the reading material. This enhances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and encourages deeper analysis.Conclusion:Effective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requires a diverse range of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to actively engage students and promote comprehension. This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ve reading methods and their impact on enhanc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By implementing the teaching design outlined in this study, educators can foster a dynamic and engag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that nurtures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ies.。
高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816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4.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高中英语教材和相关阅读材料;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造一个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如“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3. 提示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答案。
步骤二:阅读前任务(10分钟)1. 展示一段与河流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河流的了解程度,并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分享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河流的重要性和影响。
步骤三:阅读活动(20分钟)1. 提供一篇关于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默读。
2. 分发阅读材料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
3. 学生个人完成问题,并与同桌讨论答案。
4.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理由。
步骤四:阅读后任务(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对于河流的看法和观点,并展示给全班。
2. 鼓励学生就河流的重要性和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3. 引导学生思考河流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步骤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分发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总结。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材料的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河流的短文或设计一个海报。
2. 强调作业的要求和截止日期。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教案实例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教案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8274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c.png)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那么,如何高效地进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呢?下面,本文将结合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基于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克服阅读中的难点,如生词、语法、长难句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使用以下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会通过演示一些阅读技巧以及分析一些典型的阅读难题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阅读方法。
随后,针对某一篇阅读材料,教师将引导学生们共同探讨,分析和理解文中的难点,并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负责正确阐述和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和结论。
2.阅读实例演示:教师将选择一些典型的阅读材料并对学生进行现场演示,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同时,教师还将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和讨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内容和意义。
3.课外延伸: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读物的延伸学习。
这些读物将包括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材料,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学习英语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评估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估方法:1.阅读素材测试:为了判断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素材的测试。
这些素材将包括一些有难度的英文材料,并将评估学生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2.口语表达评估: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并评估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学习笔记评估: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记,并对学生们的笔记进行逐步批改,以帮助学生修正学习笔记中存在的错误。
五、教学实例1.阅读材料下面的阅读材料是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其中一篇:Teacher, what feel do you have now?I cannot download your feel.I see you every day.Teacher, what feel do you have now?I cannot download your feel.I see you every day.And when you smile,I see the new day.And when you are angry,I see the red light.I cannot download your feel.But I know your smile and your anger.In your class,I experiencemany wonderful moments.And as we say goodbye,I know that I will miss you very much,and I cannot download that feel.2.分析通过对这篇阅读材料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掌握以下一些阅读技巧:1.阅读材料不是普通的对话,而是一个特别的阅读材料。
高中英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英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d6786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3.png)
介绍与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介绍与主题相关的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 介绍与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著名人物 介绍与主题相关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或讨论, 引导学生回忆与主题相关的已有知 识。
明确教学目标:清晰地告诉学生本 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更好地 理解学习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 情况,调整教学 策略,注重培养 学生的阅读兴趣
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课堂 活动,提高课
堂互动性。
针对不同学生的 需求,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方案, 满足学生的个性
化需求。
及时反思教学 效果,不断优 化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
汇报人:XXX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 力
掌握阅读技巧,提 高阅读速度和准确 性
学会运用不同的阅 读策略,如预测、 推理、总结等
语言点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 水平选择重点语言点
互动练习:设计互动练习,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语言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讲解方式:采用多种讲解方式,如 例句、情景模拟等
总结反馈:及时总结反馈,帮助学 生查漏补缺
提问与回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定义:在一段 时间内对学生 的学习成果进 行总结性的评
价
目的:了解学 生的学习进度 和掌握情况, 为下一步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3712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0.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中的主旨、具体细节以及作者的意图。
2.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能够通过阅读文本,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批判性思考。
4.能够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篇英语阅读文章,题目为《The Benefits of Reading》,主要内容是关于阅读的好处。
文章简短明了,涵盖了日常生活中读书的益处,并且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及具体细节2.学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3.进行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训练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四、教学步骤与方法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视频、图片或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2.预览文章(8分钟)让学生浏览一遍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词汇解释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短语时,对其进行解释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具体细节以及作者的意图,并且让学生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批判性思考。
4.复述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再通过教师总结和点评,使学生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通过相关的小故事、名言或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加强学生对阅读的认识。
6.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2.小组合作3.问题导向4.互动性教学六、教学评价与反思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是否得到了提高,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5631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e.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标题: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引言: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展词汇量,增进对语言结构和语法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教学活动。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旨在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本的主旨和要点。
2. 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3. 能够从文中获取信息,提炼信息。
4. 能够进行文本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能够在阅读中培养对文化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为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内容包括环境问题的描述、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环保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展示情景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讨论、合作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2.课堂授课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示短文内容,让学生对环保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点段落进行讲解,重点讲解一些语言点,并进行相关词汇的讲解和拓展。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对环保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提炼。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情况等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可以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课堂问题等进行及时的检测。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87886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9.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一、教材选择本次教学设计案例选取了《新编英语阅读教程》作为教材。
该教材内容全面,精心设计,适合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观点;3. 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学方法1. 导读法:通过导入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2. 合作学习法:组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阅读,互相讨论和解读文章;3. 教师讲解法:采用讲解和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难点;4. 分层阅读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选取不同难度的文章供学生阅读;5. 问题引导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帮助他们从中寻找答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预测文章主题。
2. 阅读理解阶段:a. 学生个人阅读: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文章,将关键信息标注在文本中。
b. 小组合作阅读:学生进入小组,共同阅读、交流和解读文章,确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 教师引导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解释文章中难懂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并提供例句加深理解。
4. 复习巩固阶段:a. 学生个人复述:学生根据记忆,个人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检验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b. 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并补充对方复述中的遗漏或错误。
五、评估方法1. 阅读测试:设置阅读理解测试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
2. 听说训练: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测试学生对文章的听辨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本教材:《新编英语阅读教程》;2. 学习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电子词典等;3. 外部资源:相关练习和习题集。
七、课后作业1. 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指定文章,进行个人理解和复述。
2. 练习册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教学教案示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教学教案示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7996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8.png)
教学教案示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一、教学背景现代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各种文化知识和语言技巧等。
因此,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教材分析本教学教案所采用的教材为高中英语必修四。
该教材选题严谨,涵盖大量文化知识和语言技巧,既注重学生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又强调了阅读这一语言技能的培养。
课本中的阅读文章主要来自于英美文化和社会经验,具有较高水平,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篇章中的信息和意义;2.使学生掌握相关阅读技巧,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处理;3.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次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技巧,如借助上下文这一技巧,能够理解文章中难以理解的生词和语句;如速读和细读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捕捉文章的主旨,同时对文章细节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如推理和归纳技巧,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能够系统总结和归纳。
本次阅读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应用这些技巧进行阅读,尤其是对于较为复杂的文章,如何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难点和问题。
五、教学内容与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重点,本次阅读教学将围绕两部分内容展开,一为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二为文章的解读和分析。
1.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教师应对几种常用的阅读技巧进行讲解,包括预测、上下文、速读和细读、推理和归纳等,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技巧的正确方法,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这些技巧的认识。
对每一种技巧,教师应提供一些练习例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对这些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借助上下文进行阅读时,可以让学生针对文中生词和语法复杂的句子进行理解和掌握;在速读和细读中,可以针对文本中的关键词、排版等特点进行观察和捕捉。
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78be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3.png)
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欣赏的兴趣和能力;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教学内容:选取一篇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英语文章,通过阅读该文章,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英语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和主题思想。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简短的英语背景介绍引入文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阅读文章(15分钟)让学生默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Step 3:师生讨论(15分钟)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article? What is the main message or theme of the article? Which part of the article do you like the most and why?2.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行发言,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Step 4:小组活动(15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文章内容,根据课前准备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Step 5:全班合作(15分钟)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一篇关于文章的总结或者评论,并提供相关的写作指导和范例。
学生可以互相修改和完善,最后选出一篇整理好的文章,由一位学生代表朗读给全班听。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阅读其他类似的文章,并写一篇关于该文章的阅读感想或者书评。
Step 7: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并提醒学生下节课的准备。
教学资源:1. 一篇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英语文章;2. 相关的课件和图片;3. 学生的课前阅读资料和写作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小编准备了高中英语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一、案例实施背景任何语言的习得和学习都离不开大量阅读的实践。
许多教师也意识到高中阅读对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用尽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微技能。
当然这样做的目的确实也提高了学生测试性阅读的能力。
如阅读前讲解重点生词或词组,阅读中找main idea, 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理解阅读,呈现表格,运用复述,角色扮演,采访等不同形式来开展阅读任务。
以上虽均衡了话题及功能两方面,但这些方法仍只停留在字,词,句及其他细节的表层理解上。
要想真正让学生内化阅读材料,除了表层的理解外,阅读也要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理解和文化内涵。
这点我们可以从语文学习上得到启示。
《英语新课程标准》就阅读的知识性和欣赏性上提出了指导思想: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语学习就是要关注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从而加深对世界文化的理解。
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英语阅读课除了训练测试性阅读之外,需要大量的欣赏性阅读材料来补充教学。
教师应该冲破词汇,语法的束缚,在阅读中突出技能渗透的同时,应将课文阅读教学提高到欣赏性阅读的美学高度,真正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为高一NSEFC Book 1 Unit 4的reading task。
作为地震内容的阅读补充材料,它是作家Jack London的笔下之作。
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介绍了旧金山大地震的所见所闻所感。
语言地道优美,描述性较强。
重点是欣赏阅读中训练略读和查读两大阅读微技能,逐步加深对旧金山地震及细节理解,并对地震中发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情感态度,体会人们地震后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
本课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paraphrase 课文中的几个句子如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三、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发展,有着更强的求知欲。
不满足单一的课本教材学习,具备对于兴趣的话题会去网上搜索知识来获得信息的能力。
半个学期的英语教学已经让他们意识到高中英语阅读不同于初中的手把手阅读,更多的是他们自主思考,对疑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本次欣赏性阅读材料是美国文学原著,他们也是第一次碰到,有些句子理解上比较难,注意给学生学法上的指导。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逐层进行理解课文,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识水平,注意因材施教。
四、案例实施过程(一)warming-up引入1.教师用播放San Francisco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is thesong about? 去欣赏.(Now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After listening, tell me What the song is about)2.然后问问题:What country is it in? In what part of the country does it lie?PPT呈现一张地球板块分布图,并让学生说出旧金山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San Francisco lies where the American plate and pacific plate meet. The two jump and an earthquake may be felt)教师自然引入:This was just what happened in 1906.由于学生刚学过唐山大地震的相关知识,了解板块运动会引起地震,图片即或学生原由有背景知识,为下文的阅读做好铺垫。
(二)pre-reading:预测全文。
浏览题目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呈现两个问题帮助学生预测大意。
Q1: What does an eyewitness mean? Q2: If you were an eyewitness, what would you see and hear during the earthquake?播放一短视频让学生用几个句子来描述所见所闻。
学生一般都这样描述:The world was at an end! The bridges cracked and broke; the people were killed;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The houses were shaking and then the buildings collapsed and were destroyed; Everything was in ruins…..predicting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微技能,目的是让学生猜测文章可能会讲什么。
提前预测能够更快激活学生脑中原有的图式,帮助学生更快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唐山大地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地震前,中,后发生的有所了解,让学生用句子或小篇来描述所见所闻符合有效的输入---输出的英语学习规律。
当然直观的视频教学也更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这环节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找到作者在旧金山地震中的所见所闻。
(三)SkimmingQ: What did the author see and hear? 划出作者的所见所闻句子。
Skimming是训练学生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的一种阅读能力。
本文的中心就是地震后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可跳过某些细节,围绕问题,加快阅读速度。
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引导读读段落的段首或段尾。
该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如何进行略读。
(四)ScanningQ1: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author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Q2: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people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Scanning称扫读或寻读。
目的是找出某些特定信息或回答阅读理解题所需要的事实及依据。
在对通篇文章疏而不漏的快速扫描中,迅速定位信息点,而和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部分则可一带而过。
该阅读材料文学性强,所描述的细节也很多,学生很难以找出一主线去分析地震景象。
以上的两个问题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这两个问题十分有效地让学生去思考人们在震中和震后的感受。
通过第一个班的教学,笔者发现可以先将Q2提前解决。
因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人们的感受。
They are kind, sad…教师顺势抓住学生的思维,马上问Why?Can you find some sentenc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 进一步提升问题的本质,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快也能找到支撑的信息:They helped one another climb the high hills around the city. Never in all San Francisco’s history were her people so kind as on that terrible night. 第二个班级教学中说到人们为什么很悲伤难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有人说他们失去了家人,亲人,朋友;有人说他们失去了房子,无家可归;由于课文中的一句话还能证明他们可能会由于失去财产和至爱而悲伤。
我也趁机问学生: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e sentence?“whole families put everything they owned and could save into wagon” 引导学生这样思考they may lose possessions and beloved ones so they are very sad.然后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arthquake?你能在文中找出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么?其实这也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组织,参与和引导,重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五)Careful Appreciation1.Discovering structure让学生观察以下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发现重复和排比的修辞现象。
1) San Francisco is gone.2) Its businesses are gone.3) The factories, hotels and palaces are gone too.1)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2)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3) A list of all those killed will never be made.让学生文中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by using these sentences?2.Paraphrase some important sentences: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让学生第一次做意译,先渗透一些paraphrase的技巧:可以使用句子中的同义词、反义词,注释性说明,改换说法,倒换顺序等。
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brave, library, address等的同义来意译。
parative readingNSEFC Book 1 Unit 4中前后两篇阅读文章“A Night The Earth Didn’ t Sleep”和“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虽然都是描写地震,但风格截然不同。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体裁风格,教师设计了一表格来进行对比阅读。
Tangshan earthquak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Main ideaDetailsPoint of viewResponse of peopleWhere the writer shows more feeling(六)布置作业:写一篇描写台风之后的小短文the story after a typh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