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提速
探析新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速赋能
![探析新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速赋能](https://img.taocdn.com/s3/m/d68af12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b.png)
探析新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速赋能互联网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同时,也对政务服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新时代,政府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创新举措,加快了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便利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政府效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首先,“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方式。
传统政务服务需要群众到现场,办理手续时间长、程序繁琐,如今,政务服务通过互联网覆盖到每个居民,实现了便民利民、高效快捷的服务模式。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上网设备,随时随地查询、办理政务事宜。
政务服务也从以前的“服务窗口”向互联网“宽带口”转移,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能,也更好地适应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次,“互联网+政务服务”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精力。
以前,办理政务事宜,群众需要走很多步骤,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还会增加不必要的舟车劳顿。
如今,只需要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相应信息,即可在线办理业务,无需再走很多步骤。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
第三,“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了政务服务的内容和品质。
传统政务服务方式通常出现排队、换号等问题,而“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在线预约、实名认证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大多数的政务服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办理,从而减少政务服务窗口的人流量,同时降低了人员管理成本及空间成本,让利于民,让群众获得了更为便利和优质的政务服务。
最后,“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推进政府的智能化建设。
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政务服务可以实现精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政府能够从群众在网上办理服务中汇集更准确和有用的数据信息,这将有助于政府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推进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
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可靠。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8b15dc6bd97f192379e94f.png)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精神,为深化我区“一事通办”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工作,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2018年底前,在“一网通办”方面,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现有广西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80%;在“只进一扇门”方面,政务服务事项进驻自治区本级政务服务中心比例不低于80%,进驻市、县两级比例不低于70%;在“最多跑一次”方面,进驻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不低于80%。
2019年底前,在“一网通办”方面,实现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对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在“只进一扇门”方面,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在“最多跑一次”方面,进驻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不低于90%。
二、推进“一事通办”改革专项行动(一)深化“一事通办”事项四级“八统一”。
由自治区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围绕前期“一事通办”事项“八统一”(事项名称统一、事项编码统一、适用依据统一、申请材料统一、办事流程统一、业务经办流程统一、办理时限统一、表单内容统一)工作中存在的统一事项不全、层级不全、单位不全和质量不高等问题,对“一次性告知”、“只需跑一次”、“一次不用跑”3张清单涉及的相关要素进行统一规范和动态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二)加强权责清单规范建设。
根据2018年机构改革后,自治区有关部门机构职能调整情况,分类分批推进市、县、乡三级权责清单规范化建设。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08ff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e.png)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政务服务的创新和改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实施方案旨在探讨如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技术、平台和政策等多方面进行具体规划和实施。
通过搭建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部门和单位的服务资源,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政府效能。
一、背景和意义:1.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政务服务的革新机遇。
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政府机构和民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更加直接和高效。
2.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3. “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是国家战略,需要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并出台具体方案。
二、目标:1. 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互联网+”改革,建设全面、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平台。
2. 建立政府与民众、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快捷沟通渠道。
3.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三、方案:1. 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a. 搭建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的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b. 提供政务服务的移动客户端和网站,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获取政府信息和办事服务。
c. 支持个人用户和企事业用户注册登录,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
2. 推广互联网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a. 建设全国性的政务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级政府的数据资源,提供精准的政务服务。
b.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各级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的支持。
c. 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提供智能化的在线咨询和办事指导。
3. 改善政府服务流程和机制:a. 简化政务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和时间成本。
b. 推行“一网通办”制度,实现政务服务的全程在线化。
c. 加强政府内部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政府服务的一体化和统一性。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2篇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887b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5.png)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2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第一部分:背景和目标一、背景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了推进政府高效透明运作和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将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的业务系统整合到互联网平台上,使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地办理政务事项,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便利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然而,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
二、目标设定:本项目的目标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通过整合公共资源、优化政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全面、立体、高效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治理创新、民生福祉提升的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1. 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通过在线办理、信息共享和增强的智能搜索功能等手段,提高政务办理效率,降低办事时间和成本。
2. 打造智能政务平台:通过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政务数据共享与互通,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
3. 优化政务流程:通过优化政务流程和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4.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政府互联网监管体系,确保政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
5. 推动政务服务创新: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政务服务的创新,提升公众满意度和体验。
第二部分:实施步骤和措施一、建设电子政务基础设施:1. 建设全覆盖的政务通讯网络,确保政务信息的畅通和安全传输。
2. 搭建政务数据中心,统一政务数据资源,实现政务信息共享与互通。
3. 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集中整合政务信息和服务资源,提供全面、立体、多样化的政务服务。
二、优化政务流程和服务环节:1. 通过流程再造和政务服务标准化,简化政务办理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并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2. 提供线上政务服务预约和办理功能,减少人员流动和排队等待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3. 引入自助办理设备,如自助终端、自助缴费机等,方便公众自主办理政务事项。
推进“互联网+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推进“互联网+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be29f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2.png)
推进“互联网+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政务已经成为了推动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在这个背景下,推进“互联网+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推进“互联网+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推进“互联网+政务”可以使政府工作更加高效,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部门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共用,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局面,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使得政务办理更加便捷快速。
在互联网+政务的模式下,市民可以不用跑多个部门申请不同的证照,只需在网上填表、上传材料,就可以递交申请,办理效率大大提高。
二、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互联网+政务的推进可以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透明的服务。
通过互联网+政务的方式,政府可以实现在线办理、在线咨询、在线评价等全新服务模式,让公众能够在网上一站式完成政务办理,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互联网+政务还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让政府服务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让更多的市民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政府服务。
三、提升政府透明度推进“互联网+政务”也能够提升政府的透明度,推动政务公开。
通过互联网+政务,政府可以将更多的政务信息公开在网上,让市民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到政府的相关信息。
互联网+政务也可以实现政府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实时公开,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最新的政府信息,加强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四、降低政府成本推进“互联网+政务”也可以降低政府的运营成本,提高政府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将政务办理等流程转移到互联网上,政府可以减少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的投入,减少了政府的管理成本,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互联网+政务也能够实现政府的信息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降低了政府的综合成本。
五、促进政府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是政府改革的重要途径,可以推动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实现政府职能的重构和转型。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4e17ba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d.png)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情况汇报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与政务服务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手段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推进政务服务创新、提升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情况的一份汇报,共1500字。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概况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是我部门近年来的重点项目之一。
通过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造电子政务平台,我们致力于提供全面、高效、便捷、透明的政务服务。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以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平台,整个平台涵盖了政务信息发布、在线办事、服务查询等多个模块。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我们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成果1.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互联网+政务服务极大地简化了政务办理流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在线申请、在线办理、在线查询等一系列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缩短了办事时间。
同时,通过推广“一网通办”机制,实现了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集成受理,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综合效能。
2. 拓宽政务服务渠道。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渠道得到了大幅拓宽。
以前需要亲自前往政务部门办理的事务,现在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在线办理,不仅减少了群众的奔波时间,还减轻了政务部门的压力。
此外,通过手机APP、微信、政务短信等途径,政府也能更加方便地与群众进行互动沟通。
3. 优化政务服务体验。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政府的服务更加人性化、便捷化。
通过引入电子档案、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所有办理事务的相关资料都可以进行数字化存储,不仅避免了纸质档案的繁琐管理,也为办理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查询和核验方式。
同时,透明公开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更加信任和满意。
4. 推动政务信息共享。
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了各政务部门之间信息壁垒,推动了政务信息共享和交互。
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群众可以一站式查询并办理多个政务服务事项,不需要频繁地跑多个窗口,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
浅谈“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浅谈“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https://img.taocdn.com/s3/m/68e450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b.png)
浅谈“互联网 +政务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政府工作开展中,对政府的治理模式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融合是推动行政事务改革的关键,使行政服务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使政务服务流程得到优化,使服务内容得到拓展,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我国政务服务运用信息化技术,是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也为反腐倡廉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已成为释放市场潜力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1“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效能是指在实施行政行为时,相关行政主体投入较小的行政资源、达到最佳的行政工作目标以使相关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以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公共服务普惠化为重点,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核心,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优化、重组政府的组织结构与行政办事流程,构建透明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的政府治理和服务模式,有助于大幅提升行政效能。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将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对各个政府部门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以及整理,从而有效的破除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的隔阂。
让政务服务变得更加的统一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让行政的流程变得更加的简洁,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办事效率。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互联网+”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
我国的政府部门需要及时的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工作中,调整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方式,形成新的组织体系,完善相关的制度。
全面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利于优化经济环境,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让群众得到更加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的服务型政府。
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负责人员需要对“互联网+政务服务”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将其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推动我国的发展进步。
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db18061daf45b307e87197a8.png)
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办发〔2015〕61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北省“十三五”期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鄂政发〔2016〕15号)等精神及要求,加快推进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效能,按照统筹规划、问题导向、协同发展、开放创新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事项上网、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和平台融合,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同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政务服务高效化,更好感知社会需求、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
(二)工作目标。
2017年底前,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初步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深入实施数据整合和业务融合,推进网上服务集中办理、服务信息全面公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2020年底前,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省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工作任务(一)推进网上政务服务“五化”。
1.网上服务事项规范化。
结合编制通用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以最小实际办理子项为单位,细致梳理和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涵盖各级依申请实施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并以“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为基准,实现“三级八同”,即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相同的政务服务事项,其事项名称、事项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申请条件、申请材料、收费标准、办理流程统一,组成全省政务服务清单体系,2017年底前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上平台集中公开发布,做到实时更新、动态管理。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提速工程(试卷答案)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提速工程(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f996384b35eefdc8d33340.png)
2003年
广东省
江苏省
山东省
办事大厅办理
单位办理
家中办理
2天
3天
5天
2天
3天
5天
4个
24个
40个
21类
31类
41类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4天
6天
8天
5天
商事制度改革孤军深入 与监管治理滞后之间存 在着客观矛盾
高效审批体制
14天
营造国际化、法治化、 便利化营商环境与企业 开办经营便利度较差之
高效独立自治水平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从本质上要求各级政
0 府、各部门通过后台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
造,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整体性的无缝隙的政
0
李军鹏教授认为,我国“放管服”改革存在 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公平困境”问题。
李军鹏教授指出,中央政府机关之间电子政
0 务建设各有其系统与标准,甚至一个部门不
同司局之间的电子政务系统都相互隔绝。
G
H
I
J
试题分值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A
正确
A
正确
B
正确
A
正确
A
正确
0 阿联酋申请建筑许可平均时间约为14天。
李军鹏教授指出,我国“放管服”改革可推
0 行“4445改革”,其中,以施工许可证45天
内 江发 苏放 政为 务目 服标 务。 网涵盖了江苏省、市、县三级
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
![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49ff4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e.png)
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落实。
下面是对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的总结。
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2024年,我国各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并且网络速度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同时,政府部门的数据中心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丰富2024年,政府推动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平台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政务服务平台不仅提供了基本的公共服务,如证照办理、社保查询等,还增加了一些便民的功能,如在线缴费、网上预约等。
此外,政务服务平台还提供了一些公共事务的公开透明化功能,如政府信息公开、在线监察等,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渠道和途径。
三、政务大数据应用拓展2024年,政务大数据应用在各地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政府各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将各类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政务大数据资源库。
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也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政务大数据应用的拓展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连接和互动。
四、电子证照全面推进2024年,电子证照的全面推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动证照的电子化,通过与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了电子证照的发放和使用。
电子证照的推行减少了企业和个人的办事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电子证照的使用也提高了证照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减少了证照的伪造和冒用。
五、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六、公众参与度提高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参与度。
政府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主动向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加强了与公众的互动。
政府机关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合作,推动社会治理的全面发展。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2篇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9e7f6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7.png)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2篇文章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积极拥抱互联网,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旨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在此背景下,我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目标,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改革。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1.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按照“一网通办”的要求,整合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构建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平台上线以来,注册用户突破50万,办理各类事项150余万件,办结率98%以上。
2.推进电子证照应用。
梳理电子证照目录,实现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的制发和应用。
目前,已有30多个部门、100多项业务实现电子证照共享,累计制发电子证照500余万张。
3.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
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数据共享等手段,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目前,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8%,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4.推广“指尖上的政务服务”。
充分利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推出100多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指尖办理”。
截至目前,累计访问量突破2000万人次,办理事项300余万件。
5.加强政务数据共享。
与省、市大数据管理部门紧密合作,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目前,已与50多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为政务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1.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程度不高。
部分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承诺时限等仍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群众办事体验不佳。
2.电子证照应用范围有限。
目前,电子证照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部分高频事项,尚未实现全领域、全流程覆盖。
3.政务数据共享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政务数据尚未实现共享,影响了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5e81d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8.png)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内容描述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为核心目标,强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意识,深化政务服务的互联网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从线下到线上的全面升级。
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网络平台。
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形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包括政策查询、业务办理、在线支付、进度跟踪等全方位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的全面上网。
梳理现有政务服务事项,制定详细的上网计划,逐步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迁移至网络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全覆盖。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借助互联网技术,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周期,提高办事效率。
推行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应用,减少办事过程中的纸质材料使用。
强化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避免重复采集,减轻企业和公民的信息负担。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政务服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建立健全政务服务评价体系。
通过线上评价、反馈等方式,实时收集公民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质量。
推进移动政务服务建设。
开发移动政务应用,方便公民和企业随时随地获取政务服务,提高服务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1. 背景介绍(当前政务服务现状、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于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政务服务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亟需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广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政务服务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服务流程、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些政务服务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线下办理方式,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诸多不便。
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也有待提高,以便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政府公信力。
与此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具备了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可能性。
浅谈“互联网+政务服务”
![浅谈“互联网+政务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fcd053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9.png)
浅谈“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成为政府治理创新和服务优化的重要手段。
这一模式的推行,不仅改变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核心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政务服务从传统的线下窗口搬到线上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通过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民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政府提供的各类服务,无需再为办事而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过去,民众办理政务事项往往需要亲自前往政府部门,提交大量的纸质材料,经历繁琐的审批流程。
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材料丢失等问题。
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些痛点。
以办理营业执照为例,以前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现在通过在线申请、电子材料提交和自动化审批,很多地区可以在几天内完成办理,极大地缩短了企业开办的时间,为创业者提供了便利。
这种模式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效率的提升上,还在于服务的精准性和个性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了解民众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供更符合民众实际需求的服务。
比如,对于就业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个人的技能、经验和求职意向,精准推送适合的岗位信息;对于税务服务,能够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税收优惠政策解读和申报指导。
此外,“互联网+政务服务”还有助于增强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在线平台上,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办理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民众可以实时了解自己所办事项的进展情况,减少了人为干预和权力寻租的空间,保障了公平公正。
然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字鸿沟问题。
尽管互联网已经普及,但仍有部分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偏远地区的民众无法熟练使用网络,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便利。
因此,政府需要在推广线上服务的同时,保留必要的线下服务渠道,为这部分人群提供帮助。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最新)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bcbfdf4240c844769eaeed3.png)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最新)(最新)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重要工作部署,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全面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让政务服务业务办理更加便利高效,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86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选择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重点领域和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X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再造,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促进纵横协同、上下联动,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依托实体大厅和网上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全省统一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二、工作目标(一)“一网通办”方面。
X年底,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全部进驻网上平台并提供办事服务,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85%,县(市、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80%。
X年底,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5%,县(市、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
(二)“只进一扇门”方面。
X年底,市级、县(市、区)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比例不低于80%,5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X 年底,除因涉密、安全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实现“应进必进”,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政务环境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政务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b9ccd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9.png)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政务环境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了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可以更好地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政务效率,提供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优化政务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一、提升政府效能、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以帮助政府提升效能、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传统的政务服务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服务效率低、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等。
而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政务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和便捷化。
利用互联网技术,政府可以建立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实现政务服务的跨部门、跨地区、跨时空无缝对接。
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诉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政务服务。
政府还可以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政务服务的流程和程序进行简化和优化,让民众办理政务更加便利、快捷。
在提升政府效能、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互联网+政务服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构建智慧城市三、构建开放透明的政务环境、增强政府公信力四、推动政务服务创新,激发社会活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优化政务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可以提升效能、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构建智慧城市,构建开放透明的政务环境,增强政府公信力,推动政务服务创新,激发社会活力。
我们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和作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度应用,为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不懈努力。
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https://img.taocdn.com/s3/m/5baa14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a.png)
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在政务领域,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便利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政府服务的改进,并针对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优势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将政府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提供各类政务服务。
相比传统的政务服务方式,互联网政务服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时间和空间的解放: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操作,公民不再需要亲自前往政府机关或相关部门,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可以为公众提供各种类型的政务服务,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需求,例如办理证件、查询信息、在线申报等。
3. 信息公开和透明: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政府可以将相关信息公开,实现政务信息的透明化,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案例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在我国的各个地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几个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案例:1. 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是各级政府搭建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公民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证照办理、缴费等各类政务事项。
例如,深圳市的“一网通办”平台,将市民在政务办理过程中需要涉及的不同部门整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效率和便利性。
2. 移动APP应用:政府可以开发移动APP应用,将各种政务服务集成到手机上,方便公民随时查询和办理。
例如,北京市的“北京政务服务网”APP,提供了各类政务办事指南、资讯查询和在线办事等功能。
3. 在线咨询和投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在线咨询和投诉功能,公民可以通过平台向政府提出问题和建议,政府也可以及时回复和处理。
例如,上海市的“12345热线”平台,提供了在线咨询和投诉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方便公民进行反馈。
三、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便利性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了保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稳定运行,政府应当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和带宽。
2023“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3篇
![2023“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fb31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2.png)
2023“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背景和意义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将政务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无缝对接和信息互通。
这项工作的推行对于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方便公民办事、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3年,“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以下是本文对其工作落实情况的总结。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1. 政府网站建设与优化政府网站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其建设与优化对于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政府网站的建设与优化工作。
政府网站的改版与优化使其在体验、功能和界面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公民对政府信息的获取和使用的便捷性。
以某市政府网站为例,其在2023年将网站的布局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并加入了更多的在线服务功能。
市民可以通过该网站在线查询如社保、公积金、医保等公共服务信息,并在线办理相关事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此外,政府网站还增设了在线咨询系统和网上留言板块,让市民在家中也能随时随地与政府进行沟通和互动。
2. 政务APP的发展与推广政务APP是指政府为公民提供便捷办事服务的移动应用程序。
在2023年,“互联网+政务服务”中政务APP的发展与推广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各级政府纷纷推出自己的政务APP,以提供在线办事、信息查询、在线交流等服务。
例如某省政务APP,通过该APP,市民可以在线申请居民证、驾驶证、营业执照等证件,免去了排队等候的麻烦,方便快捷。
同时,该APP还提供了政府新闻动态、政策解读等信息,使市民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政府动态和政策,提高了政府与市民间的互动和透明度。
3. 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电子政务平台是政府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供政务服务和管理的综合性平台。
在2023年,“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重点。
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
![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6ab0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6.png)
2024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____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深入推进和广泛应用。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政务服务得到了优化和提升,让人民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为实现“数字中国”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1.线上审批服务全面推进: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搭建的网上审批平台,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全程在线办理。
群众和企业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办理各类审批业务,无需前往相关部门排队。
这不仅提高了审批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办事负担。
2.电子证照和一网通办: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电子证照的发放和应用,实现了身份证、驾驶证、营业执照等证照的线上申请和在线审核,大大节省了企业和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各级政府还开展了一网通办的工作,将各类政务服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群众只需在一个平台上操作,即可办理各种业务,提高了办事效率。
3.数据共享和云平台建设:各级政府在数据共享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推进政务数据集成和分享,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了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进云平台建设,将政务服务与云计算相结合,实现了云化、集约化和共享化,提升了政务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智慧城市建设:各地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城市民生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同时,智慧城市还实现了智能交通管理、智慧环保、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幸福感。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1.信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政府需要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保护,建立严格的安全机制,防止个人隐私被泄露和滥用。
2.数字鸿沟问题:虽然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在全国推广,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网络状况落后,很多人仍然无法享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便利。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9e65f3904afe04a1b071dea0.png)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加快推进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促进部门间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一、总体要求结合我省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总体方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信息共享为抓手,推行“一号一窗一网”服务模式改革,优化再造政务服务,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强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办理,畅通政务服务渠道,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网上办事,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高群众办事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2017年底前,依托山西省政务服务平台,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
2020年底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上联通国家、下覆盖全省的一网办理“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城市管理、民生和公共服务实现智慧化融合应用,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三、工作任务(一)全面优化再造,简化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1.梳理规范网上政务服务事项。
一是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
各市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能全面梳理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具体办事服务事项,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
2017年底前,通过本级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发布,并实时更新、动态管理。
二是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编码管理。
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电子编码,规范事项名称、条件、材料、流程、时限等,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管理,逐步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为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奠定基础。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提速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提速](https://img.taocdn.com/s3/m/7b65227af5335a8102d22063.png)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 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主要内容:一、我国政务服务中长期客观存在的“效率困境”1、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2001年9月24日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到2017年底,国务院各部门已经取消、下放了3400余项行政审批项目,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不足1000项;我国还推进了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各种资格证书、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政务公开。
2、我国“放管服”改革存在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效率困境”问题。
3、“效率困境”:尽管我们主观上努力提升行政审批、投资服务、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水平,但是由于制度、体制、技术、方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为企业与人民群众办事的总体时限难以缩短到市场主体满意的水平,营商环境的改善难以达到先进国家和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实体经济的吸引力与竞争力较难得到实质性提升。
(一)政务服务集中办理与部门职能分割之间存在着客观矛盾1、在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全国各地设立了3000多家政务服务中心,对企业与群众办事的许多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集中办理。
“两集中、两到位”(1)、把一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力全部使政务服务向一个科室集中,这个科室再集中心成为真向一个科室集中,这个科室再集正的“进中到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办公个门办所有(2)、保障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审批事三事”的场所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2、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部门职能分割的行政体制对政务集中办理效率有极大制约3、很多政务服务中心只是实现了“收件”的集中统一,一些部门设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代表,并不一定具备进行审批的专业水平,尤其是这些窗口代表不可能同时去进行“审图”、“现场勘验”、评估等各方面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就必然导致窗口收件之后,还要将审批事项拿回各部门分头进行专项审批的各流程操作;甚至=些“审图”、“勘验”、评估”事项,政府职能部门都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承担,而不得不委托给中介组织或第三方进行;“多头审批”、“多头评估”、“多头审图”、“多头勘验”顽症的存在,使政务服务时限难以真正缩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 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主要内容:一、我国政务服务中长期客观存在的“效率困境”1、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2001年9月24日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到2017年底,国务院各部门已经取消、下放了3400余项行政审批项目,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不足1000项;我国还推进了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各种资格证书、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政务公开。
2、我国“放管服”改革存在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效率困境”问题。
3、“效率困境”:尽管我们主观上努力提升行政审批、投资服务、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水平,但是由于制度、体制、技术、方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为企业与人民群众办事的总体时限难以缩短到市场主体满意的水平,营商环境的改善难以达到先进国家和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实体经济的吸引力与竞争力较难得到实质性提升。
(一)政务服务集中办理与部门职能分割之间存在着客观矛盾1、在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全国各地设立了3000多家政务服务中心,对企业与群众办事的许多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集中办理。
“两集中、两到位”(1)、把一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力全部使政务服务向一个科室集中,这个科室再集中心成为真向一个科室集中,这个科室再集正的“进中到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办公个门办所有(2)、保障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审批事三事”的场所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2、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部门职能分割的行政体制对政务集中办理效率有极大制约3、很多政务服务中心只是实现了“收件”的集中统一,一些部门设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代表,并不一定具备进行审批的专业水平,尤其是这些窗口代表不可能同时去进行“审图”、“现场勘验”、评估等各方面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就必然导致窗口收件之后,还要将审批事项拿回各部门分头进行专项审批的各流程操作;甚至=些“审图”、“勘验”、评估”事项,政府职能部门都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承担,而不得不委托给中介组织或第三方进行;“多头审批”、“多头评估”、“多头审图”、“多头勘验”顽症的存在,使政务服务时限难以真正缩短。
4、例如,在中部某市开一家网吧,要按照消防、公安、文化部门的顺序审批才能取得许可证。
其中消防又要经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13个工作日)、“建设工程消防验收”(13个工作日)、“公共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7个工作日)三个阶段共33个工作日(二)商事制度改革孤军深入与监管治理滞后之间存在着客观矛盾1、我国自从2013年启动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企业开办的便利度大幅度提升,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有人甚至说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达到了“一块钱也可以开办企业”的水平。
2、但是,“先照后证”的改革并不意味着拿到了营业执照就可以马上进行经营,不同行业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必须符合相关行业规制的法律法规要求,必须拿到相应的许可证方可算合法经营。
3、在严格强调依法办事的前提下,主管部门承担着“谁监管,谁负责”的法律责任,谁也不敢冒险违规滥发“许可证”,必然会从严审批核发许可证,这样一来,“准入不淮营”的现象就成了客观存在。
4、要减少各种“许可证”,关键是要有高效监管体制和高效协同共治水平,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着监管力量分散、执法队伍分散、监管与执法水平不高、协同治理滞后等监管漏洞,监管的盲区大量存在;监管水平没有实质性提升,减少“许可证”就会冒极大的监管风险。
5、案例: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在荒山沟露天堆放有毒废阴极碳(三)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与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度较差之间存在着客观矛盾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各种措施,提出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2、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我国在“开办企业所需时间与“申请建筑许可”两项指标上的排名很落后。
(四)无缝隙的整体政府建设要求与各级政府、各部门“信息孤岛”现象之间存在着客观矛盾1、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从本质上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通过后台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造,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整体性的无缝隙的政务服务。
2、但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长期存在着分散建设、资源分割、标准不统的问题。
中央政府机关之间电子政务建设各有其系统与标准,甚至一个部门不同司局之间的电子政务系统都相互隔绝;地方政府部门对应中央政府部门条线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又造成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电子政务之间的相互隔绝、难以共享的现象。
二、破解“效率困境”的根本出路是“互联网+政务提速工程江苏省通过“不见面审批(服务)”与政务服务网建设相结合,探索破解了“效率困境”,为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走出了一条新路。
服务)”为抓手破解“多头审批”、“多头评 破解多头审批多头评估多头审图多头勘验(1)全面梳理“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按照已经公布的全省各政府部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全面梳理和公开实施“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审批部门、项目名称、办理要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与时限、收费标准和网上办理条件,向社会公布。
(2)推进全程网上办理全面推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端推送、快递送达”办理模式,推进审批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的应用,建设统一的公共支付平台,简化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3)推进集中审批、多评合一、多图联审与区域评估,通过集中审批,集成共享信息资源。
,将各项评估(包括节能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类论证、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排污口设置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气候可行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由串联调整为并联,实行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评审、同步审批、统一反馈服务。
,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管理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公安消防部门管理的消防设计审核、气象部闩实施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进行全面整合,实行统一接收、集中办理、分工负责、并联审查、一次告知、整体反馈。
,试点园区管委会牵头组织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审查、气候论证、文物评估、地价评估、土地复垦方案等区域性专项评估、评估报告,评估报告5年内有效,由落户该区域内的项目免费共享,降低企业投资成本(4)大力推行企业投资项目“预审代办制”和审批(服务)结果“不见面”送达江苏省在各类开发区、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代办制度,组建代办员队伍,为办事企业提供咨询、指导、无偿代办服务;各地公布代办事项目录,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
推行审批(服务)结果“两微一端”推送、快递送达、代办送达等服务模式,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二)以“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不再审批严格监管” 为手段破解“准入不准营”、“监管治理滞后”问题江苏省在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等地“证照分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不再审批严格监管”试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告知承诺”制度,把能分离的许可类的“证”都分离出去,分别予以取消或改为备案、告知承诺等管理方式。
1、明确政策性引导条件试点地区以目录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企业投资项目准入条件,以及产业、规划、安全、环境、建设、消防、节能等标准和要求2、企业做出信用承诺,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审验和联合验收企业按照准入条件和标准,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经相关部门天的联合预审,并在政务网和主要媒体上公示7天,无异议的可依法依规自主组织设计和选择建设等单位。
然后实行联合审验和联合验收,相关部门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可投产使用。
3、加强事中事后监管(1)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实事求是作出承诺。
承诺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因违背承诺造成损失的,全部由企业承担(2)监管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管,强化跟踪监管;一旦发现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存在违法违规、违背承诺行为,立即责令企业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不得投产使用。
对有弄虚作假或者违背承诺行为的,一经发现,将企业及相关负责人的失信行为记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列入信用“黑名单”,永久取消适用承诺制资格。
(三)以“3550”改革为中心倒逼企业开办便利度、申请建筑许可便利度、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提速江苏省对标国际先进营商环境指标,推动“3550改革”:(1)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2)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自内完成(3)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完成1、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设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3个工作日内完成工商部门推进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和近似名称承诺制改革试点,申请人可在网上自主查询、选择和申报名称。
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措施,将登记事项全部“搬上网”。
推广在线刻制公章,实行在线申领发票,实行银行电子开户。
2、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会同住建(房管)、税务等相关部门,将原先的多部门、多窗日工作环节优化为同一个窗口内的内部协同流程;实行一窗受理业务、后台联合审核、优化缴费方式、公布统一时限等3、通过整合优化办理流程,实现工业建设项目50个工作日内获得施工许可筒化办理流程链条,将集中审批、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并联审批、预审代办多项改革措施逐步整合到流程中,实现一般项目7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次审查,技术特别复杂的不超过10个工作日。
推进并联审批,实现施工许可证颁发8个王作日内完成。
江苏省江阴市推出审批服务“2440”“改革:(1)企业注册登记2个工作日内(2)不动产登记4个工作日内(3)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0个工作日内完成(四)以江苏政务服务网为载体破解“信息孤岛”难题,推进整体政府提速1、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1)汪苏省科学设计政务服务网络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标准体系,各地、各部按照统一架构和标准实施,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搬上网”,实现了政务服务数据的汇聚和共享。
(2)2017年6月28日,江苏省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江苏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
2、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通各级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推进部门协同办理,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江苏政务服务网涵盖了江苏省、市、县三级服务事项,包括针对个人的31类主题共24900多项、针对企业的34类主题共48800多项行政服务,同时提供生育收养等18类118种509项便民服务,覆盖个人和企业的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