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教案1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优秀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高二地理优秀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2.2 湿地资源地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湿地地概念及其分布,理解湿地地重要价值.2.了解湿地资源地现状、破坏湿地造成地危害,认识保护湿地地重要性.3.了解湿地地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一、湿地概述1.定义:指水位经常①__________或为②________覆盖地土地. 2.类型⎩⎪⎨⎪⎧天然湿地:③、滩涂、④、湖泊、低 潮时水深不超过⑤米地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⑥等3.特点:地表⑦______或⑧______有水,属于⑨______________之间地过渡带.4.我国湿地地分布从⑩________________、从⑪________________、从⑫______________都有较为广泛地分布.二、“地球之肾” 1.湿地地生态价值提供水资源、⑬____________、⑭____________、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⑮__________________等.2.湿地地别称“地球之肾”、“生命地摇篮”和“鸟类地乐园”等. 3.洞庭湖湿地地重要价值⑯________________、调蓄洪水、提供丰富地⑰____________、航运和⑱____________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1.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地⑲____________.2.表现:天然湿地地数量在不断减少,⑳________在逐渐下降.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地○21______________得不到有效发挥,○22______________地能力明显降低.四、保护湿地1.湿地破坏地危害:严重威胁居民地○23______环境和区域地○24____________.2.保护湿地地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地○25______效益,提供更好地○26______环境.3.洞庭湖“变”大了地原因:退耕还林、○27__________、退田还湖、○28__________、以工代赈、○29______________、加固干堤、○30__________等.探究点一湿地地作用与保护 【探究材料】材料一“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地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地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地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地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材料二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地原因.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3.说说该地区沼泽地生态功能.4.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垦三江平原地湿地,并且加以保护?【规律总结】湿地地作用湿地美称生产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资源地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地摇篮”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鸟类地乐园”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地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地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1)~(2)题.(1)拉鲁湿地地作用表现在()①是拉萨市氧气地主要补给源②增加拉萨市区地空气湿度和温度③吸附空气中地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地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地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萨市区北部山洪地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拉鲁湿地地发展方向,不可取地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地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地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地自然条件和拉萨市地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探究点二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探究材料】下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图可知洞庭湖地面积变化趋势是________(变大、变小),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地原因.(2)在洞庭湖周边地区国家设立了大片蓄洪区,其原因是什么?(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规律总结】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1.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地原因(1)人为原因: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地环境压力;②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导致湖泊水生动植物减少;③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等导致湖泊湿地减少,因围垦导致沼泽湿地骤减;④工业污水、城市生活废水及农田污水排放,造成水质变坏;⑤水利工程建设地影响;⑥外来物种地干扰;⑦城市化和旅游业地发展与道路建设等;⑧围海造陆等导致滨海滩涂湿地地减少等.(2)自然原因:①气候变化,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②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2.保护湿地地措施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健全保护湿地地法规,增强保护湿地地意识.【考例探究2】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地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地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简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环境地影响.(3)看一看洞庭湖地面积有什么变化,分析引起变化地原因、产生危害及其相应地对策.原因对策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①接近地表②浅水③沼泽④河流⑤6⑥稻田⑦常年⑧经常⑨陆地与水体⑩寒温带到热带⑪沿海到内陆⑫平原到高山⑬调节气候⑭涵养水源⑮保护生物多样性⑯维持生物多样性⑰农副产品⑱旅游观光⑲过度开发利用⑳质量○21功能和效益○22抵御自然灾害○23生存○24持续发展○25综合○26生存○27封山育林○28平垸行洪○29移民建镇○30疏浚河道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季节性冻土融化,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2.随着人们对“北大荒”地不断开发,黑土将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生产能力降低乃至丧失.3.沼泽是湿地(水源地、蓄水池),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地栖息地.4.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地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随着荒地地开垦,东北三江平原地湿地遭到惊人地破坏.湿地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它像湖泊、森林一样,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地湿地还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地栖息地,湿地植物又是一项重要地资源.湿地被大量垦殖后,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因此我国停止开发三江平原地荒地.考例探究1(1)C(2)D[(1)西藏拉鲁湿地植被主要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通过光合作用,为拉萨市补给大量氧气;能够降低城市温度,减缓热岛效应;能吸烟滞尘,调蓄洪水;(2)发展方向应该是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好生物多样性.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就是要开垦湿地为耕地,这是不可取地.]探究点二(1)变小自然原因: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2)洞庭湖区地势低洼,荆江河道弯曲,流水不畅,设立蓄洪区可调节水量,更好地防御洪水侵袭.(3)有计划地退耕还湖、还湿;搞好周围及上游地区地水土保持工作;积极防治水污染.考例探究2(1)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自然原因:湖泊地沼泽化,其本身就是泥沙淤积地自然消亡过程.人为原因:大规模地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地最直接、最主要地原因;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地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地沼泽化过程.(2)①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加大了旱涝灾害地发生频率;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地调蓄功能;③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地水循环方式;④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地吸收与分解功能;⑤使水分地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地小气候;⑥压缩了生物地生存空间,使原有地水生生物大量灭绝.(3)原因对策自然原因泥沙淤积,湖面缩小禁止对长江中上游天然林地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湖面缩小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危害调蓄洪水地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影响航运;破坏生物多样性解析对比1950年与2004年图可知,长江中游湿地数量和面积大幅减少,这种变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引起地.湿地变化必然带来湿地生态系统地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地能力明显降低.。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观看视频】观看视频“湿地的作用”,总结湿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三、湿地资源的利用观看“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视频,思考:建国以后,洞庭湖区为什么洪灾频繁发生?【点拨】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自然原因有: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和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有:围湖造田和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

2、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人地矛盾加剧,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学生们观看视频【点拨】洞庭湖区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分布着多种湿地植被类型,多种鸟类和水生动物,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分组讨论】阅读43页“萎缩的洞庭湖”讨论: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洞庭湖面积减小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3、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洞庭湖继续萎缩?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人地矛盾加剧,诱发了大规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能力。

10分钟【第三环节】:利用案例层层探究1、结合实际说说你身边有哪些生产、生活活动与湿地有关?2、人们是如何利用洞庭湖湿地的?在利用中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3、利用收集的资料和教材案例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湿地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归纳总结。

4、利用收集的资料结合教材,说说湿地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危害。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作用。

2、理解湿地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湿地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从“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和阅读材料“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的分析,懂得湿地的范畴和作用。

2、通过对教材图表信息的分析,初步学会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和表达地理知识。

3、学生通过分组对本地湿地环境存在的现象和利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途径进行探究,体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得出结论,拿出方案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的合作调查,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并通过实地调查,对家乡的湿地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为家乡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对湖泊、河流、沼泽等环境有较全面的的认知,虽然不能把已有的这些知识整合为湿地这一范畴,但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初步的社会调查、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对湿地的概念和作用等知识存在片面的认识,例如:简单认为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湿地都是天然的;湿地处的水都是淡水;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湿地分布;高原、山地没有湿地分布;航运、旅游观光是湿地的作用。

对于学生存在的这些知识捆扰,教师须在教学中进行加以正确的引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效益
【教学难点】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课件 (一)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课件 (一)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课件 (一)湿地是指地面被水覆盖或水位高于地面而形成的湿润地带,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资源被严重破坏和损失,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以洞庭湖为例,探讨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一、洞庭湖湿地资源的背景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东部和湖北省北部,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湿地之一。

洞庭湖湿地是世界重要的水禽种群繁殖地和多个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二、湿地资源的开发1.旅游开发洞庭湖湿地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是旅游开发的理想场所。

可以开发一些旅游项目,如摄影、观光、休闲娱乐等,提高湖泊的知名度,并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农业开发洞庭湖周边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水稻种植区,可以将湖泊及周围区域进行整合开发,形成农庄旅游,体验农事生产体验,带动农业经济高速发展。

三、湿地资源的保护1. 生态保护湿地环境非常敏感,任何人为的污染或破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湿地的生态系统。

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必须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谨慎开发的原则。

2. 人工维护湿地内湖草生长和漂浮渣草,应及时进行巡查处理。

同时进行湖泊清淤,让湖水流通畅通。

有效地维护水体的供应和湿地的资源保护。

四、湿地资源的价值湿地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源,保护物种多样性,帮助减少全球变暖等。

同时,湿地资源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绿色资产。

总之,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

开发部分,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保护部分,需要更好的维护湖泊生态平衡,以更好的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应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湿地资源的潜力,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2.让学生分析世界和我国湿地的分布及特点。

3.让学生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4.湿地的开发和保护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应用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大美湿地的画面,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

二、教学重点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2.湿地的重要价值。

3.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三、教学难点湿地的价值、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四、教学过程【导入】视频:西溪湿地2012年1月10日,西溪湿地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一、湿地含义找出湿地:教师问:看下图,图中哪些是湿地,哪些不是湿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总结出湿地的概念。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教案地理卢珊第1页(共4页)1.概念: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教材P41)问:下雨后我们操场的积水小洼地算不算湿地?(不算。

引导学生熟练概念: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

)图片:大美湿地,身边的风景——长兴湖2.分类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分为两类:人工湿地;天然湿地__________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__________湿地:水库、水稻田、人工灌渠等。

3.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者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冰川、海洋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不是湿地。

)4. 湿地分布:世界湿地分布:分布广泛,分布不均衡我国湿地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分布不均衡方法与思路——答题建模:空间分布规律类型大题的答法(承转:我们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可见湿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那么,湿地到底有些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说说长兴湖湿地重要价值: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二、地球之肾1.湿地的作用归纳与讨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2,归纳湿地的作用: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资源开发及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资源开发及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说课稿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讲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必修三第二章的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基础上, 经过联合实例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之间的的关系。

表现了教材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友好的编写思想。

本节以洞庭湖的开发与保护为事例,指引学生认识湿地开发的一般方法和过程,不但对我国各大湿地问题的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连续发展观。

(二)、教课目标本部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联合实例,认识人类活动与地区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过对实例的分析和研究,认识湿地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认识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依照对课标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确立本节的教课目标以下:1、知识与能力:1)认识湿地的看法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认识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认识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经过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旁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加,去发现、研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育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徙能力、读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要修业生采集和整理相关湿地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经过对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建立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培育学生可连续发展的看法。

(三)、教课的要点、难点:要点:湿地资源的价值及利用与保护。

难点:研究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措施。

二、说学情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湿地的基础知识,高一高二学生对地区湿地条件的分析有了一第1 页定的基础,但学生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比较陌生,在知识的迁徙与运用方面存在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补感性资料,培育学生分析湿地开发的方法和思路。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

课时1 湿地及其重要价值[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一、湿地概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 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我国湿地的分布: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思考 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吗?答案 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是湿地。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有水,但水较浅,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是湿地,但海洋就不是湿地。

1.如何分析某一湿地的成因?答案 (1)自然因素:①地形:地势平坦或因山脉等阻挡,排水不畅;②气候:降水量大或蒸发微弱;③土质、土层: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形成积水;④水文、水系:河水流至下游失去明显河床;⑤某些河流的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成湿地。

(2)人为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工湿地。

如:稻田、水库、池塘。

2.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漫长;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下水水位高;夏秋多雨,且多暴雨;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图表导读 教材P 41 图2-7 中国主要湿地分布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少,地区分布不均匀。

鄱阳湖湿地:典型的湖泊湿地,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巨大。

图中成群的飞鸟便说明了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沼泽地广布,图中的白天鹅正在降落,该地是许多候鸟、珍禽的栖息之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分布在沿海地区,红树林低矮茂密,是生长在热带浅海中的耐海水腐蚀的特有树种,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一、湿地概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 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我国湿地的分布: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思考 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吗?答案 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是湿地。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有水,但水较浅,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是湿地,但海洋就不是湿地。

1.如何分析某一湿地的成因?答案 (1)自然因素:①地形:地势平坦或因山脉等阻挡,排水不畅;②气候:降水量大或蒸发微弱;③土质、土层: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形成积水;④水文、水系:河水流至下游失去明显河床;⑤某些河流的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成湿地。

(2)人为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工湿地。

如:稻田、水库、池塘。

2.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漫长;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下水水位高;夏秋多雨,且多暴雨;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图表导读 教材P 41 图2-7 主要湿地分布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少,地区分布不均匀。

鄱阳湖湿地:典型的湖泊湿地,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巨大。

图中成群的飞鸟便说明了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沼泽地广布,图中的白天鹅正在降落,该地是许多候鸟、珍禽的栖息之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分布在沿海地区,红树林低矮茂密,是生长在热带浅海中的耐海水腐蚀的特有树种,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教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教案设计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取“平湖地区的湿地”图片大致了解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讨论总结,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湿地价值的学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2.在分析当前不合理利用湿地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3.通过课堂上对平湖乡土地理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1.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世界湿地日”为主题导入。

师:你们知道2月2日是什么日子吗?生:……师:这一天是世界湿地日。

那大家又知道什么是湿地吗?其实在我们江南地区有着很多很多的湿地。

(展示“江南水乡”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简单的了解“世界湿地日”的由来和历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进入主题]一、湿地含义及价值(展示各种平湖地区的湿地,以乡土地理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平湖地区的湿地,大家在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能思考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湿地?2.湿地有哪些种类?3.湿地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提示和引导,学生应该可以回答)生:……1.湿地的定义(1)简明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湿地的分类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根据湿地的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形成原因分类人工湿地:水库、水稻田等3.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练习巩固]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平湖东湖B.海南岛红树林C.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4张图片中选择)(承转)湿地的种类有这么多,那它的分布也是相当的广泛。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湿地的定义及分布1、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人工湖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3、湿地的分布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活动:读图,分析我国湿地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课堂演练】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B.海南岛红树林C.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D.②④⑤4、我国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5、洞庭湖:湖南的名片洞庭湖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更是我们三湘大地的母亲湖,湖畔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洞庭湖同时又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蓄湖和资源生态湖。

二、“地球之肾”(作用)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淡水湖泊东方湿地——洞庭湖1、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2)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2、洞庭湖的功能:(1)产出功能:产生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源(2)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3)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4)降解功能:净化水中污染物质(5)其他功能:美化环境、旅游、航运、各种动物的栖息地3、湿地的作用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生命的摇篮”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天然空调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水库”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地球之肾”净化水中污染物质→“鸟类的乐园”众多鸟类的栖息地→“资源的宝库”三、湿地资源问题分析洞庭湖由“第一”沦为“第二”的原因,并由此探究湿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06
案例分析
国际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成功案例
国际湿地保护组织
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通过合作项目和技术支持,成功保护了大量湿地资源 。
拉姆萨尔公约
这是一个国际条约,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通过缔约国的共同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恢复和保 护了众多湿地。
洞庭湖湿地资源丰富,但近年来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面临一定的压力
和挑战。
湿地面积减少、水质污染、生物 多样性下降等问题逐渐凸显,需 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恢复

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现状,需 要进行科学评估,了解湿地生态 系统的健康状况和资源状况,为
保护和开发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湿地资源的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湿地保护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湿地保护的范围、责任和义务,为湿地保 护提供法律保障。
严格执法
加强湿地保护执法力度,对破坏湿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法律法规的有 效执行。
湿地资源的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补水
通过水利工程调节湿地的水位,保证湿地的生态需水,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
生态旅游理念
在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开发中,引入生态旅游的理念,将湿地资源 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旅游产品设计
根据湿地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满足游 客的需求,提升洞庭湖湿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环境保护与旅游管理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旅游管理,确保旅游活动 不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湿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分布
全球湿地面积约为6523.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亚洲、欧 洲和北美等地区。中国是全球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拥 有近3000万公顷的湿地资源。

湘教版必修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湘教版必修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湘教版必修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二学生课时:45分钟一、学生地理学习特点与学情分析【学生地理学习特点】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认知方式以场独立方式为主;关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以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兴趣水平较高,学习新知识时比较关心能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注意稳定性较高,基本能维持一整节课。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进行了区域地理的相关学习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学习中国地理相关内容时,对洞庭湖相关情况也有一些了解;在学习本书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过程中,对区域发展与环境、人口、资源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洞庭湖又属于湖南的乡土地理中的内容,较为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都为本节教学创设了有利条件。

二、教材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二节。

这一节主要有三个部分:“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因此,洞庭湖区是中国湿地资源的典型代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同时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

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知道湿地的含义和类型、作用;认识湿地资源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人类活动间的关系;探索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的措施,树立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念。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阅读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说出我国湿地的分布。

2.阅读“洞庭湖湿地重要价值”资料,阐明湿地的作用。

3.阅读图文资料,说出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至少能阐明洞庭湖区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4.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和归纳湿地的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1.读图,说出洞庭湖面积的变化,锻炼了读图能力与比较分析能力。

2.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加探究活动,尝试归纳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提升其读图、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案含解析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湿地的概念、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2.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3.分析某区域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思路,并探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湿地概述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两大类型(1)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两大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2)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二、“地球之肾”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1)较高的生产力。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重要作用3.洞庭湖湿地的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和旅游观光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1.原因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4.洞庭湖的萎缩(1)原因错误!(2)影响: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湖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四、保护湿地1.湿地破坏的危害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

4.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

[问题探究]根据教材P41图2—7,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我国湿地的东西分布有何差异?提示:东多西少。

探究2海南岛红树林湿地是淡水湿地吗?其主要作用是什么?提示:红树林湿地是咸水湿地。

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4.4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

4.4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微课教学设计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对洞庭湖湿地围垦。

20世纪50~80年代,人口的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洞庭湖由一个完整的部分被分割成西、东、南三部分。

材料二2017年12月22日福建省发布《福建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通过湿地名录,2018年底前将湿地管控面积目标落实到具体地块。

1. 20世纪50-80年代洞庭湖区面积有何变化?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3.福建省为什么要发布《福建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
4.保护湿地资源,除建立法规外,其他具体措施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问题的引出,让学生以具体案例为出发点,分析出湿地资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找出湿地破坏的影响,然后探讨湿地保护的措施,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环节四:保护湿地
归纳:保护湿地的措施
设问:湿地只能保护不能开发吗?
典型例题:以一组高考试题检测同学的知识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具体案例的呈现,帮助学生归纳湿地的保护措施,同时明白湿地资源也可以开发,让学生全面地看待湿地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而达到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理清本节内容的思路。

湘教版高中地理三第二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三第二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三第二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说课稿华容三中卜娟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伙儿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湿地资源的开发与爱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的一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第二章区域可连续进展第二节。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以可连续进展为指导思想,人地关系为主线,以某区域为例来分析人地关系,实现可连续进展。

湿地爱护是目前国家和国际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洞庭湖湿地又是我国和国际上重点爱护的湿地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专门重要的爱护环境的意义。

以洞庭湖区为例来学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爱护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这也表达了地理新课改教学中的特点——将地理与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

将生活中的例子带入学习当中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本节课专门重要。

(二)说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的确定依照教学大纲及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②了解湿地的重要作用③初步认识湿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爱护措施2、能力目标:①学生通过对湿地资源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学生通过读“我国湿地分布特点”图,提高学生的以文说图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注意周围的地理事物,关心学生形成环境爱护意识②通过图片和视频观赏,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重、难点: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开发与爱护2、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依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联系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情形和教材的编排上可知,湿地的概念、特点、我国湿地的分布,以及湿地的价值,教材都花了专门大的篇幅,同时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因此学生专门容易明白得和把握。

湿地的价值这一个知识点,在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当中也是重点要求把握的,而且湿地的价值关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具有专门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只有明白了湿地的价值作用才能更好的利用湿地同时爱护好环境,因此我将湿地的价值定位本节课的重点。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1课时教案设计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1课时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1课时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学科:地理2、课时:共1课时二、教学课题: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的利用,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

三部分内容按照其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逐一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学情分析:作为生活在生活在三江平原上的文科学生,对湿地不仅仅具有感性认识,还能真正理解本节课知识的含义,文章中的案例距离我们的生活虽远,并不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

因此,教师辅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将课本与实际紧密相连,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 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 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取“扎龙地区的湿地”图片大致了解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2. 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了解湿地的定义、类型及我国湿地的分布特点。

2.通过视频介绍湿地的重要作用和对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的归纳,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幻灯片二、三)这些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它们所展示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点?那么什么是湿地,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目前我国的湿地利用和保护情况怎样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一、湿地的概况
【阅读分析】阅读41页第一段,了解湿地的定义及类型。

【学生回答】1、湿地的定义
2、湿地的类型
【读图思考】读“我国湿地分布示意”图思考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点拨】1.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
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观看视频】观看视频“湿地的作用”,总结湿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点拨】洞庭湖区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分布着多种湿地植被类型,多种鸟类和水生动物,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观看“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视频
思考:建国以后,洞庭湖区为什么洪灾频繁发生?
【分组讨论】阅读43页“萎缩的洞庭湖”讨论:
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洞庭湖面积减小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3、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洞庭湖继续萎缩?
【点拨】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自然原因有: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和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有:围湖造田,和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

2、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人地矛盾加剧,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有利: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不利: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小,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3、针对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的现象,我们怎么样来保护洞庭湖。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开始在长江流域实行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为内容的措施。

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

蓄洪面积扩大了500多平方千米。

【合作探究】退田还湖后,耕地面积减少,湖区农民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讨论总结后,分组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探究活动2】阅读教材图2-10和图2-11,说出其含义,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点拨】图2—10:过度捕捞,造成鱼类资源的枯竭。

图2—11;捕杀珍稀动物,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措施: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

严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探究活动3】课件展示2副图片,说出其含义,并说说你的看法。

【点拨】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里面,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导致严重的水体污染。

严格控制废水的排放,对于一些排放不达标的小企业应该采取关停的措施,控制环境污染。

【课堂阶段性小结】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它的利用与保护关系到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关注这个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外探究】研究性课题:长沙市月亮岛湿地的修复与保护
具体要求:1、调查长沙月亮岛湿地的利用及保护状况。

2、走访和实地调查月亮岛周边居民的生活废水的排放情况,及房地产和旅游开发对湿地的破坏情况。

3、根据这节课所学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搜集资料,谈一谈如何进行湿地的修复与保护措施。

4、整理资料,撰写成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