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学基础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虽然春秋2季均可采收,但春 季药材为佳;
洋地黄叶采摘则宜在晴天中午前后 进行;
槐米 芦丁含量高出槐花近3倍。
2.1.2 各类药材一般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
地上部分将枯萎(秋)或春初刚露苗时采,此时贮 存营养物最丰富,有效成分最高,倒苗较早的在夏 末采收。
茎木类:
秋冬—关木通、大血藤、首乌藤、忍冬藤(藤茎) 全年—苏木、降香、沉香(心材)
纠正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 2.3 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医食同源” “神农尝百草” 古代文献 《诗经》关于植物药记载约50种.
《山海经》大体动物61、草木52、 矿物3。一般都有产地、形态、治疗 及个别特点。
古代文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草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成书秦汉时期,载药365种。
天然药物学基础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和任务
一、含义 药物:
含义: 来源:天然、人工、生物制品
天然药物:包括中药、草药和民族药。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药物。 草药:民间用药。 民族药:少数民族习惯用药。
二、任务 2.1鉴定中药的品种质量
辨真即鉴定品种;辨优即鉴别质量 2.2 继承遗产,整理品种
皮类:
多数春末夏初, 如黄柏、厚朴、秦皮, 此时形成层分裂快,伤口易愈合; 少数秋冬, 如肉桂,此时成分含量多。 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春夏光合作用旺盛期采如艾叶、臭梧桐叶。桑叶:冬
季 花类:花蕾—金银花、槐花、辛夷、丁香、款冬花 初花—洋金花、花粉(蒲黄、松花粉) 盛花—菊花、西红花
果实、种子类: 幼果—枳实、青皮 近成熟—瓜蒌、栀子、山楂 成熟经霜—山茱萸(变红) 川楝子(变黄) 种子—成熟果实的种子 全草: 幼苗—绵茵陈(秋季— 茵陈蒿) 茎叶盛时—青蒿、穿心莲、淡竹叶 开花—益母草、荆芥、香薷
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 录》编成《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 种.
《神农本草经集注》首先使用按自然属性 分类的方法。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质的本草,唐《新修本 草》,载药850种。附图经7卷,药图22卷, 首次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
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 草》,又称“政和本草 ”、“大观本 草” ,
1746
现存最早的内容完整的 本草
1892,附方 我国十六世纪前医药学
11096
的全面总结,世界医药
学和生物学的重要文献,
被译成多种文字
增加716
第三节 生药的命名和分类
一 命名 1.根据产地命名 2.根据功能命名 3.根据性状命名 4.根据原植物形态命名 5.根据生药的生长特性 6.根据典故传说
536A.D
唐显庆四年
659A.D
宋代元佑年 间1107A.D
明代万历24
年1596A.D
陶宏景
苏敬
唐慎微 李时珍
本草纲目拾遗
清乾隆30年 赵学敏
1765A.D
收载药物 历史意义 总数
365
将药物分成上中下三品
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
730
首创按照自然属性分类
850
我国及世界第一部国家
药典;首次采用图文鉴定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唐慎微(1082年) 编写,载药1746种,新增628。
重大贡献的《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编写, 载药1892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编写 。
⑴完全按药物属性进行分类,如植物药草类分为: 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 莓草、杂草等,将高良姜、豆蔻、缩砂密、益智 等排列属芳香类,这是自然分类的先驱;
九月中旬采菊花,十月上山摘连翘”
性状:
冬麻、质重,春麻、中空。
党参第二年9~10月茎苗枯萎时,浆水充 足,肥大,白露前生长缓慢。
成分: 草麻黄 8~9月,生物碱含量最高。 甘草 甘草甜素 生长初期65%
开花前期10% 盛花期4.5% 开花末期3.5% 洋地黄叶 强心甙 夜间↓(部分水解) 日照↑含量回升 槐米:含多量芦丁,开花、结果则下降。 根据成分、动态积累
瓜等切片。 挥发性成分,易氧化的成分不宜切片干燥,如
当归、川芎、常山等。
(3)煮、蒸、烫: 使含浆汁、淀粉、糖分的药材容易干燥:百部、 天冬、黄精、玉竹、太子参 杀死虫卵,易于保存:五倍子
(4)熏硫:山药、白芷、川贝母,使 色泽洁白,防止霉烂。※
(5)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
(6)干燥:含挥发油类、花、叶类、 全草类或易变色、变质的药材,应 阴干。烘干的温度以50℃~60℃为 宜,对成分无影响,又能抑制酶活 动。浆果类可70℃~90℃干燥。
七叶一枝花
二 分类 1.按照功能分类 2.按照药用部位分类 3.按照有效成分分类 4.按照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第二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储藏
2.1 生药的采收 2.1.1采收与质量的关系
李杲谓: “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
根、叶、花、实,采之有时。 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芩全年刨
道光年间(1821)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 1714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838种,植物附 形态、产地、性味、用途、插图,属药用植物专 著。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本草名称
成书年代 作者
神农本草经
后汉283B.C 不详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
草简称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梁代南北朝
2.2 中药的加工(初加工)
2.2.1 加工的意义
通过加工 促使干燥,符合商品规格,保证质量, 建立形象,便于运输和储藏。
2.2.2 加工的方法
(1)拣、洗、修整 拣除去外药用部位;洗去泥沙,种子须筛去果壳,
芳香药材不用水洗;
揉搓修整打光,如远志、地黄、巴戟天、光山药等。
(2)切片 便于干燥,缩小体积,便于运输 大黄切块,鸡血藤、木通、大血藤,山楂、木
⑵对性状有较精细的观察,校正历代本草的一些错 误,“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此寇氏衍义 之舛谬,谓黄精即钩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 录之差伪。
⑶总结历代用药经验和知识,并加入自己的试验。 ⑷新增药物为三七、曼陀罗、大风子、烧酒、葡萄
酒、樟脑等,仍是医学上很有价值的药物。
清乾隆年间(1765)赵学敏(清 钱塘人)《本 草纲目拾遗》,拾遗补正《纲目》载药921种, 新增药物716,为冬虫夏草、鸦胆子、银柴胡、 浙贝母。多为纲目未收之江浙民间药及进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