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花形态与结构
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花的结构
![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花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e60a2a52af90242a895e5f2.png)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第一节花的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
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花实际上是变态的枝条。
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是一致的。
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
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
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
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2)做粘贴花标本的过程,学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纸弄得很脏,而且粘出的花摆放不够科学和美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操作过程,要设法引导学生粘贴出来的标本,既科学又美观。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关于引言:由于前几章己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根、叶、茎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在本章教学前,可以这样引入:大家知道,根、茎、叶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靠着这些器官逐渐地生长起来,当植物体生长到一定的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6127515a8114431b90dd82b.png)
三、自然式插花常见的构图形式 (一)直立型 强调直立挺拔向上的静态的线条美,具阳刚之 气,和庄重严肃之感。
¾
适宜主题:刚健挺拔、亭亭玉立、端庄稳重、奋发 向上
¾ ¾ ¾
宜用花材:线状直立性花材,如唐菖蒲、水葱、
蛇鞭菊,以及具长花梗的花材鹤望兰、马蹄莲等 造型和总体轮廓:高度大于宽度,呈直立的长方
形状。一面观造型。 欣赏角度:宜平视观赏。
1、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深得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精髓,受其影响颇 深。
z z z
布局手法常常采用盆景创作中的“三远”布局手法,在 写景创作中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排。 景物布置要疏密有致,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 要三株密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株也 按二株一株分开。 景物布置要高矮各异,起伏有势,有进有出,不齐不 均,且姿态变化,相互呼应,生动有趣。不可平齐,也不 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问题: 若让你插制东方式插花“春 之歌”, 拟采用什么样的花材?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插作示例
¾直立式插花 ¾倾斜式插花 ¾下垂式插花 ¾水平式插花
写景式插花
自 然 式 插 花
一、自然式插花构图基本形式的结构 东方式自然式插花的基本造型: 三个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骨架; 再在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的从 枝(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使花型丰 满并有层次感。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本章重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插 作示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用花量少,多用木本花材; 注重线条的应用;造型以不对称的自然式为主; 设色素雅,强调时令感和季相的变化; 作品非常强调与容器配件以及陈设环境的统一 注重自然情趣的表现;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93aa30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5.png)
在园艺学中的应用
花卉育种
通过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改良花的形 态结构和解剖特征,可以培育出具有优 良性,有助于合 理配置植物,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8
目录
• 植物花的概述 • 花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 花器官的解剖结构 • 花器官的发育和演化 • 花形态结构和解剖的应用
01
植物花的概述
花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花萼、花冠 、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组成。
功能
花的首要功能是繁殖,通过吸引昆虫 等动物进行传粉,实现种群延续。此 外,花还具有吸引昆虫、鸟类等动物 为其传粉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繁衍。
花的分类和演化
分类
根据花的形态、结构、颜色等特 征,植物学家将花分为多种类型 ,如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 、雌雄异株等。
演化
花的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 最早的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花 的形态和结构不断演化,以适应 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繁殖需求。
花的生长和发育
生长
花的生长过程是从花芽形成开始的,经过花蕾的发育,最终开花。这个过程中 ,植物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对花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花器官的发育和演化 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光照、温 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花 的生长和形态。
生物因素
植物与周围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也是影响花器官发育和演化的重 要因素。例如,昆虫传粉可以促 进花的繁殖和演化。
05
花形态结构和解剖的应用
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应用
物种鉴别
通过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特征,可以对不同物种进行鉴别和分类,有助于确定植物的亲缘 关系和系统发育。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329ba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2.png)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第一章:花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让学生了解花在植物生殖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认识。
1.2 教学内容花的定义和特征:介绍花的定义,花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花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
花的作用:解释花在植物生殖中的重要性,包括传粉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实物观察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的结构和特征。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花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观察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记录,评估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花的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培养学生对花的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2.2 教学内容花的组成:介绍花的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等组成部分,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花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花,如单瓣花、重瓣花、漏斗花等,并展示它们的图片。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观察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
采用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花的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观察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记录,评估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花的类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花,并能够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对花卉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
3.2 教学内容花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花,如草本花、木本花、藤本花等,并展示它们的图片。
花的特点:解释不同类型花的特点和区别,如生长习性、花期、花色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花的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类型花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观察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记录,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花的结构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花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e69c548be1e650e52ea9971.png)
想一想:
1、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 掉了,这朵花还能不能结出果实? 为什么?
谢谢指导
第七章 1植物的有性生殖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
实验步骤一
实验一:观察解剖花
左手持花并观察,右手用镊子从最外层开始摘下花 的各部分,放在白纸上用双面胶粘贴。再对照图 7.1.2及P168相关段落,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 中。
实验步骤二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
㈠仔细观察雄蕊的结构,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 大镜观察; ㈡仔细观察雌蕊的结构用刀片将子房纵切,用放 大镜观察将结果记录表中.
(温馨提示:小心使用解剖刀,不要将锋利的刀口朝 自己和他人)
2、南瓜花的结构
3、比一比,杜鹃花和南瓜花结构, 你有什么发现?
两性花
单性花
自学小麦花的结构
外稃(1个) ——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内稃(1个) ——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小 麦 花
浆片(2个) ——开花时,吸水膨胀推开内、外稃 花药——里面有花粉 雄蕊(3个) 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 雌蕊(1个) 子房——内生胚珠
第七章经济作物种子生产
![第七章经济作物种子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f469fab3aeaad1f347933f12.png)
第二节 烟草种子生产
一、烟草的花器结构与开花结实特性
(一)花的形态和构造
两性花,钟状花冠 花萼、花瓣:5 雄蕊:5 雌蕊:1
传粉和人工授粉 终花期砍除父本行,成熟后从母本行收获的种子
即为两用系良种,供杂交制种用。
2.核不育两用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油菜显性核不育系“三系化”繁殖制种模式
Msmsrfrf × msmsrfrf
不育
可育
(全不育系) (临保系)
msmsrfrf, Msmsrfrf × --RfRf(恢复系)
1可育
育系Msmsrfrf。
MsMsrfrf × msmsrfrf
不育
可育
Msmsrfrf 全不育系
临保系:由于全不育系只能用测交产生, msmsrfrf双隐性纯合系不能继续保持全不育系,故 把双隐性纯合系msmsrfrf叫做临保系。
Msmsrfrf × msmsrfrf
不育
可育
自交
Msmsrfrf msmsrfrf 1不育 1可育
(5)调节花期与辅助授粉
花期调节 :将早开花亲本的主苔摘去,并对摘茎 后的亲本偏施氮肥,这样便可使早开花的亲本延 迟开花 。
人工辅助授粉 :在盛花期每隔2-3d进行一次 ; 晴天的上午10时左右,横持竹竿于胸前,在行间 来回走一趟;在繁殖区内放养蜜蜂等昆虫 。
(6)去杂去劣
苗期:叶形、叶色、蜡粉厚度、心叶色泽、刺毛有无、缺 刻形态、叶柄长短、还有苗期生长习性等
初花期:株高、茎色、花序长度、花瓣大小与颜色及重叠 情况
成熟期:果序和角果长度、结果密度、角果形态及着生角 度等
(7)收获贮藏
(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交种
1.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的提纯与繁殖技术
2020春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7.1.1 花的结构 开花和传粉
![2020春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7.1.1 花的结构 开花和传粉](https://img.taocdn.com/s3/m/ece9e668b8f67c1cfad6b886.png)
12.如图是花的基本结构图。 (1)填写各结构名称:
①___柱__头___,②___花__药___,③__花__丝____, ④___花__柱___,⑤___子__房___,⑥__胚__珠____。 (2)图中的___①__、___④__、__⑤____构成雌蕊(填序号)。 (3)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_传__粉____。 (4)图中的___⑤_____将来发育成果实(填序号)。
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结果,对这种植物来说,
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的必要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光
照时间长,植株长到 3~5 m 也不开花,但是生长在冬季温室
中光照时间短,植株不到 1 m 就开花了。 (1)无论花的形态怎样,花的主要结构是_雄__蕊_____和__雌__蕊____。 (2)从短文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__温__度____和
华师版 七年级下
第七章 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1节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 第1课时 花的结构 开花传粉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2D
3A 4A 5D
6B 7C 8B 9D 10 D
答案显示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1
(1)雄蕊;雌蕊 度;光照时间
12 见习题
(2)温
16 D 17 A
答案显示
C 是__两__性____花,判断依据是__C_花__中__同__时__具__有__雄__蕊__和__雌__蕊_。
(2)能够产生花粉的花是__B_、__C___(填字母),能够结果实的花是 _A__、__C___(填字母)。
(3)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结果实的花是___B_____(填字母)。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共57张PPT)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f9f96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6.png)
桉树
扁果菊
香雪球(十字花科)
2. 成熟花粉粒的结构
成熟的花粉粒由花粉 壁〔包括外壁和内壁〕 、营养细胞及1个生殖 细胞〔二细胞花粉粒中 〕或2个精细胞〔三细 胞花粉粒中〕构成。
〔1〕花粉壁:包括外壁和内壁两层结构
外壁:较厚、硬而缺乏弹性。外表光滑或具有各种 花纹并有刺、疣、棒状或圆柱状的附属物。外壁不 连续的局部称萌发孔或萌发沟,是外壁上一定数目 、一定形状的孔隙和沟槽,是花粉管伸出的地方。
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消失。 花粉母细胞逐步发育成成熟花粉粒。
百合成熟花药
花花 原原表表皮皮〔〔外外层层〕〕
花药表皮花药表皮
药药
原 原
中部中细部胞细胞
维管束维管束 药
药
基
薄壁薄细壁胞细胞
隔隔
根根本本组组织织〔〔内内层〕层〕四个四角个隅角隅 分裂较分快裂,较四快角,隅四处角隅处 孢原 孢原
处细胞
原表皮下一层细胞发育为 细胞
为花芽分化。
〔2〕虫媒花:以昆虫为传粉媒介的花。
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单性花、雌雄异熟、雌雄异长、雌雄异位、自花不孕等
花药中部的原形成层细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并和其他根本分生组织发育来的薄壁细胞一起构成药隔。
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消失。
脂类有助于粘住花粉粒,减少柱头失水;
平
垂周分裂 药室内壁
纤维层
平
垂周分裂 药室内壁
纤维层
周 周 初初生生周周缘缘层层平平周分周裂分裂中层中:层1-:数1层-小数细层胞小、细被胞挤、压被、挤常消压失、。常消失。
分
〔外层〕
绒毡层:最内一层,初时含丰富营养物
裂
质,后解体。
初初生生造造孢孢细细胞胞
《植物生理学》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ae41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3.png)
《植物生理学》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长(growth):在生命周期中,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的不可逆增加过程称为生长。
例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体积扩大或干重增加都是典型的生长现象。
2.分化: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分化。
它可在细胞、组织、器官的不同水平上表现出来。
3.种子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过的时间。
4.种子活力:种子在田间条件下萌发的速度,整齐度以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在能力,它包括种子萌发成苗和对不良环境的忍受力两个方面。
5. 组织培养(plant tissure culture):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培养发育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根据外植体的种类,又可将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
6.植细胞全能性:植物体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分化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即具有形成完整生物个体的全套基因。
7.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指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团。
8.光敏色素(phytochrome,Phy) :一种对红光和远红光的吸收有逆转效应、参与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发育的色素蛋白。
9.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
10.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由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再度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最终再生成植株的过程。
11.生长最适温度:使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叫植物生长最适温度。
生产上为培育健壮的植株,常常要求在比最适温度(生理最适温)略低的温度,即所谓协调的最适温度。
12. 胚状体(embryoid):在特定条件下,由植物体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
8第七章 花
![8第七章 花](https://img.taocdn.com/s3/m/a5c4f6a00b4c2e3f56276374.png)
为花萼基部向一侧突起的短小管状结构。
9
2. 花冠(corolla) 由分离或合生,一轮或多轮,
常具色彩,花冠基部具有蜜腺.(作 用?) 离瓣花:花瓣完全分离。如桃、
玫瑰等。
10
合瓣花:花瓣完全或部分联合。 牵牛等。
整齐花: 花瓣形状、大小 相同。桃等。
不整齐花:花瓣形状、大 小不同。豌豆等。
物)演化到轮状排列(较进化)。 3、对称性的变化
辐射对称(较原始) →到两侧对称(进化) →不对称(最进化) 。
31
4.子房位置的变化: 上位子房→中位子房→下位子房
(1) 上位子房 A.子房基部
着生于(隆起的) 花托顶端,花 的其它部分着 生在子房下边 的花托四周, 称上位花。毛 茛、牡丹等。
32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1
一、繁殖的类型 营养繁殖:利用营养体的一部分繁殖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低等植物) 有性生殖:两性配子配合
2
(一) 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1、自然营养繁殖 (1) 根:地瓜 (2) 茎:马铃薯、杂草、百合等 (3) 叶:落地生根
5
三、花的组成 包括花柄(梗)、花托、花被(花萼、花冠)、
雄蕊群、雌蕊群五部分。
6
(一) 花柄(pedicel) 连接茎与花。花柄
长短不一,有的无花柄, 有的有分枝,分枝称小 花柄。 (二) 花托(receptacle)
花柄顶端,一般略膨 大,膨大的形状及程度多 种多样。
7
(三) 花被(perianth) 花萼与花冠的总称,具保护作用。
一、概念:花在花轴上有规律的 的排列方式。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f868becd5bbfd0a7956736a.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佛山市二中谢晓霜
教学目的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雌蕊、雄蕊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具准备投影仪、摄像枪、电视机、板书设计投影片、桃花的挂图、雄蕊和雌蕊结构投影片、昆虫采集花粉花蜜录像片
段、花的基本结构图投影片。
实验材料大红花、白合花、黄菊花、白菊花、红.黄.粉色玫瑰、白菜花、紫罗兰。
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透明胶、白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演示观察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什么?
2、绿色开花植物由哪些器官构成?
3、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学生回答: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引入新课)提问:谁能讲讲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历程呢?
学生回答:植物由种子——幼苗——长大——开花——结果(内含种子可繁殖下一代)
讲述:回答的很好。
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繁殖,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开花,开花是该植物走向成熟的标志。
花谢后就结果(即平时所说的开花结果),果实内含种子,所以,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直接关系。
那么,花为何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这就与花的结构有关,今天我们就讲讲这方面的内容。
《花的结构》观摩课教案
![《花的结构》观摩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d27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f.png)
《花的结构》观摩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美丽结构,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不同的花朵,使学生认识到花的结构多样性和美丽。
1.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进行。
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1.4.2 引导学生关注花朵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特征。
1.4.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朵的观察和感受。
1.4.4 总结花朵的结构特点和美丽之处。
第二章:花的结构2.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花的各个结构及其功能。
2.2 教学内容:介绍花的花瓣、花蕊、花托、花柄等结构及其功能。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和互动的方式进行。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花的各个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柄等。
2.4.2 示范花的结构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4.3 邀请学生参与互动,模拟花的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2.4.4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花的生长过程3.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花的生长过程,认识到生命的奇妙。
3.2 教学内容:介绍花蕾的形成、花的开放和结果的过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和观察的方式进行。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花蕾的形成过程,包括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
3.4.2 示范花的开放过程,包括花瓣展开和花蕊露出。
3.4.3 观察不同阶段的花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花的生长过程。
3.4.4 总结花的生长过程中的奇妙变化。
第四章:花的繁殖4.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花的繁殖方式,认识到植物的繁衍过程。
4.2 教学内容:介绍花的传粉、受精和结果的过程。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和观察的方式进行。
4.4 教学步骤:4.4.1 讲解花的传粉过程,包括昆虫、鸟类等传粉者的作用。
4.4.2 示范花的受精过程,包括花粉落在柱头上的过程。
第七章花第四节《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第七章花第四节《雄蕊的发育和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569923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7.png)
减数分裂形 成小孢子
雄配子体的 形成过程
两种雄配子体
二细胞花粉
三细胞花粉
花粉囊中花粉母细胞的发育过程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有有丝丝分分裂裂
花药发生、花粉的发育及形成过程
药隔及维管束
花药
原表皮
表皮
幼花粉囊
平周
孢原细胞 分裂
周缘细胞
平周 分裂
药室内壁 纤维层(花药开裂)
中层 (最后消失)
花粉
绒毡层(提供养料,最后消失) 囊壁
DNA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
染色体 分裂结果
前期无联会,同源染色体不交 换,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两个子细胞
前期有联会,同源染色体发生 交换, 后期同源染色分开
形成四个子细胞
核相变化 子细胞染色体仍为2n•••••••••• 子细胞染色体为n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类型
连续型:单子叶,水稻、小麦 有2分体阶段 同时型:双子叶,棉花、蚕豆
末期 II 后期 II 中期 II 前期 II 间期 II
共形成4个子细胞, 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是
母细胞的一半
姊妹染色体分开
很短暂
前期I
中期I
后期I
末期Ⅰ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减数分裂 I 减数分裂 II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特征比较
发生部位
有丝分裂 体细胞
减数分裂 性细胞
分裂过程 DNA自制一次, 分裂一次
绒毡层能合成和分泌胼胝质酶,分解花粉母细胞 和四分体的胼胝质壁,使单核花粉粒分离;
绒毡层又能合成一种识别蛋白,通过转运至花粉 粒的外壁上,在花粉粒与雌蕊的相互识别中,对 决定亲和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
花和果实繁殖和生殖的概念繁殖植物产生新个体的现象
![花和果实繁殖和生殖的概念繁殖植物产生新个体的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3b3711833687e21ae45a959.png)
第七章花和果实繁殖和生殖的概念:繁殖:植物产生新个体的现象。
生殖:是指以生殖细胞发育成为下一代新个体的方式。
由上述二者的概念看出,生殖与繁殖两词虽然可以通用,但繁殖一词的含义较广。
第一节繁殖的类型植物的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一、营养繁殖:1、营养繁殖的概念:是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在有些情况下不分离开)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着营养繁殖。
如:①.单细胞藻类植物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个体;②.多细胞藻类植物体发生断裂每一裂片形成一新个体;③.在被子植物中营养繁殖极常见:植株上的营养器官能生出不定芽,发育成新个体;块根、块茎、鳞茎、球茎及根状茎有很强的营养繁殖能力。
2、营养繁殖的意义:①、比用种子繁殖的速度快;②、有些人工栽培的植物不能产生种子或不能产生有效的种子,以营养繁殖产生后代;③、营养繁殖是无性的过程,所产生的后代较少变异,与母体有很相近的遗传性状。
3、营养繁殖的应用:人工营养繁殖技术:扦插、压条、嫁接、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成为植物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
二、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繁殖的概念:植物体产生具生殖功能的细胞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
这种具有生殖功能的细胞叫孢子,因而无性生殖也叫孢子生殖。
藻类、苔藓、蕨类的孢子生殖发达且不产生种子,称孢子植物(多数孢子植物也有有性生殖);种子植物虽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种子,但也会产生孢子,也具有无性生殖。
三、植物的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植物体产生的性细胞为单倍体,称为配子,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根据两配子间的差异程度,有性生殖可分为三种类型: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第二节花的形态和结构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一)花的概念:德国的博物学家和哲学家歌德(J.W.Goethe,1749—1832)提出花是适合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
花的结构示意图.课件
![花的结构示意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6033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6.png)
花蕾的发育
花蕾是花芽发育的下一阶段,其中包含了花的各种组成部分。
花蕾的发育是花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花蕾逐渐展开,显示出花瓣、花萼、花蕊 等各个组成部分的原始形态。花蕾内部的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形成各种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花器官,如 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等。这些结构的形成对于花的繁殖和植物的遗传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雄蕊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也是植物分类 的特征之一。
花药中含有花粉,是植物的生殖细胞 ,用于授粉时传递给其他花的雌蕊。
雌蕊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通常由一 个柱头、一个花柱和一个子房 组成。
柱头是雌蕊的顶端,用于接受 来自雄蕊的花粉。花柱连接柱 头和子房,子房内含有胚珠, 用于发育成种子。
不同植物的雌蕊形态各异,也 是植物分类的特征之一。
花与文学和诗歌
文学作品中的花
许多文学作品都将花作为象征或隐喻,用以表达人物的情感、性格或故事情节 。例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常以菊花自比,表达她高洁、孤傲的性格。
诗歌中的花
花在诗歌中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例如,在唐诗中,梅花常被用 来表达高洁、坚韧的品质;而菊花则常被用来表达
木本花卉指的是那些茎部木质化的花卉,它们通常生长在土壤中,有较长的生命周 期。常见的木本花卉包括杜鹃花、山茶花、茉莉花等。
木本花卉的特点是花朵鲜艳、芳香四溢,有的还具有药用价值。它们通常需要充足 的阳光和水分,以及排水良好的土壤。
木本花卉的种植和养护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 些容易养护的品种进行尝试。
花的结构示意图课 件
目 录
• 花的基本结构 • 花的生长和发育 • 花的种类和特征 • 花的应用和价值 • 花与人类文化
01
第7章植物的成花生理
![第7章植物的成花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fa6a8d6f1aff00bfd51e3b.png)
成年期:卵圆形
FIGURE 25.9 Juvenile and adult forms of English ivy (Hedera helix). The juvenile form has lobed palmate leaves, a climbing growth habit, and no flowers. The adult form (projecting out to the right) has entire ovate leaves, an upright growth habit, and flowers that develop into fruits.
幼年期:掌状浅裂
红杉 大槭树
英国栎 英国山毛榉
3-2 幼年期和成年态的生理特点
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强、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都强。 进入成年期后,代谢和生理活动较慢,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有所下降。
l 植物完成幼年期的营养生长阶段,进入成年期后,茎尖分生组织 具备了感受适宜环境刺激的能力而可被诱导成花。
2 成花诱导: 内因与外因
(1)自主调节型成花 Annual plants such as groundsel (Senecio vulgaris; 欧洲千里光) may flower within a few weeks after germinating Alternatively, some perennial plants, such as many forest trees may grow for 20 or more years before they begin to produce flowers Different species flower at widely different ages indicating that the age, or perhaps the size, of the plant is an internal factor controlling the switch from 营养生长 to 生殖生长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8abc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6.png)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第一章:花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花的结构和功能。
3. 认识不同类型的花。
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概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和香气,能够吸引传粉者。
2. 花的功能:花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传粉和受精,从而产生种子和果实。
3. 花的重要性:花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人类生活中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花图片,引发学生对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花的结构和功能:使用图表或实物模型,讲解花的各个部分,如花瓣、花蕊、花柄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3. 展示不同类型的花:展示不同种类的花,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第二章:花的结构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花的主要结构。
2. 了解各个结构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1. 花的主要结构:花瓣、花蕊、花柄、花托、花萼等。
2. 结构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花瓣和花蕊起到吸引传粉者的作用,花柄和花托连接花与植物的茎,花萼保护花蕾。
教学活动:1. 讲解花的结构:使用实物或图片,逐个介绍花的各个结构,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观察和实践:让学生观察实物花或图片,尝试识别和描述花的各个结构。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花的结构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花的类型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花。
2. 了解不同类型花的特点和分布。
教学内容:1. 不同类型的花:按照花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将花分为若干个类型,如单瓣花、重瓣花、漏斗花等。
2. 不同类型花的特点和分布:不同类型的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有的花较大、色彩鲜艳,有的花小而精致。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类型的花:展示不同类型的花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实践:学生自己采集或观察不同类型的花,尝试识别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3.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组,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不同类型的花,讨论它们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外层)
绒毡层:最内一层,初时含丰富营养物
裂
质,后解体。
初生造孢细胞
(内层)
花粉母细胞(2N) 减数分裂
花粉粒(N)
三、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
1. 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与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密切相关
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 胚囊母细胞发育成胚囊
减数分裂过程
连续分裂两次,DNA只复制一次,一个花粉母细胞或胚 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目(以N表示)比母细胞(以2N表示)的减少 了一半。
(二)幼期花药的结构
幼期花药由药隔和花粉囊两部 分组成,药隔包括表皮、药隔 基本组织和药隔维管束三部分 。花粉囊包括表皮、药室内壁 、中层、绒毡层和花粉母细胞 五部分。其中表皮、药室内壁 、中层和绒毡层构成花粉囊壁 ,花粉囊壁围成的腔以及腔里 的花粉母细胞合称花粉室。
幼期花药的花粉囊各部分简介:
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消失。
花粉母细胞逐步发育成成熟花粉粒。
百合成熟花药
花 原表皮(外层)
花药表皮
药
原
中部细胞
维管束
药
基
薄壁细胞
隔
基本组织(内层) 四个角隅 分裂较快,四角隅处
孢原
处细胞
原表皮下一层细胞发育为
细胞
平
垂周分裂 药室内壁
纤维层
周 初生周缘层 平周分裂 中层:1-数层小细胞、被挤压、常消失。
花芽分化的一般过程(桃)
花萼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 -- 雌蕊原基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花粉囊
花药 花粉囊
花粉囊
药隔 花丝 花粉囊
一、雄蕊的发育
雄蕊原基经顶端生长和原基上部的有限的边缘生长,分化出花
丝和花药两部分。
花丝:最外层是表皮,内为薄壁组织,中央是维管束。
雄蕊
花粉囊(4或2个):内含花粉粒。
桉树
扁果菊
香雪球(十字花科)
2. 成熟花粉粒的结构
成熟的花粉粒由花粉 壁(包括外壁和内壁) 、营养细胞及1个生殖细 胞(二细胞花粉粒中) 或2个精细胞(三细胞花 粉粒中)构成。
(1)花粉壁:包括外壁和内壁两层结构 外壁:较厚、硬而缺乏弹性。表面光滑或具有各种 花纹并有刺、疣、棒状或圆柱状的附属物。外壁不 连续的部分称萌发孔或萌发沟,是外壁上一定数目 、一定形状的孔隙和沟槽,是花粉管伸出的地方。
减数分裂胞质分裂的2种类型
连续型:先形成二分体,再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为
左右对称形,单子叶植物中占多数。
同时型:直到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末,形成4个
子细胞核以后,才同时发生细胞壁,形成四分体( 呈四面体形),双子叶植物中占多数。
减数分裂的意义
• 由于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使同源染色体能准确 地分配到四个子细胞中,保证了子细胞能得到一 半的染色体,在以后发生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两 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 本的水平,从而确保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由 于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交叉和片段互换,从而 使同源染色体上父母本的基因发生重组,增加了 变异的机会,使植物的后代有更强的生命力。
花药
药隔(在中央):与花丝的维管束相连。
二、花药的发育和结构
(一)花药的发育 (二)幼期花药的结构 (三)成熟花药的结构
(一)花药的发育
雄蕊原基顶端生长
雄蕊原基上部边缘生长
雄蕊原基经顶端生长和边缘生长基本完成幼嫩花 药的发育。幼小花药经细胞分裂而逐渐长大,由于4 个角隅处的细胞分裂较快,横切面由近圆形变成四 棱形。以后在四棱处原表皮层下面第一层基本分生 组织细胞称为一至多列的孢原细胞。随后,孢原细 胞进行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外层为初生周缘 层,内层为初生造孢细胞。花药中部的原形成层细 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并和其他基本分生 组织发育来的薄壁细胞一起构成药隔。初生周缘层 细胞继续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自外而内逐渐 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初生造孢细胞逐渐 发育成花粉母细胞。
2. 花粉粒的发育
单核靠边胼Βιβλιοθήκη 质壁溶解四分体减数分裂
花粉母细胞
有丝分裂
造孢细胞
有丝分裂
造孢细胞
不均等的有丝分裂
二细胞花粉粒 三细胞花粉粒
四、成熟花粉粒的形态及结构
1. 成熟花粉粒的形态、大小
形态:多为球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大小:介于15-50 μm,最大如紫茉莉为250 μm,最
小的如高山勿忘草,仅为2.5-3.5 μm。
(三)成熟花药的结构
成熟花药由药隔和花粉囊两部分构成
此时表皮和药隔基本组织中的淀粉等贮藏物质被逐渐 分解转移,药隔维管束进一步分化成熟,表现为导管壁 增厚、腔明显。
药室内壁细胞的内切向壁、径向壁、横向壁纤维状加 厚并木质化,此时的药室内壁称为纤维层。
中层细胞的贮藏物质被分解和转移,成为花粉粒发育成 熟过程中的养分,其细胞壁被挤压变扁逐渐解体并被绒 毡层吸收利用,成熟的花药无中层。
表皮: 1层细胞,外切向壁之外有薄的角质层,有的有气孔和表皮 毛。 药室内壁: 1层细胞,早期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在花药成熟后药室 内壁细胞的内切向壁、径向壁、横向壁纤维状加厚并木质 化,因此也叫纤维层。 中层: 1-3层细胞组成,早期含淀粉和其它贮藏物,花药成熟时解 体。 绒毡层: 1层细胞,体积大,内含丰富RNA、蛋白质、油脂和类胡 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对小孢子的发育和花 粉粒的形成起重要的营养和调节作用。 花粉母细胞: 经减数分裂发育成花粉粒。
内壁:较薄,具有弹性,在萌发孔处常较厚,由纤 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及蛋白质等构成。
(2)营养细胞:体积较大,核结构疏松,核质常 向外扩散:细胞器丰富,RNA含量多;贮藏营养物 质丰富。
(3)生殖细胞:存在于二细胞花粉粒中,多为纺 锤形的裸细胞,核结构紧密,细胞质少,有细胞器 ,多无质体。
第八章 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花的组成与发生
(一)花的组成
花柄(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花药、花丝)、 雌蕊(群)(柱头、花柱、子房)。 以上几部分都具备的为完全花,缺其中一或两种的为不完全花。
禾本科植物的小穗及花
(二)花芽分化
概念:
植物经一定周期的营养生长后,在适宜的温度 、光照和营养条件下植物的叶和茎生长锥分别对 特定的光周期和温差产生感受反应,茎生长锥不 再形成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发生花原基或花序 原基,逐渐依次形成花或花序的各组成部分,最 后分化成花或花序,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