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无障碍环境评定
康复医学之环境的评定
![康复医学之环境的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ef60b45f61fb7360b4c65e4.png)
实地考察
亲眼目睹患者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各种活动的 表现。评定结果真实、可靠,更利于治疗师制 订切实可行的克服环境障碍的方案。
环境需求
5个方面 出行便捷 居住安全 购物方便 交往活动各得其所 空间环境清洁、美观
高度适宜。 安装扶手 涉及转移或移动的区域安装水平与/
或垂直扶手。
环境改造的基本原则
家具设计与摆放 便于使用、安全。 家用电器的选择与位置摆放 工作/操作台面的高度及各种操控开关 安全考虑 不使用小块地毯,家具边角圆钝,
家装使用防火材料,安装报警或求救装置等。
谢谢!
B. 生理特性:患者的身高、体重、宽度、 手脚长度等会影响到患者对环境使用特性。
C. 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运用感觉评估 及认知知觉评估来测量患者的浅感觉、深 感觉、复合觉、左右辨认、空间定位、背 景分辨、记忆、注意、逻辑推理等;知觉 方面的缺失会影响到患者的决定能力、解 决问题的能力、及执行活动时的安全性及 独立性。
工作环境——躯体功能
根据工种特点,分析所需参与的功能活 动内容及水平,包括肌力、姿势、耐力、 手指灵活性、手眼协调性、视力、听力 以及交流能力等,考虑环境适应的可能 措施。
工作环境——工作区
包括照明、温度、座椅种类及工作面的种类、 高度和面积。
如坐在轮椅中操作,其活动空间及双上肢水平 和垂直活动范围——作业域等。
(三)病人在实际环境中的作业活动表现
自理活动
床离地面太高
放鞋的位置太低
(三)病人在实际环境中的作业活动表现
家务活动
(三)病人在实际环境中的作业活动表现
无障碍环境管理要求
![无障碍环境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ac513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2.png)
无障碍环境管理要求无障碍环境管理是指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没有任何障碍物的公共环境设施和服务的管理工作。
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使残疾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并提供平等的机会和体验。
因此,无障碍环境管理的要求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
首先,对于无障碍环境管理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筑物和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这包括在建筑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残疾人的使用需求,如提供无障碍入口、轮椅通道、无障碍厕所等设施。
建筑物和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类型残疾人的需求,如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行动不便等。
同时,建筑物和设施内部的标识系统也应该是无障碍的,以方便残疾人准确地获取信息。
其次,无障碍环境管理还要求公共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这涉及到公共交通站点、车辆和服务设施的设计。
例如,在地铁和公交站点应提供无障碍上下车通道和设备,如无障碍电梯、盲道、扶手等,以方便残疾人的出行。
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也应提供无障碍入口、座位和设施,以满足不同类型残疾人的需求。
此外,无障碍环境管理还需要对公共场所和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公共场所包括市政办公楼、医院、学校、购物中心、体育馆等。
这些场所的管理者和提供者应提供无障碍通道、卫生间、办公设施、服务窗口等。
此外,无障碍环境管理还涉及到公共服务设施的培训与服务意识,以提高服务人员对残疾人需求的认识和关注。
此外,无障碍环境管理还应注重宣传和倡导,以提高社会的无障碍意识。
社会各界应积极宣传残疾人权益和无障碍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倡导公众关注和支持残疾人的需求。
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应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无障碍环境管理的监管和管理。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无障碍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无障碍环境管理要求建筑物、设施、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等设施设备的无障碍设计和设置,提供方便和便利的公共服务和体验。
同时,无障碍环境管理还需要社会的宣传和倡导,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等。
无障碍标准
![无障碍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b324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d.png)
无障碍标准一、物质环境无障碍1.城市道路应满足各类残疾人的通行需求,提供方便、安全的出行环境。
2.公共建筑应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电梯、卫生间等设施,确保残疾人能够自由进出和使用。
3.公共场所应设置盲文标识、语音提示等无障碍设施,方便视障人士获取信息。
4.公共停车场应设置残疾人停车位,并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
二、信息交流无障碍1.政府机构和公共场所应提供盲文、手语等辅助服务,确保听障人士能够获取信息。
2.公共媒体应提供字幕、手语等无障碍服务,确保听障人士能够了解新闻、娱乐等信息。
3.公共图书馆应提供盲文书籍、有声读物等资源,方便视障人士获取知识。
三、获得社会服务的无障碍1.政府机构应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咨询、受理、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2.社会服务机构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等群体使用。
3.残疾人等群体应有机会获得个性化的社会服务,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四、技能培训和教育的无障碍1.教育机构应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其接受教育的权利。
2.公共培训机构应提供适合残疾人的技能培训服务,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
3.残疾人应有机会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五、就业和职业培训的无障碍1.雇主应积极招聘残疾人,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
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提供适合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
3.残疾人应有机会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活动,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六、文化和娱乐活动的无障碍1.公共文化场所应提供适合残疾人的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2.残疾人应有机会参加各种文化和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七、交通的无障碍1.城市交通应提供方便残疾人的公共交通服务,包括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等。
2.公共交通工具应设置方便残疾人的设施,如轮椅升降机、扶手等。
3.公共交通场所应设置盲道、轮椅通道等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出行。
八、信息和通信的无障碍1.政府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应提供方便残疾人的信息获取服务,包括政务公开、社会服务信息等。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评估量表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评估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b024c4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4.png)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评估量表概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评估量表是用于评估家庭中是否存在无障碍设施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通过对家庭环境的评估,可以帮助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供更好的无障碍条件和便利性。
评估维度1. 入口门和门厅2. 室内门和门廊3. 走道和过道4. 楼梯和坡道5. 厨房6. 卫生间7. 卧室8. 客厅和起居室9. 室外空间评估内容1. 是否存在无障碍入口门和门厅,如无障碍斜坡、无门槛门等。
2. 室内门是否宽敞并易于打开,是否有足够空间容纳轮椅或助行设备。
3. 走道和过道是否宽敞,是否有障碍物阻碍通行。
4. 楼梯是否有扶手、防滑装置等安全设施,是否有坡道供残疾人使用。
5. 厨房是否有符合无障碍标准的设施和操作空间,如低台面、易于操作的厨具等。
6. 卫生间是否有无障碍设施,如扶手、淋浴座椅等。
7. 卧室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辅助设备,如轮椅、助行器等。
8. 客厅和起居室是否布局合理,便于残疾人活动和交流。
9. 室外空间是否有无障碍设施,如坡道、安全护栏等。
评分标准根据评估内容,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优秀:设施完善,完全符合无障碍要求。
- 良好:设施较好,基本满足无障碍要求,可适当改进。
- 一般:设施存在缺陷,需要改进以满足无障碍要求。
- 不合格:设施严重不符合无障碍要求,需要立即改进。
使用方法1. 根据评估维度和内容,逐项评估家庭中的无障碍设施状况。
2. 给出相应的评分,记录在评估量表中。
3. 分析评估结果,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
4. 制定改进计划,并逐步改善无障碍设施。
注意事项- 评估量表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评估和改进。
- 在进行评估时,需尊重残疾人的权益和隐私,保证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使用以上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评估量表,可以帮助评估家庭环境的无障碍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便利度。
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与设施
![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与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c318a89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7.png)
学校
学校应设有方便残疾学生的无障 碍通道、教室和卫生间,以及适 合残疾学生使用的教育设备和教 具。
图书馆
图书馆应提供方便残疾人的阅读 环境和设施,如视障人士专用的 阅读机、放大镜等。
特殊教育机构
特殊教育机构应根据残疾学生的 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设施 和教学设备,创造无障碍的学习 环境。
04
无障碍环境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 )技术,残疾人可以更直观地获取信 息,提高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社会参与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
倡导社会公平与包容
加强社会倡导,提高公众对残疾人无障碍环境的关注和参与 ,推动社会公平与包容。
鼓励企业参与
鼓励企业研发适合残疾人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残疾人生活质 量。
该法规定了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措施,以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和利益,包括无障碍 环境。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该条例明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并规定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地方无障碍环境法律法规与政策
各省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
这些管理办法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规定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以及相关部门 的职责和义务。
这些设施旨在消除残疾人面临的障碍 ,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出行便利性,使 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创造一个对残疾人友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社会活动。
意义
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02
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
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公共交通的无障碍设施
公共交通工具应设有残疾人专用座位、轮椅停放区、扶手等设施 ,方便残疾人出行。
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考评标准
![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考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2b4e3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8.png)
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考评标准
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考评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应有完善的无障碍交通网络,包括无障碍道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公共交通等。
这些设施应符合相应的无障碍设计标准,便于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群体的使用。
2. 公共场所无障碍化:公共场所(如政府办公机构、医院、学校、商场、体育场馆等)应具备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入口、无障碍电梯等,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和便利性。
3. 公共服务无障碍化:公共服务设施(如邮局、银行、社区服务中心等)应提供人性化的无障碍服务设施,如无障碍服务台、无障碍排队席位等,确保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
4. 信息无障碍化:城市应推广应用无障碍信息技术,如无障碍网站、无障碍APP等,以提供平等的信息服务,满足残疾人
的信息需求。
5. 社区无障碍化:社区应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无障碍的社区服务设施,如无障碍公园、无障碍咨询与服务中心等,促进他们的融入和参与社区活动。
6. 教育无障碍化:学校应提供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校门、无障碍教室、无障碍图书馆等,确保残疾学生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
7. 就业无障碍化:城市应促进残疾人的就业机会,提供包容的职业环境和无障碍工作场所,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8. 社会环境无障碍化:城市应倡导无障碍文化,提高公众对无障碍建设的认知和支持度,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保护和尊重,营造一个友善、包容的社会环境。
以上是关于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考评标准的一些建议,可以作为设计和评估无障碍城市建设的参考依据。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的细化和指导。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cb22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d.png)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
为了帮助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可以依据
以下实施方案:
1. 家庭评估:首先,进行家庭评估,了解残疾人在日常生
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
评估包括居住环境、家庭成员
的能力和限制等方面的考虑。
2. 设计规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无障碍改造的设计规划。
考虑包括厨房、浴室、卧室和起居空间在内的各个区域的
改造需求。
3. 入口无障碍:确保入口无障碍,包括斜坡、扶手、无障
碍门禁等设计。
这有助于残疾人自主出入家庭。
4. 卫生间改造: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卫生间应进行改造,包括增加扶手、加宽门口、安装升降装置等。
5. 厨房改造:考虑残疾人使用厨房的需求,可以考虑调整台面高度、安装可移动式厨房设备等。
6. 室内移动无障碍:为了方便残疾人在室内移动,可以安装扶手、坡道或升降装置等。
7. 安全问题:确保无障碍改造后的家庭环境安全,通过合理放置防滑地垫、安装防滑扶手、避免尖锐物品等方式来预防意外。
8. 财务支持:寻找相关的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的财务支持和补助金,以确保无障碍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9. 职业培训:组织相关的职业培训,包括如何使用无障碍设施和器具,帮助残疾人和家庭成员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改造后的环境。
10. 跟进和维护:在改造完成后,定期跟进和维护,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功能正常并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方案,实施无障碍改造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优化。
同时建议寻求相关专业机构或咨询师的建议和指导。
环境评估康复
![环境评估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92cc22da5ef7ba0d4a733b90.png)
(⼀一)环境评定分级
对环境的评定若根据环境的障碍程度来判断时,则分值从⽆无障碍的0到完全障碍的4;若根据在该环境下需要辅助的程度来判断时,则在分值前要冠以+号,从⽆无需辅助的0到完全辅助的+4。
(⼆二)环境评定内容
环境评定共有五⼤大⽅方⾯面的内容,⽣生活环境评定、⾏行行动环境评定、交流环境评定、居家环境评定和公共环境评定
⽣生活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基本环境,通俗来讲就是吃、喝喝、拉、撒、睡,以及穿⾐衣、洗澡等活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ADL。
⾏行行动: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活动功能。
互相交流: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活动功能,⽆无交流能⼒力力的⼈人会失去与社会的联系,从⽽而可能导致情绪障碍。
居家环境:是从事家务活动的环境,包括居家活动环境和居家建筑环境两⽅方⾯面。
公共环境:是从事公共活动的环境,包括参加公共活动的环境和公共建筑环境两⽅方⾯面。
(三)环境评定应⽤用
1.残疾⼈人障碍类型
(1)肢体残疾 (2)视⼒力力残疾
(3)听⼒力力残疾 (4)语⾔言残疾
(5)智⼒力力残疾 (6)精神残疾
2.六类残疾⼈人环境评定
以肢体残疾为例例:
(⼀一)环境改造原则
1.根据个⼈人需求确定最希望改造的环境优先
2.根据康复⽬目标合理理安排环境改造
3.根据残障类型有的放⽮矢改造环境
4.综合考虑兼顾各类残疾
(⼆二)环境改造步骤
1.明确改造环境的辅助产品类型
2.辅助产品评估
3.辅助产品确定
(三)环境改造应⽤用举例例
1.⽣生活环境改造
2.⾏行行动环境改造
3.交流环境改造
4.居家环境改造
5.公共环境改造。
国际无障碍标准
![国际无障碍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a1886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7.png)
国际无障碍标准摘要:一、国际无障碍标准的背景与意义二、国际无障碍标准的主要内容1.残疾人权利宣言2.残疾人权利公约3.无障碍技术标准4.无障碍环境标准三、我国无障碍标准的发展与实践四、推进无障碍标准的建议与措施正文:在国际社会中,无障碍标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它旨在为残疾人提供平等、公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享有基本权利,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国际无障碍标准的背景、主要内容、我国无障碍标准的发展和实践以及推进无障碍标准的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际无障碍标准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残疾人数量的增加,残疾人权益保障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焦点。
为了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保护,联合国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宣言》和《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提出了无障碍的重要性。
同时,世界各国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无障碍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以期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
二、国际无障碍标准的主要内容1.残疾人权利宣言:明确了残疾人享有与非残疾人平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人格尊严、教育、就业、健康等方面。
2.残疾人权利公约:进一步强调了残疾人的权利保障,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措施,确保残疾人享有平等权利。
3.无障碍技术标准:涉及信息、通信、交通、家居等领域的技术规范,以确保残疾人能够方便地使用各种设备和设施。
4.无障碍环境标准:包括建筑设计、道路设施、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残疾人能够在无障碍环境中生活。
三、我国无障碍标准的发展与实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无障碍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了残疾人的权益保障。
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无障碍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并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如无障碍道路、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等。
四、推进无障碍标准的建议与措施1.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我国无障碍法律法规体系。
2.提高社会对无障碍标准的认识和重视,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投入和改造。
环境评定技术—环境评定解决方案(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环境评定技术—环境评定解决方案(康复评定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5e48e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b.png)
04
促进患者功能代偿、提高患 者的环境适应能力。
05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 注意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06
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促使其 重新投入生活,回归社会。
贰、环 境 改 造 的 内 容
环境改造,亦称环境干预,其内容一般包括辅助器具的适配和使用、相关物件 的改造和环境场景的改造等。
贰、环 境 改 造 的 内 容
贰、环 境 改 造 的 内 容
环境改造,亦称环境干预,其内容一般包括辅助器具的适配和使用、相关物件 的改造和环境场景的改造等。
03 环境场景的改造
对环境场景改造要注意环境布局,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残疾患者 作业活动。如果布局合理,环境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所以,环境场景改造的核心主要是为残疾患者建立无障碍设施, 为残疾者享受生活或参与社会活动创造基本条件。
贰、环 境 改 造 的 内 容
环境改造,亦称环境干预,其内容一般包括辅助器具的适配和使用、相关物件 的改造和环境场景的改造等。
02 相关物件的改造
是指对患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用具、器具、设施、物件等所进行 的改造。对相关物件的改造要注意物件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需考虑患者 能否使用,是否更易于拿取。
04 综 合 考 虑 兼 顾 各 类 残 疾
环境改造一定要综合考虑,是系统工程。不能因为解决了一个 群体的障碍而对其他群体造成不便。
壹、环 境 改 造 原 则 与 目 的
2.环境改造的目的
01
更好的为患者的日常生活 提供便利。
02
帮助患者准确完成动作, 降低体力消耗。
03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 存质量。
叁、环 境 改 造 应 用 举 例
(一)生活环境改造:
多使用辅具,如穿衣杆、自动喂食机等
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评估
![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34f993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3.png)
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评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无障碍环境的重视,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与评估成为推动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平等竞争的重要举措,对于尊重残疾人权利、提升公共文明素质、促进城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必要性没有无障碍环境,残疾人就会因为缺乏适应环境的设施和服务而不能参与各种公共活动和服务。
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的就是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生存、工作、休闲等服务条件。
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维护残疾人基本权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标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标就是提供适应残疾人特殊需要的设计和服务,使残疾人能在公共场所和社交活动中自由、独立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首先要通过建立无障碍环境,确保残疾人能够顺利进出公共场所,这包括路面、门厅和通道的规划和设施设计等。
其次,公共场所应当提供无障碍服务,比如提供助听器、无障碍信息咨询服务等等。
最后,在公共场所内也要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需求和体验,比如残疾人专用洗手间、某些物品的货架高度调整、防滑地面等等。
三、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困难目前,我国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硬件设计标准、软件服务标准不科学、法律保障缺失、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等。
因此,建设一个真正的无障碍环境需要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四、无障碍环境评估的意义为了了解当前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一个有效的测评工具十分必要。
无障碍环境评估体现了人本主义设计思想,具有很强的社会导向性、实践性和工程师取向性,是无障碍环境施工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评估报告的发布,将为其他公共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反响。
在评估中,我们应当记录实测数据和用户反馈,如门槛高度、通道宽度、设施高度等资料,意在寻找不足之处,从而在建设无障碍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克服和改进其中的障碍,提高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质量。
法规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
![法规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775b1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0.png)
近年来,无障碍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要求,以推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将针对该主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首先,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规要求体现在法律和立法文件中。
例如,在国际上,联合国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旨在确保残疾人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并提出了无障碍环境的要求。
此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的《美国残疾人法案》和欧洲的《无障碍法规指令》,都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了公共场所、住宅、交通工具等方面的无障碍标准和设计规范。
其次,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方面,法规要求各类建筑物、设施和服务都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
例如,在建筑领域,法规要求公共建筑必须设置无障碍通道、坡道、无障碍电梯等设施,以便残疾人能够自由进出。
此外,无障碍环境建设还要求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通道标识等,以提供更方便的使用条件。
在交通领域,法规要求公共交通工具应该配备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语音导航等,以保证残疾人的出行权利。
另外,无障碍环境建设还要求广泛普及相关知识和培训,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助。
根据法规要求,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倡导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同时,政府还应该提供经济支持和资金补贴,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投入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此外,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规要求还包括完善监督和评估体系,确保标准的执行和有效的落实。
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制定无障碍标准和评估指标,对公共场所、建筑物、交通工具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向社会公开检查结果。
同时,法规还要求对违反无障碍标准的行为进行处罚,并设立举报渠道,保障残疾人的维权利益。
在总结上述内容时,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规要求体现了对残疾人权利的尊重和保障,旨在实现社会的包容和共融。
只有通过法规的引导,才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得以全面展开,并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业治疗评估—环境评估
![作业治疗评估—环境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82b814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b.png)
房间
厨房
地板铺面 瓷砖
门宽
75公分
旋转空间 不符合 (标准为直 径150)
障碍物
无
电话高度 (标准90100)
照明开关高 125 度(85-135)
客厅
卧房
木板
木板
133公分 76公分
符合
符合
无
无
沙发茶几上
125
125
卫生间1 卫生间2
瓷砖
瓷砖
75公分
70公分
符合
不符合
无
无
125
125
项目
A.玄关 宽度 107 坡度 无 旋转空间 直径107
2. O. 4 提示盲道warning indicator 表面呈圆点形,用在盲道的起点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 服务设施的位置以及提示视觉障碍者前方将有不安全或危险状态 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2. O. 5 元障碍出人口accessible entrance 在坡度、宽度、高度上以及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 行动障碍者通行的出人口。 2. O. 6 平坡出人口ramp entrance 地面坡度不大于1 : 20 且不设扶手的出人口。
可以
家具可以移动 安全没有问题
环境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主体) 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客体),即环 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物理环境
非个人层面情境:包括,个人直接接触的环境(如 住家、家具、自然地形、植物、动物、建筑物等)以 及环境里中的互动(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 照顾者等)
环境评估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一、确认患者关心的作业
了解个案是谁 辨认个案需求作业治疗的目的以及关心的功能 作业史:生活经验、价值观、兴趣等 优先顺序和达成目标
无障碍环境—公共设施无障碍标准(残障社会工作课件)
![无障碍环境—公共设施无障碍标准(残障社会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15fa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f.png)
基本概念: •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
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4
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
坡道 盲道 门净宽 公厕 走廊净宽 电梯入口净宽
5
坡道:
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 坡度应不大于十二分之一。
10
电梯:
电梯的入口净宽均应在0.8米以上
11
公共环境的无障碍建设
公共环境的无障碍建设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国际通用无障碍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导入案例/情境: 王东是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设计师,最近他负责一项老旧
小区改造项目,小区内居住老人较多,需要对其进行无障 碍环境改造。。 他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 无障碍环境都包括哪些呢?标准是什么?
6
盲道:
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盲人 辨向的音响设施;
7
门净宽:
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场所 需另设残疾人入口
8
走廊净宽:
所有建筑物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米以上
9
公厕:
公厕应设有带扶手的坐式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门隔断应做成外开 式或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
康复护理环境评定报告怎么写
![康复护理环境评定报告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cc18069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46.png)
康复护理环境评定报告怎么写
环境评定概念
环境评定是指按照残疾入自身的功能水平对其即将回归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找出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的因素,并提出修改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独立性。
环境评定概念
为方便残疾人使用轮椅、助行器、定向辅助器等,帮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社会应积极采取措施消除障碍,在国际上将这种措施称为无障碍设施(barrierfreeaccessibilites)。
1988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7《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对建筑物内、外设施都提出了要求,这极大地方便了我国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
(一)环境评定的目的
1)了解残疾人在家中、社区和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功能水平及舒适程度。
2)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区、政府机构、费用支付者提供适当的建议。
3)评估了解残疾者需要的适当的设备。
4)帮助准备出院的残疾者及其家属,确定是否可得到较好的服务。
环境评定的目的及方式
(二)环境评定的方式
环境评估既可以通过现场评估,也可以通过观场访问来完成。
现
场评估可以了解到患者活动所必须面对的实际环境,并进行现场动作评估。
现场访问是通过交谈方式了解患者的功能能力及患者对具体环境的适应情况。
一般来讲,在患者出院前,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作比较细致的交谈,将为环境评估提供许多建议和指导。
治疗师应指导和鼓励患者家庭对社区娱乐和教育设施的通道、公共交通的使用以及附近的商场,作一些必要的调查,使患者更能适应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
环境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环境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70b5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a.png)
界和周围情况。 • ICF对环境的定义为:“形成个体生活背景的外
部或外在世界的所有方面,并对个人功能发生 影响。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态度环境,且物质 环境又包括自然和人造环境两大类。 • 无障碍环境(accessibility),是指使残疾人在 任何环境里进行任何活动都没有障碍。
三、环境改造应用举例 (一)生活环境改造 (二)行动环境改造 (三)交流环境改造 (四)居家环境改造 (五)公共环境改造
五、人造物质环境分类
•人造环境分类
ICF代码
分类
e115 个人日常生活用产品和技术 e120 个人室内外行动和交通用产品和技术 e125 交流用产品和技术 e130 教育用产品和技术 e135 就业用产品和技术 e140 文化、娱乐及体育用产品和技术 e145 宗教和精神活动实践用产品和技术 e150 公共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及建造的产品和技术 e155 私人建筑物设计、施工及建造的产品和技术
三、环境评定应用 (六)精神残疾人的环境评定
三、环境评定应用 六类残疾人环境评定结果
一、环境改造原则
(一)根据个人需求确定最希望改造的环境优先 (二)根据康复目标合理安排环境改造 (三)根据残障类型有的放矢改造环境 (四)综合考虑兼顾各类残疾
二、环境改造步骤
(一)明确改造环境的辅助产品类型 (二)辅助产品评估 (三)辅助产品确定
四、环境和无障碍环境的作用 (一)环境的作用
•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人造环境的正面作用。 • 人造环境的负面作用。 • 人造环境是典型的双刃剑。
(二)无障碍环境的作用
• 功能障碍者(含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需要。 • 功能障碍者就学、就业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 功能障碍者发挥潜能做贡献的需要 。 • 健全人也受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y wor ds : hu ma n- ma d e e nvi r o nm e nt ;e n vi r on me nt a l a s s e s s me n t ;a c c e s s i bi l i t y
l 中图分类号】 R 4 9 6 【 文献 标 识 码 l C I 文章 编 号l 1 0 0 6 — 9 7 7 1 ( 2 0 1 3 ) 0 5 — 0 4 8 9 . 0 4
中 国康复理 论与实 践 2 0 1 3年 5 月第 1 9 卷第 5 期 C h i n J R e h a b i l T h e o r y P r a c t , Ma y . 2 0 1 3 , V o 1 . 1 9 , N o . 5
— .
48 9 — —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9 7 7 1 . 2 0 1 3 . 0 5 . 0 2 4
的损伤并发挥 潜能 ,才能克服他们活动和参与 的困难 。典 型实
例 是 世 界 著 名 物理 学 家 霍 金 ,他 既 不 能 说 话 又 不 能 行 动 ,在 我 们 看 来 是 极 重 度 残 疾 人 ,但 是 在 辅 助 器 具 的 帮 助 下 却 对 世 界 做
出 了 巨 大 贡献 。 国外 对 残 疾人 的称 谓 已经从 “ d i s a b l e d p e r — s o n ”( 无 能 的人 ) 改为 “ p e r s o n w i t h d i s a b i l i t y ”( 伴 有 功 能 障 碍 的
身 损 伤 的结 果 ,是 自己 的事 情 ,与 环 境 无 关 ;改 造 环 境 是 社 会 对 残 疾 人 的怜 悯 和 施 舍 。
实 际 上 ,我 们 周 围很 多 残 疾 人 都 有 为 社 会 做 贡 献 的 愿 望 ,
范 、步 骤 和 内 容 。
【 关 键 词 J 人 造 环境 ;环 境评 定 ;无 障 碍 环 境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As s e s s me n t o f Ac c e s s i b i l i t y f o r Pe r s o n s wi t h Di s a b i l i t y Z H U T u — l i n g , F AN J i a - j i n , HU ANG He ,e t a 1 . R e s o u r c e Ce n t e r
・
论坛 ・
残 疾 人 无 障 碍 环 境 评 定
朱 图陵 ,范佳进 ,黄 河 ,赖冬 霞 ,戢 萍
【 摘 要l 本文基 于 I C F环 境 因 素 及 其 限定 值 的 理 解 ,结 合 近 年来 对 环 境 评 定 和 环 境 改 造 的 实 践 ,提 出 了环 境 评 定 的 原 则 、规
类 — — 《国 际 残 损 、 残 疾 和 残 障 分 类 》
( I C I DH ) ,并 提 出 了残 疾 发 生 及 发 展 的 医学 . 社 会 模 式 :残 损 一
残疾 一 残 障 。其 基 本 理 念是 ,残 疾 人 活 动 和 参 与 的 困难 是 其 自
o fA s s i s t i v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h e n z h e n , S h e n z h e n 5 1 8 0 4 9 , Gu a n g d o n g , Ch i n a
A bs t r ac t :Ba s e d o n t h e c o nc e p t o f e n vi r o nm e nt a l f a c t o r s o f I CF,t og e t h e r wi t h t he p r a c t i c e of e nv i r o nm e n t a l a s s e s s me n t a nd r e f o r m i n t he r e c e nt ye a r s , t hi s pa pe r di s c u s s e d t h e pr i nc i pl e, s pe c i f i c a t i o n, pr o c e du r es a nd c on t e n t of e n vi r on me nt a l a s s e s s me n t .
计 。 这 种 对 残 疾 的 认 识 反 映在 1 9 8 0年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WHO ) 提
境 因素和个人因素1 之 间 发 生 交互 作 用 的 消 极 方 面 ” 。 由于 残 疾 人 的 自身 损 伤 基 本 不 可 改 变 ,所 以 只 能 改 变 环 境 来 适 应 残 疾 人
【 本 文 著 录 格 式 】 朱 图 陵 ,范 佳进 ,黄 河 ,等 . 残 疾 人 无 障碍 环 境 评 定 [ J ] . 中 国康 复 理 论 与 实 践 , 2 0 1 3 , 1 9 ( 5 ) : 4 8 9 — 4 9 2 .
人 们 长期 以 来 习 惯 于 站 在 “ 健 全 人 ” 立 场 看 残 疾 人 ,首 先 看 到 是 他 们 的 损 伤 及 活 动 和 参 与 的 困难 ,并 从 人 道 的 角 度 认 为 社会 应该 帮助 这个弱 势群体 。如北 欧的瑞典 和丹麦 在 2 0 世 纪 3 0年 代 就 建 有 专 供 残 疾 人 使 用 的 设 施 ,而 后 发 展 为 无 障 碍 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