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基地总结性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梯队教师选拨活动
二、探索新视点——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
3、开辟名师讲坛,传播教育思想
开辟名师讲坛。邀请名师每月对全校教师作一次学术报告 或教育专题讲座。
畅谈自身的成长历程,让他们的教育人生映照着一线教师 的成长轨迹,使智慧的火花得以传递……
今年暑期学习讨论周活动中,吕水庚校长,潘建民、蒋守 成、张和忠、孟国伟四位副校长分别为全体教师作了专题讲 座。邀请了湖塘中心小学的庄惠芬副校长诠释了如何做一名 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他们的深入浅出的分析,风趣幽默的 讲解,循循善诱的风格,深深吸引了全体教师。
组建一个临时的编写组,由项目负 责人召集开展活动,大家一起商讨编写 中的各种问题。
组建临时团队 形成“智囊团”
二、探索新视点——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
7、加强纵横联系,整合研训资源
在纵向上与常规教学和课题研究上下贯通; 在横向上与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各种校园文化节等左右联系, 整合校本研训资源,形成纵横交错的校本研训立体网络。
一、攀登制高点——强化组织管理,形成学校教科研共同愿景
1、抓组织
学校领导不仅重视教科研工作,而且都积极地走在了教科研的前 沿。吕水庚校长现主持省重点课题,张和忠、潘建民、蒋守成副校长 以及教科处耿春琴老师和教科室张俊老师各主持一个省级课题,做到 了率先垂范,他们深入地学习了科研理论,努力地锤炼了教学技艺, 在“示范”上做足了文章,力争使自己成为引领科研工作的内行。
青年教师送课下乡
全国模范教师潘建民副校长 为岸头实验学校老师作讲座
三、抓好结合点——强化课题研究,有效推进学校教科研活动
1、合理规划,健全课题研究网络
学校“十一五”课题中,已有一项省学会课题结题,五项常州市 课题结题,两项课题获常州市一等奖,一项获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常州 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张五芳被评为常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四项课题获 金坛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
吕水庚校长在教师节时为老师送书献花
二、探索新视点——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
2、尝试分层研训,形成教师梯队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品位,创新校本研训方 式,我们制定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教师考核 评选方案》,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实施分梯队 分层培养的措施。
08年12月,学校对第一期一、二两级梯队教 师进行了考核,通过材料审查、课堂考核、学生 满意度测评等多种形式,评出了优秀及合格梯队 成员。09年春,学校又开展了第二期梯队的报名 考查工作。如今梯队又吸纳了一批新成员,现两 期梯队教师已达百余人。仅去年来,就有十七位 老师成长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今年 三十三位老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全部通过。
传承中谋发展 创新中呈特色
——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总结性评估汇报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由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初中与金坛市实验小学强强合并的基础上于 2003年8月组建而成,座落于风景优美的金坛城南风景区。学校占地 面积130亩,现有82个班级,4000多名学生。
263名教职工中,有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 才2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32人、骨干教师39人,华罗庚的儿子华光 担任名誉校长。
目前,学校主课题《实施促进式教学,构建双赢课堂的研究》已被 省规划办立项为重点课题。另有一项江苏省学会重点课题课题,四项省 规划办立项课题,四项常州市级课题(其中一项为重点),十二项金坛 市级课题,两项课题获奖金坛市政府133工程培养对象资助,学校课题 研究网络已经形成。
特级教师张和忠副来自百度文库长 在武进前黄中学讲学
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常州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蒋守成 副校长在南京夫子庙小学面向全省上研究课
一、攀登制高点——强化组织管理,形成学校教科研共同愿景
3、抓机制
“不学习无以立”,教科研活动是学校生命的源泉,是学校发展的 动力。开展教科研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在构建管理 机制上下功夫。
吕水庚校长主持主课题沙龙活动
蒋守成副校长主持名师讲 坛,潘建民副校长主讲
一、攀登制高点——强化组织管理,形成学校教科研共同愿景
2、抓管理
为了增强教师参与科研的内驱力,我们以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 结合,“刚柔并济”,以文化氛围暗示、教师优秀群体创设、管理者 人格感召、赏识激励教师等方法,努力为教科研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 的条件。现在,教师们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或者说比较自觉地投入到教 科研工作之中。
他们真情述说的“教育故事”,如同从行囊中“哗啦啦”倒出的课 改之果,馨香扑鼻,明丽照眼,无不浸透着对学生的爱,诠释着对教学 的独特见解,链接着对教育的片片真情。
每学期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师真述说”教育故事“
二、探索新视点——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
6、组建临时团队,进行项目研训
聘请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本学科 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人组建一个 七八个人的“智囊团”式的临时团队。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教学人员人人都有 笔记本电脑的信息技术优势,我们还开辟 “网上评课室”和“网上专题沙龙”等交 流平台。
教师利用电脑进行评课和沙龙
二、探索新视点——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
5、树立典型引路,推广教学经验
邀请了各学科推荐的从教多年、低负高效的教师,来参加教学经验 研讨会,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
建立了研究目标管理机制; 建立了研究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了互动培训长效机制; 建立了研究活动保障机制。
学校老师进行专题研究活动
二、探索新视点——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
1、研读教育理论,提升教师素养
每年都要向教师赠送教育理论书籍,推荐给老师进行研读,每两周 由一个教研组把书籍中的精典、自己的学习体会,编写在学校《科研之 窗》上,发放到每位老师手中进行导读,力求一学期能认真读懂、读透 一本书。
每月一次的名师讲台,传递教育思想,碰撞教育智慧
二、探索新视点——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
3、开辟名师讲坛,传播教育思想
暑 期 学 习 周 活 动 精 彩 纷 呈
二、探索新视点——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
4、创设网络平台,碰撞教学智慧
利用瑞博平台创建了“校本教研专题 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教研活动资料, 作为一种教研资源在一届一届地往下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