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新加坡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城市保护及实践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8.新加坡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城市保护及实践探讨
宁雅静
摘要:新加坡在独立后所进行的城市更新项目,是重塑其物质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打造新加坡国际化都市的关键所在。
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城市保护概念的强化与应用避免了城市特征的丧失,为新加坡树立了独特的城市形象。
本文探讨了新加坡在剧烈的城市更新运动的背景下,城市保护概念的提出、发展及应用。
并主要以中国广场(China Square)的复兴实践为例,论述了在新加坡城市中心区兼具历史价值和商业开发潜力的片区中,如何通过历史保护与商业再开发的巧妙均衡:来实现历史地段活力的再现;达到历史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赢的;并使之与周边的城市功能和结构融合。
由此可见,经过谨慎规划的新旧混合以及随之带来的功能混合,是实现中心区历史地段复兴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更新,城市保护,中国广场复兴,新旧混合,保护与发展均衡
1.引言
在1965年独立之后的四十年间,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更新计划重新塑造了新加坡的物质空间,并将其打造成为一座世界城市。
大规模的平民窟清理,殖民时代土地利用结构和建筑形式的清除,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新的建设,使新加坡城市化区域的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
然而,随着大规模的拆除与重建,新加坡同其他在短时间内发生物质环境巨变的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特征模糊,城市特征丧失等问题。
作为新加坡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保护的主导机构,城市重建部门(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在1971年的概念规划中开始提出城市保护的内容。
并在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划定保护区、制定保护政策以及实施保护规划等举措。
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新加坡城市特征的保留。
中国广场(China Square)是新加坡最早实现城市化的片区之一,有着历史、建筑、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立国后,这里不断恶化、过度拥挤的的居住环境,以及周边金融中心扩展的土地需求,使其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地段。
然而,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博弈,
使政府面临着保护与开发之间的抉择。
通过详细的调研评估,谨慎的规划,最终采取了新旧结合的发展模式。
如今的中国广场已经成为了新旧混合,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的活力街区。
中国广场的复兴成为了历史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的典型案例。
2.新加坡城市更新进程
2.1新加坡城市更新的背景
1965年之前,新加坡是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以及战略性的港口。
当时的城市有着典型的殖民地中心区的二元特征:一方面是劳动阶层密集的集中在恶劣的住房中,另一方面是拥有大量财富的少数的现代贸易和金融机构。
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独立前夕,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通过“反对殖民劳动力运动”建立起了基层人民的支持。
在国家建立的过程中,由中产阶级组成的基层力量的联合为独立铺就了强有力的发展道路。
就意识形态而言,这种策略可以解释为包含“中间阶层运动(middle-class progressive regime)”和“底层人民机会扩展运动(regime devoted to low-class opportunity expansion)”的双重政策。
后者的贡献随后被转换为行动计划的一个指向,意在改变底层劳工的居住环境。
因此,消除中心区二元化城市结构的成为首要的行动,对贫民窟的清理揭开了新加坡城市更新的序幕。
2.2新加坡城市更新的阶段
2.2.1第一阶段:城市更新的前奏(1945-1959年)
独立之前的城市面貌是:一个极度拥挤的城市核心,被稀疏的乡村和农田包围着。
殖民政府对于二战后遗留下来的中心区混乱的住房状况并没有做很多的改善,也无意致力于解决公共住房问题。
因此,城市的物质环境日趋恶化。
1950年代,随着英国新的规划理念的出现,殖民地首当其冲的成为了锻炼英国规划师的海外试验田。
因此,殖民者在1952进行中心区的调研和中心区之外的社区规划,颁布了一版总体规划,。
1958年,总体规划被正式作为土地利用发展的指导规划。
2.2.2第二阶段:城市更新的早期(1960-1970年)
1959年,自治政府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新加坡政府高度干涉的开始,并代替了殖民政府不负责任的态度。
随后于1960年成立了建屋发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政府成为了公共住房主要的开发者。
随后,清理贫民窟,中心区产业升级、中心分散等策略相继实施,特别是《土地获得法》(Land Acquisition Act)取代了《租金控制法》(Rent Control Act),为私有土地所有者带来了再开发的动力。
在联合国专家的协助下,新一版的概念规划于1971年4月被政府采纳。
在随后的几十年对新加坡的土地利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3第三阶段:概念规划的实施(1971-1990年)
1971年的概念规划,加速了城市更新的进程。
1970年代中期,城市中出现了大规模的重新安置,公共住房、私人住房、零售业和办公场所相继建设。
随着人口的重新安置、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商业、办公空间分配以及区位选择等规划概念和策略的改变。
概念规划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
为城市的发展被注入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带领新加坡在走向更高阶段的发展。
但随着大量的拆除重建,新加坡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的特征逐渐消失。
1971年的概念规划虽已提出城市保护的手段,但直到1980年代才得以实施。
1989年,得到保护的历史街区,占到了中心区面积的4%。
2.2.4第四阶段:概念规划修订之后(1991年以后)
1990年代,新加坡在外汇交易市场中位居第四,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成为重要国际经融中心之一。
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在,应对新的全球化挑战,成为吸引全球智慧精英和资本方面一个关键的因素。
这一时期,中心区的扩展和活力的加强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新中心区核心(New Downtown Core)成为主要发展区域。
2.3新加坡城市更新的影响
城市更新为新加坡城市结构和形象带来了根本的转变,从二元格局和挤满了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破旧的房屋的城区,转身成为了中心等级明晰,职能分明,现代高效的国际化都市。
在更新的过程中,很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消失了。
随之兴起的“城市保护”意识及实践,为保留城市记忆、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新加坡的城市保护概述
对于新加坡这个只有710平方公里土地的城市国家而言,土地是最为稀缺的资源。
新的发展对于土地的需求与历史保护之间均衡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3.1新加坡城市保护的提出
随着新加坡独立之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很多旧的景观消失并进行了土地的再开发。
特别是在早期发展的片区中:“乡村人”被重新安置在“社会交往模式和自给自足比物质形式更重要的”新城中,地方原有的社会文化价值逝去了;手工业者的退休并补偿安置到新的区域,传统的贸易也消失了。
在这一背景下,“城市保护”成为弥补这一缺失,最大可能挽留城市特征的措施。
1971年概念规划中,城市保护的手段就已经提出,但直到1980年代早期之后,这个概念才得以实施。
在挽救城市特色的同时,历史地区的复兴也带来了旅游业、服务业的兴盛。
随后,城市保护框架不断成熟,保护的片区和保护建筑不断增加,保护方式也日趋灵活。
3.2新加坡城市保护的进程
最初的保护集中于建筑单体的保存。
古迹保存局(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Board)负责保护建筑遗产,从1972年开始对新加坡有建筑遗产价值的建筑进行确认,检查,评价,这也为随后的城市保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71年的概念规划提出了关于城市保护的内容。
规划将城市保护归纳为“规划师有意识给予新加坡一种亚洲城市的身份(Asian Identity)”。
保护实践起源于1980年代早期。
在主要的历史保护区如牛车水,小印度和马来村中,历史建筑都被保留并修复。
在城市中心区,通过谨慎的保护新加坡河附近的历史建筑来实现滨水空间的复兴。
1989年,新加坡城市保护总体规划完成。
四类拥有保护区分别被定义为:历史片区(Historic District),历史居住片区(Historic Residential),次级聚集区(Secondary Settlements),别墅(Bungalows),分别制定保护导则及法律。
1989年3月进行修订的规划法案(Planning Act)第一次赋予城市保护以法定性,强调要保护:保护区的特征和外观;保
护区内的传统活动的进行,如贸易,手工业者,顾客等。
随着1989年城市重建局中保护机构(Conservation Unit)的成立,开始了对保护区的的物质调研。
同时,拟定一个综合的指标选择系统,用来评估和决定建筑或是片区是否被保护,主要是基于建筑优点,历史重要性,稀有性以及对环境的贡献。
1992年,保护专家被指派给予新加坡保护关于管理、法律、工程和建筑方面的意见。
1994年4月,城市重建局和古迹保存局联合举办名为“展示我们的建筑遗产,追求高质量的修复”的展览。
展览的口号是“我们的遗产在我们的手中(Our heritage is in our hand)”,主题是“公私合作,共同保护(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 conservation)”。
展览包括了四个部分:建筑遗产的需要,丰富的遗产,高品质的复原以及公私合作。
强调了新加坡进行保存和保护的需要,并展示了对于建筑遗产的保留修复如何塑造了一个有历史,特征和魅力的城市。
展览展示了公私部门如何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保存和保护的成功:延长了建筑的生命,恢复了国家纪念物的魅力,保护了建筑恢复了历史街区的生命和活动,创造了新商机。
此时,已经有超过44个保护区有着5000余座历史建筑,大约127公顷,占到了中心区面积(2600公顷)的4%。
其中,中国庙宇是不同历史时期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移民建造的;穆斯林则受到伊斯兰国家穆斯林建筑历史的影响;印度庙宇是基于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的风格设计的;教堂是由外国传教士建造;市政和商业建筑均为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店屋则是新加坡殖民时期所特有的居住、商业形式。
这些不同文化底蕴与艺术风格的建筑共同代表了新加坡这个移民国家丰富的精神内涵。
4.新加坡城市保护实践——中国广场的复兴
4.1中国广场复兴背景
4.1.1中国广场历史追溯
中国广场位于牛车水(Chinatown)和莱福士坊(Raffles Place)之间。
它被城市重建局定义为“新加坡最早城市化的地区”,可追溯至1822年莱福士规划时期。
早期的移民是中国南部地区来的福建人,在这一地区从事传统的贸易及服务。
同时也带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建立了华人庙宇以及学校。
形成了以家族宗祠为中心,传统的店屋(多为早期店屋样式,部分是传统店屋以及装饰艺术形式)围绕的建筑空间形式。
4.1.2中国广场复兴的提出
同牛车水其他部分一样,新加坡获得独立时,移民都住在拥挤恶劣的环境中。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广场也是一个传统贸易和服务的活动中心,被传统建筑店屋所围绕的公共空间构成了富有活力的室外餐饮中心。
随着中心区城市更新的进行,中国广场周边进行了金融区的建设以及牛车水历史地段的保护。
由于邻近金融街区,且与新的核心区有很好的交通联系,这里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极好选择,被纳入了城市更新的范围内。
保存传统建筑还是推倒重建?保留历史文化价值还是追求商业价值?使再开发策略的选择是首当其冲的议题。
4.2中国广场复兴策略探讨
1990年代早期,城市重建局开始研究中国广场综合再开发的途径。
其中,关键的考虑因素是:强调现存建筑的历史重要性;释放更多的土地用于发展。
两者的权衡是这个项目综合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城市重建局最初的规划研究中,基于现存建筑的历史和建筑价值以及发掘土地的再开发潜力的考虑,提出了如下两个方向的策略:
a)最大化发展策略:将所有的现存建筑夷为平地,用大块的用地进行新的商业建筑。
为东侧的金融区提供进一步发展的上商业用地。
然而,这将以丰富建筑和历史特
征的丧失为代价。
b)最小化发展策略:所有现存建筑都被保留,以小的地块进行出售。
然而,这或许会
导致中心地段土地发展潜力的丧失;城市层面而言,必须寻找新的地区来满足金
融街区扩展的需要。
最终,在对建筑细致评估和商业潜力分析的基础上,城市重建局决定采取新的发展和选择性保护的结合的发展策略,通过一种双赢的方式达成一种巧妙的平衡。
其中,大约有一半的现存建筑被保留下来,形成大规模新旧结合的发展。
这个策略实现了土地的优化使用,创造了新的商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地区的特色,也为商业项目赋予了特征性。
保留的建筑要经过缜密的评估和选择,主要因素有建筑价值,历史价值和结构状况等指标。
其中,华人庙宇作为过去公共活动的中心,保留下来并建设成为该地段的文化博物馆。
拆除建筑的地块面积有着商业发展的考虑,如要求新的地块可以满足一个典型的2000平米
的商业建筑需要。
同时,在规划研究的过程中,规划师对新加坡以及其他国家的现存的发展项目进行研究,作为中国广场优化的标准和细化的借鉴。
如他们用驳船码头(Boat Quay)成功的步行商业街区和室外餐饮区域作为中国广场步行商区的参照。
4.3中国广场复兴规划设计概念
4.3.1新旧互动的整体规划概念
中国广场整体的城市设计概念是要创造一个高层建筑边缘和低层建筑的核心轴:新建的高层建筑用于补足金融区的拓展,低层的保护建筑轴则形成一个中心的步行商区,共同构成商业和商务的结合,新旧的和谐与互动。
当发展完全后,中国广场将会形成在牛车水、新加坡河和金融区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域,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混合活动中心。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保护建筑和新开发的结合,将会营造一个有趣的城市肌理的对比(参见图1)。
图1 中国广场保护规划图
图片来源:URA网站
4.3.2混合多样的土地利用概念
出于区位的考虑,这个地区被划分为不同大小、功能的地块出售给发展商:邻近莱福士坊的地块多为拆除建筑后的大地块,主要用来发展办公,用来强化商务中心区的地位,满足中心区对于办公空间的需求;邻近牛车水的地块多为传统店屋所占据的较小地块,更加趋于混合利用,包含了商店、办公、餐饮和娱乐等功能,形成步行街区;结合传统建筑营造室外活动空间,为区域带来丰富多样的夜生活;同时,预留土地用于建设为附近办公人员服务的餐饮中心,以及为驾车而来的游客提供的多层停车楼。
4.3.3步行友好的人行交通概念
鼓励步行对于发展商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广场步行友好的概念表现为保留激活现有的步行街区,开辟新的步行线路连接不同的功能片区。
中国广场位于一条从新桥路(New Bridge Road)到丝丝街(Cecil Street)的主要的步行路线上,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延续了这一步行通道。
在南京街(Nankin Street)和北京街(Pekin Street)上设置了一条林荫的步行街区。
并要求街区一侧的保护建筑在一层和室外餐饮空间创造活动,来生成一条24小时的活动轴,鼓励步行。
同时,建设连接中国广场和牛车水,以及莱福士坊和新加坡河的地下人行道。
是中国广场成为几个功能区块的过渡和相会的地段。
4.3.4详尽灵活的城市设计概念
城市规划的概念和目标最终需要转换成一系列的详细城市设计导则,以指导具体的建设。
以下为其中一些控制导则:
4.3.4.1建筑形式规划
在中国广场的不同部分都有高度的控制要求,以此实现中心的低层保护建筑被周边的高层建筑围绕的城市设计概念。
同时,在分别的地块中,不同的高度控制分区用来创造在保护建筑和新建建筑中的过度效果。
4.3.4.2街道景观规划
通过强制性和建议性的建筑边缘设计导则,沿路的建筑创造一种强烈的城市边缘。
以此将新开发地块与周边传统城市肌理结合起来,保留传统的街区特征。
4.3.4.3屋顶景观规划
新建的高层建筑允许有屋顶平台,与保护建筑相邻的建筑则要求有协调的屋顶形式。
实现片区第五立面的整体协调。
4.4中国广场复兴的成效
在中国广场复兴的过程中,共计七个地块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私人发展商出售:其中,邻近商务区的三个较小的地块用作新开发;邻近牛车水的四个较大的地块是新旧建筑的结合。
通过城市重建局的土地出售计划,中国广场已经成功的转型为莱福士坊附近一个具有独特城市形式的片区,大量被修复的店屋结合新建的高层建筑(参见图2)。
其中有着丰富多样的使用功能,包含了办公、零售、娱乐、餐饮、艺术和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娱乐增长点。
图2 中国广场复兴后实景(上:新建高层办公;下:传统店屋改造)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5.新加坡城市保护实践的启示
对于城市保护与发展的讨论在城市更新中从来没有结束过。
对于新加坡这一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国家而言,这一问题更加尖锐。
新加坡的城市保护自1980年代兴起后,在建筑保护修复、城市特色保留、城市空间复兴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广场复兴的典型案例,通过新旧的混合,巧妙的平衡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成为了衔接牛车水保护区和商务区之间一个有机的连接。
然而,新与旧的随意混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只有通过谨慎、敏锐的规划,中国广场才有如今的场景:成为一个有着独特氛围和特色的,被本地人和游客喜爱的商业文化片区。
参考文献
[1]Belnda Yuen. Planning Singapore : From Plan to Implementation[M]. Singapore:Singapore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99.
[2]Wong Tai-Chee. Four Decades of Transformation, Land Use in Singapore ,1960-2000 [M] .Eastern University of Press,2004.
[3]Lily Kong. Conserving the Past , Creating the Future---Urban Heritage in Singapore[M].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2011.
[4]Conservation Guidelines [M].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2011.
[5]China Square Conservation Plan (URA website) .
[6]Development approach —Conservation or Modernization? (URA website) .
作者简介:
宁雅静,女(1987年3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2012年1-5月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生项目,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