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章节题库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一、填空题
1.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_________。
(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案】认知方式
【解析】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
其中,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习者说来,也是其学习方式。
2.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_________环境。
(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案】人文
【解析】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语言环境又包括视觉环境和听觉(或视听结合)环境;人文环境则包括目的语社会的物质文明、人际交往、风俗习惯、文化历史传统和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文明。
3.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把所学到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方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产生偏误,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过度泛化
【解析】过度泛化,是指说学习者(特指外语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的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语言偏误。
这样说来,
原本“你很漂亮”说成“你好好漂亮”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过度泛化”例子。
4.科德把错误分成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而偏误是不成系统、_________出现的。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偶然
【解析】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
所谓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偏误则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
5.交际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缩减策略和_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求成策略
【解析】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可分为缩减策略和求成策略两大类。
6.认知方式指对信息的感知、定义、组织和记忆方法,大致分为_________和场独立两类类型。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场依存
【解析】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类型。
前者是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事物和问题,把部分与整体区别开来。
后者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7.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_________、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
(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案】记忆力
【解析】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
8.焦虑是常见的情感因索之一,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着_________的作用。
(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阻碍
【解析】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焦虑常表现为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对负面评价的焦虑几个方面。
一般认为焦虑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呈负相关,过多的焦虑造成思想上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增强了抑制,会阻碍第二语言习得。
9.具有“_________”学习风格的语言学习者喜欢分析思考,自我意识较强,不太喜欢与别人交往。
(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场独立性
【解析】认知方式存在个体差异。
场独立性的学习者分析能力强、自信心强、富于竞争性、善于考试;场依存性的学习者则长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善于与人交往,因而易于在交际过程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
二、判断题
1.作为个体因素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态度、性格、焦虑、自信心和情绪。
(北京
大学2010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个体因素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指动机、态度和性格。
2.在心理学理论中,抑制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和自我保护。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自尊心(self-esteem)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
而抑制是个体的一种防御外部伤害、保护自我的心理屏障。
3.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
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想象力是智力的核心。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
4.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和态度。
(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指动机、态度和性格。
其中,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态度是个体对某
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性格主要包括内向和外向、自尊与抑制、焦虑和移情几个方面。
5.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对比分析是一种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和历时比较,以揭示其同异的语言分析方法。
(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音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重要的信息。
6.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了“微格教学”的研究,用于对教师进行各种可操作、可控制的教学技能的训练。
(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正确
【解析】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在我国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1963年在美国提出,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
7.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母语的干扰作用被称为“负迁移”。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正确
【解析】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
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影响中起阻碍作用的,称为负迁移。
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这种因为母语的干扰而出现偏误的作用称为母语的负迁移。
8.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对比分析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习惯,习得第二语言意味着克服旧的习惯并形成一套新的习惯。
9.语言学习者的年龄不会改变习得顺序,也不会改变学习速度。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错误
【解析】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
儿童和少年模仿能力强,短时记忆力强,学习更灵活,敢于表现自己,善于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有效地习得语言,因此在获得准确、地道的语音和流利的口语方面占有优势;而他们理解、分析能力和已取得的学习经验则比不上成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识学习的成分越来越大。
三、选择题
1.一个留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不知“阅览室”这个词怎么说,就用“一个可以在里面看书、做功课的房间”来解释,这个学生用了()的交际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回避B.简化C.造词D.描述
【答案】D
【解析】回避是指回避某一话题或放弃表达某一信息;简化是指对目的语的形式或功能加以缩减;造词是指造目的语中并不存在的词语;描述是指用一段描述或解释迂回表达某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