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潮汕建筑艺术

合集下载

潮汕建筑特色

潮汕建筑特色

潮汕民居形式的名称,都与大自然有关系的名称如“四点金”(“金”是风水中自然界的五行之一)、“下山虎”、“爬狮”等,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结合点”在潮汕建筑中俯拾皆是。

在民居建筑的形式上反映了建筑土木技术结构与中轴线为基准的对称审美要求,故门与窗的重复连续性显示出节奏感格外明显。

其建筑方式多为板筑、白瓦素墙、秀洁清净。

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用于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上。

此外,潮汕民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极其注重装饰,檩木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桷”。

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火、土五种不同类型,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上主要部位贴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精美绝伦的石雕,木质结构上镂刻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物富有艺术气息,古色古香如皇宫建筑。

潮汕平原地理地势复杂,江河密布,村镇多临水,未近江河者多开渠引水至村前,挖一半圆形水塘蓄水,弧形朝向主体建筑,以纳气聚财,也有“过池风”凉爽的实惠,更有游泳、洗澡、洗衣物、养鱼的实用价值。

我们将重点讨论潮汕民居建筑的风水特点1.潮汕的风水与二次葬习俗由于潮汕平原的地势地域因素和民风民情的缘故,潮汕自古酷信风水,至今存有大量的风水建筑。

仅澄海莲花山,就有“倒插金钗”、“猛虎跳墙”、“黄蜂采花”、“飞凤衔书”、“通天蜡烛”等许许多多风水的典范,其中的“金交椅”又称孩儿坐轿,是北宋新州知州,位列潮州前八贤的张夔墓;“蟠龙吐珠”又称摆盘猪头,是江夏黄氏的祖墓。

这些风水宝地几乎每一处都蕴藏着莫测的玄机和神奇的传说。

最能说明潮人惑于风水的现象是所谓二次葬习俗。

《潮州府志》载:“陋俗相沿,葬后十年或廿年,则易其棺而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黑者另觅佳城,不经甚矣。

”为了得到一处吉穴,或停柩数十年不葬,或葬后扒开启视,或侵坟盗葬,或互殴诉讼。

我小时候有一位邻居,生平最大的愿望是为自己找一处好风水,找了十几年,把家都花穷了还没找到。

潮汕传统建筑

潮汕传统建筑

潮汕传统建筑潮汕地区位于中国的广东省,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地方。

潮汕传统建筑是这片土地上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它展示了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潮汕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其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意义。

潮汕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木材和石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木材被广泛用于建筑框架和墙壁,而石头则用于建造坚固耐用的基础。

这种建筑材料的选择不仅是由当地的资源条件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潮汕人民对于自然和环境的尊重。

他们相信使用天然材料可以创造出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潮汕传统建筑的设计也非常注重细节和比例的平衡。

建筑师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来设计建筑物,使其既实用又美观。

例如,传统的宅院通常由多个庭院和房间组成,每个庭院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花园、娱乐场所或家庭聚会的场所。

建筑师会通过布局和设计让每个庭院呈现出独特的景观和氛围,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宁静与舒适。

潮汕传统建筑还注重室内外的连通性。

建筑师通过巧妙地设计门户和窗户,将室内外空间融合在一起。

这不仅能够增加室内采光和通风的效果,还能够让人们在室内欣赏到室外的美景。

例如,建筑中常见的庭院或天井可以成为一个室外休闲区域,人们可以在其中享受自然的美好。

潮汕传统建筑的特点还包括雕刻和装饰。

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包括精美的雕花和彩绘,它们往往以寓意美好的图案和图象为主题。

这些装饰不仅能够增添建筑的艺术价值,还能够传达出潮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此外,一些建筑还会添加独特的屋顶装饰,如雕刻的瓦当和雕塑的石狮子,以展示建筑的庄重和尊贵。

潮汕传统建筑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提供了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还代表了当地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在潮汕地区,许多传统建筑已被列为文化遗产,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潮汕文化的重要窗口。

而且,许多建筑已经被改造成博物馆、艺术展览馆和文化中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总之,潮汕传统建筑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建筑特色搭建方案设计

潮汕建筑特色搭建方案设计

潮汕建筑特色搭建方案设计在潮汕建筑中,建筑结构简洁、线条流畅,雕刻精美,装饰繁多,色彩饱满,非常注重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本文将就潮汕建筑特色的搭建方案进行设计,从建筑立面、结构、雕刻、装饰、色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建筑立面设计潮汕建筑的立面设计非常讲究,常常采用“边三进”的形式,即由一个主体建筑和两个侧边楼组成,整体形成一个庭院式的结构布局。

建筑的线条流畅,墙面采用砖瓦、木材等材料,经过精心雕刻和装饰,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典雅、精致。

在立面设计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砖雕、木雕等传统技艺,结合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工艺,设计出具有潮汕特色的建筑立面。

可以在门窗、檐口、柱头等部位进行精美的雕刻,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和装饰性。

二、建筑结构设计潮汕建筑的结构设计非常注重整体的稳定性和美感,常常采用木结构和石砌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建筑的梁柱结构清晰明了,没有过多的繁琐装饰,注重结构的简洁和几何美。

在结构设计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结合潮汕建筑的传统结构特点,设计出更加稳固、坚固的建筑结构。

可以采用钢结构、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增加建筑的科技感和时尚感,同时也可以保留传统的木结构和石砌结构,使得建筑更加具有文化传承性。

三、建筑雕刻设计潮汕建筑的雕刻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常常运用花、鸟、草、虫等自然元素,结合几何图案进行精美的雕刻,给建筑增加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雕刻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是宗教题材,有的是民间传说,有的是抽象的图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在雕刻设计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设计出具有潮汕特色的建筑雕刻。

可以在建筑的柱子、梁头、门窗等部位进行精美的雕刻,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和文化内涵,使得建筑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感。

四、建筑装饰设计潮汕建筑的装饰非常丰富多样,常常运用木雕、石雕、彩绘、壁画等技艺进行装饰,使得建筑更加华丽繁复。

装饰的内容主要是自然风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题材,给建筑增加了故事性和神秘感。

关于潮汕建筑的研究

关于潮汕建筑的研究
返回
潮汕民居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类于皇宫
潮州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州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 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 的整合。 民居建筑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韵味,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豪 华气派,无论在建筑序列格局还是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可以与皇宫相媲美,故 自古就有“潮州大厝皇宫起”、“京华帝王府、潮山百姓家”之说。
(合称为“红桁蓝桷”),这些丰富多彩的绘画使得“下山虎”成为一座真正的
苑,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有无处不在的艺术可欣赏。
单独画并不能彰显华丽,还有更具潮汕文化艺术代表的瑰宝:巧夺天工
的雕刻,金光闪闪的潮绣和栩栩如生的剪纸,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ຫໍສະໝຸດ “下山虎”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返回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 “四马 拖车”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头进的“反照”是为了遮挡 路人和客人的视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通廊是主人和来访客人停放交 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厅是平时接待客人用的,而长辈们重要的会见和议事 则在二进和三进的大厅进行。三进的大厅还设置祖龛供奉祖宗灵位。逢年 过节、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国,就要开龛门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别”;家人 做了伤风败俗的事要绳之以家法,也要开龛焚香,让他在祖宗面前请罪。 后库则是供办丧事时停放棺柩的地方。主体建筑的大房由长辈居住,最高 长辈一般住在三进的房子,其它房间由小辈居住。磨房、厨房、浴室、厕 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边的火巷。家中遇上办喜事,则各进大厅的禅门 洞开。办丧事时更为隆重,不单要卸下“反照”,还要卸下各进的禅门。所 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撑起帐篷。这样一来,一、二、三进形成了 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便于进行各种活动。总的来说,主体建筑前低后高, 每进递增三级石阶,这样便于突出主要厅堂,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前进遮 住后进,保证后进的采光。后包是为了保护主体建筑和防盗而设。当然, 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无缘问津的。现存较完整的“四马拖车”, 可在澄海县隆都镇的“慈黉爷故居”及普宁市洪阳镇的清提督府“德安里”看到

潮汕建筑四点金

潮汕建筑四点金

潮汕建筑四点金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和潮州市之间,是一片充满了激情和独特文化的土地。

在这个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被称为“潮汕建筑四点金”,这种建筑风格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首先,潮汕建筑四点金的一个特点是色彩斑斓。

在这个建筑风格中,颜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外墙常常涂成鲜艳的红色、黄色或蓝色,让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醒目。

这些明亮的颜色代表了潮汕地区人们的独特个性和豪爽的性格。

其次,潮汕建筑四点金的另一个特点是勾栏的使用。

潮汕建筑中的勾栏是一种独特的装饰元素,通常用于建筑外墙的边缘。

勾栏的形状有很多种,有的呈弧形,有的呈直线形,还有的呈波浪形。

这些勾栏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起到了保护建筑的作用,让建筑更耐久。

第三,潮汕建筑四点金的第三个特点是雕花的运用。

在潮汕建筑中,雕花是非常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

建筑的柱子、门窗等部位常常会雕刻出各种图案和花纹。

这些精美的雕花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度,而且展现了潮汕人民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潮汕建筑四点金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屋檐的独特造型。

潮汕建筑中的屋檐常常拥有独特的造型,如拱形、曲线形等。

这些屋檐的设计不仅使建筑看起来更加优美,而且有助于屋顶排水,防止积水。

这种独特的屋檐造型是潮汕建筑风格的独特标志之一。

以上所述的四点金,即色彩斑斓、勾栏的使用、雕花的运用和屋檐的独特造型,是潮汕建筑风格的重要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潮汕建筑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而且这些特点也反映了潮汕地区人们豪爽、热情的性格,展示了他们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潮汕建筑四点金是潮汕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潮汕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建筑领域注入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潮汕的独特魅力。

浅谈潮汕民居建筑

浅谈潮汕民居建筑

浅谈潮汕民居建筑北京有四合院,陕西有窑洞,云南有吊脚楼,…………,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各地的建筑有着自己的特色。

那么,潮汕地区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呢?现在,请让我们一起走进原汁原味的潮汕民居建筑!一、潮汕建筑的进展史我国的建筑自古以来渊源深厚。

从原始社会开始使用一样的树枝、柴草架撑而成的茅屋到汉朝初步形成的木结构屋形。

人们在建筑实践中不断提高建筑技术,后来又显现了砖木结构建筑。

唐朝时,这种砖木相融合的建筑可谓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的我国的建筑已趋向传统化、格局化。

潮汕建筑是其中的一颗辉煌的明珠。

古时兵荒马乱,无乡不寨,这对潮汕建筑特色的形成起了庞大的阻碍。

古时寨是一个整体,它的平面形状多呈圆形或不规那么的多边形,而〝院式〞被采纳得最广泛。

大同小异的寨子一样出现以下特点:①以某个范畴的区域规划而成的村落,通常以祠堂为中心,其它房屋围着它而展开。

②为安全着想而只设一个寨门。

古时官兵的掳掠,强盗的洗劫等情形较为严峻,那个唯独的入径可防外敌轻易入内。

③受风水学的阻碍。

一样房子差不多上靠山环水,坐北朝南。

古时〝水〞象征〝财〞,〝环水〞而〝守财〞,浓厚地反映出«易经»中天人合一之说。

以现代的角度那么能够诠释为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环境和谐进展的建筑观。

④外简内繁又是其特点之一。

这点深深印上潮汕人思想情怀的烙痕,表露着潮汕人的谦逊、内涵。

既追求现世生活又不失纯朴的本性!二、民居建筑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前进。

在众多古建筑中,潮汕民居一枝独秀。

让我们在滚动的历史里,细数着点滴往事,展望着以后的进展。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差不多布局,最差不多形式称〝下山虎〞、〝四点金〞。

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如以下图〕等。

其外部轮廓那么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其中停驻在潮汕的〝丁氏光禄公祠〞即〝丁府〞〔丁日昌纪念馆〕便是一个经典。

潮汕民居

潮汕民居
潮汕民居建筑
中国地大物博,地方建筑灿若星河,各具特色,潮 汕民居便是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汕民居融汇千百 年来潮汕人的智慧,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
潮汕传统民居建筑起源于传说中的陈皇 后的故事,具有类于皇宫,规模庞大,轻巧 通透,注重装饰,工艺精致,追求与自然的 和谐,讲究风水,独特的建筑方式和材料等 特点。有“四点金”,“下山虎”,“四马 拖车”等制式。
过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户住的。随着社会人口的发 展和增加,一家一户住的形式渐渐被人们打破。现在,一个 民居往往住着三、四户人家。这样的住宅,虽然住起来有些 拥挤、杂乱,但是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 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铺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门之上亦绘有 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不同于“门楼肚”上的花花草草,而 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戏剧故事、神话传说,如“穆桂英挂帅”、 “仙姬送子”、“郭子仪得宝”等等,正厅墙上则有一幅长 壁画,多为“十仙贺寿图”,皆取吉祥之意。还有红色的檀 木,蓝色的橼子(合称为“红桁蓝桷”),这些丰富多彩的 绘画使得“下山虎”成为一座真正的画苑,就像颐和园的长 廊一样,有无处不在的艺术可欣赏。 单独画并不能彰显华丽,还有更具潮汕文化艺术代表的 瑰宝:巧夺天工的雕刻,金光闪闪的潮绣和栩栩如生的剪纸, 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下山虎”富丽堂皇,美轮美 奂。
主体建筑的大房由长辈居住,最高长辈一般住在 三进的房子,其它房间由小辈居住。磨房、厨房、浴 室、厕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边的火巷。 家中遇上办喜事,则各进大厅的禅门洞开。办丧 事时更为隆重,不单要卸下“反照”,还要卸下各进 的禅门。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撑起帐篷。 这样一来,一、二、三进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大空间, 便于进行各种活动。总的来说,主体建筑前低后高, 每进递增三级石阶,这样便于突出主要厅堂,更重要 的是为了不让前进遮住后进,保证后进的采光。后包 是为了保护主体建筑和防盗而设。 当然,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无缘问 津的。现存较完整的“四马拖车”,可在澄海县隆都 镇的“慈黉爷故居”及普宁市洪阳镇的清提督府“德 安里”看到。

新时代潮汕传统民居古建筑的修复与营造

新时代潮汕传统民居古建筑的修复与营造

新时代潮汕传统民居古建筑的修复与营造摘要:本文通过对潮汕传统民居古建筑基本形式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潮汕传统建筑的修复与营造策略,为保护传统古建筑、振兴乡村献言献策。

关键词:新时代;潮汕传统民居;修复与营造1潮汕传统建筑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1.1现实意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

潮汕传统建筑是潮汕传统文化的载体,建筑里蕴涵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别突出“孝”文化,以潮汕祠堂为例,是祭祀祖先的场所,通过举办祭祀礼仪等传统民俗,体现了潮汕人“追根溯源”、“报本返始”的孝思表现。

还记述了先人的光荣事迹,乐善好施的美德等,以此来教化子孙积德行善的作用。

常设有理事会,为宗族的老人、学生提供资助,促进宗族团结凝聚力。

1.2艺术价值潮汕传统建筑不仅有宏伟的建筑格局,还采用潮州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嵌瓷、描金彩绘等精美的工艺装饰装点。

如采用四大木雕之一的金漆木雕,通雕透雕层次分明,题材丰富,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让建筑显得金碧辉煌。

潮汕灰塑、泥塑彩绘更具独特工艺技法,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温的优点。

嵌瓷工艺是用五彩的瓷片在屋脊、墙体裁镶嵌表现人物动物形象,在屋顶灵活跳动之貌。

潮汕工匠将精湛装饰工艺在传统建筑上进行特有技艺表现,使得建筑不仅有其历史价值,还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2潮汕民居的建设特色2.1潮汕民居的平面布置特征从潮汕民居的各种布置形式入手,归纳出潮汕民居总体布局特征。

潮汕民居的整体布局整体聚拢紧凑,通过结构的弹性结合,构成了一种富于变化的布置风格,与我国北方民居的分散式、大院落的格局截然不同。

潮汕传统房屋以院落分隔,院落以厅堂或廊檐相连,可有效地处理潮汕地区的潮湿、炎热等气候问题。

潮汕传统建筑格局不管是“爬狮”、“下山虎”“四点金”、“三壁联”“四马拖车”“百鸟朝凰”等,每一种布置都讲究严格的对称性,以清晰的轴线为中心,以厅堂为中心。

整个结构向外是封闭式的,向里是开放式的,中央庭院是室内与室外的联系,从总体上解决了通风、采光等方面的问题。

试论近代潮汕祠堂建筑装饰

试论近代潮汕祠堂建筑装饰

画栋 , 缀以池台竹树” 。雕梁 画栋 的潮汕祠堂 , 其装饰 的技艺首先 体 现在木雕 的奢华 上。 己略黄公 祠是 近代潮 汕祠 堂建筑 中的精 品代表 。该祠 以精美华 丽 的潮州金 漆木 雕装饰 著称 。金漆 木雕
装饰遍布祠 堂 , 门楼 内到 东 西花厅 , 主座 到抱厦 , 从 从 所有 的瓜 柱、 斗拱 、 穿枋 、 随梁枋 以及屋 架 间的花胚都 饰 以木雕 , 题材 内容 雅俗共赏 , 画形 象生动逼真。随梁枋及 各穿枋是层层 叠叠的通 刻 雕; 柁墩 的狮 座 、 柱 的飞凤 、 梁 雀替 的 鱼化 龙均 为玲 珑剔 透 的 圆 雕; 承重的梁架不宜雕 凿 , 则饰 以浅浮雕或者绘 以金漆 画 , 图可 构
装饰壮丽( 图 1 。在梁架 的处理方面 , 见 ) 抬梁式 、 穿斗式和混合 式
的梁架 ,经过历代 匠师 的研究 与创造 , 于在 明代 末期创造 出赋 “ 终
予地方特色 的‘ 三载( ) 梁 五木瓜 , 五脏 内十八 块花坯 ’指梁 三条 , (
平 面绘 以金漆 画; 梁架周 围配 以十八 件木雕 饰物 ) 为主体 的装饰 形制”1, … 更适合结 合建 筑构 件进行 精致 的装饰 。雕 刻技 法 的特
LUO n - n Ya g we
能从感觉上把沉重 的梁架 升腾 , 减少 屋顶空 间的压抑感 , 同时与 其他 内容的金漆木雕 融为 一体 , 展现 出一个 金碧 辉煌 、 精美 绝伦 的装饰空间 。凤凰头上顶着梁起着 斗拱作用 , 更是建筑技术 与艺 术 的奇妙结合 , 工艺之精 、 构思之妙令人 叹为观止 。
垂脊 , 脊的厝 头角 以嵌 瓷 、 垂 灰塑装 饰 , 整个屋脊 更显气 势恢宏 、
雕、 雕, 石 亦有 浮雕 、 雕 、 通 圆雕 等 各异 的技 法 , 更有 潮汕 独创 的画于 一炉 ” 的镂通雕 技艺 。近代潮 汕祠 堂建筑 的装 2 雕 梁 画栋 的装饰 技艺 乾隆《 潮州府志》 提到“ 鸟革 翟飞 。家有千金 , 必购书 斋 , 雕梁 饰工艺不仅具有多样性及特殊性 , 而且具备将 各种装饰手 法加 以 综合运用 , 取得丰 富艺术效果 的特点 。

潮汕民族建筑文化

潮汕民族建筑文化

潮汕民族建筑文化□纪传英▲普宁洪阳德安里一、师父头和蒿尺在潮汕地区,过去的老木匠(师父头),建祠堂都没有图纸,只有蒿尺,即用一根长木条,上刻尺度;其中滴水、档高、门宽、窗高、门第高、地面退水等各种尺寸都刻录在其中,一把蒿尺定全局。

这是非常传统但已过时的施工方法,近有台湾建筑专家专门来汕访问我。

说您在潮汕古建行业非常有名,您是否对蒿尺内行?我说蒿尺的道理我知道。

它是机械的规定某些尺寸属于好字,某些尺寸属于坏字,并有舍尺保寸的一套通变法。

但蒿尺这一传统,在我们这里已经失传。

潮汕蒿尺(亦称丈蒿),通常为长1.86丈的扁木杆,在正反两面刻上二个尺寸系列,以1.8尺、3.6尺、6.4尺至1.86丈,其中应用有阴宅十字诀,生、老、病、死、苦、兴、旺、惨、恶、穷,每字定度1.8木寸。

阳宅八字诀:财、病、离、义、官、劫、害、本,每字定度1.4木寸。

潮汕通常以每寸换算为2.97厘米。

由于各地的尺法规定系统不一,就鲁班尺而言,苏杭、上海、广州是每尺27.5至28.33厘米,厦门每尺29.4厘米,而泉州、福州等地每尺30厘米,沈阳、长春、山西、成都、西安、北京等地每尺31.37至32厘米,潮汕则每尺29.7厘米,还有夏尺,亦称唐小尺,据前人考证,夏尺每尺为24.69厘米。

商尺(即唐大尺)每尺12寸,每寸2.46厘米,换算为每尺30.8625厘米。

清末规定营造尺,一尺为9寸6分,即32厘米。

这些繁杂的尺度,确实令人难学难记,容易失传。

这些工匠利用复杂难懂的尺法,经常和风水先生较量,因风水先生的法宝是罗经,而师父头则用复杂的尺法去和风水先生斗法,以求互相制约,因而以求取得较好的经济利益和地位,高水平的首席匠师往往都懂得堪舆的知识。

二、潮汕建筑风水和风水先生风水学亦称堪舆,历史上所说的地理,阴阳、卜宅、相宅、图宅、形法、青襄、青乌等均泛指风水学。

风水学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潮汕先人利用风水学的理论应用于建筑中,是相当普遍和讲究的。

潮汕几种类型建筑

潮汕几种类型建筑

1、木雕、石雕 在不降低木构件承载强度的前提下,用浮 雕、通雕、圆雕等技法去修饰它。在明代建成 的徽州民居,木雕装饰已经用得相当普遍。梁 架、斗拱、雀替、檐条、栏板、门窗户扇,都 刻上了花鸟虫鱼,车马人物一类内容。潮汕民 居的木雕,集中在通廊、拜亭和厅堂檐下,梁 架斗拱、门窗户扇,最是木雕艺人大显身手的 好地方。清代中期以后,潮州商业日见发达, 民间多拥有巨资的富商大贾。为夸耀乡里,富 商们在建宅时,不惜资费,惟求豪华。屋宅的 木雕装饰,亦愈趋细腻繁复。梁头桁下,层层 叠叠,堆满金漆木雕。潮汕民居石雕装饰的演 进,大抵跟木雕相同。
三、潮汕民居的装饰
潮汕民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其注重装饰, 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檩木 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 桷”。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土、 火五种不同的造型。造型优美的五星脊饰,连 同山墙、屋檐都用瓷来镶嵌。嵌瓷是潮汕民间 工艺美术,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一些主要 部位贴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 还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潮汕风水学对于“气”的重视,包含着一定的 科学道理。实质上是追求人身的小宇宙之“气” 与周围环境的大自然宇宙之“气”相协调、统 一,以保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 。 如何察看住宅的“气”呢,主要在于察形:气 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气隐而难知,形 显而易见。地有吉气,土随而起,化形之著于 外者也。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 形必粗顽、欹斜、破碎。这就将抽象的“气” 与自然环境的具体形态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 人要认真深入地观察自然形态,便可知“气” 之吉凶顺逆,从而推导宅的祸福,选出佳地来。
2、追求精细华美的美学风格
我们所讲的“鸟革翚飞”、“雕梁画栋” 赞叹的都是民居装饰的两个特点:精细、 华美。

工巧精丽 中西合壁——潮汕建筑的装饰美学与历史流变

工巧精丽 中西合壁——潮汕建筑的装饰美学与历史流变

闽文化 北来
经 福建南迁 而 来的
潮 洲I 明 清 时 期 的 建

相 竞 比 照 京城 官 邸

甚至 皇 宫 的富丽


使潮汕地 区全面 开发 的重 要 环 节

是潮汕文化形成



多受 苏 杭 园林 的影 响

常 以庭 院式

天 F 美 景 为我 用

的气 魄

拿来


明清 时期

最 终形 成 有鲜

的商业 发 佯地 潮 汕 特 色 建筑

聚集 了 多数 那 个 时代 的
潮 汕 人 的创造


不少
繁荣 和 汕 头市全 面 启动 的市政 建 设
人 外 HJ 到 海 外 谋 生
在 农 业 卜精 耕 细

潮 汕 民居 的传 承 与 发展

为保护潮



[ 在手 : 业 上

精雕 细 琢

在商业 上 更
s P E C lA L P L A N N IN G
特 别策划
原文化 的影响



明 中叶 以后 至 清 前 朝

三 级石


这 样便 于 突 出主 要 厅 卷



威严

也 不及 江 南地 区 之 俊逸


t 潮州建
受江 南 文化 影 响 ; 近 代 则较 早 受到海 外
文化的影响
钢铁


重 要 的是 为 了不 让 前进 遮 住 后 进

潮汕宗祠民居石雕简介

潮汕宗祠民居石雕简介
潮汕建筑石雕是古建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深受绘画、刺绣、木雕等姊妹艺术的影响如古代绘画中的散点透视,直接影响了石雕的构图并吸收了绘画中的三角形、之字形及s形构图形式,以表现不同的人物场景石雕与木雕有相同的历史渊源,在建筑构件的使用上与木雕相似,艺术风格上同样表现为层层镂通雕的精湛技艺潮汕刺绣的上万种图案给石雕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素材,建筑石雕的营造过程也是石匠师运用自己的技巧对建筑文化再创造的过程匠师们以高超的雕刻技法拓展了雕刻材料表现出了非常复杂的题材,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果。
按建筑构件的不同有不同的雕刻手法,如大梁,立柱,柱础,斗拱,屐头等。承重构件一般使用减地平钑和素平的方法雕刻,如随梁枋,牛腿,穿枋等构件。比较接近人的视线并且不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则用单层或多层镂通雕的方法来雕刻,力求精美细腻,突出主体艺术形象。
石雕构件艺术
1.石梁枋,石柁墩,石穿枋,花坯
石梁枋是一座建筑的主要骨架之一,是架在石柱之上的水平构件。它上承屋顶,下接石柱,其在重要的建筑如宫殿,坛庙,一般用天花,藻井遮盖。在潮汕民居及氏族宗祠中,往往全部裸露在外,这种做法称为露明藻。由于石梁在力学上的承重作用,所有潮汕传统建筑中的石梁,常用素平和减地平及这两种手法来雕刻,即线刻或浅浮雕形式,以免消弱石梁的承载能力。
(2)石漏窗
石漏窗是建筑采光通风的部件潮汕民居的石漏窗一般安置在庭院内,向着天井的檐廊下其形式有圆形、方形、多边形、曲线形、月牙形、扇面形等,窗内图案千姿百态如汕头月甫证果寺石漏窗,窗框制成圆形,窗内以镂通雕的手法雕刻“双龙吐珠”,清秀俊逸有的石窗制成扇面形,窗内用镂通雕的手法雕刻出水仙花,形象生动其窗上文字多用篆书书写吉祥字句,这种窗花艺术是建筑重要的装饰元素。
3.石柱与石栏杆
石柱是承载着屋顶及梁架的全部重量的构件,装饰一般集中在石柱的上下两头潮汕古建筑喜欢用石梭柱,即将石柱的上、下两端的柱径逐渐缩小,称为“收分”或者“卷杀”如潮州开元寺地藏阁的石金柱,上端直径为61Cm,下端直径66C。,中间最大处直径70Cm即上端卷杀为9二,下端卷杀为4cm,柱高660cm,最大直径在距下端250Cm处,并无中分的直柱段,形状更像梭子寺庙、道观的石柱多用龙来雕刻,称为石龙柱如开元寺慈悲殿四周围廊的石龙柱,采用“剔地起突”高浮雕的手法,加上潮汕特色的镂通雕方法,层层镂通雕刻,将龙的生动形象突现出来龙柱上镂刻双龙盘旋于海浪与云彩之间,云层上雕刻的“小仙童”与双龙巨大的形象形成对比,刚柔相济,栩栩如生柱子的下端称为柱础,一般有一层复盆式或圆鼓式,最常见的为莲花覆盆式由于气候湿热多雨,柱础一般比中原地区高出20一3Oclll,扩大了石柱础的装饰范围。潮汕古建筑柱础,雕刻花纹多用相对简单的几何形纹,造型古朴,与石柱形成整体。

民俗潮汕“厝”的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究竟指什么?了解潮汕文化从这开始!

民俗潮汕“厝”的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究竟指什么?了解潮汕文化从这开始!

民俗潮汕“厝”的四点⾦、下⼭虎、驷马拖车究竟指什么?了解潮汕⽂化从这开始!作为⼴东三个⽂化族群当中的⼀个⽂化族群,潮汕⽂化独具特⾊,潮汕⽅⾔、戏剧、⾳乐、菜谱、功夫茶、⼯艺品、民俗风情和⼈⽂⼼态等等为⼈们所称道。

⼀说到潮汕,⼈⾸先会想到的,更多的还是潮汕美⾷,再谈及,就是李嘉诚……对这个吃货的世界,不想多说了,但想撕开⼀个⼝⼦,说说潮汕的“住”。

△潮汕古民居⾃古以来,潮汕就是个⼈多地少的地区,潮⼈聚族⽽居,形成⼗分强烈的宗族意识,这⼀点在村落建筑上得以充分体现。

特别是富贵望族之家尤以建⽴规模宏伟的建筑群为荣。

古语⾔“粤有华桥,喜建造⼤屋⼤厦,以夸耀乡⾥。

潮汕此风也甚,惟房屋之规模、较之他地尤为宏伟。

”因⽽说,“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

潮汕的古建筑⽂化五彩缤纷,令⼈叹为观⽌。

它们形式多样,有牌坊、古墓、佛寺、神庙、民居、亭榭楼阁等,但最具特⾊的当属潮汕古民居。

△潮汕下⼭虎潮式古民居源于中原古风,吸引了北派风格,结合地⽅的环境、天象,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四合院的改进型的下⼭虎式、四点⾦式、驷马拖车式等组合的村落。

除了⾮常中式的审美美观之外,它们还能抗台风,防地震,宜居,坚固耐⽤。

四点⾦△四点⾦平⾯图△四点⾦民居所谓“四点⾦”,即是前后四个正房齐向着天井,称为“四厅会”,后⾯的⼤厅是祭祖的地⽅,两边的“⼤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与仆⼈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间⼩房,作厨房或柴草房,⼜称“格仔”。

△⼦孙门△天井与⼤厅隔扇门△从天井看隔扇门“格仔”与⼤房之间有通往外⾯的侧门,称“⼦孙门”,取多⼦多孙出⼊之间。

“四点⾦”因其四⾯⼭墙⾓形如汉字“⾦”字⽽得名,这种房⼦在过去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是潮汕⼈追求的理想住宅。

下⼭虎△下⼭虎民居△下⼭虎平⾯图“下⼭虎”房屋的建筑在潮汕农村中较为普遍。

建筑格局⽐“四点⾦”简单,少了两个前房,其余基本⼀样。

“下⼭虎”,顾名思义,“下⼭虎”的形状如下⼭之虎或爬⾏之狮,以⼤门为嘴,两个前房为两只前⽖,称“伸⼿房”;后厅为肚,厅两旁的⼆间⼤房为后⽖。

潮汕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论文:潮汕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品鉴

潮汕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论文:潮汕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品鉴

潮汕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论文:潮汕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品鉴内容摘要:潮汕地区的传统民居在中国地方传统民居中占有着一定的位置。

它与中原建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是中原优秀建筑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其装饰技术精湛,特色鲜明。

文章就其装饰艺术做了介绍,力求让读者多了解一点博大精深的中华居住文化,希望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装饰彩绘木雕石雕灰塑嵌瓷中国历史悠久,地方建筑灿若星河,各具特色,潮汕传统民居便是这其中的一朵奇葩,古语“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赞誉的就是潮汕民居。

潮汕民居的单元建筑主要是下山虎、四点金,扩展建筑群有驷马拖车、百鸟朝凤等。

建筑群中的主体是四点金或变体的四点金,极尽豪华气派,往往作为宗庙家祠。

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

”“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

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

”下面,笔者对潮汕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做一些探讨。

一、潮汕传统民居的装饰工艺潮汕传统民居的装饰工艺种类繁多,包括彩绘、木雕、石雕、灰塑、嵌瓷,等等,这些装饰工艺使得建筑物内外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装饰涵盖面广,大凡石木部件、门窗户扇、墙头屋脊、外墙檐下……无不施以装饰。

其装饰艺术既有中原地区传统的特色,又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与其他地方的民居相比有显著的个性特征。

(一)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的彩绘中国传统民居的彩绘装饰起源很早。

“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论语·公冶长》)“蔡”是一种用来占卜的神龟的名字,“山节藻棁”是说这房子的斗拱雕刻成高山的形状,梁上的短柱也画上了藻草的图案。

可见,春秋时期的住宅已经使用彩绘装饰。

中国传统彩绘主要有三种,包括和玺彩绘、旋子彩绘以及苏式彩绘。

和玺彩绘主要以象征权威的龙凤为题材,大量使用金粉,色泽浓重、鲜艳、华丽,仅为帝王宫殿所采用,充分显示封建帝王的权威;旋子彩绘大多以牡丹花变形的旋子花纹为题材,画法讲究,为官宦府邸所采用;苏式彩绘则是以山水、花鸟等为题材,构图灵活,内容丰富,园林建筑、江南民宅多采用。

潮汕建筑窗花设计方案

潮汕建筑窗花设计方案

潮汕建筑窗花设计方案潮汕建筑窗花设计方案一、潮汕建筑特点及背景潮汕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潮汕地区。

潮汕建筑的特点是注重室内外的空间布局和装饰,尤其注重建筑立面和窗花的设计。

潮汕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因此潮汕建筑窗花设计常常以水生物为主题,如鱼、蟹、龟等。

二、潮汕建筑窗花的分类及特点潮汕建筑窗花可分为立柱花、通栏花、荷花窗、窗花及各种花草鸟兽花等。

它们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寓意。

1. 立柱花: 立柱花是潮汕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手法,常用于门廊和室内横梁上。

立柱花设计主题通常与福、寿、财等生肖有关,具有辟邪、祈福和美好寓意。

2. 通栏花: 通栏花是将窗花设计与建筑结构相融合的一种手法。

通栏花的设计主题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展现出自然风景和艺术美感。

3. 荷花窗: 荷花窗是潮汕建筑中的一种特色窗花,因为潮汕地区水多,荷花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

荷花窗的设计通常以水生物或田园风景为主题,通过花纹的刻画,呈现出水上人家的安宁和生活美感。

4. 窗花及各种花草鸟兽花: 窗花及各种花草鸟兽花是潮汕建筑窗花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设计主题包括花草、鸟兽、人物等。

窗花以线刻为主,通过精巧的构图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潮汕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情。

三、潮汕建筑窗花设计方案1. 窗花设计: 窗花设计要注重巧妙的构图和细腻的绘画技巧,可以选择潮汕地区的特色元素作为设计主题,如花草、鸟兽等。

窗花可以采用线刻、彩绘等技法进行制作,以突出其美感和艺术性。

2. 色彩运用: 潮汕建筑窗花的色彩通常以柔和的色调为主,如粉红、淡蓝、浅绿等。

在设计中可以巧妙运用不同色彩进行组合,突出窗花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3. 主题选择: 窗花设计的主题可以选择与潮汕地区特色相关的元素,如鱼、蟹、龟等。

也可选择潮汕地区传统文化、建筑特色、历史人物等作为设计主题,以展现出潮汕建筑的独特魅力。

4. 设计结合建筑形式: 窗花设计应与建筑形式相结合,通过巧妙布局和选材,使窗花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

【精品】潮汕建筑特色

【精品】潮汕建筑特色

【精品】潮汕建筑特色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海滨地带,这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潮汕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反映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生活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潮汕建筑的特色。

第一,潮汕建筑讲究布局与起居。

潮汕建筑在设计时,多考虑到庭院、门厅、天井、廊房等院落空间的布局与组合。

同时,建筑也分为正房和配房,正房多开设座厅、书房、客房等功能房间,而配房则主要用来居住仆人和存放杂物。

此外,潮汕建筑里房间的朝向和大小也十分讲究,房间的大小一般按照家庭成员的数量来设计,而房间的朝向则要兼顾采光、通风等因素。

第二,潮汕建筑注重装饰艺术。

潮汕建筑在装饰上非常考究,往往采用雕花、砖雕、石雕、木雕等多种材料来进行装饰。

在潮汕建筑的装饰艺术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木雕了。

潮州木雕以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而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雕”。

第三,潮汕建筑讲究结构安全。

在潮汕地区,地震和台风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因此,潮汕建筑的结构设计必须非常牢固。

潮汕建筑中常见的结构构件包括柱子、梁、榫卯等,这些构件都采用了精湛的木工技术,以保障建筑的结构安全性。

第四,潮汕建筑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潮汕建筑通过建筑风格和形式的表达,展现了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当地人民十分重视教育、礼仪和家庭观念,这些观念都通过潮汕建筑的设计和装饰得以体现。

总之,潮汕建筑在布局相宜、装饰精美、结构稳固以及地域特色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从而成就了这种风格的魅力和文化价值。

作为建筑爱好者,可以到潮汕地区去亲身感受这种建筑风格的魅力。

潮汕建筑特点作文

潮汕建筑特点作文

潮汕建筑特点作文咱今天就来唠唠潮汕建筑,那可真是相当有看头啊!潮汕建筑最显眼的特点之一就是它那精美的木雕。

就像走进了一个木头的艺术王国。

你瞧那房梁上、门窗上,到处都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图案。

有威风凛凛的狮子,它们的毛发好像都在随风飘动,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像在守护着这房子的平安;还有那展翅欲飞的凤凰,尾巴上的羽毛根根分明,好像只要一阵风来就能立马冲向蓝天。

这些木雕啊,可都是能工巧匠们一点点精心雕琢出来的,那细致的程度,感觉他们都不是在刻木头,而是在木头上画画儿呢,只不过这画儿是立体的,摸起来还特别有质感。

再说说潮汕建筑的厝角头,这可真是个独特的存在。

它就像房子的一顶顶别致的帽子。

厝角头的形状可有讲究了,有金字形的,那高高尖尖的样子,像一把剑指向天空,感觉特别有气势;还有圆弧形的,就像弯弯的月牙,给整个建筑增添了一份柔和的美。

而且厝角头的颜色也很鲜艳,红黄蓝绿相间,远远望去,就像房子戴上了五彩斑斓的帽子在争奇斗艳。

潮汕建筑的布局也是很有趣的。

大多是那种四合院式的,中间有个大大的天井。

这个天井可不得了,它就像是房子的眼睛,把阳光和空气都引进来。

白天的时候,阳光透过天井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好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到了下雨天,雨水就顺着屋檐流到天井里,滴答滴答的声音特别好听,就像在演奏一场雨的音乐会。

而且一家人围坐在天井四周,唠唠家常,那氛围可温馨了。

还有啊,潮汕建筑的外墙那也是相当有特色。

厚实的墙壁,摸起来特别有安全感。

外墙的颜色大多是那种灰白色的,看起来特别质朴,但是又不失大气。

墙壁上偶尔还会有一些简单的装饰,像是一些线条或者小图案,虽然不复杂,但是却给这外墙增添了一份精致感。

潮汕建筑啊,就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每一处雕刻、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布局都在讲述着潮汕人的故事,传承着潮汕的文化。

这独特的建筑风格啊,不管过了多少年,都闪耀着它迷人的光彩,让人看了就忘不了,就像那首老歌一样,越品越有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课程论文(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论文题目:论潮汕传统建筑艺术
学生:张世建
论潮汕传统建筑艺术
摘要:基于近代对传统建筑保护呼声意义强烈的情况,选择颇具特色的潮汕传统建筑,论述其艺术审美价值。

根据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以及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传统建筑艺术之美与珍贵,一次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的关注与保护。

该选题以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为特色,注重建筑美学知识的应用和分析。

同时涉及人文与艺术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潮汕,传统建筑,艺术。

传统潮汕建筑即指的是广东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

其传统建筑包括了传统的民居以及祠堂寺庙。

这些建筑无论是在设计艺术上还是在装饰艺术上都是极具特色的。

[1]建筑是一种文化,对于那些国家性,纪念性,标志性……的建筑来说,更是一种真正的艺术,理应具有鲜明的中国和地域的文化特色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成就了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有俗称“下山虎”和“四点金”。

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住建筑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

”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白风朝阳”。

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四点金”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格局类似和北京四合院。

有前厅,两边有前房,中间有个空旷的天井。

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件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又称“格仔”。

“格仔”的设计可象征多子多福。

“四点金”的建筑艺术:建筑构造方式是中轴线金字的房间压角。

“四点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名。

形体庄重。

“四点金”的家主
格局和“风水学”中“山坳环抱”的风水美格是同构的。

方正对称的格局,这样的格局正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审美要求,即对称方正之美。

[2]无论内或外,通常最单的体量或空间最吸引人,但是这些熟悉的基本形之外还有更多,更神奇的东西……或许我们见过这些形,而它们之所以具有极大的魔力,正因为它们的特殊. “四点金”真是传承了这种方形之美,简单之美也是特殊之美。

“下山虎”的大小略次于“四点金”。

因为房子大体上给人的感觉如狮如虎,两个前房就是虎和狮的两只前脚,就像一只刚要从山上往下走的狮虎,故称——“下山虎”。

“下山虎”有前堂大厅,也有前房,被当今建筑界称为“三合院”。

通常是中间不开门,而是两边开门,又叫“龙虎门”。

“下山虎”内平滑的大理石铺就了天井,房门之上绘有壁画,壁画上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戏剧故事,神话传说,如“穆桂英挂帅”,“郭子仪得宝”等等,正厅墙上则多挂着“十仙贺寿图”等,取其吉祥之意头。

在正厅案头上摆着红色的檀木,蓝色的椽子,合称为“红桁蓝桷”。

[3]对美学这个课题内容的一定描述是指出有一定的意识主体与客体,尤其是艺术品之间的关系。

正如转引所述,建筑本身是一中艺术,能够在建筑艺术中享受艺术也不为一大快事。

传统的潮汕民居中,在“下山虎”中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艺术品使得“下山虎”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画苑,有无处不在的艺术欣赏,在这些艺术品的“笼罩”之下,使得传统的潮汕文化艺术熠熠生辉。

潮汕民居建筑中还有另一种艺术代表——“四马拖车”。

“四马拖车”的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

在潮汕当地居民不直接称其“四马拖车”。

因为这些房子一般规模都非常的大,故当地居民多称其为“大厝”。

厝在潮汕方言中的意思是指房子,“大厝”则指的是大房子。

因为“四马拖车”的规模十分大,只有旧时的权贵显达才能住得起和
建得起这样的大房子,一般的普通家庭建不起也不需要如此之大的房子居住。

所以,现在存留下来的“四马拖车”数量十分之少。

在现在的惠安县城古民居中就还保存着一定数量的“四马拖车”。

潮汕民居一向都是十分注重装饰艺术的,“四马拖车”这样的“大厝”更是甚者。

古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说法。

在民居内部,山墙的脊端,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不同造型。

有造型优美的五星脊饰,有富丽堂皇的嵌瓷,精雕细刻的金漆木雕。

那永不退色的嵌瓷与金碧辉煌的木雕艺术品包括了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在建筑物的一些木质结构上技艺精湛的匠师还镂刻了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气息,古香古色如皇宫建筑。

嵌瓷——潮汕著名手工艺,也称“烧片”。

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工匠紧密配合,专门烧制各种色彩的低温瓷器作为专用材料,无论是工艺品还是建筑装饰,大大地丰富了嵌瓷的色彩,构图。

在庙宇,祠堂,屋脊正面的嵌瓷,多以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等题材进行艺术创作。

线条粗犷有力,构图气势雄伟,色彩晶莹绚丽,以大动态大效果取胜。

而装饰脊头,屋角头的嵌瓷,多是以文武加冠等立体人物。

嵌瓷色彩斑斓,以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为基础,艺术风格写实,形象生动,是一中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

体现了勤劳善良的潮汕人民的智慧与艺术修养。

更加提高了潮汕建筑的艺术审美性。

潮汕民居装饰艺术中的潮州金漆木雕也是值得一提的艺术创作。

金漆木雕最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流传到南方后又受到某些地方特色的影响,形成一种木雕流派。

潮州金漆木雕多以樟木或杉木为基本原料,加以生漆和金箔。

雕刻形式有浮雕、立体雕和通雕等。

表现内容多为“三国”、“水浒”的情节,“二十四孝图”及一些民间故事,体现潮汕人的忠孝、趋利避害意识,有较强烈的地方文化特点。

潮州金漆木雕是木雕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以木雕为基础,髹之以金,由单层平面雕刻向镂通立体雕刻发展。

清代是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鼎盛时期,
不少达官贵人对“金碧辉煌”情有独钟,于是,所营建的祠堂和豪宅,无不以金漆木雕装饰。

潮州地区的金漆木雕是由粗犷的建筑木雕发展而为精细的日用木雕,如挂屏、座屏、神龛、茶柜、香柜、案桌、屏风等。

其中尤以黑地金漆神龛最为精巧。

大约在三寸高的龛门窗格上就能刻出十多个故事人物,如果是戏曲人物,所穿袍甲还雕上图案花纹、背景还衬上通雕景物,可以说是世界木雕艺术中最精细绝伦的技艺了。

潮州金漆木雕以花、乌、鱼、虫、蟹为主要题材,内容丰富多彩,造型写实肖似。

表现手法擅长通透雕。

贴金方法有黑漆描金、五彩饰金、全面贴金等。

除普通的潮汕民居建筑之外,潮汕地区的祠堂建筑也算得上是别具特色的建筑了。

潮汕人建造祠堂,历史十分悠久。

[4] “州(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

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

”。

早在唐宋时期潮汕就有了祠堂的出现,当时的祠堂是为了颂念韩文公在潮州的政绩,而建立祠堂来祭祀。

至明朝中期,政府才准许平民修建祠堂,民间建祠之风开始兴盛,出现了“聚族而居,族必有祠”的现象。

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设,在潮汕人的观念中“怀抱祖德”“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孝思表现使得潮汕人在建造祠堂过程中非常看重其装饰的庄重与辉煌。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

其建筑系统地运用了上述提过的潮州金漆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手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其中,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般的祠堂修建都有修建碑记,人们可以从中了解该祠堂宗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族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潮州民居与风水潮州人笃信风水,认为住宅风水的好坏,关系到一家人以及子孙后代的前途、命运、祸福、成败和得失,潮州民间俗神信仰的发展和演变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诸如岭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明末以来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动、官方的态度与政策等,皆对潮州俗神信仰的演进趋势起着一定的作用。

[5]建筑是物,风水是魂,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和灵魂。

建筑及其规划,是有构思意蕴的,是有思想感情的。

潮汕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朝向的确定十分看重;而且在形态构成的确定以及平面和高度尺寸的确定都十分的重视,另外潮汕人对厅堂和天井庭院的设计也非常之重视。

在建筑界中潮汕地区的传统建筑设计以及装饰囊括了建筑美学,艺术美学,人文与历史以及艺术审美等各方面的综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 萧默主编.建筑意.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美]亚伯克隆比.建筑的艺术观.吴玉成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 转引自卢永毅主编.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明.永乐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祠庙.
[5] 亢亮亢羽编著.风水与城市.百花文艺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