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血糖的管理

合集下载

全院血糖管理总结

全院血糖管理总结

全院血糖管理总结在我们的医院里呀,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全院血糖管理呢。

以前呀,有个老爷爷来住院。

老爷爷特别爱吃甜的东西,像甜甜的糕点呀,还有糖块儿。

他住院是因为身体其他地方不舒服,可是医生一检查,发现他的血糖特别高。

这可不好啦,高血糖会让老爷爷的身体更难受的。

这时候呀,医院里的叔叔阿姨们就开始了全院血糖管理。

护士姐姐们每天都会到老爷爷的病床前,笑着问老爷爷吃了什么。

要是老爷爷又吃了甜的,护士姐姐就会很温柔地告诉老爷爷,吃太多甜的对他现在的身体不好。

医生叔叔呢,也会根据老爷爷的情况,调整老爷爷的饮食计划。

他们给老爷爷列了一个单子,上面写着好多能吃的东西,像新鲜的蔬菜呀,还有不怎么甜的水果。

医院里还做了好多小卡片呢。

卡片上写着关于血糖的小知识,比如吃什么能让血糖稳稳的,还有怎么运动对控制血糖有帮助。

这些卡片就放在每个病房里,方便病人和家属看。

有个小弟弟,他的爸爸妈妈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奶奶。

小弟弟看到这些卡片觉得特别有趣,就念给奶奶听。

小弟弟念到吃蔬菜好的时候,奶奶就笑着说,那以后要多吃点青菜啦。

而且呀,医院还会定期举办小讲座呢。

在一个明亮的会议室里,坐满了病人和家属。

医生叔叔站在前面,拿着一个大大的图片,上面画着我们的身体和血糖的关系。

医生叔叔讲得可有趣啦,他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工厂,血糖就是小工厂里的燃料。

但是燃料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太多了就像小工厂里堆满了东西,转不动啦。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也更明白血糖的重要性了。

通过这些办法呀,好多病人的血糖都变得稳定起来了。

像之前的老爷爷,慢慢地,他的血糖数值就变得正常多啦。

他的脸上也有了笑容,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全院血糖管理呀,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照顾每一个人的血糖健康。

医生、护士、病人还有家属,大家都在为了让血糖乖乖听话而努力呢。

这样的管理让医院里的病人能更快地好起来,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出院啦。

院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范文

院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范文

院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范文院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和目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常的血糖监测可以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为了规范和管理院内的血糖监测工作,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特制定本院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所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工作。

三、管理要求1. 医生责任(1)医生应指导患者了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监测方案。

(2)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 护士责任(1)护士应具备相关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血糖监测仪器。

(2)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器,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3)护士应将监测结果及时记录在患者的健康档案中,并汇总统计数据。

3. 患者责任(1)患者应按医生指导的监测方案进行血糖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2)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汇报异常监测结果,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运动或药物治疗方案。

(3)患者应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4. 血糖监测仪器管理(1)医院应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血糖监测仪器,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医院应定期对血糖监测仪器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管理(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血糖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每位患者的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并保护患者的隐私。

(2)护士应将监测数据及时记录在系统中,并定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6. 质量控制(1)医院应定期开展血糖监测质量控制活动,对血糖监测仪器和操作人员进行质量评估。

(2)医院应制定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和指南,并指导医生和护士按照标准执行血糖监测工作。

7. 培训和持续教育(1)医院应定期开展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活动,提高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2)医院应鼓励医生和护士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增加临床经验和交流。

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

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

一、背景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院内血糖管理已成为提高患者救治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患者血糖稳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院特制定以下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院内血糖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

2. 院内血糖管理小组:由内分泌科主任担任组长,其他科室主治医师、护士长为成员。

三、应急预案1. 血糖监测(1)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日血糖监测,监测频次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2)对血糖异常患者,立即通知内分泌科会诊,并按照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3)建立血糖监测档案,记录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2. 血糖异常处理(1)高血糖1)立即测量血糖,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

2)加强患者饮食管理,减少高热量、高糖食物摄入。

3)增加患者运动量,促进血糖稳定。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2)低血糖1)立即测量血糖,根据医嘱给予糖水或葡萄糖注射液。

2)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吸氧、吸痰等支持治疗。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低血糖反复发生。

3. 会诊与转诊(1)对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立即通知内分泌科会诊。

(2)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与内分泌科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妥善安置。

4. 健康教育与随访(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血糖管理的认识。

(2)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足够的血糖监测设备、胰岛素、葡萄糖注射液等应急物资。

(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的有效期,确保物资质量。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院内血糖管理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血糖异常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血糖监测、血糖异常处理、会诊与转诊、健康教育与随访等。

五、总结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血糖管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共同做好血糖管理工作。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以下是 7 条主题为“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的内容:1. 嘿,咱这全院血糖管理可不能小瞧啊!你想啊,这就好比一场精密的战斗,医生、护士、患者都得紧密配合。

就说有个患者老张吧,之前对血糖不在意,后来经过我们全方位的管理和指导,那血糖控制得多好呀!咱就得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这场“战斗”中的角色,医生准确诊断、护士精心护理、患者积极配合,这样才能打个漂亮仗,不是吗?2. 全院血糖管理,那可是得认真对待呀!这就像是搭积木,每一块都得放对位置。

比如李阿姨,以前总觉得血糖高一点没事,后来通过我们大家耐心地给她讲解和管理,她才意识到严重性。

我们得从病房到门诊,每个环节都把控好,别让血糖这个“小捣蛋”捣乱,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行啊!3. 哎呀呀,全院血糖管理可太重要啦!这就跟管理一个大团队一样。

你瞧,医生负责制定策略,护士负责执行,患者要乖乖听话。

就像小王那次,一开始不重视,后来经过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他的血糖稳定了。

我们得让每个人都动起来,让血糖乖乖听话,难道不是吗?4. 全院血糖管理,这真不是开玩笑的呀!这好比是驾驶一艘大船,船长、船员、乘客都得齐心协力。

比如小赵,有阵子血糖波动大,多亏了我们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也要有自我管理的意识,这样咱们的“大船”才能稳稳向前,对吧?5. 哇塞,全院血糖管理必须得重视起来呀!这就像一场接力赛,一棒接一棒不能掉链子。

想想那次老孙,就是因为我们全程紧密管理血糖,他才恢复得那么好。

大家都要尽好自己的责,不能马虎,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加油,能做到吧?6. 嘿哟,这全院血糖管理可不简单呐!简直就是一道复杂的谜题,需要我们各个科室一起解开。

就像那次小刘,要不是大家一起想办法,他的血糖哪能控制好呀。

我们得让每个岗位都发挥出最大作用,攻破这个血糖难题,肯定没问题呀!7. 全院血糖管理,那可真是关键得很呐!这就像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来完成。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其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
16
非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
将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作为首选方法选择正确的血糖检测时间大多数普食患者:测定三餐前和睡前血糖持续肠内或肠外营养患者:每4-6小时测一次血糖阶段性肠内或肠外营养患者:应达到足够的血糖监测频率,以预防营养输入时的高血糖和输入后的低血糖静脉胰岛素输注患者:应每0.5-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5
住院高血糖危害严重
6
低血糖对院内血糖管理同样重要
低血糖是院内血糖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低血糖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昏迷和脑损害低血糖是增加MICU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7
高血糖


低血糖
高血糖和低血糖——院内患者的严重威胁
8
目录
院内血糖管理的意义院内血糖监测的策略院内血糖监测的规范
当血糖5.6-11.1mmol/L,应每小时测一次当血糖6.9-9.7mmol/L、4小时内血糖波动小于0.83mmol/L且输注胰岛素速率未变,应每2小时测一次在开始时期、速率改变时期、营养支持或肾脏调整治疗停止期间应每30分钟测一次,连续测4次
19
目录
院内血糖管理的意义院内血糖监测的策略院内血糖监测的规范
11
AACE / ADA:院内血糖控制目标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非重症患者
大部分患者餐前血糖<7.8 mmol/L,随机血糖<10mmol/L
根据临床情况调整血糖目标对于达到并能维持血糖控制而无低血糖的患者,可将目标进一步调低终末期疾病和/或预期生命短的患者,低血糖高危患者, 可调高目标范围
为了避免低血糖,血糖值≤5.6mmol/L时,重新评估降糖治疗,血糖值<3.9mmol/L必须调整治疗方案

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

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血糖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医院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场所,加强院内血糖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应对院内血糖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 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糖异常的识别、处理能力。

3. 规范院内血糖管理流程,提高医疗质量。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组织机构:成立院内血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院内血糖管理工作。

2. 职责:(1)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实施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

(2)医务科负责组织培训、考核医护人员血糖管理知识和技能。

(3)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各科室血糖管理工作。

(4)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血糖管理工作,确保血糖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四、预案内容1. 血糖监测(1)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血糖测定,了解患者血糖水平。

(2)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定期监测血糖,一般患者每日监测4-6次,病情危重者每2小时监测一次。

(3)监测血糖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监测准确。

2. 血糖异常处理(1)高血糖处理:1)调整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

2)调整药物: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降糖药物剂量。

3)加强运动: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

(2)低血糖处理:1)立即给予患者含糖食物或饮料,如葡萄糖水、糖果等。

2)根据医嘱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低血糖反复发生。

3. 通讯与报告(1)发现血糖异常时,立即通知医生。

(2)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危机时,启动应急预案,立即进行抢救。

(3)定期对血糖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措施。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实施过程中,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加强医护人员血糖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应对血糖异常的能力。

3.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PPT课件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PPT课件
– 危重患者死亡率 – 心肌梗死 – 中风 – 手术并发症(感染,伤口愈合延迟)
.
7
高血糖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死亡率(%)
内外科ICU患者 n=259040
与血糖70110mg/dl(3.96.1mmol/L)相比, 血糖升高显著增加死亡
率p<0.0001
60 (3.3)
110 (6.1)
160 (8.9)
.
13
Cook CB, et al. Endocr Pract 2007;13(2):117–125
小结
• 院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高血糖是多种疾病的危 险因素,同时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延长 患者的住院时间
• 院内血糖的控制现状不佳,阻碍院内血糖控制达 标的主要障碍是忽视血糖控制、不能熟练应用胰 岛素制剂及治疗方案以及担心低血糖风险
转出ICU后随访天数
.
出院后随访天数
van den Berghe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271
Leuven研究-1结论
• 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不超过110 mg/ dl(6.1mmol/l)的水平
– 显著降低外科监护病房中死亡率 – 减少住院死亡率 –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减少ICU患者住院天数 – 增加ICU及住院患者出院后随访生存率
0
123 87
**P=0.01
常规治疗组 强化治疗组
ICU治疗大于14天的患者
.
van den Berghe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270
强化治疗增加ICU及住院患者的生存率
转出ICU患者生存率

院内血糖管理工作计划

院内血糖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院内血糖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我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使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达到理想水平。

2. 加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提高医护人员对糖尿病诊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诊疗水平。

4. 减少糖尿病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三、工作措施1. 成立院内血糖管理小组由内分泌科、护理部、药剂科、健康教育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血糖管理工作计划。

2. 制定血糖管理规范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我院血糖管理规范,包括血糖监测、药物治疗、饮食管理、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等方面。

3. 加强血糖监测(1)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血糖检测,了解患者血糖水平;(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监测方案,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3)医护人员及时分析血糖变化趋势,调整治疗方案。

4. 药物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水平,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2)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饮食管理(1)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水平,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控制总热量摄入;(2)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3)定期评估患者饮食情况,调整饮食方案。

6. 运动指导(1)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2)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提高患者身体素质;(3)定期评估患者运动情况,调整运动方案。

7. 健康教育(1)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2)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栏等方式,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3)定期举办患者座谈会,了解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
案例二效果
社区医院开展的糖尿病教育项目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控制率明显提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三效果
与第三方合作后,该大型综合医院的血糖管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 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实践经验总结
建立完善的血糖监测系统是关 键,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血糖情况。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
目录
• 引言 •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现状 •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策略 •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实践 •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 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 一。
02
医院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 对院内患者的血糖管理具有重要 意义。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规范化的血糖管理,提高糖 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意义
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 度,降低医疗成本,为医院树立 良好形象。
02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现状
血糖管理流程
患者入院评估
对入院患者进行血糖水 平评估,了解其血糖状
况。
制定管理计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计
认识和技能。
培训患者和家属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培训,让他们 了解糖尿病和血糖管理的基本知
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培训考核
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考核,确 保他们掌握正确的血糖管理知识
和技能。
04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实践
实践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三甲医院在院内实施血糖管理计划,通过建立血糖监测 系统,对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糖 和低血糖情况。

护理院内血糖管理工作计划

护理院内血糖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院内血糖管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特制定以下护理院内血糖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和血糖管理能力。

2. 优化血糖监测流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4. 加强院内血糖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监督。

三、具体措施1. 培训与学习(1)定期组织糖尿病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邀请内分泌科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糖尿病护理经验。

(3)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了解最新护理理念和技术。

2. 血糖监测(1)严格执行血糖监测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加强血糖监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建立血糖监测档案,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动态分析。

3. 个体化护理(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体化血糖管理方案。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

(3)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4. 院内协作(1)加强与内分泌科、营养科、康复科等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2)定期召开院内血糖管理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3)推广优秀护理经验,提高全院血糖管理水平。

5. 持续改进(1)定期对血糖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保血糖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3)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确保血糖管理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四、工作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开展糖尿病护理知识培训,优化血糖监测流程,建立个体化护理方案。

2. 第二阶段(4-6个月):加强院内协作,开展血糖管理会议,推广优秀护理经验。

3. 第三阶段(7-9个月):进行血糖管理工作评估,制定改进措施,确保血糖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全年血糖管理工作,对优秀护理人员进行表彰,持续优化血糖管理工作。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定期评估药物治疗 效果,根据需要调 整药物剂量或更换 药物种类。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4
血糖管理流程优化
血糖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实施后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后,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 制。
重点科室血糖管理成功经验分享
心血管内科
在心血管内科,医生们采取了综合措施, 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成功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了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VS
神经内科
在神经内科,医生们注重对患者的教育和 心理疏导,通过解释糖尿病的危害和自我 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 力,使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患者对血糖控制的认知和依从性,加强 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血糖监测设备的普及率等。
02
血糖管理基础知识
血糖的生理意义与影响因素
血糖的生理意义
血糖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为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
血糖的影响因素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药物、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患者参与血糖管理的经验分享
张先生
张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通过参加医院 的糖尿病教育课程,学习了自我管理和监 测血糖的方法,现在能够自觉地控制饮食 和运动,保持血糖稳定。
李女士
李女士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她通过与医 生的沟通和合作,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成功地控 制了血糖水平。

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发展,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全院内存在着一部分血糖控制不良、无规范化管理的患者,影响了治疗效果和健康管理。

因此,为了提高全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有必要实施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

二、目的通过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管理原则1. 个体化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糖尿病。

3. 主动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指导,积极引导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四、管理措施1. 建立糖尿病教育宣传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宣教活动、制定宣传材料等。

2. 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患者的病情知识、生活方式改变、用药注意事项等。

3. 为患者提供定期的血糖监测和随访服务,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调整管理方案。

4. 制定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方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5.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促进血糖的稳定。

6. 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心理压力。

五、评估指标1. 血糖控制水平:通过定期血糖监测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2.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3. 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患者对血糖规范化管理的满意程度。

六、预期效果通过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的实施,预计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全院糖尿病管理水平,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最新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最新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最新为了提高全院患者的血糖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制定了最新的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将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和评估。

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我们将建立个性化的血糖监测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制定合理的监测频率和时间。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患者血糖监测数据的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的血糖波动,避免血糖控制不当导致的并发症发生。

其次,我们将加强患者的血糖管理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血糖管理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们将利用多媒体手段,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知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学会正确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法,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

另外,我们将建立健全的多学科协作机制。

在患者的血糖管理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内分泌科、营养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等多学科的专业优势,建立跨学科的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服务。

同时,我们将加强医患沟通,鼓励患者与医生、护士之间的互动,共同制定和执行血糖管理计划,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最后,我们将加强患者的随访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系统,跟踪患者的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血糖控制在良好的状态。

同时,我们将积极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血糖管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制定的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加强血糖监测和评估、加强血糖管理教育、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和加强患者随访管理等措施,提高全院患者的血糖管理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相信,通过全院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血糖管理效果,让患者享受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院内血糖管理流程

院内血糖管理流程

院内血糖管理流程血糖管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和干预,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院内血糖管理流程是指在医院内,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评估和干预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院内血糖管理的流程。

第一步: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了解其血糖控制情况。

通常情况下,医院会采用血糖仪或实验室化验的方式进行血糖监测。

患者在医院内定期测量血糖,医护人员记录并保存监测结果。

第二步:血糖评估在血糖监测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是否存在低血糖或高血糖的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第三步: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血糖评估结果,医护人员会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能只需要调整饮食和锻炼等生活方式,以维持血糖平稳。

而对于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降低血糖水平。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糖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第四步:教育宣教血糖管理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宣教。

医护人员会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血糖管理知识,包括饮食控制、药物使用、监测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育宣教,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自我管理血糖。

第五步:定期复查在患者开始进行血糖管理后,医护人员会安排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的目的是监测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定期复查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纠正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第六步:记录和评估在整个血糖管理流程中,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干预措施、教育宣教等进行记录和评估。

这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记录和评估也是衡量血糖管理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七步:持续管理血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

医院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评估和干预。

全院血糖管理管理制度及流程

全院血糖管理管理制度及流程

全院血糖管理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血糖管理在医院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全院血糖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

二、血糖管理组织架构1. 成立全院血糖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内分泌科、营养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2. 设立血糖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院血糖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血糖管理方案、组织培训、监督考核等。

3. 各临床科室设立血糖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本科室血糖管理工作。

三、血糖管理目标1. 提高全院医护人员对血糖管理的重视程度,确保血糖管理规范、有序进行。

2. 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提高全院血糖监测、评估、干预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血糖管理流程1. 入院评估: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血糖水平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血糖管理方案。

2. 血糖监测:按照患者病情及治疗需求,进行定时或动态血糖监测,确保血糖数据准确可靠。

3. 血糖评估: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评估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干预措施:针对血糖异常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胰岛素剂量、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等。

5. 出院指导:为出院患者提供个体化血糖管理指导,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用药指导、定期复查等。

6. 随访管理: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

五、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全院血糖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糖管理的认识和技能。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血糖管理知识培训,确保全员掌握血糖管理基本知识。

3.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六、监督与考核1. 血糖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科室血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2. 设立血糖管理考核指标,对各科室血糖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3. 对血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血糖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在医院工作中,血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对于全院医务人员来说,血糖管理实施方案更是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血糖管理实施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血糖监测系统。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建立患者的血糖档案,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分析。

通过建立这样的监测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血糖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包括内分泌科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专业人员,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血糖管理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服务。

同时,这个团队还应该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以保持自身的专业水平。

另外,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血糖管理指南。

这包括对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指导。

通过制定这样的管理指南,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血糖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血糖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

通过对血糖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确保血糖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总之,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制定科学的管理指南,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建立质量评估体系,以确保血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希望全院医务人员能够共同努力,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院血糖管理制度

全院血糖管理制度

全院血糖管理制度全院血糖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全院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管理,保证医疗机构在糖尿病治疗和管理过程中提供高质量、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而建立的。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所有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部分: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1. 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2. 个体化、差异化的治疗方案3. 全过程、全方位、全程的随访和管理4. 多专业团队合作5. 教育和患者的自我管理6. 预防并发症第三部分:血糖监测1. 对于住院患者,每日监测血糖至少4次,包括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

2. 对于门诊停用的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监测。

3. 对于危重病患者和新生儿等特殊患者,根据医生的要求和患者的情况进行临时监测。

第四部分:血糖控制和治疗方案1. 控制目标: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合适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来说,成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3.9-7.2 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3.9-10.0 mmol/L之间。

2.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等。

第五部分:饮食管理1. 个性化饮食指导:对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饮食指导,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脂肪摄入等。

2. 膳食平衡:合理搭配三餐,确保每餐营养均衡,避免过多高糖高脂食物。

第六部分:体育锻炼1. 个体化锻炼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包括糖尿病患者专属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2. 随访和督促:医护人员定期随访患者的锻炼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

第七部分:药物治疗1. 口服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定期复查血糖和相关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2. 胰岛素治疗: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适的胰岛素使用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第八部分:并发症防治1. 高血糖并发症的监测和预防2. 低血糖并发症的监测和预防3. 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监测和预防4. 糖尿病足病的监测和预防第九部分: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1. 糖尿病患者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糖尿病认知水平,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流程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流程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流程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全院血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血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全院血糖管理的实施流程。

一、建立血糖管理团队血糖管理团队是全院血糖管理的核心。

该团队由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糖尿病教育师等专业人员组成。

他们负责制定血糖管理的具体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血糖管理建议,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同时,血糖管理团队还需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建立血糖监测系统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基础。

全院应建立完善的血糖监测系统,包括血糖监测仪器、试纸、培训等。

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还需记录血糖监测结果和相关的生活习惯,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

三、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血糖管理团队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方案。

该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方案和药物治疗等内容。

饮食控制是血糖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摄入量。

运动对于血糖管理同样重要,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药物治疗是血糖管理的辅助手段,患者需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四、开展糖尿病教育活动糖尿病教育是血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院应定期组织糖尿病教育活动,包括糖尿病知识讲座、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等。

通过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糖尿病认知水平,增强他们主动管理糖尿病的能力。

同时,糖尿病教育还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活动,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五、建立血糖管理档案全院应建立完善的血糖管理档案,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血糖监测结果、治疗方案等内容。

档案应保密可靠,便于医生随时查阅和评估患者的血糖管理情况。

同时,医生还需根据档案内容,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指导他们进行血糖管理。

六、定期评估和调整管理方案血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定期评估和调整管理方案。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急性危害
高血糖可以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急性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慢性危害
长期高血糖可以导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肾病 等慢性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
1 2
感染
高血糖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细菌和 病毒,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酮症酸中毒
01
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全院血糖管理,提高患者对血糖控制的满意度。
02
提高医疗质量
全院血糖管理可以减少患者因高血糖或低血糖引起的并发症,提高医
疗质量。
0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全院血糖管理可实现跨科室的血糖控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的方法
建立全院血糖管理组织
成立血糖管理委员会和血糖管理小组, 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制定个体化方案
坚持长期稳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运动习惯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控制血糖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急于求成,需 保持血糖稳定。
监测血糖变化
配合药物治疗
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
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不能擅自停 药或更改剂量。
07
全院血糖管理的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的意义
高血糖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可能导致酮症酸中 毒,表现为呼吸加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
这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血糖 极度升高,同时出现意识障碍、脱水、电解质 紊乱等情况。
高血糖的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控制饮食是预防高血糖的关键,患者应 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避免 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9
血糖水平和住院结局的关系
• 高血糖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 危重患者死亡率 – 心肌梗死 – 中风 – 手术并发症(感染,伤口愈合延迟)
编辑版ppt
10
合并高血糖时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
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天)
10
*
9.0
9
8
7
6
5
4
3
2
1
0
伴发高血糖
内外科住院患者 n=1886
*P<0.01
编辑版ppt
14
外科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意义
——比利时Leuven研究1
• 重症手术患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
• 前瞻性、随机和对照研究
• 常规组:血糖>215mg/dL(11.9mmol/L)开始胰岛素治疗
• 强化组:血糖>110mg/dL(6.1mmol/L)即开始胰岛素治疗
• 研究对象:外科监护病房的1548例病人
冠心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
欧洲心脏调查1 (n=3,444)
中国心脏调查2 (n=3,513)
44%
25%
21% 10%
75%冠心病患 者合并高血糖
33%
23%
3% 17%24% Nhomakorabea77%冠心病患者合 并高血糖
血糖正常 糖尿病前期
新诊断糖尿病 (OGTT) 新诊断糖尿病 (FPG 检测) 已知糖尿病
编辑版ppt1. Bartnik M, et al. Eur Heart J 2004;25:18805–90
• 院内相关高血糖:住院期间血糖 升高但在出院后恢复正常
已知糖尿病
新诊断糖尿病
编辑版ppt Dungan KM, et al. Lancet 2009;373:1798–13807
ADA 2010
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
美国 中国
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比例 12-25%1 15.1%2
• 内科和外科住院患者中,38%的患者FBG≥ 7.0mmol/L或随机 血糖≥11.1mmol/L3
2. Hu DY, et al. Eur Heart J 2006;27:2573–9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不佳
美国24个州、37家医院、1718例患者院内血糖控制情况
60% 50%
50%
患 40% 者 比 30% 例
20%
18%
10%
0%
连续两天血糖
≥10mmol/L
连续三天血糖≥ 10mmol/L
编辑版ppt
6
Boord JB,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2009;4(1):35–44
院内血糖控制的障碍 ——对糖尿病患者的调查
105名心胸外科ICU 糖尿病患者
问题发生的次数
累积比例
心胸外科ICU糖尿病患者认为血糖控制的障碍:
最常见:Therapeutic reluctance(忽视住院患者血糖控制)
调查对象来自: 内科44% 普外科25% 家庭医学科17% 其他(如泌尿科、神经科)14%
编辑版ppt
8
Cook CB, et al. Endocr Pract 2007;13(2):117–125
目录
• 一般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
– 院内高血糖的患病率及血糖控制现状 – 高血糖与住院不良结局有关 –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 院内高血糖治疗
院内血糖的管理历程
——从重要性到策略性
编辑版ppt
1
目录
• 一般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
– 院内高血糖的患病率及血糖控制现状 – 高血糖与住院不良结局有关 –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 院内高血糖治疗
编辑版ppt
2
院内血糖升高的分类
院内相关高血糖
• 已知糖尿病:住院前已被诊断为 糖尿病并接受降糖治疗
• 新诊断糖尿病:住院期间血糖升 高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在出院 后进一步确诊
与血糖70110mg/dl比, 血糖升高显著增 加死亡率 p<0.0001
平均血糖(mg/dl)
编辑版ppt
13
Falciglia M, et al. Crit Care Med 2009;37(12):3001–3009
目录
• 一般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
– 院内高血糖的患病率及血糖控制现状 – 高血糖与住院不良结局有关 –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 院内高血糖治疗
12
6
35
10
5
30
4
25
8
3
2
20
6
1
15
4
0
非ICU患者
10
2
5
0 全部患者
0
ICU患者
Umpierr编ez辑G版E, peptt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87:978–98212
高血糖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死亡率(%)
内外科ICU患者
n=259040
• 设计: 人数
血糖控制目标
强化治疗组 765 80~110mg/dl( 4.4-6.1mmol/L )
常规治疗组 783 180~200mg/dl(10-11.1mmol/L)
编辑版ppt
15
van den Berghe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7
外科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 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强化治疗组:98.7%患者应用胰岛素,最终空腹血糖5.7±1.1mmol/L • 常规治疗组:39.2%患者应用胰岛素,最终空腹血糖8.5±1.8mmol/L
强化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 降低比例 (%)
4.5
血糖正常
编辑版ppt
11
Umpierrez GE,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87:978–982
合并高血糖时住院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
死亡率(%) 死亡率(%)
死亡率(%)
内外科住院患者 高血糖
16
10
9
n=1886
血糖正常 *P<0.01
14
8
7
– 其中,67%已知糖尿病病史,33%未诊为糖尿病
1. Boord JB,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2009;4(1):35–44
编2.辑版广p东p省t 糖尿病防治中心. 中华医学杂志 2006.86(12):8154-818
3. Umpierrez GE,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87:978–982
其次:Titration of medication(治疗不充分),害怕发生低血糖及胰岛素使用经验不足是常见原因
编辑版ppt
7
Giangola J, et al. Endocr Pract 2008;14:813–819
院内血糖控制的障碍 ——对52名住院医生的问卷调查
Top 5 most frequent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