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辩证法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辩证法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材料1

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掺和。

据有关资料整理

材料2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低碳城市建设,是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一是确立生态文明政绩观,解决核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破解改革难点。明确相关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和分工,提出各部门的具体行动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行使行政执法权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机制。三是加大生态文明的有效投入,发挥保障功能。加大政府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投入,在保证现有存量资金的基础上,每年适当增加用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及低碳工作等地方配套资金。同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四是引导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汇聚力量源泉。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只有充分融入到社会生产当中,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体现在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要通过主流媒体、新兴媒体、报纸、网络等各种方式全面立体地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摘自2014年5月21日《新华日报》

材料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简析中国古代哲学中“和而不同”实现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

(2)结合材料2,运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3)结合材料3,运用矛盾原理,分析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辩证法。

【参考答案】

(1)材料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正确体现了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和”体现的就是矛盾双方的一致性、同一性;“不同”体现的就是矛盾双方的差异性、斗争性。

只有存在差异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才能推动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如果万事万物都绝对等同,没有任何差别,那就不会有事物发展的动力,世界也就无法存在和发展了。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为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

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如果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或者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就会遭受自然界的报复。人们的实践活动作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联系的中介,构成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辩证统一关系的真正钥匙。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必须辨证地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总目标的框架内,通过实践活动合理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同时又通过实践活动保护自然环境,实行边开发、边治理、边保护的原则,力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踏踏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3)分析材料3可以看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原理对于我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矛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依赖、合作、协调、互助等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差别和对立。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应当努力促进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互助和协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维持基本的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防止因为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人民内部矛盾激化。

矛盾的斗争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差别、竞争、分离等关系,而不是完全等同或绝对的同一。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应当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承认和保持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在收入、待遇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区域之间、阶层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竞争,防止平均主义思想重新抬头。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