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 课件 22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精彩语句。 2.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的方法。 3.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品质。
李可染(1907—1987),江苏 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 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擅长 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万山红遍》《井冈 山》等。
这篇文章探讨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阐明作者 的美学观念:山水画家要深刻认识对象,注重长期 观察,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 素的感情,抓住其精神实质,意境才能有独创性, 并且注重意境和意匠的结合。
山
深刻认识对象——长期观察
水
画
讲究情景交融——强烈、真挚、朴素
的
意
境
讲究意境、意匠
1.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A.彷(páng)徨 慰藉(jiè)豁(huò)然开朗 鳞次栉(jié)比 B.羁绊(pàn) 葱茏(lóng) 义愤填膺(yīng) 叱咤(zhà)风云 C.羸(léi)弱 惬(qiè)意 恪(kè)尽职守 惟妙惟肖(xiào) D.蜷(quán)伏 悲悯(mǐn) 锲(qì)而不舍 周道如砥(dǐ)
(
)汉阳渡,初日郢(yǐng)门山。 (颔联)
江上几人A.在风,高天还涯孤棹(zhàoB).风(高 )回。(颈联)
C.高风 还
D.高风 回
70.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27.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35.把困难举在头上,它就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垫脚石。 56.困难是一块顽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 18.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 2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24.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 22.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4.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92.青春不奋斗,你的青春用来干嘛? 4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也爱他。 21.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5.突破心理障碍,才能超越自己。 5.人生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94.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81.懒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隐藏所。 14.有梦就去追啊,愣在原地做什么。 79.放弃谁都可以,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26.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5.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61.既然活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打算活着离开。
1.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明作者的美学观点,揭示中心论点: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山水画图片
山水画摄影照片
2.展示山水画图片和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 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一下,在摄影技术如此发 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重要 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 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被山水摄影图片所取代。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要写情。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 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 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2.本文的忠心论点是什么?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3.请简要分析本文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并概括大意。
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山水画要有意境,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 第二部分(5—8):谈获得意境的方法,要深刻认识对象,要 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 第三部分(9—10):画画要有意境和意匠,以及两者的关系 。
道理论证:引用四川人对四川不同地区风景的概述, 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不同的特色。
展示李可染老师的画作《万山红遍》,做简要赏析 。
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深秋 十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 景”。这一题材很少有人敢于尝试。李可染先生迎 难而上,克服了主观和客观困难,他在游历祖国山 水后,用朱砂大面积表现红色,创作出此画。
首先提出观点“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的产生, 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接着阐明“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 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然后列举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这 个观点,最后反面假设得出结论“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 定画不出好画”。
这个观点正确。 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 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 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解析:选C。A项栉为(Fra Baidu bibliotekhì);B项绊为(bàn);D项锲为(qiè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富丽堂黄 赋与 标本 意境 B.千方百计 惆怅 憧憬 朴素 C.英雄气概 搏斗 灵魂 揣摩 D.浮光掠影 造化 惨淡 铁锈
解析:选A。富丽堂皇 赋予
3.下列是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6.第八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举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的例子, 论述山水画注重长期观察的结果。
对比论证:先从正面列举荆浩画松树的事例,再从反 面列举以为作者外出写生的事,论述了不能深刻认识对象, 就不可能创造意境。
李可染
读读写写
渲染(xuàn rǎn ) 惆怅(chóu chàng)
身临其境: 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注意。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广和掠 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5.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的高于现实, 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能全面深入”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
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和绘画者
的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必然又高于现实。
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歌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
3.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在第一部分 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列举李白的诗有什么作用?
诗歌中的意境和山水画的意境是相同的,并无二致。 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 好的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列举李白的诗,充分有力地 论证了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 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论证思路)你认为这 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作简要说明。
李可染
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精彩语句。 2.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的方法。 3.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品质。
李可染(1907—1987),江苏 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 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擅长 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万山红遍》《井冈 山》等。
这篇文章探讨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阐明作者 的美学观念:山水画家要深刻认识对象,注重长期 观察,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 素的感情,抓住其精神实质,意境才能有独创性, 并且注重意境和意匠的结合。
山
深刻认识对象——长期观察
水
画
讲究情景交融——强烈、真挚、朴素
的
意
境
讲究意境、意匠
1.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A.彷(páng)徨 慰藉(jiè)豁(huò)然开朗 鳞次栉(jié)比 B.羁绊(pàn) 葱茏(lóng) 义愤填膺(yīng) 叱咤(zhà)风云 C.羸(léi)弱 惬(qiè)意 恪(kè)尽职守 惟妙惟肖(xiào) D.蜷(quán)伏 悲悯(mǐn) 锲(qì)而不舍 周道如砥(dǐ)
(
)汉阳渡,初日郢(yǐng)门山。 (颔联)
江上几人A.在风,高天还涯孤棹(zhàoB).风(高 )回。(颈联)
C.高风 还
D.高风 回
70.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27.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35.把困难举在头上,它就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垫脚石。 56.困难是一块顽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 18.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 2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24.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 22.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4.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92.青春不奋斗,你的青春用来干嘛? 4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也爱他。 21.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5.突破心理障碍,才能超越自己。 5.人生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94.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81.懒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隐藏所。 14.有梦就去追啊,愣在原地做什么。 79.放弃谁都可以,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26.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5.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61.既然活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打算活着离开。
1.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明作者的美学观点,揭示中心论点: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山水画图片
山水画摄影照片
2.展示山水画图片和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 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一下,在摄影技术如此发 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重要 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 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被山水摄影图片所取代。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要写情。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 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 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2.本文的忠心论点是什么?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3.请简要分析本文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并概括大意。
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山水画要有意境,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 第二部分(5—8):谈获得意境的方法,要深刻认识对象,要 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 第三部分(9—10):画画要有意境和意匠,以及两者的关系 。
道理论证:引用四川人对四川不同地区风景的概述, 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不同的特色。
展示李可染老师的画作《万山红遍》,做简要赏析 。
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深秋 十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 景”。这一题材很少有人敢于尝试。李可染先生迎 难而上,克服了主观和客观困难,他在游历祖国山 水后,用朱砂大面积表现红色,创作出此画。
首先提出观点“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的产生, 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接着阐明“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 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然后列举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这 个观点,最后反面假设得出结论“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 定画不出好画”。
这个观点正确。 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 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 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解析:选C。A项栉为(Fra Baidu bibliotekhì);B项绊为(bàn);D项锲为(qiè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富丽堂黄 赋与 标本 意境 B.千方百计 惆怅 憧憬 朴素 C.英雄气概 搏斗 灵魂 揣摩 D.浮光掠影 造化 惨淡 铁锈
解析:选A。富丽堂皇 赋予
3.下列是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6.第八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举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的例子, 论述山水画注重长期观察的结果。
对比论证:先从正面列举荆浩画松树的事例,再从反 面列举以为作者外出写生的事,论述了不能深刻认识对象, 就不可能创造意境。
李可染
读读写写
渲染(xuàn rǎn ) 惆怅(chóu chàng)
身临其境: 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注意。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广和掠 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5.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的高于现实, 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能全面深入”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
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和绘画者
的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必然又高于现实。
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歌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
3.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在第一部分 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列举李白的诗有什么作用?
诗歌中的意境和山水画的意境是相同的,并无二致。 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 好的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列举李白的诗,充分有力地 论证了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 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论证思路)你认为这 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