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修养的两大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师表美具有魅力的源泉之一当是师表形象的情感 性。社会心理学已经证实,人们很可能单纯地将他对 一事物的积极情感转移到与该事物相联系的另一事物 中去(情感转移理论)。“爱屋及乌”即反映这样一个 心理实事。立师表之美就是要让教师成为学生积极情 感指向的对象,即使当他面临较为复杂的道德情境时, 也能按照老师提出过的要求或以老师为榜样去践行道 德规范。此外,在道德冲突发生时,如当教师的观点 同学生的原有立场不一致时,与德育目标相一致的态 度改变只能发生在师表在学生认知和情感上具有足够 能量(吸引力)的时候;否则学生就会固守己见(一致性 理论)。因此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于教师能否成为一个崇 高的不容否定的审美存在[1]。
表美的主要内涵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 作为普通人的言谈举止的外“表”,二是指教师作为 特定社会角色教师的讲台形象。但这两个方面又是相 互渗透,联系在一起的。既要为人师,一举手、一投 足都既是普通人又非普通人的了。所以教学情境之外 的教师形象建设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诸如教师的着装 应该是质朴大方、富有文化涵养的;教师的一举一动 都必须是优雅得体、潇洒大方的;教师的语言、眼神、 表情等等都应该是道德崇高与和谐的象征……等等。 马卡连柯曾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 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1]。而教师的讲台形象, 则主要由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动作语言艺术、板书艺 术、授课技巧、教学机智等组成,它反映在教学情境 中教师的外在形象的美。“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 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提高音调,怎样笑和 怎样看等等细微末节”[2]。
师表或师表美当然是一个整体,师表 美的成立当以整体性或统一性为前提。这 里只是从理论分析角度来分别探讨师表美 的几个构成方面。 1. “表美” 2. “道美” 3. 风格美
1.“表美”
“表美”指师表美的外在方面,也是教师道德 人格的外在表现,即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师者, 人之模范也” [1]。而“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 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指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 岸然。” [2]既要为人模范,为人作样子,教师自己 总要有一个外在形象供人观摩与效法。所以“表美” 乃是师表之美的实现或具体,无表美即无师表之美。 中国教育传统中对教师的外在道德形象要求极高。 孔子在解释“克己复礼为仁”时就明确地说过: “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者的视、听、言、动都表 现为对礼的法度的遵守。故这句格言不仅为中国传 统文化中修养心性的真言,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教育 中师表建设的基本要求。
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中这样记载:“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 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 忽又良心发现……”所以师表之美乃是学 生学习的动机的动力源和放大器。因此, 师表美的建设十分重要。
师表、师表美本是两个概念。当为人师者对师表的追求是 一种勉强行为时,师表是与教师本来面目相隔的一层外壳。这 时教师没有应有的主体自由,学生会感到老师是造作、“道貌 岸然”的。这种师表是一种虚假的外壳,因而难以发挥师表的 真正作用。而当师表成为教师内发、自觉的追求,教师的一言 一行都是其人格形象的自由表现时,人格美的陶治性才能真正 发生,师表的教育功能才能得以实现。而当这种真正形象完成 时,师表之美的塑造也同时完成了。故从这一意义上讲,师表 与师表美又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师表是教育学的范畴,而师 表美属于美学观照的结果而已。特别说明师表和师表美的区别 和一致的核心意义在于:师表美并不仅仅等于教师的艺术造型。 许多教育工作者忙于的艺术的手段装饰其外“表”,而忘记了 教师的本质乃在于“人师”的性质,离开“人师”的本原去求 得花里胡哨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新的“经师”性的表征,与立美 原则背道而驰。所以立师表之美虽应包括教师外在形象的审美 追求,但更深层的在于教育主体精神人格的立美建设,并以这 种内在精神人格和外在形象的统一为最高境界。
②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
榜样学习已成为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的 确,就道德教育和学习而言,道德发展的阶段性质 不能否定道德学习个体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与学习 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相比,道德学习主体与道德环 境及道德行为的结果的交互作用对形成道德观念和 道德情操具有更为实质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教 师和成人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 行不管有无进行德育的自觉都会成为德育的显隐课 程。这就是孔夫子所言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止”[1]。故确立师表之美实际上是 建构学生道德学习的内容或榜样,德育的榜样学习 性需要立师表之美。
北京师范大学的启功教授在他怀念陈垣大师的《夫子 循循然善诱人》 (1980)中曾经记载过:“老师在谈话时, 时常风趣地用手向人一指。这无言的一指,有时是肯定的, 有时是否定的。使被指者自己领会,得出结论。一位‘同 门’满脸连鬓胡须,又常懒得刮,老师曾明白告诉他,不 刮属于不礼貌,并且上课要整齐严肃,‘不修边幅’去上 课,给学生的印象不好,但这位‘同门’还常常忘记了刮。 当忘了刮胡子见到老师时,老师总是看看他的脸,用手一 指,他便 不安。有一次我们一同去见老师,快到门前了, 忽然发现没有刮胡子,便跑到附近一位‘同门’的家中借 刀来刮。这位‘同门’的父亲,也是我们的一位师长,看 见后说 :‘你真成了子贡入马厩而修容!’大家听了无不大 笑。这次他才免于一指”[1]。陈垣先生的 “一指之教”有 他自己为师表之外在形象美的存在,同时他反对在大学从 教的弟子们不修边 幅,也是考虑到“给学生印象不好”这 个“表”的教育性问题。一正一反,充分揭示了“夫子循 循然善诱人”人某种真谛。
按照审美的尺度去修养教师的人格,就 是要进行师表美的建设。 师表形象或师表美的塑造的重要性主 要存在于教育系统之中。从德育(道德教 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至少有三: ①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②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 ③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Fra Baidu bibliotek
①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教师或德育工作者“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 于劳动对象,而主要是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 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 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1]。这是教师劳动的特点。 即使是要当好一个“经师” ,将课程中知识性内容 传授给学生,也须追求一个讲台形象。如果完全走 反师表美的道路,其效果当然就可能是反德育的。 至于有追求成为人师自觉的教育工作者则更应注意 道德生活“知易行难”的特点,严于律己,使自身 的道德人格朝师表美的标准靠拢。这样就可以使可 能潜伏在“经师”身上的“人师”性质大放光彩, 原本潜在的德育辐射力就会自然凸现出来,“无教 之教”、“无言之教”就会成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