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修养的两大问题
取法乎上的策略教师人格修养的审美尺度
一、“取法乎上”的策略
据1998年10月18日的《环球时报》报道,华盛顿 大学商学院的学生问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 (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总裁,《福布斯》杂志1998 年公布的全球200名亿万富翁中名列第三)这位“比上 帝还富有的人”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巴菲特回答提问 时向大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选择一个你最 钦佩的人,把你钦佩他的原因写下来。……然后,写 下那个你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下那个人身上使你拒 其于千里之外的那些品质。我建议你们观察一下你们 所钦佩的人的行为,使这种行为成为你的习惯;你们 也要观察一下别人身上应受到斥责的东西,并下决心 不犯同样的毛病。如果你们做到了这一点,你们将会 发现,你们已能够开足你们所有的马力了。”[1]巴菲 特所提的建议其实也可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教师的人格修养也是这样。一方面教师个体
会受到既定职业道德传统和客观存在的职业道 德文化的影响,日久天长,在职业道德上他有 一个被“模塑”或者说是社会化的过程。但是 这一过程的真实完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及 其道德要求的认识或领悟的程度,依赖于其道 德义务感的不断养成和职业道德策略上的不断 成熟,一句话,依赖于教师的人格“修养”。 这里我们集中探讨教师人格修养的两个根本性 的课题。一是修养的策略问题,二是修养的尺
《中庸》对“圣人”的解释为:“唯天下至
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 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 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 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 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 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 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 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师德师风与教师的自我修养
师德师风与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是社会的重要角色,担负着培养后代、传承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高度的自我修养。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和教师的自我修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教师行为准则和规范的集合。
良好的师德师风对教师个人、学生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师风,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学生追随的榜样人物。
其次,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为学生提供正能量,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最后,良好的师德师风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的自我修养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自我修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这包括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加强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
其次,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工作的压力较大,需要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自我调节,及时排解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最后,教师要不断反思和反馈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该接受来自学生、同事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八章 教师的人格与职业道德修 ...
三、教师人格修养的两大问题
(一)“取法乎上”的策略 (二)教师人格修养的审美尺度
(一)“取法乎上”的策略
所谓“取法乎上”的策略,指的就是教师的人 格修养以价值和人格理想的确立为前提,高处 着眼进行修养。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策略问题, 主要的理由如下: A.人格修养的规律性 B.师范人格的特点(格位高) C.中国古代的伦理智慧
C.风格美
如果说表美、道美分别揭示了师表美的内 外在两个方面,那么,教师的风格美则指的是 这两个方面的“合成”,以及由“合成”而形 成的师表美的完整和统一的形象特征。换言之, 风格美指德育主体道美与表美的统一。
道美和表美都是师表美或师表不可或缺的成份, 然而这两大成份在不同的德育主体身上所占的比 重并不划一,因而必然显现出不同的师表风格或 风度。这一风格,依据美感尺度可作如下观照: 崇高、优美、喜剧。
A.人格修养的规律性
所谓的修养的“规律”就是指人格修 养与终极信仰之间的必然联系。 这里所谓的“信仰”并非只指宗教信仰, 而是指包括宗教信仰形态在内的所有对于 终极价值的确信。其基本形态有三:宗教 信仰、政治信仰、人生信仰。终极信仰与 道德人格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论证与聚合,二是圣化与提升。
第八章 教师的人格与职业道德修养
一、人格与道德人格
“人格”一词的英文是“personality”,源于希腊 文“persona”。在希腊文中,“persona”的意思 是“面具”。 在心理学中,“personality”也被译为“个 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 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对于教师来说,人格一方面是自己的本体 价值的标志,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人格是教 育活动的中介或工具,所以又具有工具价值。 从教育事业的角度看,工具价值是第一位的; 从人格修养的角度来看,本体价值是根本性的。 所以教师的人格建设的基本角度是两个: 一是“在广泛意义上”将自己培养好;二是在 任何发挥人格的工具价值方面提高自己。 教师除了要确立人格榜样之外,特别重要 的是要使自己的人格具有感化人的中介特性。
教师人格修养的两大问题
2.“道美” “道美”
“道美”指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是 教师人格的精神方面,即教师的精神美。表美与道 美既有外在和内在之别,又有相互融通的一面。就 教师作为师表美的创造主体而言,其外在形象应是 其内在灵魂的展现,否则作为一个伪善者,既违背 美的法则也会带来德育的负效应。某些学科如自然 科学方面的教学活动往往要求老师既应是学科知识 的专家又应是教学理论的行家,是所谓“双专 家”[1]。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教师都是道德教育工 作者则除了以上两个层面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都 还必须首先成为道德信念坚定、表美与 道美的统一问题。无道美当然即无表美,反之亦然。
启功先生还回忆过陈垣先生的另外一件事迹: “辅仁大学有一位教授,抗战胜利后在任北平的 某一局长,从辅大的教师中找他的帮手,想让我 去管一个科室。我去向陈老师请教,老师问: ‘你母亲愿意不愿意?’我说‘我母亲自己不懂得, 教我请示老师’。又问:‘你自己觉得怎样?’我 说:‘我“少无宦情”’。老师哈哈大笑说: ‘既然你无宦情,我可以告诉你:‘学校送给你 是聘书,你是教师,是宾客;衙门发给你的是委 任状,你是属员,是官吏’。我明白了,立刻告 辞回来,用花笺纸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那位教 授对我的重视,又婉辞谢了他的委派。拿着这封 信去请老师过目。老师看了没有别的话,只说: ‘值三十元’。这‘三十元’到我的耳朵里,就 不是银元,而是金元了。”[1]
③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师表美具有魅力的源泉之一当是师表形象的情感 性。社会心理学已经证实,人们很可能单纯地将他对 一事物的积极情感转移到与该事物相联系的另一事物 中去(情感转移理论)。“爱屋及乌”即反映这样一个 心理实事。立师表之美就是要让教师成为学生积极情 感指向的对象,即使当他面临较为复杂的道德情境时, 也能按照老师提出过的要求或以老师为榜样去践行道 德规范。此外,在道德冲突发生时,如当教师的观点 同学生的原有立场不一致时,与德育目标相一致的态 度改变只能发生在师表在学生认知和情感上具有足够 能量(吸引力)的时候;否则学生就会固守己见(一致性 理论)。因此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于教师能否成为一个崇 高的不容否定的审美存在[1]。
提升班主任的人格修养
提升班主任的人格修养
提升班主任的人格修养
提升班主任的人格修养
作为班主任,就要有意识锻炼和约束自已,要遵循时代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时代精神,优化育人环境,创建文明校风。
要立足本职工作,既教书又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双重任务和神圣职责。
用教师的高尚人格去影响学生,影响周围的人。
1、做学生的榜样。
学生是受教育者,而教师是知识和思想的传播者,是教育者。
所以班主任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责任、爱心、善良、诚实的体现者,教师的思想和言行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甚至会贯穿在学生的一生之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工作关系,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而且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学生对教师在以上关系的态度是:希望班主任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不是教书机器。
所以我们必须以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尊重学生,不要对学生大声训斥,贬低和侮辱其人格,更不能去打骂,体罚学生,要真诚对待学生,注重情谊。
当然,尊重和爱护学生不等于放松要求,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尊重和爱护的表现,但严格要求应是合理,善意的,能为学生所理解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
在与学生关系方面,班主任还应会受理突发事件,往往常有个别学生表现粗暴、懒惰、傲慢无礼,有时甚至会给老师造成难堪和痛苦,我们要善于控制自。
教师人格修养的两大问题共32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教师人格修养的两大问题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浅谈教师人格修养的特征及塑造
浅谈教师人格修养的特征及塑造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某中学的一位教师每次板书后,习惯于将手中的粉笔头“潇洒”地扔向讲桌上的粉笔盒。
时隔不久,他惊奇地发现全班好多同学课下都这样尤而效之,学会了折断粉笔扔向粉笔盒。
从那时起,他意识到教师自身行为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于是从此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在点点滴滴中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可见,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到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想示范学生,必须拥有完善人格。
一、教师人格修养的特征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对于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
教师的人格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教育影响力,是因为它具有直观示范性的特点,即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品质、行为表现等给学生树立榜样,而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立德志、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形象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思考着和效仿着。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是把教师的言行敬奉为准则,对老师有些唯命是从。
教师人格对学生强大的影响力,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人格品位的特性。
首先,就道德人格而言,教师必须在人格上高于一般人才具有教育的主体资格。
正如第斯多惠所言“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其次,也只有具有较高人格品位的教师才可能获得教育对象的尊重,为学生所景仰,从而获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塑造教师高格位人格的策略我们通常认为,塑造教师高格位人格的策略特别注意求真、求知、求善、求美。
1. 求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何谓“求真”呢?就是为人真诚,以身立教。
教师应不断强化良好的人格意识,以身立教,在如何做人上给学生树立榜样。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一个人面对壁垒,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绕过,一个人的能力会在绕过这些壁垒时体现出来;而且对你而言是壁垒的,对他人而言同样也是,若你能绕过,相当于把大部分竞争对手挡在了身后,因此最终跑在前面的始终是寥寥几个人。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每一个人都一定会发现有很多的壁垒在面前B.面对壁垒,对自己要有信心,跟壁垒去对撞C.你绕过了壁垒,你就战胜了大部分竞争对手D.设法绕过壁垒会发现自身潜能,在竞争中成为领跑的强者【答案】 D2、“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包括我在内,总共是16名。
下面讲到的人员情况,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在这些医护人员中:A.男医生B.女护士C.男护士D.女医生【答案】 B3、下列人物和其地位、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舒伯特——歌曲之王——《魔王》B.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父——《蓝色多瑙河》C.李斯特——钢琴之王——《匈牙利狂想曲》D.巴赫——西方现代音乐之父——《小步舞曲》【答案】 B4、20世纪30年代,用艺术作品“为抗战发出怒吼”的艺术家是()。
A.洗星海B.曼耳C.詹天佑D.徐悲鸿【答案】 A5、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洽死亡,问金某应当负什么责任?()A.应负相对刑事责任B.不应负刑事责任C.应负完全刑事责任D.应负刑事责任【答案】 A6、《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寓诸德也。
”下面对这句话说明最准确的是()。
A.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B.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C.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D.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答案】 A7、研究表明,高纤维食物对于预防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食品包袋上没有把纤维素的含量和其他营养成分一起列出。
因此,国家应该规定在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这对于保护民众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当今教师职业修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今教师职业修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引言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和引路人。
然而,在教师职业修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教师职业修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专业素养许多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
例如,在课堂上讲解不清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
2.缺乏心理素质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等原因,一些教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等情况,这些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3.缺乏沟通能力教师需要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但有些教师在沟通时表达不清晰或者态度不好,导致与学生及家长之间产生矛盾。
4.缺乏教学创新意识一些教师只会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解决方法1.提高专业素养(1)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技术。
(3)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专业素养。
2.增强心理素质(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2)参加心理辅导或者寻求其他途径进行心理疏导。
(3)通过运动、休息等方式缓解压力。
3.提高沟通能力(1)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
(2)多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3)关注自己在沟通中的态度和语气,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4.增强教学创新意识(1)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学创新的方法和实践。
四、结论在当今社会中,教师职业修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过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沟通能力和增强教学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职业修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谈教师的人格修养
谈教师的人格修养摘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
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自己具有美好的心灵,才能使别人的心灵更美好。
好的教师,本身就是强大的教育力量。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
关键词:教师人格修养一、好学不倦,加强文化修养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绝不原谅教师的一知半解,况且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好学不倦,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
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叶圣陶《论集》第490页)。
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1、好学不倦首先要有志于学。
要做到好学不倦,就要志学。
在这一点上,古人有全面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可谓聪明过人,然而他的体会却是: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有志于学才能好学不倦,其中之机制在于,志学是好学之动力保障。
2、好学不倦在实践中体现着勤奋。
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如果我们把学习看得比吃饭、休息还重要,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自然就是好学了,因此,要做到好学不倦,基本要求就是勤奋刻苦,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克服困难,择善而从,倘若做到了这一点,不用怀疑我们的素质会日渐提高,也不用怀疑我们会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师德师风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
师德师风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师德师风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与责任的工作,师德师风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和才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不仅关系到个体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
一、培养学生的品德教师作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典范,关注和参与学生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德高望重的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正直的行为和态度,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学业上。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事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进而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塑造教师的人格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的塑造对其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具备崇高的职业操守。
教师要有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心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学业、生活和成长负责。
同时,教师应保持谦虚、包容的心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积极的心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其次,教师应秉持正直、诚实的行为准则。
教师要诚实守信,不撒谎、不隐瞒事实,积极树立自身的公信力。
教师的诚实和正直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此外,教师要注重自我修养与提升。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教师应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发展空间。
三、教师的道德修养与学校文化建设教师的道德修养与学校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学校作为教育组织的重要载体,其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师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师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教育事业中,师德修养是衡量一个教师的重要标准。
教师的师德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当前师德修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一、职业热情不足问题:一些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改进措施: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
二、教育理念落后问题: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三、师生关系处理不当问题:一些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存在问题,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改进措施:加强师生沟通技巧的培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知识更新缓慢问题:一些教师的知识更新缓慢,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改进措施: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五、榜样作用减弱问题:一些教师的榜样作用减弱,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六、缺乏公平公正态度问题:一些教师缺乏公平公正态度,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公平公正意识的培养,建立公正的教育环境。
七、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一些教师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和信誉。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和教育,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理。
八、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不足问题:一些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压力。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教师师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新文档
教师师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新文
档
教师师德修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主要探讨教师师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师德匮乏。
一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能存在骄傲自大、贪图享乐、懈怠等不良行为。
2. 教师职业操守不端。
一些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可能不够公正、疏于教学责任、缺乏耐心等。
3. 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在教师团队中,可能存在着相互攀比、互不信任、不合作等问题,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二、解决方法
1. 强化师德教育培训。
学校可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增强道德修养。
2. 加强监督与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4. 增强师生互动与沟通。
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更多互动,促进
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 建立和谐的学校氛围。
学校应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让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解决教师师德修养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希望各学校能够重
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的礼仪素养与人格魅力分析
教师的礼仪素养与人格魅力分析教师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和人格魅力。
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认可和敬重,这也是一个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下面,我们将从礼仪素养和人格魅力两个方面,对教师的素养进行分析。
我们来谈谈教师的礼仪素养。
教师的礼仪素养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两个方面。
外在形象是指教师在言谈举止、仪表仪容等方面表现出的仪态端庄、得体大方的形象。
内在修养是指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品行操守、处世态度等方面的内在修养和修辞礼让。
言谈举止。
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言谈举止的得体与否直接影响着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教师需要学会在谈吐中保持礼貌,并且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不使用粗俗的语言,不使用过激的语言。
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交流的时候,要重视语言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言谈中的温和与措辞周到是教师言行举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仪表仪容。
教师的仪表仪容是教学工作中第一道形象的窗口。
过于邋遢的仪表仪容会给人一种不整洁的感觉,而这样的形象无疑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
所以,教师需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仪容,保持整洁的形象,力求朴素而不失端庄大方。
通过精心的打扮和修饰,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也更能够能够引起学生对身心美的追求。
处理人际关系。
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与学生和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会在言谈中保持礼貌,待人亲切和善,不露出不耐烦和焦躁的情绪。
教师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人格,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也不轻易伤害他人的感情。
只有通过和睦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师生家长关系,教师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
总结一下教师的礼仪素养。
教师的礼仪素养是教师形象的外在体现,是教师立身处世的一种人格修养。
通过言谈举止的优美和仪表仪容的得体,教师展现出自己的一种内在修养。
只有通过良好的礼仪素养,教师才能得到学生、家长的尊重和认可。
师德师风的个人修养
师德师风的个人修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师风的个人修养成为了教育界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探讨师德师风的个人修养,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言行举止言行举止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形象和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在校园内外都应该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
首先,要注重仪表仪态,穿着整齐干净,举止得体。
其次,要言辞文明,不使用粗俗的语言,不说伤人的话。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遵守校规校纪,不参与非法活动,并且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
这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将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二、专业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
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
其次,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科前沿和教育热点,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
通过提升专业素养,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
三、道德品质师德师风的个人修养离不开教师的道德品质。
教师应该严守职业道德,正确对待学生,在言行上做到诚实守信、公平公正。
教师应该具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教师还应该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更好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的个人修养,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师德修养的几个问题
(五)与学生同学同成长
1.“同学们”与“孩子们” 2.前喻时代、后喻现象与并喻时代 3.向学生学习
四、与同事相处的团结协作
(一)教育是合作的事业 (二)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合作 (三)合作的方法和态度
跳棋与象棋 投桃与报李 他人利益优先考虑策略
参考书目:
陈大伟:《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10年
差异性
生理条件的差异 生活环境的差异 发展方向的差异 发展速度的差异 (“小猴的故事”太好笑了) 发展方式的差异
4.尊重后进学生 “不称呼‘差生’”
5.尊重的方法 “我也曾经是个孩子”
“他还只是个孩子”
(三)用高质量的课程 影响和教育学生
• 1.关于教育产品的讨论 • 2.教师的劳动和意义 • 3.用课程评价教育和教师
“有种你打啊!”
(二)尊重学生
1.人格上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2.尊重学生主体性 3.尊重学生差异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自然 感知
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简介
A: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 立的,各自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 符号系统。各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以不同的方 式和程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张三很生气,摇下车窗回头骂了一句: “你才是猪!”
• ?????
才刚骂完,他 便迎头撞上一群过 马路的猪。
• 一个在美国读书的小伙子找对象,在美国找了个 女友,晚上带她兜风,遇到红灯,在没有车辆穿 行和警察巡视的情况下,小伙子闯了过去。那女 友很快就和他分手了:“红灯都敢闯,跟这人在 一起哪里有什么安全感?”
• 就这样,唐·里奇凭借真诚的微笑,在五十多 年时间里,挽救了一百六十多条生命。
• ——李振村 著《教师的体态语言》
教师如何修身养性
教师如何修身养性我认为:修身就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
养性就是使自己的本性不受损害。
个人修身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就教师这个职业而言,修身养性可以理解为正心为本,修身为基。
正心,指的是培养自己的爱岗、敬业之心,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教师这个职业和学生。
修身指的是提升自己教学的素质和能力,修炼自己的育人之身。
刚刚走出校门,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工作满腔热情,但同时缺乏经验和磨砺,对教师的职业有着理想化的认识。
进入教室队伍后,很快就发现教师的工作是很辛苦很无奈的:我们天没亮就得出门,晚上还有夜班不得安息;我们每天面对一群又一群顽皮懵懂的学生,一摞又一摞永远也改不完的作业,一次又一次成绩不一定理想的考试,一件又一件琐碎的教学事务…于是有的教师厌教了,麻木了,甚至是陷入职业的倦怠中。
这时教师一方面必须要学会调整自已的心态,健全自已的人格,所谓正心。
因为只有良好的心态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美好, 只有心态良好的教师才能敬业爱岗,才能把职业当事业,才有可能成长发展。
同时,良好的心态也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寻找幸福的甘泉。
把学生当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当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
另一方面要以实际教学行动加速自身成长,提升自已的教学教育管理能力!那么修身养性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1、不要为批评所累。
当我们受到批评时,与其疲于还击,不如尽力做好该做的事,用事实证明一切。
假如结果证明我对了,那批评就不攻自破;假如结果证明我错了,那么老老实实承认,认认真真改正,辩解是没有用的。
2、不要为小事生气。
教育无大事,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由无数件小事组成的,且这些小事还显得重复和枯燥。
每天面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难免会被扰得心绪不宁、怒火中烧,消极甚至偏激对待。
3、不要希求别人感恩。
只要懂得忘恩是一件自然的事,我们就会减少难过;只要不希求感恩,我们就能享受付出和给予的快乐;只要言传身教,我们就能熏陶出知恩图报、有教养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师表美具有魅力的源泉之一当是师表形象的情感 性。社会心理学已经证实,人们很可能单纯地将他对 一事物的积极情感转移到与该事物相联系的另一事物 中去(情感转移理论)。“爱屋及乌”即反映这样一个 心理实事。立师表之美就是要让教师成为学生积极情 感指向的对象,即使当他面临较为复杂的道德情境时, 也能按照老师提出过的要求或以老师为榜样去践行道 德规范。此外,在道德冲突发生时,如当教师的观点 同学生的原有立场不一致时,与德育目标相一致的态 度改变只能发生在师表在学生认知和情感上具有足够 能量(吸引力)的时候;否则学生就会固守己见(一致性 理论)。因此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于教师能否成为一个崇 高的不容否定的审美存在[1]。
按照审美的尺度去修养教师的人格,就 是要进行师表美的建设。 师表形象或师表美的塑造的重要性主 要存在于教育系统之中。从德育(道德教 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至少有三: ①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②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 ③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①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教师或德育工作者“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 于劳动对象,而主要是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 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 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1]。这是教师劳动的特点。 即使是要当好一个“经师” ,将课程中知识性内容 传授给学生,也须追求一个讲台形象。如果完全走 反师表美的道路,其效果当然就可能是反德育的。 至于有追求成为人师自觉的教育工作者则更应注意 道德生活“知易行难”的特点,严于律己,使自身 的道德人格朝师表美的标准靠拢。这样就可以使可 能潜伏在“经师”身上的“人师”性质大放光彩, 原本潜在的德育辐射力就会自然凸现出来,“无教 之教”、“无言之教”就会成为现实。
表美的主要内涵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 作为普通人的言谈举止的外“表”,二是指教师作为 特定社会角色教师的讲台形象。但这两个方面又是相 互渗透,联系在一起的。既要为人师,一举手、一投 足都既是普通人又非普通人的了。所以教学情境之外 的教师形象建设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诸如教师的着装 应该是质朴大方、富有文化涵养的;教师的一举一动 都必须是优雅得体、潇洒大方的;教师的语言、眼神、 表情等等都应该是道德崇高与和谐的象征……等等。 马卡连柯曾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 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1]。而教师的讲台形象, 则主要由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动作语言艺术、板书艺 术、授课技巧、教学机智等组成,它反映在教学情境 中教师的外在形象的美。“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 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提高音调,怎样笑和 怎样看等等细微末节”[2]。
北京师范大学的启功教授在他怀念陈垣大师的《夫子 循循然善诱人》 (1980)中曾经记载过:“老师在谈话时, 时常风趣地用手向人一指。这无言的一指,有时是肯定的, 有时是否定的。使被指者自己领会,得出结论。一位‘同 门’满脸连鬓胡须,又常懒得刮,老师曾明白告诉他,不 刮属于不礼貌,并且上课要整齐严肃,‘不修边幅’去上 课,给学生的印象不好,但这位‘同门’还常常忘记了刮。 当忘了刮胡子见到老师时,老师总是看看他的脸,用手一 指,他便 不安。有一次我们一同去见老师,快到门前了, 忽然发现没有刮胡子,便跑到附近一位‘同门’的家中借 刀来刮。这位‘同门’的父亲,也是我们的一位师长,看 见后说 :‘你真成了子贡入马厩而修容!’大家听了无不大 笑。这次他才免于一指”[1]。陈垣先生的 “一指之教”有 他自己为师表之外在形象美的存在,同时他反对在大学从 教的弟子们不修边 幅,也是考虑到“给学生印象不好”这 个“表”的教育性问题。一正一反,充分揭示了“夫子循 循然善诱人”人某种真谛。
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中这样记载:“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 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 忽又良心发现……”所以师表之美乃是学 生学习的动机的动力源和放大器。因此, 师表美的建设十分重要。
师表、师表美本是两个概念。当为人师者对师表的追求是 一种勉强行为时,师表是与教师本来面目相隔的一层外壳。这 时教师没有应有的主体自由,学生会感到老师是造作、“道貌 岸然”的。这种师表是一种虚假的外壳,因而难以发挥师表的 真正作用。而当师表成为教师内发、自觉的追求,教师的一言 一行都是其人格形象的自由表现时,人格美的陶治性才能真正 发生,师表的教育功能才能得以实现。而当这种真正形象完成 时,师表之美的塑造也同时完成了。故从这一意义上讲,师表 与师表美又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师表是教育学的范畴,而师 表美属于美学观照的结果而已。特别说明师表和师表美的区别 和一致的核心意义在于:师表美并不仅仅等于教师的艺术造型。 许多教育工作者忙于的艺术的手段装饰其外“表”,而忘记了 教师的本质乃在于“人师”的性质,离开“人师”的本原去求 得花里胡哨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新的“经师”性的表征,与立美 原则背道而驰。所以立师表之美虽应包括教师外在形象的审美 追求,但更深层的在于教育主体精神人格的立美建设,并以这 种内在精神人格和外在形象的统一为最高境界。
②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
榜样学习已成为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的 确,就道德教育和学习而言,道德发展的阶段性质 不能否定道德学习个体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与学习 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相比,道德学习主体与道德环 境及道德行为的结果的交互作用对形成道德观念和 道德情操具有更为实质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教 师和成人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 行不管有无进行德育的自觉都会成为德育的显隐课 程。这就是孔夫子所言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止”[1]。故确立师表之美实际上是 建构学生道德学习的内容或榜样,德育的榜样学习 性需要立师表之美。
师表或师表美当然是一个整体,师表 美的成立当以整体性或统一性为前提。这 里只是从理论分析角度来分别探讨师表美 的几个构成方面。 1. “表美” 2. “道美” 3. 风格美
1.“表美”
“表美”指师表美的外在方面,也是教师道德 人格的外在表现,即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师者, 人之模范也” [1]。而“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 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指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 岸然。” [2]既要为人模范,为人作样子,教师自己 总要有一个外在形象供人观摩与效法。所以“表美” 乃是师表之美的实现或具体,无表美即无师表之美。 中国教育传统中对教师的外在道德形象要求极高。 孔子在解释“克己复礼为仁”时就明确地说过: “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者的视、听、言、动都表 现为对礼的法度的遵守。故这句格言不仅为中国传 统文化中修养心性的真言,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教育 中师表建设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