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支柱受力后应保持直立,最大允许施工偏差为±2°,其中锚柱不得向下锚力方向内倾,整正安装时垂直线路偏移和锚柱顺线路方向偏移值分别见表3-1和表3-2。
3.3.4隧道吊柱安装
(1)吊柱受力后横、顺线路方向应垂直,其倾斜度不得大于1°。
(2)吊柱T型螺栓应配带双螺帽,拧紧螺帽后螺栓外露长度不得小于30mm。
3.2工序流程
图3-1支柱及隧道吊柱安装工序流程
3.3主要技术标准
3.3.1进场材料
(1)对进场H型钢柱参照接触网基础预留设计图及进场材料验收标准仔细进行检查。主要针对钢柱型号、高度、预留孔位置及大小等方面详细检查。
(2)H型钢柱吊装、装卸、运输、码垛及立杆吊装参考钢柱厂家提供的H型钢柱安装注意事项。
2.3主要技术标准
2.3.1路基、桥梁预留基础
(1)基础外露部分应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不应有蜂窝、麻面、粘皮、裂纹、漏浆、露筋等现象,不能有裂痕。
(2)支柱基础位置:首先检查基础表面情况,是否有破损现象。
(3)限界及跨距:限界满足设计要求,上下行并列对称设置,误差控制范围为0~+50mm;跨距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检查,误差范围为±1m。
1.2350km/h高速接触网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2.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设计交底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1.2.2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完成高速区段土建预留接触网工程项目的检查,预留工程满足设计要求。
1.2.3主要材料、设备的供应基本到位,物流保障、劳动力、机具能满足施工需求。
1.2.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组织安排编制完成并经相关单位批准。
3.3.3支柱整正
(1)在支柱整正前,必须掌握线路资料(线路中心、线路坡度、轨面高度及外轨超高)。
(2)先对支柱的纵线路方向和横线路方向斜率进行检查,对不达要求的进行调整。调整时,先松动主螺母,用撬棍抬动支柱,根据斜率,有目的的调整柱底调整螺栓。紧固螺母时,应对角循环紧固,施工时应注意支柱法兰盘上下与螺母之间均有垫片。
1.13接触网弹性链形悬挂施工流程:
图1-1接触网弹性链形悬挂施工流程
2土建预留接触网工程检查
2.1检查工作内容
检查主要包括:对土建施工单位施工的桥梁或路基上接触网基础、隧道滑型槽道、隧道及桥梁后植锚栓、桥梁上预留电缆槽与上桥电缆锯齿孔、贯通地线接地端子等施工质量的检查确认。
2.2工序流程
图2-1 土建预留接触网工程检查工序流程
(3)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预埋地脚螺栓配套,防腐采用一级热浸镀锌,螺母及垫圈符合国标要求。
3.3.2支柱安装要求
(1)支柱吊装前,根据支柱的斜率要求,对柱底调整螺母顶面进行预调,以减少支柱整正工作量。
(2)紧固螺母时应对角循环进行,使受力均匀,每个螺栓配带3个螺母,2个垫片。具体安装形式参考《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H型钢柱》通用参考图,图号为通化(2008)1301。
(2)吊柱垂直安装,施工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
(3)安装硬横跨与硬横梁立柱连接螺栓均由外侧穿向内侧,对接硬横梁螺栓均由站台侧穿向非站台侧,安装托架连接螺栓均由下往上穿。各连接螺栓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4)横梁承载前的预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硬横梁承受全部荷载后,横梁不得有负拱度。
4.4注意事项
(1)硬横梁应在地面拼装且预拱度符合设计要求。
由于编写时间和设计资料的有限,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请及时与项目工程部接触网专业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有变动,请依据技术通知单执行。
1总则
1.1为加强对350km/h高速接触网施工质量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目标,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350km/h高速铁路工程
接触网施工工艺标准
(V1.0)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一○年十一月
前 言
本施工工艺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总结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了国际先进标准,充分体现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的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
本施工工艺标准共十五章,主要包括:总则、土建预留接触网工程检查、支柱安装及整正、附加悬挂、腕臂及补偿装置安装、承力索及接触线架设、接触悬挂调整、设备安装等。本施工工艺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5.3注意事项
(1)安装前,对所领取的材料、零配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零件活动部位应保证灵活,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
(2)作业人员先将与地脚螺栓连接的拉线板安装上,用力矩扳手将螺母拧紧,力矩检测达标。
(3)检查拉线的受力状态和支柱的倾斜状态。
6附加悬挂
6.1工程内容
附加悬挂施工包括肩架安装、导线架设、下锚等。
表3-1锚柱整正标准
表3-2 支柱垂直线路方向整正表
注:“-”表示与图示方向相反。
4硬横跨及吊柱安装
4.1工程内容
硬横跨及其吊柱施工包括硬横梁组装、吊装,吊柱安装与调整。
4.2工序流程
图4-1硬横跨及吊柱安装工序流程
4.3主要技术标准
(1)硬横跨支柱承载后顺、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施工偏差为0~0.5%。横梁跨跨长应符合两基础间距的要求,施工允许偏差±20 mm,且每个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0~20mm。硬横跨各梁段的结合部位要密贴,连接螺栓的长度与螺母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横梁安装受力后呈水平状态。硬横跨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 mm。
2.3.4接地端子
供接触网接地使用的预留贯通地线接地端子位置、型号、数量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2.4注意事项
(1)接触网基础检查先用模型板来套螺栓,如果能套下,则螺栓间距完全满足要求,如果不能套下,则用钢卷尺测量实际的螺栓间距,并检查螺栓是否歪曲,做好记录。
(2)螺栓检查完毕后,将螺栓按原来要求包扎好。
(3)调整吊柱应采用厚度不等的镀锌钢材质圆型或U型垫片,调整垫片每片厚度宜为3mm、5mm、10mm,调整时不得超过2片,总厚度不超过20mm。若使用U型垫片,应从高向低插入,确保震动下不脱落。
(4)吊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0~+20mm。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邻近线路的基本建筑限界和电气安全范围。
(3)建议用倾斜仪检查轨槽预埋在顺线路方向及垂线路方向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检查发现未预留或预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与监理及相关单位沟通,及时整改,并加强与接触网预留项目的施工单位配合。
3支柱、隧道吊柱安装
3.1工程内容
支柱施工主要包括支柱的外观及质量检查、吊装及运输、安装及整正等。
隧道吊柱施工包括后植锚栓及后植滑槽的定位测量,接触悬挂、附加悬挂所使用的吊柱及固定件安装。
6.2附加线肩架安装
(3)滑槽内泡沫填充物完好,不得被混凝土覆盖,滑槽嵌入隧道二次衬砌深度的施工允许偏差不大于5mm。
(4)接触悬挂下锚滑槽(隧道侧壁)垂直状两槽道应垂直大地,水平状槽道应水平。
2.3.3电缆爬架及上网预留孔
(1)在桥墩、梁端预留的供电及回流电缆上桥滑槽、锯齿孔应无遗漏,预留位置及质量符合设计规定。
(2)电缆爬架应设置在靠近电缆预留孔所在梁端的桥墩上,并且是在面向电缆预留孔方向的桥墩侧面预留,上下行并列设置。在供电线上网柱旁预留电缆上网孔。
1.10开口销安装后的双向劈开角度不应小于120度,开口后不得有裂纹、断裂现象。销钉安装时,垂直设置时应钉帽在上,水平设置的两销钉头应相互倒置安装。
1.11实行螺栓安装紧固、防松终检制度,接触网精调完成后必须由专门班组对所有接触网零部件的螺栓实行防松措施和紧固力矩的全面检查。
1.12施工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以防工具、材料下落伤人。接触网上部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以防坠落。
1.5实行接触网关键项目的专业化、实名制安装制度,建立腕臂、吊弦(含吊索)、电连接、棘轮、线岔等安装和调整的专业班组。
1.6实行接触网腕臂安装、吊弦(吊索)安装的程序化和数据化,建立专门的腕臂和吊弦安装测量、计算、预配班组,确保接触悬挂安装的精度。
1.7建立接触网零部件物流及预配中心,严格执行零部件入库检验管理规定,实行零部件使用可追溯管理制度。
图5-2 拉线回头安装示意图
(3)拉线UT型楔形线夹凸面朝田野侧,UT型楔形线夹受力后验收标准规定螺纹外露20mm~1/2螺栓长度,施工按30mm控制。
(4)与支柱连接的下锚底座应与支柱密贴,下锚螺栓穿向由棘轮侧穿向拉线侧,中心锚结下锚底座由中锚侧穿向拉线侧,附加导线下锚底座螺栓穿向与行车方向一致。
1.2.5施工区段的三电迁改、架梁、铺轨等能满足接触网施工条件要求。
1.2.6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1.3接触网施工,应与路基、桥梁、隧道等专业做好协调工作,密切配合,在任何情况下,线路设备的变动或新设备的建立不得侵入建筑基本限界。
1.4设备、器材的运输、储存和保管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接触网零部件应按铁运基【2010】12号文和铁运【2010】142号文规定实行上道前抽检,未抽检或抽检不合格的批次零部件不得安装使用。
(4)基础螺栓间距:以所定位线路作为参照详细检查基础螺栓布置情况,螺栓是否有歪曲现象,核对无误后详细测量螺栓间距及螺栓外露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螺栓外露长度误差控制范围为±5mm;螺栓相邻间距±1mm;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
(5)拉线基础位置:拉线基础位置满足设计要求,误差控制范围为+1m,-0m。且桥梁上拉线基础和接触网基础在同一片梁上。
(2)硬横梁起吊时应注意起吊点的选择,避免因横梁自重引起梁体弯曲。
(3)硬横梁与支柱、硬横梁各梁段间结合密贴,连接牢固可靠。
5拉线安装
5.1工序流程
图5-1 拉线安装工序流程
百度文库5.2主要技术标准
(1)拉线不得有断股,松股和接头,对向下锚拉线长度现场测量计算后确定。
(2)拉线回头长度为500mm(应从线夹尾部开始量),施工允许偏差50mm;拉线回头与本线绑扎采用Φ1.6~2.0软态不锈钢丝绑扎100mm,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绑扎密实整齐。拉线回头外露30mm,端部用单股Φ1.6~2.0软态不锈钢丝绑扎3圈。
(5)检查各个螺栓螺帽是否齐全,各零件受力是否良好,且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6)拉线安装完成后,对向下锚两侧拉线受力均匀一致,且支柱在顺线路方向应处于直立状态;接触悬挂下锚在无负载时候,下锚拉线应处于受力与非受力状态,加载后下锚拉线应处于受力状态且两条拉线受力均匀一致。
(7)与下锚拉线底板的连接以设计图纸为准。
3.4注意事项
(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学习、考核合格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2)采用的高强度吊装带,强度必须满足相应的支柱起吊荷载。每次起吊前都应检查其磨损情况,损伤严重时,应及时更换。每次起吊支柱离地时,可停顿一会,观察吊装带变形情况,确认安全后,继续施工。
(3)支柱吊装后每个基础螺栓都要求至少戴上一个主螺母并拧紧,整正时,不得将主螺母完全退出。支柱吊装后,应及时整正,补齐螺母。
1.8严格按《安装手册》要求使用安装工具,接触网上部安装施工严禁使用活口扳手,应采用呆扳手、梅花扳手和力矩扳手。网配件中所有螺栓必须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应符合《安装手册》要求。
1.9接触线的平直度直接影响弓网受流质量和接触线的使用寿命,上部安装及悬挂调整不应给接触线施加外力,任何情况下严禁踩踏接触线。
1、落实“六位一体”建设管理要求,对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控制、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提出了针对性管理措施;
2、统一了工程的施工标准,体现了过程控制和细节控制的标准化要求;
3、强调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应用,从积极推广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施工角度,明确了指导性原则要求;
4、体现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细节控制方面明确了建设各方的关键性工作内容。
(6)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施工偏差不大于1.5°。
(7)硬横跨两端基础中心连线与正线中心线垂直,允许误差≤2°。
2.3.2隧道预埋槽道及锚栓
(1)隧道内上下行线接触网吊柱跨距按设计图预留检查。
(2)滑槽不得出现扭转、变形情况,滑槽的倾斜施工误差不大于3mm;同组滑槽应平行,两槽间距允许偏差为±5mm;滑槽顺线路方向允许同时产生定位误差,允许偏差为±500mm,垂直线路方向的施工允许偏差为±30mm,轨槽在顺线路方向偏转只容许同时产生偏转误差,不允许两根轨槽各向两边岔开等变形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