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 教案(优秀9篇)
![假如没有灰尘 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5ae9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a.png)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优秀9篇)假如没有灰尘公开课教案篇一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灰尘?2、灰尘像你们说的有那么多缺点、坏处,那么“耀武扬威”,那我们就索性不要它好了,你们说行不行啊?(不行。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6分钟)1、点动作按钮,看幻灯片视频: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们的目光移到幕布上,调动起你们所有的感官,来用心地听、认真看一下这篇课文的情境性朗读。
2、刚才同学都很认真,老师从你们专注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你们都在用心地听、用心地看。
刚听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在课前也朗读过了,还有一些生字词老师需要特别提醒一下。
3、出示生字生词指明带读(出示幻灯片)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1、自己范读1、2段,当中由生读“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出示幻灯片,提问:古往今来、拂拭、勿、尘埃和整句诗的意思。
2、全班齐阅读提示。
3、自己都思考好了吧,接下来小组间再讨论一下,看看自己的答案是不是跟别人的不一样,小组讨论出一个较好的答案,再由小组合作完成这个表格。
4、学生在思考时提示:①可以从文章寻找有关灰尘特点的形容词。
②第5段的特点和作用要用自己的语言稍微组织一下。
③第6自然段有两个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3分钟)接下来,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一个人回答。
老师看看哪个小组的集体智慧较高、较厉害。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1、出示幻灯片,指名读4、5、6段的较后一句话和第6段第4句话。
2、提问: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呢?请你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对比写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7a8faa14791711cd791721.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课文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wù)使染尘埃(āi)”。
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陆地上空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
灰尘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
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
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
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l ù)漉的。
更严重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也难以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
从地面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逐渐增加,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yùn)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辅导资料1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5上语文第12课笔记
![5上语文第12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a17a4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2.png)
5上语文第12课笔记以下是一篇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假如没有灰尘》的课堂笔记:一、生字组词1.埃(āi):尘埃、埃及2.伦:无与伦比、绝伦、天伦之乐3.锁(suǒ):门锁、锁定4.免(miǎn):免费、免除、幸免5.剔(tī):剔除、挑剔6.锐(ruì):锐利、尖锐、敏锐7.钝(dùn):迟钝、钝器8.销(xiāo):销售、销魂9.鼠(shǔ):老鼠、鼠目寸光10.籍(jí):书籍、户籍二、多音字1.薄báo (薄雾)bò (薄荷)bó (单薄)2.和hé (和平)hè (一唱一和)huò (和面)huó (和泥)hú (和牌)3.盛chéng (盛饭)shèng (盛开)4.空kòng (空地)kōng (天空)5.数shǔ (数数)shù (数学)shuò (数见不鲜)6.降jiàng (降落)xiáng (投降)7.卷juǎn (卷起)juàn (卷子)8.背bèi (背黑锅)bēi (背书包)9.参cān (参加)cēn (参差)shēn (人参)10.解jiě (解释)jiè (解元)xiè (解数)三、近义词1.逐渐——渐渐2.依附——依赖3.面临——面对4.无论——不管5.微弱——虚弱6.均匀——平均7.调节——调理8.温和——温顺9.剧烈——激烈10.敏锐——灵敏11.揭开——揭露12.障碍——阻碍13.发现——发明14.灵巧——灵活15.推测——猜测16.似乎——好像17.研究——探讨18.设计——构思19.新奇——新颖20.安全——平安。
《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
![《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7cea0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b.png)
《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原文,汉语词语,释义为原作品、原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希望能帮到大家!《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1教材分析: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只有单调的蔚蓝色;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为严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此外,假如没有灰尘,大自然也将会变得非常单调。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的特点作用及和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学习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诗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3、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课题。
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2、学生交流。
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https://img.taocdn.com/s3/m/dbf3f643011ca300a6c390e8.png)
假如没有灰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题12.假如没有灰尘总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为严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此外,假如没有灰尘,大自然也将会变得非常单调。
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全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指导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重点难点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灰尘无时无刻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灰尘都有那些危害呢?(学生发表看法。
)灰尘既然有这么多害处,大家可能在想,如果自然界中没有灰尘就好了。
假设一下,如果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会是什么样?(指名作答。
)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打开课本,去深入认识一下灰尘吧!(板书课题。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详细阅读自读提示,看看都给我们提示了哪些要求,根据要求自学课文,进行批注。
三、自读自悟,把握课文内容1.读了课文,你发现你的想法和课文的介绍有什么不同吗?对此,你有什么感受?2.那么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作者是怎样说明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的词句。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优秀6篇)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d184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b.png)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作者分享了6篇《假如没有灰尘》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假如没有灰尘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篇一备课设想:1、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2、教学目标⑴认识4个生字。
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⑴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⑴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启蒙教育。
2、学生分析学生从三年级的课文《赵州桥》开始已经接触了说明文,学习了《太阳》、《秦兵马俑》等说明性的课文。
本学期又学习了《鲸》、《松鼠》、《新型玻璃》,掌握了基本的说明方法,有了一些应用说明表达的基础。
3、实施目标的方法、途径激发设想、读文印证、了解灰尘的特点作用、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练习。
教学案例:1、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启蒙教育。
2、教学方法设想法、自读印证、创设情境法、说明文练笔3、所需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投影机4、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灰尘。
激趣设疑: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它。
看到这个词语,你们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灰尘的害处)2、师:通过你们的说法,我得出一个词:令人讨厌。
确实,灰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吧?(学生可能答:对)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补全板书课文题目: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呢?要求同学们想象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
《12假如没有灰尘》PPT课件
![《12假如没有灰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59ee0252ea551810a68751.png)
夕阳无限好
长虹贯日
你能说出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
(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 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列数字 (2)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 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 看见。 作比较
(3)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 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 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作比较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是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从古代到现在 拂拭: 掸dǎn掉或擦掉灰尘 勿: 尘埃:尘土 不要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 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 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陆地上空灰尘的主要来源是
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
1、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 点?用“——”画下来。灰尘有 什么作用?用“~~~”画下来 。 2、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 用的?
我会读 削 (xuē) 弱 调 (tiá o) 节 朝 (zhāo) 晖 日晕 (yù n) 尘埃(āi)
) 湿漉漉 (lù
) ,勿 (wù ) 使染尘埃 时时勤拂拭 (fúshì
我会认
勿用 尘埃
彩虹 日晕 颗粒 来源
湿漉漉
然而 漂浮 面临 削弱
柔和 性能
依附
稳定
单调 晚霞朝晖 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 闲云迷雾 古往今来
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灰尘的特点 细小 散射光线 不加选择地散 射七色光 具吸湿性 折射阳光 灰尘的作用 削弱阳光 使天空呈蔚 蓝色 调节气候,气 象万千 晚霞朝晖闲云 迷雾彩虹日晕 使用的说明 方法 列数字 作假设 作假设 作比较 作假设 作比较 作假设 作比较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12《假如没有灰尘》
![12《假如没有灰尘》](https://img.taocdn.com/s3/m/0fda206e1711cc7931b716e6.png)
1.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 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1)A.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 B.灰尘有的具有吸湿功能。 A句好,“大多”指大多数,准确 说明了灰尘中具有吸湿功能的灰尘的数 量,而“有的”没有数量的意思。
(2) A.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 形成稳定的水滴。 B.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 变成稳定的水滴。 A句好,“形成”是逐渐发展生长而 造成的,形象地写出了分散的水汽逐渐吸 附灰尘所形成水滴的过程。而“变成” 则 指改变而成,这里水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3) A.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 趋利避害,造富人类。 B.只有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 害,造富人类。 A句好,仅仅“认识”是不能区分利 和弊的,“正确的认识”是趋利避害的 前提。
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 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中的“一 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一般指通常,大多数情况,表 明了灰尘的直径大多数是在万分之一到百 万分之一的范围内,但也有特殊情况,这 个词在这里有限制的作用,删去后不符合 客观情况。
2.“庞然大物”的原意是什么? 它与“灰尘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 万分之一毫米之间”是否矛盾?为什么? 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不矛盾, 这里的庞然大物是指颗粒比较大,人肉眼 能够看到的灰尘,它们与在高倍显微镜下 才能看到的细小灰尘相比,就显得巨大笨 重了。
3.“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 大削弱一句中的“大大”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反射后阳光强度被削弱的程度。
“古往今来”是指从古代到现在;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 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 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 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 (物品)不沾染尘土。
②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 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 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 高倍显微镜下才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 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 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12.假如没有灰尘
![12.假如没有灰尘](https://img.taocdn.com/s3/m/bd8ce1a7f121dd36a32d82c5.png)
一毫米之间。
小结:作者多次运用假设的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用词准确,介绍了人见人烦的灰尘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特点运用到本单元的习作中去。
5、课外知识拓展6、质疑解疑你在学习中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1、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多么奇妙的灰尘!想不想看看灰尘给我们带来的美丽?(课件)但是过多的灰尘,也会给我们的带来灾害。
(课件)灰尘既让人讨厌,但却和我们息息相关,你悟出了什么?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
(如鸟粪、电视)小结: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去认识事物,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学生谈收获2、布置作业课后小练笔: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种事物。
例如:假如没有电话(手机、电视、书、网络、游戏机、电脑、高速公路等)课外阅读:板书设计12假如没有灰尘息息相关人类————————灰尘设计意图:通过两段视频的对比,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例中体会灰尘引导学生对比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体会灰尘既让人讨厌,但却和我们息息相关,即灰尘的两面性。
再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又一次点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直观地理解事物的两面性,同时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置,目的在于把课内向课外延伸,并使学生得到一次写作的训练。
103。
《假如没有灰尘》的读书笔记五篇精选
![《假如没有灰尘》的读书笔记五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543eda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d.png)
《假如没有灰尘》的读书笔记五篇精选《假如没有灰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课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假如没有灰尘》的读书笔记五篇精选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假如没有灰尘》的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一)“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上学期学的那篇《假如没有灰尘》这文章吧。
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灰尘,居然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人们都非常讨厌灰尘,可有谁会想过,生活离不开灰尘。
上学期学那课的时候,它使我了解了许多灰尘的作用。
灰尘在吸收阳光的同时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
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在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天空则呈蔚蓝色状。
之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由蓝逐渐变白,是因为空中灰尘含量较高。
假如天空中没有灰尘,天空将永远是单调的蔚蓝色。
空气中的水蒸气要依附着灰尘才能形成稳定的水滴,从空中落下来。
湿漉漉的地面,水分全被灰尘吸收了,地面才会比较干燥。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地将永远是湿漉漉的。
由于小水滴的折射,才会有大自然中气象万千的景色。
湿漉漉的地面,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
人们在潮湿的地面呆久了,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多么可怕!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灰尘,原来有那么大的作用。
现在再阅读《假如没有灰尘》那一课,真令我回味无穷啊!《假如没有灰尘》的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二)读了《假如没有灰尘》,我觉得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有所长,哪怕是小小的灰尘也不例外。
灰尘是很多人都讨厌的东西。
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很多人总是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可是,你们知道吗?人类的生息是离不开灰尘的。
小小的灰尘可以使阳光变得柔和,不会让我们睁不开眼睛;在人类眼里毫无作用的灰尘还可以散射阳光,让天空不会始终只有蔚蓝色;有用的灰尘还具有吸湿性能,它可以不让世界万物始终是湿漉漉的。
所以,灰尘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很有用的。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bd09a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e.png)
3.总结:灰尘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灰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1.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假如没有灰尘》,理解课文内容。
2.课文解析:讲解课文中的关键知识点,如灰尘的来源、灰尘对环境的影响等。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灰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解,他们认为灰尘是毫无用处的,只会污染环境。因此,我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讲解灰尘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灰尘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课堂讨论中,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同学们分享。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问题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2.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部分任务,共同完成课题研究。
3.成果分享:各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互相学习、借鉴。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予对方建议和鼓励。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描绘灰尘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灰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实例分析:展示现实生活中灰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雾霾、灰尘过敏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灰尘,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c2acb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2.png)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灰尘作用的理解难度、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不明确以及学生参与度的差异。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互动环节,如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小组讨论,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审视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难度和节奏;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期望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灰尘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灰尘过滤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让学生分组研究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实例,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和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源可以直观地展示灰尘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实验器材则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灰尘的过滤作用,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主要知识点包括:灰尘的定义、性质和作用;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的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理解灰尘的概念,了解灰尘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94f6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5.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及赏析《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人们总是想尽办法来清除它。
然而,你可曾想到,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灰尘的颗粒非常小,肉眼几乎看不见。
它们在空中漂浮,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四处飞扬。
这些灰尘对于气象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它们能散射、反射和吸收太阳光,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度得到平衡,防止地球上的热量过度集中或分散。
灰尘还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肥料”。
它含有许多矿物质,当它们落在地面上时,可以被植物吸收,帮助植物生长。
此外,灰尘还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擦拭家具或者清洁房间时,那些看似无用的灰尘其实是在帮助我们清除细菌和病毒。
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无法被散射,只直接照射到地面上,使得地表温度急剧上升,生物将无法生存。
同时,没有灰尘作为“肥料”,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将被破坏。
总的来说,尽管灰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它的存在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灰尘,既要控制其对环境和健康的不良影响,也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
赏析:《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往往被忽视甚至厌恶的灰尘。
文章首先阐述了灰尘的危害,然后通过科学的解释和生动的例子,揭示了灰尘在气象变化、植物生长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文的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易于理解。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假设“假如没有灰尘”的情况,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灰尘的价值。
这种写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此外,课文还寓教于乐,通过讲述灰尘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不能片面地否定或者肯定。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的来说,《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课文,它以科学的知识和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假如没有灰尘》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忽而、面临、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庞然大物、古往今来、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二、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难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三、学习要求与方法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学会组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四、教学准备及手段:生字新词卡片重点句投影
五、学习流程。
(一)复习旧知。
☆看拼音,写汉字
dào qiè xián yí zào yīn
( ) ( ) ()
ān rán wú yàng ǒu duàn sī lián
( ) ( )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无()无()安()无()()天()地()七()八()()纷纷藕()丝()(二)、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板书:灰尘。
激趣设疑: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它。
看到这个词语,你们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灰尘的害处)
2、师:通过你们的说法,我得出一个词:令人讨厌。
确实,灰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吧?(学生可能答:对)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补全板书课文题目: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呢?要求同学们想象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
(学生记下想法,指名写在板书上)
3、师:好了,我们来读读12课:《假如没有灰尘》了解课文中的说明,假如没有灰尘,是否对我们的生活绝对有利。
(三)提出学习新知目标。
(小组合作,读课文,找重点)(四)走进文本,围绕问题展开活动。
1、教师问题预设。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2、阅读自读提示,看看给我们提示了哪些要求,根据要求自学课文,进行批注。
3、交流反馈,小组合作,思考并解决问题。
①.课文主要内容。
②.指名读灰尘特点和作用的句子,说自己的体会。
完成表格,设想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
4、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文中哪些句子表达得很清楚?请你谈谈你体会到的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指名朗读第4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的。
(这段话先写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变弱。
接着又运用假设,说明没有经过灰尘散射的阳光非常强烈。
通过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指名读第5段,思考作者又是怎样说明的。
(这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气体与灰尘散射阳光的不同,一清二楚地写了出来。
☆指名读第6段,说说作者的说明方法。
(作者先说明灰尘是如何吸湿,然后举例说明没有这个特点的后果。
5、学习后感,谈谈启示。
☆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6、展开讨论,拓展思维。
☆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具有两面性?今后,你将怎样怎样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四、知识达标
7、检测反馈,拓展升华。
A、朝晖()()闲()迷()
彩虹日()气()万()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天空将大自然,地球上的水将。
因此,。
⑵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
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
灰尘虽然,但。
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则又令。
这对当今世界
来说,是个。
C、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
如鸟粪、网络、电视......请选择其中的一项仿照《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8、板书设计 (见表格)
♨《禅诗》赏析: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1、我们的身体要像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仪态,不断修持精进。
2、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沾染则不明澈。
3、4、字面意思是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
全诗的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的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9、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让教师的“讲坛”变成学生的“学坛”。
我想,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应该遵守这一原则。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略读课文,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略读课文要放手。
然而,课堂上我却将有些环节颠倒了,给学生的时间不足,小组交流方法指导不到位,有些问题提出了却没能做答,全班交流时,学生读的还不够,说的还不透。
究其原因,我想我忽略了这几点:
1、放手让学生去“读”: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
正因为我没让学生读透,因此后边的交流就不可能透彻。
2、放手让学生去“问”: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消除学生头脑中的疑问,还要让学生头脑中产生更多疑问。
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多问。
3、放手让学生去“讲”: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强调个体的自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略读课文的教学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为重要,教师应更多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4、放手让学生去“评”: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评点、争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他们分辨真假、对错的能力,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放手让学生去“练”:
《假如没有灰尘》这一组课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课后练笔很有必要。
我不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练笔──以第一人称写写灰尘。
这样有助于使学
生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均得以提高,达到思维开放的开放。
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会放手,教师走下“讲坛”,学生走上“学坛”。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