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二次函数面积问题的技巧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面积问题解题思路

二次函数面积问题解题思路

二次函数面积问题解题思路二次函数面积问题是高中数学中比较常见的题型,也是考查数学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二次函数面积问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理解二次函数面积问题的含义在解决二次函数面积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概念,比如二次函数的图象、面积等等。

二次函数的图象一般是一个开口朝上或者朝下的抛物线。

而二次函数的面积问题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二次函数所确定的抛物线与坐标轴之间所形成的面积。

第二步: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列出方程式在解决二次函数面积问题时,一般会给出一定条件,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式,然后解方程,得到需要求解的值。

例如,在给出二次函数y=ax²+bx+c和横坐标轴的三个交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ax²+bx+c=0 (x1<=x<=x2)ax²+bx+c>0 (x1<x<x2)其中,x1和x2分别是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可以通过求解二次方程式ax²+bx+c=0求得。

第一个方程式是根据二次函数与横坐标轴的交点所得,第二个方程式是根据二次函数开口朝上还是朝下来确定的。

开口朝上的抛物线面积为正,开口朝下的抛物线面积为负。

第三步:解方程求出需要的答案在得到方程式后,我们需要解方程来求出需要的答案,如求抛物线与横坐标轴之间的面积、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等等。

可以使用一些求根公式或者试和错方法来解方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运用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第四步: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在解题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错误的答案,需要对所得的答案进行检验。

检验的方法是将最终得到的答案带回原方程式中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条件,比如是否满足开口方向、是否满足交点、是否满足面积等等。

只有经过检验后,我们才能确定所得答案的正确性。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二次函数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面积

二次函数面积

二次函数面积
二次函数的面积方法有很多种:铅垂高法、平行法、矩形覆盖法。

每个方法计算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在学习和练习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方法一:铅垂高法
铅垂高的表示法是解这种题的关键。

可以结合写的简略过程,进行一下总结,而且还可以知识的迁移。

比如不问最大面积,而是问面积等于一个数,或者面积等于某三角形面积等类型,解法都是相同的。

方法二:平行法
平行法最关键的知识点,是平行线之间高的问题,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平移高到与坐标轴交点处,最后用相似求值。

如果题目如下图,还涉及到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只有一个交点问题,解决方法是联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只有一个交点,利用根的判别式等于0可以解决。

方法三:矩形覆盖法
这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法,但也是计算最麻烦的方法。

利用面积的大减小去解决,一般不太建议使用这种方法,庞大的计
算量很容易出错。

巧用割补法求解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含答案)

巧用割补法求解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含答案)

巧用割补法求解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热点.本文以二次函数223y x x =--+为背景,以四边形、斜三角形为载体,介绍如何引导学生用割补法求解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例题】 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223y x x =--+,其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二次函数的顶点为D ,连结,AD CD ,求四边形AOCD 的面积.引导 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四边形AOCD 的面积,四边形的这四个顶点是二次函数中最重要的四个点,如何求出坐标轴上的点,以及二次函数的顶点D ?有了点的坐标以后,如何利用这些坐标求四边形面积?在求一般四边形AOCD 的面积遇到困难时,运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请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解决,然后分享学生的解题思路.评析 本次建模从二次函数中四个重要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如手.四边形两边在坐标轴上,学生容易想到割补思想.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分享交流如图2、3、4三种不同的割补方法,明确两种基本方法:割——用与原点的连线或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补——用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指出割补的目标是求图形面积的和或差,并为引出三角形的割补方法做好铺垫.变式1如图5,点P 是位于抛物线223y x x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 的横坐标为2时,则ACP ∆的面积为 .引导 问题求ACP ∆的面积,在例题中已求解,A C 两点,关键求出什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求出后,三角形面积能直接求出吗?若不能,能否运用例题中的割补方法求面积?哪些方法适合本题,尝试探究解决.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四边形的割补,在三角形无法直接求解面积时会考虑割补法,三角形没有边是在坐标轴上,学生会发现与原点的连线无法解决,思考用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割补三角形,如图6,7,8,从而利用坐标求出线段长度,达到求解面积的目的.变式2 如图9,点P 是位于抛物线第二象限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 PC AC .设ACP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并求S 的最大值.引导 问题从变式1到变式2,都是求面积问题,有何不同?为何会有不同?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如何求解?如何建立ACP ∆面积关于点P 坐标的函数关系式?建模中的割补思想对解题有何帮助?解题思路 过点P 作//PQ y 轴,交AC 于点口.设Q 为2(,23)a a a --+,求出直线AC 解析式,求出Q 为(,3)a a +,32ACP APQ CPQ S S S ∆∆∆=+=,化归为PQ 的最值问题.变式3 如图10,若点P 为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上的一动点,连结,PA PC .设ACP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引导 问题变式3与变式2有区别与联系吗?这两题的主要不同点在哪里?能不能用相同的办法求解?请你尝试探究解决.评析 变式3中的点P 变化到第一象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到的基本都是作与x 轴平行的线段对三角形进行分割.考虑到学生很难作出同变式2中平行于y 轴的辅助线,这条辅助线添加到图形外面,虽然与变式2的思路是一致的,但添加图形外的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两三角形的面积和变为面积差,难度增大,拓展了思维.解法1 如图11,过点P 作//PQ x 轴,交AC 于点口,设Q 为2(,23)a a a --+.∵直线AC :4y x =+,故设Q 为22(2,23)a a a a ----+,∵22(2)3PQ a a a a a =---=+,∵ACP APQ CPQ S S S ∆∆∆=+ 2133(3)22PQ a a =⨯⨯=+ 23327()228a =+-. ∵01a <<,∵S 随a 的增大而增大,∵06S <<.解法2 如图12,过点P 作//PQ y 轴,交AC 延长线于点Q ,设P 为2(,23)a a a --+.∵直线AC :4y x =+,∵(,3)Q a a +,∵2(3)(23)PQ a a a =+---+23a a =+, ∵PAC APQ CPQ S S S ∆∆∆=-2133(3)22PQ a a =⨯⨯=+23327()228a =+-. ∵01a <<,∵S 随a 的增大而增大,∵06S <<.。

解决二次函数面积问题的技巧

解决二次函数面积问题的技巧

求【2 】“半天吊”三角形面积技能:如图1,过△ABC的三个极点分离作出与程度垂直的三条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程度宽”,中央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三角形面积的新办法:,即三角形面积等于程度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留意事项:1.找出B.C的坐标,横坐标大减小,即可求出程度宽;2.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A与D的横坐标雷同,A与D的纵坐标大减小,即可求出铅垂高;3.依据公式: S△=×程度宽×铅锤高,可求出面积.真题剖析:如图,抛物线极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PA,PB,当P点活动到极点C 时,求△CAB的铅垂高CD 及;(3)在(2)中是否消失一点P,使,若消失,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解析:(1)由极点C(1,4),A(3,0)可以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x²+2x+3,已知B点的坐标为(0,3),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3(2)因为C点坐标为(1,4),把x=1代入y2=-x+3可得D(1,2),是以CD=4-2=2,(3)设P(x,-x²+2x+3),由A.D横坐标相等易知D(x,-x+3),则PF==(-x ²+2x+3)-(-x+3)=-x²+3x第1页,-共3页第2页,-共3页 由S △PAB =S △CAB 得:×OA ×PF=×3×(−x ²+3x)=×3,解得,x=,则P 点坐标为(,)二次函数中常见图形的的面积问题1.说出若何表示各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2.抛物线322+--=x x y 与x 轴交与A.B (点A 在B 右侧),与y 轴交与点C, D 为抛物线的极点,衔接BD,CD, (1)求四边形BOCD 的面积. (2)求△BCD 的面积.(提醒:本题中的三角形没有横向或纵向的边,可以经由过程添加帮助线进行转化,把你想到的思绪在图中画出来,并选择个中的一种写出具体的解答进程)3.已知抛物线4212--=x x y 与x 轴交与A.C 两点,与y 轴交与点B, (1)求抛物线的极点M 的坐标和对称轴;(2)求四边形ABMC 的面积. 4.已知一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是A (-2,0).B (1,0),且经由点C (2,8).(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该抛物线的极点D 的坐标;(3)求四边形ADBC 的面积.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由A(-2,0),B(0,4),C(2,4)三点,且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该抛物线的极点D 的坐标和对称轴;(3)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6.已知二次函数322--=x x y 与x 轴交于A.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极点为P.(1)联合图形,提出几个面积问题,并思虑解法; xy O M E N A 图五 O x y D C 图四 x y O D C E B 图六x y O A B D 图二 E x y O AB C 图一 P x yO A B 图三 备用图备用图C xOAB y第3页,-共3页 (2)求A.B.C.P 的坐标,并求出一个方才提出的图形面积;(3)在抛物线上(除点C 外),是否消失点N,使得ABC NAB S S ∆∆=,若消失,请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变式一: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点N,使得ABC NAB S S ∆∆=,若消失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变式二:在双曲线3y x =上是否消失点N,使得ABC NAB S S ∆∆=,若消失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7.抛物线322+--=x x y 与x 轴交与A.B (点A 在B 右侧),与y 轴交与点C,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 点E 活动到什么地位时,△EB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点E 的坐标和△EBC 的最大面积. 提醒:点E 的坐标可以设为(32,2+--x x x ),x 的取值规模是-3<x <0,依据题2求三角形面积的思绪树立△EBC 的面积EBC S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领会点E 地位的不肯定性对办法的选择是否有影响.A x yB OC 变式一图 A xyO B C 变式二图。

专题突破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必看

专题突破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必看

专题突破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必看!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特别是在压轴题中,二次函数和几何综合出现的题型,才是最大的区分度。

而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更是常见。

今天介绍二次函数考试题型中,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常用解法。

同学们,只要熟练运用一两种解法,炉火纯青,在考试答题的时候,能够轻松答题,就好。

原题:在(1)中的抛物线上的第二象限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及△PBC的面积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考试题型,大多类似于此。

求面积最大值的动点坐标,并求出面积最大值。

一般解题思路和步骤是,设动点P的坐标,然后用代数式表达各线段的长。

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二次函数顶点式,则坐标和最值,即出。

解法一:补形,割形法。

方法要点是,把所求图像的面积适当的割补,转化成有利于面积表达的常规几何图形。

请看解题步骤。

解法二:铅锤定理,面积=铅锤高度×水平宽度÷2。

这是三角形面积表达方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定理。

铅锤定理,在教材上没有,但是大多数数学老师都会作为重点,在课堂上讲解。

因为,铅锤定理,在很多地方都用的到。

这里,也有铅锤定理的简单推导,建议大家认真体会。

解法二:铅锤定理,在求二次函数三角形面积最值问题,运用非常多。

设动点P的坐标,然后用代数式分别表达出铅锤高度和水平宽度,然后利用铅锤定理的计算公式,得出二次函数,必有最大值。

解法三:切线法。

这其实属于高中内容。

但是,基础好的同学也很容易理解,可以看看,提前了解一下。

解法四:三角函数法。

请大家认真看上面的解题步骤。

总之,从以上的四种解法可以得出一个规律。

过点P做辅助线,然后利用相关性质,找出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设动点P的坐标,然后找出各线段的代数式,再通过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二次函数顶点式,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对于同学们中考数学来说,只要你熟练掌握解法一和解法二,那么二次函数几何综合题中,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二次函数中的面积最值问题最佳处理方法

二次函数中的面积最值问题最佳处理方法

因材教育二次函数中的面积最值问题从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来看,求面积的最值问题在压轴题中比较常见,而且通常与二次函数相结合.使解题具有一定难度,本文以一道中考题为例,介绍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供同学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参考.如图1,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1)中的抛物线交y轴于C点,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A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在(1)中的抛物线上的第二象限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及△PBC的面积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解答(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Q(-1,2);下面着重探讨求第(3)小题中面积最大值的几种方法.一、补形、割形法几何图形中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分割、补形等,通过对图形的这些直观处理,一般能辅助解题,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此类方法的要点在于把所求图形的面积进行适当的补或割,变成有利于表示面积的图形.方法一如图3,设P点(x,-x2-2x+3)(-3<x<0).方法二如图4,设P 点(x ,-x 2-2x +3)(-3<x<0).(下略.)二、“铅垂高,水平宽”面积法如图5,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另一种方法:S △ABC =12ah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根据上述方法,本题解答如下:解如图6,作PE ⊥x 轴于点E ,交BC 于点F .设P 点(x ,-x 2-2x +3)(-3<x<0).∴点P 坐标为(-32,154)三、切线法若要使△PBC 的面积最大,只需使BC 上的高最大.过点P 作BC 的平行线l ,当直线l 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即点P)时,BC 上的高最大,此时△PBC 的面积最大,于是,得到下面的切线法.解如图7,直线BC 的解析式是y =x +3,过点P 作BC 的平行线l ,从而可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x +b .=278.四、三角函数法本题也可直接利用三角函数法求得.解如图8,作PE ⊥x 轴交于点E ,交BC 于点F ,怍PM ⊥BC 于点M .设P 点(x ,-x 2-2x +3)(-3<x<0),则F(x ,x +3).从以上四种解法可以看到,本题解题思路都是过点P 作辅助线,然后利用相关性质找出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如此深入挖掘一道题的多种解法,可使我们摆脱题海战术,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善于总结一道题的多种解法能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效率,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钻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次函数之面积问题(讲义)一、知识点睛1.二次函数之面积问题的处理思路①分析目标图形的点、线、图形特征;②依据特征、原则对图形进行割补、转化;③设计方案,求解、验证.面积问题的处理思路:公式、割补、转化.坐标系背景下问题处理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次函数之面积问题的常见模型①割补求面积——铅垂法:1()2APB B A S PM x x =⋅⋅-△1()2APB B A S PM x x =⋅⋅-△②转化法——借助平行线转化:若S △ABP =S △ABQ ,若S △ABP =S △ABQ ,当P ,Q 在AB 同侧时,当P ,Q 在AB 异侧时,PQ ∥AB .AB 平分PQ .二、精讲精练1.如图,抛物线经过A(-1,0),B(3,0),C(0,3)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点(不与B,C重合),过点M作MN∥y轴交线段BC于点N,若点M的横坐标为m,请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MN的长.(3)在(2)的条件下,连接MB,MC,是否存在点M,使四边形OBM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及四边形OBMC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322++-=x x y 与直线1+=x y 交于A ,C 两点,其中C点坐标为(2,t ).(1)若P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求△APC 面积的最大值.(2)在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 ,使得6AGC S =△?如果存在,求出点G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直线y x p =-+交于点A 和点C (2,-3).(1)若点M 在抛物线上,且以点M ,A ,C 以及另一点N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ACNM 的面积为12,求M ,N 两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若点Q 是x 轴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QMN 的面积最大时,请求出△QMN 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Q 的坐标.4.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对称轴与抛物线交于点P ,与直线BC 交于点M ,连接PB .(1)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异于点P 的一点Q ,使△QMB 与△PMB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在第一象限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R ,使△RMP 与△RMB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R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已知点H (0,-1).①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S △ABH =S △ABD ?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 (点G 在y 轴的左侧),使得S △GHC =S △GHA ?若存在,求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知识点睛充分利用横平竖直的线段长函数特征几何特征互转二、精讲精练12。

二次函数图象中的面积问题.doc

二次函数图象中的面积问题.doc

二次函数图象中的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综合题中,常常会考面积相关的问题.
通常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用未知数表示出图形的面积,再解决问题.
因此,第一步一般需要设出动点坐标(或用条件中的动点坐标),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求图形的面积(三角形或四边形),然后用未知数表示出需要求的线段的长度,再得出结论.
常用求面积方法:
①直接法求三角形面积.如图所示,△ABC中AD为边BC上的高,则S△ABC=1/2BC·AD.
②补全法求三角形面积.如图所示,S△ABC=S矩形BDFE-S△ABE-S△ACF-S△BCD.
③分割法求三角形面积.如图所示,S△ABC=S△ABD+S△ACD=AD·BF+AD·CE=AD·(BF+CE).
④平移法求三角形面积.如图所示,过点A作AD∥BC,则S△ABC=S△BCD.
当一个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时,产生面积变化.选择合适的方法,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变化过程中该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的面积.
【典型例题】
1.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B
两点,过点A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C,其中A点的坐标是(1,0),C点坐标是(4,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1)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BCD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E是(1)中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直线AC的下方,试求△ACE的最大面积及E点的坐标.此类问题非常常见,不难掌握,希望大家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

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面积问题(一)〖知识要点〗一.求面积常用方法:1. 直接法(一般以坐标轴上线段或以与轴平行的线段为底边)2. 利用相似图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 利用同底或同高三角形面积的关系4. 割补后再做差或做和(三边均不在坐标轴上的三角形及不规则多边形需把图形分解) 二. 常见图形及公式抛物线解析式y=ax2 +bx+c (a≠0)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距离AB=︱x1–x2︱=抛物线顶点坐标(-, ) 抛物线与y 轴交点(0,c )“歪歪三角形中间砍一刀”,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基础习题〗 1、若抛物线y=-x2–x+6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则AB= ,此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则C 点的坐标为 ,△ABC 的面积为.2、若抛物线y=x2 + 4x 的顶点是P ,与X 轴的两个交点是C 、D 两点,则△PC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3、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点A ,与轴的正半轴交于B 、C 两点,且BC=2,S △ABC=3,则=,B C 铅垂高水平宽ha图1 C BA O y x DB A O y x P=.〖典型例题〗● 面积最大问题1、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点A (-1,0)、B (3,0),与轴交于点C ,∠ACB=9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P 为抛物线X 轴上方一点,若使得△PAB 面积最大,求P 坐标(3)P 为抛物线X 轴上方一点,若使得四边形PABC 面积最大,求P 坐标(4) P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使得,求P 点坐标。

● 同高情况下,面积比=底边之比2.已知:如图,直线y=﹣x+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抛物线y=﹣x2+bx+c 经过点B 、C ,点A 是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1)求B 、C 两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BC 上,且,求点P 的坐标.3.已知:m 、n 是方程x2﹣6x+5=0的两个实数根,且m <n ,抛物线y=﹣x2+bx+c 的图象经过点A (m ,0)、B (0,n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1)中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试求出点C 、D 的坐标和△BCD 的面积;(注:抛物线y=ax2+bx+c (a≠0)的顶点坐标为(3)P 是线段OC 上的一点,过点P 作PH ⊥x 轴,与抛物线交于H 点,若直线BC 把△PCH 分成面积之比为2:3的两部分,请求出P 点的坐标. yx B A C O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4.阅读材料:如图,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水平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我们可以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S△ABC=ah,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0,3)(1)求抛物线解析式和线段AB的长度;(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B,当P点运动到顶点C时,求△CAB的铅垂高CD及S△CAB;(3)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求一点P,使S△PAB=S△CAB.法一:同底情况下,面积相等转化成平行线法二:同底情况下,面积相等转化成铅垂高相等变式一:如图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PB,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B=S△C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二: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B=S△C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点动+面积5.如图1,已知△ABC中,AB=10cm,AC=8cm,BC=6cm,如果点P由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Q由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2cm/s,连接PQ,设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s)(0≤t≤4).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PQ∥BC.(2)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ABC的面积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把△APQ沿AP翻折,得到四边形AQPQ′.那么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四边形AQP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形动+面积6.如图1,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1,0)、B(3,0)、点C三点.(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2,m)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连接BC、BD.试问,在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满足∠PBC=∠DBC?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在(2)的条件下,将△BOC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移,记平移后的三角形为△B′O′C′.在平移过程中,△B′O′C′与△BCD重叠的面积记为S,设平移的时间为t秒,试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最全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最全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面积问题如果是规则图形可以用常见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就直接用面积公式,如果不能直接用面积公式在坐标系中处理面积问题,通常有以下三种思路:第一是割补法:分割求和、补形作差,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铅垂线法;第二是同底等高利用平行线转化求面积;第三如果遇到的是面积比可以考虑用相似的性质得到线段比去解决相关问题。

【引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1,1A 、()7,3B 、()4,7C ,求△ABC 的面积.【铅垂法】()11112222ABCACDBCDC D B A SSSCD AE CD BF CD AE BF y y x x =+=⋅+⋅=+=-⋅-【方法梳理】(1)求A 、B 两点水平距离,即水平宽;(2)过点C 作x 轴垂线与AB 交于点D ,可得点D 横坐标同点C ; (3)求直线AB 解析式并代入点D 横坐标,得点D 纵坐标; (4)根据C 、D 坐标求得铅垂高; (5)12S =⨯水平宽铅垂高.二、转化法——借助平行线转化:若S △ABP =S △ABQ , 若S △ABP =S △ABQ ,当P ,Q 在AB 同侧时,PQ △AB . 当P ,Q 在AB 异侧时,AB 平分PQPABQQBA PDEF OyxCBA 铅垂高水平宽DA BCxyOE三、面积比类型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5x +5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C 两点,抛物线y =x 2﹣6x +5经过A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B .若点M 为x 轴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M 运动到某一位置时,△ABM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求此时点M 的坐标;例2.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抛物线在线段BC 上方部分取一点P ,连接PB 、PC .(1)过点P 作PH△x 轴交BC 边于点H ,求PH 的最大值;(2)求△PBC 面积的最大值(可以用铅垂线法和平行线法);PyxO CB A变式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经过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求△BCD 的面积;变式2.如图,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 点,直线BC方程为y=x﹣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若S△PBC=S△ABC,求P 的坐标;变式3.已知抛物线y=x2﹣2x﹣3经过(﹣1,0),(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kx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ABC的面积为?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 (﹣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若点D为第四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BCD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例3.如图,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P为抛物线上一点,若S△PBC=S△ABC,求出点P的坐标;【引例2】如图,抛物线y=﹣x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C三点,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且横坐标为m.当CP与x轴不平行时,求的最大值;(化斜为直)例4.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点A和点B,连接BC,点D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点,连接OD,CD,OD交BC于点F,当S△COF:S△CDF =3:2时,求点D的坐标.变式1.抛物线y=x2﹣4x与直线y=x交于原点O和点B,与x轴交于另一点A,顶点为D.M是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Q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它的横坐标为m(0<m<5),连接MQ,BQ,MQ与直线OB交于点E.设△BEQ和△BEM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求的最大值.变式2.已知:如图,二次函数y=﹣x2+x+4;点Q是线段AB上的动点,过点Q作QE△AC,交BC于点E,连接CQ.当△CQE的面积最大时,求点Q的坐标;变式3.已知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3x2﹣3,直线l的解析式为y=,点P 为抛物线上第四象限上的一动点,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AD于M,作PN△AD 于N,当△PMN面积有最大值时,求点P的坐标;例4.如图抛物线y=﹣x2+2x+3经过点A(﹣1,0),点C(0,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 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变式1.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0,﹣3),顶点D的坐标为(1,﹣4).若直线y=mx﹣m﹣4将四边形ACDB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则m的值为多少作业:1.已知二次函数y=2x2﹣8x+6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若其图象上有且只有P1,P2,P3三点满足===m,则m的值是()A.1B.C.2D.42.已知抛物线y=x2﹣x+3;经过A(3,0)、B(4,1)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 AB 的面积是△BDA面积的2倍?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且点B与点C的坐标分别为B(3,0),C(0,3),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为线段MB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于点D,若OD=m.设△PCD 的面积为S,试判断S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吗?若有,求出其最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教师版)

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教师版)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专题----面积问题【模型解读】1.比例问题大部分题目的处理方法可以总结为两种:(1)计算;(2)转化. 策略一:运用比例计算类 策略二:转化面积比如图,B 、D 、C 三点共线,考虑△ABD 和△ACD 面积之比.转化为底:共高,面积之比化为底边之比:则.更一般地,对于共边的两三角形△ABD 和△ACD ,连接BC ,与AD 交于点E ,则.策略三:进阶版转化 在有些问题中,高或底边并不容易表示,所以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线段比值,比如常见有:“A ”字型线段比、“8”字型线段比. “A ”字型线段比:.DCBA::ABDACDSSBD CD =HABCD :::ABDACDSSBM CN BE CE ==M N EDCBA :::ABDACDSSBD CD BA AM ==“8”字型线段比:.转化为垂线:共底,面积之比化为高之比:.面积能算那就算,算不出来就转换; 底边不行就作高,还有垂线和平行.2.铅垂高求三角形的面积是几何题中常见问题之一,可用的方法也比较多,比如面积公式、割补、等积变形、三角函数甚至海伦公式,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在二次函数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求面积的方法——铅垂法. 【问题描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1,1A 、()7,3B 、()4,7C ,求△ABC 的面积.MDCBA:::ABDACDSSBD CD AB CM ==MDCBA:::ABDACDSSBD CD BM CN ==MNABCD【分析】显然对于这样一个位置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并不太好用,割补倒是可以一试,比如这样:构造矩形ADEF ,用矩形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面积即可得△ABC 面积. 这是在“补”,同样可以采用“割”:()111222ABCACDBCDSSSCD AE CD BF CD AE BF =+=⋅+⋅=+ 此处AE +AF 即为A 、B 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由题意得:AE +BF =6. 下求CD :根据A 、B 两点坐标求得直线AB 解析式为:1233y x =+由点C 坐标(4,7)可得D 点横坐标为4, 将4代入直线AB 解析式得D 点纵坐标为2, 故D 点坐标为(4,2),CD =5, 165152ABCS=⨯⨯=.【方法总结】 作以下定义:A 、B 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水平宽”;过点C 作x 轴的垂线与AB 交点为D ,线段CD 即为AB 边的“铅垂高”.如图可得:=2ABCS⨯水平宽铅垂高【解题步骤】(1)求A 、B 两点水平距离,即水平宽;(2)过点C 作x 轴垂线与AB 交于点D ,可得点D 横坐标同点C ; (3)求直线AB 解析式并代入点D 横坐标,得点D 纵坐标; (4)根据C 、D 坐标求得铅垂高; (5)利用公式求得三角形面积.引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3OA OC ==,顶点为D ,对称轴交x 轴于点E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对称轴及顶点D 的坐标.解:∵3OA OC ==, ∴A (-3,0),C (0,-3),∴()20333b c c ⎧=--+⎪⎨-=⎪⎩,解得:23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对称轴为:直线x =-1,顶点坐标为:D (-1,-4).(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由例题可知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3,0,1,0,0,3,1,4A B C D ----, 连接OD ,如图所示,∴DOC △的底为OC ,高为点D 的纵坐标的绝对值, ∵AODDOCBOCABCD S SSS=++四边形,∴1113431139222ABCD S =⨯⨯+⨯⨯+⨯⨯=四边形(3)抛物线上是一点P ,若△PAC 面积为1,求P 点坐标(4)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BP ABC S S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设点()2,23P m m m +-,点()0,3C -,由ABP ABC S S =△△可知:△ABP 与△ABC 同底,为AB ,则有点P 与点C 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P C y y =,∴2233m m +-=-或3,①当2233m m +-=-时,解得:2m =-或0m =(舍去), 此时点P 的坐标为()2,3--;②当2233m m +-=时,解得:1m ==-,此时点P 的坐标为()1-或()1-,综上所述:当ABP ABC S S =△△时,点P 的坐标为()2,3--或()1-或()1-(5)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CPACDSS=,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过点D 作DM ∥y 轴,交AC 于点M ,过点P 作PN ∥y 轴,交AC 延长线于点N ,如图所示:∵()1,4D --,∴点M 的横坐标为-1,代入直线AC 的解析式3y x =--得:=2y -, ∴2DM =,根据铅垂法可知13232ADCACPSS =⨯⨯==,设()2,23P a a a +-,则有(),3N a a --,由铅垂法可把△ACP 的面积看作以AC 为水平宽,PN 为铅垂高,∴222333PN a a a a a =+-++=+,∴213332ACPSa a =⨯⨯+=,即232a a +=,∴当232a a +=时,解得:12a a =,此时点P 的坐标为⎝⎭或⎝⎭; 当232a a +=-时,解得:122,1a a =-=-(不符合题意,舍去), 此时点P 的坐标为()2,3--;综上所述:当ACPACDSS=时,点P 的坐标为()2,3--或⎝⎭或⎝⎭(6)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12ACPACD S S =(32ACPACD SS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OPCOPSS=,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3,0,0,3A C --, ∴3OA OC ==,∴AOP 与COP 的底相等, ∴当AOPCOPSS=时,则AOP 与COP 的高也相等,由题意知AOP 的高是点P 的纵坐标的绝对值,而COP 的高是点P 的横坐标的绝对值,设()2,23P a a a +-,∴223a a a =+-,∴当223a a a =+-时,解得:12a a =,此时点P 的坐标为⎝⎭或⎝⎭;当223a a a =--+时,解得:12a a ==此时点P 的坐标为⎝⎭或⎝⎭;综上所述:当AOPCOP SS=时,点点P 的坐标为⎝⎭或⎝⎭或⎝⎭或⎝⎭(8)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BP 平分ABC 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设直线BP 与线段AC 交于点H ,如图所示:∵BP 平分ABC 的面积,∴线段BH 是ABC 的中线,即点H 是线段AC 的中点, ∵()()3,0,0,3A C --,∴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33,22H ⎛⎫-- ⎪⎝⎭,设直线BH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点()33,,1,022H B ⎛⎫-- ⎪⎝⎭代入得:33220k b k b ⎧-+=-⎪⎨⎪+=⎩,解得:3535k b ⎧=⎪⎪⎨⎪=-⎪⎩, ∴直线BH 的解析式为3355y x =-, 联立抛物线与直线解析式得:2332355x x x +-=-, 解得:1212,15x x =-=(不符合题意,舍去), ∴1251,525⎛⎫-- ⎪⎝⎭(9)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BP 把ABC 的面积分为1:2,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使得AC 平分APM △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设直线AC 与线段PM 交于点Q ,如图所示:设()2,23P a a a +-,∵PM x ⊥轴, ∴(),0M a ,∵AC 平分APM △的面积,∴线段AQ 是APM △的中线,即点Q 是PM 的中点,∴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213,22Q a a a ⎛⎫+- ⎪⎝⎭,∵点Q 在直线AC 上,∴213322a a a +-=--, 解得:121,3a a =-=-(不符合题意,舍去), ∴()1,4P --(11)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交直线AC 于点N ,使得:2:1AMNANPSS=,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由:2:1AMNANPS S=,可知:2:1MN NP =,∴23MN MP =, 设()2,23P a a a +-,则有223MP a a =--+,∴224233MN a =--+,∴224,233N a a a ⎛⎫+- ⎪⎝⎭,∵点N 在直线AC 上,∴2242333a a a +-=--,化简得22730a a ++=, 解得:121,32a a =-=-(不符合题意,舍去),∴115,24P ⎛⎫-- ⎪⎝⎭(12)过E 点的直线l 将四边形ABCD 的面积分成2:7两部分,求直线l 的解析式.解:由(2)可得9ABCD S =四边形,①当过点E 的直线l 靠近点B 时,交直线BC 于点F ,把四边形ABCD 的面积分成2:7两部分,如图所示:∵点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BE =2,设点F 的纵坐标为y F , ∴2929EBFS=⨯=,即1222EBFy S F =⨯⨯=, ∴2y F =-,(2不符合题意,舍去),设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把点()()1,0,0,3B C -代入得:03k b b +=⎧⎨=-⎩,解得:33k b =⎧⎨=-⎩, ∴BC 的解析式为:33y x =-, ∵点F 在直线BC 上, ∴233x -=-,解得:13x =,∴1,23F ⎛⎫- ⎪⎝⎭,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11y k x b =+,把点E 、F 代入得: 11111230k b k b ⎧+=-⎪⎨⎪-+=⎩,解得:113232k b ⎧=-⎪⎪⎨⎪=-⎪⎩, ∴直线l 的解析式为3322y x =--; ②当过点E 的直线l 靠近点A 时,交直线AD 于点G ,把四边形ABCD 的面积分成2:7两部分,如图所示:由①可知2AE =,1222AEGy S G =⨯⨯=, ∴2y G =-,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mx n =+,则把点()()3,0,1,4A D ---代入得:304m n m n -+=⎧⎨-+=-⎩,解得:26m n =-⎧⎨=-⎩,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26y x =--, ∵点G 在直线AD 上,∴226x -=--,解得:2x =-, ∴()2,2G --,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11y m x n =+,把点E 、G 代入得:1111220m n m n -+=-⎧⎨-+=⎩,解得:1122m n =⎧⎨=⎩, ∴直线l 的解析式为22y x =+;综上所述:当直线l 把四边形ABCD 的面积分成2:7两部分时,则直线l 的解析式为22y x =+或3322y x =--(13)抛物线上有一点P ,其横坐标为t ,抛物线上另有一点Q ,其横坐标为4t +,线段PQ 上有一点M ,作//MN y 轴交抛物线于点N ,求PNQ 面积的最大值.解:由抛物线上有一点P ,其横坐标为t ,抛物线上另有一点Q ,其横坐标为4t +,可知:()()22,23,4,1021P t t t Q t t t +-+++,设直线PQ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点()()22,23,4,1021P t t t Q t t t +-+++代入得:()222341021tk b t t t k b t t ⎧+=+-⎪⎨++=++⎪⎩,解得:22643k t b t t =+⎧⎨=---⎩, ∴直线PQ 的解析式为()22643y t x t t =+---, 设点()2,23N m m m +-,∵//MN y 轴,∴()()2,2643M m t m t t +---,∴()()2222264323244MN t m t t m m m t m t t =+-----+=-++--,由铅垂法可知,P Q 的水平距离即为水平宽,即为44t t +-=,MN 为铅垂高, ∴()22142442PNQSm t m t t ⎡⎤=⨯⨯-++--⎣⎦ =()2224828m t m t t -++--=()2228m t ---+, ∵-2<0,开口向下,∴当2m t =+时,PNQ 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为8引例2:如图,已知抛物线过A (4,0)、B (0,4)、C (-2,0)三点,P 是抛物线上一点 (1)求抛物线解析式答案:2142x x -++(2)若P 在直线AB 上方,求四边形PBCA 面积最大值,(3)点D 是点B 关于关于x 轴的对称点,连接CD ,点P 是第一象限上一点,求△PCD 面积最大值△APB 面积为:12PH •△△AO (AO 是PBH ,PAH 两个三角形高之和)设P (m ,-12m ²+m +4),H (m ,-m +4)PH=-12m ²+2m (上面的点减去下面的点)当m =-b2a时,PH 取最大值2△分离出面积为定值的ABCH过动点P作y轴平行线交对边(延长)与点HS △PCD =S △PCH -S △PDH =12PH •CO=PH推导过程如下:以PH为底,设△PHC的高为h1,△PDH的高为h212PH •h1-12PH •h2=12PH •h1-h2()=12PH •CO(4)若P 在直线AB 上方,作PF ⊥AB ,交线段AB 于F,作PE ∥y 轴交AB 于E ,求△PEF 面积的最大值(5)若P 在直线AB 上方,连接OP ,交AB 于D ,求PDOD的最大值(6)若P 在直线AB 上方,连接CP ,交AB 于D ,△PDA 面积为S 1,△CDA 面积为S 2,求21S S 的最小值x第一步:面积比转换为共线的边之比S 2S 1=CD PD第二步:构造,共线的边之比转换成平行边之比CD PD =CG PH =6PH1.将抛物线y=ax2(a≠0)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H:y=a(x﹣h)2+k.抛物线H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已知A(﹣3,0),点P是抛物线H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H的表达式;(2)如图,点P在线段AC上方的抛物线H上运动(不与A,C重合),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交AC 于点E.作PF⊥AC,垂足为F,求△PEF的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由题意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抛物线H:y=a(x+1)2+4,将A(﹣3,0)代入,得:a(﹣3+1)2+4=0,解得:a=﹣1,∴抛物线H的表达式为y=﹣(x+1)2+4;(2)如图,由(1)知:y=﹣x2﹣2x+3,令x=0,得y=3,∴C(0,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mx+n,∵A(﹣3,0),C(0,3),∴,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设P(m,﹣m2﹣2m+3),则E(m,m+3),∴PE=﹣m2﹣2m+3﹣(m+3)=﹣m2﹣3m=﹣(m+)2+,∵﹣1<0,∴当m=﹣时,PE有最大值,∵OA=OC=3,∠AOC=90°,∴△A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O =45°, ∵PD ⊥AB , ∴∠ADP =90°, ∴∠ADP =∠AOC , ∴PD ∥OC ,∴∠PEF =∠ACO =45°, ∵PF ⊥AC ,∴△P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F =EF =PE ,∴S △PEF =PF •EF =PE 2,∴当m =﹣时,S △PEF 最大值=×()2=;2.如图,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A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0,2C -,连接AC ,B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设ABC 的面积为1S ,PBC 的面积为2S ,当2S =451S 时,求点P 的坐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3,0)、B (1,0),与y 轴交于点D (0,3),过顶点C 作CH ⊥x 轴于点H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C 的坐标;(2)连结AD 、CD ,若点E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点E 与顶点C 不重合),当△ADE 与△ACD 面积相等时,求点E 的坐标;4.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1,0),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x=﹣1,且OA=OC,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连接AC,当点P在直线AC上方时,求四边形PABC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mx的顶点为A,直线l:y=x﹣1与x轴交于点B.(1)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为(2,4),抛物线与直线l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②点M为线段BC上不与B,C重合的一动点,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E,设点M的横坐标t.当EM>BD时,求t的取值范围;(2)过点A作AP⊥l于点P,作AQ∥l交抛物线于点Q,连接PQ,设△APQ的面积为S.直接写出①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②S的最小值及S取最小值时m的值.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x轴于点B(﹣8,0),C(2,0),交y轴点A.(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AC,AB,若点P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P作PD∥AC,交AB于点D,试猜想△PAD的面积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点D为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OD,过点B作BE⊥OD,垂足为E,若BE=2OE,求点D的坐标;(3)如图2,点M为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AM,交BC于点N,连接BM,记△BMN的面积为S1,△ABN的面积为S2,求的最大值.8.抛物线y=ax2+c的顶点为C(0,1),与直线y=kx+3(k为常数)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当k=0时,点B的横坐标恰好为2(如图1).(1)求a、c的值;(2)当k=0时,若点P是抛物线上异于A、C的一点,且满足2PC2=AB2+2AP2,试判断△PA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直线y=﹣1交y轴于点F,过点A、B分别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连接AF、BF(如图2).设△ADF、△ABF、△BEF的面积分别为S1、S2、S3,是否存在常数t,使S22=t•S1S3?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模型解读】1.如图,抛物线y=ax2+x+c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已知A,C两点坐标分别是A(1,0),C(0,﹣2),连接AC,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和AC所在直线的表达式;(2)将△ABC 沿BC 所在直线折叠,得到△DBC ,点A 的对应点D 是否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点D 在对称轴上,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点D 不在对称轴上,请说明理由;(3)若点P 是抛物线位于第三象限图象上的一动点,连接AP 交BC 于点Q ,连接BP ,△BPQ 的面积记为S 1,△ABQ 的面积记为S 2,求的值最大时点P 的坐标.2.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一直线相交于1,023A 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N .其顶点为D . (1)抛物线及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3,M m ,求使MN MD +的值最小时m 的值;(3)若P 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 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 △的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2与直线y=x﹣2交于点A(m,0)和点B(﹣2,n),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2)若向下平移抛物线,使顶点D落在x轴上,原来的抛物线上的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若OP′=OP,求点P的坐标;(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AB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点A,B在抛物线y=ax2(a>0)上,AB交y轴于点C.(1)过点C作DC⊥y轴交抛物线于点D,若AB∥OD,AB的解析式为y=x+2,求a的值;(2)过点B作BG⊥x轴交x轴于点G,BG的延长线交AO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AG交y轴于点K,求OK•BH的值;(3)若a=1,将抛物线平移后交x轴于点A(﹣1,0),B(2,0)两点,点P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AP,BP交抛物线于点M,N,设△PNA的面积为S1,△PMB的面积为S2,△PBA的面积为S3,若,求点P的坐标.。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面积问题(解析版)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面积问题(解析版)

专项11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面积问题【方法1直接法】一般以坐标轴上线段或以与轴平行的线段为底边【方法2 铅锤法】铅锤高水平宽⨯=21S 【方法3 其他面积方法】如图1,同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图2,同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高的比.如图3,同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如图1 如图2 如图3【方法4 利用相似性质】利用相似图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方法1 铅锤法求面积】【典例1】(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2,0),点B(4,0),与y轴交于点C(0,8),连接BC.又已知位于y轴右侧且垂直于x轴的动直线l,沿x轴正方向从O运动到B(不含O点和B点),且分别交抛物线、线段BC以及x轴于点P,D,E.(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作PF⊥BC,垂足为F,当直线l运动时,求Rt△PFD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y=﹣x2+2x+8 (2)【解答】解:(1)将点A、B、C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8;(2)在Rt△PFD中,∠PFD=∠COB=90°,∵l∥y轴,∴∠PDF=∠OCB,∴Rt△PFD∽Rt△BCO,∴,∴S△PDF=•S△BOC,而S△BOC=OB•OC==16,BC==4,∴S△PDF=•S△BOC=PD2,即当PD取得最大值时,S△PDF最大,将B、C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解得:直线BC的表达式为:y=﹣2x+8,设点P(m,﹣m2+2m+8),则点D(m,﹣2m+8),则PD=﹣m2+2m+8+2m﹣8=﹣(m﹣2)2+4,当m=2时,PD的最大值为4,故当PD=4时,∴S△PDF=PD2=【变式1-1】(娄底)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点B(3,0),与y轴交于点C,且过点D(2,﹣3).点P、Q是抛物线y=ax2+bx+c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在直线OD下方时,求△POD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y=x2﹣2x﹣3 (2)①﹣m2+m+3 ②【解答】解:(1)函数的表达式为:y=a(x+1)(x﹣3),将点D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a=1,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①;(2)设点P(m,m2﹣2m﹣3),①当点P在第三象限时,设直线PD与y轴交于点G,设点P(m,m2﹣2m﹣3),将点P、D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sx+t并解得:直线PD的表达式为:y=mx﹣3﹣2m,则OG=3+2m,S△POD=×OG(x D﹣x P)=(3+2m)(2﹣m)=﹣m2+m+3,②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设PD交y轴于点M,同理可得:S△POD=×OM(x D﹣x P)=﹣m2+m+3,综上,S△POD=﹣m2+m+3,∵﹣1<0,故S△POD有最大值,当m=时,其最大值为;【变式1-2】(2021秋•龙江县校级期末)综合与探究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4经过A(﹣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连接BC,并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2)请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AP+PC的值最小,此时点P的坐标是(,);(3)点Q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连接CQ,BQ,求出△BCQ面积的最大值.(4)点M为x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以A、C、M、N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把A(﹣1,0),B(4,0)代入y=ax2+bx+4,得到,解得,∴y=﹣x2+3x+4;在y=﹣x2+3x+4中,令x=0,则y=4,∴C(0,4),设BC的解析式为y=kx+b,∵B(4,0),C(0,4),∴,∴,∴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2)如图1中,由题意A,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x=对称,连接BC交直线x=于点P,连接P A,此时P A+PC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BC的长==4,∵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x=时,y=﹣+4=,∴此时P(,).故答案为:(,);(3)设Q(m,﹣m2+3m+4)过Q作QD⊥x轴,交BC于点D,则D(m,﹣m+4),∴QD=(﹣m2+3m+4)﹣(﹣m+4)=﹣m2+4m,∵B(4,0),∴OB=4,,当m=2时,S△BCQ取最大值,最大值为8,∴△BCQ面积的最大值为8;【变式1-2】(2022春•南岸区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与x 轴交于A(﹣1,0),B(3,0),交y轴于点C,且OC=3.(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AC、BC、CP、BP,求四边形PCAB 的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的坐标;【解答】解:(1)∵OC=3,∴C(0,﹣3),将点A(﹣1,0),B(3,0),C(0,﹣3)代入y=ax2+bx+c,得,解得,∴y=x2﹣2x﹣3;(2)∵S四边形PCAB=S△ABC+S△PBC,∴当S△PBC面积最大时,S四边形PCAB的面积最大,设BC的直线解析式y=kx+b,∴,解得,∴y=x﹣3,过点P作PQ⊥x轴交BC于点Q,设P(t,t2﹣2t﹣3),则Q(t,t﹣3),∴当PQ最大时,S△PBC面积最大,∴PQ=t﹣3﹣t2+2t+3=﹣t2+3t=﹣(t﹣)2+,当t=时,PQ取最大值,∴P(,﹣),∵A(﹣1,0),B(3,0),C(0,3),∴AB=4,∴S四边形PCAB=S△ABC+S△PBC=×4×3+××3=;【方法2 其他方法】【典例2】(深圳)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0),点C(0,3),且OB =O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2)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 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答案】(1)y=﹣x2+2x+3 ;x=1(2)P的坐标为(4,﹣5)或(8,﹣45)【解答】解:(1)∵OB=OC,∴点B(3,0),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ax2﹣2ax﹣3a,故﹣3a=3,解得:a=﹣1,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①,函数的对称轴为:x=1;(2)如图,设直线CP交x轴于点E,直线CP把四边形CBP 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又∵S△PCB:S△PCA=EB×(y C﹣y P):AE×(y C﹣y P)=BE:AE,则BE:AE=3:5或5:3,则AE=或,即:点E的坐标为(,0)或(,0),将点E的坐标代入直线CP的表达式:y=kx+3,解得:k=﹣6或﹣2,故直线CP的表达式为:y=﹣2x+3或y=﹣6x+3…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4或8(不合题意值已舍去),故点P的坐标为(4,﹣5)或(8,﹣45).【变式2-1】(2021秋•合川区)如图,抛物线y=ax2+bx+6(a≠0)与x轴交于A(﹣1,0),B(6,0),与y轴交于点C,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D,交x轴于点E,连接PB.(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PBD与△BDE的面积之比为1:2时,求点P的坐标;【答案】(1)y=﹣x2+5x+6 (2)P(,)【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6(a≠0)与x轴交于A(﹣1,0),B(6,0),∴,∴,∴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5x+6;(2)∵抛物线y=﹣x2+5x+6过点C,∴C(0,6),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n,∴,∴,∴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6,设P(m,﹣m2+5m+6),则D(m,﹣m+6),∴PE=﹣m2+5m+6,DE=﹣m+6,∵△PBD与△BDE的面积之比为1:2,∴PD:DE=1:2,∴PE:DE=3:2,∴3(﹣m+6)=2(﹣m2+5m+6),解得,m2=6(舍去),∴P(,);【典例3】(淮安)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D为顶点,其中点B的坐标为(5,0),点D的坐标为(1,3).(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试问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ADG的面积是△BDG的面积的?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1)2+3(2)G的坐标为(0,)或(﹣15,﹣45).【解答】解:(1)依题意,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2+3将点B代入得0=a(5﹣1)2+3,得a=﹣∴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2+3(2)存在点G,当点G在x轴的上方时,设直线DG交x轴于P,设P(t,0),作AE⊥DG于E,BF⊥DG于F.由题意:AE:BF=3:5,∵BF∥AE,∴AP:BP=AE:BF=3:5,∴(﹣3﹣t):(5﹣t)=3:5,解得t=﹣15,∴直线DG的解析式为y=x+,由,解得或,∴G(0,).当点G在x轴下方时,如图2所示,∵AO:OB=3:5∴当点G在DO的延长线上时,存在点G使得S△ADG:S△BDG=3:5,此时,DG的直线经过原点,设直线DG的解析式为y=kx,将点D代入得k=3,故y=3x,则有整理得,(x﹣1)(x+15)=0,得x1=1(舍去),x2=﹣15当x=﹣15时,y=﹣45,故点G为(﹣15,﹣45).综上所述,点G的坐标为(0,)或(﹣15,﹣45).【变式3】(2021秋•南阳)如图,对称轴为x=﹣1的抛物线y=ax2+bx+c(a≠0)与x 轴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1)求点B的坐标.(2)已知a=1,C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S△POC=4S△BOC,求点P的坐标.【答案】(1)点B的坐标为(1,0)(2)①y=x2+2x﹣3②点P的坐标为(4,21)或(﹣4,5)【解答】解:(1)∵对称轴为直线x=﹣1的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相交于A、B两点,∴A、B两点关于直线x=﹣1对称,∵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1,0);(2)①a=1时,∵抛物线y=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1,解得b=2,将B(1,0)代入y=x2+2x+c,得1+2+c=0,解得c=﹣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的坐标为(0,﹣3),OC=3,设P点坐标为(x,x2+2x﹣3),∵S△POC=4S△BOC,∴×OC×|x|=4××OC×OB,即×3×|x|=4××3×1,∴|x|=4,解得x=±4,当x=4时,x2+2x﹣3=16+8﹣3=21,当x=﹣4时,x2+2x﹣3=16﹣8﹣3=5,∴点P的坐标为(4,21)或(﹣4,5);1.(2021秋•日喀则市月考)如图,二次函数y=﹣x2+4x+5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M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M点的坐标;(2)求△MBC的面积;【解答】解:(1)y=﹣x2+4x+5=﹣(x﹣2)2+9,∴M(2,9);(2)令y=0,得﹣x2+4x+5=0,解得x=﹣1或x=5,∴A(﹣1,0),B(5,0),令x=0,得y=﹣x2+4x+5=5,∴C(0,5),过点M作ME⊥y轴于点E,∴S△MBC=S四边形MBOE﹣S△MCE﹣S△BOC==15;2.(2022•东方二模)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B(3,0)、C(0,﹣3)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顶点为D.(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当点E在直线BC的下方运动时,求△CBE的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将B(3,0),C(0,﹣3)代入y=x2+bx+c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连接CE、BE,经过点E作x轴的垂线FE,交直线BC于点F,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m,将B,C两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直线BC的解解析式为y=x﹣3,设点F(x,x﹣3),点E(x,x2﹣2x﹣3),∴EF=(x﹣3﹣x2+2x+3)=﹣x2+3x,∴S△CBE=S△CEF+S△BEF=EF•OB=(﹣x2+3x)=﹣(x﹣)2+,∵a=﹣<0,且0<x<3,∴当x=时,S△CBE有最大值,最大值是,此时E点坐标为(,﹣);3.(2022•广东)如图,抛物线y=x2+bx+c(b,c是常数)的顶点为C,与x轴交于A,B 两点,A(1,0),AB=4,点P为线段AB上的动点,过P作PQ∥BC交AC于点Q.(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CPQ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P点坐标.【解答】(1)∵抛物线y=x2+bx+c(b,c是常数)的顶点为C,与x轴交于A,B两点,A(1,0),AB=4,∴B(﹣3,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过Q作QE⊥x轴于E,过C作CF⊥x轴于F,设P(m,0),则P A=1﹣m,∵y=x2+2x﹣3=(x+1)2﹣4,∴C(﹣1,﹣4),∴CF=4,∵PQ∥BC,∴△PQA∽△BCA,∴,即,∴QE=1﹣m,∴S△CPQ=S△PCA﹣S△PQA=P A•CF﹣P A•QE=(1﹣m)×4﹣(1﹣m)(1﹣m)=﹣(m+1)2+2,∵﹣3≤m≤1,∴当m=﹣1时S△CPQ有最大值2,∴△CPQ面积的最大值为2,此时P点坐标为(﹣1,0).4.(2022春•青秀区校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与y 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E、B.且点A(0,5),B(5,0),抛物线的对称轴与AB 交于点M.(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连接PB,PM,求△PMB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点A(0,5),B(5,0)在抛物线y=﹣x2+bx+c上,∴,∴,∴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x+5;(2)如图,∵A(0,5),B(5,0),∴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5,∵点M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B的交点,∴M(2,3),由(1)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x+5,过点P作PH∥y轴交AB于H,设P(m,﹣m2+4m+5)(0<m<5),∴H(m,﹣m+5),∴PH=﹣m2+4m+5﹣(﹣m+5)=﹣m2+5m,∴S△PMB=PH(x B﹣x M)=(﹣m2+5m)(5﹣2)=﹣(x﹣)2+,∴当x=时,S△PMB最大=,即△PMB面积的最大值为;5.(2022春•南岸区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 (﹣1,0),B(3,0),交y轴于点C,且OC=3.(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AC、BC、CP、BP,求四边形PCAB 的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的坐标;【解答】解:(1)∵OC=3,∴C(0,﹣3),将点A(﹣1,0),B(3,0),C(0,﹣3)代入y=ax2+bx+c,得,解得,∴y=x2﹣2x﹣3;(2)∵S四边形PCAB=S△ABC+S△PBC,∴当S△PBC面积最大时,S四边形PCAB的面积最大,设BC的直线解析式y=kx+b,∴,解得,∴y=x﹣3,过点P作PQ⊥x轴交BC于点Q,设P(t,t2﹣2t﹣3),则Q(t,t﹣3),∴当PQ最大时,S△PBC面积最大,∴PQ=t﹣3﹣t2+2t+3=﹣t2+3t=﹣(t﹣)2+,当t=时,PQ取最大值,∴P(,﹣),∵A(﹣1,0),B(3,0),C(0,3),∴AB=4,∴S四边形PCAB=S△ABC+S△PBC=×4×3+××3=;6.(2022•兴宁区校级模拟)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B,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D,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且.(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t,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点N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DN=2t,△MNB的面积为时,求出点M与点N的坐标;【解答】解:(1)对于直线y=﹣x+3,令y=0,即﹣x+3=0,解得:x=3,令x=0,得y=3,∴B(3,0),C(0,3),∵A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且OA=OB,∴A(﹣1,0).将点A、B的坐标分别代入y=﹣x2+bx+c中,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由(1)知:A(﹣1,0),B(3,0),D(1,0),∴BM=|3﹣t|,∵S△MNB=BM•DN=,即•|3﹣t|•2t=,当t<3时,•(3﹣t)•2t=,化简得:4t2﹣12t+15=0,∵Δ=(﹣12)2﹣4×4×15=﹣96<0,∴方程无解;当t>3时,•(t﹣3)•2t=,解得t1=,t2=(舍),∴DN=2t=3+2,∴点M的坐标为(,0),点N的坐标为(1,3+2);7.(2022•烟台)如图,已知直线y=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经过A,C两点,且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对称轴为直线x=﹣1.(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D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求四边形ABCD面积S 的最大值及此时D点的坐标;【解答】解:(1)当x=0时,y=4,∴C(0,4),当y=0时,x+4=0,∴x=﹣3,∴A(﹣3,0),∵对称轴为直线x=﹣1,∴B(1,0),∴设抛物线的表达式:y=a(x﹣1)•(x+3),∴4=﹣3a,∴a=﹣,∴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x+3)=﹣x2﹣x+4;(2)如图1,作DF⊥AB于F,交AC于E,∴D(m,﹣﹣m+4),E(m,m+4),∴DE=﹣﹣m+4﹣(m+4)=﹣m2﹣4m,∴S△ADC=OA=•(﹣m2﹣4m)=﹣2m2﹣6m,∵S△ABC===8,∴S=﹣2m2﹣6m+8=﹣2(m+)2+,∴当m=﹣时,S最大=,当m=﹣时,y=﹣=5,∴D(﹣,5);。

二次函数综合(一)——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综合(一)——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综合(一) ——面积问题
一、解决函数综合题中面积问题的常用方法:
1. 割补法
当所求图形的面积没有办法直接求出时,我们采取间接(分割或补全图形再分割)的方法来表示所求图形的面积,如图1:
4. 相似法
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转化.
二、基本题型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的顶点O为原点,已知点A(3,6),B(5,2),求△AOB的面积.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y=-x2+3x+4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端),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D。

求△ACD的面积。

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y=-x2+3x+4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端),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D。

求△BCD的面积。

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解题思路

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解题思路

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解题思路我们知道,二次函数是形如y = ax^2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 是常数,且a不等于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对于二次函数求面积的问题,一般指的是求抛物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及其步骤。

步骤一: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给定问题中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这可以通过题目中的条件或直接给出的函数表达式得到。

比如,如果题目已经给出了函数表达式y = ax^2 + bx + c,那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个表达式来进行后续的计算。

步骤二:求出二次函数的根接下来,我们需要求出二次函数的根,即解方程ax^2 + bx + c = 0。

通过求根公式或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根。

步骤三:确定计算区间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确定计算面积的区间。

一般情况下,这个区间就是二次函数的根所确定的x的取值范围。

根据根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将区间分为几个小区间。

步骤四:计算小区间的面积对于每个小区间,我们可以通过求解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确定该小区间所对应的抛物线部分的面积。

一般情况下,这可以通过计算定积分来实现。

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函数表达式来决定。

步骤五:求解总面积将每个小区间的面积加起来,即可得到整个抛物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

这就是我们最终要求解的问题。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解决大部分二次函数求面积的问题。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些步骤的应用。

例题:已知二次函数y = 2x^2 - 3x + 1,求抛物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

解题步骤:步骤一: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题目给出的函数表达式,我们得到y = 2x^2 - 3x + 1。

步骤二:求出二次函数的根我们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或配方法来求解2x^2 - 3x + 1 = 0的根。

计算后可得x1 ≈ 1.5,x2 ≈ 0.333。

步骤三:确定计算区间根据根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将区间分为两个小区间:[0.333, 1.5]和[1.5, 正无穷)。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掌握不再惧怕压轴题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掌握不再惧怕压轴题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掌握不再惧怕压轴题初中数学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一般是指给出一个二次函数,要求求出其在一定范围内的面积最大值或最小值。

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四种不同的解法来求解,分别是代数解法、几何解法、导数解法和平移法。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这四种解法。

1.代数解法:代数解法是通过代数方法来解决问题。

对于给定的二次函数,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变量的限制条件,然后可以利用一些代数的技巧,如配方法、因式分解等,将问题转化为求最值的问题。

通过求取顶点,得到函数的极值点,进而求得面积的最值。

代数解法的优点是原理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缺点是计算量大,需要一些代数技巧和计算能力。

2.几何解法:几何解法是通过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来解决问题。

对于给定的二次函数,可以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找出切线、直线和坐标轴的交点,进而得到问题的解。

几何解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理论基础较弱;缺点是需要具备较好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3.导数解法:导数解法是通过求函数的导数,对函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求出极值点。

对于给定的二次函数,可以求出其导数,并令导数为零,求得顶点的横坐标,再代入函数中求得纵坐标,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导数解法的优点是简单快捷,通用性强;缺点是需要一些微分的知识和运算能力。

4.平移法:平移法是通过对函数进行平移变换,将求最值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些形状固定的函数的最值问题。

对于给定的二次函数,可以通过平移到一些特定位置,使得问题的解变为该函数的最值。

平移法的优点是逻辑清晰,简单明了;缺点是需要一些平移变换的知识和运算能力。

这四种解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解决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时,可以结合代数、几何、导数和平移四种解法,综合运用,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掌握了这些解法,就不再害怕压轴题了。

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解题思路

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解题思路

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解题思路【导语】在数学中,二次函数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函数类型。

而对于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解题思路来解决。

本文将围绕着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展开,详细介绍解题思路,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引言】二次函数是形如y=ax^2+bx+c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且a 不等于零。

在二次函数中,求解其曲线所围成的面积是一道常见的数学题目。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下面将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分享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的解题思路。

【正文】1. 面积问题的基本思路在解决二次函数求面积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定积分的思想。

具体来说,我们将二次函数的曲线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分解为无穷多个无限小的矩形,然后对这些矩形的面积进行求和。

通过计算这个和,我们就可以得到所求的面积。

2. 简单情况下的求解在一些简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基本的几何知识来求解二次函数的面积。

当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方便地转化为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时,我们可以直接计算这个几何形状的面积,得到答案。

3. 进阶情况下的求解在更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定积分的方法来求解二次函数的面积。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首先确定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然后根据这些交点将整个面积分割成多个部分。

接下来,我们可以分别计算每个小矩形的面积,并对这些面积进行求和,最后得到所求的总面积。

4. 完整解题思路的展示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完整的解题思路。

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二次函数y=x^2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

我们可以求解出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得到交点为x=0和x=1。

我们可以将整个面积分割成两部分:在0到1之间的部分和在1到正无穷之间的部分。

对于0到1之间的部分,我们可以使用定积分的方法计算出面积为∫[0,1]x^2 dx;对于1到正无穷之间的部分,我们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计算出面积为∫[1,+∞)x^2 dx。

将这两部分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最终的结果。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一、问题概述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二次函数中,找到使其面积最大或最小的变量取值。

这个问题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经济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分析为了解决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公式:1. 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y=ax^2+bx+c其中a,b,c都是实数,且a≠0。

2.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h,k)其中h=-b/2a,k=f(h),f(x)表示二次函数。

3.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x=h4.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d=sqrt[(x2-x1)^2+(y2-y1)^2]5. 矩形面积公式:S=lw其中S表示矩形面积,l表示矩形长,w表示矩形宽。

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公式后,我们可以开始分析如何解决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

三、求解方法1. 求最大值要求一个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最大面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步骤一:将二次函数化为标准形式。

步骤二: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步骤三:根据顶点坐标和区间端点,确定矩形的长和宽。

步骤四:计算矩形面积,并比较得出最大值。

具体的,可以按照以下函数来实现:```pythondef max_area(a,b,c,start,end):# 将二次函数化为标准形式f = lambda x: a*x**2+b*x+c# 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h = -b/(2*a)k = f(h)# 根据顶点坐标和区间端点,确定矩形的长和宽l = end-startw = abs(f(start)-k)*2# 计算矩形面积,并比较得出最大值S = l*wreturn S if S>0 else 0```其中,a,b,c分别表示二次函数的系数,start,end表示给定区间的端点。

这个函数会返回一个最大面积值。

2. 求最小值要求一个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最小面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步骤一:将二次函数化为标准形式。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解题思路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解题思路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解题思路分析题意,列表如下:先看最值点,要使一个函数在某点取得最值,必须使该点的横坐标最小。

3、函数的最值应满足三个条件:(1)在闭区间[0, 2],(2)开区间[-1, 1],(3)过(-1, 1)。

(上述已排除C、 D两点)。

4、有二次函数f(x)满足,则在该点处必有一条切线(f(x)=0)与一条抛物线x=y-2交于C(C不能为1/2),而在切线(C)、抛物线y-2的焦点上都有0,这样, f(C)=f(0)=f(-1),从而有f(0)为f(-1)的最小值,故C点为一次函数y-2最小值,即为抛物线的顶点C。

3、“可去”“可进”(“进”指的是大于最小值的某一定点,“去”是去掉最小值)。

①用函数y=x+1,求出x和最小值C的距离,即C 为最小值。

②令y=0,因此有y>0,在抛物线y-2的上方不可能取得最小值,所以去掉了最小值。

综合以上几点,此题答案为C。

4、若函数有一次、二次两个极值,要保证使函数在第一个极值处取得最值,就必须保证在第二个极值处取得最小值。

(因为在第一个极值处取得最小值的同时,也在第二个极值处取得最小值,若选C,将在第一个极值处取得最小值,但在第二个极值处取得最小值时,将会使这个最小值减小;若选B,将在第一个极值处取得最小值,但在第二个极值处取得最小值时,将会使这个最小值增大。

)因此本题选A。

3、假设,则当x=2时,方程(1)(x)=0;当x=3时,方程(1)(x)=-4;4、选项A、 B两个点,都可以。

点评:学习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解法,要抓住关键:一是确定二次函数的顶点和对称轴;二是明确两个性质点。

二次函数在一个点处的最值问题,重点是把握两个性质点,一是函数图象上二次函数的最值点;二是性质点的坐标范围或者说“最小值”。

有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点,再考虑各个性质点是否过直线外一点。

要想“最值”问题解得最好,一般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完成解答的。

4、若函数有一次、二次两个极值,要保证使函数在第一个极值处取得最值,就必须保证在第二个极值处取得最小值。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

微信公众号
从小学数学-------------------------------------------------
解法二:铅锤定理,在求二次函数三角形面积最值问题,运用非常多。 设动点 P 的坐标,然后用代数式分别表达出铅锤高度和水平宽度,然后利用铅锤定理的 计算公式,得出二次函数,必有最大值。
微信公众号
从小学数学-------------------------------------------------
原 题 :在( 1)中 的 抛 物 线 上 的 第 二 象 限 是 否 存 在 一 点 P,使 △PBC 的 面 积 最 大 ? 若 存 在 , 求出 P 点的坐标及△PBC 的面积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考试题型,大多类似于此。求面积最大值的动点坐标,并求出面积最大值。 一般解题思路和步骤是,设动点 P 的坐标,然后用代数式表达各线段的长。通过公式计 算,得出二次函数顶点式,则坐标和最值,即出。
解法一:补形,割形法。方法要点是,把所求图像的面积适当的割补,转化成有利于面 积表达的常规几何图形。请看解题步骤。
微信众号
从小学数学-------------------------------------------------
解 法 二 : 铅 锤 定 理 , 面 积 =铅 锤 高 度 ×水 平 宽 度 ÷2。 这 是 三 角 形 面 积 表 达 方 法 的 一 种 非 常 重要的定理。 铅锤定理,在教材上没有,但是大多数数学老师都会作为重点,在课堂上讲解。因为, 铅 锤 定 理 ,在 很 多 地 方 都 用 的 到 。这 里 ,也 有 铅 锤 定 理 的 简 单 推 导 ,建 议 大 家 认 真 体 会 。
解法四:三角函数法。请大家认真看上面的解题步骤。 总之,从以上的四种解法可以得出一个规律。过点 P 做辅助线,然后利用相关性质,找 出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设动点 P 的坐标,然后找出各线段的代数式,再通过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二次函数顶点 式,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对于同学们中考数学来说,只要你熟练掌握解法一和解法二,那么二次函数几何综合题 中,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问题的三种求解方法

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问题的三种求解方法

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问题的三种求解方法
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问题的三种求解方法
求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数学问题,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有求解它的困惑。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求解这个问题呢?答案是:有三种求解方法。

第一种求解方法是使用牛顿勒让公式进行计算。

牛顿勒让公式是一种高级数学方法,它试图用参数表示二次函数上的点,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从而确定三角形的面积。

第二种求解方法是使用初等函数进行计算。

初等函数是指利用函数的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计算函数的极值,进而求得存在的三角形的面积。

第三种求解方法是使用微积分中的定积分。

定积分是指将该函数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积分,解出积分值,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求出二次函数中三角形的面积。

其中,牛顿勒让公式是一种高级数学方法,初等函数是一种直接使用函数的导数,定积分是把函数分段积分的方法。

而这三种方法对求解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问题都有用处,都可以取得精确而完整的结果。

60 平行模型解决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60 平行模型解决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平行模型解决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模型展示】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有一种常考的类型,二次函数最大面积问题。

常用的方法有平行法、铅垂高法、矩形覆盖法等。

本文主要说明一下平行法,一般都是平移定底找最大高,形成与二次函数图像只有一个交点。

然后利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图像只有一个交点,联立出一元二次方程解根的判别式等于零,进而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交点坐标可求。

最大高一般都是空中有高平移至与坐标轴交点处,构成直角三角形,与已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所夹直角三角形相似。

1、如图1,抛物线233384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1)求点A 、B 的坐标;(2)设D 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求点D 的坐标;(3)若直线l 过点E(4,0),M 为直线l 上的动点,当以A 、B 、M 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图1满分解答(1)由23333(4)(2)848y x x x x =--+=-+-,得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A (-4,0)、B (2,0).对称轴是直线x =-1.(2)△ACD 与△ACB 有公共的底边AC ,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点B 、D 到直线AC 的距离相等.过点B 作AC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 ,在AC 的另一侧有对应的点D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G ,与AC 交于点H .由BD //AC ,得∠DBG =∠CAO .所以34DG CO BG AO ==.所以3944DG BG ==,点D 的坐标为9(1,4-.因为AC //BD ,AG =BG ,所以HG =DG .而D ′H =DH ,所以D ′G =3DG 274=.所以D ′的坐标为27(1,)4.图2图3(3)过点A 、B 分别作x 轴的垂线,这两条垂线与直线l 总是有交点的,即2个点M .以AB 为直径的⊙G 如果与直线l 相交,那么就有2个点M ;如果圆与直线l 相切,就只有1个点M 了.联结GM ,那么GM ⊥l .在R t △EGM 中,GM =3,GE =5,所以EM =4.在R t △EM 1A 中,AE =8,113tan 4M A M EA AE ∠==,所以M 1A =6.所以点M 1的坐标为(-4,6),过M 1、E 的直线l 为334y x =-+.根据对称性,直线l 还可以是334y x =+.2、如图1,二次函数y =a (x 2-2mx -3m 2)(其中a 、m 是常数,且a >0,m >0)的图像与x 轴分别交于A 、B (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3),点D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CD //AB ,联结AD .过点A 作射线AE 交二次函数的图像于点E ,AB 平分∠DAE .(1)用含m 的式子表示a ;(2)求证:AD AE 为定值;(3)设该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为F .探索:在x 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G ,联结GF ,以线段GF 、AD 、AE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只要找出一个满足要求的点G 即可,并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该点的横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不算不知道,一算真奇妙.通过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变形,写出点A 、B 、F 的坐标后,点D 的坐标也可以写出来.点E 的纵坐标为定值是算出来的.2.在计算的过程中,第(1)题的结论21a m=及其变形21am =反复用到.3.注意到点E 、D 、F 到x 轴的距离正好是一组常见的勾股数(5,3,4),因此过点F 作AD 的平行线与x 轴的交点,就是要求的点G .满分解答(1)将C (0,-3)代入y =a (x 2-2mx -3m 2),得-3=-3am 2.因此21a m =.(2)由y =a (x 2-2mx -3m 2)=a (x +m )(x -3m )=a (x -m )2-4axm 2=a (x -m )2-4,得A (-m ,0),B (3m ,0),F (m ,-4),对称轴为直线x =m .所以点D 的坐标为(2m ,-3).设点E 的坐标为(x ,a (x +m )(x -3m )).如图2,过点D 、E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由于∠EAE ′=∠DAD′,所以''''EE DD AE AD =.因此()(3)33a x m x m x m m+-=+.所以am (x -3m )=1.结合21a m =,于是得到x =4m .当x =4m 时,y =a (x +m )(x -3m )=5am 2=5.所以点E 的坐标为(4m ,5).所以'3'5AD DD AE EE ==.图2图3(3)如图3,由E (4m ,5)、D (2m ,-3)、F (m ,-4),可知点E 、D 、F 到x 轴的距离分别为5、4、3.那么过点F 作AD 的平行线与x 轴的负半轴的交点,就是符合条件的点G .证明如下:作FF ′⊥x 轴于F ′,那么'4'3GF FF AD DD ==.因此534AE AD GF ==.所以线段GF 、AD 、AE 的长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此时GF ′=4m .所以GO =3m ,点G 的坐标为(-3m ,0).3、如图1,已知抛物线211(1)444b y x b x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满分解答(1)B 的坐标为(b ,0),点C 的坐标为(0,4b ).(2)如图2,过点P 作PD ⊥x 轴,PE ⊥y 轴,垂足分别为D 、E ,那么△PDB ≌△PEC .因此PD =PE .设点P 的坐标为(x,x).如图3,联结OP .所以S 四边形PCOB =S △PCO +S △PBO =1152428b x b x bx ⨯⋅+⨯⋅==2b .解得165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616,55).图2图3(3)由2111(1)(1)()4444b y x b x x x b =-++=--,得A (1,0),OA =1.①如图4,以OA 、OC 为邻边构造矩形OAQC ,那么△OQC ≌△QOA .当BA QA QA OA=,即2QA BA OA =⋅时,△BQA ∽△QOA .所以2(14b b =-.解得843b =±Q 为(1,23.②如图5,以OC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1交于点Q ,那么∠OQC =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半天吊”三角形面积技巧:
如图1,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垂直的三条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

三角
形面积的新方法:,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注意事项:1.找出B、C的坐标,横坐标大减小,即可求出水平宽;
2.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A与D的横坐标相同,A与D的纵坐标大减小,即可求出铅垂高;
3.根据公式: S△=×水平宽×铅锤高,可求出面积。

真题分析:如图,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PA,PB,当P点运动到顶点C时,求△CAB的铅垂高CD及;(3)在(2)中是否存在一点P,使,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由顶点C(1,4),A(3,0)可以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1=-x²+2x+3,已知B点的坐标为(0,3),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3
(2)因为C点坐标为(1,4),把x=1代入y2=-x+3可得D(1,2),因此CD=4-2=2,
(3)设P(x,-x²+2x+3),由A、D横坐标相等易知D(x,-x+3),则PF=
=(-x²+2x+3)-(-x+3)=-x²+3x
由S△PAB= S△CAB得:× OA×PF= ×3×(−x²+3x)= ×3,
解得,x= ,则P点坐标为( , )
二次函数中常见图形的的面积问题
1、说出如何表示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抛物线322
+--=x x y 与x 轴交与A 、B (点A 在B 右侧),与y 轴交与点C , D 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D ,CD , (1)求四边形BOCD 的面积.
(2)求△BCD 的面积.(提示:本题中的三角形没有横向或纵向的边,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进行转化,把你想到的思路在图中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一种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
x y
O M E
N
A 图五
O x
y D
C
图四
x
y O
D C
E
B 图六
x
y
O A B D 图二 E
x
y
O
A
B
C
图一 P x
y
O
A B 图三 备用图
备用图
3、已知抛物线42
12
--=
x x y 与x 轴交与A 、C 两点,与y 轴交与点B , (1)求抛物线的顶点M 的坐标和对称轴; (2)求四边形ABMC 的面积.
4、已知一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是A (-2,0)、B (1,0),且经过点C (2,8).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该抛物线的顶点D 的坐标;(3)求四边形ADBC 的面积.
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2,0),B(0,4),C(2,4)三点,且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该抛物线的顶点D 的坐标和对称轴;(3)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
6、已知二次函数322
--=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P.
(1)结合图形,提出几个面积问题,并思考解法;
(2)求A 、B 、C 、P 的坐标,并求出一个刚刚提出的图形面积; (3)在抛物线上(除点C 外),是否存在点N ,使得ABC NAB S S ∆∆=,
若存在,请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C
P
x
O A
B
y
变式一: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点N ,使得ABC NAB S S ∆∆=,若存在直接写出N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二:在双曲线3
y x
=
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ABC NAB S S ∆∆=,若存在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抛物线322
+--=x x y 与x 轴交与A 、B (点A 在B 右侧),与y 轴交与点C ,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 点E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EB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点E 的坐标和△EBC 的最大面积.
提示:点E 的坐标可以设为(32,2
+--x x x ),x 的取值范围是-3<x <0,根据题2求三
角形面积的思路建立△EBC 的面积EBC S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体会点E 位置的不确定性对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影响.
A x
y B
O
C
变式一图
A
x
y
O
B
C
变式二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