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⒈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⒉了解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教学目标】⒈认识信息;⒉掌握信息的概念;⒊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工夫】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那甚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成绩。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二)新授:一、信息(出示课件图片1)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出示课件图片2-4)分别问:经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甚么信息呢?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音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浏览课本P2-3)[师生归纳]1. 信息就是有用的音讯,包括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知识、音讯、数据、旧事等等。
2.信息的特点:(1)信息无处不在(2)信息可以共享(3)信息可以传递3. 信息的表现方式:信息通常以文字、图象、图形、声响、言语等方式表达。
二、信息技术[自主探求]浏览“人类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图文材料,从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历程中,你发现了甚么?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写出探求结果。
师:结合课件讲解演示并与先生一同归纳。
[归纳小结]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次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次要是运用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行信息零碎及运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次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信息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1. 传感技术2. 通讯技术3. 计算机技术三、正确运用信息[自主探求]浏览观察以下文字与图片,议一议,你怎样看待当今社会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信息?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信息技术公开课 学案
信息技术公开课学案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3、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操作。
3、办公软件的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5、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
6、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7、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8、办公软件操作:学生将学习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并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9、多媒体技术:学生将学习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音频、视频和图像处理等。
10、网络技术:学生将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常见的网络应用,如浏览器、电子邮件和网络搜索等。
11、编程基础:学生将学习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算法,并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初步的认识。
2、演示法:通过演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3、实践法:通过实践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等,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技能。
4、讨论法: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进度:1、第一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课时)和办公软件操作(2课时)。
2、第二周:多媒体技术(2课时)和网络技术(2课时)。
3、第三周:编程基础(2课时)和数据结构(2课时)。
4、第四周:算法设计(2课时)和数据库基础(2课时)。
5、第五周:进行复习和总结(2课时)。
五、教学流程:1、开场: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说课稿5篇
信息技术课说课稿5篇信息技术课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它是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信息处理过程;认识计算机及因特网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多,内容较散,看似简约,每一部分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让同学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一点了解,运用同学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同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
由于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内容没有,所以上课时,要留意扩展。
二、说教学目标本章的主要内容有:1、知识目标:⑴、理解信息的含义。
⑵、掌控信息处理过程。
⑶、掌控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⑷、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⑸、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1、重点: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地位与作用。
2、难点:对“信息”及“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网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师生争论,上机操作。
4、技能目标:⑴、通过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认识”,培育同学分析问题技能,学会思索。
⑵、通过观测计算机,培育同学观测技能和思索问题的技能。
⑶、通过学习信息处理过程知识,培育同学对信息及猎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同学上网,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育同学团体合作,相互援助的精神,及动手技能。
培育同学探究新知识的爱好。
从而进一步培育同学对信息技术的爱好。
4、体验目标:让同学上网看一看,网络上究竟有些什么,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四、说同学高一新生的来源各团场初级中学,有部分同学,对计算机并不生疏,在学校和中学阶段都学过一些,对计算机有了肯定认识,还有多数同学,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的影响,对计算机了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同学从没见过真正的计算机,这是我亲耳听同学说的,并且其它老师也听同学这样说过。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的基本知识;3. 熟悉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4.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 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1.3 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影响2. 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功能2.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2.3 计算机操作系统2.4 常见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3. 网络基础知识3.1 网络的概念和分类3.2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3.3 常见网络应用和服务3.4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4. 信息技术的应用4.1 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的应用4.2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 信息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5.1 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升5.2 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和处理5.3 信息检索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5.4 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析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和课外作业提供实际的计算机操作训练和相关课外作业,巩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评估1. 考试测试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试,检验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程设计安排相关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项信息技术应用方案,评估其综合应用能力。
3.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实验报告、课外作业等进行评定,全面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如《信息技术基础》等。
初中信息与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趋势。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3.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2.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计算机与信息社会的关系。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 讲解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讲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从1946年的ENIAC开始,到现在的微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等。
然后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包括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等。
3. 讲解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讲解信息的概念,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以及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4.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讲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部分,即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
5.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启动、退出、窗口操作等基本操作。
6.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8.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计算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部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部教学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程的教学提供全面的教学案。
根据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内容,我们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计划和建议,以帮助他们研究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 培养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应用于生活和研究中。
- 培养信息技术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操作-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界面的使用- 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2. 网络与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和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资源的搜索和利用3. 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处理- 多媒体信息的表达与编辑- 图像处理与图形设计- 音频和视频处理技术4.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 数据的表达和处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5. 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实践操作:提供计算机实验室或个人电脑,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互动:通过问题解答、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定期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任务: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3.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综合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课本:使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资料: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 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研究和拓展。
七、教学安排本教学案建议安排为一个学期,每周三课时,共计36课时。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Word文档编辑排版方法
文字输入与格式设置
掌握中英文输入方法,学习字 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基础格式设置。
段落调整与排版
了解段落缩进、行间距、段间 距等调整方法,实现文档美观 易读。
插入图片与表格
学习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绘制 表格等技巧,丰富文档内容展 示。
页面布局与打印设置
掌握分栏、分页、页眉页脚等 页面布局技巧,以及打印预览
拓展延伸:未来科技展望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以及 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介绍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探讨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 城市等领域的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创新
探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如头戴式设备、手势识别 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在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存储器
包括内存和外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输出计算机处理 结果。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及功能
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 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 需求。
编程语言
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实 现各种功能。
计算机工作原理简介
存储程序原理
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二进制原理
指令周期原理
CPU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解码并执 行指令,然后存储结果,形成一个指 令周期。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即0和1 表示所有信息。
04
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案一、知识背景本节课主要介绍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包括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功能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掌握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和功能;3. 了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功能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团体讨论法;4. 观摩法;5. 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和功能;2.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六、知识结构图七、教学设计1. 导入(10分钟)使用观摩法,让学生观摩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视频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远程教育信息技术?”2. 讲授(35分钟)- 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功能和应用。
3. 案例分析(20分钟)结合课上内容,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在该案例情境下如何使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
4. 团体讨论(15分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案例分析结果,开展团队讨论,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5. 总结(10分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讨论,进行总结。
通过此总结,让学生了解并熟知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功能和应用。
八、教学评估考核方式:小组讨论课件和汇报九、教学资源- 视频设备;- 案例素材;- 课件资料。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10篇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10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方法。
(2)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展编辑。
(3)通过观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0.5~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声音的简洁编辑。
难点:声音的简洁编辑。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声音的简洁编辑是在声音的简洁录制的根底上绽开的,这局部内容对于培育学生的兴趣及创新力量特殊有益,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点。
2、教学方法指导对学生制作的录音文件进展编辑,学生的兴趣较高。
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进展范例演示,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声音的编辑主要介绍了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内容比拟简洁,建议采纳任务驱动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绽开教学。
[资料]1、将声音文件插入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在“文件”菜单上,单击“翻开”,定位要修改的声音文件,双击翻开该文件。
将滑块移动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要插入的位置。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选择要插入的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留意:只能将某个声音文件插入到未压缩的声音文件中。
假如在“录音机”程序中未发觉绿线,说明该声音文件是压缩文件,必需先调整其音质,才能对其进展修改。
假如将某个声音添加到现有声音文件的中间,新的声音将替换插入点后的原有声音。
录音机使用波形(.wav)文件。
2、掩盖(混合)声音文件在“文件”菜单上,单击“翻开”,定位要修改的声音文件,双击翻开该文件。
将滑块移动到文件中要混入声音文件的地方。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与文件混音”命令。
选择要混合的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留意:只能掩盖未压缩的声音文件。
假如在“录音机”程序中未发觉绿线,说明该声音文件是压缩文件,必需先调整其音质,才能对其进展修改。
假如将某个声音添加到现有的声音文件中,新的声音将替换插入点后的原有声音。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章学案
第一、第二章复习【活动形式】: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认识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正反两方面)4、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能够选择途径获取有效信息5、了解并分清搜索引擎的几种方法6、掌握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会下载保存7、掌握常用文件类型(图标与扩展名)8、掌握鉴别信息的方法,能正确评价信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点击】: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考点注解】: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
(例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
⑦传递性: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2)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3)传感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4)微电子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与使用能力。
优品学案信息技术课件学案1
学案1信息与信息技术
1.下面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
2.在特大台风到来时,由于中央气象台的正确预报,减少了人员的伤亡与财产损失,在这个事例中主要体现信息的特征是()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共享性
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以传后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载体依附B.时效性C.真伪性D.可加工性
4.家用扫地机器人具有自动避障、智能清扫、自动充电灯功能,这主要体现了信息技术中的()
A.人工智能B.虚拟现实C.多媒体技术D.网络技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同一个信息可以加载到不同的载体中②信息不会因为载体的变化而变化③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空中也有信息④信息具有价值性的特征,因此所有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小孙将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扫描后,通过OCR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处理,保存在计算机中。
对此处理过程及所获取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复制,因此只有计算机中的信息才具有共享性
B.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和处理
C.文章保存到计算机后,由于载体发生改变,信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D.可以将扫描后获得的稿件以自己的名义向其他杂志重新投稿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A 6.B。
高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处理》教案模板
高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处理》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高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处理》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与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了解信息处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信息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原理。
2. 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信息处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1. 信息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信息处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
2. 计算机和投影仪。
3. 实例分析材料。
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出信息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授课:讲解信息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原理,并介绍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实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利用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实例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信息处理在其他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可能性和优势。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进一步加深对信息和信息处理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2. 学生对信息与信息处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4. 学生完成的阅读作业的质量。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加有关信息处理的实践活动。
2. 鼓励学生参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比赛或项目。
备注:教案模板提供了一个教学的大致框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篇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一【指导思想】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
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3、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
4、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认识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计算器等应用程序。
学习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一、七年级学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
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二、八年级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
加强八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
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
八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九年级学情: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部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部教
学案
一、课程概述
本教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3. 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原理和应用;
4. 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5. 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
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
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3. 网络和互联网的原理和应用;
4.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5.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介绍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
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
使用,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互动讨论: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参与度和课堂表现等;
2. 作业和实验报告: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
1. 教科书: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 互联网资源:相关教学网站、在线研究平台等。
以上就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部教学案的内容概述,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2024年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教案: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投影仪和电脑。
2.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给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如互联网、方式、电脑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五、信息处理方法(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传递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信息和信息技术。
2.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信息处理方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一、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 奇心,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 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 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常见信息技术工具和软 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 应用和影响。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如何因材施教也是 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 和软件,如搜索引擎、电子邮 箱、办公软件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加工信息、传递信息 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 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 操作等方式,让学生 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 应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挑战自我
鼓励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和问题,如编程、数据分析 等。
提升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 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
过程性评价:观察记录,及时反馈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发言、合作等方面; 记录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等;
答疑解惑时间安排
课后自习时间
安排专门的课后自习时间,供学生自主复习和完成作业,教师可 提供必要的辅导和答疑。
晚自习辅导
针对学生在晚自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安排集中答疑和辅导时间,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
预约答疑
鼓励学生提前预约答疑时间,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 个性化的辅导和解答。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7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7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1、选择一件作品请大家进行评价。
2、你觉得优点是什么?不足之处又在哪里?教师小结归纳:文章的标题字号一般不宜小于正文字号;根据文章不同的内容、文体设置合适的字形和字体,不宜太花俏。
3、请你找找你的作品在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
4、学生动手进行修改。
5、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完成评价表部分评价内容。
1、通过广播学习其他同学的操作。
2、学生观摩点评。
3、学生自主查找自己作品。
4、学生动手进行修改。
5、完成评价表部分评价内容。
1、学会欣赏、评价别人作品。
2、培养学生自主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完善作品,让更多学生完成教学设计的。
任务。
课堂调查教你一招:※把教师机的格式工具栏隐藏※提问:格式工具栏的按钮如果不见了,我们该如何才能“找回”格式工具栏?请学生上来尝试寻找。
教师较后演示,提醒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动脑或寻求帮助,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学生听教学习,掌握电脑操作小技巧。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
再次欣赏出示设置好不同文章文字编排的作文范本(2种)1、提问:展示的两个作品的文字编排觉得怎样?2、教师提示:文字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要从文章通篇的角度去考虑文字的设置,体现文章的编排之美。
3、板书:文章文字的编排1、学生认真观摩。
2、掌握文章文字编排操作要领。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完整作品的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键盘各个区域包含的按键,能熟练使用键盘敲字。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键盘按键区域的认识,学会打字区分大小写的基本操作,体会计算机的魔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键盘各区域按键组成和名称。
【难点】CapsLock键的灵活使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款式的键盘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不同款式键盘,观察不同键盘的异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师寄语: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客观的认识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自主梳理】一、信息(一)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信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注意:1.信息的本质所在是“内容”两个字,硬件一定不是信息。
2.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是物质、能源和信息。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的基本特征有、、、、、等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1)所有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2)信息可以通过加工分析得出更多、更重要的信息,也就是具有增值性(3)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受信息者的需求及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3.时效性(1)信息只有满足“价值”条件时,才具有时效性。
反过来,时效性影响着信息的价值。
(2)信息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二、信息技术(简称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注意: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可以形象地说是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能力;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它的发展,使得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的五次技术革命1.第一次是,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第二次是首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3.第三次是,使得知识可以大量生产、存储和流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4.第四次是,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5.第五次是。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 :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一个多学科技术的组合。
2. :各种电子通信网络的发展,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大,实现了全球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立体化。
注意:信息高速公路:指利用大容量、高速率的光纤作为媒介,建立起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光纤网络,以方便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共享。
3. :多媒体计算机和超文本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集文本、图像、声音于一体的超媒体技术。
4. :信息技术与认知科学等学科的融合产生了人工智能。
注意:(1)人工智能:用机器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以实现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的自动化。
典型的应用有电子商务、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智能代理技术(Office 助手、搜索引擎中“蜘蛛”程序)、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
(2)电子商务: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
5. :利用多种信息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典型的应用有大型3D 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实验等(四)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三、计算机系统组成: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1)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手写汉字输入设备、数码相机、触摸屏等。
(2)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3)ROM (Read Only Memory )中的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从中读取已有信息,而不能写入新信息,断电后原有信息不会丢失; RAM (Read Access Memory )中可以随时写入和读取信息,断电后所有信息都丢失。
外存容量大,主要有:软盘、硬盘、光盘、U 盘、移动硬盘、存储卡等。
(4)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
内存储器外内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RAM 随机存储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处理程序2.计算机硬件配置戴尔Inspiron灵越14R配置:Inter Core i5 450M处理器(2.4GHz主频/3MB三级缓存)/2GB/320GB/DVD刻录/14英寸(1366×768)Inter Core i5 450M处理器:CPU型号,CPU越好,计算机的性能越好。
2.4GHz主频:CPU的主频,主频越高,计算机的速度越快3MB三级缓存:三级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
三级缓存其实只是做了个辅助的作用,除了服务器,其实对大多数家庭机没什么用的,但如果运行大型程序或游戏来说三级缓存就显得重要了。
2GB:内存大小 320GB:硬盘容量DVD刻录:带刻录功能的DVD光驱 14英寸(1366×768):显示器尺寸【点击高考】1.(07年高考题24题)2005年10月15日16时28分,胡锦涛总书记通过“天地语音系统”和宇航员进行了通话。
“天地语音系统”的地面设备有通信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光纤网、分组交换设备和地面卫星通信站等,飞船上则配备了无线通信、视频传输及数据记录等设备,航天员之间、航天员与指挥中心随时都可进行信息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提供了可靠保证B.较之文字信息来说,声音和画面信息的存储不需要太大空间。
C.上述“天地语音系统”既包括硬件设备也包括软件系统D.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2.(09年高考题,62题)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手机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除可以进行语音通话、收发短信外,还可以实现快速上网游览、收发电子邮件以及基于_____技术的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直播观看等。
A.虚拟现实B.人工智能C.流媒体D.网络存储3.(2010年高考题15题)我国古代常采用信鸽、烽燧、驿站等方式传递信息。
下列与烽燧传递信息的途径相似的是( )①交通信号灯②电子邮件③轮船旗语④手机短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10年高考题34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可以把信息写入U盘,也可以从U盘上读取信息,U盘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②触摸屏能接受触摸指令,也能像显示器一样显示信息,它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③防火墙能够防止非法入侵、实现信息过滤,它是一种硬件而不是软件④数码相机既能采集实景信息又能翻拍图文资料,它是一种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巩固提高】1.2001年7月13日晚10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不少国内外商家从中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大量的运动场馆、基础设施等需要建设,数以万计的奥运健儿、观光旅游者将会到这里消费,商机无限……以上材料说明信息具有()。
①共享性②时效性③传递性④可处理性⑤价值性⑥真伪性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2.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这反映了信息的()A.时效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3.机器人能够灭火、踢足球,它是利用一些元件感觉外部环境将信息传送到芯片中进行处理来完成这些工作的,这些用以感觉外部环境的元件是利用()A.传感技术B.通信技术C.计算机技术D.光电技术4.()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B.甲骨文的发明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5.下列古诗或典故中所表述的信息传递方式与右图相一致的是()A.为得褒妃那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D.不见鸿雁传书来,只见伊人泪长流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计算机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
B.传感技术是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的技术。
C.通信技术是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的技术。
D.计算机技术是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功能的技术。
7.2008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3周年纪念日,故宫博物院与IBM公司历时三年合力打造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虚拟世界正式启动。
访客可全天候深入了解故宫馆藏;可自设游览线路、与其他访客交流,甚至可参与到一些历史事件中去。
在此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A.虚拟现实技术B.语音识别技术C.智能代理技术D.GIS系统9.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信息时效性 E 中国田径110M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B 信息价值相对性 F 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C 信息真伪性 H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D 信息传递性 G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10.以前纪律涣散、学习成绩较差的陈晓同学,近期读了罗素一本名为《幸福之路》的书之后,懂得了人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达到幸福状态,从此他努力学习寻找自己弱点进行挑战,从而学习进步很快,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得到提高,这体现的是信息的()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11.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
2007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对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情况进行了实况转播,这主要利用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
A.微电子技术B.传感技术C.通信技术D.电子计算机技术12.下列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广播、电视、因特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可信的,可以直接使用。
B.在因特网上,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C.有效获取信息后,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保存D.保存在计算机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和损坏的。
13.国家统计部门每年都要统计反映国家经济特征的一些数据,这就需要在统计过程中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既可以概括地表示当年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也可以利用这些统计分析结果对下一年进行预测,制定计划和做出决策,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A.载体依附性B.传递性C.隐蔽性D.可加工处理性14.某商场出售的计算机标识的配置为:Intel奔腾Ⅳ2.8GHz/512M/80GB/52X,其中“奔腾Ⅳ”表示的是( )A.内存容量大小 B.软盘容量大小 C.显示器型号D.CPU型号15.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6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更上一层楼,据调查,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观看此次“神六”发射直播的人数超过5亿,从信息的一般特征来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B.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D.载体所传达的信息与载体种类也存在必然联系16.小明想要为自己组装一台电脑,那么,以下哪些是属于电脑必备的硬件()A.显示器、打印机、主板、内存条、CPUB.主板、网卡、电源、键盘、CPUC.CPU、主板、显示器、内存条、硬盘D.软盘、硬盘、CPU、内存条、显示器17.Microsoft Office里面打开的“Office助手”主要体现了()A.虚拟现实技术B.语音技术C.智能代理技术D.模拟技术18.“人适应环境是以信息平衡为前提的,信息不足或信息超载都会导致身体机能的严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