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领域中的以人为本及科学发展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以人为本及科学发展观
赵宏程
[摘要] 以人为本的提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的概念和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相对应的为医疗卫生领域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转型期公立医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出困境,继续前进。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医疗卫生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这既是对传统发展思想重视物而忽视人,只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不顾及或较少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改善和提高的片面发展观的否定,也是对“人”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强调和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升华和创新。更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旨在规定和引导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要向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和主线的方向转移。这一方针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植根于劳动人民之中的本色,蕴涵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辨证统一的哲理,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一、以人为本的概念和内涵
在我国古代,就有以人为本的说法。管子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在现实意义上,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社会是人的社会,以人为本是我们理解人的世界,理解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离开了人这个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的世界,不可能有社会。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从事社会活动的,同其所处的生存条件、生活环境紧密不可分割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把现实中的人与其生存条件、人的世界、社会以及他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而不能将二者分割和对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它的动物。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因而人既有自然需求,又有社会需求。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珍惜、爱护、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身安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促进人的健康成长。从社会属性看,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的民主权利,维护人的尊严,关心人的感情需要,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二、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主要内容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
发展的标志;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
再次,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所谓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也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必须做到: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真正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和根本目的,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
1、从人的属性分析医疗领域中的以人为本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珍惜、爱护、保护人身安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如何从自然属性层面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正是我国当代医学界所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中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多数,城乡贫富差距大。如何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和手术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从社会属性看,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的民主权利,维护人的尊严,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马克思说:“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尊严就是人的需要之一,对尊严的需要乃其生命的一部分。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始终贯穿其中,医生有医生的尊严,患者也有患者的尊严,如何使二者的尊严都得到全面的满足,是摆在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又一课题。维护患者的尊严,概括起来,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把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模式,转变服务作风。长期以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医疗服务机构缺乏市场经营意识。其主要原因是:在传统的政策与体制影响下,医疗机构过去一直依靠政府财政补贴以及“以药养医”的政策生存,缺乏市场经营意识;大多数医院“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口号形同虚设。主要表现在:由于部分医护人员缺乏人文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熏陶,致使许多医院虽然可以提供一流的诊疗技术,却难以提供一流的服务质量,“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比较普遍,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敏感的社会话题,医疗纠纷的比例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据统计,近年来由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缺乏同情心、责任心,或者是法律意识不足而导致的医患纠纷占60%以上。在有些地方,以人为本变成了“以人民币为本”,也就造成了诸如“550万天价医药费”的现象的发生。强调医务工作人性化服务是由医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医学的实质是关于人的科学,一切医学活动不能脱离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作为承受身体疾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