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合集下载

对机关后勤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机关后勤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机关后勤工作的几点思考机关后勤工作虽然重要,但现状却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机关后勤工作往往被忽视,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其次是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同时,机关后勤工作中存在着浪费现象,如过度采购、物资浪费、能源浪费等,造成不必要的财务压力和资源浪费。

三、提升机关后勤工作水平的建议为了提高机关后勤工作的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完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后勤工作的顺畅运转。

其次,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加强监管和控制,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后,要加强与外部单位的合作,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和改进机关后勤工作,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

总之,机关后勤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形象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后勤工作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不断完善后勤管理体制,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管控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机关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来,机关后勤工作在人手短缺、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勤奋工作,力求服务到位,保障有力。

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资金,缓解经费支出压力,增加干部职工福利待遇。

对部分办公室和卫生间进行装修,更新了部分办公设施,改善了办公条件和环境。

车辆管理及运行工作稳定有序,确保了安全行车,随叫随到。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对后勤工作认识不足。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后勤工作无足轻重,可多可少。

2.被动性工作多,主动性、创造性工作少。

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就必须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现实工作中,还存在疲于应付各种事务,对常规性、规律性的工作墨守成规,对临时性的工作消极等待,不主动着手,提前准备,缺乏超前服务意识等现象。

3.人手缺少的问题。

后勤工作涉及面更宽,工作量增大、工作节奏加快,但人员却不如以前多。

缺人的问题导致工作不够细致,不够及时,服务不到位。

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引言:后勤工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不可否认,后勤工作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对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问题一:资源有限1.1 后勤资源紧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后勤资源常常无法满足需求。

例如,在应急情况下,人们希望迅速获得支援,但由于资源有限,往往无法做到即时响应。

1.2 资源分配不均衡另一个问题是后勤资源分配不均衡。

一些地区或单位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而其他地区或单位则相对缺乏。

这导致了公平性和效率性的问题。

三、问题二:高成本维护2.1 设备维护费用昂贵现代化设施和装备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然而,设备维护费用通常较高,很多单位在资金上难以承担这样的开销。

2.2 物资供应及储存成本高后勤工作与物资供应和储存密不可分。

然而,物资的采购、运输和储存成本也是一大挑战。

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运输费用增加和仓库租金上涨等原因,供应链管理变得复杂且昂贵。

四、问题三:信息化程度低3.1 数据收集效率问题后勤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与处理,以进行决策和优化。

然而,由于信息系统更新滞后或人员技能不足,导致数据收集效率较低。

这限制了后勤工作的精准性和快速性。

3.2 信息共享障碍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共享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些机构或地区中,信息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或者存在壁垒。

这种情况下,有效与及时的协调困难增加了后勤工作的复杂性。

五、解决方案4.1 加大投入并完善资源管理政府和企业应该做出更多努力来增加对后勤工作的投入,并合理规划与管理资源。

这包括提高预算分配、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建立紧急响应机制等措施。

4.2 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利用新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政府和企业应该支持研发和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后勤管理中。

4.3 促进信息共享与协同各级单位之间应建立更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协同工作。

关于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03
3. 建立机关后勤服务档案管理 制度,健全后勤管理信息化系 统,提高后勤管理效能。
主要任务和措施
1. 建立健全机关后勤服务监管机制,加强对机关后勤服 务的监督检查。
3. 强化对机关后勤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 奖惩挂钩,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健全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
2. 完善机关后勤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将服务质量、服务 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设信息化平台
整合后勤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源,建立信 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流程优 化。
VS
推广智能化设备
积极推广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提高 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机关后勤服务是政府机构高效运转的 重要保障。
当前机关后勤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如 资源浪费、服务效率不高等。
• 请输入您的内容
THANK YOU
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制定改革方案(X年X月前)。 开展试点工作(X年X月-X月)。 全面推开改革(X年X月开始)。
05
保障措施与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后勤改革领导小组
成立由相关领导牵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后勤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 改革工作。
加强沟通协调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确保改革工作顺 利进行。
型机关建设目标。
促进机关职能转变
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 转变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加快政府 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提升机关管理效能
通过改革机关后勤体制,可以优化 管理流程,提高机关管理效能,推 动机关工作提质增效。

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人们对于各种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其中后勤服务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此同时,后勤服务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会给服务提供者和用户带来一定的困扰。

为了提升后勤服务的品质和效率,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就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进行探讨。

一、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服务质量不稳定后勤服务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服务质量的不稳定性。

有时候,我们能够得到非常优秀的服务,但在其他时间,服务质量可能会下降很多,这会让人感到很糟糕。

这种不稳定的服务质量可能与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态度有关。

2. 回应速度慢在现代社会中,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及时的回应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期望。

然而,在后勤服务中,经常会出现回应速度慢的问题,这也成为了服务不佳的常见原因之一。

3. 管理与保障不足在后勤服务工作中,人员管理以及设施维护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如果服务提供者对于人员管理与保障不足,那么就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而对用户造成不良影响。

4. 信息不透明对于后勤服务的用户而言,获取服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但是,目前许多服务供应商通常不提供足够的详细信息,这样用户就无法了解到服务的实际状况。

这也会给用户带来不便,从而影响服务的体验。

5. 服务搭建不完善现代的后勤服务需要多方配合,包括服务平台、人员管理、设施维护、信息系统等。

但是,在现实中,这些配合协调并不完整,这样就可能会造成服务体验的下降。

二、改进方案1. 进行专业培训在后勤服务工作中,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的稳定性,服务供应商应该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服务工作的需求。

2. 优化人员管理服务人员的配备和管理是后勤服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完善人员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得服务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求。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1. 引言1.1 背景介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事业单位后勤管理也随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的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着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社会化管理模式逐渐引入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社会化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规范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然而也面临着人员流动、管理混乱等劣势。

在实践过程中,后勤管理社会化不仅对单位内部产生影响,同时也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面对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需要针对性地应对措施,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综合评价机制等。

适当的社会化管理对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具有启示作用,而在实践中需要平衡好市场化与公益性的关系,为未来的发展展望带来更多可能性。

的讨论旨在探讨这一议题的多维度问题,为推动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思路与建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提高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掌握实施社会化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后勤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深入探讨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有助于规范后勤管理的发展方向,促进后勤管理的现代化转型。

研究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还可以为其他领域的社会化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深入研究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意义重大,对于提升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管理体系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2. 正文2.1 社会化管理模式的优势社会化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后勤管理效率。

通过引入社会化管理,事业单位可以与专业后勤服务机构合作,借助其优势资源和经验,提升后勤管理的专业水平。

这样一来,事业单位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减少成本,并且能够更快速地解决后勤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社会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专业化的后勤服务机构通常具有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下。

机关后勤服务的有效管理对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对管理体制的探索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提高服务质量。

本文将讨论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前景。

关键词: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思考;引言:机关后勤服务是政府机关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其管理体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近年来,社会化改革的推动下,机关后勤服务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演变、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机关后勤服务的管理体制演变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起初,政府机关后勤服务通常由政府自身提供,包括食堂、办公用品供应、设备维护等,以垄断性方式运作。

这一传统的管理体制缺乏竞争机制和市场导向,通常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而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存在挑战。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社会化改革的理念逐渐渗透到机关后勤服务领域。

社会化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的提供。

这一改革使得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1.1 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化改革的推动下,政府逐渐将机关后勤服务的提供开放给市场竞争。

这意味着不再局限于政府自身提供服务,而是允许外部供应商和服务提供者参与,创造了更多的选择和市场竞争。

1.2外部竞争者的涌现:社会化改革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机关后勤服务,导致大量的外部竞争者进入市场。

这种竞争促使服务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

1.3市场化运作: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机关后勤服务更具市场导向,追求效益和竞争力。

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的管理逐渐向效益和效率导向转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后勤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尤其突出,后勤管理社会化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利弊两个方面对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进行探讨。

一、利益1. 提升后勤服务效率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模式是比较旧式化的,存在许多人力物力的浪费,不利于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

而通过后勤管理社会化,可以将后勤服务外包给专业机构,避免了许多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让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2. 降低成本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通过社会化管理,部分需要招聘与培训的人员选择外包,将一定量的成本高效地下调,节约了用人的开支,为单位财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3. 丰富后勤服务种类在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中,由于选择的不同的第三方服务商,服务的质量和范围的差异也必然存在,但整体而言,能够极大地丰富后勤服务的种类,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二、弊端1. 人员稳定性不高由于第三方服务商的管理需要的标准高于自营管理,因此相应的人员压力也随之上升,员工薪资构成的复杂性也会给人员管理带来很多不小的压力。

因此,第三方服务商里面的人员稳定性相对于自营更差,需要随时关注维护工作人员的稳定性。

2. 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业务承包制的模式,第三方服务商的工作压力很大,因此往往会忽略服务的细节以缩小工作量,导致服务的质量下降或工作的不稳定性。

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选择合适的服务商,注重对服务商的管理与监督,提供必要的培训等方案,确保服务的质量。

3. 技术创新的不足由于社会化管理中的第三方服务商一般是专注于服务而非技术创新,因此在科技方面相应也相对更加保守,其提供的服务技术水平可能难以满足事业单位对于服务水平的提升需求。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人员稳定性下降,服务质量保障不足,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管控。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选择进行后勤管理社会化,即将后勤服务外包给专业的企业或公司。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模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本文将浅谈其利弊。

利:1.减少运营成本: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需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和物力,而将后勤服务转包给专业公司,可以降低单位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2.提升服务质量:专业公司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完善的服务保障措施、更先进的设备,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的质量,为员工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服务。

3.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专业公司拥有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更快、更全面地满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需求,从而提高了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4.降低单位管理负担:事业单位将后勤服务外包时,可以将服务的质量及维护责任转移到第三方,减轻事业单位的管理负担,方便单位集中精力开展核心工作。

弊:1.安全风险增大: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的外包其实是将单位内部的后勤服务交给了一个外部公司,有可能导致敏感信息的泄漏和物品的损失,对单位造成安全风险。

2.对内部人员影响:将后勤服务转包给第三方公司可能导致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会对员工士气和单位内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3.不必要的服务费用:对于一些相对固定的后勤管理费用,相关服务费用可能会因为人工成本提高而不断增加,增加单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4.服务质量不可控: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是一个与日常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工作,专业公司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如果服务质量不可控,则会使单位的核心业务受到影响,失去某些控制力。

总之,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存在着其利弊之处,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在选择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方式时,单位应将员工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考虑形成强大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后勤服务的可控和可靠。

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路径研究

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路径研究

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路径探究近年来,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究和创新实践,为提高机关后勤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资源共享、成本降低,推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供了有益阅历和启示。

本文将从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的背景和现状出发,分析社会化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探讨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路径。

一、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的背景和现状作为经济转型进步的新兴城市,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目前,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主要由机关自行组建后勤服务部门,承担办公用品选购、场地维护、会议打算等任务,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二、社会化改革的意义和价值社会化改革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变革,旨在通过将机关后勤服务外包或委托给专业服务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降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社会化改革具有以下意义和价值:1.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社会化改革,机关后勤服务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优势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选购成本。

2. 增强竞争力。

引入市场机制,让机关后勤服务机构面临市场竞争,强化其自主经营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机关单位多样化的需求。

3. 提高服务质量。

专业化的服务机构能够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质量,让机关单位享受更专业、高效的后勤服务。

三、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路径佛山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应遵循以下原则:1. 尊重规律,稳步推行。

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按部就班地推行,防止一步到位造成资源浪费和服务混乱。

2. 解决利益干系。

在推行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应充分思量各方利益,尤其是现有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员利益问题。

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引导其乐观参与服务机构的竞争。

3. 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

社会化改革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服务机构的合规运营和服务质量。

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阅历,建立民营机构评判和管理体系,提升监管效能。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作者:薛诚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5期【摘要】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后勤体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文回顾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程,分析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稳步推进改革进程特别是基层人民银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提出对策建议。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随着后勤体制改革一并进行的。

自1983年中央提出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问题以来,按照“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基本方针,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从局部、单项的改革探索转变为全面、系统化的有序推进,初步建立了适应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体制。

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循环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历程回顾1983年,中央书记处会议明确指出,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问题,要逐步解决。

1989年,国家编委会议审议批准了《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

1993年,中编办和国管局印发了《国务院各部门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

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管局负责起草的《关于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

1999年,朱鎔基同志提出,“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体制”。

2004年,温家宝总理对国管局工作作了“管理、保障、服务。

廉洁、高效、务实。

贯彻始终,蔚成风气”的重要批示。

(一)中央国家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情况第一阶段,实行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通过改革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推动服务社会化改革。

1989年出台了《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将机关后勤工作分解为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两个部分,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仍为行政编制,承担服务职能的人员列为行政附属编制。

我国机关后勤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机关后勤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录引言 (1)一、我国机关后勤改革的一般问题研究 (2)(一)机关后勤的含义 (2)(二)机关后勤的性质 (3)(三)机关后勤工作的特征 (4)(四)我国机关后勤改革的方向 (5)二、我国机关后勤改革面临的问题及根源剖析 (11)(一)参与改革人员的认知程度影响问题及根源 (11)(二)现行体制和机制的影响问题及根源 (12)三、完善我国机关后勤改革应采取的对策 (19)(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后勤管理的经验 (19)(二)构建机关后勤契约化管理框架 (22)(三)完善我国机关后勤改革应采取的路径 (24)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论文摘要(中文) (1)论文摘要(英文) (1)后记内容提要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以供给制为特征的传统后勤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始终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进程而展开。

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借鉴国内外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并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系统研究了我国机关后勤存在的问题及根源,介绍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基本理论及运作模式,明确提出了我国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任务和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政府机关后勤改革社会化引言机关后勤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经济总量,国际地位等都已经跃上了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中国现有的体制与运行机制导致了行政成本过高,社会反响较大,限制了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机关后勤是秘书部门之一,是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机关办社会,机关后勤包括基建、房产、印刷、食堂、车队、幼儿园、卫生所、浴池、理发室以及五花八门的各种劳动服务公司,等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机关后勤的优势地位和重要程度逐步退化和弱化。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

浅谈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利弊【摘要】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是当前管理模式的一种趋势。

在社会化管理下,后勤服务可以由外部机构或公司承包,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节约人力资源。

社会化管理也存在一些劣势,比如可能导致管理混乱、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社会化管理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也需要注意管理风险,避免出现负面影响。

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采用社会化管理模式,并在操作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以实现后勤服务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社会化管理、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管理的优势、社会化管理的劣势、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社会化管理的优势社会化后勤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单位后勤管理效率。

通过与专业后勤服务机构合作,单位可以将后勤工作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减轻内部员工负担,提升工作效率。

社会化管理可以降低单位后勤管理成本。

外包后勤管理服务可以节约单位人力资源和财务成本,避免单位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损失。

社会化管理可以提高后勤管理服务质量。

专业的后勤服务机构对后勤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为单位提供更专业和高效的服务,提升员工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

社会化管理也存在一些劣势。

外包后勤管理服务可能导致内部员工对后勤工作的失控感,降低员工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影响单位内部管理。

由于外包后勤管理服务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可能导致单位对后勤管理的核心业务失去控制,出现信息不对称和管理风险。

社会化后勤管理服务的合作机构可能存在服务质量不稳定、信誉问题等风险,需要单位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合作风险对单位后勤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结论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既有利也有弊。

单位在选择社会化后勤管理时,需要权衡利弊,合理规划和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以实现后勤管理的有效运作和提升单位整体绩效。

2. 正文2.1 社会化管理的优势社会化管理能够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

通过引入社会化机制,可以吸引更多有经验、有专业知识的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参与后勤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国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国企后勤社会化是指国有企业将后勤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以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后勤服务经历了从传统自给自足的模式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就发展现状来看,国企后勤社会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已经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委托专业供应商承担餐饮、清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另一方面,仍有一些国有企业在后勤服务上存在自建自办的传统观念,未能积极探索社会化的途径。

此外,社会化的进展也存在地区差异,一线发达地区相对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国企后勤社会化的对策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为国企后勤社会化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国企委托第三方机构的权限和责任,确保国企得到合理的后勤服务。

同时,还要加强对第三方供应商的监管,确保其具备合法资质和良好记录,预防潜在的风险。

其次,要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提高国企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国企在选择第三方供应商时,应重视其专业能力和行业经验,避免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服务质量。

同时,国企还应注重培养内部后勤管理团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对第三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

此外,应加强与专业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相关培训与研究,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再次,要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国企后勤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企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后勤服务的可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国企可以及时了解后勤服务的运行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决策,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开展电子招标、在线验收等创新实践,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追溯性。

最后,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建设,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水平。

国企应加强对后勤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分析2023年行政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分析2023年行政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分析2023年行政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2023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行政后勤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行政后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找到原因并寻找改进的方案。

问题1:缺乏协作和沟通在现代社会中,行政后勤工作涵盖了很多方面,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一致,避免出现工作冲突或者信息交流不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协作和沟通成为了工作中的障碍。

很多部门之间都缺乏沟通,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没有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也就无法达到相互协作的目的。

改进方案:建立行政办公室为了实现部门之间的更好沟通和协作,建议成立行政办公室。

它应该成为一个枢纽,在不同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并协调各项工作。

行政办公室需要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同时,它还应该对行政后勤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工作。

问题2:缺乏自我发展和创新在行政后勤工作中,工作内容较为固定,人员素质一般,造成了缺乏创新和自我发展的问题。

员工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比较死板,缺乏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技巧,无法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方案:增加培训和创新机制为了解决影响工作效率的员工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更加长远的措施。

行政后勤工作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公司应该构建培训制度,建立员工培训档案,针对不同等级的员工,制定不同级别的培训课程,提高员工能力。

为员工提供激励机制,如创意奖金、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鼓励员工创新工作中的方法和思想。

问题3: 设备设施落后行政后勤工作中,设备设施是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设施落后将会制约工作的开展。

很多公司在设备设施投入上存在不足,导致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受到了影响。

改进方案:建立设施升级计划为了改变设备设施落后的问题,我们应该考虑出台一个设施升级计划。

分析每个部门的设施设备状况,并提出设施升级的建议。

公司应该加强资金投入,优先考虑设施升级。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最新版)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最新版)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产权界定‎、强化制度和职能、‎优化后勤队伍的过程‎。

传统体制下,政府‎机关后勤服务完全由‎政府后勤机构承担的‎做法,在新的形势下‎,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

因此,必须解‎放和发展机关后勤生‎产力,进一步探讨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从我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瓶颈”和加快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报告。

‎一、‎我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市‎政府机关后勤部门对‎后勤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了后勤产业‎的跨专业、跨部门甚‎至跨系统和跨地域的‎联合,在为党政机关‎服好务的同时,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但是,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

1.目‎前管理范围比较分散‎我们**市政府机‎关共有**个办公大‎院,**个机关干部‎职工宿舍区,布局分‎散,一方面每个办公‎大院都要安排人员管‎理,增加了管理难度‎;另一方面每个大院‎都要安排管理人员和‎保安、保洁人员,同‎时还要负责维修、绿‎化,增加了管理成本‎,后勤服务费用开支‎大。

从客观上导致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难‎以全面推行。

‎市场意识不强‎机关宿舍一部分住户‎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心存疑虑:‎一是认为机关后勤‎服务是福利型的,应‎该由政府财政来负担‎,不应该社会化;二‎是认为社会服务机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担心推行‎社会化会导致保障能‎力减弱、管理水平降‎低、服务质量下滑。

‎3.配套‎政策没有跟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致使管理缺少法规、‎契约缺少规范、评估‎缺少标准、奖惩缺少‎依据。

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顺应新形势,继续深化改革,不断谋划新的发展思路,促使后勤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理清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管理、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总方针。

练好内功、强化职工素质是我们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树立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是改变人们对后勤固有看法的必然要求;加强管理是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争创一流是后勤队伍追求的永恒主题。

二、明确工作目标首先,后勤服务要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基本趋势,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地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从后勤队伍的现状出发,从服务对象对后勤的较高期盼出发,我们的管理和服务都有很大的差距。

而要较快地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最经济最便捷而且也是最明智的途径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这是后勤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其次,后勤管理要企业化。

后勤是资源密集程度较高的单位,由此派生的经费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我们手里使用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为机关当家理财的自觉意识。

所以在工作中要按市场原则办事,效率优先,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

要进一步强化后勤的管理职能,还管理之本源,还服务以纯粹。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机关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第三,后勤保障要规范化。

服务也好,管理也好,都要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制度保证。

原有的制度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缺失的和不足的要加以补充和建立健全,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好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保证后勤保障的高效和到位。

后勤保障工作一定要努力做到避免随意性和人为因素。

要积极探索后勤工作的规律性,形成共同遵循的制度规范。

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践与思考

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践与思考
触摸中国
TOUCH CHINA
中国航班
CHINA FLIGHTS
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践与思考
徐辉 | 江苏省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摘要:随着机关机构改革的深入,加快了 必须引入市场经济体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 做到收放有度。因为社会力量的引入对原有的
机关后勤社会改革的推进,这既是政府职能发 现资源高效配置和服务升级,取得更好的效益, 封闭系统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冲击,打破原有的
处理好为政府机关服务和采用市场化体制运作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就需要明确后勤
当下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各个
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服务组织的功能定位,同时开展服务组织的机 行业和我们的日常工作,要推动后勤服务的社
1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构改革,敢于放权,可以成立相对独立的后勤 会改革,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运用先进的技
成本的需要,深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改 需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一方面保障机关后 积极号召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为他们创造好的
革是大趋势。实现机关机构后勤的社会改革阻 勤能更好的完成其职能,另一方面防止改革偏 发展环境,实现共同发展。
力相对较小,在此过程中也能为其他机构改革 离了原有的方向,突破了底线。同时也必须建
1.3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和政策,在原则范围内的失误和错误不问责, 勤 ,2016(6):16-20.
后勤服务本质上属于服务产业,具有市场 这样改革者才能没有负担,取得更好的改革
[2] 刘艳 .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J].
经济的特点,能够更好的实现与市场经济的运 效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1):135-136.
参考文献
积累经验,它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一步, 立激励机制,改革是需要冒风险的,甚至可能

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思考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各项公用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开展内部管理与创新工作,尤其是后勤服务方面,以此来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为顺应管理权限分类制度改革要求,解决当前自满,迟缓,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各后勤单位纷纷搜集国家后勤服务改革相关政策与制度,并吸取了不同企业后勤服务经验,根据单位实际工作要求,构建社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模式,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

后勤管理做为综合性职能部门对单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引言在目前的新社会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管理模式进行了不断地创新,我国市场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地适应与进化。

新形势下,机关后勤管理同样面临许多的考验与挑战。

如何深入推进后勤体制机制发展和深化代理后勤改革,是当前代理后勤管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所以,需要对行政机构内后勤服务管理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为行政事业单位各业务流程开展提供保证。

通过调研,认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后勤改革以行政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与目标。

1后勤管理的工作内容后勤服务,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工作、生活所要接触的十分重要职能部门,对保障后勤供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后勤管理工作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后勤服务与后勤供应两大部分,其中主要涉及到物品配送,后勤采购以及人员的定位与布置等系列工作。

通过此项工作,使后勤服务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取得了后勤管理上的最好成效。

后勤社会化目标虽然在各社会、各区域、各单位间具有一致性,但其管理体制与模式、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发展速度与发展特征等还没有完全统一[1]。

行政事业单位搞好后勤管理特别重要,后勤管理不仅是事业单位开展日常业务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也是发挥经营者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摘要】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后勤体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文回顾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程,分析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稳步推进改革进程特别是基层人民银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提出对策建议。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随着后勤体制改革一并进行的。

自1983年中央提出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问题以来,按照“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基本方针,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从局部、单项的改革探索转变为全面、系统化的有序推进,初步建立了适应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体制。

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循环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历程回顾1983年,中央书记处会议明确指出,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问题,要逐步解决。

1989年,国家编委会议审议批准了《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

1993年,中编办和国管局印发了《国务院各部门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

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管局负责起草的《关于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

1999年,朱鎔基同志提出,“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体制”。

2004年,温家宝总理对国管局工作作了“管理、保障、服务。

廉洁、高效、务实。

贯彻始终,蔚成风气”的重要批示。

(一)中央国家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情况第一阶段,实行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通过改革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推动服务社会化改革。

1989年出台了《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将机关后勤工作分解为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两个部分,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仍为行政编制,承担服务职能的人员列为行政附属编制。

1993年,《国务院各部门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将后勤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从机构上分开,其中,后勤管理职能划入各部门办公厅(办公室),使用行政编制;组建事业性质的机关服务中心,履行服务职能,工作人员从行政编制改为事业编制。

第二阶段,建立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通过创新机关后勤服务机制推动服务社会化改革。

1998年,《关于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机关服务中心为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独立核算,逐步实现自收自支;各部门根据机关服务中心承担的服务项目,与机关服务中心签订合同支付服务费用,逐步完善结算制度。

从1999年开始,在中央国家机关实行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试点工作,并总结经验,先后印发了《关于建立机关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的意见》、《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办公楼(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国家机关办公楼(区)物业管理服务基本项目收费参考标准》。

第三阶段,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2000年以来,为适应社会服务业发展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需要,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通过调整结构,推行“走出来”和“引进来”等多种发展模式,打破传统后勤保障模式,改革用人用工制度,干部实行聘用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积极创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二)省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情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省市机关事务部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通过设置机关服务中心、组建服务公司、引进社会服务等形式,实现机关后勤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的分离。

二是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引进社会力量,通过承包、租赁等多种途径,改革机关后勤服务经营机制,实行有偿服务,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供应。

三是转换后勤服务运行机制,与机关建立服务结算制度,机关服务中心实行成本核算,逐渐向独立的法人实体过渡,机关后勤服务走向社会化和专业化。

四是推动机关后勤服务经营单位走向市场,把部分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机关后勤服务单位,如食堂、物业部、印刷室等改制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面向机关和社会开展双向服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后勤经济,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五是改革后勤服务机构内部机制。

在服务经营单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从委任制改为聘任制,实行任期制;建立经营者收入与业绩挂钩机制等。

这些机制增强了服务经营单位的内部活力,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保障机关高效运转,促进社会服务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也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机关后勤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尚未完全彻底分开。

一些部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给式服务,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没有完全分开。

如有的部门管理与服务没有分家。

二是职能不明确。

有的单位则把后勤职能拆分隶属不同部门,如财务、基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部门不隶属后勤部门,而在办公厅或其他部门。

这种体制不统一、职能各异的状况,增大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难度,后勤整体服务保障作用难以发挥。

三是结算制度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一般对内特别是对内部职工服务的收费都低于服务成本,后勤服务部门经营的收入往往被用作弥补机关经费不足或解决机关福利,影响后勤服务部门的经费自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收费标准是动态的,如何定价适当也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对基层人民银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考1999年,人民银行总行正式启动了后勤体制改革。

通过组建机关服务中心、改革用人用工制度、组建物业公司、公务用车改革等方式,稳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为保障总行机关运转、降低行政成本、创新机关后勤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层人民银行也有必要打破“独家独院办后勤”的模式,加快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通过市场导向、引入社会服务资源,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在促进服务职能社会化方面取得进展。

(一)当前基层人民银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主要模式1.将具备条件的后勤服务保障设施对社会开放。

有的中心支行将机关食堂对社会开放,经费由封闭时机关年补贴转变向机关上交利润。

有的中心支行机关将原只对内服务的招待所、娱乐设施等对社会开放,盘活闲置资产,提高了设施使用率和经济效益。

2.采取“服务外包”方式。

将机关大楼的卫生保洁、大院绿化、职工食堂、驾驶人员、保安服务等一般性劳务服务项目和房屋、电梯、空调等保养、维修技术要求较高的服务项目承包给社会专业公司承担,服务质量比以前直接招聘员工的服务质量更高,更令全体职工满意。

3.走出机关引入市场服务资源。

有的中心支行抓住当地机关事务管理局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机遇,通过协商,先后由该局物业托管中心托管了中支机关各类用房的物业管理,承担了该中心支行机关饮食、供暖、供水、供电、绿化、保洁等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4.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自负盈亏、综合型的物业管理公司。

公司下设机关食堂、招待所、保安部、采购中心、水电维修部、环境绿化部、文印部等部门,聘用部门负责人,明确部门工作职责。

如有的中心支行积极拓展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道路,从2001 年就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物业公司通过投标,先后托管了单位机关、辖属单位上万平方米办公楼和住宅区的物业服务,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5.成立隶属于后勤服务中心的机关物业管理办公室。

将水、电气设备、电梯空调的维护保养、会议室管理、办公设备的维护、房屋修缮、安全管理、办公环境区域清洁卫生、绿化等服务性的业务全部由物业管理办公室负责的物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目前在基层人民银行较为普遍。

(二)加快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建议1.明确界定职能。

管理层面,当前的重点要明确管什么,怎么管;服务层面,重点要明确服务的项目、内容、标准、质量。

新形势下基层人民银行后勤部门直接提供后勤服务的职能应逐渐退出,管理职能则要逐步加强,把工作的重心变成以制定政策、统一标准、服务组织、健全制度、绩效监督为主,着力构建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履行好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服务的组织、实施、监督职责,确保基层人民银行机关高效有序运转。

2.逐步理顺经费来源渠道及服务费用结算制(下转第133页)(上接第77页)度。

根据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服务需求、机构性质、业务情况和人员编制等,合理确立后勤服务经费标准,列入机关的公用事业经费预算,使机关后勤服务经费有正常的经费来源和可靠的保证、使机关能够运用这部分经费购买后勤服务、使后勤服务机构获得合理的价值补偿。

建立一套完整的,包括服务成本核算、服务市场准入与退出的标准体系,加强对服务的统一规范管理,避免服务的随意性。

3.引导社会企业进入。

采取政府采购招标定点、委托授权等方式,选择市场主体,引进社会企业进入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服务市场,允许社会企业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合并重组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服务。

引导社会企业研究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服务特殊规律,适应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服务政务性、保密性等特殊要求,为加速推进基层人民银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拓展市场空间。

4.建立健全监管评价体系。

后勤服务部门严格按照标准对引进的社会组织进行监督管理,督促其发挥管理体制、服务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优势,为机关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

要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在政府采购招标中,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的功能,降低行政成本,构建节约型机关。

引进和培养专门人才,实现基层人民银行后勤队伍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