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论文:浅谈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
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研究
![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061c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9.png)
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研究【摘要】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建筑空间的结构与设计原则,以及与人的互动关系和感知研究。
通过分析建筑空间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城市建筑空间的演变方向。
研究成果将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启示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理解和利用。
展望未来,城市建筑空间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将不断推动城市建设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研究、城市建筑空间结构、设计原则、人的互动关系、感知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成果、启示、展望。
1. 引言1.1 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研究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研究是对城市建筑中空间元素的组织、结构、设计和互动关系进行系统性的探讨和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建筑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建筑空间不只是简单的建筑形式组合,更是城市文化、历史、社会和人们生活的体现和载体。
通过对城市建筑空间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空间的特性和规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城市建筑空间结构分析城市建筑空间结构分析是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城市建筑空间结构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城市内部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功能等方面。
这有助于规划者和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提高城市建筑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品质。
在进行城市建筑空间结构分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空间布局的分析,包括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密度及布局方式等。
其次是空间形态的分析,即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包括建筑的高度、形状、风格等。
再次是空间功能的分析,即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定位,如居住、商业、文化等。
最后是空间连接的分析,即建筑物之间的联系和交通便捷性。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建筑空间的特点和问题,并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整合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整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c5f7cd08a1284ac8504319.png)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供地的日趋紧张,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同时,这些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环境立体融汇,构成了宏伟的立体城市景象,大大丰富的城市景观。
本文作者主要从加强高层建筑本身的设计、规划设计、顶部造型处理等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整合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city for increasingly nervous, some of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our country emerge a lo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t has brought people use more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ese buildings and urban spatial environment with stereo, constitute a magnificent three-dimensional city sights, greatly enriched views of the city. the author strengthen high-level building itself from the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 top modeling processing aspects to discuss some of his ideas.key words: high building; city space; integration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供地的日趋紧张,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同时,这些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环境立体融汇,构成了宏伟的立体城市景象,大大丰富的城市景观。
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和谐
![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83fe1d2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f.png)
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和谐摘要: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也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方便,城市规划中空间设计领域的完善工作,离不开建筑设计的辅助,设计者依据城市规划要求,为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建筑提供设计方案,使其符合城市发展风格,最大程度发挥城市环境等资源优势,达到和谐发展目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谐措施引言传统的城市设计注重对理想空间形象的描述,而不注重具体的设计及施工的工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设的过程和理想空间的方案,并将其变为现实。
城市规划不仅代表了理想的土地利用状况,而且为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通过法律保护是不够的,从开始规划思维的落后,编制标准的落后,加之城市规划的政治工具属性,使规划师精英意识下的规划绩效与市场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规划的局部失败是当前的趋势,许多规划重点都是基于市场调研和经济形势分析,合理性需不断提高。
1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内涵城市规划就是指在建筑之前,对设计方式、施工进展、空间预留等做好准备,主要体现在道路交通工程、公共建筑物工程、村镇规划等。
从内容上看,城市规划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规划设计;其二,建设与管理。
规划设计更容易理解,就是通过图像显示,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根据气候、水源、风向、资源、人口流动和密度等方面,对城市功能进行划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综合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而管理与建设方面,内容较为复杂,以城市未来发展和蓝图为基础,结合其经济背景,历史发展进程,对今后的城市发展方向进行预见性的考量,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通过“新”、“旧”融合,实现空间性、区域性平衡发展。
2建筑设计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面临的问题有:平面功能和立面形式之间的矛盾;建设方、使用方、施工方、城市规划等方面和设计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由于对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建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矛盾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在技术要求上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平面功能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非常错综复杂的局面。
建筑类毕业论文建筑类毕业论文5000字
![建筑类毕业论文建筑类毕业论文5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afb7dd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5.png)
建筑类毕业论文建筑类毕业论文5000字建筑类毕业论文篇1浅谈建筑学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的建筑风格一直呈现西化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们不能总是以西方的建筑学发展为模板,如今研究与探索建筑学的发展趋势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要正确处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规律与自由的关系,要更新观念,探索新技术,争取创建出能体现文化特质的建筑样式。
当今社会,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对建筑学的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要求。
建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研究领域,其要求的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全面以及动手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注定了今后应更多地在建筑领域中发挥作用,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发展。
一、建筑学发展现状(一)建筑文化模糊不清事实上,建筑学不仅仅是一种工程技术,它也是一种文化创造运动。
一所建筑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传统。
然而随着现代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开始迅猛发展,建造的规模和数量也在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建造的过程中,建筑业往往忽略了它的文化特质,开始追求高而美的建筑,对于所展现的文化特质却模糊不清。
建筑产品的华而无实是现代建筑学的真实写照。
(二)仿照、抄袭之风蔓延在建筑学中,手工操作和实践能力过分被重视,往往一有工程就直接动手操作,忽视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建筑人员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欲望不能充分发挥。
同时,理论知识的欠缺对建筑人员的方案构思能力和形成能力极为不利,理论知识的不足,导致建筑学设计中仿照和抄袭现象蔚然成风。
(三)建筑领域好大喜功当前,建筑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建造数量也迅猛增加。
于是,建筑商不得不拼命加班,也正因如此,饱和的工作量和高收入带来的收益使一些建筑商开始好大喜功,逐渐放弃理论的思考和学术追求,开始追求经济效益,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缺乏艺术独创性,使建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
二、建筑学的发展趋势建筑学要想在建设过程发挥作用,就要积极发挥生态化资源的重要作用,提升城市空间的活力和艺术力,真正体现自然与人为因素巧妙的融合,内涵与美学的辩证统一。
城市背景下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解析
![城市背景下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e4ad8951e79b89680226a7.png)
城市背景下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解析摘要: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从传统的与城市公共空间相分离到如今的建筑城市一体化,其城市性、标志性、活力性等特点日益凸显,随着建筑空间设计的深入发展,建筑公共空间以城市为“底”的设计方法将成为发展集约型社会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建筑公共空间、建筑城市一体化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人类一直没有停下改造自然环境的脚步,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也经历着从萌芽、发展到高潮的演变过程。
从维也纳拆除城墙形成环城林荫大道,到英国将皇家公园向社会开放;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到巴黎改建采取一系列空间环境更新整治措施。
“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
“公共空间”进入城市研究领域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的普及带来了城市建设尺度的变革,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对现代主义城市扩张提出了质疑,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却越来越成为规划师与设计者有意识的科学系统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空间观念的日益深化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建筑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多的朝着与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建筑内外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许多可内可外、内外相互渗透的流动的空间形式。
笔者在这里所研究的公共空间正是这些与城市公共空间密切相关的建筑公共空间。
1. 传统城市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罗(Colin Rowe)所提倡的用来识别城市的图—底法,可以很好的表明城市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以意大利为例,其中许多闻名世界的城市,无论建筑是图是底,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规划设计中的“图”与“底”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匀质空间,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涉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甚至包括城市保留了那些完善的步行交通体系的关系。
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空间里自由徜徉,所谓的外部空间,其实可以称作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
建筑的论文题目
![建筑的论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d2e16483af1ffc4fff47acc4.png)
关于建筑的论文题目
1.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
2.刍议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
3.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相关技术应用
4.对工业及民用建筑应急照明配电与设计的探讨
5.大型工业厂房建筑设计初探
6.古建筑消防防火探讨
7.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思路及其应用实践
8.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9.人防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初探
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11.工业与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浅析
12.临河深大基坑开挖施工与监测方案分析
13.地下结构减压抗浮抽水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14.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现状剖析及制度反思
15.浅论民用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
16.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17.关于建筑电气的低压电气安装的思考
82.关于电梯检测与检测技术的研究
83.高层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探究
84.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85.基于综合评判法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86.工业厂房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87.基于相对熵排序的建筑工程项目投标决策
88.影响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89.自粘式防水卷材性能及施工方法
90.探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的结构设计
51.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要点及有效策略
52.福州某小学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比选
53.建筑成本控制浅析
54.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管理措施刍议
55.对于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的探讨
56.郑州紫荆山公园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
57.从审美心理角度看建筑设计的环境艺术设计
58.中国古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发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562171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5.png)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摘要:居民是城市居住空间当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居民区域的整体建设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
对住宅建设中的公共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可以达到充分满足居民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终极目的。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民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住户更加关注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和居住生活质量。
住宅建筑中的公共空间,也成为了每个居民所必需设计的环节。
当设计师在对住宅建设中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应当全方位的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利用进行考虑。
以住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建设最适宜住户居住的公共空间。
本文对于住宅建筑物的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充分的探讨,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设计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城市;住宅;建筑;公共空间引言近些年来个性化的概念作为建筑设计当中的新概念,一直贯穿于建筑设计革新当中。
个性化的建筑设计概念,也成为了当今设计风格的主流概念。
公共空间作为每个住户经常接触的外部空间,在住户提供居住服务的同时也应当针对不同住户的心理条件以及生活需求。
进行个性化设计,在实现住户个性文化满足的同时,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不仅要注意到每个住户的个人隐私,同时还要完整表现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
在突出重点和个性化的条件之下,在建筑的整体性上有完整的表现。
同时,也应当根据住户居住环境的变化,良好的体现出住宅的人文性和住宅的景观环境。
为居民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生活空间以及公共空间,从而提升居住者的精神文明底蕴和修养。
一、住宅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住宅当中的公共空间,是住宅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能够体现出居民居住状况和居住特点的空间。
住宅的公共空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独特性,对公共居住空间进行整体设计,可以改善居住质量和城市环境,将人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相处。
舒适度是每个居住者居住在住宅当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每天必须利用的活动空间,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析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
![浅析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https://img.taocdn.com/s3/m/a9a4cf1af705cc175427095f.png)
浅析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作者:胡天君王君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3期引言作为建筑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直到18世纪以前在建筑论文中还没有使用过空间这个词汇,到19世纪中叶以前它还没有在任何确切三维空间的意义上开始流行,直到20世纪,当提到赖特对现代建筑空间发展的贡献时,他对建筑的思考不只是从当时注重的建筑结构上,而是从空间上进行深入探索。
这使得他与同时代的建筑师显得与众不同,成为20世纪第一位最伟大的建筑师。
也正是在20世纪空间概念在以赖特为主导的倡导下,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考和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从事建筑的工作者所探究的重要建筑问题。
建筑空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角度思考,正如沃尔弗林写道:“我们四处走动,因为在走道交叉处,新的画面不断出现,目标不能落在交叉形式的最终展示上——甚至也不想那样,而是造成一种感觉,觉得在尽可能多的方面,都潜在有景象。
”这正是一种对空间存在的切实描述。
当人们可以进入一个建筑,去感受它所带来的不同的效果,建筑空间就成为了建筑的主题,而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则是建筑设计中—个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合理统一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关系,就如同精神和物质具有相互性,无法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而只能是一个互相作用和影响的整体,无间地融合在一起。
而人们面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探索其合理的统一,这一过程的追求正如我们在建筑空间设计领域所追求其功能性与审美性合理统一与异曲同工。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建筑的功能性与审美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化进程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展变化的。
所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发展方向下,要追求建筑空间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相统一。
例如设计一个展示空间的建筑,这不仅要考虑到该建筑的性质所在和容量大小、管理方式以及功能效益和细节完善。
还要考虑到整个建筑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变化、地域文化、居民的视觉取向,大众的审美观点。
关于建筑设计的论文
![关于建筑设计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25cf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1.png)
关于建筑设计的论文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物建造之前,设计者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筑设计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设计的论文篇1《阐述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摘要: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从建筑的整体及外部环境、单体设计、围护结构的整体及细部构造设计等方面浅谈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落实建筑节能观,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目前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和核能,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加严重。
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①人均能源拥有量、储备量低;②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
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 3亿吨;③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④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 0%。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 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
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m2,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
如果我国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全面的建筑节能的涵义全面的建筑节能,就是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
房屋建筑学论文5000字
![房屋建筑学论文5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e36129433687e21ae45a948.png)
房屋建筑学论文5000字篇一:房屋建筑学论文房屋建筑学知识浅谈摘要建筑是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场所,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设备的安装都要符合建筑的功能要求。
设计建筑不仅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还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建筑不仅仅是有遮蔽的内部空间,而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其内部的构造和设备技术体现了人类的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运用所学知识对建筑设计中的实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建筑空间室内顶棚的具体设计,建筑平面布局,防火,设备以及楼梯间的实例分析。
关键词层高净高楼板建筑平面布局楼梯间一、学习的认识1.1 对建筑理解从广义上讲,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
其他如水池、水塔、支架、烟囱等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称为构筑物。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对功能有约束和促进的作用。
同时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伴随着新的问题不断改进。
建筑的形象则充分体现了建筑的风格,发挥了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影响了周围的环境。
总体来说,建筑要实用、坚固、美观。
1.2 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建筑设计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熟悉设计任务书,广泛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世纪基础资料等工作。
建筑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⑴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
建筑设计要完成总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构造的设计。
⑵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布置及构造设计等。
⑶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方面的设计。
不同的设计由不同的工种完成,在设计的同时,不同的工种要进行沟通协商,考虑建筑整体的构造和功能的实现,所以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充分的准备工作,分工的密切配合,最终完成整体的设计。
建筑空间论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分析
![建筑空间论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aa71497e21af45b207a80b.png)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分析当前,城市给社会大众提供的空间环境是有助于文明生活。
城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人类文化发生、繁衍息息相关,社会大众是通过路径、区域、边界、结点与标志物这5种元素对城市进行认知与了解,这5种元素也是一个城市最为基本的载体。
一个城市的特色是依靠文化进行塑造的。
在当今世界,“和而不同”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城市生命力的体现也必须依靠城市文化的大力弘扬,健康可持续发展也要依靠城市文化。
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特色,必须将城市建筑与地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社会大众的各种活动与城市每个区域浑然一体,二者相得益彰。
因此,对建筑进行设计就不单单是设计建筑物本身,还必须对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二者都非常重要。
1城市建筑空间一个城市空间不单单是物化的一种形态,还具有浓重的社会色彩。
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着城市的空间构成。
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主要涉及到城市原来的构成空间和形态,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建筑物、广场和空间区域的组合。
城市建筑空间是一个形体的、物化的空间,主要包括建筑物本身的外部空间和内部构成,是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依据城市未来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对空间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艺术的布局和科学的管理而进行建设,适合社会大众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2建筑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建筑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依存。
当建筑的设计人员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就要以城市的人文背景和自然环境为主要依据,对环境设计和建筑本身的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考虑。
对建筑单体进行设计时,必须注重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从而将城市的特色充分的展现。
建筑本身的形象是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反映的第一要物,建筑本身的材料、外观、形式、风格、容积率、密度、色彩等,对空间环境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将城市特色充分表达出来,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深入了解环境空间特色的构成要素,将其彻底消化,在设计过程中深入思考,在设计作品中很好的体现出来。
浅谈城市建筑风格规划控制体系构建——以柳州市为例
![浅谈城市建筑风格规划控制体系构建——以柳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79033ef111f18583d05acc.png)
与柳 南一 南景观 分区 ,以体现柳 州 自然 山体景 观与 现代 城市居 住景观 交融 的城市风 貌为重 点 ;柳 南一 北 景观分 区 以表现 柳州现 代都 市的大型 商 贸城 市景
观 为重点 ;柳北景 观分 区与柳 西景观分 区 ,以突 出 工 业强市 的城市 景观为 重点 ,适 当兼顾 与 自然 山体 周边景观 的协调 。
规划成果 中 建筑风格控制 的方法基本一致 ,以强化 对
和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与城市 自然山水格局为主
题 ,结合城 市片 区的位置 与主要 的建筑 性质进 行建
析 已编制 的各类 城市规 划 内容 的基础 上 ,提 出柳州 市城市建 筑风格 控制 管理策 略 ,为强 化柳州 市的城
市特色提供规划管理层面上 的依据 。
52 柳州市城市建筑 格规划 以分区为控制平台 . i 【
本次 规划 在柳州 市五个大 城 区的基础 上 ,依 照
城 市功 能布局 和 建筑 。
为主 导 的控制 区内 ,新建 、改 建建筑 采用仿 古或 复 古建 筑风格 以强化 历史 建筑 的景观特 色 ,建 筑体 量 以低 、多 层为主 ,第五 立面 以坡屋 顶为主 。在 以近 代建 筑景观 为主 导的控制 区 内 ,以恢 复近代 城市 空 间形态为主 。 在 以 自然 山水 景观为 主导 的规划 控制 区内 ,建 筑风 格 以岭南建 筑风格 为主 ,注重 吸收桂北 民居 的
适应地 理气候特 点 ,延续 历史文脉 ,凸显 山水城 市
表现 出的主要建筑风格有现代主义 、典雅主义 、新现 代 主义 、光亮派 、欧 陆 、中国古 典 ,其 中以典 雅主 义 、现代 主义 、新现代 主义和光 亮派 风格为代 表 的 现代建筑风格所 占比例最高。 柳 州现 状 建 筑 风格 与 建 筑 物 的 年 代和 类 型 相
建筑工程论文8000字
![建筑工程论文8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518e3a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0.png)
建筑工程论文8000字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大对建筑工程的建设的投资力度。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工程论文8000字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工程论文8000字篇1浅谈建筑机电线路安装施工要点0 引言建筑工程建设是非常复杂的,其中包含的内容众多,建筑机电线路安装施工就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建筑机电安装施工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如果管理不到位,必定会对建筑机电线路安装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对后期建筑内部机电设备的运行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为,机电线路施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若安装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障,那么工程施工必定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日后发现问题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修正,并且还会增加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所以对于建筑机电线路安装施工的质量必须要给予严格的保证[1]。
1 机电线路安装预埋阶段的技术要点相关的技术人员要了解设计图纸,并且根据设计图纸的需求选择管材,当然管材的选择也要根据施工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只有全方位多方面的考虑,才能够使得选择的选材真正的适用于当前建筑机电线路安装施工。
因为,现阶段对于套钢管还有PVC生产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复杂,所以,可以将其加工的地点设置在机电线路安装施工现场,对于缩减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技术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运输条件以及建筑结构楼板具有的尺寸为基础,对机电线路安装施工的预埋管材进行分割,然后再将其合理的安放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使整体具有垂直性。
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PVC管材的质量比较轻,在混凝土施工阶段该管材会受到浮力的影响,很可能导致钢筋暴漏在混凝土之外,导致结构层具有的厚度增加。
因为预埋管线在楼板中的分布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安装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很多,在保证预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要使得管材的防渗漏性能得到良好的保障。
建筑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协调、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协调、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294cd6482fb4daa48d4b6c.png)
建筑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协调2、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3、中低年级研究式建筑设计教学方法4、生态旅游下的树屋景观设计5、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作用分析全文总字数:20556 字篇一: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协调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协调【摘要】主要从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含义及重要性,以及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联系协调发展的策略2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得出需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点、实现建筑设计的全面优化、注重创新元素的合理融入以及将城市整体规划作为核心4点对策,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协调发展1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城市规划及要求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在城市建设愈发深入的大背景下,其与建筑设计间的矛盾也逐渐突显出来。
尤其是在涉及自然、人们需求及城市形象的情况下,城市规划建设更要面临重重困难与阻碍,此时要再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提供更高的保证,及时针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展开探索必须要提上日程。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概述2.1城市规划设计的含义城市规划设计是以城市建设为基点展开的规划设计工作,设计人员需充分结合地方的历史背景、环境、经济以及交通等因素,对城市展开全面、具体的规划,规划中通常包括规划预期、发展方式及方向等,相对来讲综合性很强。
另外,城市设计规划由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2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是通过对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达成一段时间内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较为抽象化和数据化;而后者需使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与改善,是以市民习惯、空间格局为中心围绕展开的设计工作,具体性与图形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功能区的布局上。
2.2建筑设计的含义建筑设计实际上就是执行城市规划的一种手段,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效果,建筑设计必须得到保证。
首先,必须先明确建筑的使用用途,才能以其实际功能为依据展开设计工作,这也是提前分析施工难点并做好准备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筑施工方案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行性达标的关键保证,所以,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建筑空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2efbd9240c844769eaee53.png)
建筑空间略谈【摘要】本文以几个著名的建筑为例介绍了空间的特点,它以及对表现建筑艺术的作用,指出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本质。
一个真正的建筑空间应该是三维的、丰富的、流动的,只有这样的空间才是建筑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空间静止;运动;三维;器;光;影“蜒埴以为器,当其有,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老子《道德经》)和泥做罐子,开凿门窗盖房子,利用了实际材料,目的却是内部的容受的空虚,这个“空虚能容之处”即为空间形态,也就是我在这里要说的空间(space)所谓空间必能容受,既欲容受,便需设计。
关于建筑,它是复杂的,是多因素的,它拥有完善的功能,它展示民族的文化,它体现先进的技术,它属于周围的环境,然而它的本质却是空间,空间才是建筑的“主角”。
它是建筑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建筑活动的终极目的。
正如威廉杜多克所说:“建筑学,……是美丽而庄严的空间游戏。
”空间,它可以是二维的,但最好它是三维的;它可以是单一的,但最好它是丰富的;它可以是静止的,但最好它是流动的。
空间不是简单的六面维合的结果,正所谓不凿户牖不为室。
我认为能体现空间的最好组合应该是这样的:一面墙,一排柱子,因为有光,柱子在墙面上形成了影子,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也不断变化,影子连接墙和柱子,形成一个动态的丰富的空间。
勒柯布西耶曾说:“建筑是在光线线下对形式恰当而宏伟的表现。
”太阳将光明赐给我们的同时,也把黑暗给了我们,光明和黑暗在人类的建设活动中此消彼长。
当一面高墙竖起时,在它的背面拖出长长的影子,这影子是黑暗的精华。
光影是表达建筑艺术的强大手段,离开了光影交织,空间就会沉闷,就会缺乏活力。
我们应该了解空间,了解怎样去观察空间,这是理解建筑的所在。
几千年来,建筑匠师们将自己不羁的想象力融入对建筑的执著追求中,从古埃及建筑、希腊建筑一直到近现代的各种流派,他们无一例外地在自己的建筑中营造美妙的空间,让人们恒久为之感动。
在饮毛乳血的原始社会里,最初的房屋是用来掩护自己,躲避敌人的进攻,故所有建筑都是掩蔽体,所有伟大的建筑设计都是空间的设计,以包围、环抱、奋发或刺激处于该空间的人们。
建筑空间论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研究
![建筑空间论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2e4e035901020206409c0b.png)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研究1前言人类聚居的规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日益扩大,城市也逐渐诞生于当今社会。
城市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栖息的场所,给予人们舒适的生活空间。
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人们对某个城市的组成要素进行了解时,还应该结合特有的人文精神感知城市的建设过程。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主要依赖于当地的文明文化来加以辅助,通过弘扬城市文化能够彰显城市的顽强生命力,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了解城市建筑的背景,同时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不能只关注建筑本身的设计风格,而忽视与之相关的精神文明。
2城市建筑空间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空间的规划,城市空间的规划不只是物化的形式,同时也体现出浓厚的社会色彩。
众多因素影响着城市空间的设计,因此需要综合分析影响城市空间设计的因素,了解城市建筑的特点。
在对城市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分析与之相关空间及形态,包含了道路建设、建筑物归置、广场选址及空间区域的组合等。
城市建筑空间属于一个形体物化的空间,这里面涵盖了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构成,体现出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经济增长的需求,积极整合空间设计要素,通过相关的艺术格局和科学管理方式来参与建设,确保建筑物适合大众生活及工作的需求。
3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联系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大众建设理想型的城市空间,因此关于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对空间设计的过程有积极影响,目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在无形之中引领着城市土地有目的的进行规划与开发。
在城市中进行建筑空间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例如经济效益的问题、空间容积率的问题以及建筑元素等,如此才可以实现和谐环境的构造,实现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及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
当根据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时,建筑规划管理及城市规划的过程都能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处理空间环境及规划设计间的关系,避免了不协调现象的出现。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合理化论述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合理化论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3d17e4b8f67c1cfad6b8e7.png)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合理化论述摘要:加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城市规划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概念对于城市空间来说,很多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城市空间只能体会得到,但是想象一下相对来说比较抽象。
它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直到后来,空间才被当作一种概念推广开来。
城市空间关系着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这不仅缘于城市空间的容载量是否能够在其范围内,而且要保证除建筑之外的余留空间。
除了高层建筑之外还需要留有一定的空地用作城市的绿化建设,广场、公园、公共基础设施等等。
这样的城市空间才给人以立体、真实、直观的感觉。
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的和谐才能给予公众更好的生活感悟。
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为了保证城市居民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师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应时刻想到与城市空间的和谐统一,但在现实的生活还存在一系列的不和谐性因素等缺陷。
(一)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的不和谐因素1、房地产开发商无休止的利益追求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高层建筑设计已成为城市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风向标,房地产开发商看准了高层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于是在城市中见到的景象就是遍地房地产开发,而且都是高层建筑设计,阻碍了城市空间中其它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处都是高楼林立,这样的城市空间布局给人们很大的生活压迫感。
以至于出现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的不和谐。
2、现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城市当中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层建筑的设计为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尽管高层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例如电梯等相对都齐全的情况下,对于老年人来说仍然不方便。
城市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带给人们更好、更直观、更舒适的感受,高层建筑设计带给老年人的这些不方便也展现了与城市空间不协调的一面。
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设计
![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c26d27e2bd960590c6773d.png)
博物噶彰 } } 收藏、研究及展览有关 自 然、 历史、 文化、 印刷术 、 科学等方面的实物或标本的公 共建筑 , 是城市历史发展 、 文化传统与人文发展史 的展示所 ,在城市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 位。 古代时油 于文物、 珠宝等均由权势较高的王室、 贵族等私人收藏, 只供少数 ^ 玩赏。 直到资产阶级 芹 , 些 收藏品才在 管展出并 向公众 — 多 开放。 到了 1 世纪时, 9 西方少数国家开始出现了 博
3城 市建筑空 间概 述
建筑没计注重实体、 空间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 而城市设计也具有同样的特性, 因此 , 两者在城市 建设括动中呈连续性的关系。建霸 来讲 , 是—个有机的体块, 而从与城市的关系分析 , 它是 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它的外壳和表皮 , 可算得上是 城市空间的内 壁。 在城市中, 无论提滴业建筑、 行政 建筑, 还是文化建筑、 住宅建筑, 建筑空间与城市空 具有空间形态上的连续 性, 而建筑的实体与空间则是相互依存的、 不可分 功能 之上 的。 隔的 。 2文化建筑空间设汁 物体之间的空间是空的,但要想使物体与物 建筑空间的连续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 城市 ,却在城市的中心区留出了一块城市中心花 体产生连续眭, 不仅物体与物体的外在特征 , 要有 之一。 如果在设计中可以 将建筑空间组豌—个秩序 园, 而在这座花园内, 除了水池、 自然植物外 , 只建有 定的连贯陛,空间的连接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井然的路径 , 那么 , 这种路径便可使 ^ 们心理上得 座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没有其他的任何建筑物。 建筑空间同样具备这样的特征, 这些空间的相互连 到持续的和谐感, 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才可以说完 与纽约 相 比,美国 成了 n 汁的—部分 , 堀 蹙 因为城市诅计除 了建筑空 更让 ^ 为之震撼。 华盛顿市中心区是最为引人瞩 目 城市中的建筑分属于不同的团体或者个 人, 他 间外 , 还有其他诸多的空间因素存在 , 将这些全部 的区域, 在这里矗立着国会大厦 、 华盛顿纪念碑和 们对建筑形式的要求 , 往往是根据个 ^ 、 的喜好及企 的空间因素结合在—起 , 在设计 才算真正获得了 林肯纪念堂三座主体建筑。三座建筑分别位于—条 业的需求而定。不同的建筑没计思想 , 可能会使城 成功。在城 市设计 中, 无论是席 建筑 、 文化彭育建 约 3i 长的中轴道路上,华盛顿纪念碑位于中心 , 市建筑呈现不同的面貌 ,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局 k n 筑, 还是住宅建筑, 在空间的设计中都要注意到这 在这条道路的两侧 ,几 全被博物馆建筑占据, 乎 I 尤 面 , 也会破坏贼市的整体环境。因此, 城市翻 _ } 师与 n . 个方面。 在城市建筑中, 文化教育建筑也 占 据着 的中轴线两侧 , 建筑师的观点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导致城市建 城市的相当一部分面积,这类建筑主要包括博物 形成一组庞大的博物馆建筑组群 , 其中 , 中轴线的 筑与城市整体产生不连续的局面。因此, 城市的建 馆、 美术馆、 学校、 展览馆、 天文馆 、 文化宫、 少年宫 东侧, 设置有航天博物馆、 非洲艺术博物馆、r r Fe 艺 筑设计活动, e 靠的是高度 自 觉的社会思想 , 只有这 等, 建筑空间设计 , 根据各 自的不 同功能而有异有 术博物馆等建筑; 中轴线西侧 , 设置有美 国历史博 样, 才可解决娥市所面I g 临自危机。 同。 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国家美术馆西馆、 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种情况下,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也了良好的建设城市,在建筑工程建设之中,慎重的分析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强化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有效性,优化城市空间环境[1]。
所以,优化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城市建筑空间及其设计要素的分析
城市建筑空间是一个形体的、物化的空间,主要包括建筑物本身的外部空间和内部构成,如城市道路、建筑物、广场、空间区域等。
这使得城市建筑空间具有浓重的社会色彩,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之中,需要依据城市未来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精心地、巧妙地设计,增强其艺术布局效果和科学管理效果,使整个城市空间环境良好。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之中明确设计要素,即:(1)天际线。
作为协调天然物体和建筑物本身的关键因素,天际线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空间环境是否和谐、自然。
所以,在建筑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天际线这一因素。
(2)地平线。
出于保证建筑物使用方便,建筑空间的视觉效果良好,在具体进行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之中还要考虑地平线这一设计因素。
参考地平线,能够确定建筑距离地面的高度,进而合理规划建
筑建设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从而良好建设建筑物,营造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
(3)空间要点。
空间要点能够体现地方性主要特征,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考虑这一设计要素,能够合理的标记建筑物位置,进而优化设计建筑物,使之与当地环境相融合,促使建筑空间环境更加和谐[2]。
(4)纵深。
建筑空间设计之中,做好建筑物的纵深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保证建筑空间与形式相得益彰,增强建筑物的流线型和连贯性。
(5)后退。
慎重的分析建筑物与道路、入口大门等部分的距离,做好建筑物的后退设计,可以使建筑物的视觉轮廓效果更强,画面感更佳。
二、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之间的联系
(一)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联系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大众建设理想型的城市空间,因此在城市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建筑空间设计,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空间设计,可以在无形之中引领城市土地有目的的规划与开发,从而良好的构建建筑物,为有效落实建筑管理创造条件。
当然,在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效益、空间容积率、建筑元素等,这使得其设计目标难以实现。
而注重加强建筑规划管理及城市规划,使两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有效的处理空间环境与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如此建筑空间设计能够协调空间环境、建筑物建设需要
等,优化设计[3]。
这充分说明了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物设计,通常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并以人文背景与城市环境为依托展开设计。
其中,在建筑单体设计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城市特色及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而合理设计建筑,使之能够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在建筑外形设计中,需要深入了解城市空间特色及城市发展需求,进而合理的选用材料、建筑风格及造型等,进而优化设计建筑外形,增强建筑的美感,并且与整个城市风格相得益彰。
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因涉及的方面较多,且对城市环境的营造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具体设计之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现状、城市人文环境、城市建筑结构等方面,进而合理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充分说明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优化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措施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无论是为了提高城市建设效果,还是满足人们居住需求,优化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提出的优化建议是:(一)树立三维立体空间设计理念
城市建筑空间为三维立体空间,加之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优化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之际,应当树
立三维立体空间设计理念,如此能够立体化的分析影响建筑空间设计的因素,进而优化设计建筑空间,与此同时分析建筑管理是否到位,明确其不足之处,进而优化调整建筑管理,使之更加有效,并且辅助建筑空间设计[3]。
所以,三维立体空间设计理念的树立是非常必要的。
(二)协调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
提高建筑空间设计效果,在优化建筑空间设计之际还要注意协调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也就是思考建筑内部所具有的功能空间,在此基础上分析功能空间与建筑物本身是否协调统一、与外部空间环境是否协调统一,进而明确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切实有效措施,进而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空间。
(三)丰富空间环境管理内涵
城市空间环境美化的基础是充分考虑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协统一,那么在优化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之际,应当注意丰富空间环境管理的理念,也就是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对空间环境管理予以学习,深入的了解及理解空间环境管理,并且正确认识到空间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从美化空间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之中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因素,渗透空间环境管理内涵,优化设计建筑空间,巧妙的运用天际线、地平线、后退设计等设计因素,协调各个建筑物、协调建筑物与天然物体等[4]。
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协调统一建筑物以及促进城市良好发展,优化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及建筑管理是非常必要。
为此,应当树立三维立体空间设计理念、协调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丰富空间环境管理内涵等。
参考文献:
[1]吴正平,包利亚.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探讨[J].门窗,2016,(4):150,152.
[2]崔默.研究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7):133.
[3]胡为为.关于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145-146.
[4]韩东亚,阎佳.探讨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