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德国地方政府
德国的行政区划
德国的行政区划介绍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和政府,负责管理该州的事务。
在德国的行政区划中,州是最高一级的行政区,下设区县和市镇。
德国的州德国的16个州分布在全国范围内,每个州都有一定的独立权力和自治权。
下面是德国的16个州的名称列表:1.巴登-符腾堡州2.巴伐利亚州3.柏林州4.勃兰登堡州5.不来梅州6.汉堡州7.黑森州8.下萨克森州9.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10.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11.莱茵兰-普法尔茨州12.萨尔州13.萨克森州14.萨克森-安哈尔特州15.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16.图林根州这些州在德国的行政区划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有不同的法律、教育和经济体系。
每个州都由一个州议会和州政府管理,州政府由州首相领导。
德国的区县在德国的州下面,是区县(Kreise)这一行政区划单位。
区县是在州的管理下负责地方事务的机构,类似于中国的县级行政单位。
德国共有400多个区县,下设许多市镇。
德国的市镇市镇(Gemeinden)是德国行政区划的最低层级,对地方事务负责。
市镇的规模大小各异,有些人口只有几千人,而有些则拥有数十万人口。
市镇由市议会管理,市议会成员由市民选举产生。
德国的市镇根据人口、面积和行政职能的不同,分为城市(Stadt)和市(Markt)、镇(Gemeinde)三种类型。
其中,市是人口较多,具有更广泛行政职能的地方行政单位。
德国的城市德国拥有许多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这些城市在德国的行政区划中具有特殊地位。
下面列举一些德国的重要城市:1.柏林:德国首都和最大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汉堡:德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发达。
3.慕尼黑:巴伐利亚州州府,德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科技、金融和文化中心。
4.法兰克福:德国金融中心和欧洲央行所在地。
5.科隆:莱茵河畔的大城市,以科隆大教堂而闻名。
6.杜塞尔多夫:工业、商业和文化重镇,以时装周和艺术展览而著名。
11政治史,考点十一德国
考点十一: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一.德国的统一
1.
○1维也纳会议维持了德国四分五裂的局面
○2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
例如:歌德、席勒
○319世纪中封建割据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障碍
由普鲁士(俾斯麦)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帝国的统一2.经过
○11864,普鲁士联合奥地利打败西部丹麦
○21866,普鲁士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萨多瓦战役)
○31870,普法战争,普鲁士打败法国(色当战役)
3.性质(普鲁士的势力在全德国的拓展)
a.是德意志的民族统一和振兴
b.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二.帝国统治
1.帝国建立:1871.1
2.帝国宪法(1871.4)
内容※※※
联邦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君主立宪制(行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地权力
首相由皇帝任命,且对皇帝负责
5.各国制度区别
共和制总统共和制:美国
议会制共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立宪制议会制立宪:英国
二元制立宪:德意志帝国
补充:
1.专制主义易造成?
答:缺乏民主
2.军国主义易造成?
答:对外扩张
画了一张时间轴,字丑看来拯救不了了。
德国政治制度
德国政治制度联邦德国政治制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
二战后分为西德与东德;1990年,东德并入西德。
一、德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德意志联邦时期的政治制度843年凡尔登条约,形成了独立国家;11世纪末开始使用德意志这个名称。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德国的分裂割据更加严重;1815年组成松散的联合体;1849年《法兰克福宪法》宣称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的联邦制的政治制度,但未实现。
(2)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俾斯麦通过1864年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史称“第二帝国”。
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实际上是一个军事专制的国家。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9--1933年间的德国。
191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法》,第一任总统艾伯特。
明确主权在民的原则,开创了德国共和政体的历史。
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宪法,理论上确立了议会民主制政体。
(4)第三帝国的独裁统治又称纳粹德国。
指1933--1945年间的德国。
意识形态是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变体)。
希特勒解散国会,实行独裁统治,并取缔了纳粹党外的所有政党。
(5)《基本法》的制定及其特点1945年,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告终。
1948年,美英法三国将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并于194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简称《基本法》),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苏联也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1990年两德统一,《基本法》经过修改后,于1994年生效。
特点:突出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明确禁止对外侵略和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为防止党国合一、法西斯一党独裁的再度出现,就政党的法律地位作出规定;设立联邦宪法法院,保证宪法实施;限制本国国家主权,将国家部分权力移给有关国际组织,并承认国际法的效力优于国内法;修正传统的议会内阁制,限制议会倒阁的权力,实行“建设性不信任案”制度。
慕尼黑阴谋的名词解释
慕尼黑阴谋的名词解释慕尼黑阴谋,又称为慕尼黑政变,是指发生在1923年11月8日至11日的一起政治事件。
这一事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德国的政治发展和希特勒的崛起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慕尼黑阴谋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一、慕尼黑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位于该州的南部。
该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自然景观。
慕尼黑阴谋即发生在这座城市,因此得名。
二、阴谋阴谋是指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秘密策划的活动。
在慕尼黑阴谋中,阴谋者是德国纳粹党的党员和其他极右翼组织的成员。
他们试图推翻当时的巴伐利亚政府,并夺取控制权。
三、巴伐利亚政府巴伐利亚政府是当时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地方政府。
慕尼黑阴谋的阴谋者试图推翻这个政府,以实现他们的极右翼政治理念。
巴伐利亚政府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四、政变政变是指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行为。
慕尼黑阴谋可以看作是一次政变的试图。
阴谋者计划通过武力手段解散巴伐利亚政府,并掌控政府和军队。
五、希特勒阴谋的重要人物之一是阿道夫·希特勒,他是德国纳粹党的领导人。
希特勒是这次阴谋的策划者和领导者,他试图利用慕尼黑阴谋来推翻巴伐利亚政府,夺取政权并建立纳粹专政。
六、武装起义阴谋者计划通过一次武装起义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他们的计划是占领慕尼黑的政府建筑,推翻巴伐利亚政府,并在整个德国范围内发动革命。
七、失败与逮捕阴谋者试图在起义中夺取控制权,但他们在慕尼黑遭到军队的阻击。
希特勒和其他主要阴谋者被捕,并被判处监禁。
慕尼黑阴谋以失败告终,但这一事件成为希特勒在后来崛起的重要契机。
八、影响尽管慕尼黑阴谋本身失败了,但它对德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阴谋事件加深了希特勒对纳粹党的控制,并使他在监狱期间专心写作和制定新的策略,为将来的政治行动做准备。
此外,这次事件也使希特勒在德国的知名度提高,为他后来的政治崛起创造了机会。
九、总结慕尼黑阴谋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是希特勒崛起的重要契机。
德国国行政区划
德国国行政区划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和法律体系,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和行政权力。
在德国联邦政府下,州政府负责管理本州的内部事务,包括教育、卫生、交通等领域。
此外,德国的行政区划还包括各个城市和镇,它们在德国的行政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16个联邦州在行政区划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其中,巴伐利亚州是德国最大的州,也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巴伐利亚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是德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最人口密集的州,也是德国的工业中心之一。
该州拥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如杜塞尔多夫、科隆和波恩等,是德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除了联邦州,德国还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和镇,它们在德国的行政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柏林是德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拥有许多重要的政府机构和文化场所。
此外,汉堡也是德国的重要城市,是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德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保障了各个地区的自治权和利益,充分体现了德国的联邦制原则。
其次,它促进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德国国家整体的发展。
此外,德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也为德国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工具,有利于政府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
总的来说,德国的行政区划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涵盖了联邦政府、16个联邦州和德国的许多城市和镇。
这个系统体现了德国的联邦制原则,有利于各个地区的发展和德国国家整体的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读者更加了解德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德国国家发展提供参考。
德国的州政府
州政府的职能
州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州一级的行政事务和财务 管理、州内文化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环境保护、 法律司法等事业。法律还规定了联邦和各州共同 承担的任务,如新建、扩建高等学校、调整地区 经济结构、完善交通网络、改善水资源和能源供 给等,这些任务既涉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 内容,又势必与各州发生关联,影响到各州社会 福利、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因此需要由 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
德国政府雇员制度
•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开始在公共 行政组织中逐步引入政府雇员和工 人制度,公务员、雇员和工人各占一 定的比例,一般的总体比例是2:4:2。 具体的比例因不同地方和不同的行 政职能而异。,引入政府雇员和工人 制度,是对德国传统公务员制度的发 展,表明人们对公务员制度的认识从 形式发展到实质。
州名:自由汉萨城市不来梅 Freie Hansestadt Bremen 州府:不来梅 Bremen
• 自由汉萨城市不来梅 。是德国最小的一个 联邦州,位于威悉河的下游,由不莱梅市 和不莱梅港市组成,面积404平方公里,人 口682000。此州的经济主要是和港口有关 的工业企业构成。
北莱因-威斯特法伦 Nordrhein-Westfalen 杜塞尔多夫 Düsseldorf
• 另外,州政府除负责地区内的公共事务外,还配 合中央政府制定市政和治安法(Civil and Criminal Law)、劳动法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经济政策。和 美国不同,德国的州政府并不是联邦政府的衍生 部分,而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与中央政府 有所分工,比如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经常是提 出总体方案,而州则负责实施。此外非常重要的 与美国体制不同的一点是,德国的州对国会更具 影响力,美国的参议员是直选产生的,并不代表 其州政府,而德国的参议员则是由州政府任命的, 他们为本州的利益而工作。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与 其说德国是一个国家,不如说它是各州的联合体。
德国十一月革命名词解释
德国十一月革命名词解释
德国十一月革命是指 1918 年 11 月德国革命的爆发,这场革命是由德国工人党领导的,他们提出了广泛的社会和政治改革要求。
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国内政治和经济局势急剧恶化。
革命爆发后,工人们在街头示威游行,要求结束战争、实行民主和社会主义。
革命爆发后,德国政府宣布投降,并辞去了总理职务。
随后,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并实行土地、工业和其他领域的国有化。
这场革命在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并为欧洲的和平和解奠定了基础。
此外,1920 年发生的波苏战争也是德国十一月革命的产物。
当时,波兰试图通过干涉俄国革命来巩固自己的领土,从而爆发了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使得苏俄向邻国施加影响力的进程延缓了至少 20 年。
《西方行政制度(8807)》——任务的答题满分答案
当前题型:判断(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美国《公共事业管制政策法》主要涉及电力托运、相互连接的认可移交联邦能源委员会,修订费用体系等内容。
()(3.0分)302617A、错误B、正确3026182、地方行政制度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3.0分)A、错误B、正确3026193、英国文官制度正式确定的年份为1870年。
()(3.0分)A、正确B、错误3026204、美国的政治制度设计就是一个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的利益集团政治。
()(3.0分)A、正确B、错误5、《彭德尔顿法》的最大成果就是打破了政党分肥的格局,确立了体现平等原则的考试录用文官的制度。
()(3.0分)302621A、正确B、错误3026226、政府失灵说认为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在于政府行为趋向于资源浪费等因素。
()(3.0分)A、正确B、错误3026237、行政制度在任何时期都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的。
()(3.0分)A、正确B、错误3026248、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民营化和放松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方面。
()(3.0分)A、正确B、错误3026259、西方行政过程方法和理论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3.0分)A、正确B、错误30262610、政府经济职能的二重性,是由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决定的。
()(3.0分)A、错误B、正确30259011、上世纪的后70多年里,凯恩斯主义一直是西方各国政府的主要直到思想。
()(3.0分)A、正确B、错误1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对政府官员的任命封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的否定,是一种制度创新。
()(3.0分) 302591A、错误B、正确30259213、英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个地区组成。
()(3.0分)A、正确B、错误1 4、当一个国家的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依然可以由一个政府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统治。
()(3.0分) 302593A、错误B、正确30259415、破产、赌博、违反党纪等都是英国文官需要受到惩处的行为。
地方政府学考试资料
地方政府学考试资料地方政府学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A1.按照地方政府制度分类,下列地方政府属于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是:(C)A、上海市政府B、西藏自治区政府C、德国市政府D、清朝地方政府2.按照地方政府制度分类,下列地方政府属于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是:(D)A、香港市政府B、西藏自治区政府C、法国市政府D、清朝地方政府3.按照地方政府制度分类,下列地方政府属于混合体地方政府的是:(A)A、北京市政府B、德国市政府C、法国市政府D、清朝地方政府4.按照规定,中国乡级政府是由(B)机关按照法律规定批准设立的。
A、县级B、省级C、地级D、国务院C5.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认为,鉴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特征, 导致市场供给公共物品会存在失灵现象,(A)是公共物品最好的提供者。
A、政府B、企业C、非营利组织D、个人D5.第三部门指的是(C)A、商业部门B、市场B、非营利部门D、工业部门6.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包括:(A)A、地方政府是实施政治统治的机构B、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决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C、地方政府是制度创新的源泉D、地方政府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7.地方行政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主要存在于(A)的地方方政府单位。
A、绝对议行分立体制B、相对议行分立体制C、绝对议行合一体制D、相对议行合一体制8.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视角,经历了(A)。
A、从联邦主义、府际关系到府际管理的发展变化B、从合作主义、府际关系到府际管理的发展变化C、从联邦主义、区域协调到府际管理的发展变化D、联邦主义、府际管理到区域协调的发展变化9.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目标的确立应该建立在深入研究(A)的基础上。
A、地方政府职能B、地方政府职能组织规则C、地方政府任用制度D、地方政府的上级政府的意愿10.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强制性标准包括:(A)A、国家、行业或地区性的正式标准B、被评估单位自行制定的标准C、有关利益关系方的评估标准D、年度的评估建议和结果11.党管干部原则的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A)显然来自于我国干部制度的人民性与人民民主的制约,即党的执政出发点、根本点与落脚点显然还是要实现人民的当家做主。
德国国庆节
德国国庆节
德国国庆节,也称为德国一体化日(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是德国人民庆祝德国统一的国家假日。
这一节日定于每年的10月3日,纪念德国东西部重建统一的事件。
德国国庆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9年11月9日,当时柏林墙被推倒,标志着东西德两个国家的统一成为可能。
最终在1990年10月3日,东德和西德正式完成统一并恢复为一个国家。
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德国政府决定将这一天定为国庆节。
德国国庆节是一个全国性的庆祝活动,各地会举办各种活动和庆祝仪式。
庆祝活动通常包括政府官员的演讲、音乐会、烟花表演、游行等。
人们也会在家中或公共场所举行聚会、野餐和烧烤,庆祝德国的统一。
德国国庆节是德国人重要的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德国人民的团结和和平统一的价值观。
这一节日也被视为反思和回顾德国历史的机会,以便吸取教训并继续向前发展。
对于德国人来说,这一节日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德国历任总统总理(1945年后)
德国历任总统总理(1945年后)德国历任总统1 特奥多尔·豪斯(Theodor Heuss,1884-1963) 1949年9⽉13⽇-1959年9⽉12⽇2 海因⾥希·吕布克(Karl Heinrich Lübke,1894-1972) 1959年9⽉13⽇-1969年6⽉30⽇3 古斯塔夫·海涅曼(Gustav Heinemann,1899-1976) 1969年7⽉1⽇- 1974年6⽉30⽇4 ⽡尔特·谢尔(Walter Scheel,1919-2016) 1974年7⽉1⽇- 1979年6⽉30⽇5 卡尔·卡斯滕斯(Karl Carstens,1914-1992) 1979年7⽉1⽇- 1984年6⽉30⽇6 ⾥夏德·冯·魏茨泽克(Richard von Weizsäcker,1920-2015) 1984年7⽉1⽇- 1994年6⽉30⽇7 罗曼·赫尔佐克(Roman Herzog,1934-2017) 1994年7⽉1⽇- 1999年6⽉30⽇8 约翰内斯·劳(Johannes Rau,1931-2006) 1999年7⽉1⽇- 2004年6⽉30⽇9 霍斯特·克勒(Horst Köhler,1943- ) 2004年7⽉1⽇ -2010年5⽉31⽇10 克⾥斯蒂安·武尔夫(Christian Wulff,1959- ) 2010年5⽉31⽇-2012年2⽉11 约阿希姆·⾼克(Joachim Gauck,1940- ) 2012年3⽉18⽇-2017年3⽉18⽇12 ⽡尔特·施泰因迈尔(Walter Steinmeier,1956- )2017年3⽉18⽇-现任德国历任总理1 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1876—1967) 1949年9⽉20⽇-1963年10⽉15⽇ 2 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1897-1977) 1963年10⽉16⽇-1966年12⽉1⽇ 3 库尔特·格奥尔格·基⾟格(Kurt Georg KIESINGER,1904-1988) 1966年-1969年 4 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1913年—1992年) 1969年-1974年5⽉6⽇ 5 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1918年-2015) 1974年5⽉6⽇-1982年10⽉1⽇ 6 赫尔穆特·科尔 ( Helmut KOHL,1930-2017) 1982年10⽉1⽇-1998年10⽉27⽇ 7 格哈德·施罗德 ( Gerhard SCHROEDER,1944- ) 1998年10⽉27⽇-2005年11⽉21⽇ 8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1954- ) 2005年11⽉21⽇-附:前民主德国领导⼈列表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1.威廉·⽪克(1876-1960)1949年10⽉11⽇-1960年9⽉7⽇2.⽡尔特·乌布利希(1893-1973)1960年9⽉12⽇-1973年8⽉1⽇—弗⾥德⾥希·艾伯特(代理,1894-1979) 1973年8⽉1⽇-1973年10⽉3⽇3.维利·斯多夫(1914-1999)1973年10⽉3⽇-1976年10⽉29⽇4.埃⾥希·昂纳克(1912-1994)1976年10⽉29⽇-1989年10⽉18⽇5.埃贡·克伦茨(1937- )1989年10⽉18⽇-1989年12⽉3⽇6.曼弗雷德·格拉赫(1928-2011)1989年12⽉3⽇-1990年4⽉5⽇7.萨宾娜·伯格曼-普尔(1946- )1990年4⽉5⽇-1990年10⽉2⽇部长会议主席(政府⾸脑)1.奥托·格罗提渥(1894-1964)1949年10⽉12⽇-1964年9⽉21⽇2.维利·斯多夫(1914-1999)1964年9⽉21⽇-1973年10⽉3⽇3.霍斯特·⾟德曼(1915-1990)1973年10⽉3⽇-1976年10⽉29⽇4.维利·斯多夫(1914-1999)1976年10⽉29⽇-1989年11⽉13⽇5.汉斯·莫德罗(1928- )1989年11⽉13⽇-1990年4⽉12⽇6.洛塔尔·德梅齐埃(1940- )1990年4⽉12⽇-1990年10⽉3⽇德国统⼀社会党领导⼈1.威廉·⽪克(1876-1960)1946年4⽉22⽇-1950年7⽉25⽇2.⽡尔特·乌布利希(1893-1973)1950年7⽉25⽇-1971年5⽉3⽇3.埃⾥希·昂纳克(1912-1994)1971年5⽉3⽇-1989年10⽉18⽇4.埃贡·克伦茨(1937- )1989年10⽉18⽇-1989年12⽉3⽇5.格雷⼽尔·居西(1948- )1989年12⽉3⽇-1990年10⽉2⽇。
德国基本国情
德国国情复习一.德国概况中文名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文名称:Bundes Republik Deutschland ( BRD )原东德: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 ( DDR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
自上而下由黑、红、金(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国徽:为金黄色的盾徽。
盾面上是一头红爪红嘴、双翼展开的黑鹰,黑鹰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国歌:《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首都:柏林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8211万联邦州: 1.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2.巴伐利亚州(Bayern)3.柏林(Berlin,城市州)4.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5.不来梅州(Bremen,城市州)6.汉堡市(Hamburg,城市州)7.黑森州(Hessen)8.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Mecklenburg-Vorpommern)9.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10.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11.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12.萨尔州(Saarland)13.萨克森州(Sachsen)14.萨克森-安哈尔特州(Sachsen-Anhalt)15.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16.图林根州(Thüringen)德国进一步被划分为36个“行政区”(Regierungsbezirke)和438个“县”(Kreise)。
德国地理德国是位于欧洲中部的一个大国,其领土从阿尔卑斯山穿过北欧平原直道北海和波罗的海。
德国人口数为欧洲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德国国土面积在欧洲居第七位,总面积为357,021平方千米(137,847平方英里),其中包括陆地面积349,223平方千米(134,836平方英里)和水域面积7,798平方千米(3,011平方英里)。
德国百科
目录
1.基本资料
2.自然地理2.1.地理位置
2.2.德国地图
3.历史沿革3.1.简述 源自3.2.古代历史 3.3.近代历史
3.4.现代历史
3.5.柏林
4.政治体制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历任总理
5.行政分区
6.经济简述
7.军事要览
8.文化教育
9.名胜旅游
10.历史名人10.1.十大知名人物
白鹳
国鸟:白鹳,一种著名的观赏珍禽。在欧洲,自古以来白鹳就被认为是“带来幸福的鸟”,是吉祥的象征,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是专门来拜访交好运的人的。白鹳被选为国鸟后,不少德国家庭特地在烟囱上筑造了平台,供它们造巢用。 国石:琥珀 ,琥珀的英文名称为Amber,来自拉丁文Ambrum,意思是“精髓”。也有说法认为是来自阿拉伯文Anbar,意思是“胶”,因为西班牙人将埋在地下的阿拉伯胶和琥珀称为amber。中国古代认为琥珀为“虎魄”。 国球:手球 人口:截止到2009年3月31日,德国人口数为8190万,是欧盟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德意志人,其中大约有4200万为女性。有少数丹麦人,索布族人,弗里斯兰人和吉普赛人。有725.6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8.8%,其中170万是土耳其人。德语为通用语言。德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为14%的人小于15岁,20%超过65岁。在德国,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7岁,女性为82岁。平均每位德国妇女生育1.3个子女。 宗教信仰:近5300万人信奉基督教(2600万人信奉天主教,2600万人信奉新教,90万人东正教徒)。此外还有330万穆斯林,23万名佛教徒,10万名犹太教徒,9万名印度教教徒。[1]
编辑本段2.自然地理
2.1.地理位置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中部邻国最多的国家。 莱茵河畔
德国十六州图文介绍
摄氏度,年降水量 500~1000 毫米。
德国国旗: 由三个黑、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这三色是德国的传 统颜色,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当时的士兵就 身着黑、红黄三色的战衣。后来在 16 世纪的德国农民战争和 17 世 纪的德国民主革命中,这面旗帜就开始被采用。在拿破仑占领期间德 国学生争取独立的吕佐自由军(Lützow Free Corps)的制服也采用 了这三种颜色。 1848 年德国民族主义运动兴起,希望能够将松散的德意志邦联改为 政治上更紧密的统一国家,这面旗帜就被用来作为民主革命的标志。 1848 年 3 月 9 日这面旗帜正式被宣布为德国的国旗。 但是德意志联邦内最有实力的国家普鲁士并不欢迎革命,他们在 1867 年成功统一德国北部,建立北部德国邦联,当年的 6 月 25 日他 们采用一面红、白、黑的三色旗为国旗。这面旗帜是德意志帝国从 1867 年到 1918 年的正式国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重新采用黑、红、黄的 三色旗为国旗。1933 年纳粹党人上台后,将纳粹党旗的图案作为德 国国旗,1935 年 9 月 15 日,黑红黄三色旗被正式弃用。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盟国占领,盟军临时管理政府废除了纳粹党旗,而 使用一面缺角的蓝、红、白条纹旗作为德国的标志。1949 年 5 月 9 日,西德成立,再度使用历史悠久的黑、红、黄旗帜。共产主义的东
(三)柏林州
柏林州位于德国东部,面积 889 平方公里,人口 341 万,下辖 23 个
区。历史上柏林曾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大城市,二战后的几十年里, 柏林又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和东西方“冷战”的中心。自 1990 年 10 月 3 日德国统一之日起,柏林才完整地、不受限制地成为联邦德国的一个 州、一个统一的城市,并成为德国最大的城市。1991 年 6 月 20 日, 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迁都的决议,2000 年后联邦议会和有关联邦政 府机构将从波恩迁到柏林,柏林将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
中小企业工作研究资料之一: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法律措施专题
/data/news/2008/11/24/14288/[2009-06-18 15:08:33]
中小企业工作研究资料之一: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法律措施专题 - 海南中小企业信息网
场秩序、管理产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并不直接管理小企业的经营活动。此外,联邦政府财政部、 科技部等也设有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机构,经济部在波恩设有中小企业研究所,在欧盟和驻外使团设有中小 企业促进机构。联邦卡特尔局负责制止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吞并等限制竞争的活动。 (二)设立与中小企业有关的公法人机构 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政策性银行。在德国,复兴银行和平衡银行是联邦政府的政策性银行,其重要职 能就是贯彻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运用欧洲复兴计划基金和联邦财政拨款,推动中小企业开拓 国内外业务,协助中小企业融通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及金融业务的咨询服务。另一种是根据《德国工 商会法》设立的德国工商大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德国工商大会设有82个分支机构,业务 覆盖全国,主要是提供信息、咨询、培训、服务等,每年预算为5亿马克。此外,还设立了中小企业研究 所,由经济部组建,主要任务是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 此外,还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 如德国独立工作者联合会、独立企业工作者联合会、德国工商经营业联合会、德国工商联合会中小企业分会 等,它们是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法人,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企业缴纳的会费,代表会员企业的利益,为中 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二、运用政策与法律,为中小企业营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德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确保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活力和竞争力,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率,并使之适应市 场变化。其目的在于,使中小企业在生产、流通、革新、劳动市场以及职业培训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从 而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一)通过立法,使中小企业参与平等竞争 德国政府制定并多次修订《反对限制竞争法》,并成立了反对限制竞争局,依法干预经济垄断,保障自由竞 争,避免垄断竞争损害中小企业。在公司法方面也较多地考虑了中小型公司的特殊利益。对经营不善的大型 企业,按生产组成性质,划小单位进行租赁和出卖。在公共合同方面,尽量避免“客大欺主”,把大的合同和 任务分成几个部分实行招标,从而使中小企业可以参与投标竞争,以便其签订足够的合同订单。 (二)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国家干预 为了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政府在经济部下专门设有200多人的中小企业局,各州也设有类似的管理 机构。中小企业局的职能是:(1)负责研究中小企业政策,观察不同企业、不同行业工人对政策的承受能 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比较有利的条件;(2)提出扶持和资助中小企业的计划;(3)负责中小企业 包括自由职业者和律师、医生等的职业培训;(4)负责质量标准,保护消费者利益:(5)促进地区合作 与科研开发;(6)监督法律和政策的实施。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德管理主要包括市场秩序、产品质量、安 全性能;同时,对环境是否会造成污染进行监测。只有合格的产品,才允许进入市场,只有对环境不造成污 染的企业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三)编制规划,合理布局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历史介绍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历史介绍对于德国发动的十一月革命来说,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德国革命,具体是指德国在1918年与1919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最终的结果使得德意志帝国威廉二世政权被推翻以及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那么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又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都知道,此次的德国十一月革命与俄国的二月革命性质相似,德国革命并非是由一个政党领导,而是类似苏维埃的工人团体亦企图夺权。
然而像这类的事件使得左派分子更加的分裂,就像是社会民主党领导的共和政府曾利用右翼的自由军团来镇压同为左翼的斯巴达克同盟。
另外关于此次十一月革命的背景,具体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当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耗尽了德国的巨大财富,为了应付争所带来的庞大经费,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并且还采用了军事统治的办法,压迫人民参加到掠夺战争中。
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期阶段,德军在前线不断溃败,也陷入了危机,国家政治开始动荡不安。
于是德国为了防止再一次革命的爆发,于1918年9月30日,德国皇帝宣布实行国会制政府,并答应在普鲁士改革三级选举制。
于10月4日成立了议会制民主政府,自由派巴登亲王马克斯被任命为帝国首相,并邀请社会民主党的谢德曼参加政府。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依然未能成功阻止革命的爆发,最中导致十一月革命上演。
曾在高中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一书中说过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度高涨出现了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德国的十一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那么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发展过程又是怎样的据历史记载得知,在1918年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意志帝国的陷于崩溃,并且又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德国工人阶级开始把争取结束战争的斗争同准备武装起义结合起来。
在1918年11月初的时候,基尔舰队的水兵为了反对同英国舰队出海作战的命令,并要求释放被捕的水兵,于是举行了游行示威,并且示威活动很快发展成了武装的起义。
11德国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11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
德国,是位于欧洲中
部的议会制和联邦制 国家,由16个联邦州 组成,首都柏林。德
国陆上与法国、瑞士、
奥地利、捷克、波兰、
丹麦、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共九个国家接
壤,是欧洲邻国最多 的国家。
III. 在三十年战争时期(1618—1648年),组成 神圣罗马帝国的各王国、公国和诸侯国, 统治着大小不等的城市和其他地方机构。
IV. 冯·史坦因男爵的改革,尤其是1831年《史 坦因地方政府法典》,规定城市、县和乡 镇的自治权,独立处理各种地方事务。
二、德国地方政府概况
(一)州:16个“联邦州”, Anhalt)
国家主义
国
名 起迄时间
第一帝国(神圣罗
962-1806
马帝国)
德意志邦联
1806-1870
第二帝国
1871-1918
魏玛共和国
1919-1934
第三帝国
1934-1945
二战后东德和西德 1945-1990
统一后的德国
1990.10——
存在时间 844 年
64 年 46 年 14 年 22 年 45 年
两院制(Bicameral Parliament)
➢ 德国联邦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两院一 起组成了德国的立法机构。
➢ 联邦议院监督政府的运转,现有598席,代表由直选 或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设有联邦议院议长一人, 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仅次于联邦总统的第二高地位。
➢ Lower house (Bundestag) oversees government
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面临军事、政治和经济总崩溃。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群众反战革命运动高即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工兵苏维埃。11月9日,柏林起义,德皇逃亡,君主制度被推翻。社会民主党右派领袖即宣布德国为“民主共和国”,接管政府。以卡尔·李卜克内西为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斯巴达克同盟,则宣布德国为“社会主义共和国”,号召群众把革命进行到底。接着,右派社会民主党领袖艾伯特组成临时政府,在群众压力下宣布实行某些民主改革,但又同德军统帅部秘密勾结,阴谋阻止革命深入。斯巴达克同盟为推动革命前进,于12月30日成立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柏林工人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军政部长右派社会民主党人诺斯克,强行镇压,15日逮捕和杀害了德共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2月,政府在魏玛召开国民制宪会议,艾伯特当选为德意志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但革命斗争在各地继续进行。4月13日,慕尼黑宣布成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军进行血腥镇压,5月初革命失败。从基尔水兵起义到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覆亡,革命历时半年,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锻炼了德国工人阶级,声援了苏维埃俄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签署月日历史事件的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签署月日历史事件的战争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签署:1918年11月11日历史事件的战争结束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规模和残酷程度让人惊叹。
经过四年多的激烈战斗,世界各国的力量消耗殆尽,人们渴望着和平,终于在1918年11月11日签署了停战协议,结束了这一场战争。
一、协约国的胜利1918年,协约国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德国面临着无法挽回的败局。
随着德军的瓦解,德国政府开始构思投降的可能性。
1918年10月,德国总理埃贝特和外交大臣克劳斯维茨基发表声明,表达了希望实现和平的意愿。
二、争议与讨论然而,战争结束的方式却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与讨论。
一方面,德国内部存在着投降派和战争派的分歧。
后者认为德国应该继续战斗,直至取得更好的和平条件。
另一方面,协约国之间也存在着关于和平条款的争议。
各个国家对于罪魁祸首的惩罚、领土归属等问题意见不一,导致和谈的进展十分艰难。
三、停战协议的签署终于,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议在法国北部的废墟中签署。
这个地方就是当时德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线。
双方代表在朗斯附近的一个火车停靠站进行了会谈,并最终达成了一致。
停战协议的签署象征着四年多战争的结束,成为历史上重要而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
四、协议的主要内容停战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 停止战斗:从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
2. 撤军:德军要从已占领的区域撤军,退回德国境内。
3. 武器限制:德国要交出部分武器和军火。
4. 罪犯追诉:指定德国政府要把战争罪犯引渡给协约国国际法庭追诉。
5. 和平谈判:协约国同意就和平条款进行谈判,最终达成一份公平的条约。
五、战争的遗产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痛,约有1700万人丧生,经济受损严重,社会秩序动荡。
战争结束后,各个国家开始重建家园,同时也展开了复仇和重修国际秩序的努力。
不幸的是,这个战争并没有解决战后的根本问题,反而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电大公共行政学第四章自测答案
公共行政学第四章自测答案1、行政体制得核心问题就是( )。
上诉三者,即ABC2、行政体制得滞后性就是由其( )演变而来得。
稳定性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得(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英国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得()国,就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得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美国5、法国第五共与国宪法所确立得一种中央政府体制就是( )。
半总统制6、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得( )。
瑞士7、英国地方政府形式就是最典型得( )体制。
自治体地方政府8、典型得行政体地方政府就是( )国得地方政府。
德国9、对于一般得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得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就是( )得行政区。
特殊型10、回归后得香港行政区与澳门行政区属于( )得行政区。
特殊型11、行政体制得特点主要有( )。
历史得继承性, 严格得系统性, 鲜明得政治性, 相对得滞后性, 较强得稳定性12、按社会制度划分,行政体制可分为( )。
奴隶社会得行政体制, 封建社会得行政体制, 资本主义社会得行政体制, 社会主义得行政体制13、以行政权力得划分作为标准来进行分类,可以把行政体制分为( )。
中央政府体制, 地方政府体制, 行政区划体制14、下列实行内阁制得国家有( )。
比利时, 加拿大, 斯里兰卡15、下列实行总统制得国家有( )。
墨西哥, 埃及16、下列实行半总统制得国家有( )。
葡萄牙, 坦桑尼亚, 奥地利, 芬兰, 苏联解体后得俄罗斯联邦17、地方政府体制得类型主要分为( )。
自治体地方政府, 公共行政学就是政治较强得学科, 三权分立制地方政府呢18、行政区划得类型可以分为( )。
传统型, 特殊型, 发展型19、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得原则有( )。
民族自治原则, 政治原则, 有效管理原则, 有利于发展得原则, 尊重历史传统得原则20、简述行政体制得特点。
1)鲜明得政治性;(2)较强得稳定性;(3)严格得系统性;(4)相对得滞后性;(5)历史得继承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理念:基于新公共管理基础上而提 出的“新治理模式”或 “新掌舵模式” ( New steering mode, NSM)。 该模式指出,要将承包人与供应者分开, 要在内部的服务单位(例如建筑物的清洁或 维护、信息技术服务、法律咨询、人事行 政等等)与部门的处室之间达成服务水平协 议。双方应该就如何提供和购买内部服务 以及支付价格进行商讨。
(一)权限划分的原则 按照德国地方自治的基本原则,所有的地方事务都 由乡镇或县自主地进行管理。地方自治权主要体现 在: (1)乡镇的职权建立在对本行政区域公共事务负责的 基础上(普遍性原则); (2)县具有城市地方之间的、互补的和不属于各州的、 平衡的功能。在其区域内,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县 承担所有超出乡镇能力以外的其他所有职能。 (3)州可以制定法律要求乡镇和县承担某种职责 (强制性职责),乡镇和县必须履行这些职责。
III.
四是“乡镇议会制约乡镇长”模式。这种 体制模式在全德各个地方都有,主要特点 是: 选民选举乡镇议会; 由议会选举议会的各个工作委员会,选举 乡镇长并监督行政工作; 乡镇长只是乡镇行政事务的首脑,并不是 乡镇议会的领导人,只负责乡镇行政事务, 不领导和主持乡镇议会。
四、德国地方政府的权限
三、德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
(一)“乡镇议会+乡镇总监”的模式。这 种体制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
选民直接选举乡镇议会; 乡镇议会选举议会的各个工作委员会,选举乡镇 长,选举或任命乡镇总监; 乡镇长只是议会主席和乡镇礼仪上的代表。乡镇 总监是行政首长,具体行政事务由乡镇总监负责。
I. II.
III.
第十一章 德国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11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
德国,是位于欧洲中 部的议会制和联邦制 国家,由16个联邦州 组成,首都柏林。德 国陆上与法国、瑞士、 奥地利、捷克、波兰、 丹麦、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共九个国家接 壤,是欧洲邻国最多 的国家。
一、德国的政治背景
(一)德国的政治史及国家主义 1.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2.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300年-843年) 3.神圣罗马帝国(843年-1806年) 4.复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5. 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 6.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 7. 第三帝国(1933年-1945年) 8.分裂和重新统一(1945年-1990年)
两院制(Bicameral Parliament)
德国联邦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两院一 起组成了德国的立法机构。 联邦议院监督政府的运转,现有598席,代表由直选 或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设有联邦议院议长一人, 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仅次于联邦总统的第二高地位。
Lower house (Bundestag) oversees government functions.
Anhalt)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Schleswig-Holstein) 图林根州(Thü ringen)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Nordrhein-Westfalen)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萨尔州(Saarland)
(二)县:属于自治团体的社团法人,县 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人口一般不超过10 万人;地位较为重要、且居民人数超过10 万的县,被称为县的市或城市县,实际上 就是一个独立的县级市。 (三)乡镇:作为德国各州中最基层的地 方自治单位,乡镇不是州政府的下属单位, 而是组成县的自治团体,但在组织和职权 上又独立于县。乡镇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完 全的自治权。
国家主义
国 名 起迄时间 962-1806 存在时间 844 年 第一帝国(神圣罗 马帝国) 德意志邦联 第二帝国 魏玛共和国 第三帝国 1806-1870 1871-1918 1919-1934 1934-1945 64 年 46 年 14 年 22 年 45 年
二战后东德和西德 1945-1990 统一后的德国 1990.10——
(二)地方政府的权限
I.
1.强制性权限
州政府通过指令要求地方政府履行的职责如: (1)与公共安全和秩序有关的职责(如地方警务机 构、登记制度和个人身份登记制度);(2)主持选 举。 基于法律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履行的强制性职责 (不是基于指令而是)主要有:(1)与环境保护和 公共卫生有关的职责(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 处理和丧葬事务);(2)消防;(3)负责普通学校和 职业学校。
德国的国家主义,贯穿于德国发展过程的 始终。既要解决将所有讲德语的人都统一 于唯一的德国之下,也要解决由于与领国 相比自身建国的迟滞、国家主义者抱负的 失败而导致的人民内心的普遍创伤和挫折 感,还要解决由创伤和受挫所导致的更极 端的国家主义,或许后两者比单纯的“统 一”问题更难解决。
(二)德国政治体制:议会民主制的联邦制
类似于欧美许多国家的市镇经理制。
二是“乡镇长、乡镇议会互相制约”的模 式。这种体制主要分布在德国南部,主要 特征是:
乡镇议会和乡镇长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乡镇议会选举议会的各个工作委员会,控制一些 乡镇事务; 选民选出的乡镇长是乡镇议会的当然主席,同时 又是行政机构的首脑; 乡镇长领导乡镇议会,乡镇议会通过的决定由以 乡镇长为首脑的行政机构负责执行。
德国的国家元首是联邦总统(Bundesprä sident),任期5年,由联 邦大会间接选举产生。联邦大会由联邦议院议员以及同样数目 的各州代表组成,专门负责选举国家元首。联邦总统的权利受 到限制,其角色大部分是象征性的。 President is (largely symbolic) head of state 虽然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在国内外礼仪上仅享有第四高地 位,却是德国联邦的政府首脑。联邦总理往往是议会多数党的 成员,由议会选举产生。联邦政府设一位副总理,由联邦总理 从各政府部长中确定一人,在联邦总理缺席时代理行使联邦总 理的职权。 Chancellor is head of government, chancellor is the keystone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guarantee of stability and coherence in the democratic structure of German politics.
3.联邦与州的权限划分
联邦的行政权限:
外交、国防、联邦财政、联邦邮政、海关等。
州的行政权限:
(1)执行州的立法范围内的任务,主要包括文化、 教育、警察、乡镇管理和地区规划; (2)“受联邦委托执行联邦法律”,如建造联邦 公路等; (3)“作为自己的事务执行联邦法律”,即将联 邦的法律视为自己的事务并负责执行,如联邦制定 环境保护法、工商业管理法、建筑规划法等,各州 将此作为自己的行政管理任务予以执行。
4.强调议会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和影响,尤其 是通过重新设计预算过程来加以实现,基 于产出导向的预算方式,议会要注意力集 中在一些重大的地方政府决策。 5.地方政府的旨在应限制在“核心”功能, 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的提供可以采取“市 场化”、“外包化”和“私有化”得以实 现。
二、德国地方政府概况Biblioteka
(一)州:16个“联邦州”, 其中3个是独立的“城市州”。 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 rttemberg) 巴伐利亚州(Bayern) 柏林(Berlin,城市州) 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 不来梅州(Bremen,城市州) 汉堡市(Hamburg,城市州) 黑森州(Hessen)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 (Mecklenburg-Vorpommern) 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 萨克森州(Sachsen)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Sachsen-
(三)新治理模式的要点
1.
2.
3.
通过分权把上级政府职能下放给基层政府, 允许中层和基层政府动员和使用各资源, 修正传统的官僚制。 减少公共管理中的法治主义,加强公共管 理的成本收益的核算导向。 公共行政的“产出导向”,即公共行政的 主体首先保留的是目标和任务是否能够完 成,并由此决定着公共资源的分配
2.现实政治的需要
I.
II.
III.
IV.
联邦制不仅对外一致,而且能在很大程度 上更好地顾及地区的特点和多样性。 联邦与州的分权有利于确保自由,维护州 的利益。 联邦制也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从而强化民主原则。 联邦制对于防止权力滥用,促进州与州之 间、州与联邦之间的竞争相发展也有重要 作用。
直接动因:
一是财政原因。从1995年之后,受德国统一巨大成 本的影响,大多数地方政府开始遭遇越来越大的财 政压力,削减预算就变成了一项主要任务. 二、城市管理者对用传统方式管理地方政府越来 越不满。德国的公共部门对资源分配形成了高度 集中的管理模式,这些权威集中在专业化的中心 服务部门(财政,人事等部门), 形成一种“有组织化 的不负责任”的氛围,地方管理者的权威受到影响, 越来越难行使权力。
I. II.
III.
IV.
I.
II.
III.
三是“乡镇长双重领导角色”模式。这种 体制主要分布在莱茵河流域,主要特征是: 选民直接选举乡镇议会; 乡镇议会选举议会的各个工作委员会选举 乡镇长; 乡镇长既是乡镇议会的主席,又是乡镇行 政的首脑,既领导乡镇议会,又领导乡镇 行政机构。
I. II.
联邦参议院拥有69席,代表来自16个联邦州,联邦参 议院议长由州总理轮流担任,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第 三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