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摘要:汇率是一个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明显的作用。

论文在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选用1990-2007年的数据,采用协整的方法对其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最后,针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建议一、引言汇率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内外均衡的杠杆, 是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政策工具。

汇率确定是否合理, 关系到一国资源能否充分利用, 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能否保持平衡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因此汇率作为经济问题受到世界各国重视。

随着我国在国际的地位日益提升,人民币汇率变动问题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尽量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二、理论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影响经济增长:首先汇率通过相关价格的变化影响对外贸易,一般来说,汇率贬值会刺激出口,而限制进口,而汇率升值则会增加进口而减少出口。

在开放经济中,净出口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决定着总供给的平衡,而且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快慢。

其次,汇率波动会影响本国投资与外国的收益率,从而影响资本流动,而外国直接投资作为资本流动的一部分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汇率对一国的就业、利率等都有一定影响。

可见,从理论定性分析来看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增长的最终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关键取决于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情况,并且与汇率政策有一定的关系。

三、实证分析(一)变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单一官方汇率到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再到单一市场汇率制度的演变。

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1949年-1994年

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1949年-1994年

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1949年-1994年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 1949年--1994年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 1949年--1994年1949年3月人民币汇率为600旧人民币/美元,至1950年3月调至42 000旧人民币/美元1950年3月至l951年5月共调高15次,从42 000旧人民币/美元调至22 380旧人民币/美元l955年3月,新币代替旧币,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为2.4618人民币/美元的水平在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l979年达到1.49人民币/美元1985年至1990年根据国内物价的变化,我国多次大幅度调整官方汇率。

1985年1月1日至10月1日由2.80人民币/美元逐步调整到3.20人民币/美元,下调12.5%。

l986年7月5日调至3.70人民币/美元,下调21.6%。

1990年11月17日调至5.22人民币/美元,下调9.6%。

l990年11月的5.22人民币/美元小步调整至1993年底的5.70人民币/美元1988年至1993年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进口需求猛增,外汇求大于供,市场汇率不断下跌,由5.70/美元贬值为l993年2月的8.20人民币/美元。

1993年5月取消限价,市场汇率骤升至11.20人民币/美元。

1993年7月以后,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市场进行干预下,到1993年底市场汇率回落到8.72人民币/美元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人民币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下浮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币/美元。

中国历年外汇储备总表--1950-2005年单位:10亿美元[打印]---------------------------------------------------------------------------------------- 年末End of Year 外汇储备Forex Reserves 年末End of Year 外汇储备Forex Reserves 年末End of Year 外汇储备ForexReserves1950年0.157(10亿美金)1969年0.483 (10亿美金) 1988年 3.372 (10亿美金)1951年0.045(10亿美金)1970年0.088 (10亿美金) 1989年 5.550 (10亿美金)1952年0.108(10亿美金)1971年0.037 (10亿美金) 1990年 11.093 (10亿美金)1953年0.090(10亿美金)1972年0.236 (10亿美金) 1991年 21.712 (10亿美金)1954年0.088(10亿美金)1973年-0.081(10亿美金) 1992年 19.443 (10亿美金)1955年0.180(10亿美金)1974年0.000 (10亿美金) 1993年 21.199 (10亿美金)1956年0.117(10亿美金)1975年0.183 (10亿美金) 1994年 51.620 (10亿美金)1957年0.123(10亿美金)1976年0.581 (10亿美金) 1995年 73.597 (10亿美金)1958年0.070(10亿美金)1977年0.952 (10亿美金) 1996年 105.049 (10亿美金)1959年0.105(10亿美金)1978年0.167 (10亿美金) 1997年 139.890 (10亿美金)1960年0.046(10亿美金)1979年0.840 (10亿美金) 1998年 144.959 (10亿美金)1961年0.089(10亿美金)1980年-1.296(10亿美金) 1999年 154.675 (10亿美金)1962年0.081(10亿美金)1981年 2.708 (10亿美金) 2000年 165.574 (10亿美金)1963年0.119(10亿美金)1982年 6.986 (10亿美金) 2001年 212.165 (10亿美金)1964年0.166(10亿美金)1983年8.901 (10亿美金) 2002年 286.407 (10亿美金)1965年0.105(10亿美金)1984年8.220 (10亿美金) 2003年 403.251 (10亿美金)1966年0.211(10亿美金)1985年 2.644 (10亿美金) 2004年 609.932 (10亿美金)。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F I NANCE&ECO NOMY 金融经济场化改革顺利实施。

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的选择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会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

因此,根据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1 企业(包括商业银行)的改革,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

积极创造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促进市场利率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首先要大力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促进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基准性利率的形成。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规范证券市场的运作,推动我国国债一、二级市场发展。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力度,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利率,由此形成一个完善的利率市场化体系。

2 采取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小行、后大行;先调整幅度、后彻底放开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到位。

八、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中国宏观部门建议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成五步来实现:(1)推进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2)放开和完善同业拆借利率;(3)尽快放开贴现率,促进票据市场的繁荣。

(3)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

建议取消不同的贷款发放人、不同的贷款接受人执行不同的利率浮动标准的规定,统一商业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具体风险溢价由商业银行自主掌握。

这样既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利率行为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市场均衡利率的形成。

(4)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由商业银行自行制定不同存款期限的利率;(5)逐步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

鉴于目前我国实行贷款利率浮动的企业覆盖面已相当广,这实际上已为进一步放松贷款利率奠定了基础,当前的任务是抓住有利时机放松贷款利率,加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增加金融机构贷款的能动性。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问题是应在什么时机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九、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政策配合推进利率市场化应当有以下政策的配合。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体系最早是以1994年官方实行的“双边浮动”的政策为起点,主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通过外汇市场的开放与改革来进行形成机制。

而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渐由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转变。

在现在的汇率形成机制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市场的联合二级交易制度,通过策略性干预来进行调节市场波动并保证市场的稳定。

而对于对外经贸往来和投资活动产生的外汇收支,也通过市场供求、基于市场价格的自由报价,也就是“以市场换市场”的方法,来处理外币交易和外汇储备。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因素1.经济形势经济形势是引起汇率变化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国内经济整体上升时,引起的经济活动增加和投资机会增多,自然导致了外汇流入的增加,人民币升值当然就是趋势所在。

而在经济形势下行时,外汇流出增加,人民币贬值就是趋势所在。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也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市场平衡缺口的大小,从而影响市场预期来达成的。

如果货币政策过于紧缩,人民币会升值;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人民币会贬值。

3.国际投资人民币汇率也会受到国际投资影响。

如果一国在经济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其变得更有吸引力,其经济发展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外资的流入,形成外汇增加,人民币升值。

反之如果经济发展不够吸引力,那么国外资金就会流向其他地区,人民币就会贬值。

四、结语总之,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其实也是极其复杂的,不仅仅受市场供求和经济指标等国内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全球化、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交错的互动和反向的变化。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的中国,要不断适应和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依然能够做到长期稳健发展。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货币的特殊价格。

汇率变动会对一国经济以及其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人民币汇率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收支状况、利率水平、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外汇市场干预等方面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汇率;外汇市场;外币一、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概述(一)汇率及汇率标价法1、汇率汇率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的兑换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外汇是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自由买卖的资产,也是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是外汇的“特殊价格”,即汇价。

2、人民币汇率标价法及汇率制度汇率具有双向表示的特点,可用本币来表示外币价格,也可用外币表示本币的价格。

汇率标价法一般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三种。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简言之,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等于多少本国货币。

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简言之,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可以兑换多少外国货币。

美元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美元折合成若干单位的各国货币来表示各国汇率的方法。

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一般以100单位外币为标准折算人民币,以美元为关键货币。

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基础汇率,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通过各自与美元的汇率套算出来。

政府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汇率的制定、调整和管理。

目前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1981年起,人民币实行双重官方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包括贸易结算汇率与官方汇率,贸易结算汇率为USD1=CNY2.8,官方汇率为USD1=CNY1.5;1985年,人民币实行单一汇率,汇率为USD1=CNY2.8;1990年,由于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汇率为USD1=CNY5.22,到1993年底汇率变为USD1=CNY8.72;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7年亚洲出现了金融危机,但是人民币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分析.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分析.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分析医学职称论文摘要:在开放经济中, 汇率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

汇率的失衡或错估, 不仅破坏了经济的外部均衡, 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所以, 自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使汇率制度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率一、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长期因素1. 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指标, 各国政府对国际收支的状况都非常重视。

简而言之,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 [1]。

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国际收支变动决定汇率的中长期走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近几年的国际收支保持持续的“双顺差”, 且顺差总额不断扩大, 持续高额的国际收支顺差必将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

2006年 6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达 13 326亿美元,同比增长 41.6%,超越了日本,居世界第一位。

2007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 2 663亿美元,同比多增 1 440亿美元。

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各项指标已经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 外汇储备的增加在长期内影响着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使得人民币面临长期持续的升值压力。

2. 经济增长率与汇率。

汇率可简单地理解为外汇的价格, 即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它反映的是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自 20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以及世界主要货币实行浮动汇率以来, 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不一, 各个国家的货币出现不同的持续贬值(升值 ,最典型的是美元的贬值,日元汇率的走高。

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则相对削弱。

经济实力是决定汇率的根本原因。

近几年来, 中国GDP 的水平逐年增加, 表明中国国民的收入水平逐渐增加, 人民的需求增加。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原因及效果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原因及效果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原因及效果分析商学院08(2)班乔馨学号:08163064 班号:28614近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

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汇率政策及汇率水平,将关系我国经济能否实现长远平衡发展。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对处于经济转型关键过程的我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1、汇率变动的回顾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的国际价格。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经历了1994年以前贬值幅度较大的过程与1994年汇改以后缓慢升值的过程(见表1) :表1 1981 - 2007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表(以直接标价法计算)年份1981 1985 1986 1989 1990 1994 1997 2002 2005 2006 2007汇率1171 2193 3130 3176 4178 8162 8130 8127 8111 8100 7161 数据来源: 转自黄盛《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研究》, 2007年数据由央行网站得到。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1994年以前, 人民币汇率有较大幅度的贬值。

这是由于此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实力不强, 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政府采取人民币逐步贬值的方法来促进我国的出口, 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1994年以后, 人民币汇率是小幅度升值的。

这是由于在1994年以后, 人民币汇率确定“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此后, 人民币汇率从1∶8162缓慢的升值至1995年12月31号1 ∶8132。

从1997年以来, 基本上稳定在1∶8123的水平。

人民币汇改在事实上变成实际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2、汇率制度的回顾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3年12月30日, 这个阶段我国是汇率留成制度, 并在汇率制度上实行双重汇率即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 前者高于后者。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分析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分析

人民币汇率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分析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一般指的是美元兑人民币的报价。

一、人民币汇率历史发展概况从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人民币汇率走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到1993年。

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作为计划核算工具,长期固定并形成高估,所以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不断调低,并且开始形成牌价与外贸内部结算价的双轨制,后来又增加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

到1993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汇率由1979年初的158元人民币兑100美元降至580元人民币兑100美元,下调了73%。

第二阶段:1994年汇率并轨到2004年。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并轨时,官方汇率一次性下调幅度达33.3%。

从1994年至199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4.8%。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市场出现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外汇资金流出压力加大。

为防止危机在亚洲和世界进一步扩散,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828元人民币兑100美元左右的水平。

第三阶段:2005年汇改到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19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一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第四阶段:2008年7月至今,2008年中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实际上采取了重新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两者汇率一直保持在约6.83的水平。

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基本上在6.81-6.85的区间内运行。

二、目前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压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010年2月为118.41,上涨4.09%。

90年代至今人民币汇率变化历程

90年代至今人民币汇率变化历程

90年代至今人民币汇率变化历程我这有篇更全面完整的: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1950~1952)。

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因此,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最初不是按两国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的。

也就是说,建国初期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是物价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汇率安排。

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节节上涨。

如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以1949年6月为100,到1950年3月则上涨至2242.93。

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国外物价趋跌的价格对比关系,根据前述政策要求,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旧人民币,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人民币汇价下调49次。

至于和其他外汇的汇价,则是根据它们对美元的汇价进行间接套算的结果。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同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大量抢购战备物资,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我“封锁禁运”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降低外汇汇价,以利于推动本国进口。

因此,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也由“推动出口”改变为“进出口兼顾”,并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

1952年12月,人民币汇价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对外贸易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

人民币汇率的及时调整,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保证出口的增长。

2.第二阶段(1953~1972)。

从1953年起,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计划。

计划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1990-2008年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情况的分析,力图找到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其中解释变量主要包括:消费品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中美利率差及外汇储备总额。

根据我们的分析,上述变量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CPI;GDP;外汇储备;中美利率差一、研究动因分析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受美国经济的“输入性”影响很大,美国陷入经济衰退必然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对于中国来说,出口明显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境外投资风险也加大。

据世界银行公布,截止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量将达到2.376万亿美元。

规模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量,意味着中国抵御外来资本冲击的能力增强,同时也意味着汇率的变化会对这部分资金的实际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

另外,汇率的变化对一国的出口,以及国际收支都起着巨大的影响。

二、相关数据收集(一)研究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主要来自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研究对象为1990年起至2008年中国的物价指数、GDP、外汇储备以及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对汇率的影响。

由于物价指数通常以月份或年份单位来表示,而表示GDP 的最小单位为季度,因此本文以年为最小单位对这段时间进行分割,共有样本个数19个。

(二)变量的选择和定义1、被解释变量huilvHuilv: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直接汇率标价法,它表示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币能够折合多少本国货币。

当huilv增大时,表示100美元可换取的人民币数量增加,即我国货币贬值;当它变小时,表明人民币升值。

2、解释变量CPI:每年的物价指数水平。

Lilvcha:中国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美国的差值。

若在一年中利率发生变动,则取变动后的利率的平均值,然后进行减法运算。

GDP:我国每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亿元)。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原因及其影响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原因及其影响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原因及其影响[摘要]汇率作为国际金融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都是实现和衡量一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工具。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经济稳定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此,人民币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将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调整为8.11∶1。

截至2008年7月1日,央行公布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达到1美元兑换6.8608元人民币。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分析1.国内经济提供了汇率增长的内部动力我国内部经济对汇率的影响可以从国际收支、资本流动、经济实力和政策因素四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我国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的顺差对整个贸易的影响在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资本项目下的大幅顺差,使得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并导致外汇供给增加。

而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

第二,从资本流动角度看,近年来,国际游资假借外国直接投资的名义大量进入我国,这使得本币的需求大幅增加,进而导致人民币升值。

第三,从政策性角度看,利率上升是人民币升值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2006年至今,央行共1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与之相伴的还有一次又一次的加息。

短期来看,央行的这些货币政策会导致信用紧缩,物价小幅下降,资本流入,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导致人民币币值上升。

第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增长速度连年保持在两位数,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而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汇率变动的最根本因素。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加大,GDP的增长速度也必将放缓,因此,GDP的高速增长在一定时间内仍然会对人民币升值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影响已经在逐步减弱。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变动甚微基本维持在
6.89— ——6.82 元人民币兑换 1 美元之间,这是人民币升值后的又一新的稳定阶段。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十分重大,并且可能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
引起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贸易差额、外汇
系,如图所见,2005 年 7 月到 2008 年 4 月,我国因巨额贸
易顺差,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其数值由 8.2369 元人民币
兑换 1 美元逐步下降到 7.0007 元人民币兑 换 1 美元;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贸易差额有个较大的
回落,其数值由 2008 年 11 月的 400.9 亿元急剧下降到 4
-0 . 9653);其 次是货币发行量(相关系数 -0.9653)、按现
行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 -0.8797)及贸易差
额(相关系数 -0.7134);股市的表现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
相关性较大,且 A 股的影响程度要稍大于 B 股;国内物价
变动的影响较小(相关系数为 -0.3944),而各影响因素中
由图 1 所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自 2002 年 1
月—— —2009 年 9 月,呈阶梯状。这表明人民币汇率变
动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 2002 年 1 月— ——2005
年 6 月,人民币汇率变动处于稳定阶段,1 美元兑换
人民币的数额基本维持在 8.2 元左右。二是 2005 年
7 月— ——2008 年 4 月,我国因巨额贸易顺差及外汇
相关性最小的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平均利率。由此可见,
我国外汇储备、货币发行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贸

人民币汇率波动背后的因素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背后的因素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背后的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仅影响到国内外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还对个人投资、旅游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后因素,以期更好地了解其影响机制。

一、经济基本面因素1. 国际贸易状况: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状况的变化。

当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时,进口国需求人民币,从而导致人民币升值;而中国进口商品需求增加时,出口国需求外币,从而导致人民币贬值。

2. 经济增长水平:人民币汇率还会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

当中国经济增速快于其他国家时,外资流入增加,人民币会受到升值的压力;相反,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外资外流,人民币可能受到贬值的压力。

二、货币政策因素1. 外汇储备规模: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外汇储备规模较大时,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维持人民币的稳定汇率。

相反,外汇储备减少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

2. 利率差异: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当中国的利率相对较高时,外资会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推动人民币升值。

三、国际环境因素1.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对人民币汇率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当全球经济不稳定时,投资者会对风险进行避险,选择购买相对稳定的货币,此时人民币可能升值;相反,当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时,投资者会选择投资风险较高的资产,此时人民币可能受到贬值压力。

2. 国际政治局势: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同样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

当国际局势紧张或不稳定时,市场的风险偏好降低,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稳定货币,人民币可能得到支持;而当国际局势缓和时,人民币可能受到贬值压力。

结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经济基本面因素到货币政策因素,再到国际环境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因此,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准确的预测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把握整体趋势。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及其对国内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_参考上世纪九十年代日元汇率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及其对国内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_参考上世纪九十年代日元汇率

宏观经济一、人民币汇率历程人民币汇率自发行到现在经过了多次变动,具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三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的完全管制阶段。

第二阶段:1979-1993的市场调控时期。

第三阶段:1994至今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度。

这个时期人民币汇率开始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 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次性调高2%,为8.11元人民币兑1美元,汇改后人民币不断升值,2008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

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6月,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

随后又慢慢开始升值,截止到2010年10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达到1美元兑6.6515元人民币。

图一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走势数据来源:新浪网财经频道二、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分析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由于制度和人为因素的参与而更加复杂,我国有自己独特的汇率形成机制,因此我们不能照搬某个公式或模型来解决此问题。

我国外汇市场主要由2个层次构成,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批发市场)和银行的柜台市场(零售市场)。

参与者分为3类,即大量的客户(包括机构和个人)、银行间外汇交易会员(以下简称外汇交易商)以及中央银行。

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客户无法自主持有外汇头寸。

这是因为我国采取强制结售汇制度,客户必须将外汇资产结汇给外汇指定银行,当需要外汇资产时再向交易商购买外汇。

这一点与国际外汇市场有很大不同。

交易商在零售市场上向客户提出报价并与客户交易外汇资产,同时也在批发市场上向其他交易商(包括央行)提出报价并交易外汇资产。

中央银行会根据外汇市场的交易状况,主动干预,以增强外汇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汇率价格,扮演着最重要的交易商角色。

从以上制度层面分析可知,强制结售汇制、中央银行的干预、市场因素、交易规则等都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我国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顶住内外压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发行的,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公布人民币汇率。

从此以后到现在,人民币汇率经过了不断变化的历程。

如下图所示:统计数据:1、1949—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2005—201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阶段:一、改革开放前1.第一阶段(1950~1952)这个时期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的含金量,所以人民币与西方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并不是按照两国货币之间的黄金平价来折算的,而是用物价对比法为基础进行计算。

也就是说,它的依据是物价水平。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党留下来的一副烂摊子导致物价飞涨,仅仅从1949年1月18日到1950年3月13日的13个月中,上海市场批发价格指数就上涨了21.43倍,同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共调整了49次,从80(旧币)贬值到42000(旧币),据此套算出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

1950年3月到1952年末,物价从上涨转向下跌,以及因为抗美援朝遭遇美国及其盟国一系列的物质封锁禁运,这时候政府需要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推动本国进口,所以把汇率调高到了26170(旧币)。

2.第二阶段(1953~1972)这个时期由于国内物价稳定,对外贸易也从私人手里转为国营公司统一经营,并且主要产品全都纳入国家计划,所以人民币汇率非常稳定。

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这是建国后第一次进行的币制改革,1万元旧人民币兑换1元新人民币,从此直到1971年12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是 2.4618。

1971年12月18日美元兑换黄金的官方价格全部贬值7.89%,人民币汇率则相应调整为1 2.2673。

3.第三阶段(1973~1978)这个时期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物价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所以我国也开始频繁调整人民币汇率,并且也参考西方国家货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办法,以避免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原因及对经济影响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原因及对经济影响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原因及对经济影响总论汇率是国际金融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开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人民币汇率是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对宏观经济进展调控的经济杠杆,也是实现和衡量我国经济外均衡的重要指标。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增长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都会引起货币价值的上升,其原因在于: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产生信心,外国投资者必然踊跃前往该国投资,从而引起该国国际收支资本工程的收入增加,该国货币需求旺盛,币值自然上升。

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

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那么引起外汇汇率下降。

就我国目前的开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工程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工程根本上是连年顺差的,外汇储藏明显增加,这说明外汇市场上的供应大于需求,本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

三:通货膨胀因素: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局部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一般地,通货膨胀和国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

同时,一国货币对价值的下降必定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人们会因通货膨胀而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把手中持有该国货币转化为其它货币,从而导致汇价下跌。

国外通货膨胀率的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通货膨胀率的上下是影响汇率变化的根底。

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购置力下降,使货币对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

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李建伟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4)011
【摘要】经过多次贬值与升值波动,特别是经过2005年7月份以后的持续单边升值,1994年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已大幅度收缩,且贬值部分已被我国物价的相对快速上涨全部稀释,实际有效汇率已回到1990年的实际汇率水平.200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度升值,已体现了人民币实际价值的提升,2008年1月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基本处于合理的均衡汇率状态.
【总页数】8页(P1-7,12)
【作者】李建伟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北京,1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产量演变特点分析 [J], 朱淑萍;傅亲民;刘广才
2.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建伟
3.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建伟;王彤
4.小泉政府以来日本新保守主义政治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J], 杨鲁慧;孟东洽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陈洋;李郇;许学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v class="article_tit"> 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div> <span>作者&nbsp;:&nbsp; 李建伟王彤</span> <p> 摘要:经过多次贬值与升值波动,特别是经过2005年7月份以后的持续单边升值,1994年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己大幅度收缩,且贬值部分已被我国物价的相对快速上涨全部稀释,实际有效汇率已回到1990年的实际汇率水平。

200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度升值,已体现T人民币实际价值的提升,2008年1月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基本处于合理的均衡汇率状态。

<br/> 关键词:人民币有效汇率影响因素 <br/> <br/> 经过1994年1月的一次性大幅度贬值之后,1995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总体上呈升值趋势。

1990年以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两次重大改革,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发生了两次大幅度变化:1994年1月的大幅度贬值和2005年7月以后的持续升值。

但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名义汇率属于间接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日元和欧元的名义汇率波动较大,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从反映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平均汇率水平的有效汇率看,1990年1月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有了四次重大波动:1994年1月的一次性大幅度贬值、1995~2002年的大幅度升值、2002~2004年的短期贬值和2005年以后的持续升值。

受国内物价涨幅高于国外物价涨幅的影响,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期间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大于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

<br/> <br/> 一、1990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演变特点 <br/> <br/> 1990年1月份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两次重大变化:一是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引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二是2D05年7月实行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会处于持续升值状态。

由于美元与欧元、日元汇兑关系均系浮动汇率,美元在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盯住的一揽子货币中权重较大,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和对日元汇率基本反映了美元对欧元汇率和美元对日元汇率的走势,但从波动幅度看,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幅度汇率体制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贬值幅度明显小于美元对欧元或日元的贬值幅度,而人民币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则远大于美元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升值幅度。

<br/> (一)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br/> 1990年1月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两次重大变化:一是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引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二是2005年7月实行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会处于持续升值状态。

具体看,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br/> 1、1990年1月~1994年1月人民币持续大幅度贬值。

1990年1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持续贬值,从1990年1月的4.724元人民币持续上升到1993年12月的5.8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22.8%。

1994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轨,当月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0%,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到8.7元人民币。

<br/> 2、1994年1月~1995年6月人民币持续升值。

1994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小幅度升值,到1995年6月名义汇率降为8.3元人民币,比1994年1月升值4.6%。

<br/> 3、1995年6月~2005年6月人民币盯住美元。

1995年6月份以后,人民币汇率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在8.25元人民币~8.33元人民币之间波动,平均为8.27元人民币。

<br/> 4、2005年6月以后人民币持续升值。

2005年7月1日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从盯住美元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对美元名义汇率进入持续升值阶段,从2005年6月的8.26元人民币持续提高到2010年2月的6.81元人民币,升值17.6%。

<br/> <br/> (二)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br/> 欧元与美元之间一直是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基本反映了欧元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特征,但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幅度汇率体制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贬值幅度明显小于美元对欧元贬值幅度,而升值幅度则大于美元对欧元升值幅度。

1990年1月以来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大致经历了七个不同发展阶段: <br/> 1、1990年1月~1995年4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大幅度贬值。

1990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持续上升,特别是1994年1月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导致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从1990年1月的5.75元人民币大幅度提高到1995年4月的11.3元人民币、贬值98.98%,远高于同期美元对欧元的贬值幅度(11.58%)。

<br/> 2、1995年4月~2003年1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

1995年4月份以后,美元对欧元持续升值,人民币对欧元也持续升值,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从1995年4月的11.3元人民币下降到2003年1月的8.76元人民币、升值21.47%,同期美元对欧元的升值21.05%。

<br/> 3、2003年2月~2004年12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较大幅度贬值。

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从2003年1月的8.76元人民币下降到2004年12月的11.07元人民币、贬值26.37%,同期美元对欧元的升值26.1%。

<br/> 4、2004年12月~2005年11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小幅度升值。

2004年12月份以后,美元对欧元汇率先小幅度升值,但受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影响,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幅度大于美元对欧元汇率升值幅度。

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从2004年12月的11.07元人民币降为2005年11月的9.54元人民币、升值16.8%,同期美元对欧元汇率分别升值11,85%。

<br/> 5、2005年12月~2007年11月人民币汇率小幅度贬值阶段。

2005年11月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小幅度贬值,到2007年11月提高到10.85元人民币、贬值13.7%,同期美元对欧元汇率贬值24.44%。

这一时期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贬值幅度波动幅度远小于美元对欧元贬值幅度,重要原因是受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

<br/> 6、2007年11月~2009年9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持续升值阶段。

2007年7月份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以后,由于美元在人民币汇率一揽子货币中权重较大,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与美元对欧元汇率美元的走势基本一致,但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幅度大于美元对欧元汇率升值幅度: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2007年11月的10.85元人民币下降到2009年2月的8.81元人民币,升值18.82%,同期美元对欧元汇率仅升值12.79%。

<br/> 7、2009年2月份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进入较大幅度波动阶段。

2009年2月份以后美元对欧元持续贬值,欧元兑美元汇率从2009年2月份的1.28上升到2009年11月份的1.49,贬值11.47%:同期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2009年2月份的8.81元人民币提高到2009年11月的10.16元人民币、贬值10.32%。

2009年11月份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再度小幅度升值,到2010年2月汇率下降到9.33元人民币,比2009年11月汇率大幅度升值813%:美元对欧元汇率从2009年11月的1.49美元下降到2010年2月的1.37美元、升值8.16%。

<br/> <br/> (三)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br/> 日元与美元之间也一直是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与兑欧元汇率一样,基本反映了日元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特征,但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体制以后,人民币对日元汇率贬值幅度明显小于美元对日元贬值幅度,而升值幅度则大于美元对日元升值幅度。

1990年1月以来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发展阶段: <br/> 1、1990年1月~1995年4月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1990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100日元兑人民币,下同)持续上升,特别是1994年1月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导致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从1990年1月的3 25元人民币大幅度提高到1995年4月的10.09元人民币、贬值210%,大幅度高于同期美元对日元的贬值幅度(73.83%)。

<br/> 2、1995年4月~1998年8月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1995年4月份以后,美元对日元持续升值,人民币对日元也持续升值,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从1995年4月的10.09元人民币下降到1998年8月的5.73元人民币、升值43.22%,略高于同期美元对日元的升值幅度(42.21%)。

<br/> 3、1998年8月~2005年1月人民币小幅度贬值。

1998年8月份以后,随着美元对目元的小幅度贬值,人民币对日元也持续贬值,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从1998年8月的5.73元人民币上升到2005年1月的8.01元人民币、贬值39.9%,与同期美元对日元的贬值幅度相同(40%)。

<br/> 4、2005年1月~2007年7月人民币小幅度升值。

2005年1月份以后,美元对日元小幅度升值,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从2005年1月的8.01元人民币降为2007年7月的6.22元人民币、升值22.38%,远高于同期美元对日元14.96%的升值幅度。

<br/> 5、2007年7月份以后人民币再度较大幅度贬值。

2007年7月份以后美元对日元持续贬值,100日元兑美元汇率从2007年6月份的0.8153提高到2010年2月份的1.1085、贬值35.97%。

期间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从2007年6月份的6.2037提高到2010年2月份的7.551、贬值21.72%,人民币对日元汇率贬值幅度远小于美元对日元贬值幅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