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4-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7d09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4.png)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1. 引言混合结构房屋是指在建筑中采用不同材料的结构设计,既包括钢结构,也包括混凝土结构。
在混合结构中,墙体和柱是承担主要荷载的构件之一。
本文将介绍混合结构房屋墙体和柱的设计原则以及相关考虑因素。
2.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2.1 墙体类型选择在混合结构中,常见的墙体材料包括混凝土墙和钢筋混凝土墙。
墙体的选择应根据建筑需要、荷载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2.2 墙体承载能力计算墙体的承载能力计算需要考虑墙体的几何形状、材料强度、纵向配筋等因素。
根据墙体所受荷载和边界条件,可以采用弯曲计算、轴心受压计算等方法进行墙体承载能力的计算。
2.3 墙体稳定性设计墙体的稳定性设计包括水平稳定和垂直稳定两个方面。
水平稳定主要考虑墙体的抗风稳定能力,而垂直稳定则包括墙体的抗地震稳定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设防烈度、建筑高度等因素来确定相应的稳定性要求。
3. 混合结构房屋柱设计3.1 柱形状和尺寸设计柱的形状和尺寸设计需要满足建筑荷载和结构要求。
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可以选择矩形柱、圆形柱或其他形状的柱。
柱的截面尺寸需要通过强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来确定,确保柱在承受荷载时不会发生破坏或过度变形。
3.2 柱的承载能力计算柱的承载能力计算需要考虑柱的几何形状、材料强度和配筋等因素。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计算和弯曲构件承载能力计算。
同时,地震作用下的柱的承载能力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
3.3 柱的连接设计柱的连接设计主要涉及柱与梁、柱与地基的连接。
连接的设计需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确保连接不会成为结构的弱点。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榫卯连接等。
4. 结论本文介绍了混合结构房屋墙体和柱的设计原则和相关考虑因素。
墙体的设计应根据荷载要求和稳定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墙体类型,并进行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计算。
柱的设计需要注意柱的形状和尺寸选择、承载能力计算以及连接设计。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和柱的设计关系到房屋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构造和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构造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73c2084254b35effd342f.png)
图 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
(a) 刚性方案;(b) 刚弹性方案;(c) 弹性方案
图 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
(a) 刚性方案;(b) 刚弹性方案;(c) 弹性方案
图 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
(a) 刚性方案;(b) 刚弹性方案;(c) 弹性方案
表4.1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4.2 墙、柱高厚比验算
① 纵墙、柱下端在基础顶面处固结,上端与屋架 (或屋面梁)铰接;
② 屋盖结构可作为纵墙上端的不动铰支座。 按照上述假定,每片纵墙就可以按上端支承在不 动铰支座和下端支承在固定支座上的竖向构件单独进 行计算。
(1) 竖向荷载作用下墙体的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包括屋面荷载和墙体自重。屋面荷载包 括屋盖构件自重和屋面活荷载或雪荷载,这些荷载通 过屋架或屋面梁作用于墙体顶部。
(1) 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带壁柱截面几何特征(图4.8) 截面面积
A=8.125×105mm2 形心位置
y1=148mm y2=240+250-148=342mm 惯性矩 I=8.86×109mm4 回转半径 i≈104mm 折算厚度 hT=3.5i=364mm
壁柱下端嵌固于室内地面以下0.5m处,柱高 H=4.2+0.5=4.7m,S=24m>2H=9.4m,由附表2查得壁柱的 计算高度
一般单层厂房、仓库、礼堂、食堂等多属于弹性 方案房屋。
(3) 刚弹性方案 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刚性与弹性方案之间,在荷
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较弹性方案小,但又不可 忽略不计。这种房屋属于刚弹性方案房屋,其计算简 图可用屋盖或楼盖与墙、柱连接处为具有弹性支撑的 平面排架(图4.3(b))。
在计算刚弹性方案的墙、柱内力时,通常引入空 间性能影响系数η来反映房屋的空间作用,η定义为: η=us/up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概述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68af1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d.png)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概述引言混合结构是指将不同材料和构造方式结合起来,构建起一个更加稳固和灵活的建筑结构。
在房屋建筑中,墙体作为承重构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墙体时,需要考虑房屋的整体结构、荷载情况以及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因素。
本文将对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进行概述,并介绍常用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I.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原则在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结构合理性:墙体的设计应符合房屋整体结构的要求,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性。
2.材料选择:根据房屋的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墙体构建。
3.施工便利性:墙体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和成本,尽量采用简单易行的构造方式。
4.可维护性:设计的墙体应便于维护和修复,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II. 常用的混合结构墙体设计方法1. 框架与剪力墙结合法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是常用的混合结构墙体设计方法之一。
在此设计方法中,墙体作为房屋的剪力墙,承担抗震和抗侧向荷载的作用。
同时,框架结构提供了垂直荷载的承载能力。
通过将这两种结构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增加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2. 钢筋混凝土与预制墙板结合法钢筋混凝土与预制墙板结合法是一种常见的混合结构墙体设计方法。
在该方法中,钢筋混凝土构成房屋的结构框架,而预制墙板作为墙体材料嵌入到结构框架中。
这种组合方式可以提供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
预制墙板通常采用轻型材料,如砖混、轻骨料混凝土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3. 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结合法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结合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混合结构墙体设计方法。
钢结构作为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而玻璃幕墙则作为外墙材料,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和通透性。
该设计方法适用于高层建筑以及需要大面积采光的建筑。
同时,玻璃幕墙可以有效减少墙体的自重,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III. 混合结构墙体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合结构墙体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结构计算:进行墙体设计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包括受力分析、荷载计算和抗震设计等。
砌体结构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的设计
![砌体结构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83371433687e21ae45a925.png)
图5.30
图5.31
• (3)毛石基础
• 毛石基础用毛石砌成阶梯形,每阶高度和毛石墙 的厚度不宜小于400mm(图5.31)。
• (4)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 • 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基础常采用C10或C15混凝土
或在混凝土掺入20%~30%的毛石,毛石强度等 级不低于MU20。
图5.32
图5.33 • 5.7.2 刚性基础台阶的容许宽高比 • 一般由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控制,即要求
• 3)本层墙自重G,即本层楼板底面到所计算的横截 面之间的一段墙体自重,作用于本层墙体重心处。
• (2)控制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 5.3.4 计算示例 • 5.4 弹性方案房屋墙(柱)的计算
图5.19
• 图5.19(a)为单层单跨弹性房屋在风荷载作用下的 计算简图,其计算步骤如下:
• ①先在排架横梁水平处(右端)加上一个不动铰支 承,阻止其侧移发生(图5.19(b)),同刚性方案一样 计算出墙、柱内力和该不动铰支承中的水平反力。
图5.26 • (3)控制截面 • 地下室墙体一般要进行三个截面的验算。 • 1)地下室墙体上部截面(即Ⅰ-Ⅰ截面) • 2)地下室墙体的下部截面(即Ⅱ-Ⅱ截面) • 3)跨中最大弯矩截面(即Ⅲ-Ⅲ截面)
• 5.6.3 计算示例
• 5.7 墙、柱刚性基础设计
• 5.7.1 刚性基础的类型和材料
• 刚性基础按构造常分为条形基础,单独基础。如 图5.28所示。
• 5.7.3 基础埋置深度 • 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是指基础底面距室外设计
地面的距离[图5.34(a)],记为d/m,简称埋深。
图5.34 • 基础埋置深度按下列条件确定:
• ①基础埋置应大于气候变化或树木生长导致地基 土胀缩,以及其他生物活动形成孔洞等可能到达 的深度,除岩石地基外,不宜小于0.5m。
砌体结构 第四章 4.3
![砌体结构 第四章 4.3](https://img.taocdn.com/s3/m/61454c19c5da50e2524d7f1f.png)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将一块块的砖从地面往上叠砌,当砌到一定的高为什么要验算墙、柱的高厚比?度时,即使不受外力作用这样的砖墩也将倾倒。
若砖墩的截面尺寸加大,则其不致倾倒的高度显然也要加大。
若砖墩上下或四周边的支承情况不同,则其不致倾倒的高度也将不同。
混合结构房屋中,砌体结构及其构件必须满足承载力计算的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
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高厚比验算主要包括三个问题: 一是允许高厚比的限制;二是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 三是哪些墙需要验算高厚比。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4.3.1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根据工程实践经验,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及理论校核得到墙、柱允许高厚比值,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6.1.1采用表 6.1.1 墙、柱允许高厚比[b ]值这是在特定条件下规定的允许值,当实际的客观条件有所变化时,有时是有利一些,有时是不利一些,所以还应该从实际条件出发作适当的修正。
砂浆的强度等级墙柱M2.52215M5.02416≥M7.52617注:1 毛石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2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20%,但不得大于28;3 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14,对柱取11。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4.3.1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允许高厚比的影响因素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拉接墙的间距;支承条件;砌体类型;砌体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构件重要性(承重墙与非承重墙); 砌体截面型式(如:是否开洞); 构造柱截面及间距;房屋使用情况(有无振动荷载)。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表 6.1.1墙、柱允许高厚比[b ]值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对用同一材料制成的等高、等截面杆件,当两端支承条件相同,且仅承受自重作用时失稳的临界荷载比上端受有集中荷载的要大,所以非承重墙的允许高厚比的限值可适当放宽。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104c8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f.png)
内框架承重
一、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第六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房屋内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外部的砖墙、砖柱组成
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
楼面荷载→梁→外墙及框架柱→基础→地基
内框架承重适合多层工业厂房、仓库和商店等建筑
特点: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第六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混合结构房屋是指墙、柱、基础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体材料,楼盖、屋盖等水平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房屋。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主要包括:
结构布置方案
计算简图
荷载统计
内力计算
内力组合
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
”
4
一、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第六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04
确定计算单元
01
02
03
04
05
06
07
”
4
计算单元与计算简图
刚性方案房屋墙体的设计计算
第六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3、多层刚性方案房屋承重横墙的计算
计算要点
四、刚性方案房屋墙体的设计计算
取1m宽横墙作为计算单元
每层墙视为两端铰接的竖向构件
顶层为坡屋顶时高度取层高加山尖高的平均值
横墙两侧楼盖传来的荷载相同时为轴心受压 不同时横墙为偏心受压
第六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带壁柱墙高厚比验算
墙柱高厚比验算
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01
墙柱高厚比验算
02
第六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03
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
04
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4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4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a539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2.png)
4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是指将不同材料或不同结构形式的墙体组合在一起,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到整体性能要求的一种设计方式。
混合结构墙体设计可以综合利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等多种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房屋的抗震、隔声、保温等性能,并满足不同设计要求。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钢筋混凝土墙体: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块墙体结合,使钢筋混凝土墙体承担房屋的主体荷载并具备较好的抗震能力,而砌块墙体则提供隔声、保温等附加功能。
这种设计方式既保证了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又提高了房屋的隔声、保温等性能。
2.钢结构与混凝土墙体结合:将钢结构作为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而在内部构造中采用混凝土墙体作为隔墙,既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又可以提供较好的隔声和保温效果。
此外,钢结构的开裂问题可以通过混凝土墙体的包裹来解决,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钢结构与木结构结合:将钢结构作为房屋的主体框架,而在内部采用木结构作为隔墙,可以充分利用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利用木结构的隔声、保温性能。
此外,木结构具有较好的湿度调节能力,可以调节房屋内部的湿度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
4.钢框架与预制板墙体结合:钢框架结构作为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而墙体则采用预制板,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施工速度。
预制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钢筋配置,提高墙体的抗震和承载能力。
此外,预制板具有高强度、隔声、保温等特点,提高了整体房屋的性能。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形式,根据实际项目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和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房屋的整体结构性能要求、建造成本、施工难度等因素,选取最适合的结构形式,以达到经济、安全、美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
第三章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资料
![第三章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3fe059af1ffc4ffe47ac3f.png)
up
• 通过试验并结合经验得出不同屋盖形式、 不同横墙间距下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3.2.1、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
• 刚性方案
0.33
• 弹性方案
0.77
• 刚弹性方案 0.33 0.77
实际上,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划分可依据屋盖、 楼盖类型,按横墙间距来划分(P58表3.2)
(1)横墙承重方案:整体性差 (2)纵墙承重方案:可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 (3)纵横墙承重方案:整体性好,空间刚度大 (4)内框架承重方案:基础沉降不均匀 是设计的基础,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 与造价,应多做比较后确定。
横墙承重方案
• 竖向荷载传力路线 : 屋(楼)面荷载 → 横墙 → 基础 → 地基
3.2.1、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
• 刚性方案
0.33
• 弹性方案
0.77
• 刚弹性方案 0.33 0.77
实际上,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划分可依据屋 盖、楼盖类型,按横墙间距来划分(P58表 3.2)
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工作
• 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us
up
• 通过试验并结合经验得出不同屋盖形式、 不同横墙间距下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3.2.2 墙、柱内力分析
一、计算简图的确定 两端无山墙的单层房屋 (按弹性方案考虑)
两端无山墙的单层房屋
—平面排架顶点 的水平位移
变形特点:由于没有山墙,单元之间没有相互制约作用,每 开间受力相同,墙顶水平位移与房屋长度无关,沿纵向处处 相等.
传力路径:风载→纵墙→纵墙基础→地基
计算简图:纵墙排架柱上端与屋盖梁铰接,下端嵌固于基础 的平面排架.
[屋盖梁→山墙→山墙基础]→地基
砌体结构第四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课件
![砌体结构第四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8c2a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6.png)
4.2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 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η在一定范围内即认为是某一种方案。
例如:第一类屋盖
η<0.33 属刚性方案;
η>0.77 属弹性方案;
0.33≦η≦0.77 属刚弹性方案。
刚性方案
us
s
0
0
p
弹性方案
us uP
1
刚弹性方案
0 us uP
第2页/共73页
4.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
❖ 基础(墙下刚性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
❖上部结构 竖向承重构件——墙、柱 水平承重构件——屋盖、楼盖(梁、板、过梁、墙梁、挑梁) 楼梯、阳台、雨篷 圈梁、构造柱
承重墙 墙 非承重墙(自承重墙)
分隔墙(隔墙)
1
— — — — 0.33 0.39 0.45 0.50 0.55 0.60 0.64 0.68 0.71 0.74 0.77
2
— 0.35 0.45 0.54 0.61 0.68 0.73 0.78 0.82 — — — — — —
3
0.37 0.49. 0.60 0.68 0.75 0.81 — — — — — — — — —
第16页/共73页
4.2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up —按平面计算模型算出的水平位移; us —实际结构中的水平位移;
则由于存在空间作用, us =u1+u≦up , 两者的差异反映了空间作用的程度。
s 1 p
η—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又可称为房屋 考虑空间工作后的侧移折减系数。
❖ 房屋的空间刚度取决于横(山)墙的刚度、横(山)墙的间距及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第六节 地下室墙
一、概述
地下室墙顶板是现浇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地下室是现浇素混 凝土地面,地下室墙体为砌体结构。 地下室墙体的计算特点: 1、地下室墙体静力计算一般为刚性方案。 2、墙体较厚,一般可不进行高厚比验算。 3、地下室墙体计算时,作用于外墙上的荷载,除上部墙体传来的
back
8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1、砂浆强度等级 2、砌体截面刚度 3、砌体类型 4、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 5、构造柱间距及截面 6、横墙间距 7、支承条件
二、高厚比验算
1、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H0 h 1 2
H 0 --墙柱计算高度,按表4.4采用。
back
9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back
23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上柔下刚多层房屋的计算 下面各层横墙间距较密,顶层横墙较少,如顶层横墙间距超过刚性 方案限值,而下面各层均符合刚性方案的房屋,称为上柔下刚的多 层房屋。 3、上刚下柔多层房屋的计算 底层横墙间距超过刚性方案限值,而上面各层均符合刚性方案的 房屋,称为上刚下柔的多层房屋。
back
20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3、选择控制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 Ⅰ-Ⅰ截面:墙体顶部位于大梁(或板)底的砌体截面; Ⅱ-Ⅱ截面:墙体下部位于大梁(或板)底面上的砌体截面。
back
21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二、多层刚性方案房屋承重横墙的计算
1、选取计算单元和计算简图 2、控制截面的承载力验算
2、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及内力 (1)、屋面荷载作用
Ma Mb M
M A MB M / 2
Mx
M 2
2 3
x H
back
17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风荷载作用
三、单层刚弹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计算
back
18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第五节 多层房屋墙体计算
一、多层刚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计算
l --构造柱间距,此时s取相邻构造柱间距。
(2)、构造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H0 h 1 2
back
13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第四节 单层房屋墙体计算
一、单层刚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计算
1、假定: (1)、纵墙、柱下端在基础顶面处固接,上端与屋面大梁(或屋
架)铰接。 (2)、屋盖结构可作为纵墙上端的不动铰支座。
back
22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三、多层刚弹性方案房屋的计算
1、多层刚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1)、在平面计算简图的多层横粱与柱联结处加一水平铰支杆,
计算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无侧移时的内力和各支杆反力; (2)、考虑房屋的空间作用,将支杆反力乘以η,反向施加于节
点上,计算出排架内力; (3)、叠加上述两种情况求得的内力,即可得到所求内力。
荷载,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地下室墙自重以外,还有土侧压力,水 压力,有时还有室外地面荷载。
back
25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 0.12.17 20.12.1 7Thurs day , December 17,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 0:22:27 00:22:2 800:22 12/17/2 020 12:22:28 AM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2 月17日 星期四1 2时22 分28秒 Thursday , December 17, 2020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 0.12.17 2020年 12月17 日星期 四12时 22分28 秒20.1 2.17
谢谢大家!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17日 上午12 时22分2 0.12.17 20.12.1 7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 020年1 2月17 日星期 四上午1 2时22 分28秒0 0:22:28 20.12.1 7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2月 上午12 时22分2 0.12.17 00:22D ecember 17, 2020
例题4.1
back
12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3、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
(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H0 h 1 2c
c
--带构造柱墙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c
1
bc l
--系数,对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 0 ;对混凝土砌
块、粗料石、毛料石及毛砌体, 1.0 ;其他砌体,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bc --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
h h T --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 T 3.5i
i --带壁柱墙截面的回转半径, i I A
back
11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h 1 2
将壁柱视为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座,计算Ho时,s取壁柱间距离, 不论带壁柱墙体的房屋的静力计算时属何种计算方案, Ho均按刚 性方案考虑。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1700 :22:280 0:22De c-2017 -Dec-2 0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0:22:2800:22:2 800:22 Thursd ay , December 17, 2020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2.17 20.12.1 700:22:2800:2 2:28De cember 17, 2020
第二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一、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工作
back
4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值愈大,表示整体房屋的水平侧移与平面排架的侧移愈接近,
即房屋空间作用愈小;
值愈小,房屋的水平侧移愈小,房屋的空间作用愈大。
横墙间距是影响房屋刚度或侧移大小的重要因素。
back
5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2 月17日 星期四1 2时22 分28秒0 0:22:28 17 Dec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2时2 2分28 秒上午1 2时22 分00:22:2820.1 2.17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2. 1720.1 2.1700:2200:22 :2800:2 2:28De c-20
back
1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横墙承重方案 房屋开间不大,横墙间距较小,将楼 (或屋面)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的结 构布置。
3、纵横墙承重方案
back
2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4、内框架承重方案 外墙与内柱同时承重。 楼板铺设在梁上,梁两端 支承在外纵墙上,中间支 承在柱上。
back
3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的50%。 2、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 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
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
back
7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第三节 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验算包括两方面: 1、允许高厚比的限值 2、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
一、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
第四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第一节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
一、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
由板、梁、屋架等构件组成的楼(屋)盖是混合结构的水平承重结 构;墙、柱和基础组成混合结构的竖向承重结构。
二、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
1、纵墙承重方案 无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 由纵墙直接承受楼面、屋面 荷载。
x H
(3)、墙体自重
(4)、控制截面及内力组合
back
16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二、单层弹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计算
1、假定: (1)、屋架(或屋面梁)与墙柱顶端铰接,下端嵌固于基础顶面。 (2)、屋架(或屋面梁)视作为刚度无限大的系杆,在轴力作用
下无伸缩变形,在荷载作用下,柱顶水平位移相等。 单层弹性方案计算简图
1、选取计算单元 2、计算简图及内力分析
back
19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M
1 12
qH
2 i
对于刚性方案多层房屋外墙,当符合下列要求时,
静力计算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1)、洞口水平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
2/3。
(2)、层高和总高不超过表4.6的规定。
(3)、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
二、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
考虑屋盖刚度和横墙间距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按房屋空间刚度大 小,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 1、刚性方案 2、弹性方案 3、刚弹性方案
back
6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三、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
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墙中开有洞口,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
back
14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及内力 (1)、屋面荷载作用
Ra
RA
3M 2H
Ma M
M A M / 2
Mx
M 2H
2
3
x H
back
15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风荷载作用
Ra'
3q 8
H
RA'
5q 8
H
M
' A
q 8
H
2
M
' x
qH 8
x3 4
1 --自承重墙的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h 240mm, 1 1.2
h 90mm, 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