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细胞学在血清固定梅毒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梅毒实验室测试题一、单选题1、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A 革兰染色B 美兰染色C 镀银染色D 伊红染色2、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A TPPAB ELISAC RPRD FTA-ABS3、TPPA只能检测到:A IgAB IgGC IgG+IgM+IgA等混合抗体D IgM4、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A 皮肤溃疡组织液B 羊水C 血液D 脑脊液5、RPR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A 血清B 血浆C 全血D 脑脊液6、ELISA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A 血清B 血浆C 全血D 脑脊液7、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B 镀银染色C 培养基培养D 核酸检测8、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A (100±2)转/分 B(100±10)转/分C (120±2)转/分D (120±10)转/分9、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A 25±2mmB 18±2mmC 20±2mmD 30±2mm10、RPR/TRUST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A 5分钟B 8分钟C 10分钟D 12分钟11、TRUST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A 50μlB 30μlC 25μlD 17μl12、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C TPPAD FTA-ABS13、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A 50μlB 30μlC 25μlD 17μl14、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A RPRB ELISAC VDRLD TRUST15、TPPA试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A 1:20B 1:40C 1:80D 1:16016、ELISA法采用的抗原是:A 重组抗原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D 类脂质17、TPPA法采用的抗原是:A 重组抗原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D 类脂质18、RPR法采用的抗原是:A 重组抗原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19、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20、室间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A 检测方法有效性B 检测结果精确性C 检测结果准确性D 检测方法可行性21、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A 检测方法有效性B 检测结果精确性C 检测结果准确性D 检测方法可行性22、RPR只能检测到:A IgAB IgGC IgG+IgM+IgA等混合抗体D IgM23、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A TRUSTB ELISA24、不推荐用于梅毒血液筛查的试验是:A TRUSTB ELISAC PCRD TPPA25、病原学检测不推荐用于:B 二期梅毒C 潜伏(隐性)梅毒D 神经梅毒26、梅毒IgM 抗体检测主要推荐用于诊断:A 先天梅毒B 二期梅毒C 潜伏(隐性)梅毒D 孕妇梅毒27、脑脊液VDRL试验阳性可作为诊断依据的是:A 一期梅毒B 二期梅毒C 潜伏(隐性)梅毒D 神经梅毒28、对神经梅毒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方法:A 血液TRUSTB 血液ELISAC 血液RPRD 脑脊液VDRL29、需要采用显微镜判读凝集结果的试验:A TRUSTB ELISAC RPRD VDRL30、全血标本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法:A TRUSTB ELISAC RPRD 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31、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最先可检测到抗体的方法:B TPPAC RPRD VDRL32、梅毒孕妇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抗体:A IgMB IgGC 所有抗体D IgA33、梅毒的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主要是观察:A 具有特征性运动方式的螺旋体B 具有特殊染色的螺旋体C 具有特征性的炎症细胞D 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34、镀银染色镜检主要是观察梅毒螺旋体:A 具有特征性运动方式的螺旋体B 具有特征性形态的螺旋体C 具有特征性的炎症细胞D 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35、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在二期梅毒时产生阳性率是:A <90%B 100%C <95%D >95%36、梅毒螺旋体抗原抗体在二期梅毒时产生阳性率是:A <90%B 100%C <95%D >95%37、对梅毒治疗疗效判断没有参考意义的定量试验方法:B TPPAC RPRD VDRL38、对先天梅毒诊断有意义的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随访最长时间:A 六个月 B九个月C 十二个月D 十八个月39、RPR/TRUST试验如怀疑有前带现象,复检时需将血清至少稀释至:A 1:2B 1:4C 1:8D 1:1640、TPPA试验混匀抗原抗体的方法应采用:A 水平旋转仪B 手工混匀C 96孔平板振荡器D 混悬器41、RPR/TRUST试验混匀抗原抗体的方法应采用:A 水平旋转仪B 手工混匀C 96孔平板振荡器D 混悬器42、RPR/TRUST生物学假阳性表明标本中:A 存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B 不存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C 存在梅毒特异性抗体D 存在梅毒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43、RPR和TRUST检测对同一份阳性标本进行定量检测,其滴度:A 不一定一致B 一定一致C RPR一定高于TRUSTD TRUST一定高于RPR44、目前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的“金标准”方法有:A ELISAB TPPAC 化学发光法D 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45、PCR检测梅毒螺旋体时,不推荐采用的标本:A 组织液B 淋巴液C 脑脊液D 血液46、大样本梅毒筛查时一般推荐使用A ELISAB TPPAC RPR/TRUSTD 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47、梅毒筛查RPR阳性,排除生物学假阳性的检测方法是:A TRUSTB TPPAC VDRLD RPR48、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体:A IgMB IgGC 所有抗体D IgA49、梅毒IgM 抗体检测可以用于临床诊断:A 一期梅毒B 二期梅毒C 潜伏(隐性)梅毒D 神经梅毒50、根据致病危害程度,梅毒螺旋体的病原微生物中的分类为: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D 第四类二、是非题1、除部分极早期梅毒外,一般梅毒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过有效抗梅治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常终身阳性。
中药疗法对梅毒血清固定的干预研究
梅毒 系 由梅毒 螺旋 体 ( eoe apl u 引 起 的一 种慢 t pnm ai m) r l d 性性传播 疾病 , 可侵犯全 身各组织 器 官 , 成多 器 官的损 害 , 造 可 通过胎盘传 播引起 流产 、 产 、 产 、 传梅 毒。 为我 国 目前 主 早 死 胎 要性传播 疾病之一 , 近年来 , 梅毒 发病 率呈 逐年上 升 , 尤其 梅毒 患者血 清固定 (eo eia c) sr -rs tne 发生率显著增 高… , s 临床治疗 相 当困难 , 快速血浆 反 应 素环 卡 片试 验 ( P 滴 度持 续 阳性 , R R) 血 清及 临床症状 反 复 , 在心 理方 面 对患 者也 造 成 较大 的影 响 , 梅 毒 出现血清固定 的确 切原因 目前 尚不 清楚 , 有学 者 J 为与机 2认 体细胞 免疫 功能 受 抑制 或神 经 系统 受 累有 关。本 研究 采 用 中
验。 2 结 果 2 1 各组 治疗前后 IN一丫水平 比较 . F
中药 组 、 西药组 治疗 后
IN一 水平均有 明显 提高 ( <00 或 0 0 )与对照 组 比较 F 7 P .1 .5 , 差异有显著性 ( <00 或 00 )见表 l P .l .5 , 。 表 l 各组 治疗 前后 IN一 F 7水平 比较 ( 单位 : , ±S 培 )
药组 、 药组 的治疗 总有效 率差异无 显著 性, 与对照组 比较 差异有 显著 性( 均<00 ) 西 但 P .5 。结论 中药复方 能提 高梅 毒血清 固定 患者 的免 疫功能 , 对血清 R R的干预作用有待进 一步研究。 P 关键 词 :梅 毒 / 治疗 ; 清固定 ; 医免疫学 ; 血 中 干扰素 丫 重组 ,
梅毒血清固定发病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79 )pt n t cna p is n (98 )pt n wt a n s hi A og 3pt n S -P Aw oiv n5 ae, 2 .% aet ls odr s hi ad3 6.% a i ti hlety is m n 4 a i tC FT P a ps ei ss i s le y y l o es t p l. es s i t c
螺 旋 体 D A 阳性 。梅 毒 血 清 固定 患 者 与 正 常 对 照 组 相 比外 周 血 C 3 、 D 细 胞 及 CM / D 比值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N D C 8 I C8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0 ) C 4 .5 ,D 细胞有所升高( P<00 ) 而 N .5 , K细胞则 显著 降低 ( 0 0 1 。结论 P< .0 ) 状神经梅毒及细胞免疫失衡和免疫抑制 可能是导致梅毒血清 固定 的重要原 因。 关键词 : 梅毒 ; 血清固定 ; 病因; 脑脊液检查 ; 细胞免疫功能
2 00 ) 3 0 1 ( 安徽 医科大学附属省立 医院、 安徽省立 医院皮肤科 , 安徽 舍肥
摘要 : 目的 探讨引起梅毒血清 固定的可能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 4 3例梅毒血清 固定患者 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对 其脑脊液进行常规 、 生化及 T U T T ' 梅毒螺旋体 D A检查 , R S 、P A、 P N 同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T细胞亚群及 N K细胞 了解患 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 。结果 4 3例血清固定 患者 中男性 1 , 3 , 0例 女 3例 男女 比例为 1: . 。一期梅毒发生血清 固定 1 2 33 例( . 3 , %) 二期梅毒 1 (7 9 , 2例 2 . %) 潜伏梅毒 3 0例( 98 ) 6 .% 。脑脊液检查 5例 T P P A阳性 , 其中 I 同时有 T U T阳性 , 例 RS 3例梅毒
住院梅毒32例临床分析
( 1 .镇江市第一人 民医院皮肤科 , 江苏 镇江 2 1 2 0 0 2 ; 2 .镇江市第一人 民医院神经 内科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神 经梅毒 的诊 断、 脑脊液异 常的含 义和价值 。方法 以住 院治 疗的 3 2 例梅 毒 为研 究对 象 。 分析其 临床表
蛋 白质测定 > 0 . 5 g / L 6例 , 范 围在 ( 0 . 5 1~1 . 1 9 ) g / L 。
病率逐渐上升 , 越 来越多 的患者需要住 院检查和治 疗, 现 总结我 院 2 0 0 7年 1 0月一 2 0 1 3年 1月住 院 梅 毒 患者 3 2例详细分析 , 以提高对梅毒特别是 神经梅毒
住院梅 毒以神经梅毒和血 清固定为主 , 脑脊 液检 查是 明确和排除神经梅毒 的重要依据 。脑脊液异 常情况复 杂 , 在诊 断 中
的地 位 也 不 相 同 . 需进 行 具 体 分 析
【 关 键词 】 梅毒 ; 神经梅毒 ; 脑脊液检 查 : 血 清 固定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5 9 . 1 l 文献 标 志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3 1 0 . 2 0 1 3 . 0 6 . 0 2 9
现、 病史、 放射扫描检 查、 脑脊液检 查, 并列表 比较分析 。结果 结论 神 经梅 毒 1 5例( 确诊 1 0例 , 疑 似 5例 ) , 血清 固定 9例 , 潜伏梅毒
3例 , 二期梅毒 5例 。有脑脊液异 常者 2 2 例, 其中 R P R 阳性 1 0例 , T P H A 阳性 1 7例 , 白细胞计数 增 高 1 5例 , 蛋 白质 增 高 6例 。
梅毒血清固定的产生及临床转归
梅毒血清固定的产生及临床转归刘焕颜; 梁晓冬; 邓婕; 叶瑞贤; 熊绮颖; 张锡宝【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9(035)010【总页数】4页(P637-640)【关键词】梅毒; 血清固定; 血清反应素滴度【作者】刘焕颜; 梁晓冬; 邓婕; 叶瑞贤; 熊绮颖; 张锡宝【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湛江 524023;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州 510095【正文语种】中文梅毒血清固定(serofast)是指梅毒患者经规范驱梅治疗后,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反应素滴度降低,并长期维持在一定滴度,没有完全阴转的现象。
目前国内外有关梅毒血清固定的研究不少,但就其具体概念或定义,尤其是梅毒患者初次治疗后经过多长时间的随访可判定为血清固定尚无统一定论。
在众多的观点中,笔者认为早期梅毒随访1年、晚期梅毒随访2年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不转阴,持续在某个水平不再降低超过3个月确定为血清固定比较合适。
若随访时间太长,病程已进入晚期,则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若观察时间较短,则尚难以确定药物疗效,同时,还应关注血清学反应随时间而发生的动态变化。
秦家碧等[1]认为对血清固定的定义应该把握几个关键信息:①梅毒需要经过正规驱梅治疗;②排除重复感染;③排除可能引起非梅毒螺旋体抗原反应素试验假阳性的可能因素及神经梅毒;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素试验长期维持在低滴度不阴转。
血清反应素试验转阴是评价梅毒治疗效果极其重要的指标。
血清固定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有关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相关风险因素也较为复杂,严重阻碍了梅毒血清固定的防治。
因此,现就梅毒血清固定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梅毒血清固定的产生1.1 发生率 Sena等[2]报道465例早期梅毒患者经过正规驱梅治疗6个月后,20.6%出现血清固定,其中一期梅毒13%,二期梅毒14.2%,早期潜伏梅毒37.9%。
Lin等[3]报道国内1208例患者在接受梅毒推荐治疗后1年内有34.02%(411例)表现为血清固定,其中一期梅毒13.83%,二期梅毒45.02%,潜伏梅毒39.31%。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IL-10水平检测及其相关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12月第8卷第36期ChinJMisdiagn,Dec2008Vol8No.368845张受限阶段,左房后负荷增加。
左房内径扩张。
结果使左房失代偿。
左房动力减低,LAEF及LA—Va、SR显著下降,左房收缩功能明显减退。
此外.比较发现,假性正常化或舒张功能受限组LAEF值低于其他两组。
综上所述,RT一3DE及TDI指标在高血压病早期变化先于二尖瓣口血流改变,揭示r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对于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1]李方,张运,王黄,等.实时三维超声新动图检测冠心病左房容量与功能的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3(7)。
585—588.L2]PourtanenT,IkonenA,VainioP,eta1.LeftAtrialvolumeas—sessedbytrandthoraticthreedimensionalechocadiographyandi.magneticresounanceimagining:dynamicchangesduringtheheartcycleinchildrenheart[]].Heart,2004,83:537—542.收稿日期:2008—04—20;修回日期:2008—08—25责任编辑:李新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一12、IL一10水平检测及其相关分析包图雅1,于娜沙2,曾抗2【摘要】目的: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IL-10水平,探讨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关系。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梅毒I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一12,IL一10水平t并与健康组相对照。
结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低于健康对照组(P<o.01),而JIlL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O.01)。
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衡,IL一12、IL.10可能在梅毒螺旋体的清除过程中发挥霞要免疫调节作用。
【主题词】梅毒/血液;自细胞介素lo/血液;白细胞介素12/血液[oo图分类号】R759.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647(2008)36—8845—02为探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笔者采用EI。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45例临床及脑脊液结果分析
伴发尖锐湿疣者 2 例。一期梅毒 1 , 例 二期梅毒 6 例 ) 例脑 脊液 异 常患者 的血 清 固定 滴度 分 别为 1 例, 。7 : 潜伏梅毒( 包括早期潜伏梅毒 、 晚期潜伏梅毒及病期 4 2 )182 )1 1( 例 )13 ( 例 ) 5 患 ( 例 、 :( 例 、 :6 1 、:22 。4 例 不 明者 )8 。 3例 者 均 无 明显神 经 系统症 状 , 颅 MR 均未 见异 常 , 头 I 见 12 方 法 均 规 范青 霉 素 治 疗 1 5 疗 程 , 霉 表 1 . ~个 青
表 1 4 例梅毒 患者血 清固定形成 时间和滴度 5 例
( 血清 同定 形 成 时 间 指 初 诊 到 血 精 滴 度 【I 不再 降 低 的 时 间 ) 五定
3 讨
论
发 生 (11%)且 多 为 潜伏 梅 毒 患 者 。梅 毒 血 清 同 1.1 ,
对 于判 定 出现 梅 毒 血清 固定 的具体 时 间 , 目前 定 的形成 主要 与 梅毒 分期 有关 , 与患者 的性 别 、 而 年 尚无定论 。杨文林 等 … 为 , 间只是 判定血 清 固定 龄 、 P 认 时 R R试 验初 步滴度 无 显著相 关 。
11 临床 资料 .
诊 的 梅 毒血 清 固定 患 者 ( 规 治 疗后 按 规 定 时 间 随 正
4 例血清固定患者 中R R 5 P 滴度固定于原倍者 4
访 血 清反 应 不 阴转 且 滴度 无 下 降趋 势 或超 过 2 血 例 , :者 1 例 , : 者 l 例 , : 者 l 例 , :6 2 年 12 5 14 2 18 0 11者 清 反应 素 滴度 抗 体 不再 降 低 为判 定 依 据 )共 4 例 , 例 , : 2者 2例 ; 定 于 I 8及 以 下 占 4 , 5 13 固 : 1例
102.梅毒血清学检验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参考范围: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阴性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阴性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阴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1:25以下为阴性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试验标本活动螺旋体数为对照标本的40%为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Ab)阴性临床评价:1.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密螺旋体,是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
机体对梅毒螺旋体感染可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依据之一。
血清学试验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类是VDR L,USR和RPR.属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用正常牛心类脂质作为抗原,测定血清中的反应素,为筛查试验。
另一类是FTA-ABS,TPHA和TPl,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为确证试验。
2.非螺旋体抗原试验(VDRL,USR,RPR)敏感性高,其反应素效价与病变活动性有关。
第一期梅毒病灶出现后1~2周即可测出反应素,第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反应素效价最高,阳性率可达99%,经药物治疗后可转阴。
先天性梅毒80%~100%阳性。
但此类试验特异性不高,常有假阳性反应,在分析结果时应注意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特异性试验作出正确判断。
FTA-AB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在早期梅毒首先出现阳性,病人经药物治疗后反应仍不转阴,故不能用作疗效的评价,常用于梅毒的确定诊断。
TPI是一种经典的特异性较高的梅毒血清学反应,假阳性不到1%,主要用于晚期梅毒及疑难病人的诊断。
TPHA具有敏感、快速、简便等特点,但特异性不及FTA-ABS和TPI。
采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梅毒具有诊断价值。
3.暗视野检查法对梅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此法系采取病灶组织渗出液、淋巴穿刺液或组织悬液制成涂片,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直接检查梅毒螺旋体,主要适用于初期梅毒的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暗视野检查法一次阴性结果不能否定梅毒的存在,一般连续检查3天阴性才能予以排除。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抑郁情绪调查和生活质量评估
D Q 量 表 的 其 他 问题 ,则 仅均 < 。 4 LI 08 ,说 明该 3 D Q 在评 价 梅毒 血 清 固定 患者 的 生 活质 量 时 , LI 问 题 1和 问 题 4可 能 对该 D Q 量 表 的 总体 信度 产 LI
设法 获得过 度治 疗 , 以期 R R阴转 。 P 本 次调 查设 计 针对 梅 毒血 清 固定 患者 ,初 步 结 果 显 示 :该 部 分 患 者 抑 郁 情 绪 的 发 生 率 约 为 5 .2 (D ,5 2 和 5 . % ( I ,44 ) 其 中 9 % S S2 / ) 5 4 71 4 DS2 /2 ,
性病 患者 作 为特 定 人群 , 有其 较 为 独特 的心理
卫 生状态 ,在一 定 期 限 内 ,他们 普 遍存 在 情 绪 障 碍 , 神 经 质 、 强 的 掩 饰性 、 度 的难 以 自我控 如 过 过
制 的担忧 等 。梅 毒患 者更 容 易 出现情 绪 障石【 导” 。在
随访 期 间如 果 出现 血 清 固定 ,则 此 种情 绪 障碍会 发展 得更 加难 以控 制 , 而 严 重 影 响其 生 活质 量 。 进 初期 通 常表 现 为对 梅 毒诊 断 和 血梅 毒 螺旋 体 抗 体 检查 ( TP 如 P A或 R R) P 阳性 表 现 怀 疑 、 惧 和试 恐 图否 定 , 逐渐 转变 为 沮 丧 、 焦虑 、 怨恨 和 抑 郁 , 想方
1 。 0例
梅毒规范诊疗方案
梅毒规范诊疗方案一、治疗原则(一)及时治疗及早发现、及时正规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就应给予治疗。
(二)剂量足够,疗程规则不规范治疗可增加复发机会,促使晚期损害提前发生。
按照国家推荐的治疗方案进行足量、足疗程的规范治疗,不得随意增大或减少药物剂量和疗程。
(三)追踪观察梅毒治疗后通常要经过2~3 年的追踪观察。
(四)性伴检查任何与梅毒患者发生性行为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因此,应对患者过去3个月内的所有性伴,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二、治疗方案(一)早期梅毒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及病程在 2 年以内的隐性梅毒。
苄星青霉素240 万U,分为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 1 次,共1~2 次;替代方案头孢曲松0.5g~1g,每日 1 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 日。
对青霉素过敏者,用多西环素100mg,每日 2 次,连服15 日。
(二)晚期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粘膜、骨骼梅毒,晚期隐性梅毒或不能确定病期的隐性梅毒。
苄星青霉素240 万U,分为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 1 次,共 3 次。
对青霉素过敏者服用多西环素100mg,每日 2 次,连服30 日。
(三)心血管梅毒如有心力衰竭,首先治疗心力衰竭,待心功能可代偿时,可注射青霉素,但从小剂量开始以避免发生吉海反应,造成病情加剧或死亡。
青霉素第 1 天10 万U,1 次肌内注射;第2 天10 万U,共 2 次肌内注射;第 3 天20 万U,共 2 次肌内注射;自第 4 天起按下列方案治疗:普鲁卡因青霉素80 万U/日,肌内注射,连续20 日为一疗程,共 2 个疗程(或更多),疗程间停药 2 周;或苄星青霉素240 万U,分为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 次,共 3 次。
注意:1.所有心血管梅毒均需排除神经梅毒,合并神经梅毒的心血管梅毒必须按神经梅毒治疗。
2. 对青霉素过敏者服用多西环素100mg,每日 2 次,连服30 日。
神经梅毒脑脊液诊断标准
神经梅毒脑脊液诊断标准
对于神经梅毒,脑脊液检测通常是用来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的关键方法。
以下是神经梅毒脑脊液诊断的标准:
1.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脑脊液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
2.脑脊液细胞计数:如果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疾病进展。
3.蛋白质检测:脑脊液中蛋白质量增加,可能提示疾病进展。
4.根据脑脊液中以上三项指标的不同组合,可以确定患者的神经梅毒的临床分型和阶段,例如:
(1)血性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高,白细胞数增多,蛋白质量增加时,通常提示早期神经梅毒;
(2)非血性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高,白细胞数增多,但蛋白质质量不增加时,通常提示晚期神经梅毒。
梅毒实验室诊断(刘利洪)
暗视野检查法
临床意义 1、检测阳性,在临床上可确证梅毒; 2、如未能发现梅毒螺旋体,不能排除诊断; 3、无论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如何,都应进一步 进行血清学检测。
镀银染色检查
检测原理 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成棕黑色, 可以从普通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
镀银染色检查
仪器器材 1、普通显微镜 2、加拿大树胶 3、罗吉固定液 4、鞣酸媒染剂 5、Fontana银溶液 6、无水乙醇 7、无菌纱布等取材用品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定性试验 (1)试剂准备:复室温30分钟 (2)加标本:样本量50ul; (3)加抗原:抗原量(60±1滴/ml,约17ul/滴) (4)反应:反应时间8min (5)读取结果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定量试验
抗原1滴 抗原1滴 抗原1滴 抗原1滴 抗原1滴
如何就目前高发的性病,尤其是对梅毒进行有效监测 和控制? 如何对高危人群及潜在易感人群进行筛查,主动发现 无症状的性病感染者? 如何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需要完善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包括检测能力建设 和质量控制
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两个系统 疫情监测系统 实验室检测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 一个服务 规范化医疗服务
注意:应把每一份样本当作强阳性样本来处置和对待!!
பைடு நூலகம்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仪器:水平旋转仪(要求?) 试剂盒: (1)含有活性碳的抗原悬液; (2)一个标定的9号针头(0.9mm); (3)压印有18mm直径圆圈的封塑环状卡 片; (4)内部对照;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 每批试剂间的可比性,应制备外部对照 血清 (5)50ul量程移液器和吸头 (6)0.9%无菌生理盐水
常规脑脊液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意义
常规脑脊液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意义罗瑞虹;崇雨田;张宇锋;赵志新;高志良【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年(卷),期】2004(4)10【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脑脊液 ( CSF)检查结果对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和病毒性脑膜炎 /脑炎 (病毒脑 )的诊断意义。
方法 :比较 35 2例的 CSF压力、细胞学和生化结果 ,并进行逐步判别分析。
结果 :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 CSF白细胞分类的淋巴细胞百分比、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 ;判别函数的诊断总准确率为5 8.2 % ,诊断化脑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3.0 %、4 0 .4 %和 91.2 % ,结脑为 77.6 %、36 .4 %和 93.7% ,隐脑为74 .7%、6 1.6 %和 79.0 % ,病毒脑为 81.3%、84 .5 %和 79.8%。
结论 :CSF指标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对诊断化脑、结脑、隐脑和病毒脑有一定临床价值。
【总页数】3页(P1598-1600)【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脑脊髓液【作者】罗瑞虹;崇雨田;张宇锋;赵志新;高志良【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0.4【相关文献】1.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J], 王海燕2.脑脊液细胞学联合脑电图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J], 黄刚;单岩东;张昆南;刘维婕;谢旭芳;熊英琼;吴晓牧3.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糖/乳酸、脑脊液糖/血糖比值对颅内感染诊断的意义 [J], 余罗莉;杨滨;江丽4.脑脊液常规检查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 [J], 于艳红;孟跟东5.脑脊液浆细胞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J], 孔凡元;张劭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临床用
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常规检验:1、(CSF)颜色检查[正常参考值]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1 .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
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 .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 .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 .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 .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2、透明度检查[正常参考值]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1 .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 .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 .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 .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 .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3、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0-8)X106/L;儿童:(0-15)X106/L;新生儿:(0-30)X106/L。
[临床意义]1 .细胞数明显增高(>200X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中度增高(<200X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 .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4、蛋白定性试验[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1 .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
2 .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
5、葡萄糖半定量试验[正常参考值]1-5管或2-5管阳性。
梅毒病人的随访
1)早期梅毒经充分治疗,应随访2~3年,疗後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1次(包括临床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以後每半年复查1次。
随访期间严密观察其血清反应滴度是否下降与临床改变情况,如无复发即可终止治疗。
如有血清复发(血清反应由阴转阳或滴度升高2个稀释度,或RPR,USR试验阴转後又超过1:8者),或临床复发,除应加倍剂量治疗外,还应考虑是需要做腰椎穿刺做脑脊液检查,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有无梅毒感染。
如血清固定(不阴转)而无临床复发徵象者,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检查脑脊液,以除外无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可能性。
(2)晚期梅毒与晚期潜伏梅毒如疗後血清固定,需随访3年以判断是否终止治疗。
3)妊娠期梅毒早期梅毒治疗後,在分娩前应每月检查一次梅毒血清反应,如3个月内血清滴度不下降2个稀释度,或上升2个稀释度应予复治。
分娩後按一般梅毒病例进行随访。
4)神经梅毒治疗後3个月作一次临床和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以後每6个月检查1次,直到脑脊液变化转为正常。
此後每年复查1次,至少3年。
5)经充分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的新生婴儿出生时如血清反应阳性,应每月检查1次血清反应,连续8个月,如血清反应转阴,且未出现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则可停止观察。
婴儿出生时如血清反应阴性,应於出生後1月,2月,3月及6月复查,至6个月时如血清反应仍为阴性,且无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可除外梅毒。
无论出生时血清反应阳性或阴性,在随访期间如血清反应滴度逐渐上升,或出现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应立即予以治疗。
未经充分治疗或未用青黴素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或无条件进行临床及血清学随访者,应考虑对婴儿进行治疗。
梅毒患者经过及时、充分的治疗是能够痊愈的,其痊愈标准应根据不同类型及分期而不同。
早期梅毒患者的治愈标准是:经济治疗,患者体内螺旋体彻底被消灭,梅毒血清反应转为阴性,临床上无任何症状。
晚期梅毒病人经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即认为治愈,对梅毒血清反应不要求非转为阴性不可,因为少数晚期病人即使已进行了长期足够的驱梅治疗,血清反应仍然出现阳性。
梅毒检测金标准
梅毒检测金标准梅毒是一种通过性接触或从母亲传给胎儿的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
梅毒在早期阶段常常无症状,因此很难被发现,这进一步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控制和预防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
因此,梅毒的金标准检测方法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梅毒检测的金标准及其原理。
金标准检测是指对于确定某种疾病是否真实存在的最可靠的检测方法。
梅毒的金标准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梅毒螺旋体相关抗体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当前,梅毒金标准检测的方法主要是血液检测和腰穿(脑脊液检测),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血液检测是最常用的梅毒金标准检测方法之一。
常见的血液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球沉降试验(VDRL)和梅毒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RPR)。
这些试验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另外,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以检测患者体液中与梅毒螺旋体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如物化检测法(TPPA)和荧光抗体法(TP-PA)等。
其次,腰穿是梅毒金标准检测的另一种方法。
腰穿是通过将精神神经系统中的脑脊液与梅毒螺旋体相关抗体进行检测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腰穿一般在梅毒的二期或晚期进行,因为这些阶段患者体液中的抗体水平较高。
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和特异性抗体,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以及是否有神经梅毒的存在。
除了传统的血液检测和腰穿,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方法用于梅毒的金标准检测。
例如,核酸扩增技术(NAT)和多肽基因芯片技术等。
核酸扩增技术可以通过扩增和检测梅毒螺旋体的DNA片段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多肽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患者体液中与梅毒螺旋体相关的多个特异性抗体,从而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梅毒金标准检测在防止梅毒传播和提供早期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金标准检测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梅毒诊断
梅毒诊断————————————————————————————————作者:————————————————————————————————日期:【梅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梅毒诊断及治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特制定本标准。
一、诊断原则:梅毒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⑴病史:应注意感染史,婚姻史,妊娠史,生育史等。
对胎传梅毒应了解生母梅毒病史。
⑵体检:应作全面体格检查,注意全身皮肤、粘膜、骨骼、口腔、外阴、肛门及表浅淋巴结等部位,必要时进行心脏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检查和妇科检查等。
⑶实验室检查:①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
②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VDRL、RPR、USR 试验等,为筛查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TPHA、FTA-ABS试验等,为证实试验。
③组织病理检查。
二、梅毒分期诊断标准1 一期梅毒⑴病史:有感染史,潜伏期一般为2~3周。
⑵临床表现:①典型硬下疳:一般单发,1~2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出皮面,呈肉红色的糜烂面或浅在性溃疡。
疮面清洁,分泌物量少,周边及基底浸润明显具软骨样硬度,无痛。
多发于外生殖器,也可见于肛门、宫颈、口唇、乳房等部位。
②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可肿大,常为数个,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痛。
⑶实验室检查:①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皮肤粘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②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如感染不足2~3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可为阴性。
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疑似病例:具备⑴及⑵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⑶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2 二期梅毒⑴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内。
⑵临床表现:①皮疹为多形态,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疹及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掌跖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皮疹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等,不痛可有瘙痒。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文章目录*一、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基本信息1、定义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属密螺旋体属,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是人类的主要性病之一。
梅毒患者血清中有两类抗体;一类是反应素,是IgA与IgM型混合抗体,能与哺乳动物心肌提取的心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反应,对机体无保护作用,但可供血清学诊断筛选试验用。
另一类是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在厌氧条件下和有补体存在时,能抑制活的梅毒螺旋体运动,并能将其杀死或溶解,可以用来对梅毒进行确证实验。
梅毒螺旋体培养非常困难,故主要用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本法是标记抗原(Ag·)和非标记抗原(Ag)对特异性抗体(Ab)的竞争抑制反应,其反应为Ag·+Ag+Ab(Ag·Ab)+(AgAb)。
当Ag·和Ab的量保持恒定,Ag与Ag·之和大于Ab上的有效结合点的数目,在该条件下,Ag与Ag·间存在着函数关系,亦即随着Ag浓度增加,Ag-Ab生成量多,而Ag·-Ab的数量则减少,游离的Ag·就增多。
因为Ag·对Ab的结合,可因Ag竞争结合而遭抑制。
反之,当Ag量少时,Ag-Ab生成量就少,Ag·-Ab量增多,而游离的Ag·减少。
将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B)与游离抗原(F)分离,分别测定B和F的放射活性,计算出B/F或B/B+F值,可制出B/F或B/B+p 对Ag量的关系曲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 2012,Vol.24,No.12・1338・患者头颈部皮肤软组织和淋巴结受侵犯。
神经系统损害包括[2-3,6-10]:(1)单发或多发性颅骨和或颞骨缺损。
颅骨内或脊柱椎体浸润的肉芽肿扩散,造成硬膜外或硬膜下形成肉芽肿浸润,压迫脑神经或脊神经根。
出现突眼和视交叉损害的视野障碍。
(2)下丘脑-垂体的内分泌失调症状群,如糖尿病等。
(3)颅内占位病灶,出现头痛或癫癎。
(4)小脑-脑桥通路损害。
站立不稳、共济失调、震颤、构音不清、认知损害。
采用眼运动图记录眼球活动发现患者存在频率为41次/s ,平均波幅1°~7°的方波反射,眼运动平滑轨迹曲线变成不规则锯齿样轨迹曲线[6]。
(5)上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合并出现。
影像学检查:脑部MRI 异常可在病初发现也可在病后1年出现。
(1)头颅MRI 表现:有“颅内(小脑或大脑、白质或灰质)”病灶区仅在MRI 强化后有异常者占55%~50%[7]。
(2)颅内病灶T2加权和强化后均有异常者占24%[7]。
(3)空蝶鞍占37%。
(4)下丘脑肿瘤占10%。
(5)小脑萎缩或弥漫性脑萎缩[8]。
诊断:(1)浸润病灶的活检是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诊断的重要依据[2,9-10]。
(2)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3)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局部病灶治疗以手术切除和放疗为主。
也按照淋巴瘤CHOP 化疗方案[6-7]。
参考文献:[1]王伟中,师毅冰,姚振波,等.骨噬酸性肉芽肿的CT 诊断和病理基础[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2,12(3):249-252.[2]蒋雨平.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中枢神经损害[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3):305-306.[3]Allen CA,Li L,Peters TL,et al.Cell-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in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esionsreveals a distinctprofile compared with epidermal langer-hans cells [J ].J Immunol,2010,184(8):4557-4567.[4]蒋雨平,蒋雯巍,杨德泰.临床神经疾病学[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586.[5]王柯,车晓明,鲍伟民.Hands-Schuller-Christian 病1例报道[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15(3):313-314.[6]刘跃平,曲媛,高黎,等.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和诊治进展[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14(3):185-188.[7]王海燕,侯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71-1773.[8]Graif M,Pennock JM.MR imaging of histiocytosis X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J ].Am J Neuroradiol,1986,7(1):21-22.[9]Bos M,Grothe C,Urbach H,et al.Cere-bellar syndromes in 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 [J ].Nervenarzt,2007,78(4):437-440.[10]Grois N,Preyer D,Prosch H,et al.S-LCHco-operative group.Neuropathology of CNS disease in 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 [J ].Brain,2005,128(pt 4):829-838.收稿日期:2012-11-15(本文编辑:孙海儿)作者单位:3150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通信作者:彭文君,Email:dudupen-g2009@脑脊液细胞学在血清固定梅毒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彭文君,查芹,翁秋燕【摘要】目的观察血清固定梅毒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对36例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胞计数、生化、梅毒血清非特异性试验(RPR )、梅毒血清特异性试验(TPPA )及细胞学检查。
结果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细胞学异常率达44.4%,与脑脊液RPR 阳性率、脑脊液细胞计数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而与脑脊液蛋白升高、脑脊液TPP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
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分类表现为以淋巴反应为主,转化型及大淋巴细胞增加。
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异常可能提高神经梅毒的检查出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防治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梅毒血清固定;神经梅毒;脑脊液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2.12.008【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2)12-1338-0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组织和器官,也可长期处于隐性状态。
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梅毒患者即使重复治疗,甚至加大用药剂量、延长疗程也不能使反应素转阴。
因此,笔者对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观察脑脊液细胞变化与血清固定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抗梅毒治疗后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5~78岁,平均(46±5.3)岁。
患者均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和神经梅毒筛查,且接受过规范驱梅治疗>1年,治疗前梅毒血清非特异性试验(RPR )、梅毒血清特异性试验(TPP A )均呈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抗体阴性;排除再感染可能性,合并某些结缔组织病及伴有自身抗体的疾病。
1.2方法入院或在门诊做腰穿,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生化、细胞学、RPR 、TPPA 检查。
RPR 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现代实用医学2012年12月第24卷第12期・1339・物技术有限公司、TPPA试验盒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生产。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FMU-5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收集细胞,经MGG染色后,按照粟氏脑脊液细胞分类法分类[1]。
1.2.1血清固定的诊断依据[2-4]将接受规范梅毒治疗>1年,血清反应素持续阳性,并保持在某一滴度>3个月患者判断为梅毒血清抵抗。
1.2.2神经梅毒的诊断标准[5-6](1)梅毒感染史和治疗史;(2)有关神经系统临床表现;(3)梅毒血清学(特异和非特异)试验;脑脊液检查:其中脑脊液检查包括细胞数增高>10×106/L,蛋白量升高>500 mg/L,脑脊液RPR试验及FTA-ABS试验异常。
仅有TPPA阳性、脑脊液生化、常规轻度异常,没有相应临床症状者,暂不考虑神经梅毒,予定期观察。
1.3统计方法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
2=8.1,2=4.92,2=0.9,2=2.5,2=2.25、0.5、1.33、0,均2=1.78、1.13、2.25,<0.05)。
3讨论临床中可见一部分梅毒患者经规则治疗1年后,反应素下降到某一低的滴度后就不再下降,持续数年,甚至终身,该现象称为血清固定[2]。
部分血清固定患者仍具有传染性[3-4],且血清固定者约35%可以出现病情复发[7]。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与梅毒病程长短、病期及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不同驱梅药物的类型、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也对梅毒血清固定产生一定的影响[8]。
张薇等[9]认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机体内细胞免疫受明显抑制,发生了免疫不平衡这种免疫抑制和不平衡可能造成梅毒螺旋体逃脱免疫监视残留,成为引起血清固定的原因。
本文发现,脑脊液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与脑脊液RPR阳性率、细胞计数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2012,Vol.24,No.12・1340・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e,2011,70(1):10-16.[4]Lin LR,Zheng WH,Tong ML,et al.Further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eponemapallidum-specific igm antibody in syphilisserofast reactionpatient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1,71(1):201-207. [5]韩国柱,蒋明军,张心保.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7):205-206.[6]Castro R,Prieto ES,da LuzMartins PereiraF.Nontreponemal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neurosyphilis:an evaluation of the Venereal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andthe Rapid Plasma Reagin(RPR)tests[J].JClin Lab Anal,2008,22(4):257-261.[7]杨文林,杨健,黄新宇.近10年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2(3):719-721.[8]李淑莲,林志锋,张惠姗,等.梅毒血清固定与神经梅毒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235-2238.[9]张薇.免疫相关因素与梅毒血清固定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172-175.[10]Agmon-levin N,Elbirt D,Asher I,et al.Syph-ilis and hiv coinfection in an israeli hiv climic:Incidence and outcome[J].Int JSTD AIDS,2010,21(4):249-252.[11]Holmes KK,Mardh PA,Sparling PE,et al.Sexually transimitted disease[M].3ed.NewYork:Mccraw Hlill,1999:487-498.收稿日期:2012-11-15(本文编辑:孙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