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

合集下载

64例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比较分析

64例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比较分析

64例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比较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64名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术进行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麻药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用药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麻醉用药量明显多于实验组,并且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87.51%)显著高于实验组(31.2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结论由此可见,对剖宫产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的缩短起效时间,减少用药量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观察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容易受人为的控制,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弱,所以在以前临床上也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麻醉,但这种方式麻醉所需时间长,麻醉不完全,所需要的量大,容易影响孕妇和新生儿的,经过医学的发展这种技术慢慢的被腰硬联合麻醉所取代,它所需的药量少,麻醉完全且起效快[1]。

为研究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我们随机抽查了近1年间在我们医院诊断过的64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得到疗效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抽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的64名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名患者。

实验组患者年龄23-29岁,平均年龄为(25.6±0.8)岁。

对照组患者年龄24-30岁,平均年龄(26.5±0.6)。

两组患者经过全面细致的身体检查后均未发现其他重大系统疾病,同时两组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入室后首先开放静脉注入平衡液,给患者鼻导管給氧。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许晓勤(常州市中医医院 常州 213004)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方法:根据住院单双号将50例高危剖宫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实验组同对照组比较,不论是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还是术中孕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要低,且运动恢复和痛觉恢复时间要比对照组要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阿氏评分之间对比差异较小(P>0.05)。

结论:相比于单纯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高危产妇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10.07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10-0063-02 高危因素是引起产妇或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的关键,剖宫产手术是目前终止高危妊娠的常见手术。

当前,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更短,一般情况下术程只需要30min,这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分组对比分析了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组方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高危剖宫产妇为研究对象,均满足《中国妇产科学》[1]中关于高危产妇标准,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其中26例产妇年龄≥35岁,24例孕妇孕周≤36周。

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产妇均无凝血功能障碍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逐项对比差异较小,不会影响本次研究结果(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均给予常规吸氧,动态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

麻醉前,两组均输注相同剂量的平衡液[2]。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比较郭德生【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与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及麻醉前,麻醉后切皮前、胎儿娩出、手术结束、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2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 h观察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各个时段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2种麻醉方式均适用于剖宫产手术,但腰硬联合麻醉更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防止出现血液高凝情况,可作为剖宫产术中首选麻醉方式.【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7(018)012【总页数】3页(P46-47,65)【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凝血功能;D-二聚体水平【作者】郭德生【作者单位】宝丰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宝丰467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当前临床剖宫产术中将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作为最常用的麻醉方法,2种方法在剖宫产术应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能够有效阻断手术伤害刺激向中枢方向的传导[1]。

众所周知,手术创伤会引发机体出现应激反应,造成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且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镇痛效果、抗凝血功能等的影响也存在差异[2-3]。

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宝丰县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年龄22~35岁,平均(27.57±2.69)岁,体质量53~82 kg,平均(62.46±6.79)kg;对照组50例,年龄23~37岁,平均(28.36±2.84)岁,体质量52~82 kg,平均(63.37±7.14)kg,2组产妇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8-05-30T13:33:20.1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3期作者:王道勇[导读] 将对进行剖宫手术的产妇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依据实际结果分析对比可知。

(达州市大竹维尔康医院四川达州 635100)【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任选100例,分为A组和B组,A组中产妇5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

B组中50例产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

结果: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A组麻醉起效的时间明显低于对B组麻醉起效的时间(P<0.05)。

结论:将对进行剖宫手术的产妇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依据实际结果分析对比可知,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具有安全性高、恢复速度快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小等特点。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单纯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130-02 近年来我国临床上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由于剖宫产过程中产妇承受着比较大的痛苦,需要给予其有效的麻醉,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对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时效性快、具有安全性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低等。

当前应用于剖宫产麻醉当中的麻醉方式主要有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在这样要求的基础下,联合麻醉可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从根本上提高了产妇分娩质量。

同时为了确保产妇以及胎儿的基本情况正常,必将腰硬联合麻醉加以研究以应用到临床中去。

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准备将进行剖宫手术的产妇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对比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手术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医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任选100例,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50例患者。

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体会

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体会

心里 , 防止仰卧 位综 合征 , 必要 时取 左 侧 位以使 下腔 静 脉 离开 巨大 子 宫 的压 迫 。 静脉注射麻 黄碱 , 血压 提高 , 使 保证 正 常 的灌注压 。麻醉引起 的低血压 。手术 中,
使腰 麻平 面不 超 过 T , 不足 部 分用 硬 R其 膜外注药 量 来 调 节 , 术 中注 意 补 充 液 且
吸抑制 , 术后 及时随访 , 密切 观察 , 一旦有
呼 吸 抑 制 可 以 用 纳 洛 酮 拈 抗 。 本 组 没 有 发 生 呼 吸 抑 制 , 麻 醉 平 面 控 制 T 下 与 8以 关 系密切 。
痛。 由于穿刺技术的改进 , 对硬脊膜 的损 伤小 , 减少 了脑脊 液 的外 漏 , 术后 头痛 使 的并发症 显著减少 。 麻 醉的首要任务就是提供安全有 效 、 无痛舒适 的麻 醉 , 腰麻和硬膜外联合 麻醉
参 考 文 献
1 庄心 良, 曾因明 , 陈伯銮 . 现代麻 醉学 [ . M]
第 3版.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5 14 . 2 0 :44
刺人蛛 网膜下腔 , 待脑脊液注入 等比重布 比卡因 8—1 m 0 g约 3 0秒 内推完 , 出腰 取 穿针 , 置入硬膜外导管 3 5 m, 卧位后 , .e 平
硬 膜 外 的优 点 , 其 缺 点 , 有 麻 醉 药 用 避 具
总之 , 腰硬联合麻 醉用 于产科手 术的 几 年时间里受到医生和患者 的认可 , 是产 科 手术 首选 的麻醉方法 。在工作中 , 我们 还必须 严 格操 作 常 规 , 免 并发 症 的发 避
生 , 后 及 时 随 访 。 有 报 道 称 , 临 床 上 术 在
量小 、 作用发挥 快 、 效果 确 切 、 肌松 充分 ,

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的比较

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的比较

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的比较摘要目的观察单纯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

方法6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Ⅰ组32例行单纯硬膜外麻醉,Ⅱ组32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前与麻醉15 min时血压变化、麻醉效果、不良反应、镇痛率。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时,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

Ⅰ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高于Ⅱ组(P<0.05),麻醉维持时间明显低于Ⅱ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Ⅰ组术中辅助镇痛率高于Ⅱ组(P<0.05)。

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为产妇进行剖宫产,虽可造成血压降低,但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较为安全。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行剖宫产手术时麻醉必须达到起效快、肌松良好、镇痛完全、牵拉反应低、母婴安全几个目标,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极为必要[1]。

本院此次以腰硬联合麻醉、单纯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案为64例行剖宫产者实施麻醉,比较其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64例剖宫产产妇均为本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全部为足月妊娠产妇,排除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症。

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2±3.1)岁;体重52.3~78.5kg,平均体重(62.5±3.4)kg。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32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妊娠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①麻醉前准备:入室后,常规吸氧监测血压(BP)、心率(HR)及心电图(ECG)等指标,建立上肢静脉通道,给予300~500 ml的林格氏液。

②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Ⅰ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Ⅱ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

Ⅰ组在L2~3椎间隙进行穿刺置管,置入深度定为3 cm;注入3 ml试验剂量的2%利多卡因,仔细观察5 min,查看脊椎麻醉征象;给予8~10 ml 2%利多卡因,术中,适当增加4~5 ml。

EA与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影响对比

EA与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影响对比

EA与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影响对比1. 引言1.1 背景介绍剖宫产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产科手术,通常用于处理严重的产科问题或并发症。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腰椎硬膜外麻醉是常见的麻醉方式,但在近年来,患者对麻醉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手术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

局麻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蛛网膜下腔麻醉(EA)和脊髓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CSEA)是两种常见的局麻麻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

EA和CSEA在产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以及对于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对于这两种麻醉方式在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上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EA和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比它们在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上的差异。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局麻麻醉方式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1.2 研究目的剖宫产术是一种对母婴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手术,而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手术的走向和患者的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比较和分析硬膜外麻醉(EA)与蛛网膜下腔内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它们在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两种麻醉方式在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手术操作的顺利程度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的表现,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其在剖宫产术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还将通过比较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的数据,评估EA和CSEA在此方面的差异,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患者的麻醉状态,提高手术效率和患者的手术体验。

【字数:211】1.3 研究意义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用于处理胎儿窘迫、胎位异常、胎盘早期剥离等孕产风险,对母婴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剖宫产手术中,通过局麻技术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常见的麻醉方式,其中包括腰麻(CSEA)和硬膜外麻醉(EA)。

腰麻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腰麻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纳入标准: (1)均是单胎足月妊娠。 (2)均拟行剖宫产开展分娩。 (3)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 书面说明。 (4)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 (1)顺产、早产或者过期产产妇。 (2)存在妊高症、胎盘早剥或前置胎
盘者。 (3)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病
者。 (4)对麻醉方法存在禁忌症者。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
麻醉属于剖宫产手术中的一项重要环 节,对产妇开展麻醉时需要同时兼顾到麻 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有研究表明 [1],硬 膜外麻醉(EA)和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 是剖宫产术中两种主要的麻醉方法,前者 具有较高安性,且麻醉效果显著,但存在 局部用药量较大和诱导缓慢等较多问题, 因此需要探索出更优的麻醉方法,以确保 剖宫产术顺利开展。CSEA 是近几年来剖 宫产术中应用较多的一类麻醉方式,具有 起效速度较快、局部用药量较小以及术后 更易恢复等多种优点,受到临床的广泛肯 定。 本 文 就 剖 宫 产 中 分 别 应 用 CSEA 与 EA 的效果进行探讨,具体阐述如下:
t P
运动阻滞恢复时间
132.56±14.98 176.89±18.25
12.683 <0.05
感觉阻滞恢复时间
162.54±25.18 198.69±14.65
7.336 <0.05
最高麻醉平面时间
14.31±4.26 22.68±6.98
27.195 <0.05
表 3:对比两组术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n(%)]
组别
观察组(n=70) 对照组(n=30)
X2 P
寒战 2 2
头痛 0 1
恶心呕吐 0 1
低血压 1 1
合计
3(4.29) 5(16.67)

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比较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及术后镇痛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麻醉前均常规肌注鲁米那0.1 g。

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选择L2~3穿刺,穿刺成功后采用0.5%布比卡因1.8 mL缓慢注入。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选择L2~3穿刺,穿刺成功后采用2%利多卡因18 mL缓慢注入。

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评价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麻醉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定术后镇痛情况[2]: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则优良为评分在0~3分,中等为评分在4~6分,无效为评分在7~10分。

麻醉效果评定[3]:优为患者无痛,肌松好,情绪稳定;良为患者无痛,肌松好,有轻微牵拉反应,但无需辅助用药;差为患者疼痛明显,需辅助药物镇静。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93,P < 0.01),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术后镇痛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6,P < 0.01),具体结果见表2。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官产手术效果的比较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官产手术效果的比较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官产手术效果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C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150例无麻醉禁忌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5例。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观察两组麻醉时间、麻醉效果、血压变化等指标。

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在娩出时间、健康情况上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麻醉效果上优于硬膜外麻醉,对孕妇、胎儿的影响也较小,是比较理想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166-02剖宫产术成败直接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危。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选择150例无麻醉禁忌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探讨硬膜外麻醉(C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

现将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150例无麻醉禁忌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5例。

全部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等。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对照组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8.5岁,观察组年龄:26~37岁,平均年龄:28.9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身高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观察患者的麻醉时间、麻醉效果,检测其血压变化、在术中的各项情况,并对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估。

1.2方法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取平卧位,测BP、HR、SpO2作为基础值,常规鼻导管吸氧。

用18~20G贝朗留置针、输血管、林格液,选择开放静脉上肢通路,麻醉前输入300~500mL。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摘要】剖腹产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术后镇痛对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本研究旨在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

研究方法采用对照试验,通过记录镇痛效果指标来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腰硬联合麻醉在镇痛效果上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讨论部分分析了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及可能的机制。

临床应用方面建议在剖腹产术中优先选择腰硬联合麻醉。

风险评估部分探讨了可能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本研究结论是腰硬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术后镇痛中具有更好的效果,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麻醉方式的应用。

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及局限性。

通过本研究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比较,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临床决策依据。

【关键词】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临床应用、风险评估、本研究结论、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剖腹产是目前常见的一种产科手术方式,对于一些产妇来说是必需的选择。

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术后的镇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提高手术后恢复的舒适度。

目前在剖腹产的术后镇痛中,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是两种常见的镇痛方式。

腰硬联合通过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可以有效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的效果。

而硬膜外麻醉则是通过在硬膜外腔内注入麻醉药物,达到镇痛的目的。

目前对于剖腹产术后镇痛效果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这两种方式的比较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为产妇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管理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

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在镇痛效果上的比较分析,探讨哪种方式更适合在剖腹产手术中使用,以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临床效果观察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临床效果观察


腰麻 一硬 膜外联 合麻 醉在剖 宫产手术 中应用 临床效果观察
李芝一 Biblioteka ( 旦大学 附属 中山 医院青 浦分 院 上 海 2 10 ) 复 0 0 7
【 摘要 】 目的 探讨 腰麻 一硬 膜外联合麻 醉在 剖宫产手术 中应 用的临床效 果。方 法 剖宫 产产妇 5 0 6 例随机 分成 2 纽各 2 0 , 6 倒 分
dfe e c ̄ O. 5 . n u in Lu a e -e i u a n t e i cmb n d ifr n eP> : 0 ) Co clso mb r h mp p d r la e h sa o i e wih a i a d n le i cmpe ey,h d a tg o s t rp d n a ag sc o ltl t e a v na e f s
Cl ia p l a i n E f c f L m b r H e p p d r l An sh sa i s r a e to i c lA p i to fe t o u n c a m -e i u a et e i n Cea e n S ci n
[ src ] Obetv To e po e u a h mp pd a a e t sa n ji t p r to o he a piato me h d o ln c l fet . Ab ta t jci e x lr l mb r e —e iur l n shei i o n o e ai n f t p lc i n t o fci i efcs a
近年 来剖宫产率 有上升 的趋势 , 麻醉是剖 宫产的主要组 成部分 ,
对剖 宫产妇女实 施麻醉需要考 虑产妇特殊 的生理变化和 母婴安 “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效果的比较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效果的比较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效果的比较目的:对硬膜外麻醉(EA)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效果进行比较,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提供选择和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单独的硬膜外麻醉(EA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根据两组结果的比较显示,硬膜外麻醉(EA)组麻醉效果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两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标签::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剖宫产手术是现在麻醉工作中最常见的妇产科手术之一,随着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与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使剖宫产手术助娩的时间越来越短,安全性也越来越高。

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但是腰麻(SA)通常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会引发恶心、呕吐及头痛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硬膜外麻醉(EA)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的麻醉方法。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将脊麻(S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1]。

本文主要对硬膜外麻醉(EA)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独的硬膜外麻醉(EA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各30例,所有的病例均排除糖尿病、心脏病、子痫前期和其他妊娠合并症,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年龄均在20~35岁,平均(24±3.2)岁,体重57~83kg,平均(73±7.8)kg,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

医学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

医学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cea)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2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孕妇,asa ⅰ~ⅱ级,年龄25~40岁。

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

分别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观察两组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胎儿取出后1~5 min apgar评分。

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比连续硬膜外阻滞组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好,镇痛完善,患者和术者满意度高。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瘢痕子宫;剖宫产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28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产科情况复杂,手术粘连多,硬膜外间隙慢性炎症,组织增生和局部粘连,甚或形成隔膜使局麻药扩散受阻,少数出现斑状阻滞、单侧阻滞和阻滞范围较窄或平面不稳定。

腰硬联合麻醉集合了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优点,连硬外可持续加药,以应付手术时间长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的孕妇200例。

asa ⅰ~ⅱ级,孕周36~42周,年龄25~40岁,体重50~90kg,产科情况良好,无心血管病变、前置胎盘等情况。

随机分成csea 组和cea组,每组100例。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所有孕妇入院后行术前常规检查,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针0.5 mg,苯巴比妥针0.1 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麻醉前滴注300~500 ml复方氯化钠溶液。

监测ecg、hr、nibp、map、spo2。

穿刺部位均为l2~3间隙。

csea组(腰硬联合组)药物配方为:布比卡因10 mg混合10%葡萄糖重比重腰麻液2 ml,回抽脑脊液引流通畅,以0.2 ml/s的速度推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用硬膜外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用硬膜外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用硬膜外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摘要】目的:通过此次的临床试验,探究和对比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择期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此次临床主要选取2013年度足月单胎妊娠在我院进行剖宫手术分娩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0例产妇分成A组和B组,各个组别为30例,A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对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的各个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经过此次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硬膜外麻醉的A组的显效时间明显长于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B组,且A组的阻滞效果没有B组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血压变化上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孕产妇进行血压控制和孕产妇本身无特殊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择期剖宫产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应用比较【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141-02由于剖宫产手术的时间较短,且对产妇和胎儿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这也使得剖宫产手术对于麻醉剂的要求越来越高,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品种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手术中较为广泛的麻醉方式。

然而,两种麻醉方法之间也存在着各自的缺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的临床研究主要选取我院在2013年度接诊的60例需要实施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的年龄范围为23岁到37岁,平均年龄为30岁,平均孕周为37周,平均体重为69.8公斤,平均身高为161.5厘米。

所有产妇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疾病。

ASA的分级为I到II级,全部为足月妊娠初产妇。

1.2 分组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60例产妇分成A组和B组,两个组别各30例,A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1 4 . 4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5 ) 1 9 — 4 4 5 0 — 0 2
剖宫产是产科手术 中应用较为广泛 的一种 . 其 麻醉方式
要 求 良好 的肌松效 果 、 产妇无痛 、 为手术顺利 开展并从 子宫 内取出新生儿创造有利前提 . 同时还应控制药 物效果 对新生
收藕 日期 : 2 0 1 5 — 0 6 — 1 0
阴道 内射 精潜伏时 间和性交 满意度 的疗效 比较 ( P < 0 . 0 5 ) , 具
关于 阴茎背神 经显微 阻断术治疗 早泄方法 . 国外早 已有
腰一 硬联合麻 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 子宫剖宫产手术 中的效 果 比较
莫明表 , 符坎托 , 林金梅( 徐闻 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广东 徐闻 5 术后 1 2个月性功能评定结果 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4 。
3 讨 论
6 0例患者术后 1 2个月
[ 3 ] 施 问国, 王晓军, 梁小勤, 等. 选择性 阴茎 背神经分支切 断术治疗原 发性早 泄[ J ] . 中华男科学杂志, 2 0 0 8 , 1 4 ( 5 ) : 4 3 6 4 3 8 . [ 4 ] 王君龙, 张玉勤, 裴 军. 中西医结合综合 治疗 早泄的临床研究 [ J ] . 中国性科学。 2 0 0 8 . 1 7 ( 1 0 ) : 3 0 — 3 2 .
As i a — p a c i f i c i mp o t e n c e Me e t i n g , 1 9 9 3: 1 3 4 —1 3 5 :
道 内射精潜伏 时间和性交满意度 的疗 效 比较 ( P < 0 . 0 5 ) , 具 有

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C S E A全称蛛 网膜下隙和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 醉 , 多用 于下 腹部 、 盆腔 、 肛门 、 会 阴部及下肢手术 , 尤其在妇产 科手术 中应 用
广泛… 。E A具有并发症 少 、 用 药可控 性好 、 便 于术后 镇痛 等优
点 。但硬膜外腔给药 后局麻 药通过 扩散 、 渗透作 用才 能阻滞 神
压 力 增 加 和容 积 变 小 从 而 扩 散 较 广 有 关 。另 外 , 少 量局麻 药从 硬 膜 外 腔扩 散 到 蛛 网膜 下 隙也 是 原 因之 一 I 4 J 。麻 醉 时 间 可 控 性
穿针 , 固定孕妇 身体 , 平 卧姿势 , 硬膜 外腔 置人导 管备 用。若麻
醉( C S E A ) 是一种新 型麻醉 方法 , 具有 腰麻 ( S A) 和硬 膜外 麻醉 义( P< 0 . 0 5 ) ; 2组新 生儿 评分 相 比 ,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表1 2组 麻 醉 起 效 时 间、 手术 时 间 、 新生儿 A p g a r 评 分 比较
徐 春凤 .
东台 2 2 4 2 0 0 江 苏 东 台市 妇 幼 保健 院麻 醉科
【 摘要 】 目的 探讨腰 一 硬联合麻醉 ( C S E A ) 与持续硬膜外麻醉 ( C E A ) 在剖宫产术 中的效果 , 为剖宫产术 选取最适合 的麻醉方
式 。方法 将实施剖 宫产术 的 1 4 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 行C S E A) 和对照组 ( 行 C E A) , 各7 0例 。观察并记录 2组麻醉起效 时间 、 C S E A在 剖宫产手术麻醉起效 时间快 、 手术时间短 、 不 良反应少 , 值得 临床应用 。 手术时 间、 不 良反应 、 新生儿 A p g a r 评分 。结果 与对照组相 比, 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快 、 手术时间短 、 不 良反应少 , 2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麻醉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麻醉效果比较
连 续 硬 膜外 麻 醉 ( A) 效果 , 将 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E 的 现
1 临 床 资 料
结 果 以 i 表示 , s 计数 资料 采 用 检 验 , 量 资料采 用 t 计 检验 。
2 结 果
I 感 觉 阻滞 起 效 时 间 、 动 阻滞 起 效 时 间 、 最 大 运 动 组 运 达
( 观察平均动脉压 ( A ) T) M P 以及 升 压 药 使 用 情 况 ; 手 术 医 ③
生 满 意 率 ; 术 后 并 发 症 发 生情 况 。 ④
14 统计学处理 . 数 据 采 用 S S 3 0软 件 系 统 进 行 分 析 , P S1 .
者 比较 了肥 胖产 妇 剖 宫 产 手 术 应 用 腰 硬 联 合 麻 醉 ( S A) C E 和
路, 于2 并 O~3 n输 入 乳 酸 钠 林 格 氏 液 4 0~5 0 mL。 I 0 mi 0 0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 en Jun l f ne r e rdt n l hn s n s r e i n 0 0 A g 1 ( 3 d r o ra o t a dT a i o a C ieea dWet n M dc e 1 u , 9 2 ) I gt 44
[ 献标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 00 2 24 0 文 0 8— 89 2 1 ) 3— 9 7— 2
肥 胖 患 者 容 易 出 现 严 重 生 理 改 变 及 并 发 相 关 疾 病 , 肥 且 胖 引起 的解 剖异 常也 给 麻 醉 管 理 带 来 困难 , 加 麻 醉 及 手 术 增 的 风 险 , 此 麻 醉 方 法 常 常 难 以 选 择 … 。 20 - 2 0 因 0 6 0 8年 , 笔

剖宫产麻醉及其注意事项

剖宫产麻醉及其注意事项

剖宫产麻醉及其注意事项作者:罗春蓉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03期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

对有一些特殊情况的产妇及时采用剖宫产,可以保证母婴安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来替代自然分娩。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医生术前需要对产妇进行麻醉处理,根据产妇和体内胎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一)椎管内麻醉(半麻)1.脊髓麻醉(腰麻)。

脊髓麻醉就是将麻醉药注入产妇蛛网膜下腔进行麻醉。

它的特点是麻醉程度较强,镇痛效果好,但是会导致下肢肌力丧失明显。

麻醉的作用时间也比较快,几乎是一打完麻药就会立即起效;打完麻药过后不留导管。

作用时间较短,适用于手术时间较短的人。

2.硬脊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

硬脊膜外麻醉指的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进行麻醉。

它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也是目前产科手术大多数采用的方法。

它有弥散性强、穿透性强、毒性小、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等特点。

产妇麻醉后开刀的部位会没有痛觉,而且下肢肌力也不会被完全阻断。

相较于脊髓麻醉,硬脊膜外麻醉作用时间较慢,大概需要十分钟左右,可放置导管。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随时追加麻醉药,方便延长麻醉时间。

常用的局麻药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及丁哌卡因。

3.腰硬联合麻醉(区域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从腰部棘突之间的空隙进入,在脊髓部位注射麻醉药物的麻醉方法。

半麻的优点: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产妇的腹部和下体是处于麻木状态的,但是头脑能一直保持清醒。

在手术过程中,产妇出现了任何不舒服的情况,都可以在第一時间告知医生,保障手术的安全。

手术后,医生会保留麻醉管,再加入合适的镇痛泵,使麻醉药物慢慢释放,持续时间可达24h,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感。

半麻缺点:可能会造成产妇背后韧带的不良反应,引起产后短期的腰部不适。

(二)全身麻醉全麻是一种通过静脉推药或吸入将麻醉药物带到体内,作用于大脑,让病人失去知觉的麻醉方法。

全麻术后的护理比较麻烦,受术者的疼痛感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腰
术中的优越性。

方法将200例剖宫产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腰b组为硬膜外麻醉组。

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变化、诱导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评分及麻醉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血压下降发生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a组诱导时间与b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p<0.01。

结论腰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腰
宫产。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剖宫产
目前腰
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特别是急诊剖宫产更是首选的麻醉方法。

因为其麻醉阻滞完善,起效快,对循环干扰不明显,不良反应少,脑脊液回流明显标志。

麻醉穿刺成功率高。

硬膜外麻醉则常因为麻醉平面局限,出现阻滞不全现象,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而被术者排斥。

为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我们将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术中,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例asa ⅰ级的行剖宫产的足月临产妇,年龄20~40岁,身高155~170cm,体重50~80kg,术前无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腰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

两组病人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

1.2麻醉方法
两组孕妇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常规吸氧,同时监测心电、血压、氧饱和度,麻醉前快速输注乳酸林格液500ml。

a组:侧卧位局麻下行腰l2-l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25号腰穿针(针内针法),见脑脊液溢出后根据身高体重注入0.5%布比卡因2~2.5ml,取出腰穿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管3~
4cm。

b组:侧卧位选l2-l3椎间隙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入导管3~4cm,硬膜外注入实验量2%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无脊麻表现,硬膜外再注2%利多卡因6~10ml。

两组均使子宫左偏,预防仰卧位低血压发生。

1.3监测与观察项目
常规监测血压、呼吸、心电、氧饱和度、婴儿娩出后进行吸痰,apgar评分。

1.4计量资料
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麻醉诱导时间
a组明显小于b组p<0.01,a组2例麻醉平面低,辅助应用镇静药、镇痛药完成手术,b组有25例因阻滞不全辅助应用镇静、镇痛药。

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两组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两组术中血压比较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快速输晶体液、胶体液、麻黄碱予以纠正。

但血压降到最低值的出现时间a 组明显早于b组p<0.01。

2.3新生儿apgar评分
a组新生儿娩出时发生轻度窒息的例数2例,b组4例。

但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和5minapgar评分比较统计学无明显差异。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略)
3讨论
硬膜外麻醉及腰
发症少,麻醉比较平稳,但硬膜外阻滞平面出现较慢,阻滞不全发生率较高,甚至达25%以上[1],骶神经阻滞不完善,常需要静脉应用镇静镇痛药辅助麻醉,增加了手术困难和产妇痛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


即消毒铺巾短时间达到完善的阻滞效果。

为快速娩出新生儿赢得了
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以往单纯腰麻存在术后头痛的并发症。

由于腰穿针的改进,使用针内针法从而使腰穿针更细,减弱了硬膜的损伤程度,同时避免了和皮肤直接接触减少感染机会。

笔尖式的腰穿针针孔侧置,使腰穿针不象传统腰麻那样切开硬脊膜,对硬脊膜损伤小,且较易愈合,明显减少脑脊液外漏[3],使头痛发生率明显下降。

本组观察仅1例头痛症状较轻。

两组比较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两组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麻醉诱导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1。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a组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而b组在硬膜外腔给药后局麻药通过扩散、渗透作用才能阻滞神经根,需要较长的时间。


如手术时间长,腰麻失效后可以通过硬膜外管给药延续麻醉。

通过
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比较,我们认为腰
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麻醉危险。

在麻醉实施时注重把握用药速度、预防性扩容、体位调节、阻滞平面调节等有效措施预防低血压及仰
循环呼吸的影响轻微,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是剖宫产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谢荣,刘亚平.我国临床应用硬膜外阻滞的调查报告[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1,(11):240.
[2]何朝霞,姚素贞.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评分影响的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5):14. [3]常业恬,于布为.麻醉科临床进修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