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的基本构造
2016j4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
2016j4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的建筑材料,具有隔音、隔热、保温、防潮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然而,由于其多孔性和轻质性的特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抗渗性能差、易开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标准,旨在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和构造方法,提高墙体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的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墙体的基本构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基本构造包括墙体材料的选择、墙体的厚度和尺寸等。
标准规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墙体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保温隔热性能要求进行确定。
同时,墙体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二、墙体的连接构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连接构造是保证墙体稳定性和整体性能的关键。
标准规定,墙体的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件或拉结筋等措施,以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同时,墙体的接缝处应采用密缝或错缝等措施进行处理,以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防水性能。
三、墙体的增强构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增强构造是为了提高墙体的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等。
标准规定,墙体的增强措施可采用钢丝网片、玻纤网格布等材料,并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同时,墙体的洞口四周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等进行加强,以保证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四、墙体的饰面构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饰面构造是为了提高墙体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标准规定,墙体的饰面可采用涂料、瓷砖等材料进行装饰,并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同时,墙体的饰面材料应与墙体材料相兼容,避免产生化学反应影响墙体的使用性能。
总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和构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防水性能、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等,为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户与户之间的墙厚度标准
户与户之间的墙厚度标准墙是家庭住宅及建筑中最基本的构造之一,其厚度不仅影响到房屋的形态与美观,更关乎着房屋的安全性和隔音效果。
因此,增加墙的厚度能够有效地改善房屋的隔音效果,提高生活的质量。
一、墙的基本构造墙是建筑中的主要构造,它一般由墙体、内部隔离层、防水层、保温层等组成。
其构造各具特点,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1. 墙体墙体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构造受到结构、材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厚度也有所不同。
现代家居中常见的墙体结构有空心砖墙、加气混凝土墙、砖混墙等。
2. 内部隔离层内部隔离层一般用于防水、保温和隔热。
常用的隔离层有木龙骨、膨胀泡沫板、玻璃纤维墙板等。
3. 防水层防水层可增加建筑物的防水性能,以保护墙体不受水、潮气的侵蚀。
防水层材料有沥青纸、水泥砂浆等。
4. 保温层保温层可增加建筑物的隔热性能,以保持房间内的温度稳定。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泡沫板、玻璃棉、岩棉等。
二、墙体厚度标准根据国家建筑规范,常见墙体的厚度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空心砖墙是目前最常用的墙体结构之一,其厚度通常为240mm,也有的厚度为200mm、300mm。
与其他墙体相比,空心砖墙的隔音、保温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后期的隔音保温措施。
2. 加气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墙是一种轻质墙体,其厚度一般为200mm,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由于其密度较小,隔音效果相对较差,需要进行较多的隔音处理。
3. 砖混墙砖混墙结构较为复杂,其厚度与墙体的构造和关键位置有关。
砖混墙常见的厚度有200mm、240mm、300mm等。
4. 钢结构墙钢结构墙是现代建筑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其厚度相对较小,一般为150mm或200mm。
另外,钢结构墙的隔音效果也要受到墙面材料、断面形状、墙板板厚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墙体的厚度应该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居住条件。
在墙体施工时,要注重墙的稳定性和质量,保证其安全可靠。
(完整版)房屋建筑学-----墙体的基本构造
混合砂浆:有一定的强度,和易性也好,应用广泛; 强度等级:M15、M10、M7.5、 M5、 M2.5、M1、M0.4;
在同一段砌体中,砂浆和块材的强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以保证砌体的整体强度不受影响。
砌体墙的组砌方式
组砌是指块材在砌体中的排列。 组砌的关键是错缝搭接,使上下层块材的垂直
砖、烧结空心砖和烧结多孔砖。(青砖、红砖: 普通粘
土砖以粘土为原料,经成型晾干后焙烧而成。 其颜色有青色和红色两种, 红干砖,是Fe焙2O烧3 后还自原然Fe冷3O却4 ,,内成为Fe青2O色3,呈青红砖色多;为青手砖工是砖用,水强冷度却较,低在。窑)内闷
常用的普通粘土砖是全国统一规格的,称为标准砖,尺
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 而成,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板筑墙——是在现场立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体,如 现浇混凝土墙等。
板材墙——是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 墙,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各种轻质条 板内隔墙等。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高厚比越大构件越细长,其
稳定性越差。在实际工程中高厚比必须控制在允许高厚比限值之内。)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 具有必要的隔声性能 满足防火、防潮要求 满足建筑工业化生产要求
在寒冷地区的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由室内传 往室外,为了减少热损失,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
a.选材上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的作法有三
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时,上下皮应该 孔对孔、肋对肋以保证有足够的接触面。
墙 体 抗 震 措 施
限高
Hale Waihona Puke 砌体墙的洞口处理 砌体墙留洞口的限制:不超过水平截面 面积的50%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三、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凡以横墙承重的称横墙承重方案或横向结构系统。
1. 主要特点是横墙间距密,加上纵墙的拉结,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对抵抗
地震力等水平荷载有利。但横墙承重方案的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 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及病房楼等小开间建筑
纵墙承重方案:凡以纵墙承重的称为纵墙承重方案或纵向结构系统。
纵墙承重可使房间开间的划分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这类房屋的横向刚度 较差,应加强楼、屋盖与纵墙的连接,这种体系不宜用于多层建筑物。 2. 多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学楼等公共建筑
1.
纵横墙承重方案:凡由纵向墙和横向墙共同承受楼板、屋顶荷载的结构布臵 称纵墙(混合)承重方案。
于60mm,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a)全顺式 (b)丁顺相间式 (c)一顺一丁式 (d)两平一侧式
粘土砖的使用趋势 缺点:占用耕地、破坏环境、模数不符、自重大热工性能 差、施工效率低。不适应工业化生产。06年起安徽全省禁 止使用粘土砖作为墙体材料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多孔砖:孔洞率不低于15%、孔径小数 量多烧结粘土砖;竖孔用于承重。 (以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或黏土为 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大 于3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 于承重部位的砖。)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a)抹面;(b)贴面;(c) 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散水:散水一般设臵在建筑物的四周和勒脚的 外侧;
墙体的名词解释
墙体的名词解释墙体是建筑结构中起着支撑、隔断作用的组成部分。
简单来说,墙体就是四面围起来的立体结构,可以分隔空间、支撑楼层、承受外力等。
墙体的形式和材料有很多种,如砖墙、石墙、混凝土墙等。
本文将通过解析墙体的构成要素、功能和材料等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墙体的构成要素1.1 墙体的基本构造墙体通常由外墙面、内墙面和墙体结构组成,其中外墙面是墙体的外观,给建筑赋予美观的外观;内墙面则是内部空间的划分,起到隔音、隔热、阻燃等功能。
而墙体结构则是承受建筑物的重量、抵抗风压和地震力的主要部分。
1.2 墙体的构造材料墙体的构造材料广泛多样,常见的有砖、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不同材料的墙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例如,砖墙常用于住宅建筑中,石墙适用于围墙和庭院设计,混凝土墙体则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建筑中。
1.3 墙体的补强与隔声墙体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对抗风力和地震力的能力,因此在墙体结构中常常会设置加强部位,如加强筋、钢筋等。
此外,墙体还具有隔声的功能,可以减少来自外部的噪音干扰,提供安静的室内环境。
二、墙体的功能2.1 支撑结构墙体是建筑物最基本的承重结构之一,承受着上方楼层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墙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要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承重要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隔断空间墙体可以将建筑内部划分成不同的房间、空间,提供私密性和功能分区。
例如,墙体可以将卧室、客厅、厨房等不同功能的区域隔离开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3 隔热和隔音墙体也起到隔热和隔音的作用。
良好的墙体结构和材料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度差异,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墙体的隔音效果可以减少来自外界的噪音传播,提供宁静的居住环境。
三、墙体的材料3.1 砖墙砖墙是一种常见的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砖墙可以使用比较传统的砖块进行搭建,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砖瓦系统进行施工。
砖墙的施工相对简单,造价较低,适用于住宅建筑等场所。
3.2 石墙石墙是使用天然石材建造的墙体,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装饰效果。
房屋建筑学-第四节墙体
房屋建筑学-第四节墙体1. 引言墙体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承担着支撑结构、保温隔热、隔音等功能。
在房屋建筑学中,墙体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墙体的定义、构成要素、常见材料和施工方法。
2. 墙体定义墙体是建筑物的立面和空间组织的界定,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用于划定室内外的边界。
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承重墙由于需要承受楼层和屋顶的重量,因此需要采用较强的材料和结构设计。
非承重墙则主要起到隔断、保温等功能。
3. 墙体构成要素墙体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3.1 结构层结构层是墙体的主要承重层,通常由混凝土或砖石等材料构成。
结构层的厚度和强度直接影响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2 保温层保温层用于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减少能量损耗。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
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节能要求。
3.3 隔音层隔音层用于提高墙体的隔音性能,减少外界噪音的传递。
常见的隔音材料有吸声石膏板、隔音毡等。
隔音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隔音要求。
3.4 装饰层装饰层用于增加墙体的美观性,常见的装饰材料有瓷砖、涂料等。
装饰层的选择和施工方法需要考虑墙体的材质和设计要求。
4. 常见墙体材料墙体的材料选择与建筑的用途、气候条件、预算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常见的墙体材料:4.1 砖墙砖墙是最常见的墙体材料之一,常用的砖块有红砖、空心砖等。
砖墙施工简单、坚固耐用,但保温和隔音性能较差。
4.2 钢筋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常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
其保温和隔音性能可以通过在墙体中添加保温和隔音层来提高。
4.3 轻钢龙骨墙轻钢龙骨墙是一种轻质墙体结构,由钢龙骨和石膏板组成。
它具有重量轻、施工快速的优点,但承重能力较弱,主要适用于室内隔断。
4.4 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是一种在结构层外增加保温层来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外墙保温系统有外保温外贴、外保温内贴等。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杨燕)300-1课件 第5章 墙体
墙体细部构造-构造柱位置距离
位置
构造柱一般应设在建 筑物易于发生变形的部 位,如外墙转角、内外 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 侧(内墙大于2.1 m)、 较长墙段的中部,以及 楼梯、电梯四角等。
构造柱 间距设置要求
2
聚氯乙烯塑料装饰板质轻、防潮、隔热、不 易燃、不吸尘、可涂饰,可采用胶粘法或钉 固法与基层固定。
3
纸面石膏板是以熟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 适量添加剂与纤维作为板心,用牛皮纸作 为护面层的一种装饰板材板材。
感谢聆听
(c)油毡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垂直防潮层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是在 需设垂直防潮层的墙面(靠 回填土一侧)先用1∶2的水 泥砂浆抹面15~20 mm厚, 再刷冷底子油一道,刷热沥 青两道;也可以直接采用掺 有3%~5%防水剂的砂浆抹 面(15~20 mm厚)。
墙身防潮层-墙身防潮层的位置
(a)地面垫层为不透水材料 (b)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 (c)室内地面有高差
外墙砖不仅可以装饰整个建筑物,还因其具有耐酸碱、质地坚硬、抗冲 击性好、抗老化、不褪色等特性,对外墙面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贴面类装饰-石材分类
天然石材是从天 然岩体中开采出 来、经加工成块 状或板状的材料 的总称,具有强 度高、耐久性好 等特点。常见天 然石材有花岗石、 大理石等
人造石材是以各种水泥、 聚酯为胶凝材料,天然石、 砂、岩等为骨料,经加工 而成的。常见人造石材有 预制水磨石、人造大理石 等。
按其主要成膜物的不同, 涂料可分为无机涂料和有 机涂料两大类。其中,常 用的无机涂料有石灰浆、 大白浆、可赛银浆、无机 高分子涂料等;有机涂料 按主要成膜物质和稀释剂 的不同,又可分为溶剂型 涂料、乳液型涂料和水溶 性涂料三种。
第4篇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2.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 2.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 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 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 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
平拱砖过梁
半圆砖拱
钢筋砖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 洞口源自方窗台构造 砖墙窗台构造● 砌体墙勒脚部分的防潮处理 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 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 护。 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
3.2.2 砌体墙的砌筑方式及洞口处理 ● 砌体墙的砌筑要领
错缝搭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 错缝搭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砖墙砌筑方式
砌块墙体砌块搭接处钢筋 网片的设置方法
用空心砌块做配筋砌体
● 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
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 在骨架承重体系的建筑中,柱子上面每500mm高左右留出拉结钢筋,以便在砌筑填充墙时 将拉结钢筋砌入墙体的水平灰缝内。拉结筋不少于2ø6,深入墙内距离一、二级框架沿全 长设置;三、四级框架不小于1/5墙长,并不小于700mm。 混合结构体系的后砌隔墙,最好在新砌墙两端原有的墙体上有间隔地掏去部分砌筑块材, 使得新墙体砌筑时有可能局部嵌入原有墙体,做到新旧墙体有效搭接。
散水
混凝土散水构造做法
明沟
混凝土明沟构造做法
● 防火墙构造 防火墙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耐火极限不小于4.0h; 2.直接设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并高于不燃烧屋面不小于400mm;高于燃烧体或 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500mm。当屋顶承重构件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防 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 3.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动关闭 ; 4.防火墙上不应设排气道,必须设时,两侧的墙厚不小于120mm; 5.防火墙不应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否则内转角两侧的门窗洞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m。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距离不小于2m。设耐火0.9h的非燃烧固定窗的采光窗时 不受此限。
墙体的基本构造
钢筋混凝土圈梁必须全部现浇而且全部闭 合,并最好能在同一高度上闭合。当遇到 门、窗洞口之时圈梁不能在同一高度闭合 时,应设置附加圈梁。
12
2. 构造柱
——设在墙体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立柱。 作用:和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增强 房屋整体刚度,加强房屋抗弯、抗剪能 力,防止墙体开裂倒塌。 位置:外墙和楼梯间四角;纵横墙交接 处;较大洞口两侧;较长墙体中部等。
90
91
26
3.2.4 墙体的细部构造
一、门窗过梁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 作用:支承并传递洞口上部荷载给窗间 墙;装饰立面。
27
1.平拱砖过梁
——将砖侧砌而成,灰缝上宽下窄使侧砖向两边倾 斜,相互挤压形成拱的作用。 优点:钢筋、水泥用量少。 缺点:施工速度慢,用于非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 宽度应小于1.2m。有集中荷载或半砖墙不宜使用。
气硬性,不容易失水,和易性较好。
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在地震等 灾害发生时,砌体墙最先开裂的部分就 是灰缝。
8
三、砌筑原则
“灰缝横平竖直、错缝搭接、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四、常见的砌筑方式
丁砖:砖的长方向垂直于墙面砌筑的砖——砖的顶端 顺砖:砖的长方向平行于墙面砌筑的砖——砖的侧边 横缝:上下皮之间的水平灰缝 竖缝:左右两块砖之间的垂直缝
万向铰——适应各个方向的变形。
88
4. 幕墙的透气和
通风功能控制
为了保证幕墙的安 全性和密闭性,幕
墙的开窗面积较少,
而且规定采用上悬
窗,并应设有限位
滑撑构件。
89
双层幕墙——改善通风问题
每层上下均留有空 气进出的通道。 外层玻璃不开启— —提高密闭性。 内层玻璃可在需要 时开启。 玻璃夹层中可放置 百叶。 解决了建筑物的 “呼吸”问题—节能。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 墙体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与墙体的节能措施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与墙体的节能措施 7.5 幕墙构造
7.4.1 围护结构的传热
1. 传热的方式与过程 建筑物是通过自身的围护结构来实现建筑室内与室外环 境之间的热量交换的。这种热量的传递过程,称为围护 结构的传热过程。
③ 石灰砂浆 由石灰、砂和水按一定配比拌和而成,其 强度和防潮性能较差,常用于强度要求不高、不受 潮的砌体和抹灰层。
砂浆的强度等级以其抗压强度进行划分,共分为五级:
M15\M10\M7.5\M5\M2.5
房屋建筑学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② 烧结多孔砖 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 进过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小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 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
砖的强度等级以其抗压强度进行划分,共分为五级: MU30\MU25\MU20\MU15\MU10
房屋建筑学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一般适用于多层砌体结构的非承重墙。
2. 砌块隔墙
砌块隔墙多采用轻质多空的材料砌筑。与烧结砖相比, 有自重轻、隔热性能好、块体较大等优点。
房屋建筑学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3.1 砌筑隔墙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与墙体的节能措施 7.5 幕墙构造
房屋建筑学
(3)钢筋混凝土过梁
房屋建筑学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墙体构造
(四)散水与明沟 散水:指靠近勒脚下部的水平排水坡
明沟:在外墙四周或散水外缘设置的排水沟。
做法: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基层土壤上现浇混凝土(见
图)或用砖、石铺砌,水泥砂浆抹面。明沟通常
采用素混凝土浇筑,也可用砖、石砌筑,并用 水泥砂浆抹面。(见图)
(五)变形缝
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薄均匀。常用的错缝方法是将顶砖和顺砖上下皮交
错砌筑。每排列一层砖称为一皮。常见的砖墙砌式 有全顺式(120墙),一顺一顶式、三顺一顶式或 多顺一顶式、每皮顶顺相间式也叫十字式(240 墙),两平一侧式(180墙)等(如图)。
砖墙的组砌方式
三、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包括门窗过梁、窗台、勒脚、散水、
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它与所采用的材料
以及同一材料的强度等级有关。作为承重墙的墙体,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有关。高而
薄的墙稳定性差,矮而厚的墙稳定性好;长而薄的 墙稳定性差,短而厚的墙稳定性好。
(二)热工要求
1、伸缩缝(或温度缝)
伸缩缝是在长度或宽度较大的建筑物中,为避免由于温度变
化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而沿建筑物的竖向将 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的垂直缝隙。有关规范规定砌体结构
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m。伸
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40mm。
2、沉降缝
为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在建筑物某些部位 设置从基础到屋面全部断开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1)沉降缝一般在下列部位设置: 当同一建筑物建造在地基承载力相差很大时;建筑物高度或荷
墙体基本构造知识点总结
墙体基本构造知识点总结墙体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了支撑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还具有装饰功能。
墙体的构造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墙体在不同的建筑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墙体的构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对墙体的基本构造知识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1. 墙体的分类根据建筑结构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是指在建筑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墙体,它可以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非承重墙是指在建筑结构中不起支撑作用的墙体,它主要用于分隔空间和装饰。
根据墙体的构造材料,墙体可以分为砖墙、石墙、混凝土墙、砌块墙、轻质墙等。
不同的墙体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墙体的构造要素在建筑墙体的设计与施工中,需要考虑墙体的构造要素,包括墙体的厚度、墙体的结构形式、墙体的保温与隔热、墙体的防水与防潮等方面。
墙体的厚度是指墙体的厚度,它是由墙体的承重、隔声、保温与隔热等要求决定的。
一般来说,承重墙的厚度较大,非承重墙的厚度较小。
墙体的结构形式包括单砖墙、双砖墙、砖混结构、石墙结构、混凝土墙等,不同的墙体结构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墙体的保温与隔热是指墙体对外界热量的隔绝作用,它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
墙体可采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也可以设置隔热层进行隔热处理。
墙体的防水与防潮是指墙体对水的抵抗能力,它是建筑保护的关键环节。
墙体在施工时需要采取防水措施,比如设置防水层、施加防水涂料等。
3. 墙体的构造方法墙体的构造方法包括砌筑、浇筑、固定、组合等多种方法。
砌筑是指用砖块或石块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堆叠构造墙体,它是最常见的墙体构造方法。
浇筑是指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灌构造墙体,它适用于混凝土墙与砌块墙的构造。
固定是指利用胶合板、彩钢板、石膏板等板材构造墙体,它是轻质墙体的一种常见构造方法。
组合是指将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进行墙体构造,比如石墙与砌砖墙的组合。
4. 墙体的施工工艺墙体施工的工艺包括墙体布置、材料准备、砌筑、浇筑、固定、组合等多个环节。
墙体的基本构造
保持干燥:避免墙体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保持干燥有利于防止墙体老化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墙体表面去除污垢和积尘保持整洁美观
修复损坏部分:对于已经损坏的墙体部分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防止问题扩大
汇报人:
感谢观看
墙体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检查墙体材料、工具和设备确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验收:检查墙面的平整度、色泽和装饰效果对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整改。
涂料施工:在墙面涂抹涂料如乳胶漆、壁纸等以增强墙面的装饰效果。
基层处理:清理墙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对不平整的部位进行修补和找平。
刮腻子:对墙面进行多遍刮腻子以使墙面更加平滑和整洁。
03
墙体的类型
实体墙
定义:实体墙是指不包含任何开口或连接的墙体通常用于分隔室内空间
特点:实体墙具有较好的隔音、隔热性能能够提供较好的私密性和安全感
常见类型:砖墙、混凝土墙、木板墙等
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较高隔音、隔热性能的场所如住宅、办公室等
玻璃墙
定义:玻璃墙是一种由玻璃和框架组成的墙体通常用于室内隔断或室外建筑外墙。
选用优质防水材料
做好墙体的基层处理
涂刷防水涂料
定期检查维护
墙体裂缝修补方法
清理裂缝:清除裂缝内的灰尘和杂物
填缝修补:用水泥砂浆或修补剂填充裂缝
涂料粉刷:在修补后的裂缝表面涂刷墙面涂料使其与周围墙面一致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墙体发现裂缝及时修补
墙体老化处理方法
定期检查:对墙体进行检查发现裂缝、渗漏等问题及时处理
特点:玻璃墙具有透明、美观、易清洁等特点能够增加室内光线创造开放感。
应用场景:玻璃墙广泛应用于商业、办公、住宅等建筑领域尤其在需要高透明度的场合。
注意事项:安装玻璃墙时应注意安全合理选择玻璃类型和框架材料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房屋建筑构造墙体ppt课件
§4. 2 砌体墙
砖墙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a) 油毡防潮层 (b) 防水砂浆防潮层 (c) 防
水砂浆砌砖 (d)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26
§4. 2 砌体墙
砖墙
2)垂直防潮层: 当相邻两房间之间室内地面有高差或
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时,应在墙身内 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壤 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如图所示)
27
§4. 2 砌体墙
砖墙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
做法:在需设垂直防 潮层的墙面先用水 泥砂浆抹面,刷上 冷底子油一道,再 刷热沥青两道;或 采用掺有防水剂的 砂浆抹面。
28 5
§4. 2 砌体墙
砖墙
3、散水与明沟 作用:防止室外地面水、墙面水及屋
檐水对墙基的侵蚀。 1)散水 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地面作倾斜坡面。 可用水泥砂浆、混凝土、砖、块石等
空心砌块的规格大小
48
§4. 2 砌体墙
砌块墙
二、砌块墙的排列与组合 砌块排列组合图一般有各层平面、内
外墙立面分块图。在排列组合时,应按 门窗和墙面尺寸布置,对墙面进行合理 的分块,正确选择砌块的规格尺寸,尽 量减少砌块的规格类型,优先采用大规 格的砌块做主要砌 三、 砌块墙构造
K1P型多孔砖的基本砖型为 240×115×90mm,与普通粘土砖非常相 似,其墙厚采用2.5M制,如120、240、 370、405mm等。
13
§4. 2 砌体墙
砖墙
2)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 实心粘土砖的模数为125mm,多孔粘土 砖墙的厚度是按50mm进级 。而我国现行《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房间的开间 、进深、门窗洞口尺寸为3M的整倍数 。两 者有冲突。
②防水砂浆防潮层:在防潮层位置抹一层 20mm或30mm厚1:2防水砂浆。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概述墙体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墙体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墙体的分类、构造材料、施工工艺等内容。
墙体分类墙体可以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分类:1.砖墙2.石墙3.混凝土墙4.钢筋混凝土墙5.干挂石材墙6.钢结构墙构造材料墙体的构造材料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墙体构造材料包括:•砖•石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木材墙体建造过程墙体的建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基础施工:墙体建造开始前,需要先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
这包括挖土、浇筑混凝土、加固地基等工作。
2.墙体布局: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墙板的定位和标记。
3.材料准备:根据墙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构造材料,并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4.墙体搭建:根据墙体构造材料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墙体搭建工作。
比如,砖墙可以使用砖块进行砌筑,混凝土墙可以采用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5.抹灰和粉饰:墙体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抹灰和粉饰工作,以平整墙面,并提高墙体的美观度。
6.防水处理:根据需要,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以增加墙体的防潮性能。
7.粉刷和涂装:最后,对墙体进行粉刷和涂装,以增加墙体的装饰效果和保护性能。
墙体施工工艺墙体施工的工艺方法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施工工艺:1.砖墙施工工艺:墙体砖块的选材和搭建,砌筑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2.混凝土墙施工工艺: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技术,模板的搭建和拆除,墙体厚度的控制等。
3.干挂石材墙施工工艺:石材选择和加工,墙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干挂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4.钢结构墙施工工艺:钢结构的组装和焊接技术,墙体的固定和支撑方式,防腐处理和涂装等。
墙体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墙体具有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墙体类型和构造材料。
•墙体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墙体的基本构造通用课件
功能性原则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选择 合适的墙体材料和构造方式, 如隔音、保温、防水等。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 下,尽量降低墙体构造的成本 ,提高经济性。
美观性原则
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重要外观部 分,其设计需符合美学原理,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典型墙体构造详解
砖混结构墙体
环保墙体材料与技术
绿色建筑材料
选用可再生、可循环、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建筑材料,如加气混 凝土、陶粒混凝土等。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以制造出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 墙体材料,减少对传统水泥等资源的依赖。
墙体绿化技术
在墙体表面采用绿化技术,如垂直绿化、墙面绿化等,既美化建筑环 境,又能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墙体的环保与节能。
墙体的基本构造 通用课件
目录
• 墙体概述 • 墙体的基本构造 • 墙体材料与技术 • 墙体节能与环保 • 墙体构造常见问题与维护 • 工程实例与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墙体概述
墙体的定义与功能
功能
围护功能:墙体作为建筑物的外 围护结构,起到防风、遮雨、隔 热、保温、隔音等作用,为室内 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对于外墙,可定期清洗,保持墙面干净,避免污染物 侵蚀。
墙体维护与修复技术
修复技术
针对不同墙体问题,选择合适 的修复材料和技术,如抹灰修
复、砖砌体修复等。
修复过程中,注意保护周边环 境和设施,避免造成二次破坏 。
通过对墙体的基本构造以及常 见问题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 地进行墙体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提高墙体的使用寿命和室内 居住环境。
中,如:秸秆板、石膏板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而且
墙体的基本知识(建筑构造)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长度: 多为600mm
宽度:
a系列为 75mm、100mm、125mm和
150mm
b系列为 60mm、120mm、180mm等
厚度:
a系列为 200mm、250mm和300mm
b系列为 240mm和300mm
水泥砌块的强度等级分为: MU15、MU10、MU7.5、MU5、MU3.5
■ 混合砂浆(气硬性材料) 常用级配—— 水泥:石灰膏:黄砂 1:1:6,1:1:4
■
水泥砂浆
混合砂浆
保持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达到 易于施工操作,并成型密实、质量均匀的性能
●墙体概述
●砌体墙的
基本构造
●轻质内隔墙、隔断
的基本构造
●非承重外墙板及
幕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 · 常用砌体材料及规格 □ 砌筑块材 粘土烧结砖及水泥砌块 □ 粘结材料 水泥砂浆及混合砂浆
为了不滥用土地资源,目前实行“大城市禁粘、中小城市限实”的政策
抗震规范规定:砌体结构材料,烧结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 于MU10,其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混凝土小型砌块的强 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
●墙体概述
●砌体墙的
基本构造
●轻质内隔墙、隔断
的基本构造
幕墙的基本构造
■ 轻质材料墙体
●墙体概述 ●砌体墙的 ●轻质内隔墙、隔断 ●非承重外墙板及
基本构造
的基本构造
幕墙的基本构造
建筑物墙体的设计要求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包括合适的材料性能、适当的 截面形状和厚度以及连接的可靠性
·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 · 选用的材料及截面厚度,均符合防火规范中相应燃烧性能
墙体基本构造分解
⑶双向承重 该方案房间布置较灵活,建筑物的刚度亦较好。 适用于开间、进深尺寸较大且房间类型较多的建筑
和平面复杂的建筑中,前者如教学楼、住宅等建筑。
⑷部分框架承重 采用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共同承受
楼板和屋顶的荷载,这时,梁的一端支承在柱上,而另 一端则搁置在墙上,这种结构布置称部分框架结构或内 部框架承重方案。
⑵ 砌块 砌块:是利用混凝土、工业废料或地方材料制成的人 造块材,外形尺寸比砖大。 按尺寸和质量大小不同: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大型 砌块。 按外观形状不同:实心砌块和空心砌块。 按材料不同: 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砌块、石膏砌块等
砼空心砌块为竖向方孔,规格为390×190×190mm。 强度等级分为MU20、MU15、MU10、MU7.5、MU5 五个强度等级。
普通烧结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材料,经压制成型、焙烧而成。 按形式分为: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 按材料分为:粘土砖、页岩砖和粉煤灰砖。
实心砖的规格为:240×115×53mm;
多孔砖和空心砖的规格为:190×190×90mm、240×115×90mm、240×180×115mm等多煤种矸。石页岩
适合于室内需要较大使用空间的建筑,如商场等。
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它与所采用的材料以及同一材料的强度等级有关。作为承重墙的墙体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有关。高而薄的墙稳定性差,矮而厚的墙稳定性好;长而薄的 墙稳定性差,短而厚的墙稳定性好。
6.2.1 块材墙材料
包括块材和胶结材料两种材料。 1、常用块材 ⑴砖
砖按材料不同,有粘土砖、页岩砖、粉煤灰砖、灰砂砖、炉渣砖等;按形状分有实心砖 、多孔砖和空心砖等。其中常用的是普通粘土砖。普通粘土砖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成 型、干燥焙烧而成。 砖的强度按抗压强度平均值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MU7.5六个级 别。如MU30表示砖的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0MPa,即每平方毫米可承受30N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重多孔砖:其实际尺寸为240mm(长)×115mm(宽) ×90mm(厚) 及190mm(长)×190mm(宽) ×90mm(厚)等; 水泥砌块: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常见尺寸为 190mm×190mm×390mm,辅助块 尺寸为90mm×l90mm×190mm和 190mm×l90mm×90mm等;
±0.00以下用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用混合 砂浆砌筑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砌筑要领
—
错缝搭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a) 砌块墙转角轴测
(b) 砌块墙内外墙相交处轴 测
(c) 从立面看网片放置位置
(d) 转角处网片放置位置
(e) 墙体交叉处网片放置位置
圈梁—在屋盖及楼盖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粘土砖房圈梁设置要求
烈 墙 类 6、 7度 8度 度 9度
外墙和内纵墙
屋盖处及隔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内横墙
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大 于 7m ,楼盖处间距不 大于 15m,构造柱对应 部位
同上;各层所有横墙 同上;屋盖处沿所有横 墙,且间距不大于 7m , 楼盖处间距不大于 15m, 构造柱对应部位
21
七
18
六
15
五
不宜采用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措施
结构特征——墙体承重 砌筑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
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摆幅不至 于过大,墙体不容易因错动开裂而倒塌
抗震主要构造措施 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形成内骨架,加 强建筑物整体刚度
圈梁、构造柱设置部位和要求 :
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20,构造配筋在6、7度抗震设防时为4Φ8;8度设防时为4Φ10; 9度设防时为4Φ12。箍筋一般采用Φ4~Φ6,按6、7度,8度,9度设防其间距分别为250, 200和150。
圈梁、构造柱设置部位和要求 :
圈梁—在屋盖及楼盖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构造柱—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易于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房 屋转角、楼梯间四角、有错层处,等等 构造柱不单独承重,因此不需设独立基础,其下端应锚固于钢筋混凝土 基础或基础梁内。在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墙体砌成马牙槎的形式,从下 部开始先退后进,用相邻的墙体作为一部分模板。柱截面应不小于 180×240。配筋为纵筋4Φ12,箍筋采用Φ4~Φ6,间距不大于250。在离 圈梁上下不小于1/6层高或450mm范围内,箍筋需加密至间距100。在构 造柱与墙之间应沿墙高每500设2Φ6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000
双层石膏板面板 面板的接缝错开 螺钉钉入
穿线孔 盖缝构件 龙骨纵筋
(a) 隔声石膏板隔墙剖切轴测
龙骨下槛
隔声轻隔墙构造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3 轻质内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
●立条板隔墙——材料是具有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条形板材,安装时不需
要内骨架来支撑
常用材料为水泥玻纤空心条板(GRC板)、空心加强石膏板条板、 内置发泡材料或复合蜂窝板的彩钢板等
转角处构造柱
构造柱不设独立基础
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
构造柱与砖墙拉结
砌体采用空心砌块,即便墙体不是配筋砌体,也应该在对应砖墙设构造柱的 位置将若干相邻的砌块的孔洞作为配筋的芯柱来处理,用以代替构造柱。混 凝土空心小砌块的芯柱最小截面不小于130×130。中型砌块芯柱最小截面为 150×150。芯柱的配筋对小型砌块而言每孔1Φ12;对中型砌块而言,在6、7 度抗震设防时1Φ14或2Φ10,8度设防时1Φ6或2Φ12。芯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为小型砌块C15,中型砌块C20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措施
结构特征——墙体承重 砌筑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
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摆幅不至 于过大,墙体不容易因错动开裂而倒塌
抗震主要构造措施
砌体房屋总高度(m)和层数限制
墙体类别 最小 墙厚 ( m)
0.24
6 度
高度 24 层数 八
图4-3-2-16 空心砌块利用孔洞配筋成为芯柱
圈梁、构造柱设置部位和要求 :
圈梁—在屋盖及楼盖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构造柱—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易于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房
屋转角、楼梯间四角、有错层处,等等
圈梁必须与构造柱连通,房屋各部分刚度均衡
圈梁与构造柱整浇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洞口处理
1.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积的50%。同时,开 洞后窗间墙和转角墙的宽度都应当符合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抗震规范 2.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 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
平拱砖过梁
常用粘结材料的主要成分——水泥、黄砂、石 灰膏 级配——不同的材料配合的重量比 水泥砂浆——水泥和黄砂配合。其常用级配 (水泥:黄砂)为1:2、1:3等
砌筑砂浆
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其常 用级配(水泥:石灰:黄砂)为1:1:6、1:1:4等 强度——砂浆为刚性材料,主要考虑抗压强度。 其强度等级分为:M0.4、M1.0、M2.5、M5.0、 M7.5、M10、M15等7个等级 和易性——保持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 性,以达到易于施工操作,并成型密实、质量 均匀的性能 水泥砂浆的强度和防水性能要高于混合砂浆; 混合砂浆的和易性优于水泥砂浆
4. 满足隔声的要求;
5. 满足防潮、防水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常用砌体材料及规格 实心粘土砖
多孔粘土砖
砌筑块材
砌体墙
粘结材料
砌筑砂浆 混凝土空心砌块 粉煤灰硅酸盐砌块
标准实心粘土砖的尺寸
实际尺寸为240mm(长)×115mm(宽)×53mm(厚)
砖墙砌筑方式
玻璃纤维水泥板 某水泥条板卫生间隔墙 GRC空心条板
条板安装示意1
轻质水泥复合墙板安装实例
条板安装示意2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3 轻质内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
●活动隔墙——可分为拼装式、滑动式、折叠式、悬吊式、卷帘式和起落
式等多种形式,其移动多由上下两条轨道或是单由上轨道来控制和实现
内墙
外墙
窗间墙
窗下墙
砖墙
夯土墙 石砌墙
现浇钢筋混凝土墙
轻质材料隔墙
项目四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墙体的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其中包括合适的材料性能、适当的截面形 状和厚度以及连接的可靠性; 2.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
3. 选用的材料及截面厚度,都应符合防火规范中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 限所规定的要求;
项目四 墙体的基本构造
3.1 墙体概述
外墙——位于建筑物周边的墙 依其在房屋 中所处位置 依其结构受 力的情况 依其墙体的 建造材料 内墙——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
承重墙
●建筑物墙体分类
非承重墙 砖墙、石墙、土墙、砌块墙、 混凝土墙 轻质材料制作的墙体 空心墙
按构造做法 实心墙和组合墙
承重墙
非承重墙
砌块墙体砌块搭接处钢筋网片的设置方法
(a) 在空心砌块孔洞及皮间布筋
(b) 在异形砌块围合成的孔洞及皮间布筋
用空心砌块做配筋砌体 砖墙砌筑方式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
构造柱
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 合适的高厚比
其自重的支承
避免成为承重的构件
高厚比是牵涉到砌体墙稳定 性的重要因素。但增加厚度 会增加填充墙的自重。需要 时可以采取构造方法来解决。
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
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
¢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勒脚部分的防潮处理
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 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
立筋类轻隔墙龙骨构成
先固定上、下槛的实例
木龙骨立筋隔墙
轻钢龙骨立筋隔墙
轻钢龙骨立筋隔墙实例
全石膏板立筋隔墙
方法2——首先固定立筋,但上下不能顶足
先固定立筋的实例
FC板面板立筋隔墙
金属面板立筋隔墙
龙骨上槛 盖缝构件
(b) 隔墙与木门连接
岩棉
(c) 隔墙与钢门连接 (d) 隔墙丁字交接
脱模后的圈梁、构造柱
圈梁、构造柱与框架结构梁、柱的区别 :
圈梁、构造柱是墙体的一部分,不单独承重; 圈梁、构造柱与墙体同步施工,墙不是填充体; 圈梁、构造柱的断面尺寸和配筋不需结构计算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的洞口处理
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m) 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积的 50%。同时,开洞 后窗间墙和转角墙的宽度都应当符合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抗震规范 烈 度
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 3.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 坡面,称散水或护坡。或在外墙四周做明沟,将通过水落管流下的屋 面雨水等有组织地导向地下集水口,而流入下水道
散水
明沟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3 轻质内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
活动隔墙实例
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3.3 轻质内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