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教学大纲 -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dd731c7700abb68a882fb14.png)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教案大纲张日欣李元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Sensor & Detecting Techniques二、课程编码:0702831三、学时与学分:24/1.5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项目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
五、课程教案目标1.本课程是生物医学项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信号提取,检测和处理以及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等问题;2.使学生了解典型医学仪器的原理、特点和性能指标,学习正确使用传感器,设计检测电路,掌握基本测量技术;3.为医学仪器设计奠定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项目七、基本教案内容与学时安排●热敏器件及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压力传感器性能实验<4学时)●气敏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光电式脉搏探测器<4学时)● ECG前置放大器<4学时)●陷波器仿真、制作与调试<4学时)●安全隔离设计与调试<4学时)● ECG放大器的整体调试<4学时)● 12导联心电工作站的原理及使用<4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张日欣、李元斌、邹昂等自编教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材科,2004年9月参考文献:1.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讲义,杨玉星自编教材,1998年2.生物医学电子学,蔡建新,张唯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黄贤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4.生物医学测量,陈延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5.医学物理,刘普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6.医学仪器-应用与设计,约翰G.韦伯斯特,新时代出版社,1985年7.Protel 98 for windows电路设计应用指南,程凡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九、考核方式实验报告+实践表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教案大纲张日欣李元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Experiments inBiomedical Measure and Instrumentation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16/1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项目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
生物信息学导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信息学导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5976521f0b4c2e3f57276396.png)
32
2
双语(汉语+英语)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中文 300-500 字,含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前沿交叉学科。本课程讲授生 物信息学主要概念和基本计算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基因、蛋白序列比对,数据库搜 索,马可夫模型,新一代测序介绍,突变的功能预测,转录组测序与分析,非编码 RNA 和表观遗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础,本体论和分子通路,以及 R 编程语言 入门和实验上机数据处理与分析等。重点放在生物信息学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方面, 包括生物问题的制定,算法的设计,软件开发的置信度评估等。通过本课程的介绍,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技 术,培养学生如何充分使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介绍和实际数据上机 操作,将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科学手段解决生命和医学,特别在 大数据和精准医疗等领域的科学问题。 (英文 300-500 字) The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basic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for mainstream bioinformatics problems. The course covers sequence alignment, sequence database search, Markov model and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functional prediction of genetic variant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oncoding RNA and epigenetics,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gene ontology and pathway, and R programming in-course practices. Emphasis placed on computational aspect of bioinformatics including formulation of a biological problem, design of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14e559185727a5e9856a61d5.png)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学时
(Credit
32
Hours)
(中文)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学分 2
(Credits)
(英文)Introduction to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学时 什么是生物
2 医学工程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作业及要求 作业一: Make two lists (of at least 10 items each) in response to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A. What product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have you personally
It covers topics such as the scop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he ethics and moral for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gulation
Which medical device they met in hospital when they were young? What is the ratio of drug fee to medical device fee?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0904054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教学大纲
![0904054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28735472b160b4e767fcfe6.png)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4054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课程英文名称:Sensor and Measure of Biomedicine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开课学期:6总学时:24(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1.5二、课程目的本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讲述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测量电路和在医学上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医学测量常用的传感器知识,掌握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并具有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去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掌握物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一般的测量方法。
学习物理传感器在医学检测仪器中的应用,了解适用的范围,并能够运用不同特性的传感器进行人体测量。
2、了解其他化学传感器及生物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3、了解掌握传感器与微机接口技术、生物医学测量系统组成。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物理传感器应用(6学时)掌握压力传感器及血压的测量、心音传感器及心音的测量、血流传感器及测量血流的仪器和方法、呼吸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实验一:血压传感器的使用与测量(4学时)实验二: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的使用与测量(4学时)第二章化学传感器(4学时)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半导体陶瓷气体传感器、半导体场效应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和用途。
第三章生物传感器(4学时)了解掌握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生物活性物质固定化技术,了解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生物医学测量系统(2学时)掌握测量电桥、传感器与微机接口、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计算机处理、生物医学测量系统的概念、原理、方法。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讨论、讲授、多媒体授课、实验。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实验一:血压传感器的使用与测量(4学时)必做血压传感器的使用,测量血压值并分析结果。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2a9b998dd88d0d233d46a4a.png)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杨玉星、李鹏程、刘谦、张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BIOMEDICAL SENSOR PRINCIPLE AND DETECTING TECHNIQUES二、课程编码:0702821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五、课程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生物医学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电子测量原理;2.提高设计生物医学传感器及其相应测量电路的能力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基本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生物医学信号测量的基本特点 (2学时)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组成人体测量的特点人体系统的控制模式人体生理信息测量条件电流的生理效应和损伤防护生物医学测量方法和测量模型●生物电信号特征(2学时)细胞和组织的电学特性细胞静息电位细胞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测定及临床作用生物组织电阻抗细胞膜电阻抗定义生物组织的电阻抗皮肤的电阻抗●生物医学仪器传感器基础 (2学时)生物医学传感器概述生物电测量电极电极的基本概念电极的极化现象和极化电位极化电极和非极化电极电极的电学特性常用生物电测量电极生物医学物理传感器的作用及其分类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的动态特性●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2学时)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半导体压阻传感器半导体压阻传感器的医学应用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直流电桥的特性方程直流电桥的灵敏度直流电桥的实际应用举例●电容式传感器及其医学应用(2学时)电容式传感器基本原理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电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举例●压电式传感器 (2学时)压电效应压电材料石英晶体的压电特性压电陶瓷的压电特性压电传感器等效电路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压电传感器应用举例●光学传感器及其医学应用 (2学时)光电效应光电器件的基本特性参数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池及其应用电路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及其电路生物化学光谱分析仪器光学测量原理光固态图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及其应用(2学时)热敏电阻式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PN结型温度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光纤和激光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测量的干扰和噪声 (2学时)人体电子测量中的电磁干扰干扰的引入抑制电磁场干扰的主要方法抑制干扰的其它措施噪声和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的特性生物医学测量中主要噪声类型放大器噪声性能参数常用器件的噪声低器声放大器的设计●生物电放大基础 (2学时)生物电放大器前置级基本要求差动放大电路及其共模抑制比分析同相并联差动放大电路共模抑制比分析电路分析举例●生物电放大前置级共模抑制能力改善的方法 (2学时)共模屏蔽驱动电路共模驱动电路集成的仪器放大器应用电路设计心电放大电路设计隔离放大级设计●心电图及其测量仪器 (2学时)心电图及其导联心电向量图心电图机的设计心电图仪的设计特点心电图机的组成结构心电前置放大器分析正常和异常的心搏节律心律失常局部缺血时电位波形的变化心电图的波形的自动分析●脑电图和肌电图 (2学时)脑电图的产生机理脑电信号的一般性质及分类脑电图机脑的诱发电位测量临床脑电仪器的应用情况脑电图测量的最新技术肌电图肌电图仪诱发肌电图(神经电图)●血压的测量 (2学时)心血压测量概述血压直接测量法血压间接测量法血压的自动测量●血氧饱和度的无创伤测量方法 (2学时)血气饱和度的概念血氧饱和度测定的意义脉搏血氧测量法基本原理脉搏血氧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心输出量的无创伤测量方法 (2学时)心输出量直接费克法指示剂稀释法阻抗式容积脉图仪超声血流计八、教材及参考书1.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杨玉星,化工出版社,2005年2.现代医学仪器设计原理,邓亲恺,科学出版社,20043.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王保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九、考核方式书面考试+作业+课堂讨论。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f4a16adf770bf78a652954ac.png)
的影响,MR 血管造
影,造影剂增强型
考试
MRA,相位增强型
MRA
掌握 MR 波谱,功能 考试
成像,弥散成像
掌握磁体,梯度线圈,
射频线圈,运动伪影, 考试
卷折伪影,化学位移
MRI 临床应用 小组汇报与 2 讨论
考试
2
伪影,截断伪影,磁 敏感性伪影
小组汇
掌握文献查阅、阅读
提前做
报与讨
总结、陈述报告能力
度、照射量、吸收剂
量、当量剂量、有效
剂量,X 射线的物理
特征
掌握光电效应,康普
顿散射,电子对效应, 考试
边缘吸收,衰减,与
人体组织的交互
掌握胶片,增感屏, 考试
散射与滤线器
掌握投影,反投影,
CT 数,正弦图,扫描 考试
方式,CT 硬件组成:
X 射线管、准直器、X
CT 重建算法 2 CT 的发展与
2 应用
PET 成像与 2
SPECT 成像
核磁共振成 像基本物理 2 基础 MRI 对比度与
2 空间定位
MRI 脉冲序列 2
基础
血流与血管 2
造影 特殊 MRI 技
2 术 MRI 系统与伪
2 影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编程, 提交源 程序、 文档、 实验报 告 预习、 复习
预习、 复习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使学生掌握 X 光、CT、MRI、PET 和 SPECT 成像的基本原理[a,k] 2.使学生具有设计实现 CT、MRI 基本重建算法的能力[a,b,c,e,k] 3.为学习更高级的医学成像课程奠定基础[h,j]
生物医学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c075215bd64783e09122be4.png)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张日欣李元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Sensor & Detecting Techniques二、课程编码:0702831三、学时与学分:24/1.5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工程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
五、课程教学目标1.本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信号提取,检测和处理以及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等问题;2.使学生了解典型医学仪器的原理、特点和性能指标,学习正确使用传感器,设计检测电路,掌握基本测量技术;3.为医学仪器设计奠定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热敏器件及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压力传感器性能实验(4学时)●气敏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光电式脉搏探测器(4学时)●ECG前置放大器(4学时)●陷波器仿真、制作与调试(4学时)●安全隔离设计与调试(4学时)●ECG放大器的整体调试(4学时)●12导联心电工作站的原理及使用(4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张日欣、李元斌、邹昂等自编教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材科,2004年9月参考文献:1.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讲义,杨玉星自编教材,1998年2.生物医学电子学,蔡建新,张唯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黄贤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4.生物医学测量,陈延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5.医学物理,刘普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6.医学仪器-应用与设计,约翰G.韦伯斯特,新时代出版社,1985年7.Protel 98 for windows电路设计应用指南,程凡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九、考核方式实验报告+实践表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教学大纲张日欣李元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Measure and Instrumentation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16/1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工程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
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5ef84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6.png)
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物医学工程是交叉学科领域,涉及医学、工程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从而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3. 熟悉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三、课程内容1.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生物信号的获取和处理- 信号处理方法及实践-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2. 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案例3. 医学成像技术- X射线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超声成像- 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4. 生物医学器械- 生体医学传感器- 医用仪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医用器械的检测与维护四、教学方法1. 理论课程- 知识讲解- 理论模型分析- 案例讨论2. 实践课程- 实验操作- 项目设计与实施- 实际案例分析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 出勤情况- 课堂参与2. 作业- 书面作业- 实验报告3. 期末考试- 理论知识考核- 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六、参考教材1.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2.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3. 《医学成像技术原理》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资深医学工程师和生物医学专家共同组成教学团队,保证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为将来的就业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认真对待本门课程,勤奋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学生们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所作为,为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业实习生物医学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专业实习生物医学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e473bf13a32d7375a4178072.png)
切愿望与决心。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he junior undergraduates are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theoretical and
afternoon. The internship provides a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master the principles of
medical instruments, clinical manipulation methods and potential shortcomings. Daily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biomedical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Requirements)
1. Describe what and how medical devices are used in a medical department.[f1] 2. Identify 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oblem in the hospital nically. This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students’ perceptual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but also greatly promote their wishes and determination to develop high-end biomedical instruments with Chinese autonomous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英文需 300-500 字)
439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及医用传感器.
![439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及医用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590bb2310066f5335a8121f4.png)
Ⅰ信号采集与分析基本方法本课程讨论的信号是指一维电信号。
由于在实验中非电信号可以方便地转换为电信号,信号一般是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根据具体实验的性质,信号有其本身的物理意义或其他意义。
首先给出一般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框图如下∶传感器是一个高灵敏度的线性变换器,它是为被测的量专门设计的,可以把被测的非电量转换为与它成比例的电量。
例如,我们要测量加速度 a=a(t ,常用压电加速度计, 它将加速度(力学量信号转换为电荷量 q=ka(t ,其中 k 为灵敏度,对特定传感器是一个常数。
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很微弱,前置放大器通常包含放大和滤波环节,当传感器输出电荷、磁通、电阻、电容等量时,前置放大器还有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的功能。
前置放大器一般输出伏特量级的时变电压,信号采集过程中常用示波器同步监视,采集到的信号可以送入信号分析仪实时处理或记录下来留待集中分析存档。
分析或处理信号的目的是提取其中包含的信息。
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类。
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是时间和幅度都是连续的信号。
实际测量得到的大多数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分析是信号处理的基础,可分为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大类。
时域分析方法包括∶⑴观察波形,典型应用如心电图、脑电图等。
⑵相关分析,是对信号本身在不同时刻或信号之间相似程度的分析,主要用于平稳随机信号。
数学定义如下∶自相关, (11τ+t t R XX =∞→N limN1( (111τ+∑=tx t x iNi i对平稳随机过程(τXX R =]( ([τ+t x t x E =]( ([t x t x E τ−=∞→T lim T1∫+Tdt t x t x 0( (τ实际应用常取 T 足够大时的估计值(ˆτXXR(ˆτXX R=T1∫+Tdt t x t x 0( (τ互相关, (11τ+t t R fX =∞→N limN1( (111τ+∑=tx t f iNi i同样,对平稳随机过程有(τfX R =]( ([τ+t x t f E 或(τXf R =]( ([τ+t f t x E估计值为(ˆτfX R=T1∫+Tdt t x t f 0( (τ (T 足够大⑶滤波与卷积实测信号都是有效信号与噪声干扰的叠加。
生物力学-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力学-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78aff364be1e650e52ea99d7.png)
考试:60%(期末考试)。 撰写人:张爱丽 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时
间:
Hale Waihona Puke 第五章生物力学前沿(4 学时) 细胞力学 生物力学领域前沿研究领域及重要科学问题分析
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
暂无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生物力学中重要的计算软件和相关实验技 术,掌握解决生物力学中的建模与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从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发 现和解决其中的重要生物力学科学问题。讲授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力学基础理
《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楷体、三号、加黑、居中)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中/英文):生物力学 I/Biomechanics I 3、学时/学分:32/2 4、开课院(系)、教研室: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6、面向对象: 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本科生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
第一章:绪论 2 学时 概述生物力学范畴与重要应用
第二章:应力与应变(8 学时) 生物组织内受力分析 组织内力分析方法:应力 生物组织变形定量描述方法:应变与应变率
第三章. 生物组织特殊力学性能(8 学时) 弹性 生物流体 生物组织粘弹性
第四章:血液流动 (8 学时) 血液流变学 弹性血管中稳态层流 人体血液循环流阻分析 动脉血流(脉搏波传输) 静脉血流与微循环血流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ving Tissues, Fung, Y. C. 2nd ed. New York, NY: Springer-Verlag, 1993 Fung, Y. C. Biomechanics: Circulation,2nd ed. New York, NY: Springer-Verlag, 199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biomedical sensor;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medical sensors, sta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sensors, and the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sensors, chemical sensors and biological senso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let students grasp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the detecting technology of the modern biomedical sensors, and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biomedic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human health by the typical examples. (英文需 300-500 字)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1. 2. 3. 4.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5. 6. 7. 8. 能够阐述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相关概念并完成相关定量计算[a] 能够结合传感器阐述检测技术[ a,k] 能够将基础知识与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应用相结合[a,c,e,k ] 能够用多个独立传感器组成一个整合传感器并且能够利用一个传感检测系统 建立一个智能传感系统[a,c,e,k ] 了解宏观检测和微观检测[ c,e,k] 能够阐述本领域的跨学科特性[a,b,c,g,k] 能 够 描 述 本领 域 小 型化和 集 成 化 生物 医 学 传感器 的 设 计 和微 加 工 技术 [a,b,c,g,k] 能够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传感器和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人类健康、环境 科学和医药健康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b,c, g,k ] 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 物医学传感 器的特性 第二章:传感 器基础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Requirements) 第三章:传 感器敏感材 料 第四章:物 理传感器的 基本原理 第五章:物 理传感器的 应用 8 课堂 8 课堂 6 课堂 2 课堂 2 课堂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描述生物医 学传感技术 基本概念并 能够计算(2 题) 解释紧密结 合传感器的 检测技术(1 题) 描述传感器 敏感材料及 其应用(2 题) 阐述物理传 感器基本原 理(2 题)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well as the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typical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ensors. The main course outcomes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special requirements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biomedical sensors; Basic technology of biomedical sensor,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sensing technol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电路基础 张素 Su ZHANG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学时 (Credit Hours) *学分 (Credits)
BI455 生物医学传感器
32
2
Biomedical Sensors 限选课 大三,大四本科生 中文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Biomedical Engineering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本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课。 介绍生物医学传感器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 医学传感器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有关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概况、生物医学传 感器基础以及生物医学传感器的检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现代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未来趋势;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基础,传感器的定义、分 类,传感器的敏感技术,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医学传感器检测技术基础,传感器 的静态特性,物理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化学量传感器,生物器传感器等。 本课程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检测方法,并 能够结合典型实例了解生物医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具体 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This course is the major basic cours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t introduc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biomedical sensor and the latest studies home and aboard in this field, including the overview and basic knowledge of biomedical sensor technology, as
掌握
作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掌握
作业
了解
作业
掌握
作业
阐述物理传 感器应用(2 题)
了解
作业
第六章:化 学传感器 第七章:生 物传感器 第八章:生 物医学传感 器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