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轿车电控燃喷射系统
捷达1.9LSDI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
按 故 障 码 在 故 障 码 表 中查 找 所 需要 的 内容 。 ( 完待 续 ) 未 ( 汽 大 众公 司产 品部 ) 一
表2
VA. 5 . G 5 2显 示
可 能的故障原 因
可能 的影响
故 障排除
17 5 6 O 不可信 信号 ・ 转速传感器 因为虚接或插 头潮湿导致腐蚀 , 产 ・ 发动机 不能起 动 一 检查 转速 传感器一 2 G8 发 动机转速 生不 可信信号 ・ 发动机熄 火 传 感器一 2 G8 ・ 转速传感器 与飞轮 间距 太大 ・ 预热 时间控制 灯一 2 K 9闪烁 传感器上 有金 属屑或失磁 ・ 转速表 不显示转速
维普资讯
AT \ NXE UO … A:
1 柴机油射统障断检 .S 油燃喷系故诊与修 9D LI
口徐 世 利 王 永 军
2故 障 自 诊 断 Ⅱ .
1故 障 码 1 5 0 7 7 ( 表 2 ) 6 0  ̄1 9 8 见 )
注意 !
们 没 有 故 障 , 能 更 换 零 件 。特 别 是 才
故 障 为 瞬 时 故 障 “p r ds h s o a ic
a f er tn”(P 时 o ug tee s)
△ 当 车 辆 诊 断 仪 V。 G1 5 A. 5 2显
示 “ih no i e i r tr se e if n d r L t au ”时 , e
・
路 或 短 路 ・ 用 车 速 信 号 的 系 统 有 故 使 组合 仪表板 元 件 与燃 油喷 射 系统 电脑之 间的 障 线束 断 路 或 短 路 组 合 仪 表 板 元 件 失 效
・
・
195 65 不可信 信号 ・ 制动灯开 关一 F失效 制 动灯开 关一 F ・ 制动踏板开 关一 4 F 7失效 线束断路 199 68 ・ 燃油喷射 系统 电脑 J 4 2 8内部 失效 电脑 失效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代内燃机车辆中重要的燃油供给系统之一,它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监测和控制燃油喷射过程。
本文将介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组成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 燃油泵:负责将汽油从油箱中抽取,并通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供应给喷油嘴。
2. 电子控制单元(ECU):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监测和控制燃油喷射过程。
ECU根据传感器提供的各种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进气量、冷却水温度等,计算出最佳的喷油时间和喷油量,并通过喷油嘴控制燃油的喷射。
3. 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包括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给ECU,供其计算出最佳的喷油策略。
4. 喷油嘴:通过ECU的控制,喷射适量的燃油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喷油嘴通常是电控式的,可以根据ECU的命令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
5. 燃油供应系统:包括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等。
燃油供应系统负责将燃油供应给喷油嘴,并保持适当的燃油压力。
二、工作原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数据采集:传感器收集发动机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的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进气量、冷却水温度等。
这些数据将被传输给ECU进行处理。
2. 数据处理:ECU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喷油策略。
这个策略包括喷油时间和喷油量,旨在实现燃油的最佳利用和发动机性能的最优化。
3. 喷油控制:根据ECU计算出的喷油策略,ECU通过控制喷油嘴的开关来控制燃油的喷射。
喷油嘴根据ECU的命令,以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量将燃油喷射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4. 燃油供应:燃油泵将汽油从油箱中抽取,并通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供应给喷油嘴。
燃油压力调节器可根据需要调节燃油的压力,以保持适当的燃油供应。
5. 燃烧过程:通过喷油嘴喷射的燃油与进入燃烧室的空气混合后,在火花塞的点火下燃烧,释放出能量驱动发动机工作。
简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件的作用。
简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件的作用。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它通过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并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本文将从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两个方面来介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一、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燃油泵:燃油泵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燃油从油箱中抽送到高压油管中,以供喷油嘴使用。
2. 高压油管:高压油管是燃油泵和喷油嘴之间的连接管道,它可以承受高压的燃油,并将燃油传递给喷油嘴。
3. 喷油嘴:喷油嘴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高压的燃油喷入发动机燃烧室中,以供发动机燃烧使用。
4.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空气引入发动机燃烧室中,以供发动机燃烧使用。
5. 传感器:传感器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感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发动机转速、负荷、氧气浓度等,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电控单元。
6. 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中心,它可以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来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二、各部件的作用1. 燃油泵的作用燃油泵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燃油从油箱中抽送到高压油管中,以供喷油嘴使用。
燃油泵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来调节燃油的供应量和压力,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2. 高压油管的作用高压油管是燃油泵和喷油嘴之间的连接管道,它可以承受高压的燃油,并将燃油传递给喷油嘴。
高压油管的压力和燃油的供应量可以通过燃油泵的控制来进行调节。
3. 喷油嘴的作用喷油嘴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高压的燃油喷入发动机燃烧室中,以供发动机燃烧使用。
喷油嘴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可以通过电控单元的控制来进行调节,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机械毕业设计1418微机控制式捷达SDI(1.9L)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测控试验台电路设计
前言21世纪是绿色柴油机的时代,传统的燃油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柴油机技术发展的需要,柴油机电控系统是必然之选。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并产生了很多功能各异的柴油机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子控制的内容已经由当初的燃油喷射系统单一控制,逐步发展到了柴油机各个系统控制,如可变气门驱动系统、可变进气涡轮控制系统等。
21世纪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将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
目前我国生产的捷达、宝来、和奥迪A6轿车等已经采用了柴油机电控技术,其中很多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如共轨高压喷射技术、泵喷嘴技术等。
正因为电控柴油喷射技术有了如此大的发展,我们才更应该再认真的学习一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一些知识,本论文就是以捷达汽车为例,设计了捷达汽车的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测控试验台,这种设备采用微机控制,分为试验台主体部分,控制柜和显示板三部分,通过对信号的采集、控制和显示,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性能。
这种试验台的最主要优点是微机控制,这不仅可以使我们进行远程控制,而且还节省了成本,并减小了电控喷射系统试验台的体积,观察检测方便,实用性强,优化教学,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不可避免的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也请各位老师给与批评和指正!第一章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概述与现代汽车汽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背景一样,即面对无法回避的局部和全球性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现代汽车柴油机不得不采用和发展电子控制系统,以便保持汽车柴油机的可持续发展,更充分发挥柴油机固有的优点(低油耗和低CO2排放)。
在保持柴油机卓越的燃油经济性的同时,要想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除了降低润滑油消耗、优化涡轮增压技术和使用先进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外,最主要还需进一步改善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而喷油系统性能是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关键环节,利用微机电控技术改进燃烧过程应用了很多新技术,有的新技术虽然与电控技术没有直接的关联,但由于改善了整机性能,仍然与电控技术有间接的联系。
捷达1.9L SDI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
0 清 除 兢 璋码 5 0 任务结束 6
0 电 脑 编 码 7 0 读 取 数 据 块 8
能 能
能 能
能 睦
能 膛
能 睦
能 能
路。某
个 瞬 时 故 障 在 发 动 机 起 动
5 0次 内 没 有 再 发 生 , 电脑 将 从 故 障
l l登 录 程 序
键 人 两次
“” 选 取 地址 0
“ tmaie e rea lu”, 并 按 Auo t h r P u fba f s “ Q”键 确 认 。 A. 5 2将 一 个 接 一 V. G1 5
个 地送 出所 有 已知 的地址 。
① 故 障 存 储 器 的读 取 0接 上 车 辆 诊 断 仪 V. G1 5 。 A. 5 2 起 动发 珈 叽, 并键 ^地 址 “ rswot Ade s r”
代 电 子技 术和 柴 曲 喷 射 技 术 的 发 展 乜 为 柴
故 障 可 用 车 辆 诊 断 仪 VA G1 5 5 2或 V A. 5 1 出 。 G1 5 读 故 障 处 理 完 毕 后 ,应 清 除 故 障
码。
注 意 0
所 希 望 的 功 能 , 见 表 1 参 。
⑨ 检 测 条 件 ● 蓄 电 池 电 压 不低 于 1 V。 1 ● 发 动 机 和 变 速 器 接 地 处 OK。 ● 按 实 际 电路 图 , 保 险 OK。 各 ④ 操作 流程 诊 断接 头位 于左 恻 驾 驶 员 处配
电盒 盘 。 0 拆 下 配 电盒 盖 。
油发 动 机 在 轿 车 上 的 应用 打 下 了坚 宴 的基
能
能
能
汽 维 22-p - 1 车 修 0 i - 0f ] 3 6g
第6章捷达电气元件位置与电路图1
第六章捷达轿车电气元器件位置与电气线路图第一节捷达轿车电气元器件位置图捷达轿车电气元器件位置如图6-1-1~图6-1-2所示。
图6-1-1 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图6-1-2 ABS系统各元件的安装位置1-ABS控制器 2-总泵助力器 3-自诊断接口 4-ABS警报灯K47 5-后轮转速传感器G44/G46 6-制动灯开关 7-前轮转速传感器G45/G47第二节捷达系列轿车电气线路图一、捷达都市先锋轿车电气线路图捷达都市先锋轿车继电器、保险丝的布置见图6-2-1和图6-2-2所示,其含义见表6-2-1和表6-2-2所示。
捷达都市先锋轿车电气线路图如图6-2-3~图6-2-22所示。
图6-2-1 继电器盘正面布置图6-2-2 继电器盘背面布置A1-8孔插头(黄色),前大灯线束 A2-8孔插头(黄色),前大灯线束 B-6孔插头(绿色),用于前大灯清洗系统 C-8孔插头(黄色),用于任选线束 D-12孔插头(绿色),用于附加设备 E-5孔插头(绿色),仪表线束 F-9孔插头(白色)发动机舱右侧线束 G1-12孔插头(白色)发动机舱右侧线束 G2-12孔插头(白色)发动机舱右侧线束 H1-10孔插头(红色),转向柱开关线束 H2-8孔插头(红色),转向柱开关线束 J-10孔插头(红色),转向柱开关线束 K-12孔插头(黑色),尾部线束 L-7孔插头(黑色),尾部线束 M-6孔插头(黑色),尾部线束 N-6孔插头(绿色),空调线束 P-9孔插头(蓝色),后风窗及前雾灯开关线束 Q-6孔插头(蓝色),仪表线束 R-10孔插头(蓝色),灯光开关线束 S-5孔插头(白色)发动机舱右侧线束 T-2孔插头(绿色) U1-14孔插头(蓝色),仪表板线束 U2-14孔插头(蓝色),仪表板线束 V-4孔插头(绿色),多功能指示器线束 W-6孔插头(绿色),ABS线束 X-8孔插头(绿色),警报指示灯(拖挂设备、ABS 系统)线束 Y-单孔插头,接线柱30 Z1-单孔插头 Z2-单孔插头,接线柱31 30-单孔插头,接线柱30 30B-单孔插头表6-2-1 保险丝的布置表6-2-2 继电器的布置22 ABS阀、ABS液压泵保险丝23 空调、双频道收放机保险丝24 电动车窗保险丝图6-2-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控制原理图F60-怠速开关 G2-水温传感器 G6-汽油泵 G28-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G39-λ传感器 G40-霍尔传感器 G61、G66-爆震传感器 G62-水温传感器 G69-节气门电位计 G70-空气流量计 G72-进气温度传感器 G88-怠速节气门电位计 J17-汽油泵继电器 J220-控制单元 J338-节气门控制单元 N-2、3缸点火线圈 N30~N33-1~4缸喷嘴 N79-曲轴箱通风加热电阻 N80-活性碳罐电磁阀 N122-终端能量输出极 N128-1、4缸点火线圈 P-火花塞插头 Q-火花塞 S15、S18-保险丝 T16-自诊断接口 V60-怠速电机 Z19-λ传感器加热器 A-发动机转速信号 B-空调压缩机信号 C-空调装置信号 D-车速信号图6-2-4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图(1)A-蓄电池 G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G40-霍尔传感器 G62-冷却温度传感器 J220-多点喷射控制单元 N79-加热电阻(曲轴箱通风) N152-点火线圈 P-火花塞插头 Q-火花塞 T4-4孔插头 T8-8孔插头 T80-80孔插头 -接地点,在气缸盖上–接地连接点1,在发动机舱线束内–接地连接点(传感器接地),在发动机线束内–正极连接点1(15),在发动机舱经线束内–连接点1,在多点喷射控制单元线束内图6-2-5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图(2)F60-怠速开关 G61-爆震传感器① G69-节气门电位计 G72-进气温度传感器 G88-节气门调节器电位计 G220-多点喷射控制单元 G338-节气门控制单元 T80-80孔接头 V60-节气门调节器图6-2-6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图(三)B-起动机ws-白色D-点火开关sw-黑色G28-发动机转速传感器ro-红色G66-爆震传感器2 br-棕色J220-多点喷射控制单元gn-绿色T3-3孔插头,靠近发动机转速传感器bl-蓝色T80-80孔插头gr-灰色-接地点,在发动机舱左侧li-紫色ge-黄色–接地连接点(传感器接地),在发动机线束内图6-2-7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图(4)G39-λ传感器 G70-空气流量计 J17-燃油泵继电器 J220-多点喷射控制单元 N30-1缸喷油阀 N31-2缸喷油阀 N32-3缸喷油阀 N33-4缸喷油阀 N4a-4孔插头 T80-80孔插头 TV2-30号接线柱,分线器,在继电器盘后–连接点(喷油阀),在发动机舱线束内图6-2-8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图(5)A-蓄电池ws-白色G-燃油表传感器sw-黑色G6-燃油泵ro-红色J32-空调继电器,在继电器盘上br-棕色J220-多点喷射控制单元gn-绿色N25-空调装置电磁离合器bl-蓝色N80-活性碳罐电磁阀1 gr-灰色S51-保险丝li-紫色T8-8孔插头ge-黄色T16-16孔插头,V.A.G1551自诊断接口T80-80孔插头–接地连接地1,在仪表板线束内*-散热器风扇接通控制单元图6-2-9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图(6)F1-机油压力开关ws-白色F22-机油压力开关(30kPa)sw-黑色G1-燃油表ro-红色G3-冷却度表br-棕色K-仪表板gn-绿色T8-8孔插头bl-蓝色T28-28孔插头,在仪表板上gr-灰色li-紫色ge-黄色图6-2-10 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电路图B/50-起动机(接线柱50) D/50-点火开关(接线柱50) F-制动灯开关 F8-强制低速档开关 F125-多功能开关 G28-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G38-变速器转速传感器 G68-车速传感器 G69-节气门电位计 G93-变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 J226-启动锁和倒车灯继电器 J-发动机控制单元 J217-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 L19-挡位指示板照明灯 M16/M17-倒车灯 M9/M10-制动灯和尾灯 N88-电磁阀1 N89-电磁阀2 N90-电磁阀3 N91-电磁阀4 N92-电磁阀5 N93-电磁阀6 N94-电磁阀7 N110-变速杆锁止电磁阀 S14-保险丝;附加信号:1-变速杆位置指示板、2-速度调节装置、3-空调装置图6-2-11 ABS系统控制电路图A/- -蓄电池负极 A/+-蓄电池正极 F-制动灯开关 G44-后右轮转速传感器 G45-前右轮转速传感器 G46-后左轮转速传感器 G47-前左轮转速传感器 J104-ABS电子控制单元 K47-ABS警报灯 M9-左制动灯 M10-右制动灯 N55-ABS/EBD液压控制单元 N99-前右轮ABS常开阀 N100-前右轮ABS常闭阀 N101-前左轮ABS常开阀 N102-前左轮ABS常闭阀 N133-后右轮ABS常开阀 N134-后左轮ABS常闭阀 N135-后左轮ABS常开阀 N136-后左轮ABS常闭阀 S4-保险丝(15A) S14-保险丝(10A) S20-保险丝(10A) S123-液压泵保险丝(30A) S124-电磁阀保险丝(30A) TV14-故障阅读器接口 V64-ABS液压泵电机 ws-白色 sw-黑色 ro-红色 gn-绿色 br-棕色 bl-蓝色 gr-灰色 li紫色 ge-黄色图6-2-12 仪表板连接、油压开关、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图F1-油压开关G-燃油表传感器ws-白色 bl-蓝色K2-发电机警报灯–搭铁连接点,在发动机舱线束内sw-黑色 gr-灰色F22-油压开关* K5-转向警报灯ro-红色 li-紫色K1-远光警报灯T28-28孔插头,在仪表板上br-棕色 ge-黄色G2-冷却液温度表传感器gn-绿色图6-2-13 仪表板(燃油表、冷却液温度表、油压报警、时钟、转速表)电路图G1-燃油表ws-白色G3-冷却液温度表sw-黑色G5-转速表ro-红色G54-速度传感器(仪表板内)br-棕色J6-稳压器gn-绿色J243-油压和冷却液报警及转速表控制单元bl-蓝色K3-油压警报灯gr-灰色K28-冷却液温度警报灯li-紫色L8-时钟照明灯ge-黄色L10-仪表板照明灯L1d-单孔插接件,继电器盒后面T11-11孔插接件,控制器J243上T28-28孔插接件,仪表板旁Y2-数字式时钟图6-2-14 手制动和制动液液面报警电路图F9-手制动指示灯开关ws-白色F345-制动液面警报开关sw-黑色K7-双管路制动及手制动指示灯ro-红色–接地点,发动机舱线束内br-棕色–接地连接,前大灯线束内gn-绿色bl-蓝色gr-灰色li-紫色ge-黄色图6-2-15 点烟器、收放机电路图L16-空调控制板照明灯ws-白色L28-点烟器照明灯sw-黑色T1c-单孔插接件,继电器盒后面ro-红色T3a-3孔插接件,仪表板后br-棕色–接地连接,仪表线束内gn-绿色–接地点,前大灯线束内bl-蓝色–接地点,前大灯线束内gr-灰色U1-点烟器li-紫色ge-黄色图6-2-16 车内灯、行李舱照明灯、牌照灯电路图F2-左前门联锁开关W3-行李舱灯ws-白色F3-右前门联锁开关W15-室内灯sw-黑色F5-行李舱照明灯开关X-牌照灯ro-红色F10-左后门联锁开关–接地点,继电器盒旁br-棕色F11-右后门联锁开关-接地点,行李舱左侧gn-绿色T1e-单孔插接件,继电器盒上部–接地点,行李舱左侧bl-蓝色T10-单孔插接件,继电器盒上部gr-灰色T2e-2孔插接件,行李舱左后部li-紫色T21-2孔插接件,行李舱左侧ge-黄色继续阅读。
《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技术(第4版)》电子教案 7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捷达轿车SD1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 ④压下泵杆,保持约15 MPa压力10 s,应该没有燃油从喷油器处渗 漏。
• ⑤若喷油器渗漏,更换。 • 注意:检测喷油器喷射压力时,确保喷射口与手不能有任何接触,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捷达轿车SD1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 在更换同步带或是拧下喷油泵螺栓,或拆下同步带链轮之后,需使用 专用扭力扳手VAG 1331 ( 5~50 N ·m)、带有电缆VAG 1551/3的故 障阅读仪VAG 1551(或整车系统测试仪VAG 1552 )进行动态检查, 并调整喷油阀喷油始点。
第七章 典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检修
• 第一节 捷达轿车SDI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 第二节 宝来轿车TDI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 第三节 解放CA6DL发动机柴油共轨喷射系统
返回
第一节 捷达轿车SD1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 一、特点
• SDI是英文Suction Direct Injection的缩写,意为自然吸气直接喷射 (柴油发动机)。捷达SDI采用德国博世公司的柱塞式燃油分配泵喷射 系统。轴向分配泵只有一个泵缸体和一个泵柱塞。泵柱塞将所需燃油 通过一个分配螺母分配至发动机相应各缸。在分配泵密封的壳体内有 下列功能组件:带分配器的高压泵、转速调节器、喷油起始调节器、 低压输送泵(叶轮室)和燃油切断装置。
• 1.燃油泵 • 燃油泵位于缸盖上,紧接在真空泵后面。如图7 -7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宝来轿车TDI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 燃油泵是间歇式叶片泵。间歇式叶片被弹簧压力压紧在转子上。其 优点是在较低发动机转速时也可以供油。而旋转式叶片泵在发动机达 到一定转速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叶片才压紧在定子上,此时开始供油。 泵体内的油道使转子始终处于被燃油浸润状态,从而随时输送燃油。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维修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维修1. 简介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发动机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通过精确控制汽油喷射,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常见的维修问题与解决方法。
2. 结构2.1 燃油供应系统燃油供应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和燃油喷油嘴等组成。
燃油从燃油箱通过燃油泵被送到燃油滤清器进行过滤,然后进入燃油喷油嘴进行喷射。
2.2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各种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最佳的喷油时机和喷油量。
在现代汽车中,电子控制单元(ECU)被广泛应用。
2.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以提供给控制单元必要的信息。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氧气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的准确性对于系统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2.4 喷油嘴喷油嘴负责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的进气道中。
现代汽油喷油嘴通常是电控喷油嘴,其喷油量和喷油时机可以由控制单元精确控制。
喷油嘴的喷射性能对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常见维修问题与解决方法3.1 喷油嘴堵塞由于燃油中可能存在杂质或沉积物,喷油嘴容易堵塞,导致喷油不畅或喷油量不准确。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清洗喷油嘴或更换新的喷油嘴。
3.2 电控单元故障电控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枢,一旦发生故障,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一般是通过针对性诊断,修复或更换故障的电控单元。
3.3 传感器信号异常传感器可能由于老化或损坏而导致信号异常,这将直接影响到控制单元的工作。
解决方法可以是校正传感器或更换故障的传感器。
3.4 燃油供应问题燃油供应系统中的燃油泵或燃油滤清器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燃油供应不稳定或燃油质量下降。
解决方法包括检修燃油泵或更换燃油滤清器。
4. 总结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性能。
前卫GiX型捷达轿车高速行驶无力故障排除一例
传感 器 的线 束插 头 与插 座 的连 接
看上去 有些 别扭 。
故障 排 除: 2个 爆 燃传 感器 将 的插头插 回原 位后进 行试 车 , 结果
一
关 闭不严 , 而导致进 气管真 空度 进 过低 ,而压力传感 器 MA P故 障及
切恢 复正 常。 故 障 分析:经 了解 才 知道 , 该
( D型)汽油 喷射 式发 动机 的 通 即
用别克 轿车 , 使用 中出现发 动机 怠
清器 较脏 , 怀疑燃油 箱 内的燃 油质 量 较差 或 油路 堵 塞 。 于是 卸 下 油 箱, 彻底 清洗燃 油泵 滤 网及 燃油箱 后 ,重新 添加优 质 清洁 的燃 油 , 并 且 更换燃 油滤清 器 , 上燃 油压力 装 表 , 量 燃油 系统 压力 , 动机 怠 测 发 速 运 行 时燃 油 压 力 为 2 0千 帕 、 5
要依 据 , 而后 者发 生 故 障 , 就无 法
正确检 测排气 管 中的燃 烧情况 , 从
而无法 为 E U反馈 修 正喷油量 的 C 正确信 息 。 但将 压力传 感器 和氧传
感 器更换 后 , 障依 旧。用真空 表 故
点火锁 至启动挡 ,用试 灯检 查 , 试
测 量进气 管真 空度 , 最高值仅 为 其
急加 速时 为 3 0千 帕 、 持压力 在 0 保
速运转 不平稳 和行驶无 力 、 排气管 “ 放炮 ” 等现象 。 故 障 检 查 : 通 汽 车 的 故 障 接 自诊 系统 以后 ,故障警 报灯 闪亮 , 利 用 检 码 器 检 出 的 故 障 代 码 是
起 制 动气 管 堵塞 也 会 出现 上述 情 况 。为 了进 一步确定 故障所 在 , 一 人拆 下右前侧 制动气 室气 管 , 另一 人踏住 制动踏 板 , 感觉 气管 出气 压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L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
单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
D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
如图所示 为韩国大宇王 子/超级沙龙 轿车D型多点 喷射系统的节 气门体。
1、节气门衬垫 2节气门限螺钉 3、螺钉孔护套 4、节气门体5、 加热水管 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7、螺钉 8、怠速控制阀9、O形 密封圈 10、螺钉
二.空气供给系统基本元件 的构造
1.空气滤清器
2.节气门体
3.进气管
1.空气滤清器
用于滤除空气中的灰尘, 一般都为纸质滤心,其结构与 普通发动机上相同。
2.节气门体
➢功能:节气门体安装在进气管中,来控制发动机正 常工况下的进气量。 ➢组成:主要由节气门和怠速空气道等组成。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装在节气门轴上,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 有的车上还设有副节气门和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有的车上还设有副节气门和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d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l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单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1节气门衬垫2节气门限螺钉3螺钉孔护套4节气门体5加热水管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7螺钉8怠速控制阀9o形密封圈10螺钉dd速控制阀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lllumna38l1进油管接头2喷油器5怠速控制阀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7真空管接8活性炭管接头esperoracer维修时应注意进行以下检查
第五节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 维修
一、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二、电动燃油泵 三、燃油滤清器 四、脉冲阻尼器 五、燃油压力调节器 六、燃油供给系的检修
一、燃油供给系统元件位置
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 调节器、脉动阻尼器及油管组成。如下图:
压力调节器 汽油滤清器
油箱
二、电动燃油泵
1. 电动燃油泵的类型 2. 电动燃油泵的构造
简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简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燃油供给系统,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管理和调节燃油喷射量,以实现更高效的燃油利用率和更低的排放。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燃油泵:燃油泵负责将汽车油箱中的汽油送入高压燃油管路中,以满足喷射器的需要。
2. 高压燃油管路:高压燃油管路将从燃油泵处送来的汽油加压至高压状态,并将其输送到喷射器处。
3. 喷射器:喷射器是一个小型机械装置,它负责将高压状态下的汽油精确地喷入发动机气缸内部。
通常情况下,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对应的喷射器。
4. 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它负责监测和调节整个系统的运行。
ECU通过传感器获取发动机转速、进气量、水温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最佳喷射量和时机,并向喷射器发送指令。
5. 传感器:传感器是ECU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监测各种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ECU。
常见的传感器有氧气传感器、进气量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
6. 氧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负责监测发动机排放出来的废气中的氧气含量,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ECU。
根据这些数据,ECU可以调整喷射量和时机,以实现更高效的燃油利用率和更低的排放。
7. 进气量传感器:进气量传感器负责监测发动机进入的空气量,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ECU。
根据这些数据,ECU可以计算出最佳的喷射量和时机。
8. 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负责监测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ECU。
根据这些数据,ECU可以调整喷射量和时机,以适应不同温度下的工作状态。
总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通过精确地控制燃油喷射量和时机,以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发动机工作状态。
捷达燃油供给系统和燃油喷射系统的检修
捷达燃油供给系统和燃油喷射系统的检修一、电控喷射系统的结构与维修(一)安装位置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结构总成的安装位置如图6-4所示。
图6-4 燃油供给系统部件安装位置1-活性炭罐N80的电磁阀1 2-空气流量计(G70)3-曲轴箱通风连接管/加热电阻(N79)4-λ传感器(G39)4孔插头连接5-节气门控制单元(J338)6-进气温度传感器(G72)7-喷油器(N30~N33)8-多点燃油喷射及点火装置控制单元(J220)9-冷却液温度传感器(G62)10-燃油压力调节器(黄色环)11-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12-点火线圈(N128)13-爆震传感器2(G66)14-爆震传感器1(G61)15-火花塞(30N·m)16-霍尔传感器(G40)17-活性炭罐(在车轮室罩右侧)2、喷油部件的安装位置喷油部件结构的安装位置如图6-5所示。
图6-5 燃油部件分解图1-空气滤清器 2-空气流量计(G70)5孔连接插头 3-进气软管 4-加热电阻(N79)2孔连接插头 5-曲轴箱通风连接管/加热电阻(N79)。
(环境温度(约25℃)下电阻规定值为7~12Ω,6~10N·m) 7-盖板 8-进气温度传感器2孔连接插头 9-进气管与缸盖之间支架10-螺栓(25N·m) 11-导管(夹装在燃油分配器上) 12-密封垫(拆下应更换) 13-多点喷射系统控制单元(J220)(安装位置在流水槽左侧) 14-固定板 15-连接插头 16-进气管下体 17-固定夹 18-O形环 19-冷却液温度传感器(G62)(带有冷却液温度显示表(G2),标识:黄色环) 20-连接插头(4孔,导线1和3用于G62) 21-进油管(在燃油分配器上用弹性卡箍紧固,黑色,必要时为白色标识) 22-回油管(在燃油分配器上用弹性卡箍紧固,蓝色或做蓝色标记) 23-发动机转速传感器3孔插头连接 24-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缸盖进气管侧) 25-λ传感器及λ传感器加热器4孔插头连接(固定在后部发动机轴承处行驶方向右侧) 26-λ传感器(G39)(拧紧力矩为55N·m,安装在排气管前部) 27-通向曲轴箱 28-进气管上体 29-节气门控制单元(J338)8孔连接插头 30-固定环 31-活性炭罐电磁阀(N80)通风管在进行喷油部件的检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燃油喷射和点火装置的控制单元带有自诊断功能。
捷达柴油SDI课件
汽油机 6 – 11:1 11 – 18
400-600
40-60
700-1000
5000-6000 小 高
15 – 30 外部点火
柴油机 21 – 30:1
30 - 60 700-900 65 - 90 500-600
4000 大 低
25 - 40 自燃
SDI柴油机的特点:
1、压缩比高:15-22,压缩压力达3.5-4.5MPa。 2、热效率高:达到30%-40%。 3、燃油消耗低:比汽油机低30%左右,经济性
双金属片控制阀
双金属片控制阀
温度高于31 ° C时,关闭
温度低于15 ° C时,打开
轴
向
压
缩
式
分
配 叶片式输油泵
泵
分配转子
高压泵
滚轮
凸轮盘
出油阀总成
喷油器
油箱
燃 油 流 向 示 意 图
A:进油--在下止点,燃油通过进油管 道和阀孔口进入高压室
B:燃油输送--随着轴向运动,分配柱 塞关闭进油管道,使高压室中的燃油保持一 定压力。随着旋转运动,分配槽开启,接通 与发动机汽缸相对应的出油管。
VE泵柴油电控闭环控制
有利条件:
1、国内尚无柴油机轿车。 2、低排放,利于环境保护。 3、低油耗,且柴油价格低。 4、扭矩大,动力性好。 5、可靠性高。 6、充分利用德国大众的柴油机
技术优势。
SDI 发动机全负荷特性曲线图
SDI 发动机技术指标
•缸数: •气门数/缸: •排量: •冲程: •缸径: •压缩比: •扭矩: •功率: •发动机管理系统:
柴油的使用性能指标:
1、发火性:燃油的自燃能力,由十六烷值表示。 2、蒸发性:由燃油的蒸馏试验确定-需要测定
电控系统工作原理
电控系统工作原理一、电控系统工作原理随着科技进步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国产轿车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比率逐年增加,早在2000 年,一汽—大众就宣布停止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生产,产品全部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最早研究和开发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是德国博世(Bosch)公司,汽油喷射技术首先应用于飞机发动机,随着对汽车节能降耗、降低排放和提高舒适性、增加动力性的要求,这一技术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上。
目前,博世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捷达王轿车就采用了博世公司最新开发的Motronic M3 .8.2发动机电控管理系统,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做了改进和匹配。
MotronicM3.8.2 发动机电控管理系统为电子控制多点燃油顺序喷射系统,闭环控制,其突出特点是喷油量及点火时刻综合控制。
该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传感器为燃油喷射系统和点火系统所共用。
1.Motronic M3.8.2 发动机电控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Motronic M3 . 8. 2电控系统由电控单元(即ECU,俗称电脑)、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也称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流阀体、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发动机水温传感器)、k 传感器(即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相位传感器(也称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双点火线圈、油压调节器和喷油器等组成。
驾驶员通过节气门(俗称油门)控制发动机进气量,控制单元通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得知节气门开度,再综合发动机转速、空气流量、进气温度、入探测值等各传感器及电子开关提供的信息,经分析、计算,确定出最佳喷油量和点火时刻,向喷油器和点火线圈发出喷油和点火指令。
发动机转速和空气流量信号是ECU 计算基本喷油量的主信号,ECU 再根据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A 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等信号对喷油量进行必要的修正,确定出实际喷油量,然后根据转速传感器得到的曲轴位置信号和相位传感器检测到的 1 缸压缩上止点信号,适时地向喷油器和点火线圈发出动作指令。
捷达1.9L SDI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
3 工 况 一
8 1. 4 rr n 6 .9 5/ i . a
0O .%
0 0 l
一
( 下) 见
【 卜) 见
评价
:
显 示 数 组 0 4, 示 区 域 3 喷 油 起 始 角 (实 际 ) 0 显 一
可 能 的 故 障 原 因 故 障 排 除
屏 幕 显 示
3 . 4 理 论 值 评 价
l
怠速 开 关 闭 合 ( 踩 油 门) 不
1
2
l
空调装置工 作时转速升 高
l 车速 一
④ 怠 速 时 显 示 数 组 0 3 发 动 机 热 态 , 却 液 温 度 不 2 制动踏板监测 0 ( 冷 一
{ 臣千 8 0℃ )
・ -
喷 油 泵 喷 油 太 晚
置传 感 器- 7 G 9
・
一 态检 查 并调 整 喷油 动 起 始角 一 查燃 油 分配 装置 调 检
G 9的 线 束 断 路 7
燃 油 分 配 管 路 堵 塞
评 价 : 示 数 组 0 2, 示 区 域 3 工 况 显 0 显 一
、
整范 围
VAG1 5 .. 5 2显 示
l l0 … 0 %
・ 喷油泵喷油太早
, ] IV ・ J J V 、  ̄ uI
一 动态检 查 并调 整 喷 油
起始角
可 能 的故 障原 因
曲 瞳 挑 除
・ 油起 始 控 制 阀 故 障 喷 一 查 喷 油起 始 控 制 阀 检
・
・ 1踏 板 位 置 传 感 一 检 查 油 门 踏 板 位 油 器- 7 G 9失效
简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件的作用。
简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件的
作用。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嘴、电子控制单元(ECU)、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以及氧气传感器。
燃油泵主要负责将燃油从油箱中抽取并传输到高压油管中。
燃油滤清器对燃油进行过滤,以避免灰尘和其他杂质进入燃油系统。
燃油喷射嘴是将经过压力调节的燃油喷射到汽车引擎的喷油嘴。
喷油嘴的喷油量直接影响着引擎的性能。
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整个系统的中枢部分,可根据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提供的数据计算并控制发动机点火和燃油喷射的时间和数量,从而实现优化燃油效率、提高动力和减少污染的作用。
空气流量计可以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ECU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合适的燃油喷射量。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进行燃油喷射的一个关键传感器,它测量节气门的开度,并向ECU提供精确的数据来控制燃油喷射量。
氧气传感器是测量尾气中氧气浓度的传感器,ECU会根据它提供的数据调整燃油喷射量,以保证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下。
捷达新款AEB共轨系统--捷达车用顺喷CNG系统维修手册(AEB共轨机械部分)
3-3 二级腔部分1-1拆卸高压钢管松开波纹管卡箍,退下波纹管;拧松钢瓶阀与高压钢管连接的连接螺母、封双锥,拔下高压钢管;分别拧下连接钢带和钢瓶支架连接件的螺栓上的螺母,取下螺栓,松开钢带,即可取出钢瓶。
◆检查钢瓶与钢瓶支架和连接钢带间的柔性胶垫,必要时更换。
注意:拆卸钢瓶前必须先关闭钢瓶上的手动截止阀门,燃尽高压管路内剩余的气体燃料(见减压器拆卸部分),然后拆卸与气瓶阀门相连的高压钢管。
拆卸地点及周是否合格?是是否合格?是是否合格?是是否合格?是将低压气管从减压器出气口拆下是否顺利启动?是是否顺利启动?是否是否转换成功?转换瞬间减压器电磁阀是否电磁阀线圈是否通电?开启?高频电磁阀组是否工作?燃气怠速是否平稳?★运转不平稳、动力不足、发吐热车时间是否足够?是喷油嘴是否关闭不严?否火花塞是否已累计行驶3万公里?空气滤清器是否已累计使用3万公里?检查节气门或怠速控制机构是否过脏?否故障是否排除?否故障是否排除?否4气缸缸压是否达标(参见发动机维修标准)?否是否发出啸叫声?)高压柱塞是否有擦痕?有无怠速通道是否畅通?否用细砂纸小心打磨有擦痕的高压柱塞或更换高压柱塞和高压柱塞座(上图件14),用少许润滑油润滑高压柱塞和高压柱塞座更换辅助调压阀芯、辅助调压弹簧和辅助调节压帽,用少许润滑油润滑辅助调压阀芯、辅助调压弹簧和辅助调节压帽)检查阀体(3)分配器接头(10)、温度传感器是(4)、压力传感器(7)、以及除O形圈(8)之外的其它O形圈是否有影响安装和更换损伤的零件参见《维修手册(机械部分)》。
捷达轿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捷达轿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摘要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兴起,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举足轻重的经济效应,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水平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与此同时,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我国也难逃车祸居高不下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厄运。
为了缓解这一压力,降低汽车对人们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汽车常见故障的一些检测、维修显得尤为重要。
及时地对发动机各系统进行维护与保养,提前对发动机故障进行有效预防,发现故障能快速地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加以排除,可以有效防止汽车发生故障,加强车辆安全。
因此本文主要就针对捷达轿车发动机的一些常见故障如:启动困难、怠速不稳、加速不良、发动机失速等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维修措施。
关键词:怠速不稳;启动困难;加速不良;发动机失速Jetta cars engine trouble analysis and maintenance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relevant industry. For developing China brings key economic effect, also make the way people live, is changing. But meanwhile.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too hig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of seriou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to bring people reduce vehicle. These negative effects, some of the common faults car testing, maintena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imely engine each system maintenance, fault of engin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find fault diagnosis of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exclusion auto fault, strengthen the vehicle safety. This article mainly for jetta cars some common faults of engine start-up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idle instability, acceleration,engine stalled on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 words: Idle instability; Start difficulties; Accelerate bad; Engine stalled目录1 前言 (1)2 捷达发动机简介 (2)3捷达电控发动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3.1空气供给系统 (4)3.2燃油供给系统 (5)3.3电子控制系统 (6)4 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8)4.1检修注意事项 (8)4.2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9)4.3故障分析与检修总结 (17)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1前言据一汽-大众销售公司销售部统计,截止今年捷达销售量已达182万辆,而且还以每个月2万辆的速度增长。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图解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图解EFI的优点:1、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精确的空燃比2、混合气的各缸分配均匀性好3、采用EFI的汽车加速性能好4、充气效率高5、良好的启动性能和减速减油或断油EFI的工作原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由下列四部分组成:进气系统供油系统控制系统点火系统如下图:1、进气系统如下图:2、供油系统主要由油压调节器、喷油器和喷油泵组成。
供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喷油泵工作原理燃油泵装在油箱内,涡轮泵由电机驱动。
当泵内油压超过一定值时,燃油顶开单向阀向油路供油。
当油路堵塞时,卸压阀开启,泄出的燃油返回油箱。
如下图:喷油器工作原理:喷油器是电磁式的。
当喷油器不工作时,针阀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将喷油孔封住。
当ECU的喷油控制信号将喷油器的电磁线圈与电源回路接通时,针阀才在电磁力的吸引下克服弹簧压力、摩擦力和自身重量,从静止位置往上升起,燃油喷出。
多点喷油系统中喷油器通过绝缘垫圈安装在进气歧管或进气道附近的缸盖上,并用输油管将其固定。
多点喷油系统每缸有一个喷油器。
英文称为multi point injection .简称为MP I。
如下图:喷油器单点喷油系统的喷油器安装在节气门体上,各缸共用一个喷油器。
英文为single point inje ction. 简称为SPI。
如下图:油压调节器工作原理油压力调节器的功能是调节喷油压力。
喷油器喷出的油量是用改变喷油信号持续时间来进行控制的。
由于进气歧管内真空度是随发动机工况而变化的,即使喷油信号的持续时间和喷油压力保持不变,工况变化时喷油量也会发生少量的变化,为了得到精确的喷油量,必须使油压A和进气歧管真空度B的总和保持不变。
如下图: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如下图:传感器传感器是感知信息的部件,负责向ECU提供发动机和汽车运行状况。
如下图:ECUECU的功用是采集和处理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根据发动机工作的要求(喷油脉宽、点火提前角等),进行控制决策的运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捷达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院部: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OO 年月日摘要在现代汽车上,化油器车型已趋于淘汰,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因其性能优越而得到了日益普及。
电子喷油装置可以自动地保证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使其在输出一定功率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油和净化空气。
电控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汽车的使用要求,既减少排放,降低油耗,提高输出功率和改善驾驶性能。
电控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以成为现代汽油发动机的主流,并已逐步取代了化油器式发动机。
本文详细论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史,构成,优缺点和主要部件的组成以及在汽车上的作用,对空气供给系,燃油供给系,电子控制系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等。
关键词:电喷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JieDa passenger vehicle blow systemAbstract:On the modern automobile, the carburetor vehicle type tended to the elimination, the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installment superior obtained because of its performance popularized day by day. The electron blows the equipment to be allowed automatically to guarantee the engine throughout works in the optimum condition, cause sit maximum limit to save gas and oil in under the output certain power condition with the purification air. The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ngine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system can adapt now the society well to the automobil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also reduces discharges, reduces the oil consumption, enhances the output and the improvement driving performance. The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ngine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system into modern gasoline engine mainstream, and has gradually substituted for the carburetor type eng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system,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history of the main parts in the car and the effect of air supply, fuel supply, electronic control components and parts .Key words: EFI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Fuel Inj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目录1电控燃油系统概述 .................................................. - 1 -1.1.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 ................................ - 1 - 1.1.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功用 ..................................... - 2 - 1.1.3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 - 5 -2.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 12 -2.1.1 进气系统 ................................................. - 12 - 2.1.2 燃油系统 ................................................. - 12 - 2.1.3 电子控制系统 ............................................. - 13 -2.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 14 -2.2.1 D型EFI系统.............................................. - 16 - 2.2.2 L型EFI系统.............................................. - 17 - 2.2.3 燃油喷射控制 ............................................. - 18 -3 捷达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23 -3.1.1捷达轿车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 (23)3.2捷达轿车燃油供给系统中各组件的构成及功能 (26)3.2.2电动燃油泵 (27)3.2.3燃油滤清器 (28)3.2.4燃油分配管 (29)3.2.5油压调节器................................................... - 29 -3.2.6 喷油器 ...................................................... - 30 -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序言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等数量的迅速增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的恶化和能源的急剧减少,如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对油耗的降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产生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随着我国对化油器车辆的明令禁止,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推广,也广受汽车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汽车尾气排放的多少,油耗的高低,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因素。
所以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了解和研究也是一种趋势。
汽车电子控制的发展趋势还将是微电脑化及智能化的整车集中控制,21 世纪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只是发动机管理系统或整车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必然与其它控制系统相互联系,并且通过车内局部网(CAN)互通信息,还具有在线故障自诊断(OBD)功能。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将朝着微集成电路模块化智能型控制方向发展,同时,未来还将研制适应发动机机舱工作环境的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电子元件,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机舱内空间,又能使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结构简化。
本文以捷达轿车为例,简要的介绍了电子技术在汽车技术上的发展过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目前较为普及的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相关知识作了简要说明,并且较为细致的讲述了捷达轿车发动机的总体情况,重点介绍了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电控燃油系统概述1.1.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1934年德国研制成功第一架装用汽油喷射发动机的军用战斗机。
第二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开始采用机械式喷射泵向气缸内直接喷射汽油的供油方式。
1952年,曾用于二战德军飞机的机械式汽油喷射技术被应用于轿车,德国戴姆乐-奔驰(Daimler-Benz)300L型赛车装用了德国博世(Bosch)公司生产的第一台机械式汽油喷射装置。
它采用气动式混合气调节器控制空燃比,向气缸直接喷射。
1957年,美国本迪克斯(Bendix)公司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问世,并首次装于克莱斯勒(Chrysler)豪华型轿车和赛车上。
由于汽油喷射系统比起化油器来,计量更精确、雾化燃油更精细、控制发动机工作更为灵敏,因此,在经济性、排放性、动力性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汽油喷射系统上。
1967年,德国博世公司研制成功K-Jetronic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并进而成功开发增加了电子控制系统的KE-Jetronic机电结合式汽油喷射系统,使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67年,德国博世公司率先开发出一套D-Jetronic全电子汽油喷射系统并应用于汽车上,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批量生产,在当时率先达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开创了汽油喷射系统的电子控制的新时代。
D型喷射系统在汽车发动机工况发生急剧变化时,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1973年,在D型汽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博世公司开发了质量流量控制的L-Jetronic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之后,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又进一步发展成为LH-Jetronic系统,后者既可精确测量进气质量,补偿大气压力,又可降低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且进气阻力进一步减小,使响应速度更快,性能更加卓越。
1979年,德国博世公司开始生产集电子点火和电控汽油喷射于一体的Motronic数字式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它能对空燃比、点火时刻、怠速转速和废气再循环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
为了降低汽油喷射系统的价格,从而进一步推广电控汽油喷射系统,1980年,美国通用(GM)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节流阀体喷射(TBI)系统,它开创了数字式计算机发动机控制的新时代。
TBI系统是一种低压燃油喷射系统,它控制精确,结构简单,是一种成本效益较好的供油装置。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完善,使这种物美价廉的系统大有完全取代传统式化油器的趋势。
1983年,德国博世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单点汽油喷射系统,即Mono-Jetronic系统。
1.1.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功用现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FI(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简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汽油喷射、电子点火、怠速、排放、进气增压、发电机负荷、巡航、警告指示、自我诊断与报警、安全保险、备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