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渤海海底地形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上海中考知识点汇总)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点)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南海的海底地形南海的深度比渤、黄、东海要大。
除北、西、南三面靠大陆附近深度较浅外,中部和东部水深大都在2000米以上。
南海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深度5567米。
南海的海底地貌类型齐全,既有宽广的大陆架,又有较陡的大陆坡和辽阔的深海盆地。
海底地势西北高,东部和中部低。
海盆四周边缘分布着大陆架;大陆架以外为阶梯状下降的大陆坡,中国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等即为分布在大陆坡山脊上的礁岛;在大陆坡的终止处进入南海深海盆地。
在南海东部,从我国台湾岛至吕宋、巴拉皇岛等地,出现一系列岛弧和海槽(沟)相伴分布的格局。
南海大陆架非常宽广,主要分布在北、西、南三面。
其中,南部大陆架宽度最宽,北部次之,西部和东部狭窄。
北部和西北部大陆架,大致为中国台湾南端至海南岛以南的华南沿岸及越南北部沿岸的浅水区,海底坡度平均为3′40″。
陆架宽190~280公里,一般超过250公里。
北部湾为水深小于100米的浅海,平均水深40米左右,全属大陆架。
该湾地形与渤海颇为相似,北部和西部较浅(20~40米),中部和东南部较深(50~60米)。
该湾海底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深处在海南岛西南近海,达90多米。
南海西部越南沿海大陆架较窄,南北两端宽约50公里,中间仅20公里;坡度较大。
南海东部均为岛架,台湾岛至吕宋岛一带岛架很窄,仅5~10公里,坡度达50′~1°40′。
巴拉望附近岛架宽30~60公里,坡度一般为17′。
南海南部和西南部大陆架为巽他陆架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宽度超过300公里。
南海西部和东部陆架是以侵蚀为主的侵蚀—堆积型陆架,而南部和北部的大陆架则为堆积型陆架。
南海的大陆坡分布在水深150~3600米之间,呈阶梯状下降,大致从150米开始,海底坡度明显地逐渐变陡,由平坦的大陆架变为陡坡,并隔以深沟。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海底地图是揭示海洋地球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是研究海洋底部的构造、地质、海底地貌、海水成分、海底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对于了解海洋生态、开展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以及海底光缆材料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七年级海底地图的知识点。
1. 海底地形海底地形是指海底地表的形态和地势高低等属性,它的研究甚至比陆地地形还要复杂。
海底地形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有海峡和水山,二是有海沟和海洋高原。
三是有海岸线和海底平原,四是有由活动构造发展而形成的断层与火山等。
2. 海底地质结构海底地质结构主要包括大洋底石墨层、深海盆地、板块推挤、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海底岩浆等。
它们与海底地形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海底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潜在价值。
3. 海水成分海水是指海底中所有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所含有的水分之和。
虽然海水含量大大受到溶解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溶解的矿物质与生物化学物质却是研究海底地图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海洋生物、温度、盐度、PH值、气体含量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
4. 海底资源海底资源包括仪器、石油、气体、矿物、水、天然气等,其储量和分布恰比陆地还要广泛。
其中,矿物这一块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研究其分布区域,以及分布密度,有助于国家进行更为精确的海洋资源修显。
同时,对于产业和科学开发,也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5. 海底光缆材料海底光缆材料是指用于连接不同节点的海底通信光缆形成的或光隙成分。
通常,海底光缆的结构与材料高度科技化,除了将光缆和终端设备相互连通,还兼具非常厉害的耐压和耐水能力。
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海底地图知识点时,首先要了解海底地形、海水成分、海底地质结构、海底资源、海底光缆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这是研究海洋地球学的重要一环。
此外,还要跟着老师学习海洋功效开发、海洋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够发挥出海底地图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看地理——渤海海域
看地理——渤海海域大家好!我们这一期继续来讲有关地球海洋系列的栏目,今天我们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沿海地区海域概况——渤海海域。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也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渤海古称沧海、北海。
今天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被我国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三面环绕包围,仅有东部区域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
同时,渤海也是作为黄河、辽河、海河的三大河流水系汇聚而成的半封闭内海海域。
渤海地势呈由三个海湾区域向渤海海峡倾斜态势,海岸分布为粉沙淤泥质海岸、沙质海岸和基岩质海岸三种类型。
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和辽东湾的北岸区域等沿岸为粉沙淤泥质海岸,而滦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属于沙砾质海岸,山东半岛北岸和辽东半岛西岸则主要为基岩质海岸。
渤海海湾海底地势平坦,多为泥沙和软泥质分布。
渤海海域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海底水深平均深度为18米,主要以淤泥和粉沙淤泥沉积物为主。
渤海周围主要有三个海湾: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和南部的莱州湾。
渤海海域由于辽河、滦河、海河、黄河等带来大量泥沙冲积推挤海床,海底平坦,饵料丰富,是我国的大型海洋水产养殖基地。
渤海沿岸地区盐田较多,以渤海湾西岸的长芦盐场最为著名。
渤海海域主要岛屿有海峡地区的庙岛群岛、长兴岛、西中岛、菊花岛等。
渤海于黄海分界有着很多种说法,常见的是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西角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蓬莱头间的连线为界,这种分界意义下,渤海海域的面积为7.7万平方公里,总容量不过1730立方公里。
渤海沿海岸地区水深较浅,特别是河流入海口注入的地方仅几米深;而东部老铁山水道则比较深,深度达86米。
20米深度的海域面积约占渤海海域的一半以上。
渤海是一个近乎封闭的内海海域,地处于我国大陆东部的最北端,即北纬30度-41度,东经117度-122度之间,它是一个一面临海,三面环陆的内海海域。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犹如一支伸出去的双臂合围环抱,构成了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放眼眺望,渤海宛如一个东北向西南微倾的葫芦形状,侧卧于华北大地北部区域。
临海的地理知识
临海的地理知识
我国面临的自然海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一、渤海
渤海是深入中国大陆的近封闭型的一个浅海,渤海海峡北起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角(老铁山头),南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角(登州头),宽度约106km。
渤海的总面积为7.7×104km2,东北至西南的纵长约555km,东西向的宽度为346km,平均水深18m,最深处也只有83m,位于老铁山水道西侧。
二、黄海
黄海是全部位于大陆架上的一个半封闭的浅海。
因古黄河在江苏北部入海时,携运大量泥沙而来,使水色呈黄褐色,从而得名。
黄海北界辽宁,西傍山东、江苏,东邻朝鲜、韩国,西北边经渤海海峡与渤海沟通,南面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至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与东海相接,东南面至济州海峡。
黄海的总面积为38.03×104km2,平均水深44m,最深处140m,位于济州岛北侧。
三、东海
东海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
东海的总面积为77×104km2,相当于黄海的2倍,渤海的10倍。
平均水深为370m,最深可达2719m,位于台湾省东北方的冲绳海槽中。
四、南海
南海也属于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
南海的总面积达35×105km2,几乎为渤、黄、东海面积总和的3倍。
南海的平均水深为1212m,最深在马尼拉海沟南端,可达5377m。
七年级海底地形知识点
七年级海底地形知识点海洋,占据着地球面积的71%,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资源和环境载体。
在人们对于海洋资源的了解与认识中,海底地形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海底地形的特点和涵义对于大多数人可能很难想象和了解,本文将介绍七年级海底地形的相关知识点。
一、海底地形是什么?海底地形是指海底表面的各种地形、地貌,不同于陆地,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底地形的特点在于其三维空间的庞大、复杂性和多样性。
海底地形在地球历史和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研究板块构造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沉积物及地下资源等众多地学、地球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海底地形的特点1.海底地形极为复杂,地形常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不断发生隆升和沉降。
其地形上的峭壁、峡谷、丘陵、高原、断层、火山等都具有形态奇特的特点。
2.海底地形常常被海水所掩盖,主要以水运输和水探测方式进行发现和研究。
3.因为海底地形水中对应的响应时间较长,大量地震地形学数据都是通过陆地受到的地震波传播进入海底而得到的。
三、海底地形分类1.海底洋脊:海洋洋脊是海底的一种特殊地形,一般沿着海域的中央位置分布,它们是新洋底的产物,是海底扩张的表征。
洋脊的两侧分别具有复杂的地形,如海底山脉、海沟等。
2.槽谷:海底槽谷是海底地形中最常见的地形,由于构造活动和大陆边缘的侵蚀沉积,其形成也异常复杂。
槽谷通常有多种类型,如火山口、峡谷、裂谷等。
3.海盆:海底盆状地形被称为海盆。
海盆是由洋脊两侧的岩浆凝固而成的,通常呈盆形。
近海盆通常与陆块相连或者由大陆边缘的坡背形成。
4.海沟:海沟是海洋中比较特殊的地形,通常地质年代较为久远,是由构造作用所形成的。
它的深度千米以上,狭长而陡峭,深海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以此为主要分界线。
四、海底地形的动态发展海底地形是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中,其形态的变化常常出现极快和剧烈的现象,常常需要长期实地观察和多学科的研究揭示。
探索和研究海底地形是从地质历史学到海洋气候学等多个领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
大连渤海海域特征
大连渤海海域特征
大连渤海海域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和葫芦岛市之间,是大连湾与渤海之间的海岸线。
以下是大连渤海海域的一些特征:
1. 地理位置优越:大连渤海海域位于东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海域面积较大:大连渤海海域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其中深海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3. 河口湾海域:该海域属于河口湾海域,河流输入物质使水质较差,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
4. 浅海海域:渤海海域属于浅海海域,平均水深仅为20-30米,对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比深海海域更为重要。
5. 海洋生态资源丰富:大连渤海海域有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藻类等。
6. 建设海洋经济试验区: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大连渤海海域设立为国家级海洋经济试验区,旨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创新。
渤海地貌类型及分布特征
2014年1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34,No.6第34卷第6期 MARINE GEOLOGY &QUATERNARY GEOLOGY Dec.,2014DOI:10.3724/SP.J.1140.2014.06171渤海地貌类型及分布特征徐晓达1,2,曹志敏1,张志珣2,王中波2(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100;2.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摘要:渤海属于中国封闭的陆架浅海,主要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渤中洼地以及渤海海峡组成,总称“三湾一峡一盆地”,通过对相关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所获取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同时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对渤海的地貌类型进行了重新的厘定和分类,将渤海分为三级地貌类型8种,四级地貌形态4种。
同时根据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并且结合渤海沿岸河流的输沙、沿岸流的作用及波浪对海岸带的影响,对于渤海不同地貌类型分布特征进行了圈定。
关键词:地貌类型;分布特征;渤海中图分类号:P73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14)06-0171-091 区域地质背景渤海是一个封闭的陆架浅海,其东面有渤海海峡与北黄海连通,其余三面被我国的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包围,面积约为7.8万km2,渤海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湾围绕着渤中洼地以及渤海海峡。
总体呈“三湾一峡一盆地”的地貌格局。
辽东湾位于渤海的北部,呈NNE向延展,湾口以河北的大清河口与辽宁的老铁山岬连线为其南界,湾顶东起盖县,西至小凌河口,为淤泥质海岸,地形整体从湾顶及两岸向中央倾斜,等深线基本平行于岸线,但坡度极缓(图1)。
在辽东湾的东南部发育有7条等深线呈指状排列的地形,就是著名的辽东浅滩。
渤海湾位于渤海西部,东部以河北的大清河口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老黄河口连线为界,渤海湾内的海底地形由湾顶向渤海中央倾斜,湾内水深较浅,通常小于20m。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临渤海,西接辽西平原,是一个形状狭长的半岛。
渤
海海岸是辽东半岛的重要地貌特征之一,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海岸线曲线陡峭,呈现出明显的湖湾海岸和
渤海滩岸。
湖湾海岸主要分布在半岛东北部,有着较深的海湾和较陡峭的海岸线。
渤海滩
岸主要分布在半岛南部,是由泥沙积聚形成的沙滩地貌,海岸线相对较缓。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潮汐作用明显,潮差大。
受到太平洋潮汐的
影响,渤海海岸潮汐作用非常显著,每天会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潮差也较大,通常
在1-6米之间,有时甚至可达到10米左右。
这种潮汐作用对于辽东半岛渤海海岸的地貌形成和沉积物运移有着重要影响。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多种类型的岩石和沉积物。
辽东半岛岩石类型
主要有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等,这些岩石的物理性质会影响海岸线的形成和演变。
辽东
半岛的沉积物主要包括粉砂、泥炭和贝壳等,这些沉积物的分布和运移对于海岸线的变化
也具有重要影响。
辽东半岛地下水资源丰富,与渤海的关系也对渤海海岸地貌产生了一定
影响。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在地貌上呈现出湖湾海岸和滩岸两种类型,潮汐作用明显,潮差大。
岩石和沉积物的组成和分布也是其水文地质特征的重要方面。
这些特征的存在对于辽东半
岛的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岸线的管理和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四大近海考点
中国四大近海考点
以下是中国四大近海的考点概述:
1. 渤海:渤海是中国最北端的海域,属于中国近海,考点主要涉及渤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资源等方面。
2. 黄海: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呈现黄色,主要考点包括黄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海运贸易等方面。
3. 东海: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以及日本九州岛和琉球群岛之间,是一个比较开阔的边缘海,主要考点包括东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经济发展等方面。
4. 南海: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考点主要涉及南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开发等方面。
这四大海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开发等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是中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因此也是中国地理和海洋相关课程的重要考点。
环渤海地区地理知识点
环渤海地区地理知识点以下是 8 条环渤海地区地理知识点:1. 环渤海地区那可是我国北方的经济重地啊!你想想,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都在这里!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例子:咱就说天津吧,那港口多繁忙啊,来来往往的船只就像忙碌的小蜜蜂一样,给这个地区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2. 那里的气候也很有特点哦!四季分明得很呢!冬天可能会冷得让你打哆嗦,夏天又热得让人受不了。
例子:你要是冬天去环渤海,可得穿厚棉袄,不然那冷风就像小刀子似的刮得你脸疼!3. 环渤海的海岸线超级长的呀!那海边的美景可真是美不胜收!这可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贝呀!例子:站在海边,看着那无边无际的大海,哇,那感觉不就像置身于一个蓝色的梦幻世界嘛!4. 这里的交通那叫一个发达呀!公路、铁路交织成网,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为地区输送着养分。
例子:坐上车,在那些公路和铁路上飞驰,快速到达想去的地方,多方便呀!5. 环渤海地区的农业也蛮厉害的呀!那土地肥沃得能长出最甜美的果实和最饱满的庄稼。
例子:你看那大片大片的农田,长出的蔬菜多水灵呀,就像一个个绿宝石。
6. 别忘了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呢!那可都是宝贝呀,支撑着很多产业的发展。
例子:挖开地下,那些矿产就像隐藏的宝藏被发现,多让人惊喜呀!7. 环渤海地区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嘞!各地的风俗交织在一起,多有意思呀!例子:去参加当地的庙会,感受那热闹的氛围,不就像进入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嘛!8. 这里的人们那是热情好客得很嘞!你去了就知道啦,保证让你有回家的感觉。
例子:人家会热情地招待你,和你聊天,那感觉多温暖呀,是不是?我的观点结论:环渤海地区真的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充满魅力的地方呀,有那么多让人着迷的特点,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感受!。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归纳海底地图是指海洋底部及其下方地壳、地幔的地形、地质构造和测量资料等的总称。
本文将对七年级海底地图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海洋地壳的组成海洋地壳和陆地地壳具有不同的构成。
海洋地壳主要由较重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而陆地地壳则主要由轻质的硅铝酸盐类矿物组成。
海洋地壳由海底扩张中心向两侧逐渐变老的方式形成。
二、海底地形的特点海底地形是表现海洋底部高程和形态的地貌系统,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地形变化复杂海底地形的变化情况十分复杂,主要受地球板块运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
2. 深海平原广阔深海平原是海底地形中面积最大的类型,平均海深约为5,000米左右。
3. 海底山脉连绵不断海底山脉是海底地形重要的构成部分,其长度往往上千公里,高度数百至数千米。
其中最长最高的是太平洋中脊。
三、海底热液和冷泉海底热液和冷泉是海底地形中的两大特殊现象,分别产生于海底中脊与洋沟两个区域。
热液是由地球内部热能和化学能的表现形式,而冷泉则与地下水的富集有关。
海底热液和冷泉的发现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和海洋化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主要用于研究和探测海洋地壳及其下方地幔的形态、构造、物质成分和物理结构等地球物理性质。
属于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声学、磁学和重力测量方法。
五、海洋航行定位海洋航行定位主要是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和设备,在大洋中准确地确定船只的位置与航向,从而保证海洋航行的安全和成功。
常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有GPS、GLONASS和伽利略,其中GPS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系统。
总之,在七年级的海底地图学习中,以上提到的知识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海底地质和地形特点,提高自己的地理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渤海海底地形
更多资料尽在【初中9科暑假预习资料4群】:1136251331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渤海海底地形
渤海海底平坦,多为泥沙和软泥质,地势呈由三湾向渤海海峡倾斜态势。
海岸分为粉沙淤泥质岸、沙质岸和基岩岸三种类型。
渤海的海底地形
渤海为一东北—西南向的浅海。
海底地势从3个海湾向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峡倾斜,坡度平缓,平均坡度只有0′28″。
沿岸区水深都在10米以内,辽河口,海河口附近水深约5米,黄河口最浅处水深不过半米。
渤海平均水深18米,最大深度在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附近,约80米。
辽东湾的地势是从湾顶及两岸向中央倾斜,且东侧较西侧深,最深处30余米。
渤海湾地势也从湾顶向渤海中央倾斜,湾内水深很浅,一般均小于20米。
莱州湾以黄河三角洲向海凸出而与渤海湾分隔开,湾内地势平坦,略向渤海中央倾斜,水深一般为10~15米,最深约18米。
渤海中央盆地是一个北窄南宽近于三角形的浅水洼地,地势较平坦,中部低下,东北部稍高,水深20~25米。
总结:渤海是位于中国的内海。
在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之间,基本上为陆地所环抱,仅东部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
主要岛屿有庙岛群岛,长兴岛、西中岛,菊花岛等。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辽东半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区之一,其渤海海岸线形态复杂,海岸类型多样,是研究渤海海岸地貌和海洋地质的重要地区之一。
本文主要针对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1. 海岸线形态辽东半岛渤海海岸线形态多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砾石滩海岸、沙滩海岸和淤泥岸海岸。
其中,砾石滩海岸主要分布在西段,沙滩海岸分布在中段,淤泥岸海岸则分布在东段。
这三种海岸线形态互相衔接,形成了复杂的海岸地貌。
2. 海底地貌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海底地貌由沉积物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海底台地和两条海底峡谷。
其中,位于中段的龟山海底台地是较大的一个,其底部沉积层厚度达到50-70米,主要由泥质沉积物和细砂质沉积物组成。
龟山海底台地以东,有一条长约17公里、宽约500米的海底峡谷,为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最大的海底峡谷之一。
该海底峡谷主要由砂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残骸组成。
此外,辽东半岛渤海海岸还存在东西向的海底台地和海底峡谷,但规模和地貌特征均较小。
3. 潮汐和水动力特征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潮汐和水动力特征主要受到渤海海湾的影响。
渤海海湾为半封闭浅海,潮汐主要由太阳引力和月亮引力共同作用形成。
辽东半岛海岸处于潮汐极大区域,潮幅较大,达到3.5-4.7米,潮汐差较小,通常在1-2米之间。
潮汐主要水平流速度约为每秒10厘米,垂直流速度小于每秒1厘米。
辽东半岛海岸水动力特征明显,潮汐和海流是主要的水动力驱动因素。
4. 沉积物特征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沉积物主要分为海滩沉积物、海岸沉积物和海底沉积物三类。
其中,海滩沉积物主要由沙质沉积物组成,颗粒大小均匀、密度较大;海岸沉积物主要由砾石和细沙组成,表面较不平整;海底沉积物主要为细沙和泥质沉积物,无定形程度较高。
在不同季节和海面状态下,沉积物的分布和组成也有所不同。
此外,在海岸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沉积物的变化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之,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主要受到海岸线形态、海底地貌、潮汐和水动力特征以及沉积物特征的影响。
中考地理八年级重点知识归纳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部;主要河流:长江(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塔里木河(最大的内流河);主要湖泊:青海湖(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最大的淡水湖)
中国的地形地势
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四端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两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北端:黑龙和民族
人口增长特点: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为界;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中考地理八年级重点知识归纳
主题
重点知识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中国的疆域和邻国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俄罗斯、蒙古、印度等;海上邻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中国地理》第三、六、七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
《中国地理》第三、六、七章(华中师⼤考研笔记)第三章海岸及海域第⼀节海域环境⼀、海域环境我国近海的五⼤海区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5、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海底地貌(⼀)海底地貌的类型1、⼤陆架中国近海海域的⼤陆架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区之⼀,渤海、黄海全部位于⼤陆架上。
东海约有2/3在⼤陆架上,是亚洲东部最宽⼴的⼤陆架。
南海的⼤陆架⾯积也占1/2以上,台湾岛以东⼤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公⾥。
2、⼤陆坡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
南海的⼤陆坡多呈阶梯状。
3、海槽与陆缘海盆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海槽。
冲绳海槽是东海⼤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形似新⽉,向东南凸出,总体呈北东⼀南西向,与岛屿平⾏。
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多是南海扩张⽽产⽣的裂⾕。
(⼆)海底地貌分布规律1、由近海向外海倾斜,坡度由⼩到⼤,海⽔由浅到深,地貌由简单到复杂。
2、各海区地貌的差异黄、渤海只具有单⼀⼤陆架,东海主要是⼤陆架,有部分⼤陆坡与海槽。
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区类型复杂多样。
三、海洋⽔⽂(⼀)海⽔温度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温度分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与潮汐、⽓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复杂。
海域⽔温的年平均值,渤海约为12℃,黄海约16℃,东海22℃上下,南海26℃左右。
(⼆)海⽔盐度海⽔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河川径流量的⼤⼩、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蒸发量和降⽔量的影响,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南逐渐升⾼,渤海约为30‰,黄海约31‰东海33‰~34‰,南海在34‰以上。
(三)海流(四)潮汐中国沿岸潮汐系统主要是由太平洋传⼊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引潮⼒形成的独⽴潮合成的,以前者为主。
中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总的趋势是东海最⼤,渤、黄海次之,南海最⼩。
(五)海域环境评价1、海域环境优势(1)区位优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太平洋40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进⼊经济繁荣期,经济发展速度⾼出世界平均⽔平,全球经济重⼼逐步向东亚转移。
中国近海海底沉积物
中国近海海底沉积物渤海中国最北的近海,亦为中国最浅的半封闭性内海,处于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之间,基本上为陆地所环抱,仅东部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
海峡的南北两侧,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钳形扼守。
渤海南北长约556千米,东西宽约236千米,总面积7.7万平方千米。
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平均深度约18米。
地势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峡倾斜,地形单调平缓。
沉积物以淤泥和粉沙淤泥为主。
渤海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
第四纪沉积物厚达300~500米,主要为陆源物质。
中部多细粉砂、粗粉砂、细砂,海峡北部为砾石、贝壳残片,海峡南部却为细粒沉积。
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年径流总量达888亿立方米,并会带来大量的泥沙。
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线和古河道残迹。
海底平坦,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曾盛产对虾、黄鱼、马鲛鱼等。
沿海和岛屿附近海域多开发为海洋水产养殖基地。
盐田较多,以西岸的长芦盐场最著名。
主要岛屿有庙岛群岛、长兴岛、西中岛、菊花岛等。
在渤海海底发现丰富的石油,已大规模开采。
黄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是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半封闭型陆架浅海。
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同东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
因受历史时期长江、黄河及淮河、沭河、沂河等河流输沙的影响,近岸海域含沙量较高,海水呈黄色,故名为黄海。
南北长870千米,东西宽约556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
平均水深44米,最深达140米。
入海河流主要有淮河河系、中朝界河鸭绿江和朝鲜的大同江。
主要海湾,西有胶州湾、海州湾,东有朝鲜湾和江华湾。
地势由北、东、西向中央和东南向倾斜。
中央偏东有狭长海槽,自济州岛伸向渤海海峡,称为黄海海槽,槽的东侧坡陡,西侧平缓。
南黄海西部沿岸较浅,苏北沿岸多辐射状沙脊群,水深大部分不到20米,为船只航行之险滩。
东部沿岸较西部沿岸深,20~50米。
济州岛西北最深可达140米。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海底地形特点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海底地形特点
2019学年中考地理复习资料:海底地形特点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
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学年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
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
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
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最大,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
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渤海湾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渤海湾【—
第一天
地理总结之渤海湾】,中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
位于渤海西部,位于渤海西部。
北起河北省乐亭县大清河口,南到山东省黄河口。
有蓟运河、海河等河流注入。
由于河口的冲刷,渤海中部盆地形成并消失了一个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水下河谷。
平均潮差(塘沽)为2.5m,最大可能潮差为5.1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冬季结冰,冰厚20~25厘米。
海岸是一片泥泞的平原海岸。
泥深及膝,宽约
1.5~10km。
海湾里有天津新港。
渤海西部的一个海湾,位于河北省唐山,天津,河北省沧州和山东省黄河口之间。
海河注入渤海湾。
渤海湾盆地形成于中新生代。
渤海湾(bohaiwan)渤海西部的浅水海湾,京津的海上门户,华北海运枢纽。
三面环陆,与河北、天津、山东的陆岸相邻,东以滦河口至黄河口的连线为界与渤海相通。
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1/5。
此外,渤海湾湾口亦有从大清河口到黄河口的划法。
海底地势由岸向湾中缓慢加深,平均水深12.5米。
结论:海底沉积物来源于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经水动力分选后呈不规则带状和斑块状分布。
总体而言,沿岸粒度较粗,以粉土和粘粒粉土为主,东北海岸以砂质粉土为主;海湾中部的粒度很好,有大量粘土软泥和粉质软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渤海海底地形渤海海底平坦,多为泥沙和软泥质,地势呈由三湾向渤海海峡倾斜态势。
海岸分为粉沙淤泥质岸、沙质岸和基岩岸三种类型。
渤海的海底地形
渤海为一东北西南向的浅海。
海底地势从3个海湾向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峡倾斜,坡度平缓,平均坡度只有028。
沿岸区水深都在10米以内,辽河口,海河口附近水深约5米,黄河口最浅处水深不过半米。
渤海平均水深18米,最大深度在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附近,约80米。
辽东湾的地势是从湾顶及两岸向中央倾斜,且东侧较西侧深,最深处30余米。
渤海湾地势也从湾顶向渤海中央倾斜,湾内水深很浅,一般均小于20米。
莱州湾以黄河三角洲向海凸出而与渤海湾分隔开,湾内地势平坦,略向渤海中央倾斜,水深一般为10~15米,最深约18米。
渤海中央盆地是一个北窄南宽近于三角形的浅水洼地,地势较平坦,中部低下,东北部稍高,水深20~25米。
总结:渤海是位于中国的内海。
在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之间,基本上为陆地所环抱,仅东部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
主要岛屿有庙岛群岛,长兴岛、西中岛,菊花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