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来源干细胞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_韩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5-22

作者简介:韩铮(1982-),硕士,E-mail:allenhz520@

脂肪来源干细胞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韩铮,姜平,高建华,鲁峰,付冰川,陈晓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在体外的免疫原性,以及ADSCs 在家兔同种异体皮片移植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家兔淋巴细胞分别与自体和异体ADSCs 混合培养48h 后加入CCK-8试剂,并用酶标仪检测OD 值;在家兔同种异体移植皮片下注射自体ADSCs ,观察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并于术后第7日切取移植皮片的周边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家兔淋巴细胞与自体、异体ADSCs 混合培养后用酶标仪检测OD 值分别为(1.527±0.402)和(1.615±0.351),两组OD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兔同种异体移植皮片下注射ADSCs 的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为(7.170±1.472)d ,未注射ADSCs 的对照组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为(5.830±1.169)d ,两组皮片坏死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日组织学观察见实验组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少,皮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对照组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多。结论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体外的免疫原性低,对家兔同种异体皮片移植有免疫调节作用。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免疫原性;免疫调节;组织工程中图分类号:Q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54(2009)10-2144-03

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自Zuk 等[1]报道以来,以其来源广泛、取材简便的特点和可多向分化的潜能,成为干细胞及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2]。近年来有关ADSCs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多向分化潜能[3-6],而对其免疫学特性仍未展开较深入的研究。本实验以家兔作为动物模型,对家兔

ADSCs 的体外免疫原性及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开展

初步探讨,试为扩充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及拓展ADSCs 的应用领域提供实验基础。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与试剂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0只,雌雄兼有,体质量

2.0~2.5kg ,由南方医科大学SPF 级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并饲养。DMEM 高糖培养基,RPMI 1640培养基,

胰酶,FBS (Hyclone ),Ⅰ型胶原酶,CCK-8试剂盒,

Percoll 淋巴细胞分离液,PHA (植物凝集素)。1.2方法

1.2.1家兔ADSCs 的分离及体外培养取家兔腹股

沟皮下脂肪5ml ,PBS 缓冲液反复冲洗后剪成约1

mm 3大小的脂肪颗粒,0.1%胶原酶在37℃条件下消化30min 左右。使用等量完全培养基(含10%FBS 的DMEM 高糖培养基)中和,离心(1200r/min )5min 后

去除上清,沉淀混悬后尼龙网过滤并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于37℃、5%CO 2孵箱培养。于24h 后更换培养液,此后每3d 换液1次。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待

6~7d 细胞生长融合达80%~90%后,0.1%胰酶消化后按1∶3进行传代培养。1.2.2体外实验

1.2.2.1家兔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实验取家兔耳缘静脉血5ml ,用Percoll 淋巴细胞分离液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后与PHA 混

合培养于96孔培养板,具体实验分组如下,实验组:家兔淋巴细胞(1×104/孔)和PHA (100μg/ml ,20μl/孔)混合培养;对照组:单独家兔淋巴细胞培养组(1×

104/孔)。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培养孔均培养48h 后加入CCK-8试剂(10μl/孔),继续混合培养4h 后用酶

标仪检测培养板上各孔的OD 值。

1.2.2.2家兔ADSCs 体外免疫原性检测实验通过前

述方法分离出家兔淋巴细胞,将其分别与自体

ADSCs 和同种异体ADSCs 混合培养于96孔培养

板,具体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家兔淋巴细胞(1×

104/孔)和自体家兔的ADSCs (3×103/孔)混合培养;实验组:家兔淋巴细胞(1×104/孔)和同种异体家兔的ADSCs (3×103/孔)混合培养。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培养孔均培养48h 后加入CCK-8试剂(10μl/孔),继续

混合培养4h 后用酶标仪检测培养板上各孔的OD 值。

1.2.3体内实验家兔10只,随机分成5组(记为A 、B 、C 、D 、E 组),每组2只互为同种异体皮片移植对象。在每只家兔的两侧臀部设计直径为3cm 的圆形

皮片,切取后组内、同侧之间交互移植。实验组(左侧臀部):皮片移植的同时在皮片下注射含自体ADSCs (1×106/kg )的完全培养基2ml ;对照组(右侧臀部):皮片移植的同时在皮片下注射不含自体ADSCs 的完全培养基2ml 。术后每天观察各组家兔臀部移植皮片的存活情况并记录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移植皮片红润,质地柔软,视为皮片存活良好;若皮片变为暗褐色且质地坚硬的面积>2/3,视为皮片坏死),于术后第7日将C 组和E 组两组家兔的实验组及对照组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 South Med Univ)2009;29(10)

2144··

图3家兔同种异体移植皮片周边的组织学观察(术后第7天,HE 染色×200):实验组(图A 和图C )可见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少,皮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对照组(图B 和图D )可见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多

图1ADSCs 的细胞形态观察(A 图为第3代细胞的第1天,B 图为第3代细胞的第3天,倒置相差显微镜×200)

A

B

植皮片周边组织(移植皮片周边0.5cm 范围内组织)取材予切片并HE 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

1.2.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

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体外家兔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实验和家兔ADSCs 体外免疫原性检测实验中测定的OD 值采用两样本t 检验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体内实验皮片坏死时间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以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家兔ADSCs 的分离及体外培养

经胶原酶消化后的原代ADSCs 培养48h ,第1

次换液除去未贴壁细胞,大部分贴壁细胞呈宽大扁平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ADSCs 培养至6~8d 后可形成较致密的细胞层,覆盖80%~90%的培养瓶,经胰酶消化后按1∶3传代,细胞生长速度较原代细胞明显增快,3d 后ADSCs 即可覆盖约80%的培养瓶(图1)。

2.2体外实验

家兔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实验中,培养板上各实验孔在加入CCK-8试剂4h 后用酶标检测仪测得的

OD 值:实验组OD 值为1.853±0.500;对照组OD 值为0.563±0.298。实验组与对照组的OD 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两样本t 检验,P <0.05)。

家兔ADSCs 体外免疫原性检测实验中,培养板上各实验孔在加入CCK-8试剂4h 后用酶标检测仪测得的OD 值:实验组OD 值为1.615±0.351;对照组

OD 值为1.527±0.402。实验组与对照组OD 值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两样本t 检验,P >0.05)。

2.3体内实验

实验组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为7.170±1.472d ,对照组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为5.830±1.169d ,实验组与对照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样本t 检验,P <0.05);术后第7天的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组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少,皮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对照组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多。

图2家兔同种异体皮片移植模型(家兔双侧臀部,皮片

直径=3cm)

A

B

A B C D

3讨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间充质干细胞中最早被发现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并长期应用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ADSCs 同样拥有和BMSCs 相似的表面标志,仅表达中等水平

MHC-Ⅰ类分子[8],不表达MHC-Ⅱ类分子和B7-1、B7-2、CD40、CD40L 等协同共刺激分子,导致T 细胞

的无反应性而促成免疫耐受。尹烁等[9]研究显示,即

便在γ-干扰素的作用下,ADSCs 在体外仍不能明显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Niemeyer

[10]

ADSCs 和淋巴细胞的混合培养液中检测到了高过正常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和白介素10(IL-10)等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提示ADSCs 在体外受淋巴细胞刺激后可能通过分泌以上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Ivan [11]还报道ADSCs 与B 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能明显影响后

韩铮,等.脂肪来源干细胞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第10期2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