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请举例说明。
(1)平淡质直,自然流露,不假雕饰,浑然天成。
在《归园田居》这组诗里,几乎全用平淡质直,不加雕琢和藻饰而又接近于农村生活的“田家语”。
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只用极少修饰的语言,就把“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以及犬吠、鸡鸣、炊烟、桑麻等平常景物组成和谐动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产生了由衷的向往。
(5分)(2)塑造生动优美的形象,达到情景融合的境地。
陶诗善于用比兴的事物形象来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做到个性鲜明。
他以自己的人格构成艺术典型。
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能体现诗人自己的性格,形成优美的意境,达到艺术美与心灵美的融合与统一。
诗人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在这些景物上,都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能体现其思想性格。
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漫不经心地在东篱下采菊,闲静自得地望见庐山。
描写诗人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经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悠然自适的神态,异常逼真、传神,达到了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5分)(3)以白描的手法、平凡的素材创造出非凡的意境和情趣,深入浅出,淳厚有味。
例如:《桃花源记》的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并描写桃花林的景色,以朴素无华的语言,不加彩色渲染烘托,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美丽的环境描绘得非常真切、形象。
又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小诗写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表示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志愿,就是怎么辛苦,也心甘情愿。
纯用口语,以白描手法叙事抒情,不但写得朴实,简明,而且通俗中含有精炼,平淡里蓄着深情,可谓平淡与淳美的统一。
(5分)(4)讲究篇章的有机结构,有整体美:艺术风格多样化。
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 □ 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①内容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
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为人们熟知习见。
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
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如《归园田居》中的“少无适俗韵”的描写,“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平淡自然,这些生活情景及诗人的志趣,心情,都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写得十分亲切。
②浑融完整,意境高远。
作者善于创造意境,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境,又有意中之境。
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它往往与具体的景物和诗人的真挚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以情景为主,把人们引向一种更加高远而深沉的境界,这种情、景、理的高度融合,即诗与哲理的结合,更使陶诗意境高远,清新拔俗。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很朴实,但又含有一种韵味,是不经意的看到了南山,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非常亲和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平淡的语言中得到了表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一种客观的景物描写,从”飞鸟相与还“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充分的肯定和满足的情感,韵味很深。
③精工而本色的语言。
陶诗的语言朴素、直率,毫无斧凿之痕,平淡、本色,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绝不是浅薄粗俗。
他诗中那些看似极其普通的“田家语”,实则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是诗人苦心经营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中的“翼”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均能于本色中见精工,于朴素中见华采。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2
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一、亲切淳真、平淡自然的风格 (2)二、浑融完整、高远入化的意境 (3)三、精工凝练、本色自然的语言 (5)四、真淳隽永的理趣 (6)五、结语 (7)注释 (9)参考文献 (9)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内容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无疑是一大创举。
他的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田园诗。
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亲切淳真、平淡自然的风格;浑融完整、高远入化的意境;精工凝炼、本色自然的语言;真淳隽永的理趣。
这些特色充分体现了陶渊明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和美学观点以及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深入揭示了他的田园诗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艺术成就;风格;意境;语言;理趣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
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
但他同时也受老庄思想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
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任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洁身守志的归田道路。
归田以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淳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反映。
在当时玄言诗笼罩诗坛的情况下,一反玄言诗的脱离实际和枯燥无味,别开生面,为我国创作了第一流的诗歌。
他的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从而成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气势恢宏而著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1.1 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特点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醉翁,是东晋末年至南朝的著名文学家。
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博大精深而著称。
他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然、反对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清新脱俗、自然淳朴为主题,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非常突出。
他善于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风格独特,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他的诗歌创作在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誉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被广泛传诵,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1.3 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陶渊明在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开创了“田园诗派”,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和借鉴。
可以说,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陶渊明的影响2.1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唐宋以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文人雅士模仿的对象,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在历代文人中,不乏因崇拜陶渊明而效其风格的诗人,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2.2 对文学思潮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对我国文学思潮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崇尚自然,推崇超脱世俗的生活观念,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启发作用。
他提出的“归去来兮辞”思想,对后世文学家关于生活、自然、心灵追求的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陶渊明的诗歌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宋时期一位重要的作家。
他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辞赋3篇,散文8篇,而其诗成就最为突出。
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贡献甚大。
然而,由于陶身处晋宋门阀专权、浮靡文风盛行之际,其诗并不受重视。
直到梁代萧统《陶渊明集》问世,人们才开始重视陶的文学创作;唐代时,陶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普遍承认;宋、清两代则出现了研究陶诗的两次高潮。
严羽《沧浪诗话》称:“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
”朱熹《朱子语录》也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
”我们认为:仅仅用“平淡”、“自然”来评价陶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去探究、去挖掘,逐步发现陶诗的真正艺术特色。
一“质而实猗,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陶诗平淡,出于自然”。
晋宋之际正处文风之变,时尚以繁富促密为贵,而陶诗却追求恬淡自然。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其一),在别人看来,诗中的景物是平淡的,然而在诗人看来,这些田园景物是真实的、自然的,不知要胜过那官场的华美多少倍。
因而,陶诗中我们找不到华美富丽的色彩、丝竹管弦的聒噪,更没有人工修饰雕琢的精致,有的只是平平淡淡、自自然然。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相见无尘杂,但道桑麻长”,榆柳、桃李、种豆、桑麻以及狗吠、鸡鸣等普通的田园景物以及田间劳作、邻里往来等平凡的日常农村生活,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出现在文人的诗作中,陶无愧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
1.纯取白描“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勒而不加色彩渲染。
作为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即不加色彩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词藻,……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毕肖。
”(《语文知识词典》第1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陶正是一个善用白描写意的高手。
他的诗以自然取胜,他写诗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但却能粗粗几笔,勾勒出景物的神韵,还能于平淡中引发人丰富的联想。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陶渊明,东晋末年至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自然主题、优美的语言和深思熟虑的思想而闻名。
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探索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首先,陶渊明的诗歌以自然主题为中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他深情赞美山水之美、四时之景,通过细腻而质朴的描写,将自然界的景色和人类的情感相融合,达到了既反映自然又抒发情感的效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他最著名的诗作之一,通过描绘田园诗意和自然山水,表达了对闲适生活和自由心境的向往。
他的诗作中常常运用典故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其次,陶渊明的诗歌语言优美,并且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他的诗作以简洁明了的句子和形象生动的描写为特点,既有浓郁的音乐感,又有清新脱俗的意境。
陶渊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例如,在《桃花源记》中,他通过生动的描绘,有效地传达了美好和宁静的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神奇和美丽。
此外,陶渊明的诗歌思想深邃且充满人文关怀。
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社会风俗的批判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他的《归去来兮辞》是一首对朝廷官僚制度和社会现实的抨击,表达了他对清贫和自由的向往。
陶渊明的诗作也关心人民的疾苦,并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
他对现实的敏感和对人性的洞察力,使得他的诗歌深受读者喜爱,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在古代文学史上的艺术成就。
他以自然主题为中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并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此外,他的诗歌思想深邃且充满人文关怀,批判了社会现实,并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陶渊明的诗歌给后世的文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开启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篇章。
无论是其诗歌的形式美还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陶渊明的诗歌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研究。
陶渊明诗歌思想及艺术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和影响一、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陶渊明诗歌内容比较丰富,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田园诗;(二)咏怀咏史诗。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是指陶渊明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大作家。
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透露了淳朴的田园气息,散发出浓郁的泥土芬芳,绘画出一幅幅农村生活的图画。
陶渊明田园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描写诗人躬耕田亩的作品。
《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种豆南山下”,也许由于缺少耕作的技术,致使“草盛豆苗稀”,但他的劳动态度是认真的,清早下地,直至月升东方才归,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衫,诗人也毫不在乎,他只希望秋天能有一个好收成。
诗用极经济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绘塑了一个封建士大夫躬耕田亩的动人形象。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正是在辛苦的劳动中,诗人明白了“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的道理。
随着诗人躬耕岁月的长久和生活的日益贫困,到了他五十二岁写《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时,他的思想认识更有所提高。
诗云:《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汛随清壑回。
皭皭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这里,诗人归隐初期叹苦嗟劳的情绪已让位给对收成好坏的担忧。
“不言春作苦”,当然不是不苦,但已无暇叫苦,唯一惶恐的是收成不好,眷眷于心的是秋收有望。
因为收成的好坏关系着生活的温饱。
“饥者欢初饱”,正是久饥后吃了顿饱饭的人的真切感受,这绝不是饱食终日的封建贵族文人所能有的体会!长期的躬耕田园,生活的日趋恶化,使他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地接近,与劳动人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抒情的风格而著称。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表达的深刻性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常常表达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他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水、花鸟、风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在《归园田居》中,他在描写田园生活的同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然自由的向往之情。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凭吊逝去的岁月的深沉,也有对美好未来的祈愿,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形式多样,包括田园诗、山水诗、牧歌等等。
他注重使用具体形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感受到诗歌的美感。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在《桃花源记》中,他以叙事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人间仙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和人间仙境之间的和谐与温馨。
三:哲理思考的深远性陶渊明的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社会、道德等问题的思考。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观察,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他的诗歌富有启迪性和智慧性,引人玩味。
例如,在《归隐》一诗中,他以悠远的东北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社会虚伪现象的批判和对正直、高尚品质的崇尚之情。
他的诗歌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
四:言语之美与音韵之美陶渊明的诗歌除了具有情感、形式和思考上的艺术成就外,还注重言语和音韵的美感。
他运用鲜明的形象、优美的词句和流畅的韵律,创造出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歌以朗朗诗音和流动的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在《五柳先生传》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韵律,使诗歌充满活力和魅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综上所述,在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中,他通过深刻的情感表达、多样的艺术形式、深远的哲理思考和言语音韵的美感,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未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部分。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诗歌中,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成就。
一、陶渊明的生平和背景陶渊明,字元亮,吴郡人,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变革,对此有深刻的体验和思考。
他的家族背景较为优越,但他并不追求权利和地位,而是选择了隐居,并以文学艺术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感受。
二、陶渊明诗歌的主题和风格陶渊明的诗歌以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主题,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他将清新自然的田园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作不仅富有情感,还给人以启示和思考,独具魅力。
三、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点1.借景抒情:陶渊明的诗歌常以山水田园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他善于将物象与情感嵌合,表现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真挚的情感。
2.求真务实:陶渊明的诗歌不事空谈,更注重实际的生活和真实的感受。
他追求真实和自然,以诗歌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婉约含蓄:陶渊明的诗作多采用婉约的艺术手法,不张扬也不庸俗,含蓄而雅致。
他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四、陶渊明诗歌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对唐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代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模仿陶渊明的创作风格和主题,使陶渊明的诗歌形成了重要的文学传统和艺术流派。
他的诗作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颂。
本文档涉及附件:1.陶渊明的部分诗歌作品赏析:文档附带了一些陶渊明的经典诗作,并对其中的艺术特点和意义做出了详细解读。
2.附录:文档附带了陶渊明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研究成果,供读者深入了解。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陶渊明:中国古代文学家、政治家,以诗文创作闻名,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人陶渊明的文学成就
诗人陶渊明的文学成就诗人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诗人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
《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
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咏怀诗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
《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
《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
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田园诗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田园诗之祖"。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致远。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自然为主题,常以季节更替或天候变化为切入点,以自然景色描绘人情世故,并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
他的诗歌有如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使人们深刻体会到自然之美。
二、寄情山水。
陶渊明的田园诗造诣极高,他善于借助山水之境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
他的田园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状态,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优美的山水意境。
三、修身养性。
陶渊明的田园诗一方面反映了他倡导的"隐逸"思想,注重人生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寄托,另一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他的诗歌中渗透着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情趣和追求,提示人们应该远离繁华喧嚣,回归自然,追求简单清逸的生活方式。
四、言之有物。
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他明确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悟,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见解。
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象形象生动,充分富有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自然描写、情感表达、艺术表现
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理解和追求,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陶渊明的艺术成就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一)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
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
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
(二)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
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
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
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
“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苏轼说陶诗“似癯实腴”,正好说明了这个特点。
(三)陶渊明的一些诗歌还富有意境。
这在他的田园诗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如前引的《归园田居》第一首,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
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
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
困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象,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们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
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
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
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四)陶渊明的诗歌由于内容不同,风格也不完全一样。
比如他的田园诗多半萧散冲澹,而《咏荆轲》等诗却豪放有力。
但后者虽然豪放,却又“豪放得来不觉”(朱熹语),和他的田园诗的平淡自然仍有相通之处。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谢安居士,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年间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以田园生活为主题,表现了作者恢弘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珍贵遗产。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丰富多样: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主题广泛,包括田园生活、山水景观、友情、爱情、人生哲理等。
他以田园为背景,描绘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2. 语言简练优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行云流水,富有音乐性和韵律感。
他善于运用对仗、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3. 情感深刻真挚:陶渊明的诗歌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烦恼都倾注在诗歌中。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为基础,真实地表现了他对人生、友情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4. 思想深邃独特:陶渊明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关注人生的意义、命运的无常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通过诗歌反映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不满。
陶渊明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对后世的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以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表达方式创作了一批经典的诗篇,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论陶渊明诗的美学成就
论陶渊明诗的美学成就陶明(365年-427年),是中国历史上著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也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成就。
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在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风格以清新自然而脱俗,以诗情写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表达,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独特的文学美学价值。
首先,陶渊明的诗注重情感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能深深触动读者的情感。
他的诗作“桃花源记”中对桃花园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呈现了诗人对人世间乱象的憧憬。
他的诗作《饮酒》中,通过对饮酒、赏月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他以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为主线,融入人情、社会思考,拉近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他的诗作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状况的思考和表达。
其次,他的诗作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内化。
陶渊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丰富的意境。
例如在《归园田居》中,“桃李争妍,春色夺目;莺鹜满枝,平畴生动。
”以及《桃花源记》里“林麓桃李,三四之息;水流草长,六七之客”等描写中描绘出了壮美的自然风光,创设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他的诗中常表现出作家对事物的主观情感的体验和衍化,通过对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内化,使得诗作显得更加抒情婉转,更能为读者心灵所共鸣。
此外,陶渊明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塑造。
例如《归园田居》中的“临水而筑室,开门而种树”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使读者能够产生亲身感受。
在《桃花源记》中,“或逶迤而前行,清且深,见底如镜”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可以使读者形象更加生动。
他多使用修辞手法来增添形象的美感和更好地展现自然景观。
最后,陶渊明的诗作富含哲理和概括抒发了他深厚的人生感悟。
他的诗歌也凸显出自然与人生、伦理、道德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归园田居》中对物产和自然景色的描写,总是富含着对人生、团圆、禅意的哲理概括。
可以说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和感悟,使得作品富含诗意,读来耐人寻味。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①内容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
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为人们熟知习见。
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
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如《归园田居》中的“少无适俗韵”的描写,“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平淡自然,这些生活情景及诗人的志趣,心情,都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写得十分亲切。
②浑融完整,意境高远。
作者善于创造意境,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境,又有意中之境。
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 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它往往与具体的景物和诗人的真挚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以情景为主,把人们引向一种更加高远而深沉的境界,这种情、景、理的高度融合,即诗与哲理的结合,更使陶诗意境高远,清新拔俗。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很朴实,但又含有一种韵味,是不经意的看到了南山,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非常亲和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平淡的语言中得到了表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一种客观的景物描写,从”飞鸟相与还“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充分的肯定和满足的情感,韵味很深。
③精工而本色的语言。
陶诗的语言朴素、直率,毫无斧凿之痕,平淡、本色,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绝不是浅薄粗俗。
他诗中那些看似极其普通的“田家语”,实则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是诗人苦心经营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中的“翼”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均能于本色中见精工,于朴素中见华采。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引导语:陶渊明的诗可以概括为哲理、述怀、田园三部分,大约60首左右,其中田园诗就有30首,占有二分之一的比例。
下文是小编整理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
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诗歌开辟了新的意界,融情、景、理为一体,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陶渊明的诗可以概括为哲理、述怀、田园三部分,大约60首左右,其中田园诗就有30首,占有二分之一的比例。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陶渊明有中国“田园诗人”奠基人之称,是中国诗歌田园诗派的鼻祖。
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歌产生于东晋未年,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
在东晋门阀士族制度的存在下,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
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使他产生归隐的另一方面也是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反映: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
所以陶渊明田园诗歌的产生有其强烈的个人生活阅历与思想感情基础。
年少时的农村环境,家乡故园风光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养分与佐料。
他后半身更是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的大多是田野农夫,谈论的也是瓜果蔬菜。
所有这些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当然这也就他从少就有志向于田园诗歌创作分不开的。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
简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简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使田园诗在唐宋以来成为诗歌重要内容。
而且,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之美而“开千古平淡之宗”。
从而在文学史上奠定了其不朽的地位。
他的作品除田园诗以外还包括散文和辞赋。
从陶渊明的生平简历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中为官时间不算太长,官职也不高,并且整个过程还是断断续续的。
所以,确切地说,其十数年的为官期只不过是一个仕隐交替的过程。
关键词:田园、平淡、归隐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陶潜,子元亮,浔阳柴桑人。
其曾祖父为东晋大将军陶侃,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外祖父孟嘉是东晋名士。
父亲早亡,至陶渊明已家道中落。
陶渊明少怀高洁之趣,颖脱不羁,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桃源明今存近130首,最令人称道的则是他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可以说他的一生有着对自然田园深深的热爱之情,淡泊自持的躬耕生活更加使他欣喜无比的怡然自得。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
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从内容到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独树一帜的。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渊明诗歌创造了安静悠闲的田园境界。
田园诗是陶渊明独创,这是他在中国诗歌创作领域所开辟的一个新园地。
因此他有“田园诗人”之称,是田园诗的开派者。
在此之前,山水题材已进入到诗歌之中。
曹操的《观沧海》中就有对山水的描写,但他是从观赏自然的角度写出的。
陶渊明的诗歌成就总结
陶渊明的诗歌成就总结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田园派鼻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
宋代的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意思是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平实而又繁华,瘦弱却又丰腴。
可以说准确地概括了陶诗的风格。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的诗歌成就,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陶渊明的人生哲学:《形影神·神释》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陈寅恪先生专门对此诗逐一阐释,得出结论是陶渊明信奉着“委运任化的新自然说”,基于他的这一哲学观,后代学者多能继续研究有所创获。
陶渊明确实给时人一种新的活法,确实活出了与世俗生活和解的方式,平淡中有绮丽,苦闷中有快乐。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盖应如此!二、陶渊明的淡然悠远《饮酒》其四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总是让人联想到菊花。
他的诗也符合菊花淡然的风格。
这首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
对菊饮酒,啸歌采菊,自是人生之至乐。
三、陶渊明的豁达《拟挽歌辞》其三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拟挽歌辞》共有三首,陶渊明设想自己死后情景,拟此三诗,此诗为第三首。
后四句道出了他对生死的豁达。
视死亡如托体于山,这就不难懂他的乐天安命顺其自然了。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赏析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赏析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
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我在此整理了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11桃花源记陶渊明〔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此诗以“心远”纲领全篇,并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
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态。
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
最后两句又深进一层,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此诗意境从虚静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层层推进,是陶渊明归隐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诗歌风格最深邃、最充分的体现。
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
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引导语:陶渊明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自然、清新,富有韵味,历来被人赞颂。
下文就是有关他的诗歌艺术成就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了解学习。
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篇1陶渊明诗歌,从内容到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独树一帜的。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了安静悠闲的田园境界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这是他在中国诗歌创作领域所开辟的一个新园地。
他因此有“田园诗人”之称,是田园诗的开派者。
陶渊明不像一般隐士那样遁入山林,与鸟兽为伍,而是“结庐在人境”,选择了田园。
他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梁启超《陶渊明》),是一位“半农半读”(朱光潜《陶渊明》)的劳动者。
在陶渊明笔下,田园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充满灵性。
他在这里种豆、锄草、灌园、获稻、摘蔬、饮酒、出游、交友、读书、弹琴、赋诗,感到乐在其中。
秋菊、孤松、榆柳、桃源、良苗、新葵、桑麻、飞鸟、游鱼、狗吠、鸡鸣、南窗、荆扇、东篱、南山、平畴、远村、墟烟,又让他悠然自得。
耕田与为官、田园与官场形成对立,在这对立中,陶渊明寻到了理想人生的座标,也寻到了抒写人生的载体,获得了精神的愉悦。
这些平凡的农事村景一经诗人点化,便进入了安静悠闲的诗的境界,田园也不再是贫穷饥饿、劳累痛苦的所在,而是令人神往的乐园。
当然,这境界的得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是诗人对社会、人生苦苦求思而又不乏理想成分的结晶。
梁启超说:“‘辛苦无此比,常有好容颜’这两句话,可算得他老先生自画‘行乐图’……他的快乐不是从安逸得来,完全从勤劳得来。
”又说:“渊明是'农村美'的化身,所以他写农村生活,真是入妙。
”(《陶渊明》)陶渊明之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就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更多了。
(二)、形成了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平淡自然是陶渊明诗歌的基本风格。
这一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是诗人所表现的静穆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他处于这种环境中恬静自然的心情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①内容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
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为人们熟知习见。
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
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如《归园田居》中的“少无适俗韵”的描写,“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平淡自然,这些生活情景及诗人的志趣,心情,都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写得十分亲切。
②浑融完整,意境高远。
作者善于创造意境,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境,又有意中之境。
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它往往与具体的景物和诗人的真挚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以情景为主,把人们引向一种更加高远而深沉的境界,这种情、景、理的高度融合,即诗与哲理的结合,更使陶诗意境高远,清新拔俗。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很朴实,但又含有一种韵味,是不经意的看到了南山,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非常亲和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平淡的语言中得到了表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一种客观的景物描写,从”飞鸟相与还“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充分的肯定和满足的情感,韵味很深。
③精工而本色的语言。
陶诗的语言朴素、直率,毫无斧凿之痕,平淡、本色,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绝不是浅薄粗俗。
他诗中那些看似极其普通的“田家语”,实则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是诗人苦心经营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中的“翼”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均能于本色中见精工,于朴素中见华采。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