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绳正法拨道量计算

合集下载

轨道曲线拨道计算(修正版)

轨道曲线拨道计算(修正版)

绳正法曲线拨道计算一、基本原则1. 为了保证曲线两端的直线在拨道后方向不变,既使曲线的转角不变,在整个曲线上的实量正矢之和应该与计划正矢总和相等。

既: ① 实量正矢和=计划正矢和。

②实量正矢-计划正矢=正矢差,正矢差的总和应该等于0,由此得到的拨道最后的一点正矢差累计也应该等于0。

2. 保证曲线两端的直线位置不变,即:使曲线或拨道控制点的头尾半拨量和拨量通过修正等于0。

使正矢实量总和与计划正矢总和相等是调整以及安排计划正矢的唯一依据;使曲线的首尾拨道量等于0是计算拨道量时的基本要求。

二、整正曲线时的两个基本要求 1. 拨量要小在整正计算的过程中,要考虑现场以及劳力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拨道量和拨道点数量,一般情况下两者成反比,既调整点数越少拨量越大,调整点数越多拨量越小。

在桥梁护轨、路堤、路堑、缺碴地段、信号墩台处所应事先调查好可以的拨道量和点号作为调整和计算的依据。

在困难条件下一般不得大于40毫米,电气化铁路不得大于30毫米,超过该标准的应根据《安规》要求设置防护和慢行计划。

2. 拨后的曲线要圆顺拨后的正矢应该符合《维规》中对缓和曲线正矢差、圆曲线连续差和最大最小差的要求,即拨后缓和曲线正矢要尽量的递增递减一致,圆曲线正矢尽量均匀一致。

三、曲线整正计算⑴曲线中央点位置(QZ ):⎪⎪⎪⎪⎭⎫⎝⎛∙=+==∑∑∑∑=-ini i i i f f i f f f QZ 11)(现场正矢合计现场正矢到累计合计,i 为测点号,n 为总测点数⑵圆曲线平均正矢(p f ): 已知曲线半径,R f p 50000=(20米弦)或Rf p 12500=(10米弦) 不知曲线半径,nff ip ∑==测量正矢的测点数现场正矢合计式中,n 为相对应的正矢测点数。

⑶圆曲线分段数M :pif fM ∑==圆曲线平均正矢现场正矢合计⑷圆曲线长度(y L ):m M L y 10⨯= ⑸圆曲线头尾位置(ZY ,YZ ):2M QZ ZY -= 2M QZ YZ += ⑹缓和曲线的分段数(m ):1010hL m ==缓和曲线长度如不知缓和曲线的长度,可根据公式max 9Hv L h =先求缓和曲线长度。

绳正法曲线拨道计算

绳正法曲线拨道计算

绳正法曲线拨道计算1、计算曲线的标桩位置(1)曲中点的计算曲线中点=实量正矢倒累计合计/实量正矢合计(2)求圆曲线平均正矢圆曲线平均正矢=50000/半径如技术资料不明可用下式推算:圆曲线平均正矢=圆曲线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测点数(在曲线头、尾未算出前,可在曲线中部选择大致上相同的那部分正矢进行累加计算)(3)求曲线长曲线长=(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平均正矢)×10 (M)曲线分段数=曲线长/10或:曲线分段数=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平均正矢(4)求曲线头、尾位置曲线头=曲中点-曲线长分段数/2曲线尾=曲中点+曲线长分段数/2说明:如果曲线直接与圆曲线相连,即无缓和曲线,则曲线头、尾即为ZY、YZ点;如果曲线有缓和曲线,则计算头尾位置不是真正的曲线的头尾位置,而是两端缓和曲线的中点,可以用它来求出ZH、HY、YH、HZ的位置。

(5)求缓和曲线长缓和曲线长一般应根据现有技术资料定。

如果不知缓和曲线长,可以参考下式(超高顺坡不大于1‰)计算确定:缓和曲线长=超高(MM)×1000缓和曲线分段=超高(MM)/10(6)求直缓、缓圆、圆缓、缓直点的位置ZH=曲线头-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HY=曲线头+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YH=曲线尾-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HZ=曲线尾+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2、计算各测点计划正矢(1)圆曲线计划正矢=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点数+1/2(第一缓和曲线点数+B1-C1)+1/2(第二缓和曲线点数+B2-C2)说明:本式中缓和曲线点数包括直缓、缓圆、圆缓、缓直点前后有关测点。

B1-------第一缓和曲线内点到直缓点的距离;C1----第一缓和曲线外点到直缓点的距离;B2-------第二缓和曲线内点到直缓点的距离;C2----第二缓和曲线外点到直缓点的距离;(2)为简化计算手续,圆曲线计划正矢可用下式计算:圆曲线计划正矢=圆曲线平均正矢(3)直缓、缓圆、圆缓、缓直点全部位于测点上时,圆曲线计划正矢=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点数+缓和曲线总点数的一半)。

曲线绳正法拨道量计算

曲线绳正法拨道量计算

10 3
31
记事 十一
∑ 1563 286 286
一、拨道量计算
第一步:计算正矢差=实量 正矢-计划正矢 第二步:差累计=斜加平写 第三步:差累计正负和不 为零需调整 第四步:半拨量=平加下写 第五步:拨量=2×半拨量 第六步:拨后正矢=本点拨 量+本点现场正矢-(前点 拨量+后点拨量)/2
二 、调整计划正矢计算 三 、调整半拨量计算
(四)计算半拨量 公式: 半拨量=前点正矢差累计+前点修正量+前点半 拨量 第一测点和最后一个测点的半拨量均等于零, 符合半拨量的要求 (五)计算拨量
计算公式: 拨量=半拨量×2
(六)计算拨后正矢
计算公式: 拨后正矢=实量正矢+拨量-( 前点拨量+后点拨量)/2
通过计算:拨后正矢合计应与实量正矢合计、计划正矢 合计相等;若干点拨后正矢与计划正矢相比较的增减数, 应和修正量的计算数据相吻合,否则复查在计算上的错 误
8
26 30
9
11 12
10
31

二、调整半拨量计算
第一步:正矢差=实量正矢-计划正矢 第二步:差累计=斜加平写 第三步:差累计正负和不为零需调整 第四步:半拨量=平加下写 第五步:拨量=2×半拨量 第六步:拨后正矢=本点拨量+本点现场正矢-( 前点拨量+后点拨量)/2
16:57:07
测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数大:上加下减 负数大:上减下加
“适当测点”指加正矢和减正矢的两测点号之差乘 调整量,正好等于累计的消去量 消去量=计划正矢调整量×两测点号数差
计划正矢调整量,一般采用1,必要时采用2。 当正矢差累计的消去量较大,可以同时在几对测点上 进行调整。

绳正法拨道

绳正法拨道
一、曲线方向的检查及其圆顺标准
目的:恢复曲线的圆顺度
方法:绳正法(正矢法) 它是利用曲线上正矢与半径以及正矢与拨量的关系, 计算应拨动的数量,将曲线拨正,使之圆顺。
这种方法是在曲线上每10m设测点(用弦代替弧), 用一根20m长的弦线,两端拉紧并贴靠轨道外轨内侧轨 顶面下16mm处,在弦线中点准确量出弦线至外轨内侧 的距离,叫做“现场实测正矢”或“实测正矢”。
当ZH(HZ)位于测点时:a=0,b=1, f1 = fs /6,f2 = fs 。
2
算例:R=1000m,l0=100m,测点1、2距ZH点分别 为4m,6m,求f1、f2。
50000 fc 50mm 1000
n
100 10(段 ) 10
f c 50 fs 5mm n 10
1 (b ) 3 f1 2 6 Rl0 1 (b )3 (b )3 f2 2 6 Rl0 6 Rl0
fc 将 R , l 0 n , fs 代入上式得: n 2 fc
b3 f1 f s 6 a3 f 2 (b ) f s 6
我国铁路缓和曲线一般采用直线型超高顺坡,三次抛物 线的线型,其参数方程为:
l4 x l1 40 R 2 l 0 2 l l3 l4 l3 y 1 56 Rl 0 2 6 Rl 0 6 Rl 0
2.缓和曲线始、终点不在测点上
实际曲线上,由于Ly通常不是10m的整数倍,因而第二
缓和曲线的始、终点就不在测点上。
①缓和曲线起点左右邻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1 1 (b )3 (b )3 f 2 y 3 y2 2 2 6Rl0 6Rl0

简述绳正法测量曲线正矢的具体要求

简述绳正法测量曲线正矢的具体要求

绳正法测量曲线正矢的具体要求
绳正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曲线正矢的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 曲线两端直线轨向不良的拨正:在测量曲线之前,需要先检查曲线两端的直线轨向是否良好。

如果存在问题,需要事先进行拨正。

2. 测点的设置:在外股钢轨上用钢尺丈量,每 5m 设置 1 个测点(曲线头尾是否在测点上不限)。

测点的设置要尽量准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

3. 拉绳测量每个测点的正矢:在风力较小条件下,拉绳测量每个测点的正矢。

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

拉绳测量时,要保证绳子与钢轨垂直,以避免测量误差。

4. 按绳正法计算拨道量:按照绳正法计算拨道量。

在计算过程中,不宜为减少拨道量而大量调整计划正矢。

拨道量的计算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设置拨道桩:按拨道量计算结果,设置拨道桩。

拨道桩的设置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总之,绳正法测量曲线正矢需要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

曲线绳正法及正失计算

曲线绳正法及正失计算

曲线绳正法及正失计算曲线绳正法拨道及正失计算一、曲线绳正法概述曲线圆度通常是用半径来表达,如果一处曲线,其圆曲线部分各点半径完全相等,而缓和曲线部分从起点开始按照同一规律从无限大逐渐减少,到终点时和圆曲线半径相等,那就说明这处曲线是圆顺的。

但是铁路曲线半径都是很大的。

现场无法用实测半径的方法来检查曲线圆度,通常以曲线半径(R)、弦长(L)、正矢(f)的几何关系来检验,如图1一1。

图1-1以弦线测量正矢的方法,即用绳正法来检查曲线的圆度,用调整正矢的方法,使曲线达到圆顺。

测量现场正矢时,应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正矢,其偏差不得超过《修规》规定的限度。

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表1—1曲线半径R 缓和圆圆曲R≤25061218 250<R≤35051015 350<R≤4504812 450<R≤800369R >800υmax≤120 km/h369υmax>120km/h246注:曲线正矢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

《修规》绳正法拨正曲线的基本要求一、曲线两端直线轨向不良,应事先拨正;两曲线间直线段较短时,可与两曲线同时拨正。

二、在外股钢轨上用钢尺丈量,每10m设置1个测点(曲线头尾是否在测点上不限)。

三、在风力较小条件下,拉绳测量每个测点的正矢,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四、按绳正法计算拨道量,计算时不宜为减少拨道量而大量调整计划正矢。

五、设置拨道桩,按桩拨道。

二、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 (一)两条假定1、假定曲线两端切线方向不变,即曲线始终点拨量为零。

切线方向不变,也就是曲线的转角不变。

即∑f 现=∑f 计 式中:∑f 现——现场正矢总和 ∑f 计——计划正矢总和同时还要保证曲线两端直线不发生平行移动,即始终点拨量为零,即e 始=e 终=∑∑--=101002n n df式中:e 始——曲线始点处拨量 e 终——曲线终点处拨量df ——正矢差,等于现场正矢减计划正矢∑∑--10102n n df —-全拨量。

铁路线路曲线绳正法拨道教材

铁路线路曲线绳正法拨道教材

曲线绳正法拨道一、曲线绳正法概述曲线圆度通常是用半径来表达,如果一处曲线,其圆曲线部分各点半径完全相等,而缓和曲线部分从起点开始按照同一规律从无限大逐渐减少,到终点时和圆曲线半径相等,那就说明这处曲线是圆顺的。

但是铁路曲线半径都是很大的。

现场无法用实测半径的方法来检查曲线圆度,通常以曲线半径(R)、弦长(L)、正矢(f)的几何关系来检验,如图1一1。

图1-1以弦线测量正矢的方法,即用绳正法来检查曲线的圆度,用调整正矢的方法,使曲线达到圆顺。

测量现场正矢时,应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正矢,其偏差不得超过《修规》规定的限度。

注:曲线正矢用20m 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 处测量。

《修规》绳正法拨正曲线的基本要求一、曲线两端直线轨向不良,应事先拨正;两曲线间直线段较短时,可与两曲线同时拨正。

二、在外股钢轨上用钢尺丈量,每10m 设置1个测点(曲线头尾是否在测点上不限)。

三、在风力较小条件下,拉绳测量每个测点的正矢,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四、按绳正法计算拨道量,计算时不宜为减少拨道量而大量调整计划正矢。

五、设置拨道桩,按桩拨道。

二、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 (一)两条假定1、假定曲线两端切线方向不变,即曲线始终点拨量为零。

切线方向不变,也就是曲线的转角不变。

即∑f 现=∑f 计 式中:∑f 现——现场正矢总和 ∑f 计——计划正矢总和同时还要保证曲线两端直线不发生平行移动,即始终点拨量为零,即e 始=e 终=∑∑--=101002n n df式中:e 始——曲线始点处拨量 e 终——曲线终点处拨量df ——正矢差,等于现场正矢减计划正矢∑∑--10102n n df —-全拨量。

即为二倍的正矢差累计的合计。

2、曲线上某一点拨道时,其相邻测点在长度上并不随之移动,拨动后钢轨总长不变。

(二)四条基本原理1、等长弦分圆曲线为若干弧段,则每弧段正矢相等。

即等圆等弧的弦心距相等(平面几何定理)。

2、曲线上任一点拨动,对相邻点均有影响,对相邻点正矢的影响量为拨点处拨动量的二分之一,其方向相反。

曲线拨正计算程序说明

曲线拨正计算程序说明

曲线拨正计算程序一、概述曲线方向整正常用的方法有矢距法、偏角法和绳正法。

前两种多应用于新建或改建的铁路上。

在既有线上,由于行车的干扰,置镜困难,绳正法得以普遍应用。

绳正法基本上是以一种试算性质的、称之为流水拨道的为主。

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现场人员计算一条曲线要费好大的劲,因为数据量较大,一遍一遍的要算好几张纸,搞的头疼。

现在,电脑得以广泛应用,为做好线路养护维修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绳正法整正曲线基本原理、公式,在Windows平台上编写了这个计算程序。

希望给我的同行带来方便,节约时间,又快又好的把铁路曲线拨正,拨圆,让火车跑的稳,跑的快,适应提速的需要。

同时,也借此机会交流经验,向专家,老师学习。

二、适用范围与主要功能本程序适用于直线型超高顺坡的缓和曲线,不能计算复心曲线,不适用于曲线型超高顺坡的缓和曲线拨正计算;对无头、无尾、无资料的“三无”曲线可自动初步判别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通过试算找到较小的拨道量,曲线计算完毕后将结果输出到Word文档,同时输出缓和曲线两种检查表,一是以2m弦线测量,在缓和曲线上每1m量一处正矢的;二是以10m弦线测量,在缓和曲线上每5m一点的。

等同于缓和曲线加设副矢检查点,主要是为了适应提速的需要,把缓和曲线做好。

三、操作过程1、程序运行后开始出现的是登录画面,如下图:要求输入口令。

初始口令为“000000”,即6个0。

以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修改呢称、口令。

2.主画面。

上面的图就是主画面一角,共有5个主菜单:分别是:[计算],[输出],[设置],[退出],[说明]。

其中后二项没有子菜单,前三项的子菜单如下三幅图。

[计算]项下一共是5个子菜单,分别是[填入现场正矢]、[确定半径、缓和线长]、[计算半拨量]、[修正、计算拨量]及[退出]。

现在看到,填入正矢菜单是灰色的,表示里面已有曲线数据在计算,现场正矢、控制点和备注的内容都填好了,不能改了。

只有点击[设置]里面的[计算新曲线开关],这个菜单才变得可操作,但同时也清空了现有的数据。

三无曲线(有缓)绳正法拨道自动计算表

三无曲线(有缓)绳正法拨道自动计算表

三无曲线(有缓)绳正法拨道自动计算表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直缓点位置(X ZH )缓圆点位置(X HY )曲中点位置(X QZ )始端缓和曲线正矢递增率始端缓和曲线长度(m)终端缓和曲线长度(m)1.0157.01511.92021.006060圆缓点位置(X YH )缓直点位置(X HZ )圆曲线正矢终端缓和曲线正矢递增率曲线外轨全长(m)曲线线路中心全长(m)16.82522.825126.00021.00218.095217.809桩位a b 直缓点0.0150.985224936缓圆点0.9850.01522.8266385649.5983134835.89880884圆缓点0.8250.175曲线半径(m)缓直点0.1750.825396.83点号计划正矢(mm)计划正矢取整(mm)点号计划正矢(mm)计划正矢取整(mm)1F3.3316F 126.01262F20.72117F 120.41203F41.74218F 101.31014F62.76319F 80.3805F83.78420F 59.3596F104.710521F 38.338888F888F 888F888F 888F888F 888F888F 888F888F 888F888F 888F888F 888F888F 888F888F 7F122.312222F 17.3178F126.012623F 2.02正矢合计:1991566+882+543三无曲线(有缓)绳正法拨道正矢计算表(20米弦,10米点)始端缓和曲线始端缓和曲线请注意“a”表示缓和曲线以外和圆曲线以内分段数,“b”表示缓和曲线以内的分数段,请参考下面图示。

曲线转角(°′″)。

铁路曲线拨道简易计算

铁路曲线拨道简易计算

铁路曲线拨道简易计算
铁路曲线拨道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以下为其中一种简易计算方法:
1. 确定曲线的半径(r):曲线的半径是指曲线中心线的曲率半径,单位为米。

可以根据曲线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来确定,或者使用测距仪进行测量。

2. 确定曲线长度(L):曲线长度是指曲线的实际长度,单位为米。

曲线长度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来确定,或者使用测距仪进行测量。

3. 计算曲线拨道长度(P):曲线拨道长度是指在曲线上需要额
外延长的轨道长度,以保证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稳定性。

曲线拨道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P = (L - 2r) × α
其中,α为曲线的圆心角,单位为弧度。

4. 计算拨道增量(E):拨道增量是指曲线上需要通过降低轨道
高度来补偿过分斜率的部分。

拨道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E = r × (1 - cos(α/2))
5. 计算曲线起点高程(H1)和终点高程(H2):曲线起点高程和终
点高程是指曲线上轨道的高程值。

可以通过测量确定。

请注意,以上计算方法仅供参考,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复杂的曲线设计,建议咨询专业的铁路设计师或工程师。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一、点号差法----修正计划正矢计算拨量应首先计算正矢差,再计算差累计。

1、计算各测点的正矢差曲线上各测点的正矢差等于现场正矢减去计划正矢,df = f 一f',因此将各测点第三栏的值减去第四栏的值,把差值填入第五栏中即可。

2、计算正矢差累计某测点的正矢差累计等于到该测点为此的以前各测点正矢差的合计。

因此,可按表1 —1中第五、六栏箭头所示,用“斜加平写”的方法累计。

曲线整正计算表(点号差法)表1 —1第六栏最后一测点的正矢差累计必为零,否则说明计算有误。

3、计算半拨量某点的半拨量等于该点前所有测点正矢差累计的合计(不包括该测点)因此,可按表1 —1中第七栏箭头所示,用“平加下写”的方法计算。

半拨量的符号为正时,表示该测点应向外拨(上挑),半拨量的符号为负时,表示该测点应向内拨(下压)。

为了不使曲线两端直线发生平移,应使en =2—• df =0,亦即必须使0 0最后一测点的半拨量为零。

而在表1 一1第七栏中,最后第23测点的半拨量为—27,这表示曲线终端直线要向内拨移(下压)2x27mm,显然,此方案是违背整正曲线的基本原理,必须重新修正计划正矢,以使最后一测点的半拨量为零,来满足曲线两端直线位置不变的要求。

4、使终点半拨量调整为零终点半拨量不为零且数值不大时,通常采用点号差法对计划正矢进行修正。

从半拨量的计算过程可知,如果在某测点上,将计划正矢减少lmm,同时在其下边相距为M个点号的测点上,将计划正矢增加lmm(计划正矢在上一测点减lmm,在下一测点加lmm,简称“上减下加”),其结果,将使下一测点以后的各测点的半拨量增加1 x Mmm。

反之,如果在相距为M个点号的一对测点上,对其计划正矢进行“上加下减”的修正,其结果将使下一测点以后各测点的半拨量减少1 x Mmm。

由于计划正矢的修正是在一对测点上进行的,修正值为lmm,且符号相反,故不会影响曲线整正的原则,即a df = O这一条件,仍能保证使曲线两端直线方向不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43
0
测44
0
测45
0
测46
0
测47
0
测48
测49
测50
测51
测52
测53
测54
测55
测56
测57
测58
测59
测60
测61
测62
测63
测64
测65
测66
测67
测6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测69 测70 测71 测72 测73 测74 测75 测76 测77 测78 测79 测80 测81 测82 测83 测84 测85 测86 测87 测88 测89 测90 测91 测92 测93 测94 测95 测96 测97 测98 测99
数据
1 0.8 0.6 0.4 0.2
曲线图
实量正矢 拨后正矢
0.2
0 0
测点
10
20
30
40
50
计划正矢
要素 圆曲线计划正矢(自
选)
缓和曲线正矢递增率
ZH点直 ZH点缓
HY点缓

HY点圆
和 曲
圆曲线
线
圆曲线

圆曲线


YH圆

YH缓
HZ缓 HZ直
符号 fc fn
数据
#DIV/0! 0
固定半 固径定正
实量正矢 拨后正矢
符号
数据
QZ
#DIV/0!
选点范围
f #DIV/0! 正矢合计
测量点数
R
#DIV/0!
L
#DIV/0!
ZY
#DIV/0!
YZ
#DIV/0!
L
0
ZH
#DIV/0!
HY
#DIV/0!
YH
#DIV/0!
HZ
#DIV/0!
备注
分段数
毫米
米 分段数 分段数 分段数 取40米 分段数 缓40米,分段数 缓40米,分段数 缓40米,分段数 缓40米,分段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确定曲线始终点位置
要素 中央点位置
圆曲线平均正矢(自选)
曲线半径 圆曲线长分段数 曲线头位置 曲线尾位置 缓和曲线长(自选) 缓和曲线分段数 直缓点位置 缓圆点位置 圆缓点位置 缓直点位置

#DIV/0!
#DIV/0!
f1 0.00
A1 #####
f2 0.00
B1 #####
f3 #DIV/0! 分段数 #DIV/0!
f4 #DIV/0! 分段数 #DIV/0!
f5 #DIV/0! 分段数 #DIV/0!
f6 0.00
C1 #####
f7 0.00
D1 #####
f8
f9
f10
f11 0.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拨量 拨后正矢 记事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测点 实量正矢
实量正矢 倒累计
计划正矢 计算值
计划正矢 修正量
计划正矢
正矢差
正矢差 累计
测1
0
测2
0
测3
0
测4
0
测5
0
测6
0
测7
0
测8
0
测9
0
测10
0
测11
0
测12
0
测13
0
测14
0
测15
0
测16
0
测17
0
测18
0
测19
0
测20
0
测21
0
测22
0
测23
0
测24
0
测25
0
测26
0
测27
0
测28
0
测29
测 1测00 1测01 1测02 1测03 104

1测05
1测06
1测07
1测08
1测09
110
合计
0
0
0
0
0
0
0
半拨量
修正
修正数
实施 半拨
1
2 合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测30
0
测31
0
测3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00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测33
0
测34
0
测35
0
测36
0
测37
0
测38
0
测39
0
测40
0
测41
0
测42
0
D2 #####
f12 0.00
C2 #####
f13 #DIV/0! 分段数 #DIV/0!
f14 #DIV/0! 分段数 #DIV/0!
f15 #DIV/0! 分段数 #DIV/0!
f16 0.00
B2 #####
f17 0.00
A2 #####
f18
备注
注意事项: 1、缓和曲线 不能满足超高 设置时,应适 当加大缓和曲 线的长度。 2、注意道口 等限制。 3、若不合 理,可重新选 取计划矢量或 半径。如此题 中正数较多, 出现上挑情况 比较突出,受 钢轨限制拨不 出去。(最好 正负相差不 多) 作业方法: 1、在路肩定 桩,拉尺进行 拨道。 2、最好三组 起道机同时进 行,在前后两 点同时拨道, 在中间拨圆顺 。在确保数据 准确后同时撤 离拉尺,移至 下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