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934(2004)02-0062-03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施琴芬 崔志明 梁 凯
(苏州大学科研处,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转移的特点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指出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

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专家咨询模式”存在N 重互动关系。

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路径,也是惟一途径。

关键词:隐性知识;转移特征;模式分析中图分类号:G 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1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BR2002014)
作者简介:施琴芬(1963-),女,江苏苏州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技术预见;崔志明(1961-),苏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预见、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梁 凯(1976-),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科技哲学。

人类社会经过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
“信息革命”曾给予人类社会思想和行动的无限冲击,然而“知识革命”引起了人类社会深刻的变革。

日本著名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Nonaka )曾高度概括了知识时代的特征: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惟一可确定的是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从这个框架看,人类社会要求我们挑战传统的认知结构所基于的假设,强调通过人员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冲破知识传递与转移中的种种壁垒,达到“青蓝互哺”的可逆双赢氛围。

众所周知,知识是哲学反思的对象,也是经济学聚焦的中心问题。

哲学主要研究知识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问题,而经济学则研究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价值化问题以及知识如何被用来更有效地创造最大价值的问题。

在新经济时代和可以预知的社会发展模式中,知识的利用和转移途径正在或者即将发生重大的调整与改变。

知识转移是一种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或者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精简人员使得中层管理人员的缺省对组织的知识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聚焦的根本问题是他们的离去带走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企业流程再造的失败揭示了流程再造仅靠显性知识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恰恰印证了人类的本质不是基因,但是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本质哲学思想。

1 隐性知识的特点
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 olanyi )在其
1958年出版的哲学思想著作《个人知识》
(Pers onal K nowledge )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The T acit K nowledge )对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进行了比较系统
的探讨和分析。

他认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
的及与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隐性知识。

这种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知与判断,人们聚集感知到的事物能被明确的认识,但是人们不能完全清晰的表达出来,所有理解都基于人们的内心留住(indwelling )即个人的心智模式。

波兰尼曾经满怀感慨地说:看着今天以漫无休止的努力用显微镜和化学、用数学和电子学仿制着清一色的与二百年前那位半文盲的斯特拉迪瓦作为日常工作制作出来的相似的小提琴,这情景真的有点使人伤感。

隐性知识不是主观的,它是客观性与个人性的结合,隐性知识的主体行为遵从某些启发性前兆(intimations ),并与某种隐藏的现实建立联系,其行为的细节可以被视为逻辑上不可言传的,即隐性知识的默会性和个人性。

正如康托尔关于
连续统一的“不可罗列性”定理这样的“集论”
(men 2genlehre )中存在着种种美丽的定理,G.H.哈尔迪认为,一旦掌握了所用的语言,对它们作出证明是极为容易的,但在定理的意义变得明朗之前有必要作出相当多的解释。

康托尔的证明跨越了一个逻辑鸿沟,否则就会造成像范特荷甫和考尔贝在不对称碳原子的问题上或巴斯德和李比希在把发XI AO 看成XI AO 母的生机功能的问题上所造成的分裂一样。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 )认为隐性知识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惟
2
6第20卷 第2期2004年 2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 ol.20,N o.2
Feb.,2004
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

Burlton解释说:隐性知识是人头脑中,常常是人们自己也不知道的知识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知道什么。

加内什・纳塔拉詹认为隐含知识(即隐性知识)指的是那些存在于个人脑子里的经验性知识。

维娜・艾莉(Verna Allee)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它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

隐含知识以我们内在携带的“意念模型”为中心。

这些意念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世界的指挥原则。

隐含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的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于是我们归纳出隐性知识的以下特征:①隐性知识不能被编码,因而难以表达、传播、沟通与共享;
②隐性知识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相关联;③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与认知者个体无法分离;④隐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与稍纵即逝的现象;⑤隐性知识是非批评性的知识,很难对其进行形式逻辑分析和批评性思考;⑥隐性知识是个体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⑦隐性知识是停留在实践层面的知识,因其难以被编码和显性化而存在于即时的实践活动中;⑧隐性知识在被使用时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如某种心智模式等;⑨隐性知识最终可以被模糊而粗略地表达出来。

2 知识转移的特点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卡尔・费拉保罗在分析美国前几年出现的新经济双赢(win2win)现象时指出:从促成经济增长的动力看,在技术层次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传统产业的生产在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受到边际报酬递减的限制。

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要素边际递减假设已经不符合新经济增长的现实存在,“索洛余数”的存在说明了经济增长存在着收益递增现象,而递增的本质源于知识经济的产生。

知识是凝结着知识生产者所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一定的体力劳动,同时在客观上具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属性。

正是知识在同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其价值,即从经济学的角度说知识具有商品的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从本体论维度看,知识有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从主体论维度看,知识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知识作为经济源和资本源,其价值的实现在于流动。

Vito Albino等研究人员于1998年归纳出知识转移的四个框架:转移主体(actors)、转移意境(context)、转移内容(content)和转移媒体(media)。

知识的转移是通过组织的地域维度、业务维度及职能维度来降低组织风险的不确定性,破除一些节点问题和壁垒枷锁。

但目前的垂直科层制结构使得知识转移同时受到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即知识使用类型的改变所引起的结构性转移阻力和知识配置多极化需求所引起的结构性内部约束的影响。

知识转移的本质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发送与接收过程。

并通过中介媒体将发送者与接收者连接起来,由此构成一个知识转移链。

知识转移的流程或者程式如下
: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知识转移有三类,第一类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内部组织与内部组织之间,外部组织与外部组织之间的自身体系的转移;第二类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转移,如个体与组织内部,个体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转移;第三类是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转移。

知识转移的瓶颈在于突破传统的知识储备思想,为知识主体与客体搭建一个合作平台(collab2 orative platform),即支持知识工作者和知识拥有者执行任务及协同工作的技术基础,将元信息(meta-in2 formation)进行个性化内容的过滤,同时符合社会交换理论(s ocial exchange theory)即知识主体的努力能够从知识客体处得到认可与回报,于是知识的转移会进入一个内循环与外循环的有序良性状态。

3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
隐性知识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基(knowledge base),它的属性和隐含意义都表明了其在逻辑上的不可言传性即当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整体中的部分时所造成的分解性效果。

隐性知识这一涉身性行为的内在结构使人们必然参与它本身的造就,即求知寄托的原型,正是这种结构丰满的寄托行为把隐性知识从单纯的主观性中拯救出来。

虽然CE O们已经将知识管理挤进议事日程,但却没有把它看成像降低成本、组织流程再造以及企业扩张一样重要。

管理者曾经试图将隐性知识转变成外化的显性知识,这样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如Xerox 曾经试图把他的服务和修理技师的专门知识编码为专家系统,然而专家系统的设计者们却发现系统无法实现面对面交流时的细节和微小差别,因为技师们是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难题的,因而要实施专家系统的呼叫下即时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设想显然是不现实的。

36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组织在确立隐性知识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后,就会给隐性知识的转移创建一个平台。

但隐性知识的不确定性给隐性知识客体带来相关的知识风险,如组织核心技术主体的离开将会中断隐性知识的转移链,这种转移链的断裂或者缺损所造成的损失是很难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重新构建隐性知识链也许比资本扩张更困难。

同时,隐性知识在转移的过程中,核心主体与协同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主客体之间存在知识势能差,这种差势的存在使得隐性知识转移存在多维性特征,即隐性知识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所体现出的流向性不是线性的。

这个非线性过程是大量的隐性知识元通过一定的流程排序,通过知识势能差和信息熵即系统整体的平均信息量的共同作用,变成有序的隐性知识链。

隐性知识的有序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为隐性知识的属性即个体化倾向决定了其存储、提取、共享的难度系数远大于显性知识,而组织能量的输入强度是隐性知识转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它包含了从“人到人”(people2to2people)及“人到文件”(people2to2document)的一维策略和同时实施从“人到人”和“人到文件”的二维策略。

个人的隐性知识在经历了社会化(s 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后,实现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并由此产生新的隐性知识,其进阶状态是螺旋式的。

在这个过程中,人是隐性知识的载体,是创造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的内生力量,而技术是在隐性知识创造和转移过程的组合时段起作用,属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维度但不属于内生力。

不可否认,隐性知识的转移成本比显性知识的转移成本要高,而隐性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的收益与成本之差比转移成本相对比较低的显性知识要高,隐性知识的转移可以给组织提高不可复制的内生竞争力以及初发优势,同时获得超额的利润和剩余价值。

4 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式分析
任何模式或范式的发展都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

我们无法将最先进的现代物理学方法中的混沌论、耗散结构论、博弈论、非线性动态学和不稳定系统理论直接应用于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式分析与研究,但我们可以将隐性知识转移中的一些行为与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事实相对照,去描述一个相对简单的模型,继而清理现实中的散片,使理想化的模式逐步具体化和清晰化,确定其古典属性和新经济时代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属性(隐性知识同时还具有一个与经济分析密切联系的特征即无法计算与难以度量,也不能进行隐性知识主体之间的比较的属性)。

应该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很高层次上所反映出的挑战都是相同的:在知识的寻求者和提供者之间建立一种介质、一座桥梁,但从实际层面看,其转移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显性知识的转移可以依赖于电子工具去实现,而隐性知识的转移最有效的途径是面对面的交流。

马歇尔・迈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说过:每个人所经历的远远多于其所理解的。

因而影响行为的是经历而不是理解力。

隐性知识的转移应该说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社会差异等。

实时性的时间交流障碍将可以利用群件系统促进交流和互动;而网络虚拟交流室则可以满足因地域分布所带来的缺陷,同时获得开放、民主的组织文化支持;组织学习图的设计将可以克服知识的社会差异,以提高纵横双维量纲的转移效率。

众所周知,在信息时代,空间距离、时间距离以及文化距离的影响权重和影响力正在逐步降低,而知识给体与知识受体之间的“知识距离”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大。

事实上,知识转移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因为知识存在的方式不同、特性差异以及用途径庭,被转移知识的隐性程度越高,那么其有序性就越差,复杂性就越高,专用性越强,其转移的难度也就越大,障碍就越多。

另外隐性知识转移成本的提高和相对的不可转移性不仅从外部增加了隐性知识转移的结构压力,同时使得隐性知识自身决策配置方式的结构性弊端暴露无遗。

鉴于上述论述,本研究特提出“专家咨询模式”。

专家咨询并不是一种新的方式或方法,由于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客户希望得到的是比较个性化的产品或者服务,因此基于文档的系统也就无法传达必须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才能传递的复杂信息。

为客户提供隐性知识的个性化服务,是一种长时间、低效率、高利润、创造性的工作。

专家咨询模式的经济模式为规模小,注重高利润率;竞争策略为通过隐性知识和经验交流,为客户提供符合其特殊要求的并且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服务。

其咨询服务流程图为
:
(下转第68页)
46
[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
Ethic Foresight and Ethic Appraisal for Moder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ZH ANG Y a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 echnology,Changsha410076,China)
Abstract:In the discussion of whether ethic appraisal can be conducted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one issue has always been neglected,i.e.:the ethic ap2 praisa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ctually at the same time an issue of ethic foresigh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 rega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ethic fore2 sight has the priority over ethic appraisal.The necessity of ethic foresigh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urgently put forwar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 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M eanwhile,the ethic appraisa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not break awa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human chauvinism.
K ey w ords:m 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ethic foresight;ethic appraisal(本文责任编辑 王国政)
(上接第64页)
在这一专家咨询服务过程中,存在多重互动关系:独占与共享、节点与网络、时间与空间、创造与破坏、流动与稳定、有形与无形、个体与团队等。

当拥有隐性知识的专家在对客户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其垄断性会随着知识的流动而逐渐失去,共享界面逐步形成,源于隐性知识主体的知识节点会因知识逐步扩散而网络化,于是实现了无形与有形之间的转换以及个体与团队之间的流动。

隐性知识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在否定与否定之中,在不断破坏隐性知识属性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隐性知识。

从而使得咨询专家在咨询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更新与经验的积累,客户在咨询过程中科学解决了足以提升组织竞争力的问题。

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流动是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学术领域,也是产业界必须重视的一个产业领域。

我们不妨可以作出这样的假设:隐性知识既是组织竞争力也是组织生产力。

但其内升为竞争力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或者说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流动的研究宛如基础研究,当研究成果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将对组织的影响由间接型转化为直接型。

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流动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途径,也是惟一途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2〕保罗・S麦耶斯.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赵曙明,等.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David J Skyrme.From In formation to K nowledge M anagement:Are Y ou Prepared?Available on Internet:http://w w / pubs/on97/full.htm
〔5〕Y ogesh M alhotra.K nowledge M anagement F or The New W orld Busi2 ness.http://w w /km/whatis.
〔6〕慕继丰.知识管理的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1).〔7〕(美)阿姆瑞特・蒂瓦哪.知识管理精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美)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卡而・弗雷保洛.知识管理[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9〕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的研究[J].科研管理,2003(1).
〔10〕施琴芬,等.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J].中国软科学, 2003(8).
〔11〕施琴芬,等.隐性知识主体风险态度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1).
〔12〕施琴芬,等.隐性知识主体价值最大化的博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
〔13〕施琴芬,等.隐性知识客体的激励因素与路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5).
〔14〕郭强,施琴芬,等.知识价值观的时代演进[J].中外科技信息,2003(3).
〔15〕加内什・纳塔拉詹,等.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6〕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Characteristics and Modal Analysis of Implicit K now ledge T ransfer
SHI Qin2fen,C UI Zhi2ming,LI ANG K ai
(Suzhou University Division Science&Research,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 plicit knowledge,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trans f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 plicit knowledge trans fer,and points out that man and techn ology are the tw o im portant dimensions of tacit kn ow ledge trans fer.T he flow and trans fer of tacit kn ow ledge is a superposi2 tion and substitution process of constant repetition,constant revision,and constant perfection.T he“E x pert C ounseling M odal”has 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T he flow and trans fer of im plicit kn ow ledge is the necessary path for tacit kn ow ledge valuation,and als o the only path.
K ey w ords:im plicit knowledge;trans fer characteristics;m odal analysis
(本文责任编辑 刘孝廷) 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