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2模板
2022年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资料
![2022年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617b7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1.png)
冷热疗法概述冷疗法旳应用热疗法旳应用概述(一)概念冷、热疗法是运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旳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旳收缩和扩张,从而变化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到达治疗目旳旳措施。
(二)冷、热疗法旳效应1.生理效应冷、热疗法使机体产生不一样旳生剪发应,其效应是相对旳。
2.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期间,产生与生理反应相反旳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如热疗可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30~45分钟后,则血管收缩;同样持续用冷30~60分钟后,则血管扩张,这是机体防止长时间用冷或用热对组织旳损伤而引起旳防御反应。
因此,冷、热治疗应有合适旳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如需反复使用,中间必须予以1小时旳休息时间,让组织有一种复原过程,防止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应有旳生理效应。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旳原因1.方式因水是一种良好旳导体,其传导能力及渗透力比空气强,因此同样旳温度,湿冷、湿热旳效果优于干冷、干热。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规定进行选择,同步注意防止冻伤、烫伤。
2.面积冷、热疗法旳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
冷、热应用面积较大,则冷、热疗法旳效果就较强;反之,则较弱。
但须注意使用面积越大,病人旳耐受性越差,且会引起全身反应,如大面积热疗法,导致广泛性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若血压急剧下降,病人轻易发生晕厥;而大面积冷疗法,导致血管收缩,并且周围皮肤旳血液分流至内脏血管,使病人血压升高。
3.时间冷、热应用旳时间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在一定期间内其效应是伴随时间旳增长而增强,以到达最大旳治疗效果。
假如时间过长,则会产生继发效应抵消治疗效应,甚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如疼痛、皮肤苍白、冻伤、烫伤等。
4.温度冷、热疗法旳温度与机体体表旳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热刺激旳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小。
另一方面,环境温度也可影响冷热效应,如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身体温度时,传导散热被克制,而在干燥冷环境中用冷,散热会增长,热效应会增强。
2024年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
![2024年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ece1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b.png)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护士执业的基础和必备知识。
以下是2024年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
1.人体解剖学:包括人体组织、器官、系统、腔隙等的组织结构及彼
此之间的关系,例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等。
2.生理学:包括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呼吸系统、消
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3.病理学: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程变化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4.药理学: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副作用、药物
的使用原则等,例如抗生素、镇痛药、抗高血压药等。
5.护理伦理学:包括护理职业道德、护理伦理的理论基础、护理伦理
决策等,例如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护患者的权益等。
6.护理技术:包括各种常规护理技术和疾病护理技术,例如测量体温、观察病情、给药等。
7.护理诊断:包括护理学认识患者、护理学评估患者、护理学诊断患
者等,例如分析患者的疼痛状况、分析患者的自理能力等。
8.护理计划:包括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计划、评价护理计划等,
例如制定插管护理计划、制定疼痛管理计划等。
9.护理评价: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价
患者的护理效果等。
10.护理文献检索:包括护理学领域的文献检索方法、护理文献的评价、护理文献的利用等。
以上是2024年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非常重要和基础的知识点。
在备考和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注意与实际护理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4647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5.png)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以下是初级护士《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的必背知识点(最新版):1.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常见的正常生命体征范围是:体温36.5℃~37.5℃;脉搏60次/分~100次/分;呼吸16次/分~20次/分;血压120/80 mmHg。
2.感染控制:包括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床单、服装、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废物的处理等。
3.疼痛评估和管理:疼痛评估工具包括VAS评分、面部表情评分法、疼痛问卷等。
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镇痛药物的使用)、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和心理治疗(如放松训练)等。
4.皮肤护理:包括清洁、保湿、预防压疮和伤口护理等。
常见的皮肤护理技术包括频繁更换体位、使用护理垫、合理使用辅助装置等。
5.导管护理:包括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等的管理。
导管护理包括固定、清洁和观察导管周围情况等。
6.呼吸护理:包括氧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等。
呼吸护理中需要注意氧疗的流量、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和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等。
7.营养护理:包括饮食指导、留置胃管和静脉营养等。
营养护理中需要注意饮食的平衡、留置胃管的护理和静脉营养的配制和观察等。
8.备孕期、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护理:包括孕妇体格检查、孕期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分娩过程的观察和协助、产后护理等。
如孕期的保健知识、产程阶段和产程的护理等。
9.新生儿护理:包括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喂养护理、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等。
如新生儿的各项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等。
10.儿童护理:包括儿童的生理特点、发育指标、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等。
常见的儿童发育指标有身高、体重、头围等。
11.老年护理: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等。
常见的老年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12.精神护理:包括精神疾病的观察和护理、心理治疗等。
通常需要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13.环境护理:包括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整洁、空气质量的控制、病人安全的保护等。
初级护师高频考点各科目80个
![初级护师高频考点各科目80个](https://img.taocdn.com/s3/m/f70e72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1.png)
初级护师高频考点各科目80个考点 1:1860 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考点 2:护理学的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考点 3:医疗事故的分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考点 4:“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及定期检查维修。
考点 5: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模式:适用于昏迷状态、指导-合作型模式:适用于病人病情较重,但神志清醒的情况下。
共同参与型模式:适用于患慢性病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病人。
考点 6:尿量:24 小时排出尿量约 1000~2000ml。
多尿:指24 小时尿量超过2500ml。
少尿:指24h 尿量<400ml 或每小时<17ml。
无尿或尿闭:指 24h 尿量<100ml 或12 小时内无尿。
考点 7:一次放液量:心包穿刺放液一次不超过 200ml;尿潴留不超过 1000ml。
羊水过多不超过 1500ml。
第一次放腹水的量不超过 3000ml。
考点 8:禁忌用冷的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以防冻伤。
心前区: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房颤或室颤及房室传导阻。
腹部:以防腹泻。
足底:用冷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考点9: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考点 10:咯血量:少量咯血<100ml/d、中等量咯血100~500ml/d、大量咯血>500ml/d 或一次 300~500ml。
考点 11:常用 BMR 简易计算公式:BMR% =脉压+脉率-111。
考点 12:导尿术女:插入尿道 4~6cm,见尿再插入 1~2cm。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基础护理学)-试卷2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基础护理学)-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db29a6f19ec3d5bbfd0a7466.png)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基础护理学)-试卷2(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进行尸检应当在患者死后(分数:2.00)A.24小时B.48小时√C.10小时D.2周E.7天解析:解析:如果在调查患者死因时,遇有不能确定患者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时,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
2.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时,在抢救结束后据实补记并注明时间,补记的时间是抢救结束后(分数:2.00)A.6小时√B.1天C.半小时D.3天E.1周解析:解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时,应该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是指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所致而非故意伤害患者,且对患者(分数:2.00)A.有人身损害√B.有精神损害C.无大损害D.无特别严重损害E.有损害但不严重解析:解析: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要求必须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所致而非故意伤害患者,且对患者有“人身损害”的后果。
4.对构成犯罪行为的医务人员要(分数:2.00)A.给予道德谴责B.舆论压力C.免除职务、罚款D.赔礼道歉E.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解析:解析:对构成犯罪行为的医务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医疗事故鉴定组在鉴定工作中始终保持独立(分数:2.00)A.不受任何单位、个人的干涉√B.但会将鉴定结果与院方商量C.但会与医院共同出具检查结果D.但会与患者家属商量给出结果E.出具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解析:解析:医疗事故鉴定组在鉴定工作中始终保持独立,不受任何单位、个人的干涉。
6.护生脱离带教护士的督导,擅自行事造成的患者损伤,应当(分数:2.00)A.口头批评教育B.承担法律责任√C.取消实习资格D.罚款E.赔礼道歉解析:解析:护生脱离带教护士的督导,擅自行事造成了患者的损伤,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7.护士不注重患者的主诉或尊严,引起患者的不满,属于侵犯患者的(分数:2.00)A.知情权B.就医权利C.生命权和隐私权√D.安全权E.人生权解析:解析:护士不注重患者的主诉或尊严,引起患者的不满,属于侵权行为(侵犯患者的生命权和隐私权)。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试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2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试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2](https://img.taocdn.com/s3/m/2147c475b0717fd5370cdc8b.png)
1.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手术刀片D.血压计袖带E.压舌板2.烧伤病区属于Ⅱ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菌落总数不超过(D)A. 10cfu/m3B. 50cfu/m3C. lOOcfu/m3D. 200cfu/m3E. 500cfu/m33.无菌技术操作时,正确的是(E)A.操作环境要清洁,操作前1h减少人员走动B.操作者要面向无菌区,身体应尽量靠近无菌区C.无菌物品取出后抓紧使用,如没有用完应及时放回原无菌容器中D.定期检查无菌物品保存情况,如疑有污染,应抓紧使用E.为防止交叉感染,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4.无菌持物钳能夹取(E)A.凡士林纱布B.待消毒的治疗碗C.无菌导尿管导尿D.碘附棉球消毒E.无菌治疗巾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A.冲洗瓶口B.检查溶液的颜色C.冲洗无菌容器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6.戴无菌手套,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的号码B.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一定要修剪指甲C.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外面D.已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7.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A. 2hB.4hC.6hD.8hE.12h8.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A)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E.胸部以上9.使用2%戊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D)A.5%碳酸氢钠B.5%亚硝酸钠C.0.5%碳酸氢钠D.0.5%亚硝酸钠E.0.5%醋酸钠10.关于碘酊和碘附,正确的描述是(D)A.碘酊属于低效消毒剂,碘附属于中效消毒剂B.碘酊和碘附都用于皮肤和黏膜等的消毒C.碘酊对金属有腐蚀性,而碘附没有法是D.皮肤对碘过敏者禁用碘酊和碘附E.碘酊对黏膜刺激性强,碘附对黏膜无刺激。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试题: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2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试题: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2](https://img.taocdn.com/s3/m/1886ae0f6f1aff00bfd51e6d.png)
1. 患者,女,60岁。
烦操不安,面色苍白,体检:血压90∥60mmHg,脉搏呈丝状脉,患者可能是(A)A. 休克B.甲状腺功能亢进C.缩窄性心包炎D. 脑血管意外E.肺气肿2.莫护士长查房,提问实习护士小梅:下列有关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A.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B.小儿、男性呼吸较快C.男性及儿童以胸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D.情绪激动,低温环境可使呼吸增快E.呼吸不手意志控制3. 患者金某,女,76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呼吸可表现(B)A.费力呼吸B.深而规则的大呼吸C.吸息样呼吸D.蝉鸣样呼吸E.鼾声呼吸4.患者林某,男,65岁,因过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而中毒,患者出现潮式呼吸。
潮式呼吸的特点是(C)A.呼吸暂停,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反复出现B.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呼吸暂停反复出现C.呼吸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再变浅慢,呼吸暂停后,周而复始D.呼吸深快,呼吸暂停,呼吸浅慢,三者交替出现E.呼吸深快,逐步浅慢,以至暂停,反复出现5.患者许某,女,52岁。
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
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E)A.以1/4的脉率计数B.测脉率后观察胸部起伏次数C.听呼吸音计数D.用手感觉呼吸气流计数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的次数计数6.患者柯某,女,36岁,支气管扩张。
护士指导患者作体位引流时应避免(A)A. 在饭后0.5h进行B. 行超声雾化吸入提高疗效C.引流同时作胸部叩击D. 引流体位是患肺处于高位E. 每次引流15~30min7.患者史某,女,50岁。
持续昏迷,护士观察到其痰液粘稠致呼吸困难,下列处理比脱的是(B)A.氧气吸入B.用力叩击胸壁脊柱,以利排痰C.必要时用吸引器吸痰D.帮助患者多翻身E.超声雾化吸入8.患者程某,女,79岁,脑卒中。
患者意识不清,为其吸痰时应注意的内容不妥的是(D)A.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B.检查管道连接和吸引器性能C.吸痰管每次吸痰后更换D.每次插入吸痰时间超过15sE.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9. 患者黄某,男,28岁。
初级护师知识点(二)2024
![初级护师知识点(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1f1a6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5.png)
初级护师知识点(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为初级护师提供进一步的知识点,促进他们在护理实践中的能力提升。
以下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相关的小点内容,使读者对初级护师所需的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
正文:一、患者护理1. 病人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2. 不同病情下的康复护理3. 常见病因引起的病情变化及急救处理4. 安全的药物管理和给药技巧5. 护理记录和交接注意事项二、儿童护理1. 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护理方法2. 儿童常见病的护理要点3. 儿童心理护理的技巧4. 儿童营养与补充食品的选取5. 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指导三、老年护理1.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2. 常见老年病的护理方法3. 老年人营养与饮食安排的注意事项4. 安全用药和药物管理的原则5. 老年人康复护理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四、手术护理1. 术前患者准备和手术室消毒措施2. 术后恢复室的监护和护理3. 不同手术类型下的特殊护理措施4. 风险评估和并发症防护方法5. 住院期间手术部分的护理和照顾五、医疗器械护理1. 常见医疗器械的分类和使用方法2. 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要求3. 临床护士常见器械操作技巧4. 医疗器械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5. 医疗器械安全使用和维护要点总结:本文通过介绍初级护师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患者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手术护理和医疗器械护理。
这些知识将帮助护师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专业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希望初级护师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全面了解这些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卫生资格初级护师知识点笔记
![卫生资格初级护师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95ed4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f.png)
卫生资格初级护师知识点笔记一、患者护理1. 基本护理知识- 患者生活护理:饮食、洗漱、排泄、穿着等基本生活护理。
- 疾病护理: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相应的疾病护理措施。
- 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适当的体位,保证患者舒适、安全。
2. 护理技术- 注射与静脉输液:掌握注射与静脉输液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 拔管与护理:了解各种管道的拔管原则和操作技巧,进行相应的护理。
- 气管切开护理:掌握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护理管理- 病情观察:学习并掌握患者病情观察的要点,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
- 病案管理:了解病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规范,保证病案信息的准确性。
- 医嘱执行:熟悉医嘱执行的相关规范,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二、医学基础知识1. 解剖学与生理学- 人体器官系统:熟悉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理学基础:了解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
2. 病理学- 常见疾病:掌握各个器官系统的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 病理诊断:了解病理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临床诊断与治疗- 疾病诊断:学习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手段和诊断方法。
- 基本治疗原则:掌握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三、伦理与职业道德1. 护理伦理- 护理伦理原则:了解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 病患隐私保护:掌握保护病患隐私的方法和措施。
2. 护理沟通- 病患沟通技巧:学习与病患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 团队合作:在工作中与医生、其他护士等团队成员合作,提供协作性护理。
四、卫生科学知识1. 传染病控制- 感染预防措施:掌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 感染病例处理:了解感染病例的相关处理和控制方法。
2. 疫苗接种- 常见疫苗:了解各类常见疫苗的基本信息和接种程序。
- 接种技巧:学习正确的接种技巧,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有效性。
3. 卫生教育- 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健康。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试题:休息与活动2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试题:休息与活动2](https://img.taocdn.com/s3/m/50a32ed2eff9aef8951e066d.png)
填空题
1 环境中的空间、温度、湿度、光线、色彩、空气、(声音)等对患者的休息、疾病康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 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慢波)的睡眠,持续80~120min后转入(异相)睡眠,维持
20~30min后,又转入(慢波)睡眠。
3 在慢波睡眠中,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增多,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4 某些疾病容易在夜间发作,如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发作等,可能与(异相睡眠)期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有关。
5 (猝倒症)是发作性睡眠最危险的并发症。
6 睡眠呼吸暂停可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
7 能够逆转睡眠剥夺的唯一方式是(恢复性睡眠),其时间远远低于睡眠剥夺的时间。
8 如果正常的昼夜性节律遭到破坏,睡眠与昼夜性节律不协调,则称为(昼夜节律去同步化)
9 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冬季为(18~22)℃,夏季为(25)℃左右。
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10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流高凝状态)。
11 长期卧床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限制有效的通气和影响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最终导致(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2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活动,判断肌力为(1级)。
13 等长练习的优点是可在肢体被固定的早期应用,以预防(肌肉萎缩)。
14 研究发现,睡眠时有中枢神经介质的参与,注射5-羟色胺酸可产生(慢波)睡眠,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拮抗剂,(快波)睡眠减少。
15 睡眠剥夺可引起睡眠不足综合症,出现(心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试题:给药2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试题:给药2](https://img.taocdn.com/s3/m/15510efb0066f5335b812158.png)
1.患者张某,需要口服磺胺类药,护士嘱咐其服药期间需多喝水的目的是(E)A.减轻胃肠道刺激B.增强药物疗效C.维持血液pHD.避免损害造血系统E.增加药物溶解度,避免结晶析出2.患者李某,因患呼吸系统疾病,需同时服用下列几种药物,安排在最后服用的药物是(E)A.维生素CB.维生素B1C.氨茶碱D.复方甘草片E.蛇胆川贝液3.患者刘某,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医嘱:地高辛0. 25mg,po,qd,护士发药时应特别注意(C)A.嘱患者服药后多喝水B.待患者服下后再离开C.给药前应测量脉率D.服药后不宜多喝水E.应将药研碎再喂服4.患者郭某,病情危重,需进行股静脉注射,下列正确的叙述是(D)A.选择股动脉外侧0.5cm处进针B.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于皮肤呈20°角进针C.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内收D.患者有出血倾向时,不宜采用股静脉注射E.注射完毕,无菌棉签按压3~5min5.患者李某,66岁,因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为帮助患者祛痰,给予氧气雾化吸人,下列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D)A.吸入前嘱患者先漱口B.用蒸馏水稀释药液在15ml以内C.氧气流量为6~8L/minD.雾化吸入器进气口接氧气,湿化瓶中加人蒸馏水E.嘱患者呼气时,移开出气口6.患者陈某,因结核性脑膜炎需注射链霉素,患者侧卧,正确的体位是(B)A.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B.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C.双膝向腹部弯曲D.两腿弯曲E.两腿伸直7.患儿1岁零8个月,因支气管炎需肌内注射靑霉素,其注射部位最好选用(B)A.臀大肌B.臀中肌、臀小肌C.上臂三角肌D.前臂外侧肌E.股外侧肌8.患者张某,静脉注射25%葡萄糖,患者述说疼痛,推注稍有阻力,局部无肿胀,抽无回血,应考虑是(B)A.静脉痉挛B.针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E.针头刺人过浅,药物注人皮下9.李某,患急性肺炎,注射青霉素数秒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脉细弱、出冷汗,血压:65/45mmHg,此时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C)A.立即通知医生B.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C.立即停药、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D.立即吸氧,行胸外心脏按压E.即刻注射强心剂10.郭某,因肺结核注射链霉素,出现了发热、皮疹、荨麻疹.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其目的是(C)A.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减轻毒性症状D.降低体温E.缓解皮肤瘙痒。
初级护师考试知识点
![初级护师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db64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3.png)
初级护师考试知识点一、如何预防医院感染1、改善医院环境: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
2、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细菌传播。
3、减少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应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面部和污染的物体表面。
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或使用消毒剂。
4、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5、加强监测和报告: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二、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等,明确各级职责。
2、制定规章制度: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防护用品更换制度等,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3、加强培训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水平。
4、做好监测工作:定期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医护人员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做好隔离消毒工作: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对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6、合理使用医疗用品: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疗用品,严格控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避免浪费和污染。
7、加强患者管理: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安排病房和医生,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考试大纲及要求初级护师考试旨在检验护士的全面护理能力,包括基础医学知识、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等。
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对护理流程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护理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考试知识点模板1、基础医学知识(1)人体解剖学:骨骼、肌肉、内脏、神经系统等基础结构与功能。
(2)生理学: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控制,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3)药理学:药物的作用机制,如抗生素、抗过敏药、镇痛药等。
2022年初级护师考试120个必备考点
![2022年初级护师考试120个必备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99fd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7.png)
【考点2】医院环境温度对比温度适宜人群18~22℃普通病房22~24℃新生儿和老人24~26℃母婴同室26~28℃新生儿沐浴28℃以上新生儿抚触20~25℃中暑病人【考点4】基本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需要首先给予满足的需要;空气、水分、食物、排泄安全需要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爱与归属的需要给予和得到自尊的需要自尊和受他人尊敬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考点6】病人角色分类角色行为缺如不承认自己是病人角色行为冲突不适应作病人;如学生因担心患病影响学习而出现沮丧角色行为强化安于病人角色;如患者病愈后依然安于做病人角色行为消退适应病人角色后因故放弃病人角色;如住院中的母亲由于孩子生病而出院照顾孩子【考点7】纽曼的三级预防分类目的一级预防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二级预防减轻和消除反应、恢复个体的稳定性并促使其恢复到康强状态三级预防进一步维持个体的稳定性、防止复发【考点8】奥伦自理理论的护理系统结构分类区别及适用范围全补偿护理系统病人没有能力自理;适用于昏迷、高位截瘫、重型颅脑损伤等病人部分补偿护理系统病人大部分自理;适用于手术后病人支持-教育系统病人有自理能力;护士提供支持、指导【考点9】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分类特点及适用人群主动-被动型模式支配服从;适用于昏迷状态、全麻或婴幼儿等指导-合作型模式指导患者如何做;适用于病人病情较重,但神志清醒共同参与型模式协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适用于患慢性病的病人【考点10】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鉴别主观即为他所想(病人的感受——头晕、恶心)客观即为我所查(观察和检查——体温、血压);医生查体获得的资料不属于客观资料【考点11】护理诊断的分类分类特点及描述现存的护理诊断目前现存的健康状况或反应,如体温过高危险的护理诊断现在未发生,但可能出现的,如“有……的危险”健康的护理诊断具体更高【考点13】医疗事故的分级分级特点一级医疗事故患者死亡、重残二级医疗事故中度残疾、严重障碍三级医疗事故轻度残疾、一般障碍四级医疗事故明显人身损害【考点15】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重点复习笔记(二).doc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重点复习笔记(二).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44b5322cc58bd63086bd20.png)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要点复习笔录(二)2018 年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要点复习笔录(二)81.压疮的好发部位有哪些?仰卧位:枕骨粗隆、肩胛部、肘、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侧卧位:耳部、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俯卧位:耳、颊部、肩部、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坐位:坐骨结节。
82.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举措有哪些?应做到勤察看、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改换。
(1)防止局部组织长久受压:准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 ;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缝隙处。
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2)免摩擦力和剪切力(3)防止局部湿润等不良刺激(4)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5)改良机体营养情况(6)健康教育83.压疮瘀血红润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瘀血红润期 :皮肤出现红、肿、热、麻痹或有触痛,排除压力30 分钟后,皮肤颜色不可以恢复正常。
84.压疮炎性浸润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炎性浸润期:受压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僵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表皮有水泡形成,此时极易破溃,破溃后,可显现出湿润的疮面,病人有痛苦感。
85.压疮浅度溃疡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浅度溃疡期:此期表皮水疱渐渐扩大,水疱破溃后,可显现湿润红润的疮面,有黄色溢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以致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痛苦加剧。
86.压疮坏死溃疡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基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
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加,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侵易惹起败血症,造成浑身感染。
87.压疮的治疗及护理举措有哪些?(1)浑身治疗:踊跃治疗原发病,增添营养和浑身抗感染等(2)局部治疗和护理(3)健康教育(4)依据压疮不一样发展期间采纳不一样的治疗护理举措:A. 瘀血红润期:增添翻身次数,防止局部过分受压 ;防止摩擦、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 ;改良局部血液循环,可采纳湿热敷、红外线或紫外线照耀等方法 .B. 炎性浸润期:此期应保护皮肤,防止感染 ;未破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 ,防备破碎 ,进水泡自行汲取 ;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 ,消毒局部皮肤 ,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健康环境护理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是人、健康、环境和护理,这四个概念的核心是人。
人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整体的概念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二)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三)护理中人的范围护理的服务对象既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也包括从婴幼儿到老年人整个全人类。
二、人的基本需要(一)概念人的基本需要指个体为了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与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二)内容1.生理性需要指维持人正常生理功能的所有需要,如呼吸、食物、排泄、睡眠、休息等。
2.社会性需要指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或集体互动的需要,如沟通交流、朋友交往等。
3.情绪性需要指人有表达自身所体验的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的需要。
4.知识性需要指个体在认知、思想与理性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探究事物真相、思考问题等。
5.精神性需要指有关人在精神信仰、精神依托与精神支持方面的需要,如祈祷、宗教信仰、佩戴吉祥物等。
(三)特性1.人类的基本需要大致相同。
2.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可因人而异。
3.各种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四)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1.生理因素;2.情绪因素;3.知识与智力因素;4.社会因素;5.环境因素;6.个人因素;7.文化因素。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概念1.成长指个体在生理方面的量性增长。
2.发展是生命过程中一种有顺序的、可预测的功能和技巧的演变过程。
3.成熟成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某一生命阶段中是否完成相应的成长与发展任务的衡量指标。
(二)内容1.生理方面;2.认知方面;3.社会方面;4.情感方面;5.精神方面;6.道德方面。
(三)基本原则1.成长与发展是按持续的、有顺序的、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的。
2.每个人都要经过相同的各个发展阶段。
3.每个人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是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速度通过各发展阶段的。
4.每个发展阶段各具有一定的特征,并都有一定的发展任务。
5.每个人基本的态度、气质、生活方式和行为等都会受到婴幼儿期发展的影响。
6.发展是通过逐步的成熟和不断的学习而获得的。
(四)影响成长与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它包括:(1)家庭:家庭是人自出生后与其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环境。
家庭的首要功能是满足家庭成员的一些基本需要如温饱、安全、爱与归属等。
此外,家庭是个人主要的生活环境,故家庭中能否提供恰当的刺激,锻炼个体身体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建立、价值观的确认等与个体社会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学校:学校是提供正规教育及社会化的场所。
人一生的前段时期大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这段时间又是个体迅速成长的时期。
学校通过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个体在认知方面成长,提供给个体将来立足社会必要的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
同时学校也兼顾个体的体格锻炼与艺术熏陶。
此外学校还可帮助个体建立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际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此外,宗教、文化、社会、学习及生活经验等因素也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概念(一)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
自我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个体与环境的不断互动,综合环境中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自身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认识而形成的。
(二)组成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认为,自我概念由四部分组成,即身体心象、角色表现、自我特征和自尊。
1.身体心象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看法。
2.角色表现角色是对于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的行为要求和行为期待。
一个人一生中要履行许多角色,有时在同一时期也得承担多种角色。
如果个人因能力有限或对角色要求不明确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所规定的义务时,挫折与不适感便油然而生,其结果便产生负向的自我概念。
3.自我特征是个人对自身的个体性与独特性的认识。
人们通常以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及教育背景等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和特征。
自我特征也包括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性格与兴趣等。
4.自尊指个人对自我的评价。
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若个人的行为表现达到别人所期望的水平,受到了他人的肯定和重视,其自尊自然会提高。
而自尊的提高又有助于个人正性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完善。
健康一、健康的定义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优点:①指出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从而弥补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一定义的许多不足;②正确指出了健康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克服了把身、心机械分割开的传统观念,为医护特别是护理拓宽了工作领域;③健康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把健康与人们充实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健康的模式(一)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健康-疾病连续相即指健康与疾病为一种连续的过程,处于一条连线上,其活动范围可从濒临死亡至最佳健康状态。
任何人任何时候的健康状况都会在这连续相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占据一个位置,且时刻都在动态变化之中。
连续相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个体身、心、社会诸方面功能的综合表现,而非单纯的生理上有无疾病。
如一个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行为紊乱、社会适应不良者,其在连续相上所占的位置更多地偏向于健康不良侧。
护士应用该模式可帮助服务对象明确其在健康-疾病连续相上所占的位置,并协助其充分发挥各方面功能从而尽可能达到健康良好状态。
(二)最佳健康模式最佳健康模式由Dunn(邓恩)1961年提出。
他认为健康仅仅是“一种没有病的相对稳定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和环境协调一致,表现出相对的恒定现象”。
而人应设法达到最佳健康水平,即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使人的各方面功能得以最佳发挥,以发展其最大的潜能。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一)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界中的空气、水、阳光、粮食、蔬菜、动物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然而在这个环境中,存在有许多危害人类健康的成分,如水质的污染,空气中含量过高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粮食、蔬菜中残留的农药等。
2.社会因素(1)政治制度:是否将公民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并积极采取措施以促进公众健康,政治制度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状况与个人经济条件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
(3)文化教育因素:文化教育因素通过影响人类素质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意识。
(二)机体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
由于遗传病种多(达2000种以上)、发病率高(占一般病的20%)。
2.心理因素消极的心理因素可引发许多疾病。
如心血管病、肿瘤、高血压、胃十二指肠溃疡、意外伤害及自杀等。
(三)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许多疾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
因此应大力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获得保健设施的可能性卫生保健设施因素包括医疗保健网络是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及群体是否容易获得及时有效的卫生保健和医护等方面的照顾。
环境一、概念环境是人类生存或生活的空间,指与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种内、外环境。
二、分类(一)人的内环境:是指机体各器官功能与调节机制的运转状态。
(二)人的外环境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3.治疗性环境包括两个主要的因素:舒适和安全。
(1)舒适:首先来自于医院良好的物理环境,包括:1)温度:适宜温度是18~22℃。
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使人蜷缩,缺乏动力,肌肉紧张而产生不安,又可能会造成病人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2)湿度:适宜湿度50%~60%为宜(相对湿度)。
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病人尤其不利。
3)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污浊空气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状况受到干扰,常产生烦躁、倦怠、头晕、食欲减退等,有碍病人疗养。
4)空间:保证病人有适当、能独处的空间,同时也方便操作和护理,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
必要时置屏风。
5)噪声:指凡是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或足以引起人们心理上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
医院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声强度在35~45dB。
噪声强度在50~60dB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当其高达120dB以上,可造成高频率的听力损失,甚至永久性失聪。
长时间处于90dB 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室内应保持安静,尽可能地为病人创造安静的环境。
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6)光线:病室采光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太阳辐射的各种光线,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都具有很强的生物学作用。
因此,病室内经常开启门窗,让阳光直接射入,或协助病人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对辅助治疗颇有益处,但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病人的脸部。
人工光源常用于满足夜间照明及保证特殊检查及治疗护理的需要,护士应熟悉不同病人对光线的需要,以使病人获得最适宜的光线。
(2)安全:治疗性环境应关注病人的安全,这就要求医院在建筑设计、设施配置、治疗护理过程中,各部门相关人员均应有安全防护意识,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如设有防火装置、紧急供电装置,配有安全辅助用具(如拐杖、轮椅、床档、带扶栏的浴缸、马桶等),治疗用热(冷)过程中防烫(冻)伤等。
此外,也包括微生物方面的安全性,要求医院中设有院内感染控制小组,定期对医院空气、物体表面及无菌物品等进行细菌监测,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实战模拟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A.14~16℃,30%~40%B.16~18℃,40%~50%C.16~18℃,50%~60%D.18~22℃,50%~60%E.22~24℃,60%~70%[答疑编号502345020101]【正确答案】D三、环境与健康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人类的健康与环境状况息息相关,一方面,人们通过自身的应对机制在不断地适应环境,通过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来不断地改善和改变自己的生存与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环境质量的优劣又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护理一、概念1859年南丁格尔提出“护理的独特功能在于协助病人置身于自然而良好的环境下,恢复身心健康”。
1988年她又指出“护理的主要功能在于维护人们良好的状态,协助他们免于疾病,达到他们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
1966年美国护理学家韩德森指出:“护理的独特功能是协助个体(患病者或健康人)执行各项有利于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安详死亡)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