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校教育文化差异浅析 张锐颖分析

合集下载

从跨文化角度试论中美教育差异

从跨文化角度试论中美教育差异

从跨文化角度试论中美教育差异摘要:教育是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同时也深受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也就决定了两国教育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本文以跨文化知识为指导,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并深入探寻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也由此深受启发,提出了中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中国人才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教育,美国教育,差异,跨文化比较第一章引言何谓教育?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上来看,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对于如何评价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观点不一。

普遍观点认为,中国教育在应试、基础知识上有着无可厚非的优势,而美国教育在应事、创新能力上优势明显。

两国教育是在不同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不能简单说孰优孰劣。

第二章中美教育差异之比较一、基础教育与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自古以来重基础知识。

受经世致用心理的影响,中国教育目标特别突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求稳”,自然而然就特别强调基础。

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迅速发展,但中国的课程内容改革却一直停滞不前,现在的教材内容与十几年前或更早的教材内容几乎大同小异,课程内容陈旧、更新速度缓慢。

中国学生热衷于读书、拿学位,教育的培养目的和目标本身就是有偏差的。

而美国教育并不强调基础,甚至被批评为基础差。

美国学生也不喜欢死读书,而是喜欢创造,而美国社会能够给这些与众不同、有特别天赋和才能的人予以极大发展空间,从而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

这就是比尔·盖茨,戴尔等人成功的原因之一了。

有人对中美中学生素质作了鲜明对比,我们惟一的强项就是基础好,他们唯一的弱项就是不强调基础;而在创新能力上则相反,我们弱,他们强。

教育文化差异对中美教育交流的影响研究

教育文化差异对中美教育交流的影响研究

教育文化差异对中美教育交流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然而,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和教育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育交流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文化差异对中美教育交流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一、教育文化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目的不同中美两国的教育目的有所不同。

中国的教育重视考试成绩,并以考试成绩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标准。

而美国的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且重视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2. 教育方法不同中美两国的教育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传授知识,采用的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而美国的教育强调互动、探究和实践,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

3. 教师角色不同中国的教育中,教师被尊奉为权威人物,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其教学安排和指导。

而在美国,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关系,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权威人物。

二、教育文化差异对教育交流的影响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在教育交流中容易出现以下影响:1. 学生产生文化冲突在教育交流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中美两国的教育文化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产生文化冲突。

比如,在中国习惯了单向的教学方式,而在美国需要把自己的观点向老师和同学阐述,学生需要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2. 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同由于美国教育强调师生互动,因此在和美国教师交流时,中国学生需要适应和老师之间更多的平等、互动的关系,而不是依赖老师的权威性。

另外,中国学生也需要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误解和误判。

3. 教学方式与教学目的不符在参加美国课程时,中国学生可能会发现教学方式与其从小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因此需要积极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此外,在美国的课堂上,学生需要主动发挥主动性,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互动,这也是适应美国教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美两种课堂教育理念及社会文化差异分析

中美两种课堂教育理念及社会文化差异分析

中美两种课堂教育理念及社会文化差异分析作者:李小侠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5年第06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

《灰姑娘》中美两种课堂的差异深刻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教育理念和社会文化上的迥异。

一、教育理念差异教育理念具有时代特性,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教育的追求方向。

要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就要回到各自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去领悟。

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官学教育为主体,以儒家经典为主,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臣民,学生的认同意识会远远大于批判意识。

到了近代,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我国教育内容以实用的科学技术为主,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希望在军事、科技等领域与外国相抗衡。

而美国则不同。

美国的教育源自于殖民地时期。

在这一时期,清教徒需要培养宗教人才、国家公民、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

因此,这种传统让美国教育自一开始就具备思辨、说服、论证等特征。

因此在《灰姑娘》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开放与封闭的设计;看到了学生积极参与和懒于回应的状态;看到了说教与启发的方式;看到了对教育资源的技术元素和衍生元素的开发方式……于美国而言,一部法案,让国民自由坚定;一本《圣经》,让信徒内心强大;一本教科书,让学习者头脑发达;一堂课,让学生深受启发。

于中国而言,实践的路还远,克服重重困难还需要我们每位老师都认同并理解“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二、社会文化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

儒家思想作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和官方哲学,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尊崇的是孔孟之道,讲究师道尊严,提倡谦虚谨慎,主张的是中庸之道、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也就是说,凡事要合规矩。

教育中学生绝对尊敬老师,突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主导性、权威性地位。

这种地位使教师牢牢地掌控着整个课堂,而学生只能无条件地去聆听教师的教诲。

延续至今,就形成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几乎都是在讲解,学生注意力集中,保持安静,教师对题目反复讲解与训练以便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研究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研究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研究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中美两种教育体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优点,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教学方式中美两国教学方式存在着重大的差异。

在中国,学生们被要求高度依赖记忆和重复,注重死记硬背;而在美国,学生们则注重创造性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美式教学追求学生的自由探究和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年复一年的中国教育,使许多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方式还停留在记忆和重复的阶段,缺乏自主探索、思考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中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而美国的教育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课程设置繁琐而繁重,学生的名次和成绩成为了学生们最大的关注点;美国的课程设置较为简洁,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普遍重视“终身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而非单一的成绩和排名。

三、学生管理中国的学生管理比较严格,学生在学校内的自由相对较少,而美国的学校则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由发展。

这是由于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导致的,在中国,学校里通常注重纪律,对违反校规的学生会施加一定的惩罚措施,而在美国,学校通常会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用积极反馈的形式鼓励学生表现出更好的行为。

四、校园文化中国的校园文化沉稳庄重,重视知识和规矩;美国的校园文化则显得更加斯文随意、富有活力和多元化。

在美国校园里,学生有更多的社交机会,有激情和自由,生活和学习的平衡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总体而言,中美两国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

具体哪种教育方式更成功并不好说,取决于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以及人们对教育的不同认识。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更加开放的教育模式、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个性化教育,并且更加注重“人是一个整体”的教育理念。

这将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

浅析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的比较

浅析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的比较

浅析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的比较【摘要】本文主要对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进行比较分析。

在介绍了比较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接着在对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的历史渊源、制度、师生关系、课程设置和学生发展支持进行了详细对比。

最后在总结了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的异同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高校教育文化环境的特点和差异,从而为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提供参考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中美高校间的合作交流,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比较、历史渊源、制度、师生关系、课程设置、学生发展支持、异同、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介绍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比较的背景中美教育体系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这使得中美高校在教育文化环境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的比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和差异,还可以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教育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也变得越来越频繁,通过比较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可以促进两国教育体系的交流与合作,为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的异同,探讨两国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比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探讨其历史渊源、制度、师生关系、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发展支持等方面的差异与共同点。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的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启示。

本文还旨在促进中美两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

通过对中美高校教育文化环境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事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谈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及其对教育发展趋势的启示

谈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及其对教育发展趋势的启示

谈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及其对教育发展趋势的启示作者:王婷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第5期摘要:校园文化不只是体现在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层次以及特征上,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后在校园中的体现。

而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与美国交流增多,在文化上不断地形成交流碰撞,中西双方校园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逐渐显现出让人心驰神往的魅力与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在这其中双方在文化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以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究其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二者的优势,进而推动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美校园文化差异教育发展启示■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教化塑造人、培养人,让学生学会在社会较高层面做人和做事。

校园文化是学生在成长期间,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的总和。

{1}大学的校园文化是这所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园建筑结构、校园景观绿化,学校的校风、校训、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包括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有物质文化的内容,更要有精神上的追求,它是通过外在形态表现的学校师生心灵、精神上的一种定位。

每个学校的历史、建筑、景观不同就反映出不同的校园文化。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以刻苦学习和艰苦奋斗为标志和以人为本的大学精神为属性的价值目标取向。

当今美国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除了对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的研究以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感染力也备受各国的关注。

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它的名誉校长陆登庭在谈论哈佛大学办学经验时说:“哈佛大学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大学也可以正常运转。

”{2}明确的办学理念才能保证哈佛大学的正常运转,一个学校要想有正常的发展自然也要有明确的理念和具体的方法。

浅谈中美校园文化对比

浅谈中美校园文化对比

05
中美校园行为文化对比
师生交往方式与互动频率
师生交往方式
中国校园中,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权 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在美 国校园中,教师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
互动频率
中国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相对较少,主 要在课堂上;而美国学生与教师的互 动更为频繁,包括课外辅导、学术咨 询等。
美国校园建筑
风格多样,既有古典的哥特式建筑,也有现代的钢结构建筑。建筑布局灵活, 不拘泥于对称,更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校园环境设计与绿化
中国校园环境
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多采用传统的园林造景手法,如假山 、池塘、亭台楼阁等。同时,也注重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营 造,如设置文化石、文化墙等。
美国校园环境
更注重开放性和自然性,多采用草坪、树木等自然元素进行 绿化。同时,也注重校园环境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如设置休 息区、运动区等。
浅谈中美校园文化对比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中美校园文化概述 • 中美校园物质文化对比 • 中美校园制度文化对比 • 中美校园精神文化对比 • 中美校园行为文化对比 • 中美校园文化对比总结与展望
01
中美校园文化概述
中美校园文化定义与特点
• 中国校园文化定义:中国校园文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课外 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实践机会
美国校园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机会,如实习、 志愿服务等。这些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将所 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06
中美校园文化对比总结与展望
中美校园文化异同点分析

浅析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

毕业设计(论文)淘宝wliang1229.taobao.论文题目:浅析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系别: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目录摘要1引言21 中美教育文化的特点21.1中国教育文化的特点21.2美国教育文化的特点22 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33 造成中美教育文化差异的原因33.1家庭背景原因33.2社会文化原因4结束语5参考文献6致7浅析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摘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包含一个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

说到两个思想与行为的不同,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由于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

这就决定着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篇文章就是讨论中美教育文化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教育文化差异[Abstract]Culture is the fruit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both of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It contains a democratic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deeppsychological accumulation. As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democratic thought and behavior, such as seeing the essence through the phenomena, it is actually two kinds of culture differences. Different cultures can produce different thought patterns. Different thought patternsproduce the behavior and the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s. Such is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merican education and Chinese education.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 mode and method.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Key Words]Education CultureDifferences引言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与我国建立越来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会关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风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国文化主团结协作、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这些文化方面的不同就延伸出中美的教育文化的不同点。

文化视野下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分析

文化视野下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分析

文化视野下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中美高校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

本文将从文化视野出发,对中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差异所在,以期为中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1 中美文化差异对创新创业教育影响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在价值观、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这种文化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在中国,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所谓“千金教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观念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学习和考试成绩。

相比之下,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文化差异,中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是基于课堂教学、理论研究等方式进行的,而美国的高校更加注重实际项目、实践演练等方式进行的。

这也反映了两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中国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开始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国的高校更多地注重基础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例如创业管理、市场营销、商业计划等课程。

中国的高校也在积极引入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案例,促进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实践性和项目导向的课程设置。

美国的高校通常会开设创新创业实践、创业风险管理、商业模式设计等与实际项目紧密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来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美国更注重实际项目的实践教学。

浅谈中美中学校园文化差异

浅谈中美中学校园文化差异

浅谈中美中学校园文化差异作者:徐沁灵孙军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2期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教育环境、历史、教学模式、价值观等方面,来分析探讨造成了中美中学校园文化的差异的缘由,并展望了我国中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学校园文化;文化差异;价值观引言中学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心境培养有重大作用。

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制和先进的设备;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有丰富的教育基础。

深入思考中美文化差异,借鉴彼此的中学校园文化,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尽量做到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以促进中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一、中学校园文化简述校园文化拥有亦策善能的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的特点。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为校园营造一种良好的助学向上的氛围。

中学是学生从懵懂成长为成熟的过渡期,担负着培育人才的主要功能,而中学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育和心境培养有重大作用,即它不止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习惯,还影响着学生的心智成长。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在校园中慢慢渗透、传递以及延续,浓烈的氛围会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

由此可见,发展良好的中学校园文化至关重要。

二、中美中学校园文化差异1、校园文化体现时代精神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与本国家民族的国情、社会主流趋势即本国的时代精神为发展标准,而这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毕业生的思想与国家培养人才的标准相契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中学文化主流反映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新精神境界,即社会主义精神风貌。

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

而美国则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来引导中学生通过自身文化完成其社会化,强调“以人为本”和“自由发展”两个基本原则。

尽管其中不乏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健康、向上情趣的向往,但颓废意识仍然有很强的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极其盛行。

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及启示研究

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及启示研究

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及启示研究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及启示研究引言:中美两国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中美两国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双方学生的教育体验和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可以发现双方的优劣之处,借鉴对方的经验,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

一、教育模式异同中美两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传授。

而在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

中美的教育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方式:中美大学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中国的大学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美国则更注重实践和实际操作的培养。

这种差异反映出中国学生的学术能力较强,但在实践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而美国学生则相对更灵活和独立。

2. 师生关系:中国的大学师生关系普遍较为严肃和传统,师生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学生更多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而美国的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相对平等和开放,学生更加强调与教师的互动和合作,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3. 评价体系:中国的大学教育采用统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结果对学生入学、升学和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美国大学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从学生的学术表现、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设置异同中美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美两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设置:中国的大学专业相对较为固定和划分明确,学生在大学入学时需要选择一个专业,并在该专业内进行学习。

而美国大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学生可以选择多个专业并灵活变换。

2. 通识课程:美国大学非常注重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修读广泛的通识课程,包括文科、理科、社科等各个领域的课程。

而中国的大学则相对较少设置通识课程,更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论文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论文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论文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在中美两国这样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不仅反映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也反映在学生生活、健康心理等情况上。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并探讨如何从不同的方式中获益。

一、教学方式在中美教育中,教学方式是两国的一个明显差异。

在中国,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管理者,教师主要传授的是学科知识。

而在美国,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教师往往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思考和创造性的思考。

因此,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方式。

中国学生通常在课堂上主动听取教师的讲解,后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记忆来完成课外作业和考试。

而在美国,则会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寻求答案,包括与同学讨论、阅读课外材料等,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科设置在中美学校教育中,学科设置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除了主要学科外,还有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这是中国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而在美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历史等领域的学科则更加广泛,鼓励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这种差异也表现在校外活动和竞技体育上。

在中国,学生会按照课程表和机器码制度生活,在校外活动和社团文化方面的支持则较为有限。

而在美国,校外活动和竞技体育是学生社交和各种技能的发展重点,具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和便利性。

三、学生心理在中美学校教育中,学生心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教育系统普遍存在过重课业的问题,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学业压力和考试压力。

这些压力不仅限于考试成绩和未来职业前途的压力,也包括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和责任压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则更加强调平衡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在美国,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进行体育、艺术、社交等活动,这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和焦虑。

同时,在美国的教育中,强调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这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平衡具有积极的影响。

从教育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教育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教育浅谈中美文化差异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我想从中美的教育方面的差异来浅谈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大国,有着闻名于世的华夏文化,几千年来形成了特有的教育体制和文化。

相比之下,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发达大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有着开放兼容的文化结构,在不到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成为影响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对于中美的教育问题我从以下三点来剖析论述:一、教育理念和目标中国历来重视教育的传统,古代就运用科举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考生需要阅读背诵大量的复习资料,掌握理解大量的知识,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是金榜题名。

今天的中国教育,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枷锁。

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和练习,大量枯燥无味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忽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兴趣爱好,完全忽视了每门课程自身的特色。

在这种教育体制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会不会找到学习中的乐趣,而完全当成是一种任务在完成。

中国在教育体制中以知识目标为基础,强调于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把“社会定向”作为价值基础的核心,以让学生升入名牌学校、成为名人为最主要的目标。

在教育中突出强调学生成绩,对道德、习惯、协作等品质缺少评价办法,学习好的学生“一俊遮百丑”。

教师以找缺点为主要评价方法,其最常用的话就是是“你不行,你还需努力”。

美国的教育以权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的是实用人才的培养,以主流的社会认可、职业发展成就,作为教育的目标。

学生每天不仅仅是学习文化课的基础知识,学校更注重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美国的教育中把”个人定向”作为价值基础的核心,强调“适合就是最好的”。

在其教育中的“顶级的精英培训”和“普通职业培训”上完全没有质的区别。

美国的教育重点是培养个性的教育,以挖掘人的优点为主要目的,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把爱国、奉献、协助等方面表现作为学生重要的表现加以评价,而文化知识的得分知识之是占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文化视域下的中美小学教育对比分析

文化视域下的中美小学教育对比分析

文化视域下的中美小学教育对比分析中美小学教育是中美两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体现了两国的文化视域差异。

一、教育理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师生关系相对封闭,强调师长的权威和学生的服从。

而美国的教育理念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美国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育体制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小学教育分为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小学四、五、六年级两个阶段,小学一、二、三年级主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小学四、五、六年级则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而美国的小学教育则是从一年级开始,直到六年级为止,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小学教育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方法。

中国的小学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需要通过背诵和记忆来掌握知识。

而美国的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包括讨论、合作学习等。

四、评价方式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不同的评价方式。

中国的小学教育注重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往往是评判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而美国的小学教育注重全面评价,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个性特点、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学校会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

五、教育目标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小学教育的教育目标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小学教育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

而美国的小学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中美小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中,中国的小学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强调应试能力;美国的小学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全面发展。

浅谈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及其原因

浅谈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及其原因

浅谈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及其原因摘要: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与所接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对我们影响最深的无疑就是学校教育,而影响学校教育的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在世界上又是千差万别的。

由于世界具有多样性,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政策等,加上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也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就会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学生的侧重点、教育理念等方面也会具有很大的差别。

就像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位于不同的半球,拥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经济社会背景也具有天壤之别。

因此在学校教育方面,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正是因为这些教育差异,才会培育出不同的人才。

文化具有差异性,这也是世界文化最具有魅力的地方。

关键词:学校教育;差别;个性;文化;体制Abstract: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person. A person'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 We can accept different forms of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so on...... And the most profound impact on our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way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deas in the world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world, every country, every region has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different national policies, with different people view and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also has difference.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ll use a different way of education, student education, the focus of education concept also has very big difference. Like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two countries located in different hemispheres and has a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also has a world of difference. Therefore,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school education, educational system,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ducational model and curriculum arrangement of the two countries. It is because of these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will develop a different talent. Culture is different, which is the most attractive place in the world.Key words: school education; difference; personality; culture; system一.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一).教材选择、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的差异中美教学的差异在教学硬件设施上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对比中美中小学教育

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对比中美中小学教育

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对比中美中小学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儿童的教育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因为只有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他们才能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处于更有竞争力的位置。

中美中小学教育间的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一、中美中小学教育的差异性1.中美教育体制(1)中美教育体制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体制采用了传统的大班制教育,也就是说,学生成群体的表现,老师只能进行整体的教学,但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和问题学生,可能会被忽略或者无法被照顾。

而美国的教育体制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将会因学生的情况不同而进行小组或者个性化的教学,教师注重学生自己的表达和个人创新。

(2)中美教育课程不同。

中国的教育课程十分依赖于标准化的考试,教师重心更在于各段时期知识点的掌握,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但是忽略了学生的自发性和学生个性方面的培养。

而美国的教育课程是更为开放的,注重学生自由式的思考和表达,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和知识理解的层面。

2.中美教育方法的差异性(1)中美教育方法不同。

中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或者说是老师注重让学生背书式地掌握知识。

而美国的教育,相对而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关注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造。

(2)中美教育评价方式不同。

中国的教育注重考试成绩的评价,学生们的重点是应对考试,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答题技巧。

而美国的教育注重学生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所取得的成果,学生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创造和探究能力。

3.中美师资的差异性(1)中美师资的水平不同。

中国的老师们往往会比较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思维学习和创造方面相对稍弱。

而美国的老师相对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习惯,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

中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主题

中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主题

中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主题近年来,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日益密切,中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对中美两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教育体系的异同,借鉴两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一、文化差异影响教育方式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对学校教育方式产生了影响,因此我们在比较两国教育时不能忽略这一点。

中国教育注重“师生关系甜蜜”、“传道授业解惑”,强调师生之间的亲近关系和教育思想的传承,而美国教育注重“尊重个性”和“知识点”,强调学生主体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良好的个性发展。

因此,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学生更多地扮演了主角,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和课程安排,而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则更多地扮演了被动的角色,需要遵守老师的教学安排和管理规定。

二、课程设置不同中美两国教育体系之间的另一个显著差异是课程设置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传承,高中阶段的教育注重三门功课(语文、数学、外语)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而美国的教育则更加注重全面的发展和学科的综合性。

美国高中的教育课程相对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如音乐、体育、戏剧等等。

美国高中的教育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也注重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论文写作和实验设计等活动,提倡学生全面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有所不同在考试和评价体系方面,中美两国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考试,学生大多数时候需要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例如期中、期末、月考和模拟考试等,而美国的学校教育则更加注重考试之外的学科成绩评价方式。

美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学科成绩评价方面采用多种策略,例如教师口述评价、作品评估、小组讨论、课程讲义等,这种多样性的成绩评价方式能够全方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以学习知识为主,第一选择考试作为评价手段,评价体系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相对单一。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教育大国,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经验和模式。

通过比较中美高等教育差异,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文化差异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办学上。

在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强调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

美国大学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

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学校更多地强调学术研究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做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更加多元化和灵活,有着丰富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自由选择课程,并且可以跨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

而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相对较为传统和固定,学生的专业课程比较死板,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体系,注重兴趣和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专业发展机会。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美国高校教学方法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而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法更加传统和讲授式,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创新思维培养。

美国高校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更加看重学生的课外实践和社会活动。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美国高校具有较为完善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有着丰富的国际学术资源和合作项目。

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

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

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蓬勃,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中美越来越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使得两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

其中校园文化占重要部分,通过对两国校园文化的分析,找出其政治、文化、历史的差异并寻求其源远流长的根源,有助于两国学生更深层次地交流与发展,吸取文化精华,打造更加轻松开放的校园世界。

关键词:中美校园文化文化差异启示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生命之泉,校园教育向来是一个国家所重视的教育工作,其工作的意义深远。

对于校园文化不同层次的研究,是很多学者文人的神圣使命。

查尔斯·赫梅尔在《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一书中指出:“教育的基本方向来源于文化。

”可见校园文化主干源于社会文化,受到社会文化主流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与整个时代大背景步调一致,又有带领时代前进的动力和新鲜血液。

所以看一个国家的校园文化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及历史背景。

每一个学者研究校园文化都有其不同的视野和方向,角度与认知的不同造就对校园文化的不同理解。

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为《文化教育学》一书中给出的概念,即:“广义的,校园文化泛指办学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校园文化指校园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包含理念、目标、制度、传统、校风的综合体现。

”二、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1.校园建筑的差异。

谈到差异,大家都会想到学校建筑的差异。

在中国大多学校都是由一堵堵围墙所建造的,诚如学校的教育方式“保守、墨守成规”,老师、学生的活动被局限在这四四方方的墙内,思想也被一堵无形的墙牢牢限制。

在美国大多学校是没有围墙的,诚如学校的教育方式“开放、崇尚自由”,老师、学生的思想就像他们开放性的学校一样,是没有边际的。

当然,这些都与各自的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含蓄内敛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人们安于现状,与世无争。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祖先习惯用高高的城墙、围墙保护各自的私有利益和隐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学校教育文化差异浅析【摘要】学校教入手,着重阐明中美教育出现的文化差异,进而分析其背后的中美文化差异,并对学校教育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美文化;文化差异曾有一位中国的表演系学生到国外深造,她发现那里的同学远不如中国的精致,他们在高矮胖瘦、相貌水平上千差万别,年龄甚至也相差甚远。

由此,她很不理解,甚至怀疑学校的教学,这种差异给她的学习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困惑和障碍。

直到她看到同学的大型表演,惊讶于他们深厚的表演功力,才不再困惑。

这并不是个体的问题,这种不理解恰恰反映出中美教育文化的巨大差异。

全球化不仅直接影响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也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一,伴随着人员跨国流动情况的普遍,文化也开始有更频繁的、大范围的流动。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课堂都已经出现了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在文化传播和学习的过程中使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其二,全球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必须习得本文化的内容,而且要更多地了解其他文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工作中各种文化的交流,才能使多元文化的社会和谐运转。

因此,学校教育需要更加认真和妥善地对待教育文化的差异,努力帮助本民族文化传播并教会人们理解其他文化,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差异,促进理解与沟通,减少冲突,这是是创建多元化和谐社会的有效工具。

①①林一、刘珺.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87.一、中美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差异目前,中国教育的考核体制十分重视学生在专业方面所达到的资格或者水平,对学生学习的动机重视不够,而西方却并不如此。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些选拔性入学考试上,尤其以一些较为特殊的艺术类学科更为突出。

上文提到的例子其实是一个人所遇到的中美教育文化的冲突问题,是中美在表演教育方面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艺术专业院校的表演专业中,放眼望去几乎全都是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面容姣好的少男少女。

他们中很多人正是由于自己突出的外形条件,才考虑选择报考表演专业。

另外,近年来每逢艺考,一些艺术院校的周围都出现了专业化裸妆的店面,专门为考生服务,目的是帮助考生既能躲避面试时禁止化妆的限令,又能有精致良好的形象。

有新闻报道中称,到店接受化妆服务的男女考生众多,但其价格却也并不便宜。

可见,中国表演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动机有一种对外貌条件十分重视的倾向,所以突出的外形条件对中国想要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才非常重要。

但对于美国大学表业专业的同学来说,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学生们并不必一个个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甚至有的学生已为人母。

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学习表演并不因为自己外形突出,而是因为对表演的兴趣和热爱。

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不会对表演系学生的形体外貌有太高的要求。

一方面表演是用来呈现和反映生活的,表演中也需要各样的人物和角色。

这些角色必然不可能有相近的身形与气质,同样靓丽的外貌,而是要有老有少,高矮胖瘦都不可少。

另一方面,表演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表演能力,在入学时测试的是学生的潜质。

换句话说,在美国,一个热爱表演而且潜力突出的普通学生,会比一个对表演一无所知的人更有可能进入专业学习,在中国的情况则不一定。

所以说,中美文化的不同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动机上。

具体来说,这是专业性学习与兴趣性学习的差异。

中国文化强调学习的专业性,学校教育潜在地认为像表演这样的专业只能让外貌出众、身形高挑的俊男靓女去学习,这也使它的选拔标准有了一定的偏好倾向。

而恰恰这些学生学习表演也不都是因为兴趣和热爱,他们认为自己的容貌应该而且可以学习表演,而且期望因此成名。

但美国文化不同,它注重学习的热情和,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对他有用并使他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应该学习而学习。

他们认为,学习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只有热爱,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学习。

高标准的选拔和对专业性的要求无可厚非,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好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是有其必要性的。

但就大学专业教育来说,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要培养出一个爱热所学、精心钻研的人,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精英,要培养出整个领域的繁荣——而这些,都与良好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分不开。

只有热爱才会钻研,才会精通,才会将自己置身于领域的发展。

因此,现代中国教育,无论是在艺术、人文,还是在科学领域,都难以产生精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教育和学习的动机,过分的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性的要求,没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持久热爱与钻研。

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不同对教育的实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评价标准和体系的不同。

许多留美的中国学生对这一点差异深有体会。

中国学生在学校中课程成绩往往非常突出,在国内可以凭此获得老师的重视和奖学金等很多奖励,而当他们到了美国学习,进入美国文化生活时,发现情况不一样了。

成绩名列前茅不再是奖学金的保障,还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课堂讨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往往是中国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忽略掉的。

还有中国留美研究生甚至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被其导师担心社交能力有问题,而拒绝为他提供一封支持他继续留学深造的推荐信。

中国学生对此十分不能理解,因为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以专业成绩和表现为最主要标准,几乎不考虑社交能力,而美国教育对此却非常重视。

可见,文化的差异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对个人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因此,留学生必须要了解所处文化与自己本国文化的差异,并依此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教育评判标准,融入新的教育环境。

此外,价值取向的不同还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思维训练上。

中美教育理念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上的不同认识。

在中国学校,学生们最重要的事情是记笔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录下来,并追求熟练和记忆。

这说明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个授予的过程,学生们增长知识的方法是接受老师所给的东西。

接受的过程就是记录,不能有错,甚至不允许质疑。

而西方在培养学生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是一个个人探索的过程。

当学生犯错误时,在安全的范围内,老师会引导、辅助他们依靠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逐步找到正确的方法,而不会干涉和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简单来说,西方实行的是试错教育,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得到经验,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这种差异在理科的课堂实验课上表现尤为突出。

比如,在美国大学的化学实验课上,在安全的条件下,老师在指导一位同学进行演示实验时,任由该同学误将两种物质放入同一器皿,而站在旁边目睹整个过程,不进行提醒或阻拦。

实验失败后,老师让该同学自己分析实验现象,继而引导他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和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后讲授了正确的知识和做法。

而中国的化学实验课大不相同。

实验前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不许触碰实验室里的仪器和物品,以防实验失败还要再重新进行实验准备。

做实验时,学生必须一步步遵照老师的指令,和老师的做法一模一样地完成,不许犯错误。

不过,针对教育方式的问题,目前中国教育界已有所重视,教育工作者也已经着手改革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对西方的教育经验进行了适当的吸取,努力使中国学校教育更加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二、中美教育课堂表现的差异中美教育文化对课堂的理解十分不同,能够体现这种差异的案例不胜枚举。

比如,美国的课堂总会出现热烈的,甚至是激烈的讨论,学生们有很强的意愿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新奇个性和有创意的想法。

这使得在中国做口语外教的美国人,工作之初常常会感到对中国式课堂的不适应:中国的学生十分拘谨,不停地写下笔记,而不是积极表达个人观点,参与课堂。

这让他们感到非常苦恼,误认为自己的课堂内容是学生们不感兴趣的,或者是他们听不懂的。

直到工作一段时间后,外教才明白这是中美课堂文化的差异,与他们个人的表现无关。

另外,“提问之后的一片寂静”的尴尬现象,在多数外国学者在中国大学举办讲座时也十分明显。

这些例子都说明,中国式课堂与美国式截然不同,它本就是严肃、有地位差异、规矩安静的,而不是轻松、平等、表现自我的。

两种表现大相径庭的课堂,其实体现着中美教育文化的很多不同。

首先,师生角色定位的不同。

社会角色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对某一社会特定身份的行为的期望,人们社会交往从方式到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角色关系。

①中美对“老师”这一社会角色的社会期望大不相同。

中国文化期望的是“严师”形象:老师是绝对权威,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个性被限制。

而国外老师在课堂上则扮演三种角色:一是侍者,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各种条件和资源,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自主性大大增强;二是智者,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随时进行点拨、提醒、指正;三是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始终平等,师生可以互相探讨问题或争执,保留自己的观点。

②中西文化对老师角色的定位差异,要求跨文化传播课堂上的外教老师,明确自身所处的另一种文化环境,根据所处文化环境的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适当调整自己的角色。

因为,只有基本符合大的文化环境期望行动时,才能够达到预期的交往和教学目的,保证课堂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

其次,这个现象反映出的是中西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关系方式的不同。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师生关系较为融洽,课堂对学生限制很少,相比之下,中国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显得比较生硬和紧张。

进一步说,教育中的关系方式①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4.②杨文博.中外课堂教学的几点对比与思考[J].现代教育,2013(8):12-14.是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方式,分为参与型学习和被动型学习。

①在中国文化中,学校教育方式属于被动型学习。

老师将所有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记住知识本身,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记下相应的标准答案。

而在美国文化中,学生属于参与型学习。

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多进行发问和讨论,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不同的关系方式必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中式教育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侧重知识和成果的积累、传承与总结,不鼓励个人新观点的提出,进而要求学生规矩认真地完成老师给的任务,使得中国学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而西式教育不追求对知识内容的强化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自我表现,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参与讨论的能力,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熟记程度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者,更深层次的,两种风格迥异的课堂体现出中西文化模式的差异。

中国的文化模式较为正式,在教育方面,自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而“父”在中国家庭伦理中有着君主般至高的地位。

可见,老师与学生之间地位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的不平等。

中国教育领域讲究“尊师重道”、“为人师表”,所以教师自身十分注重塑造一种庄重、不苟言笑的形象,而学生更是被严格要求尊重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