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合集下载

略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略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略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次飞跃(马恩使社会主义由空变为科)马恩在批判继承以前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具备了现实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到科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社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列宁根据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历史条件的转移,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一国胜利”论为思想指导,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成功建立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的先例,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完善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时代主题变化,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成功突破斯大林模式,改变了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进入了早日实现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新时期。

大大提升了综合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空前迅速,巩固了社会主义基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了邓论、三代、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科学社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试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两大基石: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展为两大基石。

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提供了正确的思想道路。

1、社会历史的发展要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寻找答案,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

社义是资义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义代替资,是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要变革建立新的,就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资的社会矛盾是无阶和资阶的矛盾,社义是无阶反对资阶的阶级斗争必然产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和历史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只有靠无阶和人民才能实现社义。

剩余价值是的科学社义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

1、揭露了资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揭露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公正平等的虚伪性,资义生产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实质。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关系辨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关系辨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关系辨析【摘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是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历史形态的历史哲学,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关键词】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

可是,我们也同样知道,马克思的伟大成果不是他一个人的贡献,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继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继承。

真正属于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则是他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者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

我们不能机械地把两者截然分开,实际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两者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和互相渗透的。

具体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假设。

然而剩余价值理论却把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哲学方法论,在这种哲学方法论指导下的经济学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固有矛盾性和它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也就是说这个结论是对唯物史观的证明。

一、唯物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历史一般规律的揭示,是假设唯物史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1843年马克思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的阶段,在这篇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第二,1844年马克思写作《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篇手稿中提出了社会生产方式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诸因素和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的观点;第三,1845年到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阶段,第一次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资料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C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解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解析: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就是一元论,根据统一于物质还是意识,又区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D )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解析: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解析: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C )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第 1 页解析:唯物辩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解析: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认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 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理性认识。( ) 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 相对真理是指包含错误的真理。( ) 认识的目的是达到理性认识。( ) 真理即是客观事物、客观规律。( ) 判断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 , 就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 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 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 )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 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 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 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 一系列危机( )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 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 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 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都属于唯心史观。( ) 唯心史观在说明社会历史时,只停留在人类历史活动的表面,它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 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 唯心史观并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只是把社会历史看作是少数历史人物活动的结 果。( )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 “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 生产力中还包含科学技术因素。( )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在社会发展趋势上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顺序性、多样性、差异性。( )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规定的基本趋势是 确定不移的。( )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_恩格斯著_省略_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_研读笔记_吴雄丞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_恩格斯著_省略_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_研读笔记_吴雄丞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本书出版的意义及其在我国的传播这部著作是恩格斯应保尔・拉法格的请求,把他在1877~1878年写成的《反杜林论》一书中的三章抽取出来稍加改写而成的。

1880年由拉法格译成法文,首次在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上发表(分三期连载),同年又以法文单行本出版,以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马克思在本书1880年法文版前言里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一语点明了这部著作的重要价值和伟大意义。

马克思写道:“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1](P687)“他为《前进报》撰写并讽刺地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最近的一组论文,是对欧根・杜林先生关于一般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所谓新理论的回答。

这些论文已经集印成书并且在德国社会主义者中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摘录了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1](P689)列宁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概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它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著作,是每个有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我们党非常重视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把它列入“干部必读”的书目,就因为这确实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集中、最完整的著作。

根据文献记载,毛泽东给全党开出阅读马列著作的书目有以下几次:1943年3月16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中央直属机关干部要进行理论、思想教育,读马、恩、列、斯的四十本书。

”[2](P11)这次讲话有中央档案馆藏的记录稿,已收入《毛泽东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恩格斯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研读笔记吴雄丞摘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高一思想政治(人教统编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二)》【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高一思想政治(人教统编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二)》【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3.能够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信 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高一上册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目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目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第三目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高中思想政治高一上册
唯物史观找和到剩了变余革价资值本学主说义揭社会示的了坚人定类力社量会,为发无展产的阶一级般的规斗争律指,明揭了示方了向资。本主 义运动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 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高中思想政治
探究与分享
观看视频并完成学习任务: (1)谈谈《共产党宣言》 发表的意义。 (2)总结《共产党宣言》 的主要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高一上册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二)
年 级:高一 主讲人:
学 科:思想政治(人教统编版) 学 校:
高中思想政治高一上册
学习目标
1.能够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阐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明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 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能够结合历史知识,阐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从理 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高一上册
恩格斯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一个工厂主家庭,中学尚未毕业 就遵从父命到商行当实习生,后来到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事商务工作。 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这里资产阶级的贪婪、残酷和工 人阶级的贫困,使恩格斯深受触动,决心为工人阶级探索一条解放的 道路。在系统钻研英国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著作,批判研究资产阶级 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深入研究英国工人生活状况的基础上,恩 格斯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 变。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考点汇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考点汇总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本文批判了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各种矛盾,找出解决矛盾方法,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第一章着重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理论来源:1、科学社会主义(即现代社会主义),从其内容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反映,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进行考察的结果。

2、科学社会主义就其思想理论来源来说,是从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材料出发的,批判地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内容。

(二)空想社会主义三个时期和发展过程:(1)16—17世纪家庭手工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闵采尔。

他们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绘,即乌托邦主义,在这种理想社会里,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没有财产的私有观念,没有剥削,没有贫困。

(2)18世纪的手工工场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梅叶和巴贝夫。

他们不但要求每个人的政治平等,而且要求消灭阶级差别,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自由、按需分配的共和国。

因此恩格斯称他们的理论是“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3)19世纪初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

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一方面,它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这一点决定了它们的学说是不完备、不成熟的。

高中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即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的开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日子,这是高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结构高中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重要知识点1、空想社会主义①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后,现实生活的悲惨,产生了对资本主义质疑。

②代表人物:法国:圣西门:主张社会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的预言家傅立叶:提出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组织“法郎吉”协作社英国:欧文:“新和谐公社”;进行社会主义实验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①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②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③《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1.肯定了资本主义的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取代的规律。

3.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说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每个人自由发展。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①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普法战争;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②“公社”的性质、特色: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人民性;暴力性;突发性;局部性。

③公社的革命措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④公社的意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暴力斗争有启发意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⑤公社的经验教训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高中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链接19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之一的必然出现。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有三章。

分别阐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恩格斯认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性暴露不完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中仍有理论缺陷。

他们仍和启蒙学者一样,没有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解读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解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一、写作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应法国工人党领袖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一章和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改写而成的一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著作,它的写作背景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从总体上看,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资本主义已经由它的上升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开始向它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提到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聚集和团结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广泛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确立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核心,而要建立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首先要有马克思主义武装,重在思想建党。

这是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大的历史背景。

从具体国家建党情况看,在欧美各国中最早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它的成立,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德国的统治阶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德国反动政府一方面镇压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企图宣传一些庸俗的折中主义,以抵制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影响,而从德国党本身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又受来自工人运动内部的拉萨尔派机会主义的影响。

这时,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杜林以社会主义的“改革家”面貌出现,他拼凑了一套所谓包罗万象的“终极的真理”和最终形式的理论体系,企图以其假社会主义理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从而瓦解工人运动。

为了批判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维护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团结统一,恩格斯写下了《反杜林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彻底地清算和批判,同时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法国工人党是在工会活动的基础上建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比较混杂。

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还有其他机会主义者也打着社会主义招牌,混入革命队伍,散布各种错误思想。

为了帮助法国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成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帮助它同无政府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堕落为宗派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划清界限,在《反杜林论》发表两年之后,恩格斯应拉法格的请求从《反杜林论》中抽出三章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于1880年分期刊登在《社会主义评论》第3—5期上,原名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恩格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经、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经济和思想发展及工人阶级实践的产物。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既有物质经济根源,也有思想来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

2、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思想特别是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

启蒙学者提出的对封建社会进行理性批判具有积极意义,但理想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3、就其阶级基础看,空想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的理论表现。

这些社会主义理论由于脱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和革命道路,因此只能是空想。

应该将其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就是说探讨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而应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中去寻找,到无产阶级实践中寻找。

评价。

恩格斯对法国启蒙思想的理性原则、理性王国进行了评析并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衰落。

在此基础上科学而雄辩的说明了当杜林出来的时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历史地形成与发展,杜林的体系不是什么修正只能是倒退。

并且在全面论述社会主义理论如何由空想到科学地发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确表明科学适合主义是立足实践并重视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答: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看,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点,那么,如果没有终点,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因为任何科学研究,起点和中介都只反映局部进程,只有到达终点,才算结束进程,才算最后完成。

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同时也要明确,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者我们党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为用哲学原理具体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时,还要结合甚至通过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经济学主要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总体上全面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除经济建设外,还包括政治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社区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制度建设、人际关系建设、国际关系建设。

也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科学。

所以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学习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也是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者的历史地位。

答: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1516年托马斯。

莫尔所著《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空想社会主义从莫尔开始到19世纪中叶欧文时期到达顶峰,期间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各自通过艰苦的探索,在阶级斗争和科学研究的革命实践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变革社会的正确道路。

它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更加看重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

后来,谈及黑格尔哲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时,恩格斯说:“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创立。

”至于费尔巴哈,恩格斯说的很清楚:“他在某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与我们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

并且承认,“在那个狂风暴雨的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的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马克思又在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它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

它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的地位和历史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终于把空想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

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在于: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的思想,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的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

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作值得同情的受苦难的阶级的观点,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主要以批判杜林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出发点,试图在这次论战中系统完整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达到了相应的目的。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共有三章,从科学社会主义之起源一直谈到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

第一章的开头指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

主要有两大因素,一者为极其明显的“富人天堂,穷人地狱”的有着极其严重生产过剩问题的社会经济根源,一者为空想社会主义家的思想精髓。

前者之现象趋于普遍而易于掌握,对于后者,这里做些阐述。

空想社会主义正是基于在这种社会经济根源产生的社会情形中萌发的。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个,圣西门提出“阶级斗争”“一切人都应当劳动”的概念,并认为对人的政治统治应当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表达“废除国家”的思想。

傅立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恶性循环”中运动,贫困是由于生产过剩产生的,同时指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的观点,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则坚持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欧文重在实践,做了一些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措施,一是组织了合作社,二是组织了劳动市场。

同时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产阶级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并最先提出工人有权享有自己全部劳动产品的人。

他们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对人们深感失望的现实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

他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一是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与罪恶,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二是在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天才预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好了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这就是说,任何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社会需要。

社会的需要又孕育着产生这种体系所需要的历史的思想前提。

”空想社会主义也是产生的。

16-17世纪,家庭手工业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暴力剥削农民的生产资料。

通过殖民侵略攫取巨额货币资本,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前提。

这使得一些先进的思想家看到了资本家的罪恶,幻想建立一个新的理想的社会制度。

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他的《乌托邦》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

意大利思想家托马斯.康帕内拉,他的《太阳城》通过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虚构的理想社会的描写,表达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恩格斯曾把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表现概括为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描写”。

18世纪,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掀起了启蒙运动。

也有一批先进的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理想进行了追求和探索。

代表人物有:法国思想家,摩莱里。

法国著名政治家,理论家,马布利。

法国革命家,巴贝夫。

19世纪,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无产阶级的被剥削程度更加严重。

这种历史背景下,又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人物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摆脱了前人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并开始了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这个时期三大思想家都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天才的预测。

马克思把他们成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早先的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唯心史观,没有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来看待资本主义。

他们没有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不主张阶级斗争,饿蜜月认清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历史使命。

自己以“救世主”自居,否定工人阶级的决定力量。

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只不过是受苦受难的愚昧无知的芸芸众生,并不是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定力量。

只有他们这些“天才人物”和“救世主”才能把“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赐予人类。

他们不注重联系群众。

显然,以为没有摆脱唯心史观,他们当时所向往的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观念,也就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一种特殊的理论表现,譬如,用异化概念来表达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用人的本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相容,来证明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这种理论,说白了,只是从道德上去批判,去谴责资本主义。

正如后来恩格斯所指出的:“正义”,“人道”,“自由”这些或多或少属于道德范畴的字眼,固然很好听,但在历史和政治问题上什么也证明不了。

正因为这些局限性,这些思想只能称作空想社会主义,显然这些局限性不可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不可能阐明无产阶级的使命以及实现这一使命的必由之路。

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群众消灭资本主义创造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当然,那些局限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

300年后,到了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才发生质的转变。

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

而马克思,恩格斯,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当时的社会,资本主义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

人类文明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人文科学方面,有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以及生物进化论的发现,大大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则正是在这些优秀的思想基础上开始实践和理论活动,从而完成了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即,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变革社会的正确道路。

它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更加看重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

后来,谈及黑格尔哲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时,恩格斯说:“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创立。

”至于费尔巴哈,恩格斯说的很清楚:“他在某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与我们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

并且承认,“在那个狂风暴雨的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的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马克思又在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它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

它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的地位和历史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终于把空想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

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在于: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的思想,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的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

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作值得同情的受苦难的阶级的观点,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它成为整个无产阶级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武器。

所以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