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分析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人教版课件: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提示:(1)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 食作物减产;玉米歉收;苏联被迫增加粮食的进口。原 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
(2)原因: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联 经济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列日 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人民讥 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思考: (1)戈尔巴乔夫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2)有人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 的失败。”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提示:(1)措施: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用经 济方法管理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等。影响:经济改革 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在经济改革受挫后把改革重 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 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 (2)1985 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在经济、政治领域进 行改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内容 (1)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 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 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 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 业部门。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1课
返回导航
·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
材料一表明赫鲁晓夫
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
将改革的重心放在
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
__农__业____方面,但他
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
(2)继续优先发展___重__工__业___,致使经济不断滑 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制度
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的失败。
4.结果: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 果,后把改革重点转向___政__治_____领域,最终导致
历 苏联解体。
史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堂合作探究
人
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教
版
返回导航
·
·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前自主学习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赫鲁晓夫改革…………①
①『 点 拨 』 赫 鲁
1.背景
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二战后,_斯__大__林__模__式___的弊端日益突出。
日益高涨
背景: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斯大林体
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
相同
内容:都对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弊端进行改革,主要涉及经济领域,
点
历
如扩大企业自主权等
史
必 修
结果:改革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②
人 教 版
二战后苏联改革分析
二战后苏联改革分析二战结束后,苏联面临了广泛的需求和挑战。
这场战争造成了苏联经济的严重破坏,大量的人员伤亡,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国家的扩张带来的领土争端。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苏联启动了一系列的措施,从经济到政治,对生产力、生活质量和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苏联在二战后的经济方面,主要采取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
为了恢复战争中受损的经济,苏联加大了工业化的力度,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这一努力使苏联在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当时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这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工人待遇低下等。
在农业方面,苏联推行了农业集体化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和改进农民生活条件。
苏联政府收集了农民的土地和农具,并将其集中在集体农庄中。
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产量,但也引发了农民的抵制和社会不稳定。
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私有权利,并被迫参加集体农庄,这限制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实际收入。
除经济外,苏联还进行了政治。
战后的苏联政权开始试图加强其合法性和民主性。
苏联政府通过选举和举行全民公决的方式来强调其领导地位的合法性。
此外,苏联还实施了一系列涉及民主化和反腐败的。
然而,这些的实施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苏联的政权依然集中在党和领导人手中,民主化的进程缓慢,反腐败斗争效果有限。
苏联在战后也面临了来自西方的冷战压力。
冷战期间,苏联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顶峰。
苏联加大了对军事技术和军备的投资,进一步加剧了冷战气氛。
这种冷战形势对苏联的内外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苏联全面加强国内秩序的控制,加强对巴尔干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和亚洲国家的干预。
总的来说,二战后的苏联,着重解决了经济恢复和社会秩序的问题。
经济重点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政治方面,苏联试图加强其合法性和民主性,但取得的进展有限。
与西方的冷战压力也影响了苏联的内外政策。
总的来说,苏联在战后的努力是复杂而混乱的,成功与失败并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 背景: 2.措施: 改革重点是农业
3.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无法从 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终失败。 4.失败原因: (1)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没 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 (3)改革忽视客观规律。
【思维点击】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 原因是什么?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
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提示:勃列日涅夫改革未改变原有体制,只 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思维点击】材料中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 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 ,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 “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 膏肓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 提示:原因: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 联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 列日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 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 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异同,戈 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主题一
赫鲁晓夫改革
他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 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 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 条件之一。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
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1、背景:(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
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
(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苏联的经济改革》参考教案1
《苏联的经济改革》参考教案1知识与能力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
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一、赫鲁晓夫改革【知识•梳理】1.改革的背景(1)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改革的内容(1)农业方面的措施有: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评价(1)进步性:农业方面的改革,扭转了苏联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甚至排挤农业的做法。
新农业政策的推行,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度曾使苏联农业有了显著的好转。
在工业方面,1953~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5%,是美国的两倍。
(2)局限性: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苏共依然错误地提出“建成共产主义”的超越实际的目标,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革。
4.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1)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2)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急功近利。
(3)赫鲁晓夫个人独断专行,瞎指挥,出尔反尔,政策不稳定。
【深化•拓展】赫鲁晓夫改革的主导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赫鲁晓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这一点上?提示:改革的主导方向放在农业上。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项目 洲际导弹
坦克 飞机 战舰
年份 1968 1978 1968 1978 1968 1978 1968 1978
美国 1054 1054 8500 10500 5100 4500 360 172
苏联 858 1400 32400 50000 4000 4600 320 240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 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2()3开)始中改苏革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 中国果是有1什97么8年不十同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 苏(3)联不是同1结95果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 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 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 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 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
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从经济转向整治 结果: 苏联解体
1、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最大特 点是
A、高度集中 B、党政不分 C、比例失调 D、阶级斗争扩大
2、为改变苏联日益窘迫的经济政治状况, 赫 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最终
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实质而言,改革失败的 相同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没能彻底改变斯大林体制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不协调 D、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异:改革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 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 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 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④失败原因: 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延伸:两者改革失败原因。
(1)没能彻底改变斯大林体制 (根本原因); (2)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个人专断、保守不 利于改革; (3)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经济改革的深入。
“冷战”
三、釜底抽薪: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至1991年,任苏 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 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 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 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 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 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 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你如何认识勃列日涅夫改革? 材料一:1971年后不允许提“改革”两个字,整个社会 形成了保持稳定、安于现状的“勃列日涅夫风气”。 材料二: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 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 材料三:改革理论上仍坚持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互不相 容、截然对立的观念,把市场调节当作“市场社会主义” 加以否定。
政府形象大跌,人们对政府离心率增强。
材料四:
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 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 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 第八十八位。
民生凋敝、经济下滑。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 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苏联出现了 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 危机局面。
2、改革的结果:
材料: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1965—1975年间,年 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2.4 亿吨增为4.9亿吨,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4134 亿吨,汽车的年产量从62万辆增为196万辆。农畜 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 1961—1965年间,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1.3亿吨, 肉类为930万吨。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谷物 为1.8亿吨,肉类为1400万吨。 ——《当代世界史(1945—1992)》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讲述了从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要求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曲折性、长期性。
如果仅仅就教材讲教材的话,很容易变成“改革背景一内容一评价”的三段论模式。
考虑到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结合本校生源整体偏差的现状,笔者做了一些大胆尝试,努力做到新颖生动的同时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个教学设计已经实践过。
现将教学构思与实际操作中的得失体会辑录如下,恳请专家同仁指正!一、过程设计在“趣味读史、学史明智”中开始本课,接着出示本课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要求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曲折性、长期性。
之所以选择这八个字作为本课开场白,是笔者认为“有趣味、有智慧”是高中历史课的灵魂,如果历史课能给学生带来趣味和智慧,那么历史课的功能也算是实现了。
紧接着,我明确本课的六个流程:想一想、看一看、听一听、练一练、议一议、笑一笑。
因为是公开课,所以将流程打出,目的是使听课者和学生明了本课各环节。
在想一想环节中,我设计了三段材料和一组问题。
材料1: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赫鲁晓夫有这么多的‘帽子’?而且这些‘帽子’看起来有点不寻常啊?”学生们回答“阴谋家”是否定,“改革家”是肯定,“策略家”是肯定,“蛮干家”却又是否定。
这可以给学生留下初步印象:赫鲁晓夫这个人是很复杂的,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
材料2:1964年,赫鲁晓夫的同僚趁他去黑海度假之际发动政变,迫使他离开了权力中心。
1971年的秋雨中赫鲁晓夫黯然离世。
在他的墓前矗立着一组黑白双色大理石碑。
教师用略带伤感的语调突出“1971年的秋雨中”,与当年意气风发手执玉米相比刻意渲染赫鲁晓夫最终的失落,营造一种戏剧效果。
问题:黑白双色碑意味着后人对他怎样的评价?由于有前面材料和问题的铺垫,所以学生可以较快回答出:既肯定又否定。
2022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归纳和比拟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根本历程和影响,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学考要求: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识记〕。
教学过程【根底过关】【合作探究】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方案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
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响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乱,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开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方案给苏联经济社会开展带来的影响。
积极: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消极: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
原因:优先开展重工业,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和影响,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问题突出,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适当补充形象化史料,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苏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 1.内容 • ①②③ • 2.重点 • 工业——重工业、军事工业。 • 目的 • 影响:对苏联、对美国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 1.背景 • 2.经济改革措施 • 重点: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上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措施:①②③④ • 局限:①② • 结局:经济改革失败,政治改革失误,最终
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下放权力,扩大 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 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 发展滞后——重点在农业,大规模垦荒。
• 劳动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 性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 收入分配:“大锅饭”、平均主义,收入 低——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承认企 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等。
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 计划经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平均主义严重,
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阻碍经济可持续发 展。
•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 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 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核心: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 主要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农业 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②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违背自然规律。
A
•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53年, 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 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 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 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 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农业集体化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时间:1953-1964
3、内容:
⑴农业(重点):
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③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⑵工业:
①给地方和企业部分自主权;
②“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4、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1964-1982
2.重点在工业;
3.曾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没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4.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下滑,进入停滞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1985年开始,经济领域。
试图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②改革陷入困境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③1991年苏联解体。
易考点: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异同点
不同点:赫重点在农业,勃重点在工业;
相同点:
1.都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都失败,
2.都给地方和企业一定自主权;
3.都用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苏联 , 赫鲁晓夫 , 勃列日涅夫 , 戈尔巴乔夫 , 苏维埃。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工业 中央放权,企业小权
承认职企,调动生产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 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 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 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 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 米,产量很低。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 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 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2、内容: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问 题
经
济 政 治
重点:用经济 管理方法代替行政 命令(实质:承认 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作用)
1.缺少宏观决策和 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 工业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作为改革的重点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1、背景:
2、内容: 3、结果及影响:失败苏联解体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 1、根本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正确认识苏联 的国情,斯大林模式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相适应的客观规律; • 2、重要原因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 领导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斯大林模式进 行根本改革,只是修修补补; • 3、重要原因2:没有进行高度的理论创新,建 设社会主义时犯了“左倾”冒进的错误; • 4、重要原因3:苏联没有正确处理经济比例关 系,美苏军备竞赛更极大消耗了苏联薄弱的经 济实力; • 5、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颠覆;
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过渡人物(1982-1985年)
1、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3日-1984年 2月9日)
2、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1985年 3月10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1、背景: 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
(2)积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了“斯大林模式”。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 林模式”;与美国争霸,影响了经济建设。
(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
革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
4.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 主要原因是( )
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B.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 C.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D.片面发展重工业 【答案】D
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都
(
)
A.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B.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 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D.直接导致苏联走向解体 【答案】B
2003 年3月4 日,亚历山大· 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
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
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
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 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材料二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 世纪祖国史》中对赫 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 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 历史学家尤· 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 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
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
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
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
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二、非选择题 6.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 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 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主要特征 主要弊端
(1)单一的公有制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 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 农民的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 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2)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排斥市场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4.原因: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 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 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 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合作探究】: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 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9711975 6.4
5.7 7.4 2.5 4.5 5.7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劳动生产率 年均增长率
19761980 4.2
3.8 4.4 1.7 3.3 3.7
19811985 3.3
3.2 3.7 1.1 3.1 3.2
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 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 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 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 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 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 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 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Ⅱ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班级:组别:姓名:等级: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2012年江苏高考考纲要求】1.赫鲁晓夫改革;2.勃列日涅夫改革;3.戈尔巴乔夫改革考点分析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1、背景:的弊端日益显露。
2、改革内容:(1)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包括: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制,提高收购,增加农民收入;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
(2)工业方面: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下放给加盟共和国;②给企业部分权利;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结果:收效甚微,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4.评价(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未能从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考点分析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内容:(1)企业管理: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运用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工业(重点)注重发展,特别是工业(目的:为了维持的地位,与美国)2.结果(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进入时期。
考点分析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危机局面。
2.内容(1)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方法代替(实质:承认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等。
结果:缺少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经济不断,人民生活水平继续。
(2)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和。
【知识小结】面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试图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修修补补,戈尔巴乔夫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改革都没有根本上纠正斯大林体制的错误,以至于积重难返,失去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引言二战结束后,苏联面临着庞大的经济重建任务。
为了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本文将就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重建战争受损的经济基础在二战期间,苏联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工厂、基础设施被毁坏。
苏联政府首先投入大量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基础设施修复,特别是对煤矿、钢铁厂等重要产业进行重建。
此外,苏联还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供应水平。
这些措施为苏联的经济复苏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为了迅速恢复国家经济,苏联政府实行了中央计划经济的制度,即由政府来规定和计划经济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政府设立了计划委员会,负责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
这种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战略产业。
这使得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第三部分:推进科技创新和工业现代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苏联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现代化。
政府对科研机构和技术人才进行大力支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建立了一系列科研机构和实验室。
同时,政府也对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现代化设备引进。
这些举措推动了苏联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四部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二战后,苏联农业面临着人员流失、土地破坏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状况,苏联政府推行了集体化农业的政策,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合作社经济。
政府还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提供农业机械和化肥等生产资料。
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确保了食品供应的稳定。
第五部分: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政府积极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
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协议,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此外,苏联还提供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帮助他们进行经济建设。
这一系列的合作促进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精品教案一学习目标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1.背景: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P98历史纵横,了解)▲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内容: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3.评价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具体原因: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1.内容:①②③见P99第3段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①②③见P99第4段▲注意: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首先进行经济改革(目的是为了缓解经济困难)⑴内容:P100第一段①②③(A、B、C)⑵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政策
异:内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问 题
经
济 政 治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 代替行政命令(实质: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作用)
1.缺少宏观决策和 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 工业
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改革重点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 成果(后果)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农业 重工业 国防工业 一度促进 问题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2.内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农业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 (重点)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工业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 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 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 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 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 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 14.1%,农业则为1.5%。
⑷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重点: 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 结果(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 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 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执政 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9711975 6.4
5.7 7.4 2.5 4.5 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
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1、背景:(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
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
(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
此政策失败,是其下台的重要原因。
赫鲁晓夫外号“古古鲁沙”,俄文“玉米棒子”。
赫鲁晓夫做事特点具有典型的俄罗斯人的做事风格,事先没有细致的周密的考虑、计划和安排,随意性强,不试点即盲目大面积种植。
玉米运动如果在中国,可能先在一定范围试验,然后推广。
所以有人从民族性角度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不可能成功,一天都计划不好,何况5年?俄罗斯人早餐起来不知道一天要做什么事。
玉米运动因素很多,与民族性有关,与专制体制有关。
“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学者著有《玉米与资本主义》一书。
玉米是耐旱、耐涝、耐瘠的高产农作物,美洲是玉米的老家。
新航路开辟以后,玉米传播到欧洲、中国等地,成为农民和城市贫民的主要食物,促进了人口的进一步增长。
书中玉米三种形象:一是物种进化的胜利者,这是印第安人的发明和功劳;一是苦难的见证者,玉米具有成本低(耐瘠)、产量高、容易储存、不容腐烂的优点,曾经是奴隶贸易中的主要食物,同时玉米所含高维生素能够防止越洋航行中常见的坏血病;三是现代可再生资源,玉米利用总的情况是在工业发达国家用作饲料的比例大,而在发展中国家用作口粮的比例大,新用途是作为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能源紧张,使各国加快了寻找除石油和煤等传统能源以外的新能源的步伐。
目前,科学家已成功从玉米里提取加工出燃料乙醇,并在将实际中投入使用。
乙醇俗称酒精,专家认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不仅可稳定玉米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减少原油进口量、降低汽车排放污染。
对缓解石油资源短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米传到中国是在明朝。
中国玉米有两次大的扩张:一在乾嘉盛世,因为人口增多,大规模垦荒种植,大约在道光年间已居六谷之一(五谷之一);二在大跃进(1958—1960年)时,与苏联玉米运动时间相近,大规模从丘陵旱地扩展到平原地区。
工业上,(1)裁撤部分管理机构,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中央撤销200个管理总局和处,地方撤销93个管理局。
把一部分设立在各共和国境内的中央企业移交各共和国管理。
(2)扩大企业权限,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如在不影响国家的产品计划前提下,企业可自由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订货(部分生产自主权);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
在企业工资总额范围内有权调整职工的工资;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3、特点:(1)改革的起点、重点在农业(农业问题最多,类似中国农村改革);(2)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类似1992年前的中国经济改革)。
对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经济未有根本上的突破。
4、影响:(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改革总体上失败了。
曾经于1950年代留学苏联的金重远教授说:“我这里不吹捧他,实事求是地讲,在苏共二十大之后,我有两个感受,第一个是苏联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改善,过去排长队的现象越来越少,你可以在商店任意买到你想要的东西;1958年的苏联,吃饭是不要钱的,食堂里面包都摆在那里,任你挑选;苏联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去医院看病不仅不要钱,连伙食费都是医院供应的。
疗养所是遍布全国的,每个人都有休养的机会。
文化生活是比较丰富的。
有歌剧、戏剧、芭蕾舞。
苏联经济光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比较好,但到了七八十年代(勃列日涅夫)就停滞了。
第二个是人民心态放松了很多,以前克格勃控制得很厉害,现在大家敢讲讲话了。
”(《东方早报》?)(2)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先河本部分参考孙曙光老师《解体之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赫鲁晓夫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例改革,其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后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从这个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改革开放理论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借鉴作用。
赫鲁晓夫敢于公开批判斯大林、推翻冤假错案、进行思想“解冻”的做法对我国彻底否定“文革”,正确评价毛泽东,平反冤假错案、掀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赫鲁晓夫改革开放命题提出的伟大创举激励着我们,促使我们正式提出改革开放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科学界定,赫鲁晓夫改革开放以农业为突破口的选择,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农业率先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赫鲁晓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局限性促使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实践,也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政治上他为数百万被镇压和下狱的人平反昭雪,他拨乱反正废除所谓“政治犯”,苏联知识分子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
这件事是难能可贵的。
人们不得不承认,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日子确实比斯大林时代轻松”。
斯大林的遗体被从列宁墓中迁出,埋葬在附近的克里姆林宫墙边。
这件事难能可贵。
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并且列为全世界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宗旨,这件事十分难得而可贵。
毛泽东表面上同意赫鲁晓夫苏共二十大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但是私下却认为个人崇拜本身就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从而对反对个人崇拜产生了明显的疑虑和倒退,甚至担心赫鲁晓夫的野心家在他身后重演反斯大林的闹剧。
以后他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批评后就十分惊异地提出了“防止赫鲁晓夫那样的野心家阴谋家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这样一个问题,从而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准备了条件。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的局势。
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观点,其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三和路线”。
其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一致性并谋求美国的认可;对亚非拉地区则加紧渗透扩张,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以便把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
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三和路线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从而使苏联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和平攻势迫使西方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
东西方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缓和,避免了核战争和世界大战。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1、历程:(1)初期的改革和调整(1964—70年代初)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恢复了原来撤销的一些管理部门,恢复经济管理的基本结构:部——管理总局——企业。
②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国家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逐渐减少;给企业在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和分配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改进经营管理在不降低计划指标的前提下,推行裁员,鼓励工人兼职,把裁员节省的工资的50%留给工厂支配,提高劳动生产率。
规定工人的工资、奖金与利润、质量挂钩,利润多、质量好,多分配。
(2)后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停滞70年代起,苏联的经济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大的改革措施不多。
1975年后,经济增长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其原因:一是经济改革基本停滞,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二、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加重经济负担。
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2、特点:(1)改革的重点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2)前期认真改革,后期放慢改革(3)对赫鲁晓夫改革遗产有肯定,有否定3、影响:(1)军事实力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美苏争霸中一度处于优势;迫使尼克松总统调整对外政策,如改善对华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2)后期经济增长逐年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1、背景:(1)国内潜伏危机: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出现社会动荡,不满情绪上升。
1985年3月,只有54岁的戈尔巴乔夫终于打破了苏联老人病夫治国的局面,成为战后苏联历史上最年轻、文化水平也最高的党和国家首脑。
他踌躇满志,准备把苏联带出停滞状态,重振大国的雄风。
勃列日涅夫1982年11月10日逝世,终年76岁。
安德罗波夫(1982年 11月12日—1984年 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执政15个月,健康原因与1984年2月9日逝世,终年70岁。
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时已73岁高龄,执政仅13个月,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