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讨论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讨论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讨论式教学法发布时间:2021-08-13T15:48:50.947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作者:李莲芝[导读] 打造高效课堂是科学更是艺术,既要讲责任更要讲智慧。

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进而优化教学行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桥头中心小学李莲芝 425300摘要:打造高效课堂是科学更是艺术,既要讲责任更要讲智慧。

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进而优化教学行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讨论式;教学法引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个人表达欲望,活跃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的学习氛围,教师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保证学生数学知识充分吸收的同时也进行相对应的数学操作实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选取科学的讨论形式恰当的讨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讨论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价值。

此外,科学的讨论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学生们的讨论兴趣,使学生借助多样讨论,获取数学知识,锻炼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长期的数学讨论式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一般会应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形式。

以“图形的运动(三)”为例,在讲解“旋转”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据此提出具体问题:这些现象包含着几种旋转呢?这些旋转有哪些共同点呢?在提出问题之后,笔者先鼓励学生们自主思考,之后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

在学生们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笔者顺势提出其他问题:根据这些旋转现象,你可以给旋转下一个怎样的定义呢?这个问题的提出,进一步地深化了学生们的讨论。

在思维作用下,学生们合作分析数学现象,从现象中获取数学规律。

之后,笔者随机地选择几个小组,引导他们派出代表说出旋转概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们给出的概念进行评价,同时系统地介绍旋转概念。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技巧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技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的技巧。

一、合理分组,优化组合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互补。

此外,小组成员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4-6人为宜,这样有利于提高每位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机会。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应明确布置学习任务,并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角色。

任务分配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分工。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四、引导讨论,培养思维小组合作的核心在于讨论和交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为了保证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互动评价,共同成长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互动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总结、反思和提高。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合作精神,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六、持续关注,适时调整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合作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讨论法”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讨论法”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过 去 以 应 试 教 育 为 中心 的 教 学 方 式 , 之 为 更 能 促 进 学 生 个 换
性 发 展 的 新 方 式 , 导 以 “ 动 参 与 , 于 探 究 、 流 与合 作 ” 倡 主 乐 交 为 主 要 特 征 的 学 习 方 式 是 本 次 课 程 改 革 的 重 点 之 一 . 是 在 于 全 新 的教 育 理 念 下 教 师 的 教 学 方 式 的 的 确 确 在 发 生 实 质 性 的变 化 , 讨论 法 ” 学 、 探 究 法 ” 学 、 合 作 式 ” 学 等 等 教 “ 教 “ 教 “ 教
【 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献】 参
[] 1 李敏. 师教 学基 本功 [ . 教 M] 北京 : 中国人事 出版 社 ,9 8 19 . [ ] 文 信. 课 程 理 念 与 初 中数 学课 堂教 学 实施 [ . 2关 新 M]北 京: 首都 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0 3 20. [ ] 斌 艳 . 学 课 程 与教 学论 [ . 州 : 江教 育 出版 3徐 数 M] 杭 浙
多 、 度 较 小 的 问题 . 难
2 班 级 集 中讨 论 , 以班 级 为 集 体 进行 的讨 论 . 种 方 式 . 即 这 要 求 较 高 。 要 围 绕 教 材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 争 议 较 大 的 问 题 主 或 组 织 讨 论 , 于 这 种 讨 论 方 式 参 加 人 数 多 、 模 大 , 以 要 求 由 规 所 教 师 要 事 先 武 装 好 骨 干 , 定 中 心 发 言人 , 时 给 学 生 留 有 指 同
对 数 学 问 题 的解 决 往 往 有许 多 种 途 径 , 同 一 个 问 题 从 对
侧 面 以各 种 各 样 的 方 法 来 揭 示 基 本 概 念 和基 本 规 律 的 实 质 .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教师们常常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促进教学方法的分享和交流,我们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讨论了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并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

一、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以真实或虚拟的教学案例为基础,通过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我们的讨论中,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数学课上使用案例分析法的经验。

他们制作了一些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和合作,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交流、分享信息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我们的讨论中,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在英语课上运用合作学习法的经验。

他们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并在规定时间内用英语进行讨论和展示。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增进了他们对英语文化和习惯的了解。

三、问题导向法问题导向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讨论中,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在科学课上采用问题导向法的经验。

他们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通过利用电子设备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我们的讨论中,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历史课上应用多媒体教学法的经验。

他们利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目前,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新课改工作任务之一,是改变师生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小组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

讨论法,是小组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下面我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讨论,即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辨论。

”①具体地说,讨论要围绕一个明确的问题展开;既然是“交换意见”或“进行辨论”,就要求个体对此问题有一些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讨论的目的是达成意见的统一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法,而且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小组中运用讨论法学习,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对某一问题的独特见解,集中大量的信息,相互碰撞,彼此启发,丰富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理解、尊重、分享他人的思想成果,培养宽容、接纳、合作的精神。

一、小组讨论教学法对师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设想,使用讨论法教学,就一定能出现奇迹,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恰恰相反,我们往往会遭遇一些困难和挫折。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事先制订的教学计划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是既定的、易于把握的。

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教学过程是生成的、互动的,包含有许多不可预测的成分,这对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传统教学中学生只需在头脑中复制教师的思想和语言,讨论法教学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自主探讨发现,学生也会一时难以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

以上因素决定了教师、学生都必须努力提高自己,才能与新的教学方式相适应。

1、使用讨论法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对此广大教师已达成共识,不再赘述。

(2)讨论学习过程中信息集中,教师要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水平。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注重“讲”的功力,教师主要是信息的输出者;讨论模式中师生同时成为信息的输出者和接受者,教师面临着一个新的学习任务:学会倾听和接受。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与案例分享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与案例分享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与案例分享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并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实施方法1. 创设合适的讨论环境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讨论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四到五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应该具有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讨论。

教师还可以采用悬挂式脑暴,让学生在黑板上贴纸条写下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 设计引导性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思考,激发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这些问题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他们的思维。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和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促使学生展开讨论。

3. 组织合理的讨论活动在课堂讨论中,教师需要合理组织各种讨论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辩论环节,让学生分成两个团队进行辩论,既能够展示学生的观点,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辩论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案例分享以下是几个成功运用讨论教学法的案例。

1. 讨论证明方法教师在讲解平行线性质时,设计了一个讨论活动。

学生需要利用角的性质,通过讨论和推理来证明两条平行线与一条截线形成的内角和为180度。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了各自的证明方法。

通过这个讨论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证明方法,还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的讨论活动。

学生需要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讨论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法探索新课程NEW CURRICULUM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班级或者是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一来能够让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掌握知识,拓展能力,二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在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的同时,也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地将讨论法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之中进行论述,以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一、讨论法在数学问题探究中的应用问题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创新的基础,更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为了充分发挥讨论法的价值,也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更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授课的时候,我提出问题:“三角形的种类有哪些?”“每种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三角形的分类原则是什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讨论法在习题练习活动中的应用习题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以往的习题练习中,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独立完成”,但这样势必会让一些学生产生困扰,尤其是学困生。

而讨论法的应用就是要让学困生在优等生的带动下,对学生观的试题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习题的考查点,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习题解题能力。

例如,一项工程,小刘独自完成需要20天,小张用同样的时间只能完成45,如果小刘和小张两个人合作的话,需要多少天的时间完成。

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的学科,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互助和合作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其优势、实施方法以及带来的效果。

实施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

教师需要给学生分组,最好是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习惯进行分组,使得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的平衡。

教师需要为小组制定一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个小组的学习活动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然后,教师需要给予小组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自由讨论、自主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教师需要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良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相互讨论和合作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协助、相互鼓励,从而减轻学习压力,增强学习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解决。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可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思考。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相互协助、相互鼓励,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小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JIAOXUE FANGFA90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马春华(成武县文亭区古城小学,山东菏泽274200)【摘要】小组合作教学法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尤其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该种教学方法,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应用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中的一些问题与弊端.同时,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与实现学习升华,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是新课标下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乐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以班级授课为基础,通过探究性教学措施的应用来实现学生整体化学习水平提高.小组合作模式是教与学相结合的有效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提高.由此可知,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既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学理念的体现,又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其关键点在于:以群体积极性促进的优势,提升学生学习潜力与能力,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如恰当分组、平等分组等手段的运用.从本质上来讲,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以整体学习推进个体发展,即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前提,对学生给予适当尊重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化学习空间,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很多的应用优势,但是现阶段教学实践中该种学习模式也表现出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其中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有心理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家庭条件、教育理念等存在差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区别,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骄傲自满、自卑等多种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引导不当,则会影响学生整体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小组合作模式下的课堂纪律散漫,甚至有些学生滥竽充数,不积极主动承担学习任务,过度依赖组内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去完成小组任务.对这种现象应当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控,否则必然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实践(一)准确把握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分组是关键,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分组是小组合作教学的重点.实践中,基于对学生特点的综合考虑,结合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内容,通过合理分组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特点以及学习能力是分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的要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1+1>2的教学效果.若小组成员不和睦或者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组不合理,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当精诚合作,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中,学生的性格会对学生合作学习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分组学习过程中需将学生按照其性格不同进行合理分组.除性格外,还应当充分考虑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内容,若学生对章节数学内容了解比较深刻,则要将学生分在不同小组,避免“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消”现象出现.根据木桶理论,人的成就大小并非取决于其长处,关键在于其短板.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准确把握,可以提高分组的科学合理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实施分组后积极开展组内合作学习活动,先根据教学内容分配学习任务,学生先独立完成任务,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与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合作学习时机.尤其在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先给学生提供任务并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采用小组报告等形式进行组内的合作学习,参与全班的交流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要靠学生合作,而且也应当加强学生之间的组内合作和小组之间的合作,教师在进行组织学生学习的时候,通过两种基本形式进行组间的竞争学习.比如,采用问题方式选择随机提问或抢答等形式进行组间竞争,同时还可以采用测验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全班同学共同完成作业或者是测试题来进行组间的竞争.竞争学习从形式上能够有效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也能够促使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竞争,保证学生的自我竞争和小组竞争发挥必然的作用.(三)评价方式方法应当多元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为此,实践中我们应当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价,鼓励学生提高个人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多元化评价模式建立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虑,要考虑到学生是否对合作学习的目标清晰.实践中,应当摒弃传统的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模式,将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成绩结合在一起,建立多元化的考评机制.三、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标的要求,在现阶段数学教学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和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此来打造高效课堂.【参考文献】[1]张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 ].学周刊,2018(7):23-24.[2]赵玉改.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7):47.[3]宋辉.师生互动探究合作———论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227.[4]赖昌文.阐述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教学策略[A ].《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 ].2017:1.。

浅析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浅析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36神州教育浅析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魏斌山西省潞城市第四中学校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组合作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经验交流的平台。

与传统以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小组合作教学法拥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好处,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好的教学模式。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各位有识之士多多指教,也希望借此文章为众多高中数学教师分忧。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学习,小组成员间共同探讨研究同一个问题,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相互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了解知识内容,起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双赢效果。

一、当前小组合作教学法存在的弊端(一)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度不高高中生学习任务较重,大部分学生在课下不能把较多的精力放在数学学习上,而小组合作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预习知识点,自主学习,并做大量的习题。

这样的话,学生要在教师尚未讲解前就能自学课本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就会缩短,剩下的时间学生小组讨论。

这样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间存在较大差异,难免会使一些学生难以适应,不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

一些学生的性格内向,课前准备不足,课上讨论没有深度等都会导致小组合作的效果不佳。

(二)小组成员的划分不合理小组的融洽配合依赖于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其作用。

小组成员的划分直接影响到小组讨论的效果,只有合理的成员划分,才能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得到进步,提高其学习成绩,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一些小组成员划分不合理的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的 重要 意义 ,并且 举例 进行 了具 体 的说 明 。 关键 词 :中职 ;数 学 ;小组 合作 学 习
作 为 基 础 学 科 之 一 的 数 学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 “ 教 师教 ,学 生 学 ” 已 经不 适 应 现 代 中职 生 的特 点 ,教 法 、学法 的改 革迫 在 眉切 。本 文就 如 何 在 中职学 校 数学 课 堂实 施 “ 小 组 合作 学 习 ”教 学 法

教 学 现 状 及 原 因分 析
学 生普 遍认 为 I : “ 数 学无 实 际用处 ” 。 传 统 的教 学使 学 生 认 为数 学 就 是 “ x + y = z ” ,数 学学 好学 坏对 自己以后 的发展 没关 系或 影 响不 大 。 原 因 :课 堂 上 数 学 知 识 的来 源 和 应 用 介 绍 很 少 ,数 学 的重 要性 ,它 对科 学技 术 的 发展 、其 它学 科 的促 进 和支 撑作 用 没 有充 分体 现 。教师 没 有 认识 到数 学 的广泛 应用 也是 数学 教学 的任 务之 一 。 学 生普遍 认 为 I I : “ 数 学学 习是 很痛 苦 的” 。 原 因 :教 师 教学 方 法 和思 想 不 当往往 使 学 生认 为 数 学 及数 学 学 习很 “ 恐怖 ” ,学 生 缺 乏 学 习 积 极 性 、主动 性 。教 学 过程 中引导 学 生 自主 思考 和开 动
灵感 ,同样 ,材 料也 能 带来 灵 感 。意境 就 是 由这 三 者有 机 结 合得 来 的 。装 饰 艺术 设计 专 业 的 特点 决 定 学生 1 3后 要用 各 种 材料 完成 作 品 ,因此 从 基础 课 开 始 灌输 主 观感 受 的表 达与 材料 特 性 相结 合 的观念 是 很 必要 的 。主观 感 受 既是 对描 绘 对 象 的感 受 ,也 是 对 材 料 的感 受 ,各 种 材料 可 看作 是 表达 不 同感 受 和 表 现 不 同效 果 的 手 段 ,但 只 有 作 者 真 诚 地 注 入 感 情 、个 性 、思想 ,它 们才 有 鲜 活 的生命 力 和 存 在 的 意义 ,才 能营造 出引人人 胜 的意境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应 根 据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 引导 他们 寻找 适合 自己的表 现 形式 ,把风 格 化 的培 养 与基 本 功 的练 习结 合 到一 起 ,锻炼 学 生 对作 品完 整性 的掌 控能 力 ,表 达 要精 准 到 位 ,整 体 与局 部 的 关 系要 协 调得 当 ,哪怕 是一 张 急 就 而成 的 速 写也 应 完 整 和焦 点 突 出 。学 生 有 了这 种 能 力后 无 论 用何 种 材 料做 作 品 都会 比较 自如 。教 师 同时应 鼓 励 学 生尽 早 进行 建 立个 人 艺术 面貌 的探 索 ,个 人 艺 术 面貌 不 是 一 朝一 夕 就 能形 成 的 ,而 是要 通 过 大量 的创 作设 计 实 践 ,才 能 自然 形 成有 别 于他 人 的风 格 ,是从 量 变 到 质变 的过程 。这 一探 索也 许 会 延续 到 学 生 毕 业 之 后甚 至贯 穿其 一 生 的艺 术 之路 。

“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 目标的教学 活动 。 小 组合作 探究式教 学法 ” 而“ 就
是在 课堂教学 中 以小 组合作学 习为依 托 , 开展 探究

师 只是 给学 生一 些事 例和 问题 ,让 学生 自己通 过 阅读 、 观察 、 验 、 考 、 实 思 讨论 、 听讲 等途 径 去独 立
所谓 探究性 学习是指 在学 习概念 和原 理时 , 教 性 学 习 的 一 种 教 学 模 式 。 二 、小组 合作探 究式教学 法” 实施 “ 的 1合理 划分小 组 , . 做好课 前的准备 工作
优缺点 , 提供 了一种可以提高中职生学 习兴趣 , 改善数学课堂教学 效果 ,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的课堂教学模式 。
【 关键词 】 中职数 学 小组合作探究
21年 , 0 1 我校成 立 了题为 “ 中职 数学 高效课 堂 导 思 想 是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学 生 为 主 体 , 学 生 以 让 的策略性 研究 与实 践 ” 的课题 研究 小组 , 针对 学生 自觉 地 、 主动 地探 索 , 掌握 认识 和 解决 问题 的方法
能 够使 学生变 被动 为 主动 , 原本呆 板 、 让 枯燥 的数 概念 。 小组 合作学 习就是 以合作学 习小组 为基本形
学 课堂 变得丰 富 , 高 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效地 式 , 提 有 系统利 用 教学 中动态 因素之 间 的互 动 , 进学 促 改 善 了课堂 教育 教学 效果 。本 文基 于我校 课题 小 生 的学 习 , 以团体 的成绩 为评 价标 准 , 同达 成教 共 组 的教学 实践谈一 些初步认 识 。 “ 组 合 作 探 究 式 延明 . 1韩 大学生 心理健 康教 育 f . 师范 M】 华东 理 , 分 运用 他们 的 自我 实现 需求 , 充 在工 作 中找 到 大学 出版 社 ,07 20 .

谈“讨论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讨论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 选 择 讨 论 法 的一 般 原 则
好 的讨论 的先决条件是参与者对所要讨论 的问 题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具体是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 进行必要 的阅读 ,通过 阅读使学生在 了解的基础上 提 出 自己不懂的问题。 当然这里需要教师的指导 , 教 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 预习 , 查找 自己所需 的资料 , 弄懂课文 的主要内容 , 弄清文章的前后关 系, 理清数 学逻辑 思路 , 画 出 对 课 文 不 懂 的地 方 , 做好标 记 , 以 便在讨论时提 出。有一 次 , 我在听《 一元二次方程的 解法——公式法》 一课时 , 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 课文 , 然后提 出 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 这里让学 生 提 出不 懂 的 问题 没有 错 ,关 键 是 应 该 让 学 生 在 课 前对 问题有大概的了解 ,这样学生的时间会更 多地 运用在讨论上 , 而不是对问题的提出上 。 务必使学生 在 课 前 预 习课 文 ,对知 识 了然 于 胸 ,对 于 不会 的 问 题, 要 在课 文 中标 出来 。 要 讨 论 的 问题 , 要 求 学 生 在 课前就 已知道 , 有所准备 。这样在上课 时, 学生就知 道 自己该如何发言 , 该提出哪些 疑难 问题 了。
3 . 分 组 的 准 备
从学生基础 、 性格差异 、 男女 比例考虑对学生进 行分组 , 以4 — 6 人为宜 , 人太多讨论听不见 , 人太少意 见容易统一 ,要使学生在本小组 内感到愉 悦 ,有帮 手、 有朋 友 、 有“ 老师” 。 为 了取 得 最 佳 的合 作 学 习 效 果, 每个学 习小组应 由能力不同、 性格各异的学生组 成, 为了使合作成功 , 还必须使学生在本组 内感到愉 快 。为此 , 组建合作小组之前 , 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 每个学生 的能力 、 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 际关 系, 应当 清楚学生愿意和哪些 同学一组 。 分组时 , 教师应尽可 能给予照顾 ,使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 伴和他同 组, 促 进小组 内部有效合作。

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摘要: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下关于探讨式教学、概念性论述等相关理论;然后分析讨论模式在小学数学中应用时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来解决问题;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策略一、引言小学数学教学中,讨论式学习法的运用十分广泛。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教师对课堂上学生进行分组时过于注重形式和知识点的传授,导致小组成员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合作关系;由于每个人所认识到不同方面因素以及生活环境等都有所不同造成了个人能力发展不均、成绩差异较大等等诸多情况下,讨论式学习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分组任务。

二、理论基础(一)数学课堂概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概念和定义的混淆,这给教师开展讨论造成了很大困难。

而引入一个新课题—“猜想”是小组合作探究之后的产物。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猜词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提出问题并验证猜测是否成立?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想到过或看过的话题进行归纳总结;接着大家一起将所得到结果互相分享起来,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即学生在讨论中说出了什么)等等。

(二)讨论式教学法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比较小学数学课堂中讨论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力。

在应用过程上更加注重师生之间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比单纯讲授法更能提高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思维能力等各方面发展水平;也能让老师更好地掌控整个知识传授环节;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重点难点,并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纠正[1]。

(三)教学法与小学数学课堂之间的关系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运用方法包括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

案例分析显示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取得了积极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不可或缺,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互动、合作、学习效率、团队合作能力、具体运用方法、案例分析、重要手段、学习体验、学习兴趣1. 引言1.1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让他们通过交流讨论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互相补充不足,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方法包括分组讨论、小组作业、小组项目等,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1.2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一小组学生共同合作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学习等方式,达到共同学习目标的目的。

这种学习方式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与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倡导学生之间分享知识、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工,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与同学们的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3. 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进行讨论和交流,相互学习和分享,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帮助,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1. 合理组建小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地组建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来组建小组,使每个小组内的学生水平相对均衡,以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相促进。

教师需要在组建小组时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使每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相互协调和合作。

2. 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清晰地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明确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责任和任务,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3.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4. 定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定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高,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讨论教学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讨论教学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预习 , 在预 习的基础上 找几个学生 询问感兴趣 的问题 , 使教师 性和创造性 。再者 , 要尊 重学生 。 让他 们畅谈 自己的发现和想
有一 定的把 握 ; 最后 , 能体 现一定 的数 学思想 , 以提高 学生 的 法 , 不要 因为 学生的观点不对 、 不 好或不符 合老师 的思路就 中
有 效的讨论应 是全生参 与的讨论 ,如 果只是 小面积 的讨 首先 , 教师要努力 成为学生 的良师 益友 。 教 师应积极 地参 与到学 生 的讨论 中 , 成为学生 的伙 伴 、 合作 者 , 要适 时给 予一
定的指导 。其次 , 要多一份容 忍 。 对于 讨论 中一些不理 想的表
能力而讨 论等等 。 所 以要 精心准备 讨论 内容 , 选择 讨论内容必 论 , 哪怕讨论再积极 也不是成功 的讨论 。
先 讨论分配方法 到底重不重要 , 再 讨论哪些 方 交换每人仍 然只有 一个 苹果 ; 而若是思 想的话 , 每人都 会有两 学生展开讨 论 ,
个思想 。 由此可看 出 ,通过讨论 可以使学生 更有效 的获取信 程用分配方 法解 简单 。经 过积极认真 的讨论他们 认为分 配方 息, 再经过分 析 、 转化 、 吸收 , 得到新 的认 识 。而让 学力各不相 法是重要 的 , 没 有分配方法就 没有公式法 。 这一及时 的讨 论不
讨论教学 法在 中学数学课堂 中的运用
青 海 省泽 库 县第 二 民族 中学( 8 1 1 4 0 0 )娘 吉加
课 堂讨论能有 效的促进 学生思维 的发 展 , 共 同进步 。 曾有 再 用它解方程 了 。 ” 马上其他 同学都表示有 同感 , 议 论起 来了 。

位哲 学家说 过 : 你 有一个 苹果 , 我 也有一 个苹 果 , 我们彼 此 这是在我意料之 外的 , 我没有针对性 的给予 回答 , 而是干脆 让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年第4期教育教学1SCIENCE FANS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以及系统化学习方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良好的数学思维可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数学教师的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在系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同,往往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其培养数学思维。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自主探索学习,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1]。

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上存在学习效果相对低下等问题。

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是新课标下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小组合作模式是以班级授课为基础,将学生按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组,互帮互助、自主探索学习,以群组学习带动整体学习。

小组合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践2.1 科学分组,合理划分组员角色分组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法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分组是非常关键的。

若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必须在分组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特别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若将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者性格不合的学生分在一组,会拉低整体教学效果。

因此,一个合理的数学合作学习小组,应由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数学成绩水平的学生组成[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讨论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具有形式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控制的特点,很多中学教师因对小组讨论学习的意义把握不准确、理解不深刻,对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的实施技巧运用不恰当、不到位而未能完全发挥小组讨论教学法的作用功效.针对这一情况阐述和分析小组讨论教学法的应用.关键词:小组讨论;中学数学教学;应用1小组讨论教学的定义通常认为,小组讨论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但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实质是一种混合教学方法[1],属于讲授式、合作式、基于问题式教学的结合体.即以教师讲授和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法,并根据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能更好地完成传统教学中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小组讨论教学的理论依据、应用意义和有效教学评估2.1理论依据和应用意义新课改提出: 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说明新课改着重改变我国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法,这样一来,探究式学习法必然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而要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法的优势,必须要大力开展合作形式的教学方法,于是囊括讲授式、合作式、基于问题式教学法的小组讨论教学法在中学得到了教师们的青睐.我认为小组讨论教学至少建立在以下两个理论基础之上:(1)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方法是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小组讨论教学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合作学习理论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 首先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全班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基于以上理论,小组讨论教学改变的班级内学习的竞争关系,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相互竞争的关系,同时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同时,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会. 可以避免“少数学生争台面, 多数学生作陪客”的现象, 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并且淡化了教师的权威和促进了教师主导性角色的转变.2.2小组讨论教学的有效教学评估实施“小组讨论教学”除了完成教学目标外, 还应该达到一些教学内容外的目的,才能算是一堂有效的小组讨论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的有效性评测可参考以下几点:(1)本次课堂教学是否培养的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2)本次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3)本次课堂教学是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本次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和谐教学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5)本次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6)本次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7)本次课堂教学是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8)本次课堂教学是否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学生社会技能的进步.在小组讨论教学中,满足以上八点的并且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我们就称之为有效的.3有效小组讨论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提及小组讨论教学,不由自主的想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动不动小组讨论一下,在公开课中,尤其喜欢动用小组讨论,把小组讨论看作是克服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的法宝,教师在一片虚假繁荣的热闹声中自我感觉良好. 殊不知, 很多学生不知从何讨论,更有调皮的个别学生把讨论当成是趁机聊天,滥竽充数的良机. 这样的小组讨论表面看来场面热烈,但实效性并不强. 为了使小组讨论教学真正体现时效性.就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想法:3.1 内容的选择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用小组讨论教学法来施教的.我们可以将学习的结果,即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一类是:事实、规则和动作系列.另一类是:概念、模式和抽象概念. 针对这两类教学内容可有两种教学方法,第一类的直接教学方法和第二类的间接教学方法[2]. 小组讨论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 以讨论为主的一种学习方法, 属于间接教学的范畴,针对的是第二类教学内容,使用在第一类教学内容上只会使是徒劳.因此,在教师确定选择小组讨论教学之前,必须认清教学的内容属于什么类型.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掌握所学内容不仅仅是需要事实、规则、和动作系列,更多的需要概念、过程、意义和理解,那么在教师能够提出一个较好的具有可讨论性的问题时,就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教学法.例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第四章4.3.1节“空间直角坐标系”. 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相关定义、如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意义. 以上内容都属于事实、规则(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相关定义、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意义)和动作系列(如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故本节内容的教学不适合使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再如,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中第二章2.2.1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节的主要内容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定理的运用.与上例内容的形式相近,但与上一例子中的区别在于: 2.2.1节中的“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人们总结归纳后得出的,不仅仅是事实和规则. 因此,此节内容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具体教法可参考下例简要教案.例1: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中第二章2.2.1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简要教学设计.3.2 问题的设计小组讨论教学中,问题是讨论的关键,是讨论式教学的主体,问题设计的质量关系教学的效果. 有效的问题设计,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促进师生的互动. 有关问题的设计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挖掘教材设计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中既定的知识点转化为问题让学生讨论,能够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小组讨论教学中运用教材重点巧妙设问,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 这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教材重点处设置问题,要求老师不仅要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 而且要紧扣教学目标.小组讨论教学中的问题在把握重点的同时还要立足突破难点. 教材中的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 瞄准难点进行设问讨论,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2)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 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 强加于学生, 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 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 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数学对象和理想化的数学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 因此,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 提取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型.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也就是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处理能力.(3) 把握深度设计问题、可讨论性强这一点很显然,在问题的深度方面,若问题太浅显,问题本身不具有可探讨性,学生们能很快能想出结果,这样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学生必然觉得很无聊,就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问题之外,使讨论只剩下空壳.反之,如果问题太深奥,可能导致学生望而生却,即使全身心的去思考、讨论,最后还是得不出结果,必然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讨论起了反作用. 同时,在问题的广度方面,广度较大的问题若不加以限定,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脱离教学的内容. 广度较小的问题则会导致小组成员想法相似而无讨论可言. 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因此,小组讨论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比平常提问更具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在例1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的重难点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判断定理的理解、发现和应用. 教学设计中学生讨论的问题体现了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既理解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这正是上文所说的“挖掘教材设计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1中的两个问题是在教材中的探究题上修改加深后提出的.探究题为:“(1)这两条直线共面吗?(2)直线a与平面α相交吗?”. 问题修改后扩大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了可讨论性. 通过对问题(2)的扩充, 大大的加强了问题的深度. 若只扩充问题(2), 学生们恐怕难以找到该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又对问题(1)加以扩展, 让学生先抓住两线共面的关键点, 从而证明直线a与平面α不相交. 这就要求设计问题时要把握深度,具有可讨论性.综上所述,在小组讨论教学中, 通过问题创造一个有利于开发、发展学生潜能的环境,是体现小组讨论教学真正意义、潜在价值必不可少的部分.3.3 合理的分组小组讨论学习中, 小组是讨论学习的载体. 一个和谐、积极进取、具备一定实力的小组是完成讨论学习的关键因素.对于人数分组问题,通常认为,4-6人一组为宜,具体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定.人太少,不利于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互相帮助;人太多,不便于管理,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的充分展示, 学生间的互动得不到全面体现.在小组的组建上, 应该采用均衡编组原则, 尽量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根据性别、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组内各成员主动参与讨论,即满足“组内异质”. 而“组间同质”, 则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 以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能力相当, 以便于对比评价. 这就考验教师在分组前对学生全面了解的程度,包括家庭情况、生活习惯、个性品质、学习成绩等. 综合以上因素后根据学生能力差异作适当的搭配, 让学生间的优势得到互补, 以促使他们共同进步. 在满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下,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 以提高小组成员间的默契和学生的兴趣.小组应选出一位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能组织全组人员有序的开展讨论交流.在我顶岗实习期间, 初次实施小组讨论教学法时, 提出问题后直接相邻两排的位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这样随意的分组导致了讨论过程的失控, 由于前后排的同学都很熟悉,平时打打闹闹的, 讨论时更是异常活跃, 但活跃也导致了一些问题. 有的小组表面上活跃,其实所说的都与讨论的内容无关. 还有就是讨论的结果参差不齐. 有的小组由于都是能力较强、学习较好的,很快就得出了结果.也有的小组普遍学习较差,虽然认真地讨论思考,但任然没有得出有用的结果.这就导致了部分同学有较大的挫败感,失去讨论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按照以上所述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首先将全班59人按成绩分为5个阶段,即成绩第1名至第12名为第一阶段,第13名至第24名为第二阶段,以此类推第五阶段为49名至59名.分组时每个阶段的学生各选取一名组成学习小组.由此产生了11个5人小组和1个4人小组.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生活习惯、个性品质等)来调整各个小组(也可以参考学生的意愿调整). 例如一个5人小组成员在班上的成绩名次分别为2、16、25、41、52. 可将排名16的学生换为同属第二阶段的13至24名的学生中的任何一位.这样的分组既保证了各小组总体水平一致,又保证了小组间各个同学水平的差异性.这样的分组,同学们既不会讨论无果,也不容易提前得出结果而无所事事.3.4 讨论中时时关注督导小组讨论问题的过程,是小组讨论教学的主体部分. 要强调的是,此部分并不只是学生在讨论交流, 教师也必须参与其中. 教师应该时时关注,及时督导.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不能走到哪个小组,就指导哪个小组. 这样的指导过于随意,缺乏目的性.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师生、生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 教师是学生小组的指导者与合作者, 应对全班整体的、各小组的讨论仔细观察和分析, 及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和适当的介入讨论. 以下归纳了几点教师应该介入的情况以及处理的思路:(1)连续几个人的发言离题太远.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停下来,稍加提示以调整讨论的方向.(2)发言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 教师应该弄清原因. 若学生无思路,教师可以临时设计几个阶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3)个别学生唱独角戏或者个别学生不参与讨论. 可要求发言者概括其主要观点, 也可调整发言的次序. 对不参与者可要求其从简单问题入手,以提高其自信鼓励发言,维持讨论的正常进行.(4)无人发言. 在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合适的前提下, 等待超过一分钟左右仍然无人参与讨论, 教师要询问沉默的原因, 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此时要避免要求害羞的学生回答, 因为大多数人,甚至那些善于言谈、自信心强的人都有点怯于打破沉寂.(5)出现争执. 此时,首先教师要确保自己的确理解学生的想法. 不偏向任何一方,对各方争执的焦点问题适当提示, 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 主要充当听众, 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 但教师在保持沉默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要做讨论笔记,以便必要时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3.5 讨论后评价与总结讨论完成后,教师总结评价往往是整个小组讨论教学的点睛之笔. 若对学生的点评不当, 很容易使学生失去自信和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失去意义,最终功亏一篑. 因为小组讨论学习使学生得到的潜在收获会大于可见收获. 学生对学习态度的改变、思维活跃性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这些都是不会在讨论结果上直接体现的,所以对学生的讨论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价,不能仅仅看其讨论发言的多少、讨论发言对问题解决的有用性来定性, 还应该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等方面来评价. 以下是本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的参考因素的个人观点:(1)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2)学生是否乐于与其他组员合作,是否愿意与组员交流自己的想法;(3)学生能否找到了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尝试了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4)学生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5)学生是否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是否在与其他组员的交流中获益;(6)学生是否会反思自己思考过程.另外,参与评价的成员,可以不仅仅是教师,可采用小组自评,别组他评,形成人人参与评价的互动局面, 让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加深理解、沟通和包容, 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信任, 懂得成果的分享. 听取别人发言的良好品质, 也指导学生建立起合理的评价机制.学生由传统被动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下转变为主动的讨论式教学模式,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主动性本就受到抑制, 在总结评论的时候,更应该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不宜批评.我在实习时,实施例1的教学时, 就有两个小组未能解决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其中的一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积极主动的思考,互相交流,做了多种尝试后离最终结果仅仅是一步之遥. 讨论结束后,通过组间的讨论结果分享,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恍然大悟,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认为这样的小组的讨论学习是成功的,他们都认真的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最终他们也完成了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讨论学习的态度认真积极.4概括总结实施有效小组讨论教学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教师首先应从主观上提高认识. 小组讨论不应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不应成为公开课教师用来调整自身教学状态和讲课进程的工具, 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高度上去提高认识,考虑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要合理地驾驭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必然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3]在教师的知识储备方面, 教师需对讨论的问题本身、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经验、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具有较宽厚的知识储备, 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当的指导, 才能应对讨论中出现的一些无法预测到的问题. 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的能力方面:在教师设计课小组讨论教学的教案时,主要体现出本身的“研究”能力, 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符合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来给学生讨论学习. 要具备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善于总结学生学习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及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悟、困惑和灵感. 而在实施小组讨论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体现教师在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两个方面的能力. 这两点能力的提高需要平时教学活动的积累和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沟通.在教师的情感方面: 真正的课堂讨论是将课堂主体的地位完全地赋予学生, 教师提供适时的帮助和给予适当的指导. 如果讨论只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的重复书本内容或者不加限制地随意发挥, 那么这样的课堂讨论只是流于讨论的形式,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碰撞. 因此, 教师首先要调整的是教师观和学生观,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过程. 其次必须足够重视讨论本身的作用并进行精心的准备.当然,也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抱以期望并关注学生取得的实质进步.总之,小组讨论不应该仅仅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或摆设,而要显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因此,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在此基础上,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参考文献[1] 张蓉,左晓园.试论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1-163.[2] 加里•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74-206.[3] 方艳. 小组讨论教学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J].中国教师.2010,(10):38-40.[4] 卢子洲. 实用教学新法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16-133.[5] 沃尔什(美),萨特思(美). 优质提问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7-85.[6] 陈永康. 数学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有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数学.2011,(2):149-150.[7] 曹志仕.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组讨论问题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2006,(8):23-24.[8] 陈淑英. 初中科学教学中小组讨论的微调与优化[J].教师教育.2010,(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