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及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097d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b.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筹集资金而设立的专门平台,用于发行债券及进行其他形式的融资活动。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渠道,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防范和控制。
一、风险分析1. 信用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是以地方政府信用为支持的融资主体,受到地方政府主体信用影响。
在一些地方政府信用较差或财政状况不佳的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一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违约,将对地方政府信用和债务偿付能力造成重大冲击。
2. 流动性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借款期限较长,而资金用途的回笼周期相对较长,存在着债务偿付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支持的风险。
当还款期到来时,如果无法及时回笼到期债务所需资金,将引发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难以履行偿还义务。
3. 利率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而债券的利率通常是固定的,存在着利率上升导致债务成本增加的风险,一旦出现利率上升,将增加融资平台的融资成本,从而加大偿债的压力。
4. 政治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活动与地方政府息息相关,政策变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可能对融资平台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旦政策出现变化或者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甚至面临违约风险。
5. 操作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涉及大规模的财务交易和资金管理活动,需要面对大量复杂的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工作。
一旦管理不善或者出现操作失误,将导致融资平台面临巨大的操作风险,可能对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二、防控措施1.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等,确保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2. 严格融资准入机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建立起严格的融资准入机制,加强对融资项目的审核和评估,降低信用风险,提高融资质量。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与监管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与监管](https://img.taocdn.com/s3/m/050ac55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e.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与监管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其管理和监管也成为了日益重要的课题。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基本情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筹措资金而设置的专门融资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债务管理条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种类包括两类:一是地方政府控股的、直接或间接参股、注入资本或依托出资的设立的法人单位,如城市投资、城市开发、产业投资等;二是地方政府设立、授权、管理的特殊目的机构,如建设基金、担保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等。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融资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融资过程的透明度不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采取的是商业模式,为了求得融资成功而进行一些虚假宣传,往往忽略了信息公开透明,导致不透明的融资过程。
2. 评估制度不完善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评估标准不清晰、不客观、不科学,评估人员的水平和质量也面临着挑战。
3. 经营管理的滞后与不规范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管理滞后,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模式不规范,导致其成为了诸多问题的源头。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问题一直是热点话题,监管不当往往会导致风险的不断扩大。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管责任的不清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责任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相关责任制度尚未彻底落实,导致监管责任不足。
2. 监管标准的不同目前各级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标准尚未达成一致。
不同版本的监管标准会导致监管的不同,使得监管效果降低。
3. 监管手段的滞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手段在实际运用中缺乏力度,监管法规不够完善,善意监管不够到位,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和运营的连贯性和有效性缺乏保障。
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与监管建议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以下建议:1. 提高公众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认知度,增加融资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尽量降低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债务风险管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债务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2cde0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4.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债务风险管理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举债的主渠道。
通过发行各种融资债券等方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
但是,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带来的债务风险也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成为地方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特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政府债券、土地出让金、财政专项债券等多种方式。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活动具有资金规模大、债务期限长、融资成本高等特点,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债务风险。
首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政府信用为背书,因此其债务风险几乎可以看做是政府债务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政府的信用状况将直接决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
当政府出现信用问题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将会受到直接影响。
其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较大,且大多数是长期债务。
这种债务特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流动性较差,并且不同于企业债务中的纯信用风险,而存在着违约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
最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结构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政府债务的信用是通过财政收支状态和政府财产等财务能力来保障的,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则是通过其所持有的资产和项目来保障其债务的信用。
当这些项目或资产的流动性存在问题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会进一步上升。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手段。
主要包括加大政策支持、优化融资结构、强化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定相关法规等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融资政策,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
政策支持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优质资金来源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升信贷等手段,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更加优惠的融资条件。
其次,政府需要通过优化融资结构来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法律风险及对策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法律风险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92953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9.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法律风险及对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政府机构为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及其他公益性项目而设立的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法律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法律风险及相关对策。
1. 法律监管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筹集资金而设立的平台,涉及的资金规模较大,如果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容易导致资金被挪用、滥用等问题。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相对薄弱,难以有效监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往往缺乏透明度,相关信息、资金流向、项目进展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足,容易引发社会公众的质疑和批评。
而缺乏透明度也容易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导致资源浪费、腐败等问题的发生。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筹集资金往往需要大量借款,一旦债务违约或者无法偿还,将对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政府机构造成重大财政压力。
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透支、违规担保等行为,加大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比如超范围、超权限、超额度挪用资金等问题,将面临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一旦被行政、司法机关追究责任,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相关部门应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法律监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制度、运作机制、信息披露要求等内容,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其行为。
2. 提高法律透明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包括资金来源、项目进展、资金运用情况等内容,增加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了解和信任,提高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3. 规范法律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借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避免违规担保、透支、逾期等行为,严格控制债务风险,确保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4. 加强法律宣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其管理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其行为,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与监管措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与监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e8d54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4.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与监管措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载体,承担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责任。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运作机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障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监管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来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
本文将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监管措施。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1.过度债务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依靠贷款和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的背书责任,加上发展规模庞大,可能导致融资平台过度债务问题。
一旦融资平台无法偿还债务,将给地方政府和金融体系带来重大风险。
2.信用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一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工具,往往借助地方政府名义进行融资。
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并非明确承诺,市场对其信用评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带来了信用风险。
一旦融资平台的信用受到影响,将会导致融资渠道紧缩,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流动性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以长期项目融资为主,但资金运作和项目收益的时间不一致,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
当融资平台在面临偿债压力时,可能会出现资金回笼不及时的情况,给机构和债权人带来流动性风险。
二、监管措施1.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部门应当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充分披露其债务、资产负债表、经营状况等信息,包括融资平台背书责任和相关风险提示。
同时,建立信息公开平台,提供各方查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息的渠道,以便公众监督和评估其风险。
2.完善评级体系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评级体系,通过评级标准、评级过程等规范评级工作。
评级机构应当独立、公正地进行评级,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供投资者和市场参考。
3.严格审查审批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审查审批程序,确保资金用途合理、项目可行性良好。
设立专门的审批机构或委员会,对融资平台的融资计划进行审定,避免不必要的金融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与风险控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与风险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06b94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8.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与风险控制第一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借资金成立的法人机构,用于为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筹措资金。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会通过债券发行、贷款、信用担保等方式融资,并将所筹措的资金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领域。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早已成为国家金融体系行稳致远的时代之题。
第二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
内部管理主要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资金管理等方面,外部监管则主要由监管部门实施。
在公司治理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依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设立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公司的内部控制则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同时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发起人、管理层及员工,尤其是财务人员应独立、公正和负责的执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资金运转监控、资金流水监管、应付账款控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自权责,避免资金被滥用或流失。
第三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之一。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三种。
在信用风险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主要的客户是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
地方政府的信贷风险直接关系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
因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通过完善信用评级机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措施,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建立健全货币流动性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资金运作,提高流动性保障水平,切实避免信贷机构的连锁反应,保证融资平台正常运营。
在市场风险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加强对于市场变化的监测和预测,合理分散风险,提升风险抵抗能力。
第四章:结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合理控制其风险是其长期发展的关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d9a5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e.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筹集建设资金而设立的专门实体,用于发行债券、吸收存款、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有效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1. 债务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随着债务规模的增加,债务风险将逐渐显现。
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庞大,可能导致债务违约的风险。
债务的高比例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和偿债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正常运转。
2. 信用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享有地方政府信用支持,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和管理能力有限,导致信用风险的存在。
一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因项目投资不当或者经营不善而出现亏损,地方政府可能出现无法支付支持的情况,从而导致信用风险的出现。
3. 流动性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面临着资金流动性问题,由于资金的长期绑定和项目的长期回报周期,导致资金的流动性较差,一旦发生资金短缺或者资产变现困难,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链断裂,从而影响其正常运营。
4. 利率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通常是以固定利率进行发行的,一旦市场利率出现大幅波动,将会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造成一定的冲击。
尤其是目前国内外市场利率普遍处于低位,一旦市场利率上升,将可能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偿债成本增加,从而增加了偿债的难度。
1.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流程等,从制度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
2. 加强内部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会计核算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建立绩效评价机制等,以增强对内部风险的监控和控制能力。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政府政策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政府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3400056852458fb770b56a8.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政府政策建议作者:周雪敏李昌容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05期摘要:为了让中国的经济摆脱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提高经济效益的政策,也因此使得我国的债务节节攀高,使得我国财政负担加重,而且融资平台在负担了的大量公益活动的同时,运行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进一步的影响我财政的发展。
因此,本文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风险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政府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政策建议融资平台主要是政府为了鼓励企业的发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金融贷款机构,然而我国的四亿经济复苏计划使得国家负债在短短两年之内迅速的增加了68%,大量的财政负担让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无论是平台公司缺乏有效的还款管理机制,还是地方政府过分的依赖于土地资源等都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发展受阻,因此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确保政府的融资平台得以正常运行,找出融资平台出现风险的原因迫在眉睫。
1.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的原因1.1财政权力与行政权力不相等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都会依赖地方的税收,然而我国的财政税收大部分都划归于中央财政,如今能纳入地方政府的地方税税种主要是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收入不稳定的税种,而且这些税种不仅难以征管,而且税收收入间隔时间长,令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利不断地下降,同时,在收入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还必须响应国家政策的实施,入不敷出的现象普遍存在着,而且为了使得项目有足够的资金得以运行,政府不断地扩大融资渠道,依赖着融资平台的融资,最终使得债务水涨船高,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发展,1.2地方政府过于注重政绩每一年上级政府都会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进行考核和评定,而且考核偏向于地方的经济目标达成,这就使得了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自身政绩,不顾实际情况大肆的扩大融资规模,在项目的选择上偏重于应付上级考核而忽视了真正盈利的项目,以营造出地方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现象,因此,这种错误的举措导致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泛滥冗杂,增加了地方的财政困难。
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的监管风险与政策合规建议
![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的监管风险与政策合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45d200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d.png)
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的监管风险与政策合规建议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投资平台公司逐渐在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投资平台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监管风险和政策合规的挑战。
本文将对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的监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合规建议。
一、监管风险分析1.金融风险国有投资平台公司作为金融机构,承担着融资、投资和债务管理等多重职能。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其资金流动性、风险控制以及资本充足等方面的监管,避免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
2.市场风险国有投资平台公司常常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的投资,市场风险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投资决策的审查和评估,确保投资方向和策略的合理性,降低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3.运营风险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的运营风险包括管理风险、组织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等。
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监管,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二、政策合规建议1.加强监管为了降低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的监管风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司的合规运营。
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监管规定和监管指导,明确公司的权责边界和行为规范,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执行机制。
2.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可以为国有投资平台公司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其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给予国有投资平台公司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和优惠政策,鼓励其参与重点领域和创新项目的投资,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信息披露为了提高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的透明度,监管部门可以要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工作,确保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
可以建立信息披露平台,定期公布公司的财务报告、经营数据以及重大事项等信息,增加公司的信息公开度。
4.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国有投资平台公司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实体,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估和监督,鼓励公司开展慈善捐赠、环境保护和员工福利等方面的活动,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形象。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政府政策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政府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3926f9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b.png)
金融天地29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政府政策建议孙 彪 常州金坛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如今地方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关部门不断致力于金融体制的改革,他们不断创新,尽力从各个方面争取资金,以此来推动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在此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政府的负债不断增多,压力也越大,这给经济的发展和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一些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本文立足于此,进行了有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这些研究能够对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政策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6-0291-01引言地方政府有类似的投资,但基于风险的目标通常考虑投资和融资的好处以及投资和预先融资融资的使用。
资金的合理化使用为了分析投资和融资风险,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理解,并着重于风险管理措施,以实现目标。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风险的原因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不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是国家的唯一所有者,但市场竞争不足,平台运行和风险管理存在固有的不足。
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地方政府和平台通常是两套品牌,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由地方政府官员领导任职,员工偏好影响融资平台的业务决策行为,并经常决定关键项目的投资政策。
管理层缺乏商业运作所必需的管理知识和风险意识,董事会无法做出决策,审计委员会不能履行相应的监督职能,以及投资和平台融资效率很低。
因此,平台公司没有专业的资金管理能力,平台项目的运作不规范,平台管理混乱,公司财务成本增加,此外,资本链产生破裂的风险也是地方政府投融资产生风险的原因。
2.对外担保管理不规范造成融资平台责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外担保管理的不规范。
本地平台的融资过程可以使用公司之间的财务或相互担责来进行财务担保,其中可能包括当地土地转让费,公司资金,项目建设进度和国家政策。
与循环问题密切相关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违约。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0028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e.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逐渐成为新型融资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筹措资金,并向社会融资的平台,通过融资平台分担风险,化解债务风险、提升投资回报,缓解财政压力。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融资成本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深入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措施,对于改善地方政府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确保地方政府债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1. 融资成本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多是通过发行债券、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融资成本是首要的风险之一。
融资平台所支付的利息成本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影响到项目的实际收益。
随着市场的波动,融资成本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导致融资平台的负担加重,甚至影响到还款能力。
2. 信用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是指发行人无法按照债务融资协议的约定履行还本付息义务,不能按时足额清偿债务,从而导致债权人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受地方政府担保、项目收益、流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违约,将造成严重的金融风险。
3. 流动性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要面对资金流动性风险,即资金需求与资金来源之间的不匹配风险。
一些融资平台可能存在长期债务和短期资金之间的不匹配,在还款时出现资金断裂的风险。
尤其是面临资金周转的压力时,流动性不足将对融资平台运营带来威胁。
4. 利率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通过发行债券、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对融资成本和还款压力的影响。
当利率上升时,融资成本将增加,还款压力将增大;而当利率下降时,融资成本将减少,项目收益将受到影响。
融资平台需要有效应对利率风险。
5. 管理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要面对运营管理风险,包括内部控制不力、财务管理混乱、资金管理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融资平台的运营出现异常,进而影响到项目的实施和还款。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327e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e.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许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强了风险管理和监管,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问题1. 隐性债务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难问题而设立的。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往往会通过违规融资等手段,将债务逐渐转嫁至地方政府。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并未将融资平台的债务计入财务报表中,即隐性债务。
隐性债务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还可能会引发外界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担忧,进而影响到地方政府融资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
2. 财务风险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需要通过债券发行等方式融资,这种方式可能会引发债券财务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
如果某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法按期还款,或者发生了其他不可预测的状况,那么它的债券就可能会出现违约的问题,这会给市场带来不良影响。
3. 管理风险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管理上的不规范,也很容易引发管理风险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内部控制不力、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对融资平台本身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1. 加强债务管理为了解决隐性债务问题,地方政府应该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
同时,也应该鼓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将债务逐步化解。
2. 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在财务风险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出现违约等问题。
一是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确保债券的质量和安全。
二是要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融资行为,尽量避免出现投资风险。
三是要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探索新的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3. 提高管理风险防范能力为了提高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所有的融资行为都经过严格审批和监管。
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
![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6696e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8.png)
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而设立的专门机构或平台,主要通过政府债券发行、政府基金运作、政府担保等方式进行融资,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项目。
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本文将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1. 债务风险政府投融资平台通常需要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因此面临着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偿付能力不足,即政府投融资平台无法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
这可能由于项目投资效益不佳、资金使用效率低、债务规模过大等原因导致。
2. 收益风险政府投融资平台所投资的项目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收益,同时收益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旦项目收益低于预期,将导致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下降,从而构成收益风险。
3. 利率风险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往往依赖于债券市场,因此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
利率上升将导致融资成本增加,从而增加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偿债压力,构成利率风险。
4. 流动性风险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需求规模较大,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债券融资和政府拨款。
一旦债券市场不景气或政府财政出现问题,将导致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资金流动性风险。
5. 汇率风险一些政府投融资项目可能涉及跨境融资或收益,因此存在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将直接影响项目的融资成本和收益,增加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经营风险。
1. 加强项目评估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决定投资项目时,应加强项目评估工作,对项目的盈利能力、风险分析、资金回收周期等进行充分评估,确保项目投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控制债务规模政府投融资平台应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避免过度债务对资金偿还造成负面影响。
政府投融资平台应注重债务结构的优化,选择适度期限和利率的债务,降低资金成本。
3. 稳健的财务政策政府投融资平台应制定稳健的财务政策,包括现金管理、资金运作、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以确保平台财务状况的稳健和风险控制。
683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与风险管理
![683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与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e9d1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e.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与风险管理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建设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有限,为了筹措足够的资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运而生。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发起设立,并通过发贷款、发债券等方式向市场融资,以满足政府公共事业发展需要。
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风险,需要加以分析和解决。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研究1.理财产品销售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理财产品风险高,往往成为不良资产的来源。
2015年,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问题,甚至爆雷。
这是由于这些理财产品往往没有经过完整的风险评估和审查,也没有经过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批,导致市场的认可度和风险抵御力较差。
2.过度融资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融资的风险也日益突出。
过度融资会导致平台的财务压力增大,甚至破产。
例如,湖南银行投资贷款发放量过高,导致不良资产率上升,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3.不良贷款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各地项目及企业发放大量贷款,其不良贷款风险也逐渐增大。
当这些企业未能按要求履约,导致无法偿还贷款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不良贷款风险就会不断增加。
4.难以追溯资金流向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模式复杂,融资平台主要运用融资租赁、基金和债权投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资,这种模式的复杂性使公众难以清晰地了解资金流向情况,也难以有效监管。
资金流向不透明会带来资金安全的风险隐患。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需要有科学的思维和完整的管理体系。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1.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排查风险问题。
通过拥有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保持与市场的积极性沟通和交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事半功倍。
2.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建立配套的风险管理体系,综合考虑投资项目、资金流向、财务结构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时识别和解决风险问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48e1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b.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了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防控,可能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分析和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1. 政策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受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
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成本、融资渠道及融资额度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政府曾多次出台文件,要求严格监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以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膨胀。
这种政策风险可能会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资金链断裂或无法获得融资等问题。
2. 市场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行为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
利率上升可能导致融资成本的增加,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到跨境融资的还款额度,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融资平台无法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3. 财务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偿债能力不足、资金管理不当、债务结构不合理等方面。
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财务负担过重、盲目扩张等问题,导致其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偿还债务的能力出现问题。
4. 违约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是其面临的最严重的风险之一。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融资过程中违规行为频发,导致了不良资产的积累,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将会对地方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造成极大的损失,对地方经济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防控为了有效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1. 规范市场准入国家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准入管理,确保融资平台的合法合规运作。
通过设立行业准入门槛,约束相关主体的行为,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避免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融资主体进入市场。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c0311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f.png)
适当拉长债务期限,降低短期偿债压力。
多元化债务来源
积极拓展不同的融资渠道,降低对特定融资渠道的依赖。
创新融资平台投融资模式
推动PPP模式
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降低项 目风险。
探索资产证券化
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进行证券化,提高资 产流动性。
创新融资工具
积极探索绿色债券、项目收益债等新型融资工具,满足不同资金需求。
的作用和风险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 进一步深化对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风险的认识和
理解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 变化,提出更加科学、 合理的政策建议,促进 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01
包括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组织等,确保融
资平台规范运作。
强化信息披露要求
02 推动融资平台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
。
实施分类监管
03
根据融资平台的业务类型和风险状况,实务结构
合理控制债务规模
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合理控制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 。
经济增长风险
03
过度依赖融资平台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波动,甚至出现经济下滑
。
微观风险
债务违约风险
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可能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损 失。
金融市场风险
融资平台的运营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政策风险
政策调整可能影响融资平台的运营和债务偿还能力。
04
政策建议
完善融资平台监管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0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定义和特点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组建的投资和融资平台,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融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6c3f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1.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筹集发展资金而设立的一种特殊融资工具,通常由政府投资主体和专业金融机构合作设立。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平台通过发行债券、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资金来源不明确、权责不清、违规违法行为频发等。
这些问题不仅容易导致资金浪费和风险积累,还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财务稳定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监管政策,能够更好地保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风险防范。
1.2 问题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了筹措资金,进行投融资活动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平台。
在过去几年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防控问题愈发凸显。
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其风险较高,一旦发生问题可能会对地方政府和整个地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深入研究其风险及防控措施,有助于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降低风险,保障地方经济稳定发展。
1395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与监管思路
![1395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与监管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a04dc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4.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与监管思路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这些单位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其运营和发展,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受限以及相关法规的限制,它们往往无法通过传统的金融渠道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始创建融资平台。
什么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一种由地方政府设立或控制的金融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融资支持。
这种机构一般会向金融市场发行债券,然后再通过债券所得的资金来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融资支持。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虽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是这种机构也存在诸多风险。
首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发行的债券的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由于这些机构通常是由地方政府设立或控制的,因此它们可能会将自己的债券评级过高,从而引起投资者过度乐观。
如果这种评级过高的债券出现风险,那么投资者的损失就可能会很大。
其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往往存在担保问题。
由于这些机构通常属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它们不会提供实质性的担保措施。
如果债券出现风险,那么投资者的损失可能会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
最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会出现信用风险。
由于这些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监管方式还不够健全,它们可能存在信用风险。
如果这些机构违约,投资者的损失也可能会很大。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思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存在的风险,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
首先,应该强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务管理。
这些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确保其融资活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其次,应该严格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券发行。
对于发行的债券,应该由独立机构进行评级,并向投资者提供充分的信息。
同时,债券的发行金额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以避免过度扩张。
最后,应该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
监管部门应该定期对这些机构进行审计和评估,查明其风险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及风险管理工作要求概论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及风险管理工作要求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30892c9b84ae45c3b358cc0.png)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二、提升存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风险覆盖定性结论 部分问题答疑
• (1)融资平台接收的关停企业的房地产或动迁企业的房地 产,资产在平台账下,平台企业有完全的支配权,因费用问 题未办理权证过户手续,是否可视作平台自有资产,其变现 收入是否作为平台自身现金流?
• 答:根据银监会34号文的有关规定,房地产资产变现价值的 前提是平台自身拥有房地产使用权证,如因为费用问题平台 不愿意办理权证过户手续,可以考虑通过第三方抵押的方式 将房地产抵押给商业银行,待办理完成第三方抵押手续后可 以作为平台自身现金流。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
二、政策对比及要点 3、细化信贷条件(控新)
投向
前提条件
符合《公路法》的收费公路项目
公司治理完善
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通过且资本金到位的重大项目
现金流全覆盖
土地储备类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抵押担保符合现行规定且存量贷款已在抵押担保、 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整改合格
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且符合中央政策的农田水利类项 目
• 答:目前土地收入记入平台自有现金流的途径有三条:一是 平台自身拥有土地使用权证;二是虽然平台自身不拥有土地 使用权证,但是土地办理第三方抵押给银行;三是符合市政 府有关规定,市区两级土地储备机构承担的用于重大工程项 目(含大型居住社区)的储备土地,并办理完成预告登记手 续的。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二、提升存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风险覆盖定性结论
自有现金流测算口径(上海银监局解释)
• 专项规费收入:目前上海专项规费收入主要是指车辆通行费, 其他地方政府出具如土地出让收入指向证明或者建立的专项 偿债基金等均不能视为专项规费收入。
• 特殊情况:虽然平台企业自身不拥有土地使用权证或房地产 权证,但是平台公司以该土地或房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 且抵押手续完备有效,同时该抵押物非用于公用设施并具有 交易价值的,该抵押物的资产价值可视为平台公司的自有现 金流,参照近年周边实际房地产成交价格对抵押物资产进行 价值测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未落实合法有效抵质押担保措施
9
流动资金贷款未整改为项目贷款
10 贷前调查不到位,向已完工项目发放项目贷款
11
存量搭桥贷款未及时落实后续融资
2
项目批件不规范
12
流转固不符合项目贷款条件
13
整借整还贷款还款方式未做及时调整
14 新增贷款合同约定用于置换他行到期贷款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二、提升存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风险覆盖定性结论 可以计入现金流的还贷资金来源(银监办发【2011】191号文)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二、提升存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风险覆盖定性结论 部分问题答疑
• (2)BT项目收入是否应视作平台经营性现金流?签订合同 受托进行土地前期动迁的平台,类似于BT项目,其收入确定, 应视作平台经营性现金流?
• 答:如平台企业是通过市场手段招投标取得的BT项目,同时 平台与政府之间签订了工程进度、还款计划以及违约责任等 条款的正规BT合同,其收入可以视作平台经营性现金流;如 平台企业未通过市场手段招投标,只是简单政府进行委托, 其收入不能视为平台经营性现金流。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
二、政策对比及要点 4、分类缓释存量贷款(降旧)
对存量平台贷款,根据现金流覆盖程度及项目建成达产等情 况,提早做好相关安排,分类妥善处理存量贷款的集中到期还款 风险,平滑和缓释贷款风险的集中暴露。
自身现金流覆盖 情况
100%覆盖
100%覆盖
100%覆盖
不能100%覆盖 不能100%覆盖
借款人资产负债率低于80%
工程进度达到60%以上,且现金流测算达到全覆盖的 融资平台存量贷款中需要财政偿还的部分已纳入地
在建项目
方财政预算管理,并已落实预算资金来源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
二、政策对比及要点 3、细化信贷条件(控新)
根据《意见》要求,以下三类授信业务由总行集中审 批:一是仍按平台管理类客户符合《意见》规定条件的新 增贷款;二是符合再融资条件的融资平台客户在原有贷款 额度内的再融资;三是符合重新确定贷款期限条件的融资 平台客户贷款期限调整。(建总函〔2012〕210号)
上海银监局下发《关于平台贷款政策的有关口径》
上海银监局下发2011年各季度融资平台贷款现场检查情况 的通报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
二、政策对比及要点 1、“降旧控新”总体目标不变,融资平台包括仍为平台
(监管类)和退出平台(监测类)两类。 根据总行转发12文件(建总函〔2012〕210号)要求:
“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进行信贷三分类管 理,并以此作为信贷审批的依据,分类结果由各银行自主 决定。 所有“维持类”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年初水平, 对于维持类平台,各银行可以新发放贷款,允许收回再贷, 但是贷款余额不得增加。 不得向“压缩类”融资平台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各银行 对“压缩类”平台要做到“只收不贷”。
二、提升存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风险覆盖定性结论
自有现金流测算口径(上海银监局解释)
• 专项规费收入:目前上海专项规费收入主要是指车辆通行费, 其他地方政府出具如土地出让收入指向证明或者建立的专项 偿债基金等均不能视为专项规费收入。
• 特殊情况:虽然平台企业自身不拥有土地使用权证或房地产 权证,但是平台公司以该土地或房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 且抵押手续完备有效,同时该抵押物非用于公用设施并具有 交易价值的,该抵押物的资产价值可视为平台公司的自有现 金流,参照近年周边实际房地产成交价格对抵押物资产进行 价值测算。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二、提升存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风险覆盖定性结论 部分问题答疑
• (1)融资平台接收的关停企业的房地产或动迁企业的房地 产,资产在平台账下,平台企业有完全的支配权,因费用问 题未办理权证过户手续,是否可视作平台自有资产,其变现 收入是否作为平台自身现金流?
• 答:根据银监会34号文的有关规定,房地产资产变现价值的 前提是平台自身拥有房地产使用权证,如因为费用问题平台 不愿意办理权证过户手续,可以考虑通过第三方抵押的方式 将房地产抵押给商业银行,待办理完成第三方抵押手续后可 以作为平台自身现金流。
借款人自身经营性收入 明确归属于借款人的专项规费收入(范围小,只含道路通行
费等少数规费) 借款人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自有资产可变现价值
不得计入现金流的还贷资金来源 政府提供的信用承诺 没有合法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预期出让收入 一般预算资金、政府性资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
在借款人抵押担保、还款方式等方面整改合格的前提下,经各银行总 行审批,可按照工程建设实际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一次性修订贷 款合同,使贷款期限符合项目建成要求。
要在现有贷款余额不增加的前提下,积极协助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借 款人,制定资产重组、合并、转让或引入新投资者等市场化处置方案 ,提高现金流覆盖程度,在项目建成达产后及时按约清收贷款本息。
三、关注平台贷款到期风险
综合运用各项政府融资平台客户自查、评估工作取得的 信息,掌握客户自有现金流和地方政府财力情况,关注企业 中长期资金收支匹配情况及还本付息计划。特别是对近两年 贷款到期的平台客户,应充分运用风险评估结果,跟踪监控, 锁定还款来源。对存在还款压力、收入不能覆盖本息的客户, 要严谨分析发展趋势,及时追加抵押及有效担保,督促落实 还款资金,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企业存在的问题
银行存在的问题
1
新增贷款依然存在还款前轻后重现象
2
1
项目超额融资
3
4
固转固,变相延长项目贷款期限 对规证不齐项目发放项目贷款 贷款发放、支付审查不审慎
5
未严格审核项目自有资金到位情况
6
贷后资金流向监控力度不足
2 项目资本金不到位,统 7 存量贷款仍然存在还款前轻后重,整改不到位
筹使用贷款资金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一、提高存量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合规性
“重在增信”,平台企业要通过增加资本、增加抵质押、置换 无效担保、将政府承诺还款的部分债务纳入当期财政预算等方式 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增强自身的还款能力。
抵质押物—合法性、有效性和充足性。对于以政府承诺担保、 以无合法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出让收入承诺、非专业土地储备机 构以储备土地(如土地储备证)进行抵押的等,应作为抵押担保 整改的重点,及时追加合法有效足值的抵质押品,消除违规担保 的风险隐患。
项目情况
建成达产并形 成经营性现金
流 建成但尚未达 产形成经营性
现金流
未建成
能够吸引社会 资金投资
不宜吸引社会 资金投资
处置方式
监管机构政策要求
及时收贷
要以现金流来源为基础,制定均衡的分期还贷计划,并专户集并、封 闭现金流收入,确保及时足额清收到期贷款本息。
收回再贷 据实定贷 引资还贷 只收不贷
在借款人抵押担保、还款方式等方面整改合格的前提下,经各银行总 行审批,可在原有贷款额度内进行再融资,切实支持项目早达产、早 创收,早日增加还款资金来源。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及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及 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上海市分行风险管理部
主要内容
•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 •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
一、近期政策文件汇总
《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风险监管指导意见》及附件(银监发〔2012〕12号),包 括上海银监局、总、分行转发文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二、提升存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风险覆盖定性结论 部分问题答疑
• (3)在对平台贷款风险分类中,上海地区的融资平台贷款 依靠土地出让收入的比例较高,目前评审中,因其土地权证 不在平台自身名下,出让收入(返还部分)不认定为平台自 身的经营性现金流,无法认定为全覆盖。对商业银行的资本 充足率影响很大。能否争取这部分纳入自有现金流?
其他资产—主要包括企业存款、应收账款(含委托贷款)等,其中平台企业应收 账款是指扣除其应付帐款后的净应收账款,同时银行要将应收账款逐笔进行清单 核对,确有明确还款计划和还款协议的可以视为企业自有现金流,其中委托贷款 必须有载明还款金额、还款期限等内容的借款合同,可以视为企业自有现金流。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还款方式—对于整借整还的存量平台贷款,应根据平台自有 现金流和地方政府财力情况,与地方政府和平台客户协商贷款合 同修订和补充完善工作,整改为每半年一次分期偿还、利随本清, 化解集中还款风险。(一次性收入来源除外如土地储备项目、BT 项目)。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一、提高存量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合规性
要在不增加新贷的前提下,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按原定承诺,量化 还款数额,纳入财政预算,分期清收贷款。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
二、政策对比及要点 5、审慎退出,强化退后动态管理
各债权银行分支机构将融资平台退出申请报各总行审批 核准
符合三方签字,退出承诺,企业法人,资产负债率低于 70%,全覆盖,抵押担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整改合 格,可持续独立发展要求不变。
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解读
二、政策对比及要点 3、细化信贷条件(控新)
投向
前提条件
符合《公路法》的收费公路项目
公司治理完善
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通过且资本金到位的重大项目
现金流全覆盖
土地储备类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抵押担保符合现行规定且存量贷款已在抵押担保、 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整改合格
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且符合中央政策的农田水利类项 目
• 答:目前土地收入记入平台自有现金流的途径有三条:一是 平台自身拥有土地使用权证;二是虽然平台自身不拥有土地 使用权证,但是土地办理第三方抵押给银行;三是符合市政 府有关规定,市区两级土地储备机构承担的用于重大工程项 目(含大型居住社区)的储备土地,并办理完成预告登记手 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