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建构策略

合集下载

现代中职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建议

现代中职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建议

现代中职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建议一、现代中职教育的特点现代中职教育是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职业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导向性强。

现代中职教育以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聚焦于社会生产力和职业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专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并顺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实践性强。

现代中职教育强调学以致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生产活动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三)适应性强。

现代中职教育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职业市场的需求,针对性地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和专业,使学生能够具备适应未来职业市场需求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四)互动性强。

现代中职教育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更新课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二、现代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尽管现代中职教育有许多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注重理论,忽视实践。

传统中职教育过度强调理论学习,而对实践操作的训练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技能,难以适应职业市场。

(二)教师水平不高。

许多教师因为缺乏行业经验和职场经历,缺乏实际教学的经验和方法,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课程设置滞后。

一些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过于滞后,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职业市场的需求。

(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现代中职教育的一些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地域之间资源差距较大。

(五)校企合作不足。

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深度合作,实习岗位少,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实践机会。

三、现代中职教育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发展现代中职教育,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注重实践。

中职教育需要从实践出发,重视实际技能的训练。

(二)提高教师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之具备实际的行业经验和职场经历。

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摘要]文章从重“术”轻“能”心理特质和重“利”轻“义”心理需求出发,分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受制因素,揭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特征,提出了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融通政策、实施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升政策、完善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建设适应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迫切的任务,应将职业教育体系置于中国教育体系顶层整体设计的框架下来考虑。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受制因素(一)重“术”轻“能”——心理特质的固化从民族文化传统看,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被称为“奇技淫巧”,从事科技的人也只能列为“方技”之列。

当今,从亘古民族文化中走出的华夏子民的心理结构中,仍保存着“对体力劳动的轻视和对体力劳动者的鄙视”的认识偏差。

对科学技术和人才认识上的偏差,折射到当代教育体系中,就是普通高等教育比高等职业院校的所占比重较大,职业学校和职业高等院校缺乏吸引力。

难怪2005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是要重新反思和建构中国教育体系的顶层整体设计,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无疑将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具创新之处。

(二)重“利”轻“义”——心理需求的膨胀义利观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

无论古代重义轻利、近代重利轻义,还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的客观基础。

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和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逐利”行为被最大化,社会衡量人的价值实现的标准已经简单地锁定为量化的“薪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背景下其薪资待遇被压降,俗称为廉价的劳动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多样化的 教育机会和培训项目,让更多人 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 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社
会公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发展职业 教育,建立了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和职 业培训机构。
探索阶段
创新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 创新发展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 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
0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策略
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制定职业教育法
制定专门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 育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为职业教育 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修订职业教育法
对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和完善,确保其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 展的需要。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场所。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
职业教育评价
多元性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品评定、实践 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公正性
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平、公开,避免主观因素和 人为干扰。
反馈性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学生了解自 己的不足和进步,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学校间、地区间以 及专业间的资源共享,通过合作办学、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等方式,实现资源互补,提高
职业教育的整体竞争力。
挑战: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总结词
职业教育质量不高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面临的又一重要挑战,主要表现在教学 质量、实践教学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发展解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发展解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发展解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职业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家经济水平、推动社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职业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专门针对从事某项职业或领域的人培养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教育,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对象、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完整组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内部培训等方式。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1. 高度专业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的职业领域,特别是高技能领域,具有更为细致和深入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

2. 高度个性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通过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强调职业素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秉持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数量不断增加。

2. 服务经济的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是服务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致力于培育高技能劳动者和各类专业技能人员,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办学层次逐渐提高。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四、未来发展趋势1.注重教学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教学创新,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 强化实践教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以实践为主,通过实验室、实习基地和生产实训基地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浅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浅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浅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引言21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体制的发展与变化,同时践行科教兴国的总战略,国家开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明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方向。

并在首要位置对加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五点具体要求,即:1,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2,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3,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4,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5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可以看出,在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体系的构建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为它建立一个怎样的体系,这样的体系如何建成,有什么样的益处、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

二、浅谈职业教育1、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根本上说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或培训就是职业技术教育。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定义,职业教育是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综合。

2、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现状上世纪8、9十年代,受益于我国当时国情,职业教育得以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包括我本人母亲在内的许多上一辈人都是经过职业技术教育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但随着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加之高校扩容,就业门槛不断提高。

种种影响因素,使职业教育逐渐沦为“次等教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下,人们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偏见使得大多数人不屑于、不敢于接受职业教育,而用人单位更是只关注学历学位而忽视技能高低。

“宁买三本,不上高职”造成了“招生难、就业更难”,这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悲哀现状。

3、发展和改革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面对新的国情和国家整体教育制度调整,职业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和改革已迫在眉睫。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以下是一些建议:一、突出产业导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存在差异。

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应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确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应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尽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和参与实际工作,增加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训基地,设置实习课程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更加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

教师要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够提供与行业需求相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五、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因此,要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创新创业内容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并进行实践教学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际操作能力。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应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各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

可以与国外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组织师生赴海外交流学习,提高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总体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突出产业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产教融合,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下,才能够建设起适应中国国情、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构建策略

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构建策略

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构建策略作者:南海陈娟来源:《职教论坛》2015年第16期摘要:全面而准确地界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概念,而且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一个与现代产业内涵密切相关的概念。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因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现代产业的结构、技术与形态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突出特性是与中国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和教育体系相适应。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既要有世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共性,也要有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个性。

在策略上,应把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把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把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作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策略作者简介:南海(1962-),男,山西运城人,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副院长、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与成人教育学基本理论;陈娟(1989-),女,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编号:BJAI130096),主持人:周明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6-0045-04全面而准确地解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解读概念可以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逻辑学概念研究的方法来界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希望通过这种解读能够对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所裨益。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摘要:当前大职业教育理念被社会广泛采纳,大职业教育理念侧重于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要时刻体现现代性、系统性、独特性的特点,并扩展其教育的全民性,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全方位性。

通过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提出了五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大职业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策略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

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对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环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人才的终身教育,把整个的社会发展纳入到运行体制中,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体制也逐步发生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是现代教育体制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注重开放性、包容性,重视人才自身能力的发展,凸显人才的时代性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表现出了以下四点基本特征:(一)现代化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人才的教育体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技术性人才在我国的人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对技术性人才的知识广度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将深层次扩展,相应的职业技术培训规模将成倍扩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与时俱进的职业人才。

(二)类型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尊重职业人才的个性化,表现职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不能视己为普通教育体系的附属物,要和科学学科体系有一定的区分。

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社会公益性和市场经济的统一,在办学模式上要重视企业的参与,形成校企办学的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技能教育和德育教学相兼容的教育内容,在学习形式上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从而凸显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019年1月下半月刊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谢 静 于 浣自黄炎培先生于1917年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至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近100年的时间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理念从开始萌发到酝酿起步,再到全面探索和加快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包括的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3个主要特征。

一、现代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通过分析史料和我国各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政策,可以发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理念从1917年开始萌发到2016年的加快发展,恰好已经过去100年。

以“职业教育”为关键词,搜索前置条件为“篇名”,通过查询CNKI,从1917年至2016年4月21日,共得到98 769条结果。

1917年之前没有发现关于职业教育的专门文章。

从1917年开始,我国出现了关于职业教育的第1篇文章《庄君泽宣译职业教育案》,刊登于清华学报。

1917-1976年间,关于职业教育的文章由逐步增多,后渐因历史、战争等原因停滞不前。

从1978年开始至今,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文章,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从1978年开始的仅有2篇发展到2015年的8 500篇,见表1。

表1 1917-2015年CNKI以职业教育为篇名搜索的文章数萌发(1917-1937)停滞(1938-1950)再次酝酿(1951-1965)倒退(1966-1976)基础形成(1977-2009)全面建设(2010-2020)年份数量(篇)年份数量(篇)年份数量(篇)年份数量(篇)年份数量(篇)年份数量(篇)191711938019510196601978220107 452 1921301939019520196701979320117 542 19234219400195301968019801320127 277 19244619410195401969019838420137 469 192541194201955019700198627120148 415 19266194301956119710199029120158 542 19272319440195701972019945901928719450195801973019969301929141946019590197411997 1 0221930201947019600197502000 1 7461931161948019610197602002 2 43119322319490196202004 3 14219332319500196302005 4 205193422196422006 5 524193528196502007 6 24619363120097 149193730数据来源:作者自行整理(受搜索时间、条件等因素影响,数据或有出入)二、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溯源自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开始,“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成为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我国教育由此进入了以教育现代化为政策目标导向的发展阶段,这也成为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起点。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我 国现代职 业教 育体 系的构 想
谭 昆
( 重庆 市经 贸中等专业学校 重庆 4 1 2 1 6 0 ) 摘 要 :现代职业教 育体 系的构建不只是层 次提升 ,更要重点关注其 “ 现代 性” 职业教育的现 代性是要 关心人 的发展 ,实现 “ 人 的现代化 ” 。因此 ,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 同步 、符合 中国国情 、关注最广 大劳动人 民的教育 问题 、实现管理方 式和 学习方式 的转变,真正 实现 “ 现代性” 的追求 目标 。 关键 词:职业教育 体 系构建 现代性
《 国 家 中 长 期 教育 改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 0 1 0 -2 0 2 0年 ) 》 要求:“ 到2 0 2 0年 ,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 教育体系 。 ”现代 职业教育 体系的构建也因此成为当前教育界 , 特别是职业教育界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 ; 各地方政府和各类职业 院校 、 地方应用 本科 院校~起也在进行职业教育各层次衔接试点 工作 ; 有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衔接方面 的研究文章近几年来也逐 渐增 多。但纵观各类试点工作和理论研 究,我们可 以看 出,现在 “ 体系构建 ”的关注 点重在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提升 , 而对现代 职业教育体系 中的 “ 现 代 性 ”关 注 不 多 ,实 践 得 更 少 ,这 对 现 代 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 “ 体系构建” 务必体现 “ 现 代性 ”要求 ,中国的职业教育才能科学地发展 。 职业教 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一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2 l世纪 以来 ,我 国职业教育进入 了一个 良性发展 时期,尤 其是 教育 部等七部门印发 《 关于进~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 意见》( 教职成[ 2 0 0 4 1 1 2号 )后 ,职业教育成为经济 社会 发展的 重要基础 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 点, 为中 国经济和社会的 展提 供 了大 量 的 技 能 型 人 才 。中等 职 业 教 育 规 模 持 续扩 大 ,在 校 生 人 数 已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 4 5 %, 大部分地区都实现 了免费入学;高 职教育虽然起 步较 晚,但 目前 已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 山,为 高等教育 的大众化和区域经济 的发展做 出了较大贡献 。 虽然中高 等职业教育还在协调发展过程中,但 改革 的思路 已经更加 明晰,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 强, 职业教育 的管理体制也得到 了进 一步完善 , 各地 区职业 院校 的布局结构渐趋合理,各级政府 和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 的投入不断增大, 中高等职业教育也从发 展期稳步踏入 内涵建设时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的构建 已被政府 和社会高度重视 ,目前正处于进一步试点和规划建 设过程 中。 ( 二 )存 在 的 问题 分 析 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虽 然 取 得 了长 足 进 步 , 但 也存 在 一 些 影 响其 持续发展 的桎梏性 问题 ,主要有 以下 几个方面 :首先,“ 重普教 轻职教 ” 的思想观念依然 顽固, 职业教育始终走不出 “ 二流教育 ” 的泥 潭 。虽然 国家 重 视 ,但 无 论 从 政 策 执 行 和 政 府投 入来 看 ,职 业教 育与基础教育 、 普通 教育差距 巨大 , 职业教育地位 “ 边缘化 ” 不断放大 。其次 ,职业教育的 内涵建设还亟待加强,育人质量 也 需要不断提高。“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做 实做强, 政府和教育部 门应该通过立法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 参 与职 业 教育 的积 极 性 , 让 企 业 真 正 在 人 才 培养 方 案 设计 和 职 业 教育 课程 实施和管理过程 中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 职业教育 “ 双师 型 ”教 师 不仅 仅 是 欠缺 ,而 是 定 位 不 明 ,简 单 的 企 业 锻 炼 不 能 酿 就 “ 双师 ” ,受政策和 资金 的限制 ,真 正的高素质 高技 能型企业 人才又难以引进, 职 业 教 育 更 缺 乏 一 种 科 学 的 双 师 型 教 师 锻 炼 成 长的机制 。另外,职业 教育层次结构还不尽合理 ,区域发展极不 平衡 。 仅限于中职和 高职专科设计 的职业教育难 以实现层次提升 和职普教共融 ,更谈不上实现人才成长 的 “ 立交桥 ” ;经济发达 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差距 明显, 城市和农村更不在一个 发展层面 , 新型城镇化导致的城 乡接合部 的流动人 口难 以得到 良 好的职业教育,社会公平在职业 教育上难 以得 到切 实体现 。 二 、职业教育发展的 “ 体系构建 ” ( 一 )与 普 通 教 育 相 互 渗 透 和 沟 通 首先 , 要 实现 职 业 教 育 与 普 通 教 育 相 互 渗 透 , 就 应 该 在 普 通 中小学实施职业预备教育 , 把 具有职业技术倾 向的课程纳入 中小 学 的课程计划 中。小学阶段 开设劳动技术课程 ,主要培养 学生的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构 取 向与 内容取 向 在 高职 教 育课 程 建设
为 目标 . 提 高 质 量 为 中心 . 新 职 业 教 以 创 育 发 展方 式 转 变 的 提 升政 策 。 () 优化 4以 职 业 教育 发 展 环境 为 目标 . 以建 立 稳 定 的 职 业 教育 经 费 保 障机 制 为 关 键 . 善 促进 完 整 体教 育 5 知识 论是 高职 教 育整合 的课 () 程 论依 据 从 “ 多而 博 ” 的知识 海 洋 中选 择
是 否 描 述 出 了 关 键 技 术 是 高 职 教 育 课 程 建 设 水 平 的重 要 评 价 指 标 。 ( ) 4 开发 取 向 与研 究 取 向 高 职教 育 课程 开 发 的任 何 一
个 环 节 均 需要 研 究 . 究 取 向的课 程 建 设 研
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 向
职业 教 育 历 史 发 展 轨 迹 主要 分 为 三
承 转 向激 发 人 的创 造 潜 能 . 由 固化 社 会 分 层 和 维 护 社 会 稳 定 转 向 促 进 社 会 流 动 .由 为 扩 大 生 产 服 务 转 向为 建 立创 新 型组 织 服 务 .由追 求 职 业 发 展 转 向促 进
素 、关 系等 组合 而成 的具 有 整体 功能 的 系
整 合 是 职 业 教 育学 科 独 特 的研 究 方
法论 . 因而有 必要 从 多学科 理 论研 究 人手 .
向 近 代 以学 校 教 育 形 式 为 主 的 职 业 教 育 价 值 具 有 以下 特 点 : 先 , 再 囿于 个 首 不 人 的 生 存 : 次 , 着 民族 国家 的 出 现 , 其 随
全面 透析 整 合 的理论 机理 和 逻辑 依据 。1 ()
系统 论是 高 职教 育整 合 的哲 学依 据 高职 教 育是 由职 业 教育 系统 中的 各 种事 物 、 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现代化措施,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把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作为中心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需要。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特征。

一、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包含各种不同等级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实现全民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全覆盖,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制,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校企合作的水平。

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现代职业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和创新。

同时,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应该与当前社会的职业需求密切相关,努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以企业为导向,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促进职业学校与其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求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形式灵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发展多样化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如职业实训、实习、实践教学等,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四、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化不仅要关注办学规模和效益,还要注重教育质量。

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和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确保教育质量可控、可评估和可持续发展。

五、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合作现代化职业教育要面向全球化和国际化,学校要开展国际化合作和交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人才流动,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采用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和加强国际化合作,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需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成就经济的长足发展。

如何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如何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如何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引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对于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教育体系的不足,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效果不佳、缺乏实用性和质量不高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问题背景现代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

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全成形,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教育资源有限:我国大多数高校仍然优先选择传统学科领域和普通教育计划,职业技能教育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2.课程设置不够实用性:我国大多数职业技能教育课程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不相符;3.教育质量不高:由于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我国的职业技能教育质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以建立一个合理、高效、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职业人才,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解决方案加强教育资源投入为了建立一个优质的职业教育体系,我们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

这包括:1.政府投入:政府应该适当增加职业技能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以保证职业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2.改变教育机构的观念:高校应该更加重视职业技能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3.实施合作计划:高校应该和当地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和发展职业技能教育项目。

优化课程设置为了适应职业市场的需求,在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时,我们必须严格把控课程设置。

具体调整包括:1.增加实用课程:调整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增加与实际生产和服务需求密切相关的实用课程;2.面向市场需求:职业技能教育需要更好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针对当前技术和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提高教育质量一个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育: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职业教育项目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2.师资培训:职业教育需要有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政府可采取相关培训措施,提高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素质;3.评估机制: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评估机制,确保教育质量高,并且能够吸引更多企业的投资。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措施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措施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措施作者:李建军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3期摘要:职业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一线的技术人才,因此,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也加快了对职业教育的建设步伐。

但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职业院校目前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本文主要论述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以及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的意义,并且对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难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找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内容;特点;问题;措施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不仅大批职业院校建立起来,而且职业院校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一线专业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但是,如何完善和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仍然是当前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同时还能够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综合型的人才,这使得很多职业院校仍然需要努力探索。

尤其以职业艺术院校为例,目前部分高职艺术院校的相关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没有做出很好的平衡,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较少,更加强调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再加上高职院校自身有着资金、师资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当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得教学的效果与预期有一定的差异。

所以,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很好的進行建设,需要所有教师的研究,探索相关的路径。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现在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构建内容主要包括对专业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

首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一是要符合职业院校的特点,二是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主要是为社会输送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对社会对市场的人才需求调查,根据现实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的培养计划。

加快构建以产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构建以产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构建以产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述 (3)三、产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发展理念 (4)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五、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6)1. 强化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7)2. 加强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8)3.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 (10)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1)六、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 (12)1.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13)2. 产教融合,课程先行 (14)3. 实践实训,提升技能 (15)4. 创新模式,打造特色 (17)七、政策支持与保障机制 (18)1. 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19)2.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20)3. 建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21)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资源 (22)八、总结与展望 (23)1. 总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成果与经验 (24)2. 展望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26)九、附件 (27)1. 相关政策文件及法律法规 (28)2. 成功案例及实践成果展示 (30)一、内容概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重点强调产教融合在现代化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如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行业企业参与度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以产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

文章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的内涵、重要性及其实施路径。

指出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需要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政校企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匹配。

在实施过程中,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规划的衔接、完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

如何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如何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如何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摘要: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有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就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

关键词: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一、当前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总方针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抓好职业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又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职业教育,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当作今后教育的工作重点来抓。

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总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争取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

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中、高等职业教育。

初等职业教育是小学后,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实施这种教育的学校主要是初级职业中学,招收小学毕业生和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学制三至四年培养具有某种初步的职业基础知识和一定职业技能的工人、农民和其他从业人员,这类学校大部分存在于中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它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设立的,属于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建构策略[摘要]文章从经济、社会、教育等不同学科视角,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构策略,对促进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实现职业教育功能最大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特征建构策略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实施机构以及各级行政管理组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它与基础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教育系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就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法律或政策文件,依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内涵。

在新的经济转型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面临全新的挑战。

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特点和特征,对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现代性与发展性: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需要现代性指职业教育要体现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满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增加人力资本优势,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发展性是指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容要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随时做出调整,是一个动态的适应经济发展的过程。

可以说,现代性是从横向的地域而言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体现某一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技能人才的需要;而发展性则是从纵向的时间序列而言的,职业教育体系应体现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一)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及专业布局规划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

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工业化加速时期是其技术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变化最为快速的时期。

同样,我国也正处于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迅速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使我国劳动力需求与人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方面做出反应,适时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来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实现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对接产业体系。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看,其专业设置及专业结构由无序走向有序,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服务经济产业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然而,由于许多现实原因,如学生家长的职业取向不太合理、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出于生源和办学成本的考虑设置过多热门专业等,一部分专业的开设并未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

产业结构是专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依据,各地区应该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产业,合理统筹专业布局,调整专业设置,从而增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度。

同时,以职业岗位群为专业设置和区域专业布局调整的方向,也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二)根据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培养绿色技能型人才在绿色经济理念之下,技能与工作世界将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

关于“绿色经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通过减少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资源短缺,来改善人类生活、提高幸福度和达到社会平等的经济”。

随着绿色经济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绿色工作以及绿色工作技能等概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延伸到了“绿色工作”。

“绿色工作”是通过有关措施,减轻企业和经济部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劳工组织(ILO)一项覆盖全球21个国家、世界60%人口的关于“绿色工作技能”的调查显示,目前传统行业内的很多技能在未来都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随之而来,为这些行业培养广泛的替代技能即绿色技能,就会逐渐成为一种需求。

从内涵上来说,绿色技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更加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的技术性技能,二是就业劳动者应对新兴技术性技能需求的基本通用技能,以及跨行业趋势的通用绿色技能。

从政策来看,我国《“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众多新兴领域的研发创新和产业集聚,都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强大动力和源泉。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通过课程结构设置等将绿色技能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以培养适应绿色经济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终身性与开放性:满足所有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对自身技能积累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终身性指我国职业教育应是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它为所有不同背景的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再学习、再教育的机会,共享教育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是指职业教育应该在办学主体、学制、学历、培养对象、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等方面开放,无论什么年龄、什么时间,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参加技能培训。

开放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普通教育(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开放。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终身性和开放性是互相联系的,终身性就意味着开放性,而开放性不仅包括对人人开放,更包括对人的终身发展开放。

(一)关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实现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终身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使更多的人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提供各种不同的成才道路,要求职业教育内容多元化,形式灵活化,从而满足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需求。

这就需要将职业教育融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包括从职业准备教育到就业或岗位培训,再到升迁、转岗、再就业培训等的全过程。

当前,我国虽然从意识层面开始注重非学历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从政策文件上规定职业教育参与非学历社会培训的规模与学历教育规模的比例至少应当保持在1︰1的状态。

但在实践层面仍然有很多学校达不到这一目标,依然改变不了学校本位的学历式职教体系。

一定程度上讲,职业教育中非学历教育的完善程度是判断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标准。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参与非学历的社会培训的规模很小,且并未形成可以借鉴的培训机制、培训模式等,其社会培训效果更是非常有限。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学历职业教育应当发挥其优质资源优势,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参照行业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承担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其他社会人员技能培训的重任,重点完善以“农村失地农民再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为重点的社会培训,真正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真正实现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社会培训的有机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一)拓宽正规职业教育生源渠道,让所有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现阶段,虽然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已经相对丰富,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有了较好的保障,但是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开放,还是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

例如,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教育制度,如果一个人脱离了正规学校教育体系,那么将很难重新回到正规学校教育体系。

由于适龄人口的不断减少,职业教育领域面临着招生困境,而拓宽职业教育生源渠道的做法对许多地区生源困境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自2009年以来,许多省市相继出台政策,明确提出拓宽生源渠道,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向已就业者开放。

例如,陕西省将返乡农民工等急需职业技能培训的人群纳入招生对象,拓宽中职生源渠道,扩大招生范围;河南省积极拓宽招生服务面,完善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招生及教学制度改革,把招收往届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纳入中职招生范围。

未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面临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职业教育必须明确定位,调整培养目标,拓宽其生源渠道,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作为招生对象,让其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缩小职业教育受教育过程的差距,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等不同,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东西部区域差距与城乡差异,这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态之一。

东西部区域差距不仅体现在规模数量上,更体现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等诸多层面上。

而在同一区域,城乡差异也较明显,高等职业教育几乎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只有少量的中等职业学校。

与东部地区和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享受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不平等的。

这种仅仅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接受不同质量教育的状况是非常不公平的。

在这一问题上,国家层面目前的做法是通过“政策驱动”,从招生层面推进职业教育东中西部合作办学,目的在于让东部地区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并提升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质量,进而促进全国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这一举措显然是有益的,但仅停留在招生层面的浅层次合作并不能真正推动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如何从政策、制度、环境等层面有效推进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避免让不同区域的学生接受不同质量的职业教育,是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并竭力解决的问题。

(三)对低技能型劳动者进行公益性培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流动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聚集、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快,职业教育在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动力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乡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就会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

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近两亿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第二、三产业。

要实现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只有对其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才能促进他们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并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以缓解快速增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危机。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都力争让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受教育机会、公共教育资源和相同教育质量。

例如,德国联邦政府对国民做出承诺:谁都不会因为无钱而不能接受教育和培训。

因此,我国需要从政府政策层面,坚持职业教育的公益性特征,应设立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优势与潜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失地农民、新型农场主、城市失业人员进行公益性的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生存发展能力,提高其工资收入和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1]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2]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