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精解
旧人教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解析题及答案-名师整理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太平天国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1.《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三点?2.指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间和地点。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是什么?3.《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4.《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1859年冬,洪仁珏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1.洪仁玕提出的新方案叫什么?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2.近代史上,最早兴办新式学校的是哪部分人?其目的是什么?3.新方案有何重要意义?4.新方案为什么根本没有实行?材料三:材料1: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蹇蹇录》材料2: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
夷焰邸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礼部右侍郎志锐奏倭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速决大计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举一例说明“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
3.材料二实际上表达了怎样的对日态度?材料四: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近现代史纲要材料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
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
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3: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
……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伟大的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中国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近现代中国史纲要材料题
中国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近现代中
国史纲要材料题
中国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1. 描述五四运动后国民党的改革措施。
答:五四运动后,国民党开始推行的改革措施包括政治上的“宪政”,经济上的“民生”和军事上的“国防”。
政治改革方面,国民党成立了国会,颁布了宪法,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国民党采取了发展农业、兴办企业、推行银行改革等改革措施。
军事方面,国民的国防军事力量,推进现代化军队管理模式,采取国家化的方式进行深化改革。
此外,国民党还实行了近代化的民主制度,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
2. 请谈谈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答: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运动中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逐渐引领了中国的新思潮,激发了中国文化复兴的热情。
五四
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新思潮的开端,引领了中国独立自主精神的兴起,同时也启发了学生运动和各类民族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近代化进程受到推动,对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重点题
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拆毁···不准中国人居住(1)上述三段材料是什么条约的内容?(2)上述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什么?1、(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南京条约》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结果是入侵和反侵略的连锁反问。
”(1)材料中所说的使中国人···是哪三次战争?(2)请举出两位在“反入侵“的斗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3)对于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邓世昌、关天培等(3)落后就要挨打(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材料一: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大炮···省时省钱,益国利民材料二:姚莹认为:···他主张:出“夷之上者,赏给进士。
”(1)中国有识之士提出那几个方面来发展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结合以上材料,对他们提出的军事经济改革思想作一简要评价。
3、(1)中国有识之士从兴修水利,重商力,准开矿,辟财源,提倡海运,革除漕运积弊等方面来发展经济。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包括:欲治夷患,必知夷情,承认“夷之长技”才能制夷;“师夷之长技”,关键在“师”;“师夷长技”,要重视人才。
(2)由于顽固派的专权,未能立即发挥大的作用。
但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发展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对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军事经济向近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问题解析100题
中国近现代史问题解析1、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开放了16个通商口岸。
你如何评价开放通商口岸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一方面,使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
表现在: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经济上,它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重要基地;文化上,便利了列强利用传教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2)另一方面,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
表现在:开放通商口岸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而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你如何评价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1)积极方面:鸦片战争时期,在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并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条件下,“向西方学习”的实质和目的,就是学习先进和抵抗侵略,因而是进步和爱国的,这是主要的一面。
(2)局限性:但是林、魏当时只看到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尚未看到还应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并且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清朝统治,这是由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3)效果:在当时对清朝统治集团没有产生实际影响,但对晚清中国思想界和后来的洋务派学习西方起了启迪作用。
3、试述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并综合分析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及其结果。
新变化:(1)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和手工业者破产,在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外国资本主义企业;(2)60——70年代,出现封建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民用企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外资企业大量出现。
原因:(1)西方列强的侵华,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小农经济破产,为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提供市场,、劳动力的条件。
(3)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办洋务,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刺激作用。
(4)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及资本输出。
结果:(1)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2)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场所和原材料的供应地。
近代史材料解析题.doc
材料一: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封建统治阶级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很少或没有土地。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一家一户的经济模式风行,并占有一定的地位。
材料二:秦始皇创帝制,以维护“家天下”的统治秩序,以后历朝历代都这样仿效。
材料三:19世纪初,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19世纪中叶,这个只占世界人口 2%的岛国生产的工业品约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 45%,并占有世界商船舰队数量的1/3,拥有全世界国际贸易总量的1/5,先后挫败西、荷、法等国,占领了印度,侵入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在美洲、亚洲、大洋洲建立了“日不落”殖民帝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实质?(2)从本质上讲,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19世纪英国的强大又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体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济(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
(2)材料二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而且,从材料一、二可看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
(3)材料三反映了 19世纪资本主义在英国兴起并发展,19世纪英国的强大,从本质上说是制度的先进,使其能够适应资本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林则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与天下。
则为害甚臣,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卸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洋棉每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亦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仅需十二三元为止。
故近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续富国策》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材料一反映了鸦片战争前,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而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中国的白银,毒害中国人民身心,民族英雄林则徐洞察英国用心之险恶,主张开展焚烟运动。
材料二反映了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主权的丧失,资本主义国家商人操作市场,压低价格,把中国变成了其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的经济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回答问题:(1)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答:“解体”是指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2)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西方列强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封建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中国。
(3)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
答:第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第三,尽管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但正如毛泽东指出:这种“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说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
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反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割让香港;②赔款二千一百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商埠,英国有权在上述口岸派驻领事;④英国货物进出口关税须经两国协定;⑤取消清政府的公行制度,两国商人实行自由贸易。
1843年中英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与《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条款规定: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精解
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精解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
”《鸦片战争》资料材料2 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闻报纸报道:“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
唯口所得最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鸦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
《鸦片战争》资料材料3 “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
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请回答:(1)材料1、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1和材料2是何关系?简要说明之。
(3)材料3反映了什么问题?(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解题分析】这是几则反映鸦片战争的史料,设问一要求概括出材料1、2分别反映什么历史现象,是考查阅读、概括和提炼能力。
材料1不难看出清朝官员吸食鸦片情况严重;材料2以“规银”“系与……官员”等词可以看出是贿赂官员。
设问二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指明材料1和材料2是何关系?可以看出是互为因果关系,官员吸鸦片导致腐败受贿,而受贿又方便了鸦片走私。
设问三要求概括出材料3反映了什么问题,也是考查理解与提炼能力。
设问四要求答出三则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难度加大,涉及哲学上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原理,从鸦片走私、官员吸食、贪污受贿等现象上透视出晚清政治腐败这一本质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李鸿璋奏折:“窃自同治元年(1862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引自《中国近代史》材料2 近日财用极绌,人所共知。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非标准答案)一、材料 1:1944年正值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郭沫若毅然放下正在进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撰写《甲申三百年祭》。
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深刻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建立起大顺朝但旋即失败的历史教训,从3月19日起,这篇长史在重庆《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仅隔 20天,毛泽东就在《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指出:“我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 .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1月21日,毛泽东复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他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摘编自《《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材料 2:1949年 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北坡前往北平(北京)。
临行前,他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
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
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进京‘赶考’嘛。
”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8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材料 3:2013年 7月11日至 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测试03)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解析版)
测试03 中国近代史(试题分值: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
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虎门销烟不仅是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起点,展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弘扬民族爱国精神,C项正确;虎门销烟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属于直接影响,不是纪念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虎门销烟”由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属于直接影响,但不是纪念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借口,并不是纪念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项。
2.1861年,江西布政使与英国驻华参赞签订《九江租地约》,规定英国在九江设立租界,界内一切事宜由英方管办。
《九江租地约》签订的依据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增开汉口、南京、九江等地为通商口岸。
在此基础上,1861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九江租地约》允许英国在九江设立租界,开埠通商,并派驻领事官。
由此可知,B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排除ACD项。
故选B项。
3.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C.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金田起义和永安突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尤其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是加重了中国的苦难。
首先,割让香港和赔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中国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其次,开放五处商埠和取消公行制度等条款,使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为严重的是,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使中国法律制度和司法独立受到了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尊严和民族尊严遭到了严重践踏。
总之,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政治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经济上,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进入半封建社会。
尽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并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构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了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根据___的分析,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并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显然的优势。
封建剥削制度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构成帝国主义统治和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主要支柱,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内在原因。
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的“瓜分中国”一事,虽然中国的武备虚弱、财源枯竭、政象纷乱,看似是千载难得的实行瓜分的时机,但实际上,英国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不愿占领福建,各国对于英国垄断长江也认为势难坐视,美国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
俄国方面如果能够独占满洲而不加阻扰,则可以对其他国家瓜分中国的行为视而不见。
因此,急欲促成瓜分中国的行为实际上没有任何益处。
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近代史材料分析题近代史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研究近代史时,我们常常需要分析大量的历史材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针对近代史材料进行分析,以期对近代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份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材料。
这份材料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根据材料显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欧洲各国之间的殖民地争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军备竞赛和同盟体系的形成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不仅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通过分析这份材料,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以及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其次,我们来研究一份关于工业革命的历史材料。
这份材料描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根据材料显示,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工业革命的出现不仅加速了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导致了城市化的加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通过分析这份材料,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和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对当时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最后,我们来研究一份关于殖民地解放运动的历史材料。
这份材料描述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对殖民地国家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根据材料显示,殖民地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原本被殖民地压迫的国家和民族开始了反抗斗争,最终实现了解放和独立。
这场运动不仅改变了殖民地国家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分析这份材料,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殖民地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和政治格局的深刻影响,以及殖民地解放运动对当时世界的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对这些历史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近代史的发展和演变。
这些历史材料不仅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近代史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高三近代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近代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A. 1839年B. 1840年C. 1842年D. 1856年答案:B2. 《南京条约》签订的年份是:A. 1840年B. 1842年C. 1858年D. 1860年答案:B3.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李秀成D. 石达开答案:A4.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不息”B. “师夷长技以制夷”C. “振兴中华”D. “天下为公”答案:B5. 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答案:B6.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以上都是答案:D7.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平等条约B. 国内经济危机C. 国内政治腐败D. 国外战争影响答案:A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是:A. 1931年B. 1937年C. 1941年D. 1945年答案:B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35年答案:B10. 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是:A. 辽沈战役的胜利B. 平津战役的胜利C. 淮海战役的胜利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来强化清朝的国力,以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同时也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2.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民主运动。
它不仅反对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而且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觉醒。
五四运动还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方向和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史真题卷子及答案解析
近代史真题卷子及答案解析近代史是我国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涉及到从近现代开始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发展。
在高考中,近代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下面将以近代史真题卷和答案解析的形式,对该科目进行讨论。
1. 题目一:清朝末年的政治局势如何?请分析清朝政府的衰落原因。
答案解析:清朝末年的政治局势十分动荡。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尽管清朝政府仍然垂帘听政,但内阁尚能运作正常。
然而,道光、咸丰、同治时期,清政府的衰落日益明显。
一方面,外国列强在中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侵略浪潮,给清政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内部腐败严重,官员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盛行,严重削弱了清政府的执政能力。
此外,各种社会矛盾也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
2. 题目二: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答案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辛亥革命结束了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开启了民主政治的大门。
其次,辛亥革命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觉醒,加强了国民意识和民族团结,为中国迈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再次,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最后,辛亥革命对农民的福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废除了压迫农民的苛捐杂税,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社会状况。
3. 题目三:鼓浪屿被称为"近代中国建筑博览馆",请谈谈其重要性。
答案解析:鼓浪屿位于厦门市,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
它被称为"近代中国建筑博览馆",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首先,鼓浪屿上的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和东方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鼓浪屿上的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此外,鼓浪屿环境优美,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材料解析题(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汇编第一部分八年级上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其总价值超过六百万镑。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
竟被打碎。
”“焚毁的命令下达后,不久就看见重重的烟雾,大火持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笼罩在北京上空,长久不散。
”------- 摘自英国〈泰晤上报〉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祥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但为数必将重大无疑。
”-----------瓦德西(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记述了哪一历史事件?瓦德西是什么人物?答:火烧圆明园和北京第二次遭枪的情景;瓦德西是八国联军的统帅。
(2)这两个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一年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中?答:发生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3)这两次战争的结果如何?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答:都失败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你对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有何感想?答:是指国家丧失了部分主权,又处在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上。
感想就是腐败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现在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加快发展,尽快地赶在世界前列。
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刻苦学习。
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2、赏诗説史:“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植株一串串/流球是我动情地/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燃了的家传/目前/酷热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这首诗描绘了台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渴望回归祖国的思想感情。
你知道台湾是怎样被割占的吗?答: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
在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2)“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指的是哪一件事?答:郑成功收复台湾(3)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年来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台独”活动越演越烈,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个给予有力的反击吗?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吴国卫温率船队达到台湾,与台湾建立了友好联系,以后历代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之一材料1: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在华资本扩张的重要方面是工矿企业投资。
在矿山方面,到1913年,列强在中国所设立的采矿企业32家。
投资铁路不仅包括修路权,而且还包括对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甚至还囊括了对铁路沿线矿产的开采权。
其他工业企业的投资,包括造船、纺织、面粉、烟草等行业。
外国银行从19世纪40年代进入中国,甲午战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关税的征收权、保管权、支配权均有外国银行控制。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列强在中国的投资,其资金并不主要来自自己国内,而是主要来自中国。
其渠道主要有:(1)各种投资的利润。
(2)各种贷款利息与回扣。
(3)通过货币经营直接积聚资金。
——根据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吴承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刘克详、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著作整理而成。
材料2:??提倡“实业救国”的张骞,创办了大生企业集团,曾经有所发展,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了。
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最成功的开平煤矿,1900年就在中外合办的名义下,被英国资本吞并。
此后,英资又挟其优势,吞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滦州煤矿。
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是发展较迅速的,但在1918年到1927早间,因欠帝国主义债务无力偿还而被拍卖、吞并的中国纱厂就有7家。
——龚书铎:《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选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0期1、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投资设厂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投资设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一、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修筑铁路,开发矿山,开设银行,直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二、在外国资本的压迫摧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力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避不了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
第三、列强在中国的投资,其资金并不主要来自自己国内,其中一部分来自赔偿的利息,这就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材料解析题
一、根据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说明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①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片国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设厂、增辟商埠,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因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请写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事件各四例。
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答: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感受: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文资本主义其他种种主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答:(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精解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李鸿璋奏折:“窃自同治元年(1862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引自《中国近代史》材料2 近日财用极绌,人所共知。
……现在厂漕课税正供之外,添出厘金、捐输上款。
百万罗掘,仍不足用。
捐输所得无几,流弊甚大;而内地厘金,又为半税所绌。
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于是奸民包揽冒编,大宗货物皆免厘金,因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从爵渊鱼之喻,何堪设想!丁日昌拟设厂造耕织机器,曾国藩与臣叠奏开煤铁各矿,试办招商轮船,皆为内地开拓生计起见,盖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
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又铜铁铅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臣作之利,妨夺不少。
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船铁路自为转运。
但命名货物精华与彼相埒,彼物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
……臣迫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
……若南省滨江近海等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璋《筹议海防折》(1874年)请回答:(1)材料1、2体现出李鸿章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2)概括材料2并指出李鸿章创办民用企业主要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不能摘抄原文),你如何评价?【解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材料中出现的时间(1862年、1874年)和人物(李鸿章、丁日昌、曾国藩)和“仿造洋机器”、“试办招商轮船”等可以判断出是有关洋务运动的史事,那么应该联系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的叙述,包括洋务运动的时间、人物、内容、评价等。
第一问从材料1、2中体现出李鸿章奏折中的相同之处,可以看出他无论是创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都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西方机器、创办近代化的企业。
材料1讲的是创办军事工业,材料2则奏请发展民用工业以辅佐军事工业,原因是军事工业发展面临资金困难等。
第二问李鸿章创办民用企业基于哪些方面考虑,从材料2中可以概括出来。
至于“你如何评价?”其实也可以联系教科书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加以评述。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南宋)赵汝适《诸番志》流求国条谓:“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
”……公元171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那里建造了房屋两百间,派水军长期驻守。
……公元1290年前,元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以周岁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另无科差。
”陈碧笙《台湾地方史》材料2 (166年)四月二十六日,(郑)成功命使者以书告曰:“……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珍瑶(珍宝)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执事(荷兰殖民军统帅)不听,可揭红旗请战,余亦立马经观,毋游而不决也。
生殆之权,在余掌握中,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唯执事图之。
”连横《台湾通史》卷1《开辟纪》材料3 台湾人民听说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写了声讨卖国贼李鸿璋的檄文,贴于彰化县署前:“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有赋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兵)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朗徐用仪也。
……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我台民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璋、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
”《中日战争》第6册材料4 德黑兰会议前,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于11月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政府对《宣言》也表示同意。
《开罗宣言》于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公布于世,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彭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大陆与台湾的什么关系?(2)分析材料2和材料3,指出反映了什么共同的现象?(3)材料4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提炼等多种能力,就台湾这一热点问题设问,引导学生注目历史,折射现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问一要求从材料1答出大陆与台湾有什么关系,从“……隶晋江县”、“元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说明台湾在历史上隶属大陆,元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管辖。
设问二就材料2、3概括出反映的共同现象,则是考查学生的分析、对比、概括能力。
材料2郑成功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要求荷兰殖民者撤出台湾,否则兵戎相见。
材料3台湾人民得到割台湾于倭奴的消息痛不欲生,反映了无论是爱国将领还是台湾人民都把台湾看成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反对外敌侵占台湾。
设问三就材料4反映出什么实质问题,材料4反映二战期间世界主要大国发表《开罗宣言》,庄严宣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满洲、台湾、澎湖”等地归还中国,说明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对台湾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设问四要求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也就是从四则材料中隐含的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即从主权、台湾与大陆关系、国际认同等角度作结论。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材料2 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
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
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
摘自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材料3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
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摘自《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七请回答:(1)根据材料1说明张謇兴办实业的主要动机。
(2)根据材料2、3说明为发展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的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
(3)根据材料2简说张謇在哪一个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以上思想主张说明了什么?【解题分析】根据引注上的时间和人物可以作出时空判断:是几则关于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下办企业的史料。
设问一要求根据材料1说明张謇兴办实业的主要动机,可以回忆课文中对张謇的介绍,他是辛亥革命后最有名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两大思潮是“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
根据材料1张謇办厂“为中国利源计”可以得出他办厂的动机为实业救国。
设问二要求根据材料2、3说明为发展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的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
回忆教科书也可以得知张謇认为办实业要“听之民办”、“棉铁主义”等,如果从材料中剔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如“官业……概行停罢”,“扩张民业之方针”等可以看出张謇主张停办“官业”,发展民办实业。
根据材料3可以知道张謇经济主张的核心内容。
根据“中国内地……资本又不充裕……舍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等语,说明主张引进外资发展中国内地经济,但必须“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
设问三据材料2判断张謇在哪一个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可根据引注标明的时间(1913年10月)可以判断为在北洋政府中任要职。
“以上思想说明了什么?”根据张謇主张“实业救国”、“维护主权”等,说明他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杂志《开智录》发表……文章(认为)“压之愈力,则起之愈骤,自然之理。
故北部山东、直隶之人民,日唱外人之侮我,上天亦代为不平,当联络民气,共竭腕力,顺天之命,尽人之责,幸则杜绝列强,不幸亦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此义和团之所由作也。
”材料2 (孙中山)认为,在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中表现了“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请回答:(1)上述材料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共同之处?(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论。
(本设问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
不论持何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解题分析】此题的评分有较强的开放性特征,注重思维的创新与求异,答案不必拘泥于一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只要提出言之成理的看法,均同等评分。
此种形式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多维性,对教学无疑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设问一要求归纳出两则材料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共同之处,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比较、提炼等多种能力。
也可以回忆教科书上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同时注意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加以评论,可得知两则材料既指出其有“盲目排外”的一面,又肯定其有反侵略的民族精神和勇气。
设问二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论。
可以是肯定上述材料观点,也可以是否定,也可以肯定正确之处,又指出不足之处。
无论作何种评论,都要结合义和团运动历史背景、斗争目标、历史意义、局限性等角度,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我们对袁世凯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一个结果,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
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摘自《英国外交部长格雷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电报》材料2 在一座已辟为条约口岸的城市,行政管理权一旦由清政府手中转入革命军手中,所征收的税款有被用来支持起义军政府的军事行动或满足其他紧急需求的严重危险,……作为一项临时措施,必须扣留该项收入,听候海关总税务司或领事团的命令。
摘自《英国公使朱尔典致英国外交部长格雷的信》材料3 各国分遣部队共有45门野战炮和60门机关炮,……他们驻在天津起了稳定形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