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71页PPT
合集下载
中日关系PPT
![中日关系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aedb4433687e21af45a9e1.png)
• 无论小泉首相采取什么方式,都不能够改变他参拜的实质, 中方理所当然地要做出强烈的反应。小泉首相执意参拜供 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他的这种做法非但达不到 他所说的反省历史的目的,反而为日本右翼极端势力歪曲 历史和否定历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中国政府重视中日关系,并且为发展中日关系做出了
巨大努力。近代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伤害
四、日本地震带来的
1、天灾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 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且引发海啸,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 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 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 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 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 定将此次的证成为“东日本大地震”。截至当地 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 经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
12
3、扣押我国船长
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的久场岛西北偏北方 面约12公里处作业,被日方的海上保安厅 的巡视船与那国号发现后离开,随后两船 发生碰撞。日方称中国渔船并未听从停船 命令,继续航行。与尾随追行的另一艘端 木号巡视船相撞。
海上安保厅7日夜间决定,计划以涉嫌妨 碍执行公务为由,逮捕中国渔船船长,还 以涉嫌违反《渔业法》为由展开调查。日 本政府7日晚间表示,将把中方船长带到最 近的检查机关或是警察机构,按照日本的 程序加以处理。
2、前奏
中广网北京2月6日消息 上世纪90年代开 始,日本海上保安厅一直派遣船只到 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所谓的警戒和安 全巡视。去年12月8日,中国海洋调查 船出现在钓鱼岛海域,对自己领海展 开正常科学考查,不料此举却刺激了 日本的神经,日本随即加大巡视力度, 将2艘巡视船增加到3艘。2月1号,日 本继续加大巡视力度,将巡视能力提 高一倍。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在钓鱼 岛等敏感领土问题上动作不断。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da75c23915f804d2b16c175.png)
钓鱼诸岛是由8个无人岛组成,包括 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 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 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 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 个台湾本岛面积。
飞濑岛
专题小结
中日关系是重要的双边关系; 四个联合声明是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石; 能否正确地认识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本质; 从历史、大局、未来角度思考和解决中日关系中 的问题就是战略高度的基本体现; “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原则;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是解决中日关系问题的 政策; “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崇高目标等。
3.从文化交流看
2007年4月至 11月,中日举办了 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 温家宝在贺词中说, 一年来,中日文化体 育交流年举办了近 300项丰富多彩的活 动,极大地增进了两 国人民的互相了解。
温家宝总理出席在东京举办的 “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方开幕式
胡主席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六点建议
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二、加强战略互信; 三、深化互利合作; 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 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 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
1998年4月 21日,正在日 本访问的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 委、中国国家 副主席胡锦涛 与日本首相桥 本龙太郎在东 京首相官邸会 见。
3.从2001年至2006年的中日关系
小泉纯一郎 执政期间连续五 年参拜靖国神社。 使中日关系达到 最低点,出现 “政冷经热现象” 这是自72年 中日建交以来, 这是两国关系最 糟糕的时期”
1.从政治上看
两国先 后发表了四 个确定中日 关系基础的 政治文件。
1972年9月27日晚毛泽东主席将一部《楚辞 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首相
中日关系发展(共18张PPT)
![中日关系发展(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d741f789eb172dec63b72b.png)
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 ②丰富中国古代文化,增强扩大汉文化的 影响,提升中原王朝国际地位……
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史 ——友好交往为主,间有对抗局面出现 时期 主要史实 阶段特征 变化原因
汉唐 (知识回顾) 友好交往 国力的 宋元 明清 对抗与友好 强弱变化 并存 (前期)
图 一 图 二
① 图一揭示了什么历史信息,对日本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②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硬举动凸现 军事色彩。据日本共同社1月16日披露的日本防 卫厅应对西南岛屿“有事”的对策方针中,钓鱼 岛竟然被包括其中。在这份名为《日本西南诸岛 防御计划》的文件中,假想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 日本自卫队如何保卫九州以南和中国台湾以北 1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的大小岛屿,其中包括保卫 钓鱼岛。“与其说是保卫,不如说是霸占,试图 给人造成一种名正言顺的假象”一位日本问题专 家说。
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中你可以 得到哪些认识?
①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友好则两利,敌对 则两伤;
②历史的教训是沉重的,两国应该以史为鉴、 正视历史; ③在处理中日关系时,应遵循和平共处原则, 存小异求大同; ……
1、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 历史背景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逐渐强盛 ②日本统治集团制定“大陆政策”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④清政府实行“避战求和”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共性:
①借助于有利国际形势……; ②利用中国国内政府腐败或政局动荡……;
1、根据日本侵华史实,概括日本侵华主要手段 有哪些? 2、随着日本侵华态势的变化,由此引起的列强 侵华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 3、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从外部环境上看这两次战争存在什么共性? 4、从历史上中日关系的演变,指出影响国际关 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什么? ①国家利益的得失;②国家实力的变化 ③历史传统的影响;④地缘政治的存在
中日关系PPT演示文稿
![中日关系PP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860b15964bcf84b9d57bdc.png)
名 称 重大战役
东、威海战役。
结果及影响
条约》。大大加深 了半殖地化程度
爱国名将
左宝贵,丁汝昌、 刘步蟾、邓世昌、 徐邦道、林永生、
甲午战争 平壤、黄海、辽 战败。签订《马关 帝国主义 瓜分中国 的狂潮 把国联军 侵华战争
政治侵略
战败。签订《辛丑 条约》。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深渊。
全面侵 华战争
1、材料一:……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 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 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 位 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 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 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答;坚持改革开放,要善于学习别人一切先 进的东西,吸收、消化和发展引进的外国先进 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 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台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写于1896年4月17日)
材料二: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 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 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回答问题: ——《开罗宣言》 (1)“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110年前,台湾是在哪 次战争中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被迫割给了日本?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2003年第21期《读者》)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19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 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 国为4%,英国 为2.5%……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 2位,仅次于 美国。
东、威海战役。
结果及影响
条约》。大大加深 了半殖地化程度
爱国名将
左宝贵,丁汝昌、 刘步蟾、邓世昌、 徐邦道、林永生、
甲午战争 平壤、黄海、辽 战败。签订《马关 帝国主义 瓜分中国 的狂潮 把国联军 侵华战争
政治侵略
战败。签订《辛丑 条约》。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深渊。
全面侵 华战争
1、材料一:……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 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 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 位 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 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 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答;坚持改革开放,要善于学习别人一切先 进的东西,吸收、消化和发展引进的外国先进 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 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台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写于1896年4月17日)
材料二: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 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 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回答问题: ——《开罗宣言》 (1)“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110年前,台湾是在哪 次战争中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被迫割给了日本?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2003年第21期《读者》)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19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 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 国为4%,英国 为2.5%……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 2位,仅次于 美国。
中日关系发展ppt课件
![中日关系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0ac18cb7360b4c2f3f6497.png)
从局部侵华 到全面侵华。 阴谋破产
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 ——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
2、20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 ——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 和平友好交往
中日古代关系:和平友好交往 是主流。
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方面进行友好交往。
古代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先 进的科技文化对日本发展产生
参考答案要点:
1、从历史因素看: 战后日本法西斯未得到彻底清算。
2、从现实因素来看: (1)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直接引起中日关系紧张。 (2)日本出于地区战略、经济扩张的需要,并谋求成为 政治和军事大国,视中国为最大的阻碍。
3、从美国来看: 美国企图借日本制衡中国,以维持其在东亚的利益。
日本应对中日关系出现“寒流”的局面负全
全方位交往
(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 授儒教、贸易往来)
著名人物:日—吉备真备;中—鉴真
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
元代海船直通日本
明: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
清: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
1、清政府统治时期 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 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分析1972年中日关系邦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如:1971 年,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 席位)
2、中国正确方针政策的促进。(如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
3、国际环境的影响。(如1972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
4、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暖春之旅”彰显了大国责任。对“暖春之旅”的解读, 可以是“大国之旅”“责任之旅”、“道义之旅”或者 “非常之旅”。
中日关系课件
![中日关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e5bb785acfa1c7aa00ccb6.png)
日本的南进政策
1、1894年—1895年
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 败,日军先后侵占中国山东威海,辽 宁鞍山,澎湖、台湾台北、台南等地, 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攫取巨额战 争赔款2.3亿两白银,并割让台湾;还 取得了新的通商特权权益。日本凭借 巨额的侵略战争赔款,以及掠夺的原 材料,在20世纪初成了新兴的帝国主 义国家。
•人口数量:126,659,683(2012年) •人口密度:337.1人/平方公里(2012 年) •主要民族:和族 •主要宗教:神道教、佛教 •国土面积:377,835平方公里
• GDP总计:5.869万亿美元(2011 年) • 人均GDP:45,920美元(2011年) • 国际电话区号:+81 •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 别称:东瀛、扶桑、倭国、大和 • 法律体系 :欧陆法系
1945年抗战胜利。 1945年,日本投降。长达8年(14年)
• 你造的,如果你买日本橱具,将来射穿同胞 头颅的子弹就是你造的,如果你买日本电视 音响,将来就会在战地喇叭中听到同胞被杀 的哀鸣!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现排最前, 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如果中国人1个 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数千家企业面临破产。 如果中国人6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1半人 失业。如果中国人1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 结构彻底瓦解。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别是在前些时间, 台海局势十分严峻时期,小日本还坚决要插 手!!现在又把钓鱼岛纳于自己的领土,真是 气死人!让我们铭记这耻辱。 --------白岩松
• 日本历史上的三次飞跃
(2)古代(公元646年)
——大化改新
• 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大化改新,使日 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日本的第一次飞跃
中日关系解读.ppt
![中日关系解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80883fe518964bcf847cd0.png)
34
东海问题
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 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 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近年来,我国 勘探人员先后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7个油气田。 东海地区资源丰富,东海油田蕴含石油250亿吨,可供 中国用80年,天然气8兆4000亿立方公尺,储量巨大, 被中国视为“国家兴亡的重要战略资源”。能源自给 率只有4%的日本也将其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图谋将东 海地区囊括在自己的版图里,以取得国家能源战略的 先机,这就注定了中日联合开发东海的谈判难度。
韩国民众5日在日本驻韩使馆 前示威,抗议日本声称对独岛 拥有主权,修改历史教科书美 化日本侵略史。图为一名韩国 退伍老兵欲在日本使馆前自杀。
25
游行示威
26
历史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涉及我 民族感情。从日本国内情况看,历史问题 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背景,短期内难以 根本解决。日本对侵华历史的认识也不可 能像德国对邻国那样彻底和明确。我们不 能忘记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历史, 必须始终坚持原则。我们的出发点是积极 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 鉴、面向未来”,是为了努力实现中日两 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伟大目标。
南京大屠杀 樱花
日本电器 侵华日军 靖国神社
2005 2006 2007
仍然是历史印记和经济文化符号混杂,微妙的变 化在于经济文化符号排位略有前移
41
中日关系的前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很乐观
比较乐观
比较悲观
很悲观
05' 06' 07'
对中日关系的未来乐观的人超过悲观的人
42
东海问题
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 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 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近年来,我国 勘探人员先后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7个油气田。 东海地区资源丰富,东海油田蕴含石油250亿吨,可供 中国用80年,天然气8兆4000亿立方公尺,储量巨大, 被中国视为“国家兴亡的重要战略资源”。能源自给 率只有4%的日本也将其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图谋将东 海地区囊括在自己的版图里,以取得国家能源战略的 先机,这就注定了中日联合开发东海的谈判难度。
韩国民众5日在日本驻韩使馆 前示威,抗议日本声称对独岛 拥有主权,修改历史教科书美 化日本侵略史。图为一名韩国 退伍老兵欲在日本使馆前自杀。
25
游行示威
26
历史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涉及我 民族感情。从日本国内情况看,历史问题 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背景,短期内难以 根本解决。日本对侵华历史的认识也不可 能像德国对邻国那样彻底和明确。我们不 能忘记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历史, 必须始终坚持原则。我们的出发点是积极 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 鉴、面向未来”,是为了努力实现中日两 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伟大目标。
南京大屠杀 樱花
日本电器 侵华日军 靖国神社
2005 2006 2007
仍然是历史印记和经济文化符号混杂,微妙的变 化在于经济文化符号排位略有前移
41
中日关系的前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很乐观
比较乐观
比较悲观
很悲观
05' 06' 07'
对中日关系的未来乐观的人超过悲观的人
42
中日发展关系PPT幻灯片课件
![中日发展关系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563792284ac850ad0242c1.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
1
目录
一 、 中日关系历史回顾 二 、 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三 、 理性认识当前中日关系 四、中日关系发展的前景
2
壹 近代中日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到1895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 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 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 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5
歧,在特殊问题上甚至还
可2以.8 采取“搁置争议”的
2
态度。
另一方面,也要作好自身的军事准
备,以应付我大陆地区的“周边事
态”。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让步,但
在策略问题上一定要根据国家利益灵活
应对。
19
肆 中日关系未来展望
1、双边经济互惠 (1)以“互利”为特征的经济利 益; (2)双方所在的地区合作利益; (3)非物质形态的共同利益等方 面。
22
谢 谢观赏 23
2006年10月8日,国家
4.3
4.5 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
3.5
倍晋三。安倍为
第一个出访的对象国,
踏上了中国的领土和中
国的领导人进行会晤 ,
对两国关系转变具有重
要作用。
7
应日本政府邀请,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对日本 进行了正式访问。访日期间, 温家宝总理与安倍晋三内阁总 理大臣举行了会谈,还会见明 仁天皇,在日本国会发表演 讲,并与日本各界人士进行广 泛接触。
17
2、就历史认识问题本身来说,它显然不可能在 两国隔绝的状态下获得解决,而只有通过两国间 不断交流与对话、通过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与深 入,才能使历史认识问题不仅在领导人的表态 上,而且在两国广大人民的心里真正得到解决。
1
目录
一 、 中日关系历史回顾 二 、 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三 、 理性认识当前中日关系 四、中日关系发展的前景
2
壹 近代中日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到1895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 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 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 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5
歧,在特殊问题上甚至还
可2以.8 采取“搁置争议”的
2
态度。
另一方面,也要作好自身的军事准
备,以应付我大陆地区的“周边事
态”。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让步,但
在策略问题上一定要根据国家利益灵活
应对。
19
肆 中日关系未来展望
1、双边经济互惠 (1)以“互利”为特征的经济利 益; (2)双方所在的地区合作利益; (3)非物质形态的共同利益等方 面。
22
谢 谢观赏 23
2006年10月8日,国家
4.3
4.5 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
3.5
倍晋三。安倍为
第一个出访的对象国,
踏上了中国的领土和中
国的领导人进行会晤 ,
对两国关系转变具有重
要作用。
7
应日本政府邀请,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对日本 进行了正式访问。访日期间, 温家宝总理与安倍晋三内阁总 理大臣举行了会谈,还会见明 仁天皇,在日本国会发表演 讲,并与日本各界人士进行广 泛接触。
17
2、就历史认识问题本身来说,它显然不可能在 两国隔绝的状态下获得解决,而只有通过两国间 不断交流与对话、通过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与深 入,才能使历史认识问题不仅在领导人的表态 上,而且在两国广大人民的心里真正得到解决。
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 共83页PPT资料
![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 共83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3defa1a2e3f5727a4e9623a.png)
(2)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 一座活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
(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3、气候
(1)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北部属温带季风 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海 洋影响大,降水丰富。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 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4、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 林、水力资源丰富。
福建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出兵最多 和索取赔款最多的国家
《辛丑条约》日本从中分得3479.31万两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根据《朴茨茅斯 和约》占领了辽东半岛,建立一整套殖民机构
忆一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世纪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侵占整个东 北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 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允设厂 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的“租借地” 和“势力范围”
国家 德国 沙俄 英国 法国 日本
租借地 胶州湾
旅顺、大连 新界、威海卫
广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长 城 以北 长江流域 广东、广西、云南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日军的滔天罪行
暴行之一战争:刀使劈人—屠变—杀成中砍“国杀魔百训杀鬼姓人练”比赛
南京南大屠京杀大期屠间杀,中日被军杀目黑害辎的重儿兵童联队
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
下关京江下关边长的江尸边体尸体堆积的场面
日军惨杀的妇女
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
潘家峪惨案
日军占领南京后,日军少尉向井、野田在南京紫
(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3、气候
(1)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北部属温带季风 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海 洋影响大,降水丰富。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 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4、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 林、水力资源丰富。
福建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出兵最多 和索取赔款最多的国家
《辛丑条约》日本从中分得3479.31万两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根据《朴茨茅斯 和约》占领了辽东半岛,建立一整套殖民机构
忆一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世纪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侵占整个东 北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 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允设厂 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的“租借地” 和“势力范围”
国家 德国 沙俄 英国 法国 日本
租借地 胶州湾
旅顺、大连 新界、威海卫
广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长 城 以北 长江流域 广东、广西、云南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日军的滔天罪行
暴行之一战争:刀使劈人—屠变—杀成中砍“国杀魔百训杀鬼姓人练”比赛
南京南大屠京杀大期屠间杀,中日被军杀目黑害辎的重儿兵童联队
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
下关京江下关边长的江尸边体尸体堆积的场面
日军惨杀的妇女
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
潘家峪惨案
日军占领南京后,日军少尉向井、野田在南京紫
_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共71页
![_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共71页](https://img.taocdn.com/s3/m/80da4cfd4b35eefdc8d333e1.png)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_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69页PPT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6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f060e03968011ca2009196.png)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