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并发症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瘘并发症的护理
一、出血:主要表现为创口处渗血及皮下血肿。皮下出血如处理不当可致整个手中上臂肿胀。
1、原因
1)术后早期出血,常发生于麻醉穿刺点及手术切口处;2)内瘘未成熟,静脉壁薄;
3)肝素用量过大;
4)穿刺失败导致血肿;
5)压迫止血不当或时间过短;
6)内瘘手臂外伤引起出血;
7)透析结束后造瘘肢体负重;
8)迟发性出血见于动脉瘤形成引起破裂出血及感染。
2、预防和护理
1)术前准备应充分,操作细心,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2)避免过早使用内瘘,新建内瘘的穿刺最好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
3)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凝剂;
4)提高穿刺技术,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5)止血力度适当,以不出血为准,最好指压止血;
6)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防发生动脉瘤破裂;
7)指导患者放松止血带时观察有无出血及出现出血的处理方法。
二、感染:瘘管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有时伴有内瘘闭塞,全身症状可见寒战、发热,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
1、原因
1)手术切口感染;
2)未正确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或穿刺针污染;
3)长期使用胶布和消毒液,致动静脉穿刺处皮肤过敏,发生破损、溃烂或皮疹,用手搔抓引起皮肤感染;
4)透析后穿刺处接触污染液体引起的感染;
5)穿刺不当或压迫止血不当致血肿形成或假性动脉瘤形成引起的感染;
6)内瘘血栓切除或内瘘重建。
2、预防和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及时更换可疑污染的穿刺针;
2)避免在有血肿、感染或破损的皮肤处进行通路穿刺,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发生血肿;
3)内瘘有感染时应及时改用临时性血管通路,并积极处理感染情况:局部有脓肿时应切开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
发生败血症者应用有效抗生素至血细菌培养阴性生2周;4)做好卫生宣传教育,让患者保持内瘘手臂皮肤清洁、干净,透析后穿刺处勿沾湿、浸液。
三、血栓形成及预防
1、原因
1)早期血栓多由于手术中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外膜内翻吻合、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静脉扭曲、吻合口狭窄旋转等及内瘘术后包扎过紧,内瘘受压;
2)自身血管条件差,如静脉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上段血管已有血栓;
3)患者全身原因,如高凝姿态、低血压、休克、糖尿病等;4)药物影响,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使血细胞比容上升,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
5)反复低血压发生;
6)反复定点穿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
7)压迫止血不当,内瘘血管长时间受压。
2、临床表现:患者动静脉内瘘静脉侧搏动、震颤及杂音减弱,患者主诉内瘘处疼痛。部分堵塞旱透析引血时血流量不足,抽出血为暗红色,透析中静脉压升高。完全阻塞时搏动震颤及杂音完全消失,不能由此建立血液通路进行透析。
3、预防和护理
1)严格无菌技术,正确手术方法、规范术后护理;避免过
早使用内瘘,一般内瘘成熟在6~8周,最好在内瘘成熟后再使用;
2)计划应用内瘘血管,切忌定点穿刺,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力争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引起血肿形成;
3)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用拇指及中指指腹按压穿刺点,注意按压力度,弹力绷带不可包扎过紧;
4)避免超滤过多血容量不足、低血压;
5)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内瘘手臂不能受压,夜间睡眠时尤其要注意;
6)高凝状态的患者可根据医嘱服用抗凝药;
7)穿刺或止血时发生血肿,先行按压并冷敷,在透析后24小时热敷消肿,血肿处涂搽喜疗妥并按摩。早期血栓形成,可用尿激酶25万~50万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在动静脉内瘘近端穿刺桡动脉缓慢注入。若无效,则应通知医师,行内瘘再通或修补术。
四、血流量不足及处理
1、原因
1)反复定点穿刺引起血管壁纤维化,弹性减弱,硬结、瘢痕形成,管腔狭窄,而未使用的血管因长期不使用也形成狭窄;
2)内瘘未成熟过早使用;
3)患者本身血管条件不佳,造成内瘘纤细,流量不足;
4)穿刺所致血肿机化压迫血管;
5)肢体受冷致血管痉挛、动脉炎症、内膜增厚;
6)动静脉内瘘有部分血栓形成。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血管震颤和杂音减弱,透析中静脉端阻力增加而动脉端负压上升;血流量增大时,可见血管明显塌陷,患者血管处有触电感,静脉壶滤网上血流量忽上忽下,同时有大量泡沫析出,并伴有静脉压、动静脉压的低压报警。
3、预防及护理
1)内瘘成熟后有计划地使用内瘘血管;
2)严格执行正确的穿刺技术,切忌反复定点穿刺;
3)提高穿刺技术,减少血肿发生;
4)嘱患者定时锻炼内瘘侧手臂,使血管扩张;
5)必要时手术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