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五章多媒体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民歌资源。不同 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集中 反映着该民族和当地人民在历史风貌、审美情趣和日常 生活上差异。
艺术与美感
• 民歌的三种基本形式: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 号子音调粗犷,节奏固定,律动感强 • 山歌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即兴性强 • 小调旋律流畅、婉转曲折,曲调性强
艺术与美感
• 曲线是书法中数量最多的线条,也是最美的线条,在行书草书中 最为常见。
• 怀素的《自叙帖》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 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
三、毛笔与印章
艺术与美感
• 毛笔
• 毛笔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还 活跃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书法家周汝昌称“没有毛笔, 不仅仅是中国艺术‘不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 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在真正的中国文化 人看来,毛笔不是什么工具,它能通灵,具有灵性。否 则,它如何擅长表现使用者个人千变万化的不同气味、 气质、性情、意志、精神世界、生活态度等。”
• 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往往富于联想、想象和夸张,使诗 意更加含蓄委婉。赋比兴的完美结合,更营造出情境交 融、物我两忘的境界,直接启发了后世诗歌创作对于意 境的追求与创造。
二、离骚
艺术与美感
• 《离骚》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 是带有作者自传性质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全诗有三百七 十多句,接近二千五百字。
语言风格
艺术与美感
第二节 悦耳悦心:音乐
艺术与美感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音乐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传统文 化造就了极有特色的中国音乐。在中国,音乐不仅悦耳 还可以悦心,既能陶冶性情,又可治国安邦。不同于书 法、绘画这些缘系于文人阶层、上流社会的文化形式, 音乐的覆盖面上达帝王公卿、下至商贾百姓,各色人等 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了解中国音乐,是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彰。 • 章法,是一副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
及用印之间的整体布局。
二、舞的节奏
艺术与美感
• 作为抽象艺术,书法和舞蹈一样强调动态美,追求情感 的迸发和意境的营造。
• 宗白华先生认为书法内里贯穿着舞蹈的精神,由舞蹈的 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 郑诵先先生说:“舞蹈是动态的书法;书法是婀娜多情 的舞姿。”这曼妙的舞姿来源于书法中千变万化的线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艺术就是线条的艺术。
诗仙李白
艺术与美感
• 李白集中代表了盛唐时期积极进取,蔑视传统的知识分 子阶层。
• 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浓烈的 主观主义色彩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点。
•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李白诗歌所追求的意境之一。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追求的另外一种飘
逸之美。
诗圣杜甫
艺术与美感
一、黄中大吕:礼乐治国
艺术与美感
•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数千年前,圣人孔 子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乐治国思想,将礼乐 教化作为最重要的治国安邦的手段,以促进人民道德情 操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
艺术与美感
• 乐治即以“乐”作用于人。 用良乐陶冶人的情操,激发内心的美好情感,调节人和 人、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使人的行为规范有序,使社 会和谐,使国家安定。 • 礼治和乐治的思想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古代社会礼、乐不分家。礼中有乐、乐中有礼。二者共 同作用,达到“和”的境界。
• 三国演义之三绝: • “智绝”诸葛亮 • “义绝”关羽 • “奸绝”曹操
艺术与美感
艺术与美感
• 《三国演义》善于描写战争。书中所描写的大小战争四 十余场,战斗场面上百个,作者能抓住不同战争的特点 ,或寥寥数笔带过,或长篇累牍描述,写得有声有色, 变化无穷。它问世,对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影响深远,不 仅促成了历史演义小说的繁荣,也影响了其他题材的小 说创作。其中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丰富了古代戏曲的 素材,被传唱至今。
一、《三国演义》
艺术与美感
• 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作者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中国 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 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广泛吸收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通 过描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展示了一副波澜壮阔、气势 恢宏的历史画卷,表达作者渴望仁政、反对暴政,崇智 尚勇、恪守仁义的的儒家政治道德观。
。诗歌表现感情的形式是纯朴真率的,歌颂的感情类型 是克制谨慎的。这种对待感情的态度,通过平和的抒情 表现出来,形成了抒情诗细腻隽永的特点,对后世抒情 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内化为东方气质的一个维 度。
艺术与美感
• 《诗经》中“比”“兴”艺术表现手法的广泛应用大大 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
• 比是比喻和比拟,即用形象事物来打比方,使被比喻的 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兴是托物起兴,通过对自然界事物 的描写,通过联想,引出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
• 杜甫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史上承上启下的伟大诗人。诗 作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 沉郁指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 顿挫是指诗歌表情达意的跌宕起伏、反复低回。
四、宋词
艺术与美感
• 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代文人用诗文言志,用词来娱 情,在他们的推动下,词空前繁荣并发展起来。柳永登 上词坛后,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改变了五代以来的词 风。直至苏轼,独创豪放一派,使词最终冲出艳科。北 宋灭亡后,词的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李清照提出“词 别是一家”的观点,确立了词的独特地位。以辛弃疾为 代表的“中兴词人”把词的创作推到高峰,在辛派词人 的努力下,词最终达到了和五七言诗歌相等的地位。
第一节 诗意中国:诗歌
一、诗经
艺术与美感
•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诗 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奠定了中国诗歌 创作的优良传统,它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文化, 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艺术与美感
• 《诗经》开创了抒情言志诗的先河。 • 《关雎》是诗经开篇之作,是一首描写男女之爱的情歌
唐宋 宣州 长锋笔 宋代 “无心散卓笔” 元代 湖笔 明清 湘笔
艺术与美感
艺术与美感
• 印章
• 印章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印章是官职、地 位、身份的象征,也是往来贸易和封检物品的凭信,还 有吉祥纳福的功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印章的实用性减 弱,艺术性增强。特别是与书画结缘后,印章除了凭证 的功能,更为人所看重的是其自身的艺术性及深化书画 主题的功能。在篆刻艺术家的手中,印章融汇书学画理 ,借方寸之间、寥寥数字,来抒怀言志。
二、水浒传
艺术与美感
•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 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明 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小说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 被逼上梁山、逐渐壮大、起义造反到最后接受招安的故 事。
艺术与美感
• “官逼民反”是小说的主要题旨之一。 • 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中忠”“义”观。 • 在塑造人物时,做到“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主要
艺术与美感
•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时即点明这本书“大旨谈情” ,借一个“情”字讲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 感知。
• 曹雪芹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天然图画”,通过如实描摹 日常化生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人物的性格和 内心世界,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和微妙变化。
艺术与美感
• 典型的人物形象 • 多线索交织的网状结构 • 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的独特
艺术与美感
• 依据印文内容,印章有名章与闲章之分。前者叫做姓名 章,后者又叫布局章。
• 在外形选择上,闲章比较随意,可方、可扁、可长、可 圆,尽现天然的意趣。
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个性鲜明, 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艺术与美感
• 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价 值判断。即把忠、义和杀 富济贫、匡救天下作为判 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 漠视人物不道德,缺乏人 性的行径,如:时迁的偷 盗、武松的滥杀无辜、孙 二娘的人肉包子。
三、西游记
艺术与美感
• 《西游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具有浓厚的浪 漫主义色彩。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流传了数百年的西游 故事基础上,创作出这部杰出的神魔小说。小说Leabharlann Baidu要描 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一 路降妖伏魔,历经八十一难,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的故事。
二、阳春白雪:以琴养心
艺术与美感
• 琴是中国古老的乐器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中的四艺之首。 • 琴声崇尚“静,远,淡,丽,润,圆”。 • 追求意境深远的“无限滋味”。
孔子 幽兰操
艺术与美感
嵇康 广陵散
三、下里巴人:多彩民歌
艺术与美感
• 民歌的出现并非偶然,人们是在长期的劳作中,经过积 极探索,迸发出的意识冲动和情感宣泄,是用歌唱来反 映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苏轼
• 在北宋三教合一思想氛围的 影响下,苏轼形成了以儒学 思想为根本兼容佛家思想和 道家思想的人生观。
• 儒家的积极用世 • 佛家的超脱虚无 • 道家的清净无为
艺术与美感
李清照
• 是北宋向南宋过渡时的著 名女词人。
• 词别是一家 • 易安体 • 精致的美感 • 善于炼字
艺术与美感
第二节 品位人生:四大名著
一、法度
艺术与美感
• 书法是一门高度重视法度的艺术。 • 法,不仅包括书写的用笔之法、结字之法、用墨之法、
章法,甚至还包括作品的悬挂之法。 • 书法是一种规范性艺术,不能随心所欲地任意描画。体
现了中国人追求程式美、形式美的审美追求。
艺术与美感
• 用笔之法,是书法艺术的基本法度。 • 结字之法,是字中的笔画安排之法。 • 用墨之法,是书法的神采,它与笔法互为依存,相得益
《中国传统文化》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教学内容
回望与寻根 智慧与信仰 制度与品格 创造与交流 艺术与美感 生活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多样的艺术形式,历经几 千年岁月的洗礼,愈发绽放出鲜活的生命力。传 颂千古的诗词、耐人寻味的小说、灵动飞舞的书 法、意境悠远的绘画、绚丽多彩的戏曲、精美的 瓷器等都渗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了解中国社会变迁、探索中国人心灵轨迹和中 国审美趣味的一扇窗户。
艺术与美感
• 《离骚》的主旨是忠君和爱国。 • 屈原独创出“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 • 相比较诗经而言,楚辞中的比兴更加群体化、系列化,
比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
三、唐诗
艺术与美感
• 唐诗在之前诗歌创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诗歌的创造性发 展,名家辈出、流派众多,成为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 代表着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艺术与美感
• 香飘海内外的民歌《茉莉花》 • 旋律婉约流畅,同一段曲调,一唱三叹,词曲一字一拍
或半拍,音符密集,反复回旋。 • 洁白如玉的茉莉花意象,传递出恬静清雅之美。 • 既不大肆张扬,又不过分妩媚的中和含蓄正是中国几千
精神操守和文化品质的象征。
艺术与美感
第四节 线条之舞:书法
艺术与美感
• 书法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讲究“形”“势”“义” 的统一,是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形式之一,被誉为 “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了解诗歌、小说、音乐、书法、绘画、戏曲、瓷器等艺 术形式的特点。熟悉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品。
能掌握相应的审美技能,初步鉴赏艺术作品。能透过艺 术作品把握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品味传统艺术之美,提升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 观,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
第一节 诗意中国:诗歌 第二节 品味人生:四大名著 第三节 悦耳悦心:音乐 第四节 线条之舞:书法 第五节 水墨山水:绘画 第六节 梨园芬芳:戏曲 第七节 文化名片:瓷器
艺术与美感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具价值的人物形象,是中国文化中机 智与勇敢的化身。
• 热烈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 的实现。
• 爱憎分明、勇往直前、百 折不挠。
• 具有超凡的智慧非凡的法 术。
• 活泼乐观、幽默风趣
四、红楼梦
艺术与美感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如果你想 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最有趣味又 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红 楼梦》(周汝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