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民生活的主要“瓶颈”之一。客观地总结我国历史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实践,对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借鉴意义。深入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历史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握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和农户(私人)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资金。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因此,对明清以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背景、投资主体和投资客体进行梳理,辩证地看待封建王朝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借鉴意义。
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南方的水利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宋代南方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并多以中小型工程为主,多以修堰、浚河、筑堤等为主。包括整个元朝和明朝初期的14世纪,广东(东南)的私人投资建设的水利项目超过了政府建设的数目。
至宋代,唐末五代形成的大圩田开始被破坏,并始终未得到很好的治理,
其他的都是在原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上进行维护修整,使原有的水利工程能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而不至于荒废。
(三)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前后经历了四百年的动乱时代,由于战事频繁,水利事业受到重大影响。尽管这样,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各诸侯国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比较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愿意和有能力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是政府和地主阶级,政府进行屯田水利,地主进行田庄中的小型水利建设。由于北方战乱,许多地方长期处于战乱动荡的状态,许多中原人为了逃避战乱,举家南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随之,南方水利得到了发展,东吴在长江流域进行屯田水利,还配套了大量的排灌设施建设。
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韩威
【摘要】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历史源远流长。农村地域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不同时期农村发展特点的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为当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指导。
【关键词】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史
(二)秦汉时期据《华阳国志》(卷3)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3]135由此观之,水利事关农业生产,甚至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秦国很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蜀守李冰及其子观察地形,设计修建的。秦统一六国后,仍不忘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于公元前246年修建成郑国渠。《史记・河渠书》说“用注填淤之水,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3]135在全国各地进行水利建设,筑堤防、水道、渠道和堤坝。汉代在秦朝遗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基础上进行恢复生产。中国的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黄河流域和关中的泾渭流域,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充足的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由于农民无法自发组织起来和自然作斗争,只有依靠政府号召组织农民建设农田水利。由于有水源作保障,汉代的旱田每亩约收一石,水田每亩约收四石。汉朝,特别是汉武帝时代,曾经掀起了一个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从中央到地方修建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著名工程。据《汉书・沟洫志》(卷29)记载:“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3]190西汉大力兴办水利,连短命的王莽新朝也没有间断过。到了东汉,农田水利事业就不如前了。除了明帝修复汴渠还算是亮点工程外,
再加以豪强任意兼并,个体农民也自筑塍岸,以防水旱,大圩田被分割成为零乱的小圩。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受到封建社会晚期日益腐朽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与以往相比,已逐渐缓慢下来了,有量的增长,缺乏质的飞跃。人们一直认为农业生产与水利的关系甚为密切, “农民终岁耕耨,丰歉听之天时,一遇雨, ∫之愆,遂失秋成之望。”[3]807 “夫水,聚之为害,而散之则为利;用之则为利,弃之则为害。” [3]807明朝修复改善旧有的水利设施,经过修缮,旧有的水利工程仍能发挥灌溉之利,但是没有对水利设施进行过非常大的投资建设。为了缓和南粮北运北京的漕运压力,清朝经营京畿地区水利田,发展水稻生产,但后来,由于侵犯了地主阶级的漕运利益,最终被废止。清代把始于汉代的局部海塘工程连成一片,变土质为石质。除了太湖圩田水利外,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珠江三角洲圩田都有很好的发展,出现了江南的“湖广熟、天下足”。由于北方降雨量少,地上水资源贫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开始凿井灌田。河北正定“男务耕耘,凿井以水车灌田,故其收常倍。”[3]392南方利用山间泉水灌溉,利用半机械式的水车。
(四)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建都长安,因此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北方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曲地区的水利得到了发展。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是贫水地区,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唐朝在汉带汉渠、汉延渠和北魏艾山渠的基础上,又开凿了特进渠、尚书渠等多条渠道。“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在北方兴修的水利工程寥寥无几。唐朝在修建堤塘的同时,也修筑了很多人工灌渠,既有灌水渠,又有排水渠,改造了很多江南地区的沼泽地,开发出了很多水田耕作区。福建一带很早就有海患,为了抵御海难,唐朝还修造了捍海堤塘,动用了大量的政府资金。
(五)宋元时源自文库王安石实施《农田水利法》时,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开垦荒田,兴修水利,修造堤防和修理塘岸等,对较大的工程政府给予贷款资助。《农田水利法》的颁布对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出现了“四方争言水利”的局面。引浊放淤,改良盐碱地,是当时非常突出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北宋时期,政
府采用行政力量,专门设立了淤田司管理这些工作。后王安石被罢相后,这项由国家主持兴办的规模颇大的事业也随之被停废了,但这一实践为黄河中下游农田水利建设开辟了一条水利建设的新路。
要深刻认识历史上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演进规律,有必要从夏商周开始,因为从这个时期起农业发展需要统治阶级真正重视和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夏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受到山洪和河水泛滥的侵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各个部
落开始治水,但是效果不佳。原因有三:第一,堤防设备差,技术落后,难以抵御泛滥的洪水;第二,缺乏整体协调,部落各自为政,洪水此消彼涨;第三,气候变化无常,难以预测。为了与大自然作斗争,出现了大禹父子治水。大禹的父亲治水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大禹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他采用“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的方针,出现了“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2]38的良好局面。
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南方的水利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宋代南方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并多以中小型工程为主,多以修堰、浚河、筑堤等为主。包括整个元朝和明朝初期的14世纪,广东(东南)的私人投资建设的水利项目超过了政府建设的数目。
至宋代,唐末五代形成的大圩田开始被破坏,并始终未得到很好的治理,
其他的都是在原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上进行维护修整,使原有的水利工程能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而不至于荒废。
(三)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前后经历了四百年的动乱时代,由于战事频繁,水利事业受到重大影响。尽管这样,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各诸侯国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比较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愿意和有能力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是政府和地主阶级,政府进行屯田水利,地主进行田庄中的小型水利建设。由于北方战乱,许多地方长期处于战乱动荡的状态,许多中原人为了逃避战乱,举家南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随之,南方水利得到了发展,东吴在长江流域进行屯田水利,还配套了大量的排灌设施建设。
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韩威
【摘要】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历史源远流长。农村地域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不同时期农村发展特点的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为当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指导。
【关键词】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史
(二)秦汉时期据《华阳国志》(卷3)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3]135由此观之,水利事关农业生产,甚至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秦国很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蜀守李冰及其子观察地形,设计修建的。秦统一六国后,仍不忘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于公元前246年修建成郑国渠。《史记・河渠书》说“用注填淤之水,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3]135在全国各地进行水利建设,筑堤防、水道、渠道和堤坝。汉代在秦朝遗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基础上进行恢复生产。中国的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黄河流域和关中的泾渭流域,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充足的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由于农民无法自发组织起来和自然作斗争,只有依靠政府号召组织农民建设农田水利。由于有水源作保障,汉代的旱田每亩约收一石,水田每亩约收四石。汉朝,特别是汉武帝时代,曾经掀起了一个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从中央到地方修建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著名工程。据《汉书・沟洫志》(卷29)记载:“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3]190西汉大力兴办水利,连短命的王莽新朝也没有间断过。到了东汉,农田水利事业就不如前了。除了明帝修复汴渠还算是亮点工程外,
再加以豪强任意兼并,个体农民也自筑塍岸,以防水旱,大圩田被分割成为零乱的小圩。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受到封建社会晚期日益腐朽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与以往相比,已逐渐缓慢下来了,有量的增长,缺乏质的飞跃。人们一直认为农业生产与水利的关系甚为密切, “农民终岁耕耨,丰歉听之天时,一遇雨, ∫之愆,遂失秋成之望。”[3]807 “夫水,聚之为害,而散之则为利;用之则为利,弃之则为害。” [3]807明朝修复改善旧有的水利设施,经过修缮,旧有的水利工程仍能发挥灌溉之利,但是没有对水利设施进行过非常大的投资建设。为了缓和南粮北运北京的漕运压力,清朝经营京畿地区水利田,发展水稻生产,但后来,由于侵犯了地主阶级的漕运利益,最终被废止。清代把始于汉代的局部海塘工程连成一片,变土质为石质。除了太湖圩田水利外,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珠江三角洲圩田都有很好的发展,出现了江南的“湖广熟、天下足”。由于北方降雨量少,地上水资源贫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开始凿井灌田。河北正定“男务耕耘,凿井以水车灌田,故其收常倍。”[3]392南方利用山间泉水灌溉,利用半机械式的水车。
(四)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建都长安,因此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北方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曲地区的水利得到了发展。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是贫水地区,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唐朝在汉带汉渠、汉延渠和北魏艾山渠的基础上,又开凿了特进渠、尚书渠等多条渠道。“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在北方兴修的水利工程寥寥无几。唐朝在修建堤塘的同时,也修筑了很多人工灌渠,既有灌水渠,又有排水渠,改造了很多江南地区的沼泽地,开发出了很多水田耕作区。福建一带很早就有海患,为了抵御海难,唐朝还修造了捍海堤塘,动用了大量的政府资金。
(五)宋元时源自文库王安石实施《农田水利法》时,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开垦荒田,兴修水利,修造堤防和修理塘岸等,对较大的工程政府给予贷款资助。《农田水利法》的颁布对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出现了“四方争言水利”的局面。引浊放淤,改良盐碱地,是当时非常突出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北宋时期,政
府采用行政力量,专门设立了淤田司管理这些工作。后王安石被罢相后,这项由国家主持兴办的规模颇大的事业也随之被停废了,但这一实践为黄河中下游农田水利建设开辟了一条水利建设的新路。
要深刻认识历史上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演进规律,有必要从夏商周开始,因为从这个时期起农业发展需要统治阶级真正重视和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夏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受到山洪和河水泛滥的侵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各个部
落开始治水,但是效果不佳。原因有三:第一,堤防设备差,技术落后,难以抵御泛滥的洪水;第二,缺乏整体协调,部落各自为政,洪水此消彼涨;第三,气候变化无常,难以预测。为了与大自然作斗争,出现了大禹父子治水。大禹的父亲治水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大禹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他采用“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的方针,出现了“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2]38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