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合集下载

90年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发展演变与启示

90年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发展演变与启示

90年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发展演变与启示摘要: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中国农村土地政策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的漫长变革过程。

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总结经验教训,得出有益启示,对于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状况的新土地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90年;演变;启示土地问题是“三农”核心问题。

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中国农村土地政策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90多年来,在制定农村土地政策方面,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成功经验,也获取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深刻教训。

回顾中国农村土地政策90年发展演变历程,深入分析其中所深藏的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动因、影响和得失,并得出有益的启示,对于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状况的新土地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90年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发展演变历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农民所有制(1921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明确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纲。

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就提出了土地国有的主张。

1927年11月28日,临时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提出:“一切地主的土地无代价的没收,一切私有土地完全归组织成苏维埃国家的劳动平民所公有。

”这里的土地公有就是主张土地国有。

由于土地国有政策脱离了中国传统的土地私有观念,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甚至引起了广大农民对于土地革命的怀疑,为争取广大农民对苏维埃革命的热情,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开始了从土地国有到土地农有的转变。

1931年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苏区中央局发出通告,明确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并开展了系列“限田”、“限租”、“打土豪地主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

中国乡村振兴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乡村振兴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乡村振兴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乡村振兴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成为了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本文将就中国乡村振兴的演变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乡村振兴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具体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改革时期。

在改革时期,中国农村在农户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工业化、农村依法经营、农村科技进步以及农产品市场化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农业税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等,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一阶段,乡村振兴主要关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进入21世纪,乡村振兴进入了新的阶段。

此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推出了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乡村振兴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乡村振兴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其次,乡村振兴强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来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乡村振兴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崇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最后,乡村振兴还强调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新。

农村发展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治理结构和有效的管理能力,才能保证农村振兴的顺利进行。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中国农村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挑战在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国乡村振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从农业发展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再到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现 ,这 在很 大程 度 上 抵 消 了 国 民政 府 推进 国家 官僚
民,但这种对乡村社会强有力的控制也使传统的各
种乡村 自治组织遭到压制。此外 , 国家为了实现工业 化的 目标 ,以牺牲农村和农 民的利益为代价支持城
【 作者简介】 刘媛媛 (9 6 )女 , 18 一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 学研 究院 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 基层政 治与 乡村 治理
口刘媛 媛 ( 中师 范大学 政治 学研 究 院 , 华 湖北
喃 要】
武汉
40 7 ) 3 09
2 世纪以来, 0 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经历 了几次大的社会历史变迁, 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
的 变化。 在探讨农村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 预测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 的未来情 况时, 一定要 考虑农
我 教育 和 自我服 务 。 我 国 的改革 是从农 村 开始 的 。一 方 面 , 国农 民 中 从 维护 自己利 益 和 改善 生 活 的要 求 出发 ,不 断 冲击
定 程度 上 左 右 我 国农 村 政 治 和 社 会 的发 展 进 程 ,
村发展的历史延续性。
[ 关键词】
中国农村 ; 治社会 ; 政 历史 变迁
[ 标识码】 文献 A 【 章 编 号 】 6 4 1 7 (0 0 O 一 0 6 0 文 1 7 - 6 6 2 1 )4 O 2 — 3
[ 图 分 类 号1 6 6 中 1 D


百 年来 中 国农 村政 治 和社 会发展 概 述
如包 产 到户 的劳 动形 式 等也不 会 一下 子 消解 。因而 ,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 社会 的发展仍具有重要 的意义 ,它 的趋 向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当然 , ” 它也会在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史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史研究综述

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9期·研究综述·!"#$%&"'()*+,-./01李 彤 40年前的中国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而农村改革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1世纪以来。

其中第一阶段是农村改革的起始和展开阶段,更是整个农村改革历程的奠基阶段。

学界对于该阶段农村改革史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

近年来,这一题目日益成为中共党史、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热点,成果十分丰富。

本文拟对相关研究作一鸟瞰和特写。

一、文献和研究概况几乎在农村改革起步的同时,已经有机构编辑相关资料,如1981年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辑了《包产到户资料选》(内部资料)。

当时编辑资料还不是为了研究历史,但为后来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原始文献。

此后陆续有一些专题性的资料汇集或选集编辑出版,主要有: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编《农村经济政策汇编(1978—1981)》(农村读物出版社,1982年)、《农村经济政策汇编(1981—1983)》(农村读物出版社,1984年),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政策文件选集(1980—1984)》(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4年)、《1985—1989年农村政策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等。

这些汇集或选集所收录的文件在时段和内容上有重叠,也有互补,是了解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指令性政策的基本文献。

但作为一种“结果文件”,它们很难反映决策的背景和过程。

在80年代编辑、出版的农业史料文献中,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

这套书分上、下两册,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1981年。

与大多数文件汇编类史料集不同,它不只收录“结果文件”,也就是说,既有中央的指示、决定、通知等指令性文件,又有部分地方报告、汇报、请示等“反馈文件”,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到实施,大致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史料链条。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个农业大国,多数人口在农村,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很长,也经历了很多变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农村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国的农村社会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黄河流域。

在那个时代,农田的开垦、种植、收割都是由农民自己完成的,有一定的规模和组织,但整体上还是属于分散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样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但与此同时,农村社会的组织方式逐渐演变为以家庭为单位,家族为纽带的大家族社会。

到了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这些变革为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时,农村社会中出现了在土皇帝和恶霸的压迫下,自发组成的一些秘密的或半秘密的结社和组织,如洪门、同盟会、义和团等。

这些组织有的是为了反抗外来侵略,有的则是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

这种农民反抗的精神、组织和策略,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农村社会的现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农村迁往城市。

但即便如此,农村仍然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中国农村常住人口约为7.9亿,约占总人口的55%。

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不同,它不仅依赖于农业生产,还包括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农村教育、农村医疗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很多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1、农业生产的问题由于受气候、土地、技术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较差。

另外,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农民务农意愿不强、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减少等问题,导致耕地荒芜现象时常发生。

此外,农民的收入也较为低下。

尽管国家政策已经出台了很多措施,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上存在的多种问题,如低效率、价格不透明、市场准入门槛高等,仍限制了农民的收入。

2、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在城市中,政府和其他组织会为市民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和其他便利措施。

中国农村农业六十年发展变化

中国农村农业六十年发展变化

中国农村农业六十年发展变化前言:中国是有着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家,农业文明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

当今,中国的农民也有8亿之众,由此可想而知,中国的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分量,笔者认为,中国要想真正的强大,农业的发展要要在首位考虑,农村潜在着巨大的市场,8亿农民要是都富裕起来,那真是民族之幸,中国的强大将无人阻挡。

中央从2004年起连续出台的6个一号文件都以农业为主题就足以说明问题。

关键字:六十年,农业,发展中国的农村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真实生动的体现。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实现了六个历史性跨越:一是农产品供给方面,我们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大家都知道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饭问题.二是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实现了农业发展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性跨越.三是在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实现了农村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四是农民收入方面,大家的感受很深,我们实现了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五是农村体制机制方面,实现了农村经济制度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六是城乡关系方面,这一直是我们发展全局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向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历史性跨越.此外,农业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但,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建国初到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21世纪初到当今。

建国初到改革开放时期这段三十年里,我国的农业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

建国初期,我国完成了“土地革命”,把地主和富农的土地没收过来给农村无地的家庭。

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农业也随之进入了公有制集体化时代。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农村政策,搞好农村发展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政策、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村经济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进入新时期,中国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中央通过制定多项倾向性政策,顺应和主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时代内容的背景下,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历程(一)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农村政策的制定及实施1.完成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标志着广大的中国人民历史上第一次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根据建国初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决策,转变工作重心,集中力量解决当时的重大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完成农村特别是新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土改的完成,巩固了工农联盟,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

土改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但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

此时,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业能够由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社经济,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而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

1952年,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总目标,接着又作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新阶段。

依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三个从低到高的步骤。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民的权益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现状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发展。

一、历史演变1. 政策出台和初步实施阶段(1950年代-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成为显著的任务。

1950年代初,中国政府实行了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

然而,在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初期,农民仍然面临土地使用权不稳定的问题。

2. 权责明确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1978年-2003年)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1978年,中国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农户以家庭为单位承包耕地,并约定了承包期限和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这一制度确保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经济发展和土地流转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面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转移人口增加等问题。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土地流转,并逐步放开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农民可以通过流转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效益的提升。

二、现状1. 承包期限的延长为了保障农民长期稳定使用土地,中国政府多次延长了土地承包期限。

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少数地区为50年。

这一政策确保了农民的承包权益,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保护和经营的积极性。

2. 土地流转的推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通过流转方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流转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参与土地流转。

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增强农业发展的力量,中国政府支持农民积极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第一讲地理环境与中国农业一、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争论:1、顾撷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①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②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①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②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③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

④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2、植物学者李惠林的观点:根据气候、地理以及植物之不同,中国农业并非起源于一个地区。

他主张北方以抗旱、耐冷的粟、黍为主,另配合其它的干果作物如柿、栗、枣等,构成了一个复合的旱地作物农业系统;南方则以水稻为主,结合其他的水生作物如菱、藕等等,构成一个符合的水生作物农业系统。

3、长江流域发展缓慢的原因:人口的缓慢增长;长江流域人体弱多病;气候的差别;东汉末年,北方移民大批迁入南方,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三国时,移民较多的成都平原、太湖流域和淮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导致这次分裂的物质的与根本的因素,是几个对立竞争的经济区的兴起。

这些经济区的生产力及其位置,能足以使它们成为同统治主要基本经济区的君主的权威,作长期抗衡的基地。

蜀的日益成长,和长江下游吴的新兴昌盛,就属于这种情况。

——冀朝鼎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北方大量移民再次南下,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品种。

水利的兴修,发挥了江南水利资源的优势。

东晋: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荻塘“溉田二百余顷”宋:吴兴塘“灌田二千余顷”梁:豫州“苍陵立堰,溉田千余顷。

岁收谷百余万石”唐宋经济重心的转移: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特别是长江下游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黄河中下游。

这除了人为的因素(如战乱及人口迁移等)以外,地理环境的缓慢变化也是因素之一。

二、关于地理环境的定义1,地理环境决定论。

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理论;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

简称“决定论”。

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2,斯大林的观点:地理环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它当然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我国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评述

我国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评述

我国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评述摘要:论文首先界定村落空间结构的概念,即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定居点,因其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产业诸类要素间的稳定状态而在空间层面表现出的形态和组成关系。

继而梳理村落空间结构相关研究内容,分三大类:现状研究、演化研究、优化重组研究。

认为村落空间结构研究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未来对于村落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将成为重点与难点。

最终提出3点村落空间结构研究展望:1、积极关注村落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重组类研究;2、将村落看作为复杂巨系统,引入系统论观点分析村落空间结构各要素间相互关系;3、加强村落空间结构定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村落;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村落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界定1.1村落空间结构概念村落空间结构在建筑学科和地理学科中通常指村落空间的物质形态、组成关系。

1994年范少言发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论文,文中对村落和村落空间结构做了定义,认为村落空间结构指农业地域中居民点的组织构成和变化移动的特点,以及村庄分布、农业土地利用和网络组织构成的空间形态及其构成要素间的数量关系。

2009年罗雅丽发表《村镇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将村镇空间结构定义为村镇地域范围内各空间经济单元间具有相对稳定而又包含变化的空间分布和等级规模关系。

村落空间结构具有广泛内涵与外延概念。

狭义概念: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包括村落形态和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村落空间结构按组织规则将村落形态和各子系统连接,整合为村落复合系统。

广义村落空间结构:除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外,还包括村落体系间空间结构和村落社会、产业空间结构等内涵。

本文认为村落空间结构指: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地域范围的定居点,因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产业诸类要素间稳定状态而在空间层面表现出的形态和组成关系。

1.2村落空间结构内涵1.2.1村落空间结构构成要素村落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包括:村庄地域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家族血脉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文化结构等。

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而三农政策就是针对农村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分析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从而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经济的变革与进步。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农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农村经济改革成为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

农村土地改革的实施使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合作化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集体经济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

此外,农村经济改革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规模修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9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逐渐兴起,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随后,农村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能够自主经营土地,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等也得到了发展,为农民提供了金融支持和服务。

这一时期的三农政策为农村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进入新世纪的三农政策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农村问题更加复杂化,面临着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以应对挑战。

其中,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

四、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目前,中国的三农政策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农村贫困问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等。

因此,未来中国三农政策的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再者,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乡土中国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

乡土中国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

乡土中国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乡土中国个人研究过程综述引言乡土中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话题,它涉及到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个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人,我开始了我的乡土中国研究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阅读相关书籍、采访当地居民和亲身体验等方式,逐渐深入了解了乡村中国的现状和历史背景。

一、乡村社会与文化1.1 乡村社会结构在我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中,我发现乡村社会结构是由家庭、氏族、村落和地区组成的。

这些组织形式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

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而氏族则是家族关系更为复杂的群体。

同时,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土司”制度等特殊制度。

1.2 乡村文化传承在我对乡村文化的研究中,我发现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依然存在并得到传承。

例如,在某些地区还存在着传统的节日庆典和民间艺术表演。

此外,在一些地区还有传统手工艺人和乡土文学家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下来。

二、乡村经济与发展2.1 乡村经济现状在我对乡村经济的研究中,我发现许多农村地区正在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许多农民逐渐放弃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转向服务业、旅游业和其他非农产业。

同时,一些地区也在积极推进农村电商、特色农产品等新型产业。

2.2 乡村发展策略在我对乡村发展策略的研究中,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其次,积极推进新型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最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城乡融合发展。

三、个人体验与感悟3.1 采访当地居民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采访了许多当地居民,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通过这些采访,我深刻认识到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城市中,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个人利益;而在乡村中,人们更加注重亲情、友情和邻里关系。

3.2 亲身体验除了采访当地居民外,我还亲自体验了一些乡村生活。

例如,在某些地区我体验了田园生活、学习手工艺等。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及启示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及启示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及启示摘要毛泽东主席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土地问题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研究我国土地制度,尤其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及其影响,能为我国制定有关土地的方针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一、土地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1、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

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法权制度,是土地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土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

广义的土地制度是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土地的归属和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

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规划制度、土地保护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税收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等。

狭义的土地制度仅仅指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习惯把土地制度理解为狭义的土地制度。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对我国土地制度含义的理解不断深化和发展。

新的观点摆脱了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更强调广义的土地制度,在重视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同时,更增强了对新形势下由新的土地关系所产生的新的土地制度的关注程度,诸如土地利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等。

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土地制度,但主要探讨的是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

2、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对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等进行的一系列变革。

二、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为了对土地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60年来中国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土地管理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有效推动着土地制度的变迁。

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刘媛媛[关键词]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历史变迁[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676(2010)04-0026-03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社会历史变迁,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探讨农村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历程,预测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情况时,一定要考虑农村发展的历史延续性。

[摘要]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一、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概述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社会历史变迁,在历史的动荡中,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笔者以农村历史变迁的动态过程为出发点,将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历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并以这三个发展时期为研究视角,谈谈影响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历史延续性。

(一)第一个时期:1949年以前的农村政治和社会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晚清政权的内卷化统治后,在动荡的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极为艰辛的生存。

这一时期,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是极为缓慢的:国家权力在乡村逐步扩张与区级政权得到建立;地方政府越来越科层化;教育、通讯、交通、邮政的近代化建设也在农村逐步开展起来。

但这一时期的农村政治极不稳定,国民党政府缺乏对中国的有效治理,限制了农村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加剧了农民的负担,也因此削弱了国家的力量。

国民党政权早期试图通过强有力和高效的国家能力建设来实现农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目标没有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民政府推进国家官僚大的反对者。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民占多数,只有改善农村经济和政治社会状况,使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享受到和平发展的机遇,有安定的生存环境,才能使农村政治和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农民,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并进行了土地革命,最终取代了国民党成为中国国家政权的核心力量。

关于三农的发展史

关于三农的发展史

关于三农的发展史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农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下面是三农的发展史:
1978年至1985年,中国实行了农村改革,通过土地承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和收入水平。

1986年至1995年,国家实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行政、财政、金融和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1996年至2005年,国家实行了农业发展战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006年至2015年,国家实施了新农村建设,通过推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016年至今,国家加强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农业生产、生
态环境、乡村治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三农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和进步。

以上是中国三农发展的历程和阶段,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三农发展也将不断迈向更高的水平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 1 -。

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挑战。

以下是对农村经济发展历史背景的概述,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农村工业化进程的起步与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演变、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演变、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出现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提升等方面。

1.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古代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农村工业化进程的起步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开始起步,农村经济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工业化进程逐渐深入。

3.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演变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或工厂工作,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同时,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4.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农业技术的推广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5.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演变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使农民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土地制度的改革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6.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中国政府逐步建立了农村金融体系。

这一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贷款机会和更加优惠的贷款条件。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演变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演变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演变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演变是中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经济领域。

小农经济是指以小规模家庭为单位,以农业生产为主,辅以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小农经济一直是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其演变过程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夏商周时期的小农经济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农业开始发展,家庭农业成为主要形式。

此时,家庭是农村的基本单位,生产资料主要归家庭所有。

商代出现了甲骨文,这表明商业活动已经出现,但此时商业并不占主导地位,农村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 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秦汉时期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铁器、牛耕普及,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同时,秦汉政府实行了“土地国家所有制”和“均田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3. 唐宋时期的小农经济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小农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此时,农村出现了大量中小型地主,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同时,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水稻种植技术的改进、牛耕的普及等。

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市场逐渐形成。

4. 明清时期的小农经济明清时期是中国小农经济的衰落时期。

虽然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农业生产力和市场水平已经下降。

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地主阶级剥削加重。

同时,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并未形成主导地位。

总之,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夏商周时期的家庭农业到明清时期的小农经济衰落,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演变过程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乡村振兴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回顾乡村振兴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回顾乡村振兴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发展一直是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农村振兴,我国历经多次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模式。

本文将回顾乡村振兴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总结其影响。

1. 以农业基地为核心的模式乡村振兴最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政府提倡发展农业基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

这种模式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不少地方还建设了乡村旅游景区,提升了乡村形象。

2. 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的模式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农村发展逐渐注重产品质量和特色。

一些地方根据气候资源和人文特点,开展特色农业生产。

例如,茶叶种植区、水果种植基地等。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新的提升。

3. 以农民合作社为核心的模式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农村基础性经济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民合作社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经营,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村发展也得到了强力支撑。

4. 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模式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方面,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升了农村形象。

因此,这种模式备受地方政府的重视。

5. 以农业深加工为核心的模式农产品深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方式。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些地方致力于推动农业深加工,加工农产品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农民利润增加,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有所提升。

6. 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模式乡村振兴不能忽视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

为了减少贫困,我国开始实施产业扶贫政策。

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产业,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减贫目标。

7.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模式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科技示范园、农技推广站等科技兴村项目得到了广泛推广。

中国农村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农村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农村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农村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农村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古代农耕社会到现代化农村,中国农村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和变革。

这篇文章将介绍中国农村发展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在中国的历史中,农村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自古以来,农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支柱。

在古代,农民通常居住在农田周围的村庄中,进行农耕生产。

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渐渐发展起来,农村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工,人口逐渐增加,村庄也逐渐扩大。

随着奴隶制度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兴起,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成为封建地主的经济依赖和统治对象。

农民们在地主的控制下进行生产,地主剥削农民,使农民们处于长期的贫困和压迫之中。

中国农村发展的特点在于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农民的无尽辛劳。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继续受到压迫和剥削。

农民们面临着土地流失、重税纳粮和战争灾害等问题,生活状况极其困难。

同时,农村中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经济形态,如手工业和商业等,并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经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土地改革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农民们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使他们能够直接利益于自己的劳动成果。

计划经济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有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村开始进行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工业化建设,为农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

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也得到了改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兴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们能够在家乡就业。

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产品质量提高为重点的农村发展战略得到了重视和实施。

同时,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完善,农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中国农村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民的地位和权益得到了保护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加以豪强任意兼并,个体农民也自筑塍岸,以防水旱,大圩田被分割成为零乱的小圩。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受到封建社会晚期日益腐朽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与以往相比,已逐渐缓慢下来了,有量的增长,缺乏质的飞跃。人们一直认为农业生产与水利的关系甚为密切, “农民终岁耕耨,丰歉听之天时,一遇雨, ∫之愆,遂失秋成之望。”[3]807 “夫水,聚之为害,而散之则为利;用之则为利,弃之则为害。” [3]807明朝修复改善旧有的水利设施,经过修缮,旧有的水利工程仍能发挥灌溉之利,但是没有对水利设施进行过非常大的投资建设。为了缓和南粮北运北京的漕运压力,清朝经营京畿地区水利田,发展水稻生产,但后来,由于侵犯了地主阶级的漕运利益,最终被废止。清代把始于汉代的局部海塘工程连成一片,变土质为石质。除了太湖圩田水利外,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珠江三角洲圩田都有很好的发展,出现了江南的“湖广熟、天下足”。由于北方降雨量少,地上水资源贫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开始凿井灌田。河北正定“男务耕耘,凿井以水车灌田,故其收常倍。”[3]392南方利用山间泉水灌溉,利用半机械式的水车。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民生活的主要“瓶颈”之一。客观地总结我国历史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实践,对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借鉴意义。深入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历史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握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和农户(私人)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资金。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因此,对明清以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背景、投资主体和投资客体进行梳理,辩证地看待封建王朝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的都是在原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上进行维护修整,使原有的水利工程能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而不至于荒废。
(三)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前后经历了四百年的动乱时代,由于战事频繁,水利事业受到重大影响。尽管这样,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各诸侯国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比较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愿意和有能力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是政府和地主阶级,政府进行屯田水利,地主进行田庄中的小型水利建设。由于北方战乱,许多地方长期处于战乱动荡的状态,许多中原人为了逃避战乱,举家南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随之,南方水利得到了发展,东吴在长江流域进行屯田水利,还配套了大量的排灌设施建设。
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南方的水利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宋代南方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并多以中小型工程为主,多以修堰、浚河、筑堤等为主。包括整个元朝和明朝初期的14世纪,广东(东南)的私人投资建设的水利项目超过了政府建设的数目。
至宋代,唐末五代形成的大圩田开始被破坏,并始终未得到很好的治理,
要深刻认识历史上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演进规律,有必要从夏商周开始,因为从这个时期起农业发展需要统治阶级真正重视和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夏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受到山洪和河水泛滥的侵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各个部
落开御泛滥的洪水;第二,缺乏整体协调,部落各自为政,洪水此消彼涨;第三,气候变化无常,难以预测。为了与大自然作斗争,出现了大禹父子治水。大禹的父亲治水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大禹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他采用“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的方针,出现了“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2]38的良好局面。
(四)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建都长安,因此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北方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曲地区的水利得到了发展。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是贫水地区,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唐朝在汉带汉渠、汉延渠和北魏艾山渠的基础上,又开凿了特进渠、尚书渠等多条渠道。“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在北方兴修的水利工程寥寥无几。唐朝在修建堤塘的同时,也修筑了很多人工灌渠,既有灌水渠,又有排水渠,改造了很多江南地区的沼泽地,开发出了很多水田耕作区。福建一带很早就有海患,为了抵御海难,唐朝还修造了捍海堤塘,动用了大量的政府资金。
(二)秦汉时期据《华阳国志》(卷3)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3]135由此观之,水利事关农业生产,甚至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秦国很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蜀守李冰及其子观察地形,设计修建的。秦统一六国后,仍不忘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于公元前246年修建成郑国渠。《史记・河渠书》说“用注填淤之水,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3]135在全国各地进行水利建设,筑堤防、水道、渠道和堤坝。汉代在秦朝遗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基础上进行恢复生产。中国的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黄河流域和关中的泾渭流域,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充足的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由于农民无法自发组织起来和自然作斗争,只有依靠政府号召组织农民建设农田水利。由于有水源作保障,汉代的旱田每亩约收一石,水田每亩约收四石。汉朝,特别是汉武帝时代,曾经掀起了一个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从中央到地方修建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著名工程。据《汉书・沟洫志》(卷29)记载:“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3]190西汉大力兴办水利,连短命的王莽新朝也没有间断过。到了东汉,农田水利事业就不如前了。除了明帝修复汴渠还算是亮点工程外,
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韩威
【摘要】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历史源远流长。农村地域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不同时期农村发展特点的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为当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指导。
【关键词】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史
(五)宋元时期王安石实施《农田水利法》时,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开垦荒田,兴修水利,修造堤防和修理塘岸等,对较大的工程政府给予贷款资助。《农田水利法》的颁布对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出现了“四方争言水利”的局面。引浊放淤,改良盐碱地,是当时非常突出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北宋时期,政
府采用行政力量,专门设立了淤田司管理这些工作。后王安石被罢相后,这项由国家主持兴办的规模颇大的事业也随之被停废了,但这一实践为黄河中下游农田水利建设开辟了一条水利建设的新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