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实践体系的电气信息大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的优化整合研究

合集下载

电气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建设

电气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建设

理类课程进行课程群建设. 首先对课程群 的教学 内容进行统筹分析, 然后进行课程 内容 的融合和分解, 再进行教学 内 容的再设计, 形成一套适合电气信息类 专业学生学习的现代信号处理教学 体系. 文还 阐述 课程群建 设中理论 与实 论 践教学 、 研究性教学和传统性教学 、 微观教 学与宏观教学 、 基础理论与创新 的关系. 通过信号处理课 程群 的建设, 不仅 优化课程体 系. 使学生易于掌握课程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而且还提高此类课程 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号处理; 课程群; 融合和分解; 电气信息类专业
第3 1卷第 4期 21 0 0年 1 2月
淮 北煤炭 师范 学院学报 ( 自然 科学版 ) Jun l f uie C a Id s y ec es ol e( aua S i c ) o ra o a i o ln ut ahr C l g N tr ce e H b rT e l n
中 图分 类号 : 4 . G 62 0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编 号 :6 2— 17  ̄ 1 )4— 0 0—0 17 7 7 (0 0 0 0 8 3
随着 社会现 代化 、 息化 发展 的不 断深 入, 息产业 已经 成为 我 国 国民经 济发 展具 有战 略性 、 信 信 基础性 和 先 导 性 的支柱 产业 . 我校 由于 社会 需 求 和 自身 发展 的 需要 , 继 开设 了 电子 信息 科 学 与 技术 、 相 电子信 息工 程、 通信 工程 等 电气 信息类 专业 . 而刚 刚组 建或扩 充 的电气信 息类 专业 , 学方 式 和人 才培养模 式不 能够满 教 足 时代要求 , 学生 在校学 习的许 多理 论和 实践脱 节, 其 缺乏独 立思 考和 创新 能力 . 何进 一步提 高学生 使 尤 如

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实践

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实践

的专业基础课程 ;而 “ 图像处理 技术”和 “ 语音信 号处理 ” 则是信号处理 的具 体应用 。通过调研 和学习 ,借助 网络搜索 相关资料 ,总结前 面的教学和科研成 果,根据社会对信 息类 人才的需求 ,在原有 的基础上 ,重视 学生的工程实践 能力的
培养 ,及 时引进 了 “ S D P原理与应用 ”、 “ 实时嵌入式系统 ” 和 “ 数字视频技术 ”三 门新课程 ,进 一步完善了信号处理 课 程群 结构和 内容 ,形成 了新的 “ 信号处理 ”课程群教学体 系 链 ,信 号与系统分析和信 号处理 ( 外文教材 )两 门专业基础 课程作 为理论基础课程 ;图像信号处理 、语音 信号处理 、数 字视频技术、D P原理及应用、实时嵌入式系统五 门专业 限选 S 课作为实践应用课程,突 出信 号的应用和 实现 的方法和手段, 如图 1 。 【 收稿 日期】2 0 — 8 1 08 0— 4
才 的需要,桂林 电子科技 大学信息与通信 学院信号处理课程 团队教师积极实践 ,从优 化课 程设置总体 的角度 出发 ,整 合
在此基 础上 ,重 点修 订了学院 电子信息 工程 专业的培养 计划 。课程群所 占总学 时为 3 6 3 ,其 中理论教学为 2 8学时, 5 实验教学为 7 8学时,七 门课程相互衔接 ,相互支撑 、相互加 强 、循序渐 进,分层次步进式 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增 强 了以信号处理的工程实现环节 。 “ 号与系统分析 ”着重于 信 模拟信 号与 系统的时域分析和变换 域分析 ,是后续课程 的理 论基础 ; “ 号处理 ( 信 外文教材 ) “ 信 号与系统 ”的发展和 重要组成部分 ,又 是信 号处理应用和实
现课 程的理论基础 ; “ 图像处理技术 ”、 “ 语音信号处理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新兴学科,其培养的人才在信息化时代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

为了适应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有必要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进行建设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是指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和优化,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竞争力。

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可以完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深入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性和效果评估,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意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涉及到广泛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应用。

通过对专业课程群的建设研究,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

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可以促进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与交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能力,因此专业课程群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模式的推广。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行业发展、提升学生能力、促进教育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字数:254】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在教育培养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提升专业课程群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基于课程群的信号类课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基于课程群的信号类课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他人 . 拥 有 自我 。
郑晓龙 老师在讲 《 归园 田居》 这首诗时 , 讲故事般娓娓道 出了 陶 渊 明 的身 世 经 历 , 拉 近 了学 生 与作 者 的 距 离 ; 还有他 的 示 范 性 品 读 ,使 学 生 明 白运 用 联 想 和 想 象 能 更 深 刻透 彻 地 体
基于课程群 的信号类课程创新实践教学体 系建设
悟诗人的情怀 ; 程 翔 老 师在 讲 《 再别 康 桥 》 时, 结 合 学 生 的实 际 举 了个 简 单 易 懂 的 例 子 , 让 学 生 明 白诗 中 ” 那树荫下 的一潭” 为何 ” 不是清泉 , 是 天上 虹” ,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引 导下 获 知 诗 人 是 在 运 用 移 情 手 法来 表 达 情 感 ;李 卫 东 老 师建 议 同学 们 写 一 段 最 想 对 孔 已己说 的话 , 学生 未 动 笔 之 前 , 李老 师先 做 了一 首 题 为《 喝 下这 碗 酒 》 的小 诗 , 赢 得 了 台上 台下 阵阵 掌 声 。 我 想 在 他 的示 范 下 , 学 生 们 也会 诗 兴 大 发 吧 。
李 辉
( 湖 北省 武 汉 市 海 军 工程 大 学 4 3 0 0 3 3 )
【 摘要】 课 题 将信 号 类课 程 组 织形 成 相 对 联 系紧 密 的课 程群 。 以课 程 群 建 设 为 基础 , 着 眼 于提 高 学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探
讨创 新 实践 教 学 体 系建 设 思 路 。 以及 与之 配套 、 循 序 渐 进 的教 学模 式 和 教 学 方 法 。
【 关键词】 课程群 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 【 中图分 类 号 】 G 4 2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7 — 0 1 7 0 — 0 2 教学内容为离散信号处理与离散系统 , 是对《 信号与系统 》 教 学 内容 的扩 展 , 也是( D S P技 术与 应 用 》 的前 导 课 。 该课 程 的特 点和《 信 号 与 系统 》 相似 , 抽 象 而不 易 掌 握 。 ( D S P技术 与应 用 》 以 应 用 系统 设 计 为 主线 、系 统 地 介 绍 了 D S P芯 片 的 基 本 结 构、 开 发 和 应 用 。通 过 学 习 D S P系 统 的软 硬 件 设 计 和应 用 系 统 的 开发 方 法 , 侧 重 于 实 际 应用 能力 培 养 。 以《 信 号 与系 统 》 、 《 数 字信 号 处 理 》 这 两 门 系列 课 程 的 基 本 理 论 为 核心 , 通过 对 《 信号 与系 统 》 、 《 数 字信 号 处 理 》 两 门课 程 内容重新规 划 、 设计 , 并将 ( D S P技 术 与 应 用 》 课 程 纳 入 其 中, 以开发 D S P系 统 的 实 践 教 学 填 补 信 号 与 系 统仿 真 建 模 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在引言中,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现有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

随后,通过教学实践和效果评估,展示了改革的实际成果和案例分析。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改革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为“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案、教学实践、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改革成果、启示、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课程,它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析方法,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信号与系统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传统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

为了改善传统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通过探索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一套“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该方案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该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和效果评估,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该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改革的成果进行总结。

结论部分将对改革的成果进行总结,提出未来的发展展望,以期为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信号与系统"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现代信息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现代信息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现代信息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作者:王毅赵飞杨少川郭慧邸金红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04期摘要:本文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要求,针对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学科基础课“现代信息与信号处理”的教学改革展开初步探索。

首先,从课程自身特点、内容学时安排、考核组织形式等方面分析了该课程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而,提出了梳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增设实验环节、丰富教学方式以及强化过程性考核等多个维度的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路径,由此不断强化该门课程在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新工科;研究生;现代信息与信号处理;教学改革1概述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指出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并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指导性文件,提出了面向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五大建设内涵。

与此同时,我国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新工科”。

根据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发生重要变化,加快高等院校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势在必行。

以功率谱估计、维纳滤波器、卡尔曼滤波器、自适应滤波器及应用等经典信号处理方法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与信号处理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广泛应用于通信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等领域,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门类,该技术具有理论深、实践强和应用广的特点。

与之对应的“现代信息与信号处理”课程内容丰富,相关理论在信息技术前沿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诸多高校将该门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信号处理专题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

《信号处理专题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信号处理专题设计二、课程性质:选修课三、课程学时:48学时四、课程对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五、课程简介:信号处理专题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信号处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目标:1. 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理解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掌握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和问题解决;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信号处理相关课题的实践设计与研究。

七、教学内容: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1.1 信号的基本概念1.2 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1.3 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2. 信号处理算法与技术2.1 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2.2 时域滤波与频域滤波2.3 自适应信号处理3. 信号处理系统设计3.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3.2 数据压缩与传输3.3 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设计4. 课设项目4.1 选题与任务分配4.2 调研与方案设计4.3 实施与验证4.4 报告撰写与成果展示八、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介绍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算法和技术,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或课程设计,指导学生利用MATLAB等工具进行实际数据处理和系统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导师指导:每个课设项目配备一名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项目管理与成果评定;4. 论文撰写:要求学生撰写课设论文,对课程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九、教材与参考书:主教材:《数字信号处理(第四版)》著者:Proakis J G参考书:1. 《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著者:Zhang S B2. 《MATLAB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著者:Wang L十、成绩评定: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2. 课程设计成绩:包括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设计成果质量等;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4. 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设计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群的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研究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群的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研究

观监 控 , 学生通过 自学完成项 目, 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学生 3 —4 人一组 , 由老师指 定或 由学生 自 拟项 目 标 题, 给出具体 的设计要求或技 术参数 , 给出具体的评判标 准 , 根据项 目要求进行分 工 , 分头进行各 功 能模块 的设 计 , 然后集 体调试 完成项 目。 ( 4 ) 生产实习 老师提 出生产产品应 达到的要求 , 采 用基于项 目的开放互动教 学 模 式 。所谓 “ 开放互动 ” : 是指针对 生产流程 的技术 细节鼓励学生之 间 进行讨论 、 切磋 、 交流, 培养学生 的协 作精神与沟 通能力 。老师 以团队 形式对学生 进行指导 , 可以实现教师 之间的知识 、 能力互补 , 也可 以实 现对 不同流程 中多个学生 的同步指导 。鼓励学 生互导互 学 , 共同提高 , 有利 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于课程群的实践环节教学方法 把课程群看成一个独立 的整体 , 把各环节看成其 有机 的组成 部分 , 通过分析各环节在学生动手 、 创新 、 协作各层次 中的作 用分别 采用不 同 的教学方法 , 其 中实验 采用 问题式教 学法 ; 课程设计 采用案例教学 法 ; 综合设计 和生产实 习采用 主动学 习法 。真正做到 因“ 材” 施教 , 当人 们 强调 因材施 教时只强调 了因人施教 , 没有强调 因内容 、 环节施教 , 不 同 的课程 、 不 同的教学 环节 , 涉 及 的内容不 同 、 知识点 不同 、 知识层次 不 同, 对学 生的训 练也不 同, 理应采用不 同 的教学 方法 , 而不同 的教学 方 法在启发学 生思维 、 培 养学生能力方 面有所侧重 。应 根据 电子信息 工 程专业各课程知识 内容与学生能力 培养 之间内在的本 质规律进行教学 法选择。 对于实验 的问题式教学法 主要是老 师通过对 问题 的引入来强调实 验方法 的设 计 , 实验结 果的记 录, 实验现象 的观察 , 实验数据 的分析与 处理。主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对于课程设计 的案例教学法 主要针对 不同的任务 , 强调方案设计 , 作品制作 , 电路或程序调试 , 参数测试 , 引导学生创新 。 综合设计和生产实 习的主动学 习法 , 老师主要 提出要 求 , 学生通过 自学或相互学 习完成整个项 目, 在生产 实习过程中 , 定岗定员进行生产 操作。学生根据 自己的能力 与兴趣选择 岗位 , 经过生产实习 , 使学生对 生产流程的理解 , 对各生产流程之 间技 术关 系的掌握 , 对生产操作的动 手能力都能得到训 练。 4 、 结束语 以技术为切人点 , 以培养动手能力 、 创新 能力 、 协作能力为 目标 , 探 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的课程群架构 , 基于电工电子课程群的实验 、 课 程设计 、 综 合设计 、 生产 实习等教学环 节的教学模式 , 以及在其对应模 式下实现动手 、 创新 、 协作而采用 的教学方 法。把课程群看成一个独立 的整体 , 把各环节看成其有机 的组成部 分 , 针对 不同的层面选择不同的 教学方法 , 从而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各个层 面的能力 , 提高综合素质 。 参考文献 [ 1 ] 宗占国. 现代 科学技 术导论 ( 第4 版) [ M]北京: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1. 引言1.1 引言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电子信息类课程群作为关键的学科群体,承担着培养和造就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子信息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构建符合新工科理念和实践要求的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实现课程之间的整合和协同,培养出更具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构建原则、核心内容、实施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电子信息类课程群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相信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将迎来更加灿烂的发展前景,为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电子信息类课程群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在新工科时代,企业对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单一课程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建设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容易适应市场需求。

电子信息类课程群的建设可以促进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创新。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往往存在学科之间的壁垒,难以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

而通过建设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子信息类课程群的建设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工科背景下,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共识。

通过设计多样化、实践性强的课程群,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实际工作中能够胜任各种挑战。

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

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
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子项 目 “ 信号处理基础课程建设 ”的开展 ,我们重新 审视课程间内在 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 ,打破学科课程的壁垒 ,根据 2 世纪人才培养 目标 ,重组 、整合和优化课 1
程教学 内容 ,构建了新 的课程体系 ,建立 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 。


课 程群 设计
关 键词 信 号与信 息处理
G 3 44
课 程群
文献标 识码
改革 实践

中图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号
过去的课程建设是以单门课程为主,曾涌现 出过不少优秀课程 ,为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 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进入 2 世纪 ,知识 的强力爆炸 ,科技 的迅猛 发展 ,学科的 I 相互渗透和交叉 , 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 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发展和变革 ,必 须构建 2 世纪人才培养所需的新的课 程体系 ,对课程体系结构功能提 出了新的要求u ,需要重 l 】 新审视课程建设 的历程 ,由单一课程建设向综合优化的课程群建设方向转化 ,充分发挥课程群结 构整体功能效益 。教育部在 《 J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意见》 中明确指出:“ 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 需求 ,反映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从整体优化角度开展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 。 本世纪初 ,我们承担了重庆市新世 纪高等教育改革项 目 “ 电子信息类 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 的改 革 的研 究 与实践 ” 及 重庆 大学 教学 改革 项 目 “ 向 2 世 纪 电子信 息 类人 才 培 养模 式 、课 程 面 l 体 系和课程 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最近我们又承担 了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 “ 高 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改造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结合 国家工科 电工电

【教学创新大赛】《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精选全文

【教学创新大赛】《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摘要: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参赛团队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高阶能力培养为目标,针对本课程工程性强的特点。

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实践。

以OBE理念贯穿全教学过程,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知·能·用”教学内容: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课程的有机结合,构建以“明-思·辨”为脉络的思政内容: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双层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学。

该教学改革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背景《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其他研究领域所认同。

然而,该课程理论性很强,概念抽象,公式繁多,推导复杂,涉及工程数学、高等数学等多门基础数学课程和信息类课程的相关知识。

要想在短期内学好该门课程,难度可想可知。

从我院目前开设的状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实际应用能力弱的问题,显然,这样的尴尬处境与“新工科”的教学要求有着巨大差距,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尽快找出教学中的短板,从授课形式、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重新进行设计,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要出发点,逐步消除差距,提升教学的质量,真正做到产学研应用的紧密结合。

二、课程改革内容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次课改更加贴近实际,更好地适应“新工科”教学要求,主要从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思政以及课程考核体系设计几个方面着手,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基于OBE的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传统教学大纲过于强调知识的规范性,规定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整个授课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导致缺乏持续性改进的措施。

民办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群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民办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群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民办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群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李金宏郑淑涛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1期【摘要】信号与系统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民办学院教学现状、学生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建立信号与系统课群,从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实验手段、课程体系的整合方面做出大胆改革方案,理论上注重学科的互动使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以有效的提升;实践方面分别安排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试验。

分层次进行教学尝试,实践证明该项课群建设会大大的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号系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1-021.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许多重点高等院校将它作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体现了事物本质在物理概念、数学概念、工程概念三者相结合的产物。

该课程以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电路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基础,是学生在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如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开发应用、现代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先修课程,所以《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课程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也对通信、雷达、测试、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学科和工程领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

有必要建立《信号与系统》的课程群。

2.针对民办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群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作为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目前授课对象仅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涉及面窄,与其自身的强大功能不相符;其次信号与系统作为学科基础课和数字信号处理作为专业主干课在课程开设时,为求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存在有内容重复,衔接不合理、内容综合不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等问题;再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的严峻挑战和实现从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如何实现《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授课内容与学科的发展同步及如何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信号与信息处理类课程体系整合研究

信号与信息处理类课程体系整合研究

与实验体 系改革 ,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与设计 能力。 关键词 : 信号处理 ; 课程体系; 应用型 ; 实践能力
*I t i t ( f类 号 : T N 9 1 1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0 - 6 8 6 { 2 0 1 3 ) 0 1 - 0 0 4 2 03 -
其 中的“ 信号与 系统” 和“ 数字信号处理” 是 电信类
专业 的重要 主干课 程 。授课对 象 涉及 四个 专业 :电
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自 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
业, 我 校每学 期平 均 有 l 2个班 级 开 设 这 两 门课 程 , 总人 数超过 3 5 0人 。 课 程群 的教 学计划 安排 如表 1所示 。
摘 要: 本文详细分析了现阶段学生在“ 信号与系统 ” 和“ 数字信号处理” 等课 程学习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 整合优化 了课程体系 , 更新了教学 内容 , 建立 了系统科学的信号处理课程架构 。课程组坚持创新教学改革思路 , 坚持应用设计能力培养 与理论教学并重 的理念 , 全 方位开展教学 内容
第3 5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电气 电子教学学报
J O URNA L OF E EE
V0 1 . 3 5 N o . 1
F e b . 2 01 3
信 号 与信 息处 理 类 课 程体 系整 合研 究
邹连 英 , 杨述斌 , 程 莉
( 武 汉工程 大 学 电气信 息学 院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3 )
数字信号处理
信 号 与 信 息 系 统 分 析 实 验 D S P原 理 与 应用
4 8
4 8 3 2

“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第2 7卷 第 5期
21 0 1年 5月
吉 林 工 程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a fJl e c e s I si t fEn i e r g a d T c n lg o r lo i n T a h r n t u e o g n e i n e h oo y n i t n
Re e r h nd Pr c i e o t f r f S g lPr c s i g Co s o nsr to s a c a a tc n he Re o m o i na o e sn ur e Gr up Co t uc i n
LI Yu xu u n. i
V 12 . o . 7 No 5
M a . 01 y2 1
“ 号 处 理 ” 程 群 建 设 的改 革 研 究 与 实 践 信 课
刘 云 秀
( 吉林工程技术师 范学 院 信息工程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 5 ) 30 2 [ 摘 要] 文章分析 了“ 信号处理 ” 程群化后的工作任 务 , 课 要求提 高各 门课程 的相融性 , 正确处理 理论


用 的分析 方法 可 以分为 时域 分 析 方法 和 变换 域 分 析
涵界定原则 , 我们提 出建设信号处理课程群 。该课 程 群 包 含 信 号 与 系统 、 字 信 号 处 理 、 数 图像 处 理 技 术、 语音 信 号处 理 、 数字 视 频 技术 、 S D P原理 及 应 用 、 实 时嵌 入式 系统 七 门课程 。“ 信号 处理 ” 程 群构 建 课 体 系框 图 , 图 1 如 所示 。
二 、 合并 优化 理 论教 学与 实验 教学 内容 整 ( ) 整教 学大纲 一 调 课 程群 建设 有 别于 单 门课 程 建 设 的 一个 重 要 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阶段进程式实践教学方法——以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阶段进程式实践教学方法——以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阶段进程式实践教学方法——以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作者:赵健,白星振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1期赵健,白星振(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摘要: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是由兴趣养成、能力搭建到实践训练所组成的各阶段衔接不断推进的培养过程。

全阶段进程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方法,是根据年级特色结合电气信息类学科特点,按照创新意识培养期、创新基本能力培养期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期三个进程实施的培养方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能力;全阶段;进程式;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76-02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教学研究“群星计划”(No.qx2013331);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校工程(MX-KJCX-2)作者简介:赵健(1978-),男,山东泰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白星振(1977-),男,山东潍坊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电气和控制工程研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的要求。

国家也出台政策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培养本科生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

因此,高等院校不断探索基于实践效果显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科新能力。

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需求,结合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学院实践团队深入开展了教学方法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总结出由兴趣养成、能力搭建到实践训练的全阶段进程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方法。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的思路1.全阶段进程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我院按照年级特色结合电气信息类学科特点,制定了符合本院学生的科技创新培养教学方案———全阶段进程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全阶段,是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应贯穿于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始终。

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作者:燕丽红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06期【摘要】为了适应国家的创新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方针,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下,根据我院的环境和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基础知识够用,应用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群建设。

本文在对信息类专业课程之间内容整合的同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增加相应的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等课程,编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的方法。

在优化课程群之间内容的基础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了教与学的目的。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群;优化与整合;课程设计“质量工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国家对高等院校提出的教育培养的战略性方针[1],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能更好地贯彻教育的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设置符合学生特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作为地方院校,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针,在深入走访调研相应企业和标杆院校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群建设,以更好地促进教与学。

本文旨在对信息处理类专业课包括《MATLAB系统仿真》、《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通过学时重新分配、课程内容重新设计、增加实践课时比例,撰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等手段保证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一、课程群的建立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与建设之后[2],目前对课程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群是某一专业学科内诸多课程的集合,是以学科作为群的界限,因此课程群就是相同学科、不同分支学科的组合;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中某一类别的课程集合,如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专业方向或专业限选方向课程群等,是以专业作为群的界限。

课程群建设有别于单门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程体系建设和在其基础上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压缩重复内容,减少课程学时数,并利用课程内容上的关联性相互支撑和强化,实行大课程建设的目的[3]。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
纵向课程优化

课 程 群 内涵研 究
课 程群是与单 门课 程相对应 的一种课 程建设模 式 , 国内高
校进 行课 程群建设 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1 9 9 0 年, 北京理 工 大学基于 “ 在课程建设 中应当以教学计划 的整体优化为目标 ” ,
横 向课程整合
提 出要注 重 “ 课 群”( 课 程群的早 期称谓 ) 的研究与建设 之后,
关键词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课 程群 ; 课程 改革 作者简介: 欧 阳华 ( 1 9 7 8 -) , 女, 湖北仙桃 人 ,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 ; 杨忠林 ( 1 9 7 8 一 ) , 男, 江西九江人 , 海军工程 大
学电气工程 学院, 讲师。( 湖北 武汉 4 3 0 0 3 3 )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海军工程 大学2 0 1 3 年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

l 信 号 与 系 统 L f 数 字 罄处 理 _ _ ] l D s P 应 技 用 术 与 I


些 高校 陆续 开展 了虽名称相同或相似但差异较 大的课 程群建
设 的实践 。 为达 成共识 , 提高课 程群建设 的质量, 国内各高校教
学管理 人员及教 师对课 程群的 内涵进行 了理论探 讨。 … 一 般认 为, 课程群是以单 门课程为基础 , 整合两门或以上内容相关联或 程 度逐步加深 的课 程组 成一 个结构 合理 、 层次清 晰、 课 程问相 互 连接 、 相互 配合、 相互 照应 的连 环式 课 程群体 。 课程群 具 有 两大属性 : 一是关联 性。 课 程群虽 以课程 间的知识 、 方法、 问题 等逻辑 联系为结合点, 但在课 程群建设 未实施 前, 这一关 联尚属 内隐。 伴 随课 程群建设, 这一关联不断外化 , 并在实际教学 中促 使学 生的认知迁移达到贯通 。 二是整合 性 。 课 程群通 过对课 程 的重新 规 划、 设计 填补原先课程 间的空 白, 删除原先课 程间 的 重复 内容 , 体现 群 内一 门课 程对另一 门课 程 的意义 , 并 使学生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电 磁 场 与 波 微 电 子 与 光 电 子 电 路 与 系 统 通 信 与 网 络 信 号 与 信 息 处 理 实 验 与 实 践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
工程硕士
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学硕士、博士
电子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浙 大 信 电
11
微电子与光电子
物理中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电子学相结合的课程,
起到沟通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桥梁作用。 通过学习带电粒子的运动特性,初步掌握固体能带, 半导体、光电子、磁体、超导体、电介质等器件的基 本原理。 为学生深入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 光电子学等专业课程,以及磁电子学、超导电子学、 电介质物理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浙 大 信 电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农业生命环境学部 医药学部
浙 大 信 电
3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5
院级系,隶属信息学部 2009
隶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9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1986 计算机专业、半导体材料分离 1978 1976 无线电系 1972 物理-无线电系 1960 无线电电子学系 1957 电机-无线电系 1956 筹建无线电系 1952 撤并至其它院校 1930s 电机系电信组
5
提要
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时代特点。
梳理知识体系,以知识点为主线,整合电子科学与 技术、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资源。 全方位构建本、硕、博相连贯,不同专业、不同学 位有机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结合各类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以学生个性全面 和谐发展为根本,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多元化人才 培养模式。 使学生具有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合理而全面的专业知 识结构,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论 教学 的提 升 .从 而形 成具 体 可操 作 的多层 次 验 室建设 , 完善 创新 培养 与学 科竞 赛 的关 系 . 成 形 的 由基 础 验证 实 验 、 程 设 计 、 合 应 用 设 计 、 课 综 创 以创 新 与研究 能力 为 主线 的多 层次 实践 教 学培 养
新 发展 设计 制作组 成 的实 践一 体化 梯 度发 展 的课 新体 系 。 利 于形成 一个 专业基 础 知识 扎实 、 有 专业 程 群 实践体 系 与执行 方式 知识 面宽 广 、 应 电子技术 发 展 、 足社 会对 工 程 适 满 () 3 通过 建设创 新 实验 室 , 以创 新 实验 室实 践 能力 要求 .并 有利 于学 生就 业 和未 来发 展 的教 学 活 动 带 动 “ 号 处 理 ” 程 群建 设 . 效 的促 进 有 内容 体 系 信 课 有 积 极发 展 意愿 的学生 的创 新实 践 能力 .满 足更 高 层 次学 生群 体 的需 求 。 而促进 学 科 大类 的发 展 。 进 参 考文 献 : 1赵 从 信 课 “ 信号 处理 ” 程群 的教 师基 于 学 院 电气 信 息类 大 f1 立 岭 . 课 程 群 的 角度 谈 “ 号 与 系统 ” 程 内 容 的 课
鲜 明 、 度发 展 的多层 次实 践体 系 , 足不 同教学 有 机 整 合 , 照先 基 础 、 综 合 、 创新 与研 究 的 梯 满 按 后 再 实践 过程 的需求 . 充分 提高 学生 的 实践 能力 . 推动 思 路 。 循序 渐进 地 安排 实践 教学 计划 : 动创新 实 推
展 中具 有 战略性 、 基础 性 和先导性 的支柱 产业 。 随 优化 重组 与整体修 订 。通过 对教 学大 纲和教 学 计 着工 程技术 应用更 加普 遍 , 信号数 据 的采集 、 析 划 的整 合 与再 设计 . “ 分 将 信号 处 理 ” 程 群 前 后 相 课
和处 理 已经 渗透 到各个 工程 领域 .因此 ,信 号处 关 的 “ 号与 系统 ” “ “ 信 、数字 信号 处理 ” “ S 、 D P技 术 理 ”课 程群 在各个 高校 的 电气信息 大类 专业 教学 与 应用 ” “ T A 和 MA L B程 序设 计 基 础 ” 门课 程 合 四 体 系 中普遍 成为其 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该 课程 群 主 理有 效 的融合 和分解 .充 分利用 课程 群 内各课 程 要包 括 “ 号 与系统 ” “ 字信号 处理 ” “ S 信 、数 、 D P技 内容 上 的关 联性进 行 相互 支撑 和强化 .压缩 重 复 术 与应 用 ” 等课 程 . 向前 承接 电路分 析 课程 , 向后 内容 , 少单 一课程 学 时数 . 减 实现 对教 学资 源 的统 支撑 数字 图像 处 理 、 音技 术 与应用 、 语 自动控 制原 协 调组织 。 筹安排 课 程建设 . 统 即避免 了单一 课
题 的能 力及 工程设 计 实践 能力 .真 正做 到理 论 与 现代 教 育 装备 。0 11 (9: 6 4 . 2 1 , 0 )4 — 8 4 实 际相 结合 。 养 出基 础理 论扎 实 、 程实践 能力 f 张学洪, 培 工 4 1 曾鸿鹄, 宗强. 朱 地方 高校 实验教 学 中心特 色发 强 、 一定 创新 意识 的学 生 , 有 使学 生从 “ 学会 走 路 ” 展 之路—— 以桂 林理 工大 学为例 【.高教探 索, 1, I 1 2 28 0 2 发 展到 “ 自主走路 ” 最终 能够 “ . 自己找路 ” 。 (3:2 5 0 ) -8 . 8
21 0 2年第 8期

建 电
脑 4、 束 语 结
2 7
( ) 分考 虑地方 建 筑类 高校 的 特点 . 生 的 2充 学
学 习 目标 不 同 . 分 同学希 望加 强 理论 基础 . 部 进一 课 程 群建 设是 课程 知识 体 系 的重组 .通 过构 步深 造 。部分 同学则 希 望加 强 实践 .扩 展工 作 能 建 电气 信 息类 专 业 的“ 信号 处 理 ” 程 群 . 课 充分 发
【 键词 】 电气信 息 大类 ; 号处理课 程群 ; 关 : 信 创新 实践 ; 优化 整合
1 引言 、
的 .着重 于突 出理论 和方 法 中包 含 的物理 意 义和 由于社 会需 求 和 自身 发展 的需要 ,为适 应市 工程 应用概 念 ,实现 原理 、方法 和应 用 的有机 结
场 经济下 社会对 复合 人才 的需求 .学科 专业 的整 合 。 合 已成为 高等教 育本 科教学 发展趋 势 。 目前 , 国内 3 信 号处理 课程 群教 学的优化 整合 、 不 少高校 相继对 电气 信息类 专业采 取 了 “ 口径 、 宽 当前 的课 程建设 .大 多是 探索其 中一 门课 程 厚基础 、 素质 ”的大类 培养 的人才 培养模 式 。 高 的教学方 法 、 教学 手段 的改 变 , 如将 多媒体 应 用 与 按 大类招 生与 宽 口径 培养 能够充 分利 用学 校 板书 教学 相结 合 、 取 MA I 采 T AB软件 实施 演示 教 中不 同学科 的教 育 资源优 势 .学科 大类 中的基 础 学 、 究 建设 课程 试题 库等相 关 的研究 , 些 研究 研 这 课 程统 一安排 . 能够增 大课程 有效 覆盖 面 . 加强 学 对 课程 的建设 起到 了一定 的积极作 用 .对 教 学效 生的综合 基础 能力 . 拓宽 专业 适用 口径 . 高人 才 果 也起 到 了一定 的促进作 用 。但是 面对 刚刚 组建 提
基金 项 目: 安徽 省教 育厅 质量 工程基金 项 目(0 07o 、 2 107 )安徽 省教 育厅 高校 省级 自然科 学研 究基金 项 目(I02 0 9 、 K 2 1B 3 )安徽 建筑 工业 学院 质量 工程基金 项 目 电气信 息类专业信 号处理 课程群优 化 整合研 究”” ” 、电气信 息 大类学科环 境 下《 程序设 计基础 》 程教 学改革与 实践” 课 。
征 匹 配 的安全技 术 ( 人 侵检 测 和病 毒 防治 )与 护 网 。 现实 时保 护 。 如 实
源 于 网络 的保 护方 案 ( 防火墙 技术 )的总 和 如 34病 毒 防范 技术 病毒 入 侵 是 造 成 网 络环 . 参考 文献 :
1 徐 计 】 赤峰 2 1.. 境 不稳 定 的主要元 素 .因而对其 进行 有 效 的 防范 【】 飞. 算 机 技 术 与 网络 安 全 U. 学 院 学报 ,0 14 2徐 计 ]内 非 常关 键 对 于病 毒 的有效 防范是 一项 复 杂 的系 [】 建 忠 . 算 机 网络 安 全及 防 范技 术 浅 析 Ⅱ. 蒙 古 科
程 群建设 方 向转化 。通过 构建 电气信 息类 专 业的 “ 号 处理 ” 程 群 , 实践 教 学环 节按 照 先基 信 课 对 础 、 综合 、 创新 与研 究安排 实践 教 学计 划 , 成 以创 新 与研 究能 力为 主线 的 多层 次 实践教 学 后 再 形 培养 新体 系, 进 “ 号处理 ” 程 群的 发展 。 促 信 课
0 86 统 工程 . 防毒 体 系的构 建 中 , 在 主要 基 于各种 杀毒 技 与 经 济 .2 0 .. 3 ] 计 M] 安徽 软件 , 如 : 山 、 星 、6 诸 金 瑞 3 0等专 业 性 软件 , 进行 【 殷伟 . 算机 安 全与病毒 防治[ . 科 学技 术 出版
基 于计 算 机技 术 的不断 发展 .在 开放 的 网络
的措施 阻 止从外 部对 I 源 的攻击 . T资 将损 失 降 到 环 境 下 , 网络 安全 的威 胁源来 源 于多 方面 。 于 网 关 最小。 由于现存 安全技 术 有各种 各样 的局 限性 , 入 络安 全环 境 的构建 显得越 发 重要 关 于 防御体 系 侵 防御 技术越 来越 受 到政府 部 门和 企事 业单 位 的 的构 建 。 于 网络安全 运行 起 到重要 的作 用 . 其 对 尤 重 视 入侵 防御技 术在 逻辑 上 可 以看 成 是基 于特 是 建立 有 效 的网络 防范结 构 .可 以形 成有 效 的保
子设 计竞 赛 、 合型课 程设 计 等 内容 , 合教 师 的 综 结 16 6 5 -1 0. 科研 项 目.培 养学 生综 合应 用专 业 知识 和解 决 问
的 设 计 与 实现 I.电 力 系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 1 , () J ] 2 2 42: 0 2 [ 张 显 飞 , 柏 兴 . 新 实验 室建 设 与 实践 的探 究 I. 国 3 】 华 创 J中 ]

理、 通信 原理 等课程 内容 。 电气 信息类 专业 “ 信号 程建 设 的孤 立 的弊端 .也有 益 于凝炼课 程 群 的教 处理 ” 程群 中 的系列课程 以信 号分 析为基 础 、 课 系 学 特色 、 构建 符合 电气信 息大类 培 养特 点 的“ 号 信 课 实行大 课程 建设 的 目的。 统 分析为桥 梁 、信号处 理 为手段 、系统 实 现为 目 处 理 ” 程群 .
( 上接 第 5 页 ) 5
33关 于入 侵 防御 技 术 。入 侵 防御 是 一 种新 新 , . 这样 才能 更好 地确保 网络运行 的安 全性 。 的计 算 机安全 技术 .它 与 只检测 和报 告 已经 发生 攻 击行 为 的入侵检 测 技术 不 同 .它采 取 积极 主 动
4、 语 结
1 赤峰 自然科 学版) 0 2 84: 0 2 2 , 1, ( 2 - 2. 2 2 )2 学 生 D P创 新实 验 室 . S 以进一 步 提 高 学生 的能 力 处理U. 学院学报( 2徐 曹建 王 电 为 目的 , 利用 课 程 的基 本 理论 , 合 全 国 、 省 电 f1 凯 , 秋 , 爱 娟 . 气信 息类 专 业 创 新 与 研 究 项 目 结 全
福 建 电脑 来自21 0 2年第 8期
基 于创新实践体 系的 电气信 息大类专业信 号处理 课程群 的优化整合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